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升平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合集。分《永庆升平前传》、《永庆升平后传》两种。
永庆升平前传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永庆升平全传》、《永庆升平》。十二卷九十七回。不题撰人。据序知由姜振名、哈辅源演说,郭广瑞记录整理。成书于清光绪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北京宝文堂刊本,藏鲁迅故居、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简青斋书局石印本,藏辽宁省图书馆。1988年宝文堂书店“传统戏曲、曲艺研究参考资料丛书”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宝文堂刊本,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白话公案侠义小说选刊”、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丛书”排印宝文堂刊本。
清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康熙皇帝的圣明带来了清王朝的太平盛世。
一日,康熙皇帝出宫私访,看到了在所谓“盛世”的背后,有种种黑暗腐朽之处。尤其是当他看到四霸天仗势欺人的情形,惊奇地问:“难道地面巡城御史还不办他们吗?”孙四回答说:“咳,你老人家偌大年纪,还不谙世故吗?有官就有私,有水就有鱼。他等俱有几个朋友护庇。”
这时,天地会八卦教的势力正在逐渐扩大,遍及全国二十二个省。其成员,上至巡抚、道台乃至宫廷中的太监,下至庄主兵丁、和尚道侣,各阶层都有。他们高举“替天行道,普救众生,以剪恶为本”的大旗,旨在重整乾坤,推翻清王朝。
清光绪十八年(1892)北京宝文堂刊本《永庆升平前传》扉页书影
清光绪十八年(1892)北京宝文堂刊本《永庆升平前传》正文书影
康熙皇帝派神力王、穆将军等挂帅,率领大批人马,前往河北、福建、四川、云南等地进行镇压。原在天地会八卦教的人员纷纷反戈,其中有个王有义为了立功赎罪,向官方介绍了天地会八卦教的详细情况:“当初有一个毕道成,他在江西太极观,得受异人传授的天书三卷:一卷名《宝录天章》,上面是吞丹练气法;二卷名《总通万法》,上面俱是符咒,点石成金,驱妖逐邪;三卷名《王府奇览》,上面是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妙法,各种起死回生的妙药。常常以看病为名纠众,因此会中人越聚越多。连年以来,在天下各省:苏松常镇、凤阳淮扬、福建三江、四川两广、湖南湖北、云贵直隶、山东山西、关东口外、陕西甘肃、凉州宁夏等处,俱有他们天地会的公所之地;各村庄镇店以及州城府县,此会中人太多,不可胜计。我所说的无非是大概。为首者在四川峨眉山通天宝灵观里面招军买马,聚草屯粮。山下有六十四座围子的营盘,三、六、九日看操演阵,不许咱们大清国之人进他那里面去。如要他们会中之人私通大清国的官长,违犯了他们的规矩,就是粉身碎骨,刨坟灭祖。”
天地会八卦教到处抢男霸女,巧取豪夺,黎民百姓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康熙皇帝下旨降妖,顾焕章、马成龙等侠客义士,处处打抱不平,除暴安良,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
有一次,神力王奉康熙皇帝之旨,率兵捉拿于家围庄主——天地会小头目于珍。顾焕章假装道士,登坛作法,赢得了于珍的信任。当神力王带大批人马将于家围包围后,顾焕章叫于珍:“快把眼闭上,跟我驾云躲避吧。”于珍把眼闭上后,顾焕章把他扛起来,到了外边,朝地上一摔,冲上来几个官兵,将他捆了起来。于珍睁眼一瞧,说道:“好个小辈妖道,好大胆量,竟敢把我送给官兵!”神力王一声令下,官兵将于家围围住放火烧了,内中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人也没有逃走。
