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
在众多的神魔小说中,罗贯中的《平妖传》是写得最早的一部,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之祖。
罗贯中的原作为四卷二十回,现存有明代钱塘王慎修精刊本,卷首有武胜童昌祚的序文。卷一至卷三正文前题“东原罗贯中编次,钱塘王慎修校梓”。第四卷正文前题“东原罗贯中编次,金陵世德堂校梓”。学者称王慎修本或世德堂刻本。此本刊于明万历二十年左右,虽不是《平妖传》的初版,但在某些方面保存着这部小说的原始面貌,如回目造语生硬,对仗不工,文字朴实粗俗,情节也有疏忽。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日本天理图书馆各收藏一部,现在都已排印或影印出版。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根据罗本对《平妖传》进行增补改编,扩充为八卷四十回,文字大为增加,平添了许多情节。冯本第15回以前的故事,都是罗本所没有的,只是到了第16回,才与罗本的第一回衔接起来。与罗贯中原作的原始形态相比,冯补四十回本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成熟多了,因而广为流行,罗氏二十回本反而鲜为人知了。这里所谈的《平妖传》,也主要以冯补本为依据,间或也联系到二十回本的某些内容。
《平妖传》全名《北宋三遂平妖传》。它虽然以北宋仁宗时候王则起义为故事的主要线索,但其多数篇幅却是描写几个妖和一批道流羽客的变幻活动,涉及王则事件的情节实在有限,因此不能算作描写农民起义的历史小说。
王则原是河北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宣毅军的一个小校,他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11月率领士卒和市民起义,自称东平郡王,国号“安阳”,改元“得圣”,但不久即被参知政事文彦博率师镇压。小说在描写官军镇压王则义军的战事中,有三个人出力最多,他们是诸葛智遂、马遂和李遂。这三个人的名字都有个“遂”字,应了多目神(千里眼神)“逢三遂,妖魔退”的谶语,因此取为书名。
《平妖传》的故事情节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以第1回到第14回为第一部分。主要写蛋子(亦作弹子)和尚在白云洞盗得九天秘籍“如意册”,在妖狐圣姑姑的主持下,炼成七十二般道术,具备了“惊天动地的学问”,有了“生事害民”的资本。从第15回到第30回,故事进入起义的酝酿准备阶段的叙述。主要写胡媚儿托生到胡员外家,改名永儿,在她前生母亲圣姑姑的秘密传授下,炼就一套杀伐变幻的本领,随后又在圣姑姑的周密安排下,和她的前世胞兄左黜儿一道,超度了卜吉、任迁、张琪和吴三郎等市民,并把他们收为党羽。他们假借向宦官王太尉布施,乘机挑起事端,与官府作对。小说的第三部分是最后十回。这是全书的高潮。内容描写王则举事和败亡的整个历程。据书中交代,王则起义完全出于圣姑姑的点化和授意。圣姑姑把女儿嫁给王则做内助,又叮嘱众妖人一齐来辅佐王则,随后便趁着贝州军士为索取粮饷而哗变的有利时机,使用妖术挪运官库中的钱米,兴兵倡乱,杀掉州官,据城为王。朝廷委派参知政事文彦博率师镇压,在两军相持之际,原为义军骨干的蛋子和尚遵照神人的意旨,反水倒戈,幻化为甘泉寺老僧诸葛智遂,并用“天罡正法”击破妖人的“地煞邪法”,圣姑姑被擒,被罚在白云洞守护天书,王则则被凌迟处死。全书至此收场。
从以上情节中可以看出,小说虽然以王则起义为故事的题材,但却是变态的描写,它与这次事件的真相相去甚远。小说既然把起义领袖视作“妖人”,把他们进行殊死斗争的手段称为妖术,这就不可避免他从根本上歪曲了事物的本质。不但如此,作品还在具体描述中大肆渲染义军领袖的暴行为丑态,说他们残忍好色,荒淫无度。冯梦龙还进一步搜罗有关王则起义的史料,以相当重要的篇幅,增加了王则逼死民妻赵无暇的情节,写得淋漓尽致,借以丑化王则的形象,其用心是十分恶毒的。对于作品的这种不健康的倾向,我们必须加以批判和扬弃。
不过,作品虽然表现了这种否定起义军的思想倾向,但并不是这部小说的全部思想内容。就以作品中所描写的所谓“妖人”来说,除了贝州起义的领袖之外,其余的骨干人物都与神佛仙道有联系,正是由于他们的蛊惑和指使,王则才举兵作乱,因此,从批判态度出发,作品对神佛仙道的虚妄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弄,并把这种批判和朝政联系起来。这是具有现实针对性的。
作品对寺观释道的描写不仅是大量的、细致的,而且对其内幕的揭露也是相当犀利的。在作者笔下,那些罩上神圣光圈的僧院道观,大都污秽不堪,与世俗并无差异。他们大肆张扬的佛事道场,表面上庄严隆重,煞有介事,实际是愚弄群众的骗局。比如杨巡检“认作仙丹妙药”的所谓“圣水”,不过“是老牝狐撒下的臊溺”。所谓“菩萨真身”,原来是老狐精的幻影。作品写妖狐圣姑姑化为“活佛”来解经演法,这本身就是对神佛的亵渎。作品还通过蛋子和尚的亲身体验,批判了道家的经典《抱朴子》,说这书中的记载都是“捕风捉影,有假无真”的骗人鬼话。纵观全书,凡写到神佛仙道的活动,无不带有戏弄和挖苦的味道。类似这种对神佛调侃戏弄的语言,书中俯拾皆是,无不令人忍俊不禁。
再从故事的因果关系看,也可以理解为对神道的批判。例如圣姑姑赖以作乱的“如意册”,就是在九天玄女的庇护下由白猿神传到人间的。如果追究妖人作乱的责任,这责任首先应该落到玉皇大帝身上。因为“天恩浩荡”的玉帝,压根儿就不该私藏秘本法书,所以白猿神讥笑他道:“人说天上无私缘,如何也有个私书。你做三十三天老大皇帝,直恁私刻,我老猿与人为善,你们众弟子孩儿,要学法的尽着去学。”(第1回)白猿神指点蛋子和尚盗取天书,只不过是为了打破皇天的垄断,后来一般妖人依仗法术聚众作乱,也正是玉帝私刻秘籍的恶果。天上玉帝是人间皇帝的影子,批判玉帝实即影射皇帝。第37回作者假太白长庚之口明白指出:“臣闻妖不自作,皆由人兴。只因赵宋真宗,听信妖臣王钦若,引诱三遍,伪造天书,矫诬上天,欺诈百姓,以此民间竞尚妖巫,酿成妖衅。”这段话可以看作作者构思意图的直接表露。作品虽然写的宋朝故实,实际上是影射明朝现实。众所周知,明中叶以后的皇帝,不是崇奉佛祖,就是崇尚道流,特别是明世宗朱厚熜,笃信道教,整日价沉溺于修玄炼丹,求长生术,竟至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他先后册封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为“真人”,让他们担任内阁要职,以至贻误国事,危害极大。一些正直有识的官吏,屡次上疏谏止。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朱厚熜看了海瑞的奏疏,才在盛怒之余,略有悔悟。《平妖传》咒诅妖人作乱,固然反映了地主阶级对起义者的恐惧心理,但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皇帝迷信释道,致使政局动乱的担忧和愤慨。第14回作者指出:“大抵术士辈,任你神钦鬼服,总要借重皇帝的敕封,方免得天庭责罚。”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正是由于皇帝对术士的宠信,甘作他们的后台,才使他们敢于兴风作乱,生事害民。总之,揭露神佛的虚妄,同时也就抨击了皇帝的昏庸,所以在貌似轻松的游戏笔墨之中,实际上含蕴着严肃的政治主题。
