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出处】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意思】白发三千丈,因为心中愁苦才会有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从何处染上了这一头白发?缘:因为。个:这样,这般。秋霜:指白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内心愁苦极深,头上平添白发。[例]当初我所景仰的乌发如墨的教授,而今竟是一个白头的老翁了,走过了多少坎坷的生活途程,经受了多少痛苦磨难,缕缕银丝上,凝聚着多少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我不禁感慨万千,想起了李白的绝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门瑞瑜《秋霜谱》)二、前两句常用作夸张的例子。[例]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愁来似个长”,难道“唯真实论”者可以跑出来质问作者“你这不真实,我从来就没有看见人有白发三千丈的。你这个说话是过分夸大到失真了!”其实,这里的“白发三千丈”不过是描写其忧愁的深度。(黄药眠《〈药眠散文选〉自序》)【全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解题】本题共十七首,此首列第十五。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时李白从幽燕南归客游宣城、秋浦。秋浦:唐县名,以秋浦水得名,今为安徽贵池县。诗中抒写忧心国事、叹息年华逝去之深重烦愁。“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那能作此!”(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翻译】白发三千丈呵,是因为愁才如此之长!我不知那洁净的镜子里,是怎么染上了一层秋霜。【鉴赏1】天宝十三载(754),李白从幽燕安禄山的虎口逃脱归来,客居皖南,盘桓在秋浦一带。秋浦,原是水名。《一统志》载:“秋浦三十里,四时景物,宛如潇湘洞庭”。唐时设秋浦县(今安徽池州市)。《秋浦歌》为一组共十七首的组诗,大多描写秋浦风物,抒发诗人悲慨不遇的愁怨。此诗是其中第十五首,是抒写怨愁郁结之情最杰出的一篇。诗一开头,“白发三千丈”,突兀劈空而来,如奇峰壁起,慑人魂魄,令人生奇发懵,白发岂有“三千丈”之长呢?寻思之间,下句“缘愁似个长”,方疑义冰释,“缘”,因为。“个”,唐人口语,是“这样”的意思。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缘愁而长!无怪清王琦评点说:“起句怪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老手不能,寻章摘句之士,安可以语此?”愁生白发,人所共晓,昔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黑丝尽成白发,可见其愁之急之重。此处诗人却以白发之长——三千丈,来譬喻怨愁之深之重!赋予怨愁以形象,这是何等神奇之至啊!诗人以如此夸张浪漫手法写愁,可谓奇人奇想,不愧为谪仙人之笔,笔际凝聚着超凡的气魄和才情,构成了一种巨人式的忧愁!接下三、四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徘徊踯躅于秋浦河畔,象侘傺失意的屈原那样,行吟泽畔,憔悴枯槁。“明镜”即指秋浦之水。诗人不意中瞥见水中身影,不禁顾影自叹,那飘散在水影之中的蓬乱散发,引出诗人愁绪万千,波光涟漪,水影折光,白发披拂,真象有三千丈之长啊!昔日如青丝的乌发,如今却是鬓染秋霜,多么地衰颓苍老,此处“秋霜”照应首句“白发”。诗人说“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秋浦歌》其四)诗人感情激愤痛切,“不知”、“何处”的设问反问,有力地表达出诗人忧心如焚的感情力量,笔力千钧,但诗人却举重若轻,明知故问,足使人深思玩味。李白在开元、天宝年间,曾两次入长安,抱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理想,遍干诸侯,历抵卿相,可得到的遭遇均是困顿而归,壮志难酬。尤其是二出长安,使他对统治者有了更深刻清醒的认识。天宝十二载幽州之行,使他洞悉了国势倾危即在眉睫,“何处得秋霜”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怀,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慨!诗人盘桓秋浦之畔,内心陷入一片愁思之中。“愁”构成了全诗的灵魂!全诗四句,突然而起,倒装插入,四句三折,笔致深曲,托兴蕴藉,真是一首不朽的愁歌!【鉴赏2】起句出语惊人,以“三千丈”极写“白发”之长,几令人生不近情理之感。然而,继之以“缘愁似箇长”,顿使疑念冰释,精义全出。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而能使白发长达三千丈,则此愁之深重可想而知。回观首句,看似无理,却因无理而妙,因无理而真,诚如王琦所说:“起句怪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老手不能,寻章摘句之士,安可以语此?”(《李太白文集》辑注)“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以“秋霜”代指白发,语极形象而含蓄,既回应首句,又与诗人对镜自视时的忧伤心境关合。