天地会八卦教的总头领吴恩,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是个善使妖术的神秘人物。他有两件宝物,一为阴阳八卦幡,一为太阿剑。有一次他与清军勇将马成龙对阵,战不过对方,便晃动八卦幡,只听一声巨响,马成龙立刻栽倒在地。吴恩见马成龙倒地,便仗剑来取他的首级。不料马成龙并非是被八卦幡击倒,而是绊在一块石头上,所以当吴恩挥剑过来,他即从地上跳了起来,抡起大环金丝刀砍向吴恩,吓得对方转身就逃。
在与天地会八卦教的征战中,除了清兵外,还有四十多个和尚、道士参与。天地会八卦教首领吴恩善于故弄玄虚,使手下人对他敬畏有加。一次顾焕章和王天宠潜入吴恩居处,王天宠为了邀功,独自来到吴恩房中,见里面靠西墙有一张大床,床上端坐着一个老道,正是吴恩。他背插阴阳八卦幡,肋佩太阿剑,闭目养神。王天宠举刀砍去,只听“克嚓”一声响,那假人应声而倒,真的吴恩却从夹墙中出来,率领徒众追杀王天宠及外面接应的顾焕章。
吴恩又擅长反间计,利用清兵内部矛盾,将神力王手下的将领收伏了好几个。但毕竟邪不压正,八卦教门的一些恶贯满盈之徒,终遭天谴。
永庆升平后传
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续永庆升平》。十二卷一百回。题“都门贪梦道人撰”。贪梦道人即杨挹殿,福建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
绪二十年(1894)北京本立堂刊本,藏鲁迅故居;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藏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简青斋书局石印本,藏辽宁省图书馆。1988年宝文堂书店“传统戏曲、曲艺研究参考资料丛书”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上海书局石印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丛书”排印上海书局石印本。
清军主帅穆将军刚升了中军大帐,忽然大叫一声,昏迷不醒。这时,天地会八卦教大兵压阵,清营死伤了许多将士。原来这是八卦道人曹玄清施展邪术,使穆将军等魂不守舍,不省人事。清将马成龙、马梦太、李庆龙等奉命破了妖道法术,穆将军这才康复。
曾与侠士顾焕章并肩作战的王天宠,为替顾焕章报仇,误走三岔山,遇见虬首龙杨永安,把女儿许配于他为妻。杨永安之弟杨永泰,是天地会八卦教督粮会总,在峨眉山卧底。他对王天宠说:“要杀吴恩,你去可不成。你入峨眉山访能人,我作为内应,探问顾焕章死于何人之手,我帮助他捉拿教匪。就是吴恩不好擒,他精通法术,有一宗法宝,名曰‘阴阳八卦幡’,百发百中。前在襄阳与神力王打仗之时,连胜清营四十八阵。这宗东西须要留神,要能有人偷得此八卦幡到手,可去妖道一只膀臂。他还有一口太阿剑,真乃宝剑,能削铜铁剁纯钢,水断蛟龙,陆断犀牛,迎风断草,刻木如丝,杀人不带血。要有人能盗得此物来,可以捉拿吴恩。”王天宠依言请来朱天飞、侯化泰两位义士,共商捉拿吴恩之事。
朱天飞、侯化泰上峨眉山,盗取了吴恩的阴阳八卦幡。离山时,却被吴恩手下追杀。幸亏杨永泰及时赶来接应,三人绕道来至三岔山,见了王天宠,把阴阳八卦幡交给他。
侯化泰告别王天宠,途经铁善寺,与四个习武的人交手,将他们打得一败涂地。不料正在得意时,却被人将两只胳臂用分筋错骨法分开不能动了。那人正在教训侯化泰,后面又有个道人把他也用分筋错骨法给分开了。两人只能求道人将胳臂捏上骨缝,才知这个道人就是顾焕章。
侯化泰听说顾焕章之所以没死,是因为在南山口被捉后,遇到了结义的兄长红胡子马杰,暗中将他放了。侯化泰急忙将这消息告诉王天宠。王天宠等聚集于穆将军麾下,一起攻打峨眉山。他们密切配合,一举擒住瘟道人叶守敬。吴恩调动天地会八卦教大批人马与清兵对阵,落败而逃,遇见鹤发童颜的云霞道人,叩头说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永庆升平后传》扉页书影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永庆升平后传》正文书影