如果说皇帝对释道神祇的崇奉是妖人作乱的间接原因的话,那末,官吏的贪暴就是酿成人民造反的直接原因了。从这一认识出发,作者怀着极大的愤恨,对那作威作福的害民贼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就拿王则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来说,作品尽管作了歪曲的反映,但在叙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官逼民反”的真实消息。作品首先交代王则起义的政治背景:那时奸臣当道,“专一嫉贤妒能,招权纳贿,所以州县多有贪官,天下不得太平。西夏反了赵元昊,广南反了浓智高,都未收复。今日贝州反了王则,也为着贪官而起”。(第34回)作品详细描写了贝州知州张德的“禽兽”行径。他“每日不理政事,只是要钱”;他仗着朝中势大,无人敢惹,公然克扣军饷,终于“激变了军心”。作品还着意描写了他裁剪锦帛尺头的情节,以刻划他的贪婪和卑污。王则是直接受害者,逼得他走投无路,忍无可忍。所以铲除这个“畜生”,是为民除害,是完全正义的行动。从具体描写中所表现的情绪看,作者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不亚于对妖人的仇视。借助“妖人”之手,“除灭贪官污吏”,也是作者发泄愤恨的一种手段。所谓“贪官酷吏当刑戮,假手妖人早灭亡”(见罗本第14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天下乌鸦一般黑”。作品中出现的州县官吏,没有一个不是贪官。比如穷儒出身的黔阳县县令侯明宰,就是个有名的刮地皮的赃官。他在任四年,“家中解库也开过好几个了,贪心兀自不止”。后来贿赂上司,“得升京官,自家建个生祠在县中”,被愤怒的百姓把生祠中的土偶抛到粪坑中去。他自己也堕马折足而死。(第10回)又如郑州知州为夺取卜吉的金鼎,不仅屈断官司,还要杀人灭口,十分狠毒。(第26回)再如博平县县令淳于厚,平时装腔作势,似乎清正爱民,但在神明雷电的威慑下,顿时现了原形(第17回)。作者在概括官吏们的手段时说:“他的取钱,却像做土砖的,地皮也龁下了三分”;“好象扒灰扫地的,畚得来簸箕里头就是。”这种剖析,道出了封建末世腐败官场的真谛,一针见血,充满了激愤与不平,有着普遍的认识意义。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作品还特别着意于人情世态的描摹,给我们留下了明代社会的生动画卷。
以作品提供的丰富故事中,我们看到那是一个富欺贫、强凌弱的势利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金钱和势利之上。只因为圣姑姑打扮成老乞妇,便受到严三点的家奴的无端欺侮,口口声声骂她是个“老母狗”,还要把她送到州守相公处打杀。(第4回)迎晖寺的僧众对蛋子和尚的凌辱和虐待更令人气愤。偌大一个寺院,竟然容不下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年和尚。(第8回)胡员外家境的一起一落,使他饱尝了人世的冷暖炎凉。作品通过糜都监倚富欺贫、欠债不还的恶劣表演,痛斥了那些忘恩负义之徒。作者借教书先生陈学究之口揭露他道:“你家主公,少年与我相交,如一个人。百事与我商量,有仁有义。今日纱帽上了头,叫声老爷,就似阎罗王面前重换个人身一般,连肚里心肝五脏都变过来了。”(第19回)权势对人们的腐蚀竟是这般厉害,骂得也十分痛切。作品还通过对永儿前后态度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伦理的虚伪和世情的冷酷。永儿是胡员外的独生女,娇生惯养爱如掌上明珠。当胡员外贫苦时,是永儿弄来了钱粮解救了他的困厄,后来又为他“措办许多家缘家计”;但是,一旦永儿威胁到胡员外的安全,他便毫不犹豫地一刀把女儿杀了。幸亏永儿有法术,不曾受害。胡员外又千方百计将女儿送入火坑,把她嫁给一个不省人事的呆子。这是何等的残忍,无怪乎老伴骂他是个“没人心的”“老禽兽”。真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之外,作品还描写了许多怪怪奇奇的丑恶现象。像雷太监公然要娶妻纳妾(第15回),冷公子暗地里扣留蛋子和尚以试验魇人术(第9回),如此等等。特别是恶僧石头陀行凶剖孕妇一节,更为骇人听闻。他为了配制所谓“长生不死之药”,竟然取出孕妇的血胎,景象惨绝人寰,令人目不忍睹(第10回)。这些现象并非作者的无中生有,它是恶人当道的病态社会的真实写照。
《平妖传》在艺术上也是比较成功的。与其他神魔小说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不是活动在天宫地府,而是立足于人间社会。他们的喜怒哀乐、饮食起居都与常人无异,只有在必要时才施展一下法术,因此,他们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充满了人情味。例如胡永儿,除却她身上的妖异成分之后,便显现出她是一个美丽、善良而且富有斗争精神的妇女形象。她一生的遭逢是很悲惨的,受尽了人世的折磨和欺侮。皇权、父权、夫权的绳索紧紧地捆绑着她。为了挣脱这些束缚,她进行过多方面的反抗,甚至不得不施展法术。永儿的某些遭遇,正是封建社会中妇女命运的曲折反映。
在《平妖传》的众多人物中,蛋子和尚的形象具有特殊的地位。他是贯串始终的主人公之一,书中的重要关节,故事的发展变化,都由他的活动连结起来。这个人物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很突出的。与此同时,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相互矛盾的、难以处理的关节,却通过蛋子和尚的形象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在这一形象中,我们看出作者构思故事的苦心,同时,又可以窥见作者世界观中的矛盾所在。