一个“何处”,似问非问,传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惊诧、愁烦而又饱含感叹的强烈情感。往事如云烟过眼,大志未展,已蹉跎而至于老境,面对镜中秋霜般的白发,怎能不愁闷填胸、发无穷之浩叹呢?两句诗,忧伤而不消极,痛苦中含有一种力感,比起“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更巧妙曲折、形象生动,情感也更具爆发力。以上两首诗,一平实,一豪放;一脉理细腻,一线条粗犷;一格调哀婉,一风格浪漫;一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肺,一如大河奔涌骇人心目。各具所长,异曲同工。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出处】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意思】白发三千丈,因为心中愁苦才会有这么长。不知明镜里,从何处染上了这一头白发?缘:因为。个:这样,这般。秋霜:指白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内心愁苦极深,头上平添白发。[例]当初我所景仰的乌发如墨的教授,而今竟是一个白头的老翁了,走过了多少坎坷的生活途程,经受了多少痛苦磨难,缕缕银丝上,凝聚着多少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我不禁感慨万千,想起了李白的绝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门瑞瑜《秋霜谱》)二、前两句常用作夸张的例子。[例]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愁来似个长”,难道“唯真实论”者可以跑出来质问作者“你这不真实,我从来就没有看见人有白发三千丈的。你这个说话是过分夸大到失真了!”其实,这里的“白发三千丈”不过是描写其忧愁的深度。(黄药眠《〈药眠散文选〉自序》)【全诗】《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解题】本题共十七首,此首列第十五。作于天宝十三载(754),时李白从幽燕南归客游宣城、秋浦。秋浦:唐县名,以秋浦水得名,今为安徽贵池县。诗中抒写忧心国事、叹息年华逝去之深重烦愁。“起句奇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仙才,那能作此!”(王琦《李太白文集辑注》)【翻译】白发三千丈呵,是因为愁才如此之长!我不知那洁净的镜子里,是怎么染上了一层秋霜。【鉴赏1】天宝十三载(754),李白从幽燕安禄山的虎口逃脱归来,客居皖南,盘桓在秋浦一带。秋浦,原是水名。《一统志》载:“秋浦三十里,四时景物,宛如潇湘洞庭”。唐时设秋浦县(今安徽池州市)。《秋浦歌》为一组共十七首的组诗,大多描写秋浦风物,抒发诗人悲慨不遇的愁怨。此诗是其中第十五首,是抒写怨愁郁结之情最杰出的一篇。诗一开头,“白发三千丈”,突兀劈空而来,如奇峰壁起,慑人魂魄,令人生奇发懵,白发岂有“三千丈”之长呢?寻思之间,下句“缘愁似个长”,方疑义冰释,“缘”,因为。“个”,唐人口语,是“这样”的意思。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缘愁而长!无怪清王琦评点说:“起句怪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老手不能,寻章摘句之士,安可以语此?”愁生白发,人所共晓,昔日伍子胥过昭关,一夜之间黑丝尽成白发,可见其愁之急之重。此处诗人却以白发之长——三千丈,来譬喻怨愁之深之重!赋予怨愁以形象,这是何等神奇之至啊!诗人以如此夸张浪漫手法写愁,可谓奇人奇想,不愧为谪仙人之笔,笔际凝聚着超凡的气魄和才情,构成了一种巨人式的忧愁!接下三、四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徘徊踯躅于秋浦河畔,象侘傺失意的屈原那样,行吟泽畔,憔悴枯槁。“明镜”即指秋浦之水。诗人不意中瞥见水中身影,不禁顾影自叹,那飘散在水影之中的蓬乱散发,引出诗人愁绪万千,波光涟漪,水影折光,白发披拂,真象有三千丈之长啊!昔日如青丝的乌发,如今却是鬓染秋霜,多么地衰颓苍老,此处“秋霜”照应首句“白发”。诗人说“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秋浦歌》其四)诗人感情激愤痛切,“不知”、“何处”的设问反问,有力地表达出诗人忧心如焚的感情力量,笔力千钧,但诗人却举重若轻,明知故问,足使人深思玩味。李白在开元、天宝年间,曾两次入长安,抱着“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的理想,遍干诸侯,历抵卿相,可得到的遭遇均是困顿而归,壮志难酬。尤其是二出长安,使他对统治者有了更深刻清醒的认识。天宝十二载幽州之行,使他洞悉了国势倾危即在眉睫,“何处得秋霜”的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怀,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慨!诗人盘桓秋浦之畔,内心陷入一片愁思之中。“愁”构成了全诗的灵魂!全诗四句,突然而起,倒装插入,四句三折,笔致深曲,托兴蕴藉,真是一首不朽的愁歌!【鉴赏2】起句出语惊人,以“三千丈”极写“白发”之长,几令人生不近情理之感。然而,继之以“缘愁似箇长”,顿使疑念冰释,精义全出。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而能使白发长达三千丈,则此愁之深重可想而知。回观首句,看似无理,却因无理而妙,因无理而真,诚如王琦所说:“起句怪甚,得下文一解,字字皆成妙义,洵非老手不能,寻章摘句之士,安可以语此?”