成相篇

成相篇朗读

辞赋和古代神话·辞赋·荀卿赋《成相篇节录》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势移。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天下为一,海内宾。主之孽,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蹶。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世之灾,妒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於宋,立其祖。世之衰,谗人归,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吕尚招麾,殷民怀。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世之愚,恶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春申道缀,基毕输。请牧基,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基必施,辨贤罢,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

(据王先谦《荀子集解》本)

《成相》是《荀子》中的一篇韵文,对“成相”这个题目的含义,各家注释不一。旧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本篇的内容去理解,唐杨倞引或者说释为“成功在相”,清王引之训释“相”为“治”,释“成相”为“成治之方”。另一类则是根据本篇的形式去探讨,认为“相”是歌曲或乐器。宋朱熹、清卢文弨、俞樾及近人章太炎、刘师培均持此说,而训释又各有不同,其中俞樾说最为人们所注意,他曾经说:此“相”字,即“舂不相”之“相”。《礼记·曲礼》篇:“邻有丧,舂不相。”郑注曰:“相,谓送杵声。”盖古人于劳役之事必有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许”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请成相”者,请成此曲也。《汉志》中有一《成相杂辞》,足征古有此体。

俞说实本于朱熹。朱在《楚辞后语》中说:“相者,助也,举重劝力之歌。史所谓‘五羖大夫死而舂者不相杵’是也。”

按朱、俞之说甚精。1975年在云梦卧虎山出土的秦简中载有体式与荀况此篇相同的韵语八段,亦可证“古有此体”。但荀况此篇开头一段即说:“请成相。……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这个“无相”之“相”(辅助者)显然是与“成相”之“相”相呼应。又第十四段说:“凡成相,辨法方”,前用一“凡”字,也不好仅用“劝力之歌”去解释“成相”二字,应当有取于辅相之义。有见于此,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作品选》在此篇《解题》中采取了兼顾前人两类解释的说法:既认定“成相,即当时劳动人民所唱的一种歌曲,是一种通俗的文学形式”;又指出荀况此篇题目“意含双关”,“‘成’是富有成就的意思,‘相’寓有辅佐治理的意思”。我认为这种解释是妥当的。需要补充的是。无论是从作为“一种歌曲”说,或是从“意含双关”说,朱熹所谓“相者助也”都是合适的。作为一种歌曲,“相”是指助舂或助力的歌曲,作为“双关”的意义,“相”是指佐治之才(贤人)或佐治之术,而以前者为主。这在本篇的内容中表现得很突出,下面试作分析。

《成相》全篇由句式大体相同的五十七段唱辞组成。其中第一段,第二、三段,第四、六段都用“请成相”开头,因此朱熹在《楚辞后语》中即以它为标志,将全篇分为三章。可以把这三章的内容归结如下:

第一章从人君必须有贤人辅佐和辨别贤罢谈起,进而说到一些治国的指导思想,如“明德慎罚”、“后执富”、精神专一等,仍归结到“宗其贤良,辨其殃蘖”,即任用贤才,黜退奸邪。

第二章进一步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说明任贤则兴、听奸邪则覆灭的道理。

第三章申明人君对臣下应遵用的原则和人臣应遵守的原则。实际主要讲的是君主对臣下要严格要求,既要听取臣下的意见,又要考察实情,信赏必罚,防止他们营私舞弊。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要从纲纪法制上保证贤人得到奖励,奸邪不得隐蔽。

根据这个粗略的概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本篇中,荀况虽然说了他的治国之道的许多方面,但主要讲的是君道和臣道而又以君道为主。在君道中,他又突出地讲了求贤自辅的重要和奸邪嫉贤的危害以及区别贤奸的原则和方法。也就是说,本篇的主旨是谈人君的辅相,而着重宣传的则是荀况的尚贤思想。荀况的治国之道还有一个很重更的方面,那就是“隆礼”。但本篇却只约略地在三四处提到,没有申述,说明他并不打算在这里全面地谈论治国之道。

由于本篇是通俗的唱辞,跟论文不同,尽管政论性很强,总得对唱辞的特点有所考虑,因此,就是对尚贤思想的表述也有缺遗之处。例如荀况有两句很著名的话:“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王制》)本篇就缺乏类似的明确语言,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本篇看到荀况的尚贤思想的某些特点:

(1)把“上能尊主下爱民”作为贤臣的标准。这虽是儒家的传统,但在孔、孟言论中尊主的思想并不很突出,荀况则很强调。他既说“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又说:“臣下职……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总之,一切权利都要归于君主,这同法家的思想比较接近,反映了战国以来地主阶级要求加强王权的趋向。但荀况又不像法家那样把君权绝对化,他既反对臣子的“愚而上同”,也反对君主的“愚而自专”,而认为君主要“好论议”,要“参伍明谨”,即要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而加以比较研究,这就仍然保存了一点儒家的限制君权的思想。