与圣姑姑、胡永儿、左黜儿等被否定的人物不同,作品是把蛋子和尚作为正面人物来颂扬的。作品写他出身孤苦,历尽辛酸,但立志求道,百折不回,是一个意志坚强,有所追求的少年,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打杀恶僧,为受害者报仇雪恨,是一个有正义感的、敢作敢为的义侠之士;他藐视权贵,戏弄官员并协助王则惩治贪官污吏,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的战士。所有这些,都是作者衷心赞赏的。但是,当王则自立为王,走向了叛逆的道路,便是作者所不能容忍的了。所以作者急忙调动九天玄女,前来“解救”蛋子和尚,把他从造反的队伍中拉出来,命令他“助正除邪,将功掩罪”,转而协助官军镇压王则,使他在正邪、善恶、忠奸的斗争中始终处于正确的地位,最后终于成了正果。对于蛋子和尚在王则事件中的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作者自圆其说地解释道:“当今是尧舜之世,君圣臣贤”,自然不允许也没有理由允许“妖人”扰乱朝廷。可是作品中并没有交代朝廷政治的改善,这样就出现了前后叙述的矛盾,造成人物性格的分裂。这种情况,在古代小说中是司空见惯的,反映了时代和作者世界观的局限。
《平妖传》的语言风格是很有特色的,它是市井语言的提炼,既朴素又活泼,富于表现力。那些略带滑稽味道的调侃语言,酷似《西游记》。那种幽默诙谐的声口,特别适合于刺世讽人。作者的语言技巧十分圆熟,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划出复杂而又细微的事物,比喻贴切,维妙维肖。如形容猎户赵壹巴望天晴的心理状态说:“赵壹那时恨不得取一根几万丈的竹竿,拨断云根,透出一轮红日。又恨不得爬上天去,搿几万片绝干的展布,将一天湿津津的云儿,展个无滴。”(第3回)。又如形容胡员外急着与仙女相会,巴不得立即天黑时写道:“当日巴不能够一拳把白日打落,谯楼上立地催他起鼓。”(第16回)这些民间生动口语的运用,把人物的急切心情和盘托了出来,真可谓力透纸背。虽然谈不上高雅,但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市井文学的本色。
作者继承了宋元以来说话艺人的叙述技巧,行文自如,即景抒情,可以随时插入作者的感受和品评,插科打诨,谈笑风生,既生动活泼,又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如第2回“白云洞猿神布雾”,写到猿公私偷秘册,得罪了北斗星君,要治他死罪,猿公感叹说:“早知天条如此森严,玄女娘娘也不该作成我这个罪名。往时常恨着世路狭窄,每每在一封柬帖、一篇文字上,坐人罪过,不道天庭浩荡,为着三寸长短小册儿,不鉴我以好道之心,翻坐以偷书之贼,悔之无及,死不甘心。”这分明是抨击文字狱了。又如第12回写圣姑姑向蛋子和尚谈起修炼之事,说须筹办千金,以备使用。蛋子和尚听说便流泪起来,说道:“……不做官,不做盗,这个千金从何而来?”这里把官、盗并列,可谓骂得痛切。再如第17回写到道士张鸾到博平县祈雨,要吃鲜肉,县令回他说为祈雨已经禁屠三个多月。张鸾道:“官府断屠,从来虚套。常言道:官禁私不禁,只好作成公差和里正。”这是挖苦时政,但也道出了封建官府的禁令不过是虚文,并不能贯彻执行的。类似引文,作品中俯拾皆是,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特色。
平妖传。推荐。爱诗词网。罗贯中在众多的神魔小说中,罗贯中的《平妖传》是写得最早的一部,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之祖。罗贯中的原作为四卷二十回,现存有明代钱塘王慎修精刊本,卷首有武胜童昌祚的序文。卷一至卷三正文前题“东原罗贯中编次,钱塘王慎修校梓”。第四卷正文前题“东原罗贯中编次,金陵世德堂校梓”。学者称王慎修本或世德堂刻本。此本刊于明万历二十年左右,虽不是《平妖传》的初版,但在某些方面保存着这部小说的原始面貌,如回目造语生硬,对仗不工,文字朴实粗俗,情节也有疏忽。北京大学图书馆和日本天理图书馆各收藏一部,现在都已排印或影印出版。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根据罗本对《平妖传》进行增补改编,扩充为八卷四十回,文字大为增加,平添了许多情节。冯本第15回以前的故事,都是罗本所没有的,只是到了第16回,才与罗本的第一回衔接起来。与罗贯中原作的原始形态相比,冯补四十回本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成熟多了,因而广为流行,罗氏二十回本反而鲜为人知了。这里所谈的《平妖传》,也主要以冯补本为依据,间或也联系到二十回本的某些内容。《平妖传》全名《北宋三遂平妖传》。它虽然以北宋仁宗时候王则起义为故事的主要线索,但其多数篇幅却是描写几个妖和一批道流羽客的变幻活动,涉及王则事件的情节实在有限,因此不能算作描写农民起义的历史小说。王则原是河北贝州(今河北省清河县)宣毅军的一个小校,他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11月率领士卒和市民起义,自称东平郡王,国号“安阳”,改元“得圣”,但不久即被参知政事文彦博率师镇压。小说在描写官军镇压王则义军的战事中,有三个人出力最多,他们是诸葛智遂、马遂和李遂。这三个人的名字都有个“遂”字,应了多目神(千里眼神)“逢三遂,妖魔退”的谶语,因此取为书名。《平妖传》的故事情节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以第1回到第14回为第一部分。主要写蛋子(亦作弹子)和尚在白云洞盗得九天秘籍“如意册”,在妖狐圣姑姑的主持下,炼成七十二般道术,具备了“惊天动地的学问”,有了“生事害民”的资本。从第15回到第30回,故事进入起义的酝酿准备阶段的叙述。主要写胡媚儿托生到胡员外家,改名永儿,在她前生母亲圣姑姑的秘密传授下,炼就一套杀伐变幻的本领,随后又在圣姑姑的周密安排下,和她的前世胞兄左黜儿一道,超度了卜吉、任迁、张琪和吴三郎等市民,并把他们收为党羽。他们假借向宦官王太尉布施,乘机挑起事端,与官府作对。小说的第三部分是最后十回。这是全书的高潮。内容描写王则举事和败亡的整个历程。据书中交代,王则起义完全出于圣姑姑的点化和授意。圣姑姑把女儿嫁给王则做内助,又叮嘱众妖人一齐来辅佐王则,随后便趁着贝州军士为索取粮饷而哗变的有利时机,使用妖术挪运官库中的钱米,兴兵倡乱,杀掉州官,据城为王。朝廷委派参知政事文彦博率师镇压,在两军相持之际,原为义军骨干的蛋子和尚遵照神人的意旨,反水倒戈,幻化为甘泉寺老僧诸葛智遂,并用“天罡正法”击破妖人的“地煞邪法”,圣姑姑被擒,被罚在白云洞守护天书,王则则被凌迟处死。全书至此收场。