道:“弟子有罪,求祖师爷大发慈悲,度脱弟子!”那云霞道人口中念声“无量寿佛”,说:“孽障!你罪孽深重。因你前世原是正务参修之人,今生应享大福,你如能好好修行,久后必名登仙界。现今你无故作孽害人,叛反国家,杀害生灵,荼毒百姓,抗拒官兵,所作所为,都是伤天害理之事。不久你大数已到,报应临头,你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吴恩被清兵所擒,云南大竹子山仁和教主白练祖将他救出,并用妖术火烧清军。神力王、穆将军合兵一处,大战湖耳山,铁面僧横扫天地会八卦教,神力王生擒小霸王杨胜。白胜祖假扮成法力无边的祖师爷毕道成,混入吴恩的营寨。吴恩为了试探白胜祖的虚实,故意问他:“弟子不知你老人家师傅是谁?”白胜祖说自己的师傅是南极子老寿星,吴恩即要他当场高空挂旗,法台请神。吴恩吩咐手下,马上高搭法台三丈六尺,如果白胜祖请不下神仙来,就此点火,把他烧死在坛上。白胜祖恐怕露出马脚,正在为难,突然飞来肋生双翅的玉昆,暗中帮白胜祖挂上旗子。随后,他又登上法台,装作南极子老寿星的模样,使白胜祖转危为安,得到了吴恩的信任。白胜祖利用机会,杀了铁掌道马陵,吴恩手下众多勇将死于乱军之中。吴恩逃入山中,突然猛虎扑来,被赤发瘟神韩登禄用熟铜棍打死。
穆将军率清兵攻破祁河寺,白胜祖奉命追捕吴恩,自己反叫邓天魁拿住。邓天魁之妹邓芸娘爱慕白胜祖,悄悄将他释放。众将杀了邓天魁,又去追吴恩。狡猾的吴恩半路被一老道截住,照定他气眼上一点,他立即将太阿剑扔在地上,翻身栽倒。这位抓吴恩的高人,乃是老筛海回教正。回教正解下吴恩腰中的丝绦,将他捆上后,便扬长而去。不一会清营众将赶到,见吴恩捆在那里,便把他抓回清营。
吴恩趁隙逃走,却在绝恩洞再次遭擒,天地会八卦教被剿灭。康熙皇帝收到捷报,降旨道:“这逆首吴恩不必解进京内,就在云南就地正法,凌迟处死,首级悬杆示众,以正国法!”
永庆升平。推荐。爱诗词网。永庆升平全传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合集。分《永庆升平前传》、《永庆升平后传》两种。永庆升平前传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永庆升平全传》、《永庆升平》。十二卷九十七回。不题撰人。据序知由姜振名、哈辅源演说,郭广瑞记录整理。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北京宝文堂刊本,藏鲁迅故居、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上海书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简青斋书局石印本,藏辽宁省图书馆。1988年宝文堂书店“传统戏曲、曲艺研究参考资料丛书”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宝文堂刊本,199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白话公案侠义小说选刊”、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丛书”排印宝文堂刊本。清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局稳定,康熙皇帝的圣明带来了清王朝的太平盛世。一日,康熙皇帝出宫私访,看到了在所谓“盛世”的背后,有种种黑暗腐朽之处。尤其是当他看到四霸天仗势欺人的情形,惊奇地问:“难道地面巡城御史还不办他们吗?”孙四回答说:“咳,你老人家偌大年纪,还不谙世故吗?有官就有私,有水就有鱼。他等俱有几个朋友护庇。”这时,天地会八卦教的势力正在逐渐扩大,遍及全国二十二个省。其成员,上至巡抚、道台乃至宫廷中的太监,下至庄主兵丁、和尚道侣,各阶层都有。他们高举“替天行道,普救众生,以剪恶为本”的大旗,旨在重整乾坤,推翻清王朝。清光绪十八年(1892)北京宝文堂刊本《永庆升平前传》扉页书影清光绪十八年(1892)北京宝文堂刊本《永庆升平前传》正文书影康熙皇帝派神力王、穆将军等挂帅,率领大批人马,前往河北、福建、四川、云南等地进行镇压。原在天地会八卦教的人员纷纷反戈,其中有个王有义为了立功赎罪,向官方介绍了天地会八卦教的详细情况:“当初有一个毕道成,他在江西太极观,得受异人传授的天书三卷:一卷名《宝录天章》,上面是吞丹练气法;二卷名《总通万法》,上面俱是符咒,点石成金,驱妖逐邪;三卷名《王府奇览》,上面是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妙法,各种起死回生的妙药。常常以看病为名纠众,因此会中人越聚越多。连年以来,在天下各省:苏松常镇、凤阳淮扬、福建三江、四川两广、湖南湖北、云贵直隶、山东山西、关东口外、陕西甘肃、凉州宁夏等处,俱有他们天地会的公所之地;各村庄镇店以及州城府县,此会中人太多,不可胜计。我所说的无非是大概。为首者在四川峨眉山通天宝灵观里面招军买马,聚草屯粮。