(《李太白文集》辑注)“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以“秋霜”代指白发,语极形象而含蓄,既回应首句,又与诗人对镜自视时的忧伤心境关合。一个“何处”,似问非问,传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惊诧、愁烦而又饱含感叹的强烈情感。往事如云烟过眼,大志未展,已蹉跎而至于老境,面对镜中秋霜般的白发,怎能不愁闷填胸、发无穷之浩叹呢?两句诗,忧伤而不消极,痛苦中含有一种力感,比起“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更巧妙曲折、形象生动,情感也更具爆发力。以上两首诗,一平实,一豪放;一脉理细腻,一线条粗犷;一格调哀婉,一风格浪漫;一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肺,一如大河奔涌骇人心目。各具所长,异曲同工。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出处】唐·王维《辛夷坞》【意思】山涧口空寂无人,花儿独自纷纷开放,又相继凋落。涧(jiàn):山间流水的沟。户:出入口。【鉴赏】寂寞的涧户,杳无人烟,这山中美丽动人的辛夷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无息地开花,又无声无息地独自凋零。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落寞孤单的感觉。任凭辛夷花花朵开放得再好,再娇艳动人,也无人欣赏,最终只能逐渐凋零。花落本就让人伤悲,无人欣赏的花凋零更让人难过。花且如此,人何以堪?诗歌以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情景,寄托了诗人感伤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被压抑埋没的无奈情绪。【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间野外阒无人迹,花草自生自灭。[例]幽壑中有一片红红艳艳的山花,远远望去,烂漫至极。我又想起了王维写的《辛夷坞》的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诗句使人于此时此地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花开花落,既没有人赞美它,也没有人为花的凋零而悲伤。(许乐江《楼观台怀古》)【全诗】《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鉴赏】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山水诗尤佳。因他奉佛,又是画家,在山水诗中就注进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咏辛夷的诗就颇能代表王维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色彩。辛夷,即木笔树的别称,又有紫玉兰、女郎花、木兰花之称。前两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是写辛夷花开似芙蓉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相近,裴迪在他和《辛夷坞》诗中也说:“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其花开时节在早春,而且是先叶开花,有紫、红两种,其含苞待放时有如笔蘸紫红颜料的毛笔头,向上而立,故有木笔之称。王维这里描绘的着眼点是木末,即树枝上的辛夷花,其色与芙蓉花相近,这一点,不从似笔着眼,也不从女郎花着眼,自有他自己的会意之处。“山中发红萼”辛夷花苞在“山中”发,其色为红,这里“山中”给人空旷之感。接着第三句“涧户寂无人”是进一步强调了辛夷花的红萼所处环境,是山中涧谷,寂寂无人的所在。“纷纷开且落”一句作结,将“无人”的境界进一步深化,深化到连花也“无”的最高境界中。“纷纷”是言其多,“开且落”是那样急促,匆匆而开,匆匆而落;发自山中,落于山中。不为人所开,不为人所落。这是一种多么古朴、宁静的境界,从这一境中我们能体味到什么呢,是为辛夷花“红萼”发而欣喜,为其落而惋惜吗?还是从辛夷花的山中自开自落的变化中对自然和人生有所领悟呢?真令人味之无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感。王维这里不仅仅是咏辛夷花,而是借此抒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发,一种对自然界的返朴归真的探求。他不以咏物的细巧精致取胜,而是以物写境,以境喻理,以境达理。这在咏物诗写作中真可以说别具一格,难以企及。当然咏物诗贵在有寄托,但寄托也是各种各样,难求一律。王维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无人的境界,花开花落无人知也无须人知的境界,就是无我的境界,我与物混一的境界。不必欣喜于“红萼发”,不必惋惜于“开且落”。“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好静”的追求不一定限于晚年,以动态写静,动中求静,倒却是王维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追求的境界同《辛夷坞》境界相类。当然,这些地方都是他辋川别墅的具体处所,还有文杏馆,斤竹岭,孟城坳,华子冈等胜地,他都有吟咏。但就咏辛夷而言,用简炼形象语言将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表现得如此富有哲理,确是大家手笔。