从以上情节中可以看出,小说虽然以王则起义为故事的题材,但却是变态的描写,它与这次事件的真相相去甚远。小说既然把起义领袖视作“妖人”,把他们进行殊死斗争的手段称为妖术,这就不可避免他从根本上歪曲了事物的本质。不但如此,作品还在具体描述中大肆渲染义军领袖的暴行为丑态,说他们残忍好色,荒淫无度。冯梦龙还进一步搜罗有关王则起义的史料,以相当重要的篇幅,增加了王则逼死民妻赵无暇的情节,写得淋漓尽致,借以丑化王则的形象,其用心是十分恶毒的。对于作品的这种不健康的倾向,我们必须加以批判和扬弃。不过,作品虽然表现了这种否定起义军的思想倾向,但并不是这部小说的全部思想内容。就以作品中所描写的所谓“妖人”来说,除了贝州起义的领袖之外,其余的骨干人物都与神佛仙道有联系,正是由于他们的蛊惑和指使,王则才举兵作乱,因此,从批判态度出发,作品对神佛仙道的虚妄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弄,并把这种批判和朝政联系起来。这是具有现实针对性的。作品对寺观释道的描写不仅是大量的、细致的,而且对其内幕的揭露也是相当犀利的。在作者笔下,那些罩上神圣光圈的僧院道观,大都污秽不堪,与世俗并无差异。他们大肆张扬的佛事道场,表面上庄严隆重,煞有介事,实际是愚弄群众的骗局。比如杨巡检“认作仙丹妙药”的所谓“圣水”,不过“是老牝狐撒下的臊溺”。所谓“菩萨真身”,原来是老狐精的幻影。作品写妖狐圣姑姑化为“活佛”来解经演法,这本身就是对神佛的亵渎。作品还通过蛋子和尚的亲身体验,批判了道家的经典《抱朴子》,说这书中的记载都是“捕风捉影,有假无真”的骗人鬼话。纵观全书,凡写到神佛仙道的活动,无不带有戏弄和挖苦的味道。类似这种对神佛调侃戏弄的语言,书中俯拾皆是,无不令人忍俊不禁。再从故事的因果关系看,也可以理解为对神道的批判。例如圣姑姑赖以作乱的“如意册”,就是在九天玄女的庇护下由白猿神传到人间的。如果追究妖人作乱的责任,这责任首先应该落到玉皇大帝身上。因为“天恩浩荡”的玉帝,压根儿就不该私藏秘本法书,所以白猿神讥笑他道:“人说天上无私缘,如何也有个私书。你做三十三天老大皇帝,直恁私刻,我老猿与人为善,你们众弟子孩儿,要学法的尽着去学。”(第1回)白猿神指点蛋子和尚盗取天书,只不过是为了打破皇天的垄断,后来一般妖人依仗法术聚众作乱,也正是玉帝私刻秘籍的恶果。天上玉帝是人间皇帝的影子,批判玉帝实即影射皇帝。第37回作者假太白长庚之口明白指出:“臣闻妖不自作,皆由人兴。只因赵宋真宗,听信妖臣王钦若,引诱三遍,伪造天书,矫诬上天,欺诈百姓,以此民间竞尚妖巫,酿成妖衅。”这段话可以看作作者构思意图的直接表露。作品虽然写的宋朝故实,实际上是影射明朝现实。众所周知,明中叶以后的皇帝,不是崇奉佛祖,就是崇尚道流,特别是明世宗朱厚熜,笃信道教,整日价沉溺于修玄炼丹,求长生术,竟至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他先后册封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等为“真人”,让他们担任内阁要职,以至贻误国事,危害极大。一些正直有识的官吏,屡次上疏谏止。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朱厚熜看了海瑞的奏疏,才在盛怒之余,略有悔悟。《平妖传》咒诅妖人作乱,固然反映了地主阶级对起义者的恐惧心理,但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皇帝迷信释道,致使政局动乱的担忧和愤慨。第14回作者指出:“大抵术士辈,任你神钦鬼服,总要借重皇帝的敕封,方免得天庭责罚。”这就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正是由于皇帝对术士的宠信,甘作他们的后台,才使他们敢于兴风作乱,生事害民。总之,揭露神佛的虚妄,同时也就抨击了皇帝的昏庸,所以在貌似轻松的游戏笔墨之中,实际上含蕴着严肃的政治主题。如果说皇帝对释道神祇的崇奉是妖人作乱的间接原因的话,那末,官吏的贪暴就是酿成人民造反的直接原因了。从这一认识出发,作者怀着极大的愤恨,对那作威作福的害民贼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就拿王则起义这一中心事件来说,作品尽管作了歪曲的反映,但在叙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官逼民反”的真实消息。作品首先交代王则起义的政治背景:那时奸臣当道,“专一嫉贤妒能,招权纳贿,所以州县多有贪官,天下不得太平。西夏反了赵元昊,广南反了浓智高,都未收复。今日贝州反了王则,也为着贪官而起”。(第34回)作品详细描写了贝州知州张德的“禽兽”行径。他“每日不理政事,只是要钱”;他仗着朝中势大,无人敢惹,公然克扣军饷,终于“激变了军心”。作品还着意描写了他裁剪锦帛尺头的情节,以刻划他的贪婪和卑污。王则是直接受害者,逼得他走投无路,忍无可忍。所以铲除这个“畜生”,是为民除害,是完全正义的行动。从具体描写中所表现的情绪看,作者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不亚于对妖人的仇视。借助“妖人”之手,“除灭贪官污吏”,也是作者发泄愤恨的一种手段。所谓“贪官酷吏当刑戮,假手妖人早灭亡”(见罗本第14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天下乌鸦一般黑”。作品中出现的州县官吏,没有一个不是贪官。比如穷儒出身的黔阳县县令侯明宰,就是个有名的刮地皮的赃官。他在任四年,“家中解库也开过好几个了,贪心兀自不止”。后来贿赂上司,“得升京官,自家建个生祠在县中”,被愤怒的百姓把生祠中的土偶抛到粪坑中去。他自己也堕马折足而死。(第10回)又如郑州知州为夺取卜吉的金鼎,不仅屈断官司,还要杀人灭口,十分狠毒。(第26回)再如博平县县令淳于厚,平时装腔作势,似乎清正爱民,但在神明雷电的威慑下,顿时现了原形(第17回)。作者在概括官吏们的手段时说:“他的取钱,却像做土砖的,地皮也龁下了三分”;“好象扒灰扫地的,畚得来簸箕里头就是。”这种剖析,道出了封建末世腐败官场的真谛,一针见血,充满了激愤与不平,有着普遍的认识意义。除了上述内容之外,作品还特别着意于人情世态的描摹,给我们留下了明代社会的生动画卷。以作品提供的丰富故事中,我们看到那是一个富欺贫、强凌弱的势利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建立在金钱和势利之上。只因为圣姑姑打扮成老乞妇,便受到严三点的家奴的无端欺侮,口口声声骂她是个“老母狗”,还要把她送到州守相公处打杀。(第4回)迎晖寺的僧众对蛋子和尚的凌辱和虐待更令人气愤。偌大一个寺院,竟然容不下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年和尚。