(2)孔、孟不讲人君的势,荀子此篇则一再讲到势。但他所谓的势,又与法家所强调的君主的权势有别,而是指由得到贤人辅助所造成的势力。他说“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势移”,“上壅蔽,失辅势”,反之,人主如听任贤臣,则“天下为一,海内宾”。正因如此,所以他说“治之志,后势富”,即威势和财富并不是第一位的。得到贤人君子为辅,能使“礼与刑”等都得到实施,“执富”自然就跟着来了。荀况所谓势,是跟尚贤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是尚贤思想的一个部分。

(3)人治与法治相结合而以人治为主。荀况在《君道》篇中说:“有治人,无治法。”又说:“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这是他的尚贤思想的重要依据,也是他作为儒家的重要标志。但荀况又不同于孔、孟等儒家,他也比较重视法,曾说人君“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大略》),本篇第三章大部分段落都是讲人君和人臣都必须循法而行,如:“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君法仪,禁不为,莫不说教名不移。”“刑称陈,守其银(“垠”字之借),下不得用轻私门(言臣下不得于其所私之人独用轻刑)。”“听之经,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即其彰彰著明者。这些说法,几乎与法家的言论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是:荀况认为制法守法都在人(“臣谨修,君制度”),人各有私,则独法不能以自行。他说:“治复一,修之吉,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二之,谗夫弃之,形是诘。”就是讲的不同的人对治法的态度不一样。贤人君子是“执之”,众人是“贰之”(即三心二意,不坚执),谗夫则是“弃之”。在后两种情况下,所谓治法就只存形式了(“形是诘”说只是考究其形式,“形”与“心”相对,或读为“刑”,失之)。人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个复杂的问题。从荀况此篇来看,他既是先人后法,而其所言之法又着重在人君考核人臣之法,其意在于既因人以行法,又借法以得人,设想周密。但究其终极,制法者和考核者都在人君,君不明,则一切都落空。事实上却是暗主多明主少,他在本篇对暗君与谗臣蔽主之祸不惜一再反复沉痛言之,而且发出“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的慨叹。这是封建社会里许多正直的地主阶级政论思想家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也是他们无法解决的难题。朱熹说:“《成相》之篇,本拟工诵箴谏之词,其言奸臣蔽主擅权,驯至移国之祸,千古一辙,可为流涕。”他也是深深有感于此。

战国诸子中,荀况是一位学识渊博、学者气味很浓的思想家,他的论说文,不像孟、韩等人那样明快疏朗,也不像庄子那样的诙诡阔大,但思想周密,逻辑严谨,词句虽颇古奥典重,却陈说周详,务求旨意畅达,有时甚至不厌反复。本篇虽是通俗的唱辞,也有这一特点。因此倘用文艺作品的标准来衡量,它的艺术性是不足的。这种政治性很强的通俗文字,我们不必用一般文艺作品来要求它,主要还是看它的内容。不过,也要看到,这类文字还是不容易写。遵守一定的格式,还要押韵,这并不难,难就难在要把一些重要的道理说得非常简洁有力,最好能把某些带关键性的观点用锤炼得像格言一样的语言表达出来,以激发人们某种理性上的思考。本篇是有不少这祥的语言的。开头一段中的“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就是既很形象又包括着一定的政治哲理的语言。此外如:“愚而自专事不治。”“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都可以说是类似格言方式的。这些都是第一章的,以后两章也不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以为本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的内容和语言表现的成就,还在于它是我国古代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的始祖。有人说,后世的弹词、鼓词即其苗裔,如果从直接继承关系来看,这个看法显然难以成立。但说它是我国通俗唱辞的一种源头,应是没有疑义的。这类通俗唱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唐宋以后尤为重要。我们感到惋惜的是:卧虎山秦简的发现说明“成相”一体在秦时还流行,汉以后却不见了;是否将来还会从地下发现呢?

最后说一下“成相”与赋的关系。《汉书·艺文志》曾在《诗赋略》的“杂赋”类中著录了《成相杂辞》十一篇,后人多说成相“盖赋之流”,然赋的基本特点是“不歌而诵”,而成相为劝力之歌,性质殊不相同。从后世的赋来看,也未见有袭成相之体者。但班固将它列为“杂赋”,必当有故。或者因劝力之歌,虽有一定的节奏,而颇自由,与和乐之歌有区别,而颇近于诵,因此姑且列为赋类。成相辞的体式,虽然大体为两个三字句,一个七字句及两个四字句、一个三字句(后三句也可看成一个四字句及一个七字句)。但荀况所作五七段中也有不尽如此的。如第三句通常是七字,而第十七段则作“暴人刍豢,仁人糟糠”两个四字句。后三句通常为四、四、三的结构,然第三十段作“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第四十二段作“郭公长父之难,厉王流于彘”。第二十一段作“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这都不似有脱误,当是本来可以自由变通。据此推论某些段或少一句,某句或少一字,有的可能是有脱误(如十六段“而有势,直而用抴必参天”的“而”字上当脱一字),有的则不一定是脱误(如二十二段以“宗其贤良,辨其殃蘖”作结,与常式不同,而意义已足,又有韵,恐不是脱一三字句),也不必一格以求,有的注家似乎过于拘泥。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僧尼孽海

明刊本《僧尼孽海》正文书影

()