山下有六十四座围子的营盘,三、六、九日看操演阵,不许咱们大清国之人进他那里面去。如要他们会中之人私通大清国的官长,违犯了他们的规矩,就是粉身碎骨,刨坟灭祖。”天地会八卦教到处抢男霸女,巧取豪夺,黎民百姓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康熙皇帝下旨降妖,顾焕章、马成龙等侠客义士,处处打抱不平,除暴安良,深得康熙皇帝的赏识。有一次,神力王奉康熙皇帝之旨,率兵捉拿于家围庄主——天地会小头目于珍。顾焕章假装道士,登坛作法,赢得了于珍的信任。当神力王带大批人马将于家围包围后,顾焕章叫于珍:“快把眼闭上,跟我驾云躲避吧。”于珍把眼闭上后,顾焕章把他扛起来,到了外边,朝地上一摔,冲上来几个官兵,将他捆了起来。于珍睁眼一瞧,说道:“好个小辈妖道,好大胆量,竟敢把我送给官兵!”神力王一声令下,官兵将于家围围住放火烧了,内中无论男女老少,一个人也没有逃走。天地会八卦教的总头领吴恩,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是个善使妖术的神秘人物。他有两件宝物,一为阴阳八卦幡,一为太阿剑。有一次他与清军勇将马成龙对阵,战不过对方,便晃动八卦幡,只听一声巨响,马成龙立刻栽倒在地。吴恩见马成龙倒地,便仗剑来取他的首级。不料马成龙并非是被八卦幡击倒,而是绊在一块石头上,所以当吴恩挥剑过来,他即从地上跳了起来,抡起大环金丝刀砍向吴恩,吓得对方转身就逃。在与天地会八卦教的征战中,除了清兵外,还有四十多个和尚、道士参与。天地会八卦教首领吴恩善于故弄玄虚,使手下人对他敬畏有加。一次顾焕章和王天宠潜入吴恩居处,王天宠为了邀功,独自来到吴恩房中,见里面靠西墙有一张大床,床上端坐着一个老道,正是吴恩。他背插阴阳八卦幡,肋佩太阿剑,闭目养神。王天宠举刀砍去,只听“克嚓”一声响,那假人应声而倒,真的吴恩却从夹墙中出来,率领徒众追杀王天宠及外面接应的顾焕章。吴恩又擅长反间计,利用清兵内部矛盾,将神力王手下的将领收伏了好几个。但毕竟邪不压正,八卦教门的一些恶贯满盈之徒,终遭天谴。永庆升平后传清代白话长篇侠义公案小说。一名《续永庆升平》。十二卷一百回。题“都门贪梦道人撰”。贪梦道人即杨挹殿,福建人。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绪二十年(1894)北京本立堂刊本,藏鲁迅故居;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藏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简青斋书局石印本,藏辽宁省图书馆。1988年宝文堂书店“传统戏曲、曲艺研究参考资料丛书”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上海书局石印本,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公案侠义小说》丛书”排印上海书局石印本。清军主帅穆将军刚升了中军大帐,忽然大叫一声,昏迷不醒。这时,天地会八卦教大兵压阵,清营死伤了许多将士。原来这是八卦道人曹玄清施展邪术,使穆将军等魂不守舍,不省人事。清将马成龙、马梦太、李庆龙等奉命破了妖道法术,穆将军这才康复。曾与侠士顾焕章并肩作战的王天宠,为替顾焕章报仇,误走三岔山,遇见虬首龙杨永安,把女儿许配于他为妻。杨永安之弟杨永泰,是天地会八卦教督粮会总,在峨眉山卧底。他对王天宠说:“要杀吴恩,你去可不成。你入峨眉山访能人,我作为内应,探问顾焕章死于何人之手,我帮助他捉拿教匪。就是吴恩不好擒,他精通法术,有一宗法宝,名曰‘阴阳八卦幡’,百发百中。前在襄阳与神力王打仗之时,连胜清营四十八阵。这宗东西须要留神,要能有人偷得此八卦幡到手,可去妖道一只膀臂。他还有一口太阿剑,真乃宝剑,能削铜铁剁纯钢,水断蛟龙,陆断犀牛,迎风断草,刻木如丝,杀人不带血。要有人能盗得此物来,可以捉拿吴恩。”王天宠依言请来朱天飞、侯化泰两位义士,共商捉拿吴恩之事。朱天飞、侯化泰上峨眉山,盗取了吴恩的阴阳八卦幡。离山时,却被吴恩手下追杀。幸亏杨永泰及时赶来接应,三人绕道来至三岔山,见了王天宠,把阴阳八卦幡交给他。侯化泰告别王天宠,途经铁善寺,与四个习武的人交手,将他们打得一败涂地。不料正在得意时,却被人将两只胳臂用分筋错骨法分开不能动了。那人正在教训侯化泰,后面又有个道人把他也用分筋错骨法给分开了。两人只能求道人将胳臂捏上骨缝,才知这个道人就是顾焕章。