(第8回)胡员外家境的一起一落,使他饱尝了人世的冷暖炎凉。作品通过糜都监倚富欺贫、欠债不还的恶劣表演,痛斥了那些忘恩负义之徒。作者借教书先生陈学究之口揭露他道:“你家主公,少年与我相交,如一个人。百事与我商量,有仁有义。今日纱帽上了头,叫声老爷,就似阎罗王面前重换个人身一般,连肚里心肝五脏都变过来了。”(第19回)权势对人们的腐蚀竟是这般厉害,骂得也十分痛切。作品还通过对永儿前后态度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刻划了封建伦理的虚伪和世情的冷酷。永儿是胡员外的独生女,娇生惯养爱如掌上明珠。当胡员外贫苦时,是永儿弄来了钱粮解救了他的困厄,后来又为他“措办许多家缘家计”;但是,一旦永儿威胁到胡员外的安全,他便毫不犹豫地一刀把女儿杀了。幸亏永儿有法术,不曾受害。胡员外又千方百计将女儿送入火坑,把她嫁给一个不省人事的呆子。这是何等的残忍,无怪乎老伴骂他是个“没人心的”“老禽兽”。真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之外,作品还描写了许多怪怪奇奇的丑恶现象。像雷太监公然要娶妻纳妾(第15回),冷公子暗地里扣留蛋子和尚以试验魇人术(第9回),如此等等。特别是恶僧石头陀行凶剖孕妇一节,更为骇人听闻。他为了配制所谓“长生不死之药”,竟然取出孕妇的血胎,景象惨绝人寰,令人目不忍睹(第10回)。这些现象并非作者的无中生有,它是恶人当道的病态社会的真实写照。《平妖传》在艺术上也是比较成功的。与其他神魔小说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不是活动在天宫地府,而是立足于人间社会。他们的喜怒哀乐、饮食起居都与常人无异,只有在必要时才施展一下法术,因此,他们是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充满了人情味。例如胡永儿,除却她身上的妖异成分之后,便显现出她是一个美丽、善良而且富有斗争精神的妇女形象。她一生的遭逢是很悲惨的,受尽了人世的折磨和欺侮。皇权、父权、夫权的绳索紧紧地捆绑着她。为了挣脱这些束缚,她进行过多方面的反抗,甚至不得不施展法术。永儿的某些遭遇,正是封建社会中妇女命运的曲折反映。在《平妖传》的众多人物中,蛋子和尚的形象具有特殊的地位。他是贯串始终的主人公之一,书中的重要关节,故事的发展变化,都由他的活动连结起来。这个人物在结构上的作用是很突出的。与此同时,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相互矛盾的、难以处理的关节,却通过蛋子和尚的形象得到了妥善的安排。在这一形象中,我们看出作者构思故事的苦心,同时,又可以窥见作者世界观中的矛盾所在。与圣姑姑、胡永儿、左黜儿等被否定的人物不同,作品是把蛋子和尚作为正面人物来颂扬的。作品写他出身孤苦,历尽辛酸,但立志求道,百折不回,是一个意志坚强,有所追求的少年,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打杀恶僧,为受害者报仇雪恨,是一个有正义感的、敢作敢为的义侠之士;他藐视权贵,戏弄官员并协助王则惩治贪官污吏,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的战士。所有这些,都是作者衷心赞赏的。但是,当王则自立为王,走向了叛逆的道路,便是作者所不能容忍的了。所以作者急忙调动九天玄女,前来“解救”蛋子和尚,把他从造反的队伍中拉出来,命令他“助正除邪,将功掩罪”,转而协助官军镇压王则,使他在正邪、善恶、忠奸的斗争中始终处于正确的地位,最后终于成了正果。对于蛋子和尚在王则事件中的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作者自圆其说地解释道:“当今是尧舜之世,君圣臣贤”,自然不允许也没有理由允许“妖人”扰乱朝廷。可是作品中并没有交代朝廷政治的改善,这样就出现了前后叙述的矛盾,造成人物性格的分裂。这种情况,在古代小说中是司空见惯的,反映了时代和作者世界观的局限。《平妖传》的语言风格是很有特色的,它是市井语言的提炼,既朴素又活泼,富于表现力。那些略带滑稽味道的调侃语言,酷似《西游记》。那种幽默诙谐的声口,特别适合于刺世讽人。作者的语言技巧十分圆熟,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刻划出复杂而又细微的事物,比喻贴切,维妙维肖。如形容猎户赵壹巴望天晴的心理状态说:“赵壹那时恨不得取一根几万丈的竹竿,拨断云根,透出一轮红日。又恨不得爬上天去,搿几万片绝干的展布,将一天湿津津的云儿,展个无滴。”(第3回)。又如形容胡员外急着与仙女相会,巴不得立即天黑时写道:“当日巴不能够一拳把白日打落,谯楼上立地催他起鼓。”(第16回)这些民间生动口语的运用,把人物的急切心情和盘托了出来,真可谓力透纸背。虽然谈不上高雅,但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具有市井文学的本色。作者继承了宋元以来说话艺人的叙述技巧,行文自如,即景抒情,可以随时插入作者的感受和品评,插科打诨,谈笑风生,既生动活泼,又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如第2回“白云洞猿神布雾”,写到猿公私偷秘册,得罪了北斗星君,要治他死罪,猿公感叹说:“早知天条如此森严,玄女娘娘也不该作成我这个罪名。往时常恨着世路狭窄,每每在一封柬帖、一篇文字上,坐人罪过,不道天庭浩荡,为着三寸长短小册儿,不鉴我以好道之心,翻坐以偷书之贼,悔之无及,死不甘心。”这分明是抨击文字狱了。又如第12回写圣姑姑向蛋子和尚谈起修炼之事,说须筹办千金,以备使用。蛋子和尚听说便流泪起来,说道:“……不做官,不做盗,这个千金从何而来?”这里把官、盗并列,可谓骂得痛切。再如第17回写到道士张鸾到博平县祈雨,要吃鲜肉,县令回他说为祈雨已经禁屠三个多月。张鸾道:“官府断屠,从来虚套。常言道:官禁私不禁,只好作成公差和里正。”这是挖苦时政,但也道出了封建官府的禁令不过是虚文,并不能贯彻执行的。类似引文,作品中俯拾皆是,构成了本书的一个特色。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新家孟城口。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闺门秘术阅读。推荐。爱诗词网。闺门秘术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闺门秘术》扉页书影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闺门秘术》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一名《闺门秘术剑仙传》。