纷纷开且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出处】唐·王维《辛夷坞》【意思】山涧口空寂无人,花儿独自纷纷开放,又相继凋落。涧(jiàn):山间流水的沟。户:出入口。【鉴赏】寂寞的涧户,杳无人烟,这山中美丽动人的辛夷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无息地开花,又无声无息地独自凋零。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落寞孤单的感觉。任凭辛夷花花朵开放得再好,再娇艳动人,也无人欣赏,最终只能逐渐凋零。花落本就让人伤悲,无人欣赏的花凋零更让人难过。花且如此,人何以堪?诗歌以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情景,寄托了诗人感伤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被压抑埋没的无奈情绪。【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间野外阒无人迹,花草自生自灭。[例]幽壑中有一片红红艳艳的山花,远远望去,烂漫至极。我又想起了王维写的《辛夷坞》的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诗句使人于此时此地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花开花落,既没有人赞美它,也没有人为花的凋零而悲伤。(许乐江《楼观台怀古》)【全诗】《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鉴赏】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山水诗尤佳。因他奉佛,又是画家,在山水诗中就注进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咏辛夷的诗就颇能代表王维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色彩。辛夷,即木笔树的别称,又有紫玉兰、女郎花、木兰花之称。前两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是写辛夷花开似芙蓉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相近,裴迪在他和《辛夷坞》诗中也说:“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其花开时节在早春,而且是先叶开花,有紫、红两种,其含苞待放时有如笔蘸紫红颜料的毛笔头,向上而立,故有木笔之称。王维这里描绘的着眼点是木末,即树枝上的辛夷花,其色与芙蓉花相近,这一点,不从似笔着眼,也不从女郎花着眼,自有他自己的会意之处。“山中发红萼”辛夷花苞在“山中”发,其色为红,这里“山中”给人空旷之感。接着第三句“涧户寂无人”是进一步强调了辛夷花的红萼所处环境,是山中涧谷,寂寂无人的所在。“纷纷开且落”一句作结,将“无人”的境界进一步深化,深化到连花也“无”的最高境界中。“纷纷”是言其多,“开且落”是那样急促,匆匆而开,匆匆而落;发自山中,落于山中。不为人所开,不为人所落。这是一种多么古朴、宁静的境界,从这一境中我们能体味到什么呢,是为辛夷花“红萼”发而欣喜,为其落而惋惜吗?还是从辛夷花的山中自开自落的变化中对自然和人生有所领悟呢?真令人味之无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感。王维这里不仅仅是咏辛夷花,而是借此抒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发,一种对自然界的返朴归真的探求。他不以咏物的细巧精致取胜,而是以物写境,以境喻理,以境达理。这在咏物诗写作中真可以说别具一格,难以企及。当然咏物诗贵在有寄托,但寄托也是各种各样,难求一律。王维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无人的境界,花开花落无人知也无须人知的境界,就是无我的境界,我与物混一的境界。不必欣喜于“红萼发”,不必惋惜于“开且落”。“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好静”的追求不一定限于晚年,以动态写静,动中求静,倒却是王维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追求的境界同《辛夷坞》境界相类。当然,这些地方都是他辋川别墅的具体处所,还有文杏馆,斤竹岭,孟城坳,华子冈等胜地,他都有吟咏。但就咏辛夷而言,用简炼形象语言将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表现得如此富有哲理,确是大家手笔。
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
《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