侯化泰听说顾焕章之所以没死,是因为在南山口被捉后,遇到了结义的兄长红胡子马杰,暗中将他放了。侯化泰急忙将这消息告诉王天宠。王天宠等聚集于穆将军麾下,一起攻打峨眉山。他们密切配合,一举擒住瘟道人叶守敬。吴恩调动天地会八卦教大批人马与清兵对阵,落败而逃,遇见鹤发童颜的云霞道人,叩头说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永庆升平后传》扉页书影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书局石印本《永庆升平后传》正文书影道:“弟子有罪,求祖师爷大发慈悲,度脱弟子!”那云霞道人口中念声“无量寿佛”,说:“孽障!你罪孽深重。因你前世原是正务参修之人,今生应享大福,你如能好好修行,久后必名登仙界。现今你无故作孽害人,叛反国家,杀害生灵,荼毒百姓,抗拒官兵,所作所为,都是伤天害理之事。不久你大数已到,报应临头,你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吴恩被清兵所擒,云南大竹子山仁和教主白练祖将他救出,并用妖术火烧清军。神力王、穆将军合兵一处,大战湖耳山,铁面僧横扫天地会八卦教,神力王生擒小霸王杨胜。白胜祖假扮成法力无边的祖师爷毕道成,混入吴恩的营寨。吴恩为了试探白胜祖的虚实,故意问他:“弟子不知你老人家师傅是谁?”白胜祖说自己的师傅是南极子老寿星,吴恩即要他当场高空挂旗,法台请神。吴恩吩咐手下,马上高搭法台三丈六尺,如果白胜祖请不下神仙来,就此点火,把他烧死在坛上。白胜祖恐怕露出马脚,正在为难,突然飞来肋生双翅的玉昆,暗中帮白胜祖挂上旗子。随后,他又登上法台,装作南极子老寿星的模样,使白胜祖转危为安,得到了吴恩的信任。白胜祖利用机会,杀了铁掌道马陵,吴恩手下众多勇将死于乱军之中。吴恩逃入山中,突然猛虎扑来,被赤发瘟神韩登禄用熟铜棍打死。穆将军率清兵攻破祁河寺,白胜祖奉命追捕吴恩,自己反叫邓天魁拿住。邓天魁之妹邓芸娘爱慕白胜祖,悄悄将他释放。众将杀了邓天魁,又去追吴恩。狡猾的吴恩半路被一老道截住,照定他气眼上一点,他立即将太阿剑扔在地上,翻身栽倒。这位抓吴恩的高人,乃是老筛海回教正。回教正解下吴恩腰中的丝绦,将他捆上后,便扬长而去。不一会清营众将赶到,见吴恩捆在那里,便把他抓回清营。吴恩趁隙逃走,却在绝恩洞再次遭擒,天地会八卦教被剿灭。康熙皇帝收到捷报,降旨道:“这逆首吴恩不必解进京内,就在云南就地正法,凌迟处死,首级悬杆示众,以正国法!”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意指那些虚假笼络人心的行为。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
刘备在当阳一带被曹操大败,家眷也失散。大将赵云舍生忘死,血战长坂坡,终于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即刘禅)。
刘备摔阿斗。推荐。爱诗词网。意指那些虚假笼络人心的行为。典出《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刘备在当阳一带被曹操大败,家眷也失散。大将赵云舍生忘死,血战长坂坡,终于救出了刘备的儿子阿斗(即刘禅)。赵云冲出曹军重围,找到了刘备,便跳下马来,拜伏在地,还未开口,不禁泪水直涌。刘备见赵云血满战袍,也不住哭泣。赵云喘息着向刘备报告:“糜夫人受了重伤,不肯上马,已投井而死。我只得推墙掩井,怀抱小主人,身突重围而回。”说着,解开勒甲绦,只见阿斗酣睡未醒,便双手捧了递给刘备。刘备接过阿斗,感激万分,沉思一番,突然双手一放,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这小子,差点损折了我一员大将!”赵云大受感动,忙从地上抱起阿斗,拜伏刘备跟前,流着泪说:“赵云肝脑涂地,也难报主公知遇之恩!”后人有诗评说此事:“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刘备摔阿斗”,比喻采取某些措施,给人以某种恩惠和好处,笼络人心,使人顺服,为己利用。这是句熟语,也是一句歇后语:“刘备摔孩子——笼络人心”,也有的说“刘备摔孩儿——收买人心”。
【出典】《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释义】汉初,刘邦被项羽重兵围困于荥阳,汉将纪信献计以身冒充刘邦降楚,掩护刘邦乘机逃走,纪信遂被项羽烧死。
