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古诗元日。推荐。爱诗词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使人留恋。倏忽间,日薄西山,就到了黄昏。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梦中天姥山绮丽、明媚的景色。“迷”、“倚”不仅写出山中花石之美、之奇,而且反映出诗人渴望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注:倚,靠。暝(míng),黄昏。
千岩万转路不定。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使人留恋。倏忽间,日薄西山,就到了黄昏。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梦中天姥山绮丽、明媚的景色。“迷”、“倚”不仅写出山中花石之美、之奇,而且反映出诗人渴望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注:倚,靠。暝(míng),黄昏。
【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处】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候这石门路上能够让我们再度相逢,金樽重开?【全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①天宝三年(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次年伴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结下深厚友谊。745年晚秋,两人分别于石门山,此后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杜二甫。②池台:山水台阁。③徂徕:徂徕山,在石门山东北。④飞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旋,故称飞蓬。比喻李白、杜甫。【题解】诗篇名。唐代李白作。此诗大意:上次醉别后多少天,我们又重逢于鲁郡,游遍了这里的山水楼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度聚首于石门,重新开樽痛饮呢?秋波荡漾不停地泻入泗水,晓色(海色)中徂徕山隐约可见。分别后将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愈离愈远,今日且让我们共同干杯,以博一醉。诗从醉别开始,以醉饮结束,酒成了李、杜友谊佳话的重要内容:叙旧、赏景、畅游、话别都离不开酒,酒是他们友谊的媒介与纽带。原诗如下:“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赏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告别李白,西去长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写下此诗,遥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劈空发问,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址。来沙丘之前,诗人曾和杜甫一起“登临遍池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独寓沙丘城中,“高卧”指的正是当时无聊乏味的闲居生活。“我来竟何事”这一问,寓意深长,引人注目,开篇即抓住读者。它既表现出诗人在告别了与挚友携手同游、诗酒流连的欢乐生活后的孤单和惆怅,也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终被驱出朝廷,落得个“高卧沙丘城”的凄惨处境。好友远去,我竟独来,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远方朋友?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使他无法排遣。诗的中间四句正是诗人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五、六两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销忧,歌亦能解愁,如今“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足见诗人百般无聊,情思难遣。结尾两句巧妙设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东莱芜,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长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说“浩荡寄南征”。由“思君”两句试回过头来再看以上各句,觉前六句虽句句不直言思君,却句句不离思君,诗人的各种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势蓄力,至结尾发而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两句诗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出一种情意绵绵、相思不绝的意境,将美好而深挚的感情表达得尤为真切动人。
飞蓬各自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处】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候这石门路上能够让我们再度相逢,金樽重开?【全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①天宝三年(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次年伴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结下深厚友谊。745年晚秋,两人分别于石门山,此后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杜二甫。②池台:山水台阁。③徂徕:徂徕山,在石门山东北。④飞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旋,故称飞蓬。比喻李白、杜甫。【题解】诗篇名。唐代李白作。此诗大意:上次醉别后多少天,我们又重逢于鲁郡,游遍了这里的山水楼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度聚首于石门,重新开樽痛饮呢?秋波荡漾不停地泻入泗水,晓色(海色)中徂徕山隐约可见。分别后将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愈离愈远,今日且让我们共同干杯,以博一醉。诗从醉别开始,以醉饮结束,酒成了李、杜友谊佳话的重要内容:叙旧、赏景、畅游、话别都离不开酒,酒是他们友谊的媒介与纽带。原诗如下:“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赏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告别李白,西去长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写下此诗,遥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劈空发问,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址。来沙丘之前,诗人曾和杜甫一起“登临遍池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独寓沙丘城中,“高卧”指的正是当时无聊乏味的闲居生活。“我来竟何事”这一问,寓意深长,引人注目,开篇即抓住读者。它既表现出诗人在告别了与挚友携手同游、诗酒流连的欢乐生活后的孤单和惆怅,也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终被驱出朝廷,落得个“高卧沙丘城”的凄惨处境。好友远去,我竟独来,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远方朋友?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使他无法排遣。诗的中间四句正是诗人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五、六两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销忧,歌亦能解愁,如今“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足见诗人百般无聊,情思难遣。结尾两句巧妙设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东莱芜,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长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说“浩荡寄南征”。由“思君”两句试回过头来再看以上各句,觉前六句虽句句不直言思君,却句句不离思君,诗人的各种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势蓄力,至结尾发而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两句诗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出一种情意绵绵、相思不绝的意境,将美好而深挚的感情表达得尤为真切动人。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
——《尹文子》