许地山 落花生。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文章开头就说出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觉得“让它荒芜着怪可惜”,便提议“辟来做花生园罢”。姊弟们一听“都很喜欢”表示对这一提议的赞成和拥护。接着作者只用“买种底买种,动土底动土,灌园底灌园”三个整齐的短句,形象、简洁的概括了种花生的全过程。最后写几个月后花生“居然收获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成果时的欢快、喜悦、兴奋之情。以后就写全家过收获节时的愉快的情景。尽管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母亲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平时难得出场的父亲也参加了。这可以看出过收获节的重要和意义。在父亲的启示下,孩子们争说花生的好处。在大家谈的基础上,父亲开始谈花生的真正用处:把它和水果比较,它只是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这写了花生的内在之美。接着父亲又向孩子们说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并借“我”的体会,进一步形象地道出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个主题是多么深刻、多么富有哲理意味,又发人深省。最后以“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结束全文,含意极其深远。后来作者便以“落华生”为笔名,以时时警策自己。《落花生》的立意很深刻,同时也非常巧妙。它托物言志,深入浅出,言近旨远,使人深受教育与启发。文章用朴实无华的笔调,毫无铺张地叙述童年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断。从种花生写起,然后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处处扣紧题旨。文章主题是阐述关于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吃花生都是略写,只用简洁的文字把这些过程记叙清楚。议花生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由吃花生很自然地引入议花生,并在赞美花生的时候,引出做人的人生哲理,点明题旨“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言简意深。表明作者在竞逐高官厚禄、争名夺利、钻营成风的社会恶习下,洁身自好,不慕虚名的思想境界。这种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笔法,看似信笔所至,实际上结构相当严谨。有人说:“散文,朴素最美”。诚哉斯言。《落花生》是在迷人的朴素之中,展示那惊人的优美。它的语言清新自然,朴实含蓄。既没有冗长的叙述,也没有铺张的描写,作者只用一支白描的笔,娓娓地叙谈故事,勾勒了几个人物,写了人物的对话,人物的对话又具有独特的个性。母亲温和善良、勤劳朴实。姐弟们天真活泼,幼稚单纯。父亲循循善诱,慈爱严正。虽然每个人的话都只三言两语,但都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种朴素的语言,是真正的美在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形式中的流露,是朴素与优美的辩证统一。这样的语言风格与平淡而又深刻的立意非常谐调。这体现了老作家许地山作品的艺术风格。这也就是《落花生》问世六十余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推荐。爱诗词网。清·徐珂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②,敦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④之,不立券⑤。亡何⑥,其人亡。蔡召⑦其子至,归之。愕然⑧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⑨语⑩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11)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12)而致(13)之。【注释】①本文选自《清稗类钞·敬信》。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旃,音zhān。②〔诺责〕诺言和责任。③〔敦风义〕重视情谊。④〔寄〕寄存,寄放。⑤〔券〕书面证明。⑥〔亡(wú)何〕没多久。⑦〔召〕召唤,召集。⑧〔愕(è)然〕很吃惊的样子。⑨〔未尝〕未曾。⑩〔语〕告诉。(11)〔而翁〕你的父亲。而,同“尔”。(12)〔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13)〔致〕归还。【译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很注重诺言和责任,对情谊很忠厚,笃实。有一位朋友将很多钱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字据。没过多久,这位朋友就死了。蔡璘呼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那人的儿子)感到惊讶没有接受,说:“哎,没有这件事呀,怎么会有寄放那么多钱却不立字据的人呢?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呀。”蔡璘笑着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你父亲很了解我(的为人),所以没有告诉你。”于是便用车子(把钱)运到(那人)家中。字数:63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56-457页.