纪信诈帝。推荐。爱诗词网。【出典】《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释义】汉初,刘邦被项羽重兵围困于荥阳,汉将纪信献计以身冒充刘邦降楚,掩护刘邦乘机逃走,纪信遂被项羽烧死。【例句】郦寄卖友,纪信诈帝。(李瀚《蒙求》9962)这里举纪信冒充刘邦以掩护刘邦脱逃事作为提供学童学习典故之一则。
《虞姬自刎(虞姬别霸王)》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正义》:“《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又,《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中记虞姬和项王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别霸王。推荐。爱诗词网。《虞姬自刎(虞姬别霸王)》出处、释义和例句【出典】《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史记正义》:“《括地志》云:‘虞姬墓在濠州定远县东六十里。长老传云项羽美人冢也。’”又,《史记正义》引《楚汉春秋》中记虞姬和项王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又,宋·范成大《虞姬墓》诗:“刘项家人总可怜,英雄无策庇婵娟。戚姬葬处君知否?不及虞姬有墓田。”又,宋·曾巩《虞美人草》诗(一说许彦国作):“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先飞,青血化为原上草。”又,元·王伯成套曲[般涉调·哨遍]《项羽自刎》中[耍孩儿]:“唯除个植楚怀忠政,错认做奸人暗等。误截一臂不任疼。猛魂飘已赴幽冥。碧澄澄万里天如水,明朗朗十分月满营。马首立虞姬氏,翠蛾低敛,粉泪双擎。[么]绝疑的宝剑挥圆颈,不二色的刚肠痛。怎教暴露在郊墟,惜香肌难入山陵,望碧云芳草封高塚。对黄土寒沙赴浅坑。伤情兴,须臾天晓,仿佛平明。”又,元·张时起有杂剧《霸王垓下别虞姬》,已佚。【释义】《史记·项羽本纪》记虞姬事,并未说明她是否自刎,但后世有“虞姬墓”。历来诗人对虞姬多有歌咏,皆以为自刎死。又,宋金杂剧、院本多有霸王剧目,最完整的、涉及虞姬的剧本应是元代张时起的《霸王垓下别虞姬》,惜已佚。而元代保留戏曲、小说中霸王故事最多的,是王伯成的套曲。其中说到霸王马上别虞姬,虞姬立马首,拔剑自刎,这也应是张时起剧本的关目。【例句】①你你你,做了个别霸王自刎虞姬。(关汉卿杂剧《包待制智斩鲁斋郎》第二折[梁州第七])张珪与妻相别,借用霸王别姬典故。“自刎”事自然是虚的。②我做了别虞姬楚霸王,全不见守玉关镇西将。(马致远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三折[雁儿落])剧中汉元帝被迫送昭君出塞,很觉怆然,所以用楚霸王比喻自己的处境。
达生之情者。推荐。爱诗词网。名言: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句意:通达生命实情的,不追求生命所不必要的东西;通达命运实况的,不追求命运所无可奈何的事情。保养形体必定先用物资,可是有些人物资丰余而形体却保养不好;保存生命必定先不使脱离形体,可是有些人形体没有离散而生命却已亡失了。出处:战国·庄周《庄子·达生》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前出师表。推荐。爱诗词网。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②,引喻失义③,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④,俱为一体,陟罚臧否⑤,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⑥,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⑦,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⑧,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⑩,猥自枉屈(1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12),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13),深入不毛(14)。