【诗句】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出处】唐·李商隐《寄令狐郎中》。【意思】休要问我这梁园旧日的宾客,我就是茂陵秋雨多病的相如。【全诗】《寄令狐郎中》.[唐].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全诗鉴赏】会昌五年(845)秋天,诗人因守母丧闲居洛阳,在收到旧友令狐綯的书信后,回赠了这一首诗,表现了感念故交旧恩、慨叹身世落寞之情。令狐綯是令狐楚的儿子,当年诗人受令狐楚赏识时,和令狐綯的关系也很好,开成二年进士及第也得力于令狐綯的帮助,后因诗人娶李党王茂元的女儿,两人疏远了。首句点明诗人和朋友分处两地。嵩山的云和秦川的树,分指自己所在的洛阳和令狐綯所在的长安,二人是各居一地,而且离别很久了。云、树常用作思念之情的寄托,含蓄而又贴切。该句既点明了作者与旧友久别离居的事实,又表现了他们遥望云树、相互思念的情景。词句优美,物象蕴藉,给人以深邃而悠远的想象。次句写令狐綯从远方寄来问候的书信。秋风渐起,秋雨潇潇,闲居在家,身染多病,凄凉孤寂而百无聊赖之际,跨越千山万水而来的旧日好友的一纸书信,该在诗人心中激起多少温暖的涟漪。故人的殷殷情谊,诗人的欣慰、感念,都糅进了这貌似平淡的句子里。“迢迢”既照应前面的“嵩云秦树”,又写出了自己对旧友情谊的感激之情。三四两句化用司马相如的典故,写自己目前的境况,答复对方的关心。不要问当年梁孝王的宾客,现在仿佛茂陵秋雨中病废的司马相如。诗人自比梁园旧宾客,表明不忘当年知遇之恩;以秋雨中茂陵病相如自况,流露出深深的伤感、落寞和失意;“休问”,是感慨万千、欲说还休。全诗平淡中有隽永,失落中含真情。最后两句共用一个典故,将过去和朋友的关系、今日的凄清孤寂、接到旧友书信后的思绪万千融和在一起,可谓贴切而巧妙。

()

《虞姬自刎(虞姬别霸王)》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正义》:“《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又,《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中记虞姬和项王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

《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

【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处】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译注1】夕阳西下,风光无限美好,只是黄昏将到,美好的景色是不会长的。后来用以说明某些事物虽暂时繁荣兴旺,但不久就要衰败没落下去。【译注2】夕阳西下时的风光固然无限美好,只是黄昏业已临近,美景即将消失在夜幕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晚唐黯淡前途的无限忧虑,情调哀伤。【全诗】《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①乐游原:地名,在古长安南郊,因地势较高,在那里可以看到长安城全貌。②向晚:傍晚。③只是:只可惜。【全诗赏析1】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甚高,四望宽敞,汉宣帝时曾在此建立乐游苑,唐代是游览胜地。诗的前两句点明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一日傍晚(“向晚”),诗人情绪不佳,于是驱车前往乐游原,以排遣“不适”。首二句平平叙起,承接自然。“夕阳无限好”充满了赞叹之情,“只是近黄昏”则语意转化,流露出对“无限好”的“夕阳”即将沉入暮霭的惋惜之情和美景不常的感慨。诗人以精炼浅显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了人们在面对一些即将消逝的美好事物时所产生的共同感受,因而引人共鸣,广为流传。【全诗赏析2】乐游原在长安东南,为唐时登览胜地。诗写意不适时登古原遥望夕阳而触发的感受,警策在后两句其所包蕴的深广意境,“夕阳无限好”是一方面,形容美丽的夕阳佳处无限,引人留恋,亦即“人间重晚晴”的意思;另一方面,形容时已黄昏,夕阳转瞬即逝,令人流连怅惘,徒唤奈何!这就给读者同时提供了乐与悲、存在与消逝、有限与无限等一系列审美对象,任其测之无端,玩之无极。纪昀谓“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同时包含赞美生命、眷念人生和哀挽迟暮的正常老年心态,管世铭谓“消息甚大,为五绝中所未有。”【全诗赏析3】李商隐晚年写的一首五绝:“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的古原即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南,地势高而宽敞,是唐代游览胜地。诗人以平易而精炼的语言,表现了灿烂辉煌的金色斜阳之美,意境壮丽而阔大。在一般人心目中,黄昏夕阳总是同昏暗惨淡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却热烈赞颂“夕阳无限好”,表现出他对夕阳美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诗的形象非常新鲜,有独创性。这也是此诗的一个特点。关于后两句的涵义,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诗人表现他的迟暮之感;有人说是诗人表现对时光的珍惜;也有人猜测诗人以夕阳象征唐王朝,寄寓对国事的忧虑;还有人认为诗中表现了对黄昏、黑夜的厌恶,对阳光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诗人融情人景,创造了一个富有丰富暗示性的象征境界,吸引着读者去想象、体味和探究,这正说明此诗达到了单纯与丰富、定向指意与多种含义的统一。它宛如一颗多面体的水晶石,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迷人的、绚丽的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