【诗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门前冷落,车马稀少,年纪也大了,就嫁给了一个商人。车:一作“鞍”。老大:上了年纪。【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非凡(色相、技艺、家族等不凡)女子因年老色衰等缘故,风光不再,遭受冷遇,落魄下嫁。[例]令她看破人生虽可能明艳煊赫一时,却终不免“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之悲剧命运的,正是那宦海沉浮、饱读诗书的东坡先生。(姜琍敏《禅边浅唱》)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来往人少,门户冷清。[例]我和李宗仁孤零零地守在傅厚岗副总统官邸,门庭冷落车马稀,殊无聊赖。(程思远《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三、前一句用以比喻某一事物很少有人过问或关心。[例]比如投考理工的人最多,这当然不是坏事情;但跟其他部门相比,有的就冷落得不像样子。比如师范,就是这么一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最可怜、最倒霉的部门。(魏巍《做新型的知识分子》)
嫁做商人妇。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门前冷落,车马稀少,年纪也大了,就嫁给了一个商人。车:一作“鞍”。老大:上了年纪。【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非凡(色相、技艺、家族等不凡)女子因年老色衰等缘故,风光不再,遭受冷遇,落魄下嫁。[例]令她看破人生虽可能明艳煊赫一时,却终不免“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之悲剧命运的,正是那宦海沉浮、饱读诗书的东坡先生。(姜琍敏《禅边浅唱》)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来往人少,门户冷清。[例]我和李宗仁孤零零地守在傅厚岗副总统官邸,门庭冷落车马稀,殊无聊赖。(程思远《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三、前一句用以比喻某一事物很少有人过问或关心。[例]比如投考理工的人最多,这当然不是坏事情;但跟其他部门相比,有的就冷落得不像样子。比如师范,就是这么一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最可怜、最倒霉的部门。(魏巍《做新型的知识分子》)
破匈奴。推荐。爱诗词网。(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①,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②。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③,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④!”匈奴每人,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⑤。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⑥,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⑦。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⑧,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⑨。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⑩,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11),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12),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防的优秀将领,经常驻防在代和雁门两郡,以防备匈奴入侵。并因实际需要,可以自行任命地方和军中官吏,所收得的租税都纳入李牧军中的办事机构,作为养兵的经费。每天宰杀好几头牛供给军士食用,军士们练习射击、骑马,小心把守着警报台,多多地派遣侦察敌情的人员,优厚地对待战斗人员。发出约束命令:“匈奴一旦侵入边境来抢夺,我们应立即把人马物资收拾起来,退入堡垒中固守。如有人胆敢去捕捉匈奴就处斩。”每当匈奴侵入,烽火台就报警,全部人马都迅即进入堡垒,不敢出战。这样过了好几年,军队也没有什么损失。然而,匈奴认为李牧胆怯,即便是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帅太胆小了。赵王责怪李牧不出兵应战,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很气愤,将李牧召回,用其他人代替为将。之后一年多,每次匈奴来犯,都出兵与匈奴作战。出兵应战,屡次战败,伤亡损失很多,使得赵国的边民不能耕田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做边将,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便强行派遣李牧带兵守边,李牧说:“大王你必定要用我,那就要允许我像以前那样做,才能接受你的命令。”赵王允许了他的要求。李牧到了边关,像从前一样约束官兵。好几年来,匈奴都没有从赵国得到什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得到许多赏赐而不使用他们,他们都愿意为国一战。于是,李牧便为作战,挑选出合格的战车一千三百辆;挑选出合格的骑兵一万三千人;挑选出曾获过百金之赏的勇士五万名;能拉硬弓的善射之兵十万名,并把这些入选的人、马、车辆全部组织起来,进行作战训练。然后,在边境大肆放牧,放牧的百姓遍布边境的田野。匈奴人用少量的人马侵入抢劫,李牧假装打不赢而败走,并把几千人丢给匈奴。匈奴的君主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大举领兵来入侵赵的边境。李牧多用奇特的战阵,向敌左右两面包抄攻击,大败匈奴,杀死匈奴十多万骑兵。灭掉了襜褴族,打败了东胡族,降服了林胡族,单于败逃远奔。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匈奴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城邑。【鉴赏】本文记叙了赵国良将李牧保卫边疆,大破匈奴的战绩。歌颂了李牧不急功,不近利,不逞匹夫之勇,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赵王而罢将丢官,一切以战事为重,一切以护边为重的爱国精神。塑造了貌似“不敢战”,实则英勇善战,貌似“怯弱”,实则大智大勇,匈奴“小入”则“佯北不胜”,匈奴“大人”则“大破大胜”,善为奇谋,独具风采的良将形象。通篇用“赋”的手法,轻描淡写,平实道来,然淡中有浓,平中有奇。平实的陈述与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的丰功伟绩,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地托出一代良将的形象,可谓以平凡显神奇,以淡泊寄至味。文章还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李牧“不敢战”,匈奴“以李牧为怯”;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也因此责备李牧,并“使他人代将”。一抑再抑,李牧之“无能”似乎已登峰造极。但结果是,代他为将之人,以匹夫之勇“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这与李牧原来守边时的“数岁,亦不亡失”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李牧以“不战”为战的策略的英明,这是一扬。最后,赵王不得不再请李牧“将兵”,李牧仍按“如前”之“故约”带兵,抗击匈奴。果然,“匈奴数岁无所得”,这是二扬。最后,李牧训练精兵,布杀阵,诱敌深入,待匈奴“大率众来入”之时,“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这是三扬。这种以“怯”写勇,以“抑”写“扬”,以“不敢战”写“大破之”的手法,使李牧的形象特别突出,独具异采。同时,以李牧的赫赫战功说明他不是真“怯”,而是一种麻痹敌人的奇谋,有力地呼应了开篇的“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使文章首尾完整,浑然一体。