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15),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6)。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17),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注释】①先帝:指刘备。崩殂(cú):死。古代帝王死亡称“崩”,或“殂”。②妄自菲薄:随便看轻自己。③引喻失义:言谈不合大义,指说话不合宜。引,称引。喻,譬喻。④宫中:宫廷内,指内臣。府中:丞相府,指朝官。⑤陟(zhì):提升。臧(zāng):善,引申为赞扬。否(pǐ):恶,引申为批评。⑥有司:主管部门或官吏。⑦愚:对自己的谦称。⑧淑:和善。均:公平。⑨桓:汉桓帝。灵:汉灵帝。是东汉末期两个极昏庸的皇帝。⑩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11)猥:谦词,卑下。枉屈:枉驾、屈尊。(12)夙夜:日夜。(13)泸:即金沙江。(14)不毛:指荒凉之地。毛,草木。(15)驽钝:比喻才能低劣。(16)旧都:指两汉都城长安与洛阳。(17)咨诹(zōu):询问。【鉴赏】本文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准备兴兵北伐,征伐曹魏。行前,他深感国事正当安危存亡之际,而后主刘禅却在醉生梦死之中,颇有后顾之忧,于是上表,表达自己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志向,并劝诫后主应采纳忠言,亲贤远佞,就是这篇《前出师表》。文章从当前的天下形势谈起,劝诫刘禅要接纳忠谏,严明赏罚,广开言路,任用贤良。接着,向刘禅举荐关于宫中、军中之事所应咨询的大臣,劝诫刘禅记住东汉倾颓的教训,亲贤臣远小人。然后,追叙先帝刘备对自己的殊遇,自陈出师图报的愿望。最后,请求刘禅责成自己北伐,劝诫刘禅自己思考谋划国家大事,采纳忠谏。全文围绕君子、小人展开论述,亲贤臣、远小人是全文的宗旨,中间正反对比直接谈论这一中心,而其余话题——开言路纳忠谏,平刑赏明法治,宫中府中一视同仁,感知遇之恩,愿出师图报,看似离题,实际上却无不与这一主旨相关。此文采用拉近距离,反复叮咛的方式,与刘禅促膝晤谈。清代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十七评论道:“伊尹频称先王,武乡频引先帝,具圣贤气象,兼骨肉恩情。似老家人出外,丁宁幼主人,言言声泪兼并。而一时外攘内顾,双管并下,于事则主行师,于情而主居守,平侧自见也。”有人批评它“过于叮咛周至”,但宋人苏轼说它“简而且尽,真而不肆”,明人归有光说它“沛然从肺腑中流出,不期文而自文”。清代刘熙载分析道:“文有仰视,有俯视,有平视。仰视者,其言恭;俯视者,其言慈;平视者,其言直。”(《艺概·文概》)诸葛亮被后主刘禅尊为仲父,故此表的视角为俯视与平视,语言极慈极直。此文与屈原的《离骚》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此文以散文的形式,语言朴实,与《离骚》以诗歌的形式,瑰伟奇丽,幽隐诡幻,文字华美不同,但是二者在抒发忠贞为国之情上并无二致。两者都是一字一句从肺腑中流出,感情真挚、饱满,爱国忠君,可歌可泣,同样为文章胜境。此文刻画了诸葛亮受恩感激,忠心耿耿,励精图治,公正贤明的性格,其爱国忠君、忧国忘身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代爱国志士、仁人君子。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歌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爱国志士文天祥歌唱“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正气歌》),可见此文产生的深远的影响。作者:汪平秀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166-168页.