四卷五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上书局石印本,藏国家图书馆;清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藏上海图书馆。1994年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馆藏足本明清小说系列”排印本。唐朝山西大同府人华童,乃相门之后。妻子王氏,生三子二女。长子兆璧,次子兆琨,三子兆瑗,皆天资聪敏,在家读书。因安禄山起兵造反,华童携妻带儿女外逃。先逃到守坟仆人陶五兄弟陶发处住下。次日租下当地员外汤德元空屋,安顿家眷。汤德元疏财仗义,与华童结为挚友。华童为谋生计,赁室开门授徒,不上几日学生济济一堂,桃李盈门。汤德元二子汤俊、汤杰异常聪明顽皮,在三春庙会上将一卖荸荠的老者打伤,华童感愧,加上一路风寒而病势沉重,昏迷不醒。眼看医治无效,兆璧焚香祷告,割股煎药,华童奇迹般地转危为安,日见康复。后兆璧、春姑兄妹割股救母。汤德元闻兆璧孝道,极为赞叹,欲招为女婿,华童开始踌躇,后终与汤家成亲眷。隔年贼败,正值岁试之年,汤德元代兆璧、兆琨报名应考,同时资助一贫寒秀才李大椿应试。三人连考四场,终场发榜:兆璧第一,李大椿第二,兆琨第三。三人谒见县主,县主夏国华见璧、琨一表人材,欲将女儿瑶云配琨。华童不愿与做官人家攀亲而拒婚。李大椿母病,华家兄弟发轿将李母接到华家照料。三人复经府试,大椿第一,兆璧第二,兆琨第三。夏国华又请知府保媒,华童虽承允,但须俟岁考后,兆琨中榜方可行聘。几日后学宪按临,三人俱高取入榜,仍是兆璧第一。汤德元带三人荣归,府县馈赠银物,全镇上门贺喜,惊动了窃贼三眼虎,他深夜潜入华府盗银,华童惊醒,绊倒在地,一病呜呼。夏国华之子均祥是势利小人,对妹亲事极为不满。正值吏部天官叶槐之子开泰丧妻尚未续弦,叫篾骗王活嘴说媒续娶以图后嗣。夏均祥贪利附势,自作主张将妹瑶云许之。夏国华得知将不肖之子痛骂一顿。华夫人闻之退银还婢,以针黹度日甘愿清贫。瑶云遣婢庆喜买通陶五,暗中以好价买华家针线。均祥之仆童狗儿见庆喜给公子送衣,顿起邪念,抱住欲奸。庆喜用缓兵之计反使狗儿受冻吃苦,狗儿暗恨在心,反诬庆喜盗银叫奸夫陶五带走。均祥鞭打庆喜,国华大怒,夺鞭痛打均祥,再次赠银济助华家,并坚拒叶家婚事。叶开泰以父势压人,要知府万钧托媒,万钧告知国华,国华回家见均祥得意忘形,举手就打,气恼成病,不日亡故,均祥悔之不及。新任县官洪鹏程乃钻营谄媚之小人,又是叶槐门生,自然要促成叶开泰婚事。均祥附炎趋势,一口答应。洪鹏程买通监内大盗诬陷璧、琨是同谋,主谋是汤德元。用大刑逼供,兆璧屈打成招,兆琨严词痛骂,宁死不招。洪将兄弟二人收监,复将汤德元拘捕。洪鹏程命禁卒李春用金钩将汤治死,李春曾受恩于夏家,又受陶发之托,叫汤德元服下闭气丹装死,骗过赃官。汤死里逃生,就隐名逃往外乡。叶开泰请洪县令作媒,均祥将华、汤三人案情哄骗母亲,赵夫人知兆琨永远监禁,遂接受叶家聘金,瑶云急得口吐鲜血。庆喜定计主婢女扮男装,在迎娶之前出逃。谁料半路上了贼船,银饰被劫,主婢被强盗捆绑抛入江中。因瑶云身上有避水宝珠,乃叶家聘送之物,故二人未被淹死。又遇渔翁白长年夫妇,救回白渔村暂住。白渔村乃九门提督包清义故籍,渔翁的儿子媳妇在包府为仆,瑶云露出女身,以实情相告。包清义为官清廉,铁面无私,有“赛龙图”美称。生有一子一女,包小姐将瑶云接入包府相伴,瑶云诉说华、汤两家遭难,求包大人伸冤。叶开泰良辰迎不来新人,甚为恼火,逼均祥交人,新任刘知府只得将均祥看押起来。王活嘴编造谎言,叶开泰要夏均祥退回聘礼,见避水珠无影踪,刘知府将均祥问罪收监。秋闱将临,汤夫人资助李大椿赴省城应试,得中解元。主考王国钧乃吏部尚书,见大椿渊博宏通,必成大器,就提携入京参加春闱。包清义为主考,李大椿一鸣惊人,得中状元。榜眼、探花亦是大同府人,一时传为佳话。李大椿将叶槐之子仗势欺人,华、汤两家蒙冤遭难之事向包大人细述一遍。包大人怒纳,正值御史黄如永奏劾叶槐纵子恶行,圣上询问三鼎甲,情况如实,龙颜大怒,传旨包清义前往查办。李大椿衣锦荣归,奉旨以副钦差随包同行。县令洪鹏程、知府刘用宾慌了手脚,向李老太送银被拒。包清义奉旨查办此案,将均祥押上公堂,均祥吓得魂不附体,供出王活嘴、洪鹏程陷害华家兄弟的实情。包公查实案情,当堂释放兆璧、兆琨,奏请圣上将叶槐革职,叶开泰充军三千里;王活嘴刁唆犯法、买盗扳人拟斩监候;夏均祥嫌贫爱富,从轻发往军营效力。华氏兄弟无辜受辱,赏银抚恤。夏国华开复原官,洪鹏程、刘用宾纵容权贵,一并革职;汤德元赏银五十两。汤将次女与李大椿为妻,李老夫人授了诰封。众人夸夏瑶云为女中丈夫,兆琨心中十分喜悦。山东龙泉山强人英雄豹招兵买马,打家劫舍,谋逆造反,包清义接旨挂帅征剿。包留下李大椿随营效力,助办机宜。包公命先锋王龙擒贼,王龙中奸计反遭贼擒。后兆璧亦中状元,兆琨中探花,汤德元长子汤俊中武状元,汤杰中武侍卫,大同府人材辈出,传为奇谈。适时包公军情告急,璧、琨、俊、杰四人奉旨星夜驰援,众人会齐,汤俊一马当先,将叛贼锤杀。得胜回朝,皆有封赏。兆琨与瑶云亦夫妻团圆,各家男女皆孝顺父母,夫妇和谐,子孙昌盛,传为佳话。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时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不知心恨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欧阳修
花品序第一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洛阳牡丹记。推荐。爱诗词网。欧阳修花品序第一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说者多言洛阳于三河间,古善地,昔周公以尺寸考日出没,测知寒暑风雨乖与顺于此;此盖天地之中,草木之华得中气之和者多,故独与它方异。予甚以为不然。夫洛阳于周所有之土,四方入贡道里均,乃九州之中,在天地昆仓旁薄之间,未必中也;又况天地之和气,宜遍被四方上下,不宜限其中以自私。夫中与和者,有常之气,其推于物也,亦宜为有常之形。物之常者,不甚美亦不甚恶。及元气之病也,美恶隔并而不相和入,故物有极美与极恶者,皆得于气之偏也。花之钟其美,与夫瘿木拥肿之钟其恶,丑好虽异,而得分气之偏病则均。洛阳城圆数十里,而诸县之花莫及城中者,出其境则不可植焉,岂又偏气之美者独聚此数十里之地乎?此又天地之大,不可考也已。凡物不常有而为害乎人者,曰灾;不常有而徒可怪骇不为害者,曰妖。语曰:“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此亦草木之妖而万物之一怪也。然比夫瘿木拥肿者,窃独钟其美而见幸于人焉。余在洛阳四见春。天圣九年三月始至洛,其至也晚,见其晚者。