活板原文及翻译注释。推荐。爱诗词网。宋·沈括板印②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③。五代时始印五经,已④后典籍,皆为板本⑤。庆历中⑥,有布衣毕昇⑦,又为⑧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⑨。每字为一印⑩,火烧令(11)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12)纸灰之类冒(13)之。欲印,则以一铁范(14)置铁板上,乃密布(15)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6);药(17)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0)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21),更互(22)用之,瞬息(23)可就(24)。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25),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6)。有奇字(27)素(28)无备者,旋(29)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30)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31)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32),用讫(33)再火(34)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35)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36)所得,至今保藏。【注释】①选自《梦溪笔谈》。活板,就是活字版。板,通“版”。在印刷术上,从雕刻整块的木板发展到使用可以装拆的活字版,是很大的进步。活字版最初使用瓦字,以后改用木字、铜字,现在一般用铅字。②〔板印〕用整块木板雕刻印刷。③〔尚未盛为之〕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之,指“板印书籍”。我国在公元六百年左右已经发明雕板印刷术,但那时板印书籍还没有被广泛地使用。④〔已〕通“以”。⑤〔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⑥〔庆历中〕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庆历,宋仁宗年号。⑦〔布衣毕昇〕平民毕昇。古代平民百姓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比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早四百多年,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项卓越贡献。⑧〔为〕做。⑨〔钱唇〕铜钱的边。⑩〔印〕这里指泥活字。(11)〔令〕使。(12)〔和(huò)〕混合。(13)〔冒〕盖。(14)〔范〕框子。(15)〔布〕摆,排。(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熔。(17)〔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18)〔字平如砥(dǐ)〕(所有排在版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19)〔止〕仅,只。(20)〔已自〕已经另外。(21)〔具〕准备好。(22)〔更(gēng)互〕交替,轮流。(23)〔瞬(shùn)息〕极短的时间。瞬,一眨眼。息,一呼吸。(24)〔就〕完成。(25)〔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贴在上面(作为标记)。(26)〔每韵为一帖,木格贮(zhù)之〕把字按韵分类,分别在木格里存放。(27)〔奇字〕不常见的字(生僻字)。(28)〔素〕平时。(29)〔旋〕随即,很快地。(30)〔文理〕这里指木纹。文,通“纹”。(31)〔兼〕并且。(32)〔燔(fán)土〕就是上文中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33)〔用讫(qì)〕用完,指印完。(34)〔火〕烤。作动词用。(35)〔殊不〕一点儿不。(36)〔予群从〕我的弟侄辈。从,堂房亲属,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译文】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去做。自从五代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书籍,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仁宗)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制作了活字版。方法是:用胶泥刻字,薄得像铜钱边儿一样。每个字刻成一个泥活字,用火烧使它坚固。先设置一块铁板,那铁板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等类东西敷盖上。想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地排上泥活字,排满一铁框子算做一板,拿到火上烤它;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那字面,于是字面平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上百、上千本,就快极了。通常用两块铁板,一块板印刷,一块板另外去排字,这块板才印完,那第二块板就已经准备好了,交替使用,很短时间就能印出很多。每个字都有几个泥活字,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泥活字,用来防备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把活字分类标志出来,每一韵部算作一类,把它收藏在木格里。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临时现刻,用草火烧,转眼间就可以制成。不用木头做活字的原因,是因为木纹有疏有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并且与药物互相粘在一起,不能拿下来;不如用火烧的黏土(制成的活字),用完了再用火烧使药物熔化,用手扒拉它,那活字就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沾上脏东西。毕昇死后,他的泥活字被我的弟侄辈们所得到,一直到今天还珍贵地保存着。字数:206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383-3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