【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怎么能低着眉头,弯着腰去侍奉权贵,这样做绝不能使我开心欢笑。摧眉:低下眉头,一说低头。折腰:弯腰。事:侍奉。【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鄙于卑躬屈膝,不媚权贵的高贵品行。[例]唐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别人去攀附,找靠山,见了皇帝背朝天,他偏要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鄙弃权势,保持自我。(王维友《贱骨头、软骨头、硬骨头》)【鉴赏】原诗中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两句大意是说,最好是到名山求仙。骑白鹿以遨游的典故,出自《楚辞·哀时命》:“浮云雾而人冥兮,骑白鹿而容与。”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出职,赋归去来。”这是李白这两句诗的出典。李白不得志于当时,遂有出世之想。不为权贵摧眉折腰,表明李白有一副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鼓舞了后人坚毅的独立人格。做人要有抱负,不随世浮沉,不做随风倒的墙头草。一般有气节的人,也常用这两句诗来表示自己的清高自守,不向权贵低头。【原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赏析】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作者人生最得意辉煌的长安经历之后。诗以梦境为线索,写了游天姥山遇见仙人的美妙过程;当梦醒回到现实后,诗人表达了人生万事如流水的虚无思想,最后又以高傲不屈的人格精神振起,预示了他将寻求“开心”的人生未来。此诗起笔飘忽,结尾豪放,梦境奇特,描写精彩,将本来没有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神仙洞天一节令人叫绝。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与作者的性情有关,更与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人生实践有关。由此解读此诗时应注意另一个关键,人生经历的现实其实是作者创作想象的基础,不然就不会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那样愤激的话语,因此这是一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结合的诗篇。此外还要注意,李白固然天才纵横,但他并非不读书。他的有些诗通篇用典,足见其博学功夫。此诗写得浪漫,对前人典籍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屈原的《离骚》中飞腾上天的景象描写,不正是启发此诗的来源?诗中那些“兮”字,难道不是骚体的痕迹?因此,天空尽管绚烂奇妙,还须立地想去,没有地,何来天?诗如此,学习如此,人生如此。
使我不得开心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怎么能低着眉头,弯着腰去侍奉权贵,这样做绝不能使我开心欢笑。摧眉:低下眉头,一说低头。折腰:弯腰。事:侍奉。【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鄙于卑躬屈膝,不媚权贵的高贵品行。[例]唐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别人去攀附,找靠山,见了皇帝背朝天,他偏要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鄙弃权势,保持自我。(王维友《贱骨头、软骨头、硬骨头》)【鉴赏】原诗中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两句大意是说,最好是到名山求仙。骑白鹿以遨游的典故,出自《楚辞·哀时命》:“浮云雾而人冥兮,骑白鹿而容与。”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出职,赋归去来。”这是李白这两句诗的出典。李白不得志于当时,遂有出世之想。不为权贵摧眉折腰,表明李白有一副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鼓舞了后人坚毅的独立人格。做人要有抱负,不随世浮沉,不做随风倒的墙头草。一般有气节的人,也常用这两句诗来表示自己的清高自守,不向权贵低头。【原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赏析】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作者人生最得意辉煌的长安经历之后。诗以梦境为线索,写了游天姥山遇见仙人的美妙过程;当梦醒回到现实后,诗人表达了人生万事如流水的虚无思想,最后又以高傲不屈的人格精神振起,预示了他将寻求“开心”的人生未来。此诗起笔飘忽,结尾豪放,梦境奇特,描写精彩,将本来没有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神仙洞天一节令人叫绝。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与作者的性情有关,更与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人生实践有关。由此解读此诗时应注意另一个关键,人生经历的现实其实是作者创作想象的基础,不然就不会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那样愤激的话语,因此这是一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结合的诗篇。此外还要注意,李白固然天才纵横,但他并非不读书。他的有些诗通篇用典,足见其博学功夫。此诗写得浪漫,对前人典籍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屈原的《离骚》中飞腾上天的景象描写,不正是启发此诗的来源?诗中那些“兮”字,难道不是骚体的痕迹?因此,天空尽管绚烂奇妙,还须立地想去,没有地,何来天?诗如此,学习如此,人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