明年,会与友人梅圣俞游嵩山少室、缑氏岭、石唐山、紫云洞,既还,不及见。又明年,有悼亡之戚,不暇见。又明年,以留守推官岁满解去,只见其蚤者。是未尝见其极盛时。然目之所瞩,已不胜其丽焉。余居府中时,尝谒钱思公于双桂楼下,见一小屏立坐后,细书字满其上。思公指之曰:“欲作花品,此是牡丹名,凡九十余种。”余时不暇读之,然余所经见而今人多称者,才三十许种,不知思公何从而得之多也?计其余虽有名而不著,未必佳也。故今所录,但取其特著者而次第之:姚黄魏花细叶寿安鞓红(亦曰青州红)牛家黄潜溪绯左红献来红叶底紫鹤翎红添色红倒晕檀心朱砂红九蕊真珠延州红多叶紫粗叶寿安丹州红莲花萼一百五鹿胎花甘草黄一红玉板白 花释名第二牡丹之名,或以氏,或以州,或以地,或以色,或旌其所异者而志之。姚黄,牛黄,左花,魏花,以姓著;青州、丹州、延州红,以州著;细叶、粗叶寿安,潜溪绯,以地著;一红,鹤翎红,朱砂红,玉板白,多叶紫,甘草黄,以色著;献来红,添色红,九蕊真珠,鹿胎花,倒晕檀心,莲花萼,一百五,叶底紫,皆志其异者。姚黄者,千叶黄花,出于民姚氏家。此花之出,于今未十年。姚氏居白司马坡,其地属河阳,然花不传河阳,传洛阳。洛阳亦不甚多,一岁不过数朵。牛黄亦千叶,出于民牛氏家,比姚黄差小。真宗祀汾阴,还过洛阳,留宴淑景亭,牛氏献此花,名遂著。甘草黄,单叶,色如甘草。洛人善别花,见其树知为某花云。独姚黄易识,其叶嚼之不腥。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鞓红者,单叶深红花;出青州,亦曰青州红。故张仆射齐贤有第四京贤相坊,自青州以骆驼驮其种,遂传洛中。其色类腰带鞓,故谓之鞓红。献来红者,大,多叶浅红花。张仆射罢相居洛阳,人有献此花者,因曰献来红。添色红者,多叶花,始开而白,经日渐红,至其落乃类深红。此造化之尤巧者。鹤翎红者,多叶花,其末白而本肉红,如鸿鹄羽色。细叶、粗叶寿安者,皆千叶肉红花,出寿安县锦屏山中。细叶者尤佳。倒晕檀心者,多叶红花。凡花近萼色深,至其末渐浅,此花自外深色,近萼反浅白,而深檀点其心,此尤可爱。一红者,多叶浅红花,叶杪杪深红一点,如人以手指之。九蕊真珠红者,千叶红花,叶上有一白点如珠,而叶密蹙其蕊为九丛。一百五者,多叶白花。洛花以谷雨为开候,而此花常至一百五日开,最先。丹州、延州花,皆千叶红花,不知其至洛之因。莲花萼者,多叶红花,青趺三重如莲花萼。左花者,千叶紫花,出民左氏家。叶密而齐如截,亦谓之平头紫。朱砂红者,多叶红花,不知其所出。有民门氏子者,善接花以为生,买地于崇德寺前治花圃,有此花。洛阳豪家尚未有,故其名未甚著。花叶甚鲜,向日视之如猩血。叶底紫者,千叶紫花,其色如墨,亦谓之墨紫花。在丛中旁必生一大枝,引叶覆其上。其开也,比它花可延十日之久,噫,造物者亦惜之耶!此花之出,比它花最远。传云:唐末有中官为观军容使者,花出其家,亦谓之军容紫,岁久失其姓氏矣。玉板白者,单叶白花,叶细长如拍板,其色如玉而深檀心,洛阳人家亦少有。余尝从思公至福严院见之,问寺僧而得其名,其后未尝见也。潜溪绯者,千叶绯花,出于潜溪寺。寺在龙门山后,本唐相李藩别墅,今寺中已无此花,而人家或有之。本是紫花,忽于丛中特出绯者,不过一二朵,明年移在他枝。洛人谓之转枝花,故其接头尤难得。鹿胎花者,多叶紫花,有白点如鹿胎之纹。故苏相禹珪宅今有之。多叶紫,不知其所出。初,姚黄未出时,牛黄为第一;牛黄未出时,魏花为第一;魏花未出时,左花为第一;左花之前,唯有苏家红、贺家红、林家红之类,皆单叶花,当时为第一。自多叶、千叶花出后,此花黜矣,今人不复种也。牡丹初不载文字,唯以药载《本草》,然于花中不为高第。大抵丹、延已西及褒斜道中尤多,与荆棘无异,土人皆取以为薪。自唐则天以后,洛阳牡丹始盛,然未闻有以名著者。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草,计有若今之异者,彼必形于篇咏,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万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谢灵运言永嘉竹间水际多牡丹,今越花不及洛阳甚远,是洛花自古未有若今之盛也。风俗记第三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坡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洛阳至东京六驿。旧不进花,自今徐州李相迪为留守时始进御。岁遣衙校一员,乘驿马,一日一夕至京师。所进不过姚黄、魏花三数朵。以菜叶实竹笼子藉覆之,使马上不动摇。以蜡封花蒂,乃数日不落。大抵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树者,盖其不接则不佳。春初时,洛人于寿安山中斫小栽子卖城中,谓之山篦子。人家治地为畦塍种之,至秋乃接。接花工尤著者,谓之门园子,豪家无不邀之。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秋时立契买之,至春见花乃归其直。洛人甚惜此花,不欲传。有权贵求其接头者,或以汤中蘸杀与之。魏花初出时接头亦直钱五千,今尚直一千。接时须用社后重阳前,过此不堪矣。花之木去地五七寸许截之,乃接。以泥封裹,用软土拥之,以蒻叶作庵子罩之,不令见风日,唯南向留一小户以达气。至春乃去其覆。此接花之法也。种花必择善地,尽去旧土,以细土用白敛末一斤和之。盖牡丹根甜,多引虫食,白敛能杀虫。此种花之法也。浇花亦自有时,或用日未出,或日西时。九月旬日一浇,十月、十一月三日、二日一浇,正月隔日一浇,二月一日一浇。此浇花之法也。一本发数朵者,择其小者去之,只留一二朵,谓之打剥,惧其分脉也。花才落,便剪其枝,勿令结子,惧其易老也。春初既去蒻庵,便以棘数枝置花丛上。棘气暖,可以辟霜,不损花芽,他大树亦然。此养花之法也。花开渐小于旧者,盖有蠹虫损之,必寻其穴,以硫黄簪之。其旁又有小穴如针孔,乃虫所藏处,花工谓之气窗,以大针点硫黄末针之,虫乃死。虫死花复盛。此医花之法也。乌贼鱼骨以针花树,入其肤,花辄死,此花之忌也。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作于宋景祐元年(1034),全文分三部分:《花品序第一》、《花释名第二》、《风俗记第三》。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关于牡丹的专著。牡丹属毛莨科,落叶小灌木,高一至一点五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常有三至五裂,初夏开花。花大型单生,有红、白或紫色,极为美丽。雄蕊甚多,雌蕊生于肉质花盘上,密布细毛。牡丹久经栽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今山东曹县等地仍有大量种植。牡丹根、皮可入药,称为“丹皮”。丹皮性微寒苦辛,有凉血清热、散瘀抑菌功效。《洛阳牡丹记》正是以精练简明的文笔详细叙述了牡丹各类品种的特色、得名的由来,洛阳观赏牡丹的风俗及牡丹的栽培技术。本文是一篇笔记文,但又不同于宋代笔记文体中的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小说笔记,它偏重于记事。前者多以旧闻、故事、诗论、文评、志怪为主要内容,而后者类似商业发达、都市繁荣后出现的风俗笔记。所不同的是本文属记事考辨间杂、二者并重的笔记文。全文分三部分,结构明了,层次清晰,相互既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又能分来独立成篇。唐代开元(713-741)中,牡丹盛于长安。到了宋代,以洛阳牡丹为天下第一。当时其它花种都需称其本名,惟有牡丹可直呼为“花”。在第一部分《花品序第一》中,作者名为写“花品”,且列举了当时“特著者”二十四种,实则却运用了考、辨、记、述的笔法,告诉人们为什么牡丹“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牡丹虽“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然而各地的优秀品种,只有植于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越之花”可说是远罕新奇,可越人也不敢自誉,因为“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各地的著名品种都“不能独立与洛花敌”。洛阳人能毫不怜惜地把“黄芍药”之类称为“果子花”,况且“果子花”并不比它地的上等品逊色。第一自然段考、述味道十足,但是笔法讲究,不重虚美,事信言文,足见洛阳人对洛阳牡丹的自信、自豪与“爱重”。当时的一种流行说法认为,洛阳是“古善地”,居天地之中,花木得了中和之气,与它地不同,所以牡丹特别美盛。欧阳修不同意这种说法,他在第一部分以近三分之一的笔墨辩驳了“得中和之气”的观点。他认为洛阳仅是周王朝国土的四方之中,并非天地之中,天地阴阳之和也不能为洛阳所独擅。洛阳牡丹所以美盛,并不如人们所言,是因为“中气之和”,而完全是“幸于人焉”。是由于人们长期精心培育,才使得洛阳牡丹成为“天下真花”的。在写牡丹名前,作者又以含蓄委婉口气说,他居洛阳“四见春”,皆因游历、悼亡、解官而去,错过了牡丹极盛之际,但凭他一斑之见,洛阳牡丹就已经“不胜其丽”了。言外之意是说,更何况极盛之际,洛阳牡丹其美、其异简直不可名状了。牡丹美艳可贵,富丽堂皇,古人称之为花王。唐中书舍人李正封有诗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于是牡丹又有了“国色天香”的美誉。宋代,牡丹成了洛阳城中普遍种植的名花。据作者在西京留守兼河南府尹钱惟演处所见,当时记录的牡丹品种已达九十有余,许多品种流传至今。在第二部分《花释名第二》中,作者首先详细记述了二十五个“特著者”得名的由来。有的以氏以州命名,有的以地以色命名,还有的则是为了突出其与众不同而“旌其所异”的。同时作者一方面考述了部分“特著”培育者的家世,一方面又极细致地描绘了二十五个品种的花色、形状及“其美且异”,并对各色品种逐一加以评赏;语言形象入微,读来生动可感。牡丹是我国的特产,又名鹿韭、鼠枯、百两金、木芍药等。芍药分草芍药与木芍药两种。唐以后开始以木芍药称为牡丹。第二部分的最后,作者以考的方式记述了“牡丹”一名及洛阳牡丹的由来:上古并无“牡丹”之名,最早是以药名载入《本草》的。作为花草而言,算不得上品。武则天以后,洛阳牡丹虽也兴盛,但还没有各类品种的名称。洛阳牡丹自古以来从未有现在这样繁盛,要么为什么沈(佺期)、宋(之问)、元(稹)、白(居易)善咏花草之流没把各色品种“形于篇咏”呢?尽管刘禹锡(字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也不过说“一丛千万朵”而已,并没有言及各个名品和它们的美艳独特。可以想见,洛阳牡丹的美丽繁富,是洛阳人辛勤培育的结果。牡丹在唐代是比较名贵的花木。唐李肇的《国史补》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暮春,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唐代很多诗人将牡丹写入篇什,如刘禹锡:“径前芍药妖无格,池上浮渠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他们除了歌咏牡丹之美及描述赏花盛况外,还多对权贵争赏牡丹的奢靡铺张进行了讽刺。如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秦中吟·买花》)李贺的“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春草”等。唐代尚且如此,更何况“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的宋代呢?第三部分《风俗记第三》,作者寥寥数笔描述了洛阳的“好花”之俗,虽然着墨不多,人们仍能想见当时赏花的盛况:士庶无异,贫贱不分,张幄帟,列市肆,笙管齐鸣,人山人海,“至落花乃罢”。作者没象白、李二人那样讽刺权贵赏花的奢侈,却也不乏针砭之词:进御牡丹定使之“马上不动摇”,且“以蜡封蒂,乃落日不落”;权贵们求其接头者,“门园子”则“以汤中蘸杀与之”。写得并不直白,而其锋芒甚明。最后,欧阳修以简练的笔墨着重介绍了牡丹的栽培技术:“接花之法”、“种花之法”、“浇花之法”、“养花之法”、“医花之法”以及“花之忌”。文字翔实细致。层次清晰明了,充分反映了当时的园艺成就。通观此文,给人的感觉是:洛阳人真善养花、赏花、好花、重花,难怪洛阳牡丹后来居上,美不胜收,天下第一呢!欧阳修在庆历二年(1042)还作有《洛阳牡丹图》一诗,说:“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看来洛阳牡丹的品类是日益繁富美艳了。《洛阳牡丹记》与欧阳修总的文风一样,写得平易自然,尚明尚简,语言形象、生动、明快。与作者比较轻视对具体事物的细节描写所不同的是,《花释名第二》中却不乏对牡丹的详尽描摹。本文结构虽然简单,却十分严谨。三个小标题既是每一部分的主题,又是大标题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结构及文体对后人也有一定的影响,南宋陆游有《天彭牡丹谱》传世,记载了蜀地牡丹七十余种,文章的结构即仿效《洛阳牡丹记》撰写。
【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不薄今人爱古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