黄公好谦卑。推荐。爱诗词网。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尹文子》【意译】齐国有位黄公,喜欢谦卑。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天姿国色。因为她们长得美,黄公常常很谦卑地对人说自己的女儿生得丑,大家也就都以为他女儿长得丑。后来,丑陋的名声到处传播,使两个女儿过了出嫁的年纪还呆在家里,全国没有一个人敢来求亲。卫国有个光棍,错过了婚娶时机,就冒险娶了黄公的长女,结果发现非但不丑,反而是国色天香。然后人们说:“黄公这个人好谦卑,所以说自己女儿丑,因此小女儿肯定也很漂亮。”于是远近的人都争着来求亲,结果发现也是国色。黄公女儿漂亮,是实情,丑陋,是名声。这实际上是违背名声而得到实情的一例。【解说】谦虚,是中国古代圣贤推崇的美德之一。先秦诸子中,《老子》最讲究谦退,虚无。因为老子认为万物之源的“道”是虚状的,但虚状的道却能发挥无穷的作用来,可见老子讲虚无,含有无穷的创造因素。应用于人生上,虚、谦、退,一方面呼吁“不争”,以消除社会争端,另一方面,要人们凝炼内在的生命,给予人的主体以无限的精神空间。与老子本体论、人生观角度讲谦不同,孔子讲谦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导弟子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加速自己的道德完成。至于《礼记》所载言论,往往泛化为一种行为准则,比如“美则称人,过则称己”,“自卑而尊人”等等,都是脱离了具体条件,将“谦卑”作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要人们尊奉。世界上没有真正无条件的真理,或者说一切无条件的都不真。上帝是无条件的存在,也是虚伪的存在。谦卑一旦成为抽象的道德律令,也就虚伪得像黄公一样讨厌。谦卑、谦虚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其真意应在于提供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精神机制,它的根据和条件是个体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人们的认识都受到特定时空的限制,都带有片面性,甚至是根本的荒谬,就不能仅仅鼓吹“固执己见”,而应该能够容纳,允许与自己不同乃至敌对的见解的存在,这就需要“谦虚”,——虚己以待人,这样的谦虚也许才真正有意义和价值。如果从谦虚的问题看此则寓言,也就超越了寓言作者对于“名”、“实”关系的譬喻。【相关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卦》人各有能有不能。——左丘明
【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意思】太阳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跟靛蓝一样。江花:江边的花。蓝:靛蓝,一种深蓝色的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鉴赏1】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比火还红润;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就像湛蓝的蓝草。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这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江南春景图。词人选取“春江”作为江南春景的代表,描写了江花之艳红,江水之碧绿,色泽明亮清新。“日出”与“春来”是互文成义,上句有“春”,下句有“日”。一“出”一“来”,为宁静秀美的江南风景平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最后以反问句结尾,点出“忆江南”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鉴赏2】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简直比火还要红艳;当春天来到时,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南水乡花草繁盛,这首词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情趣无限。【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江南等地阳光明媚,花红水碧的春景。[例]富春江最富于春天的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就咏叹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富春江水蓝得透明,两岸的红杜鹃花烂漫。(碧野《跋涉者的脚印》)二、用以比喻面貌焕然一新,形势大好。[例]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诗】《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释】1.谙(音an):熟悉。2.胜:超过。蓝:植物名,蓼科,一年生草木,茎高二三尺,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叶可制染料,俗称靛青。【译】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红胜火焰;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鉴赏导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早年,白居易常在杭州、苏州做官,那里如画的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他回到洛阳,回忆江南的风景时写下了这三首词。【鉴赏】起句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写那里的风景美好如画,是诗人当年亲身体验和感受过的,因为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具体写江南景色。太阳出来后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绿色的江水微波粼粼,像一条彩练在晃动。这里,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相映衬,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想起如此的美景,诗人在结尾由衷地吟出:能不忆江南?在这首写景抒情词中,诗人不但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江南之春的瑰丽图画,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无限怀念的美好情感。【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原作共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每首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首之间又密切相关,脉络相通,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作者以追忆的情怀生动描绘和热情赞美了江南的迷人春色,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词人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这不是一般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式的人云亦云,而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忆恋之情,是昔日审美意识的复活,是满怀激动和喜悦的赞颂,因为“风景旧曾谙”。这就是说,那江南风景,不是听说或凭想象而来,而是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的结果。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越,旅居苏、杭。江南的奇山秀水,苏、杭的旖旎风光,给这个北方少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穆宗长庆二年(822)至敬宗宝历二年(826),白居易又先后出任杭州、苏州刺史。这位酷爱自然的诗人,政事之余,经常优游于寺庙林泉之中,陶醉于湖光山色之间,曾写有《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白云泉》等歌咏江南风光的名篇。宝历二年秋,他因眼疾而废郡事,回到洛阳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直到六十七岁的暮年,他依然对“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念念不忘,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忆江南》。因此,“风景旧曾谙”,可谓言之凿凿,既落实了“江南好”的“好”字,又点明了“忆江南”的“忆”字,并为下面的写景作了铺垫。前两句泛忆江南,写得比较概括。接下去具体描写江南的美好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真是运笔如神,写景如画!寥寥数语,便尽收江南春色。春天的清晨,鲜花开遍了江畔,红艳艳的一片,在旭日照耀下,似喷火蒸霞,红得更加显目;春来水绿,江流泛碧,在江花、红日的映照下,更加清碧如蓝。作者以江为中心,以“江花”、“江水”为主要意象,以“日出”、“春来”为背景,经过心营意造、从而织染出一幅阔大绚丽的江南春色图,给人以亲临其境、陶醉其中的美感,从而成了赞美江南风景的名句。这两句所以写得好,首先是由于作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富于特征的景物。江南春景,可忆者甚多,要用两句话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选择和集中,以便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选择什么呢?江南水乡,“江水”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性景物;春暖花开,花是春天的象征,而且江南又多鲜花。于是作者就选取“江花”、“江水”这两个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次,作者在描绘江南春色时采取了同色相烘染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把江南春色写得鲜艳夺目,精彩绝伦。“日出”与“春来”,都是带有色彩的动态形象,都为江南风景增色添彩。春花本已红艳,在红日照耀下,更红得胜过火焰,因同色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天是绿的使者,它染绿了江南大地,也把那江水染得愈加碧绿如蓝,因同色滃染而加深了色彩的浓度。“红胜火”的江花与“绿如蓝”的江水,互为背景,异色相衬,使整个画面更为绚丽夺目,层次分明。再次,作者不仅写景如画,而且画中寓以深挚的感情;不仅写出了江南春景的色彩、精神和灵魂,也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予词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写出了词人心灵中的江南之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人描绘出如诗如画江南春景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喊出“能不忆江南”的心声。这样结尾,不仅照应了“江南好”的开头,充分抒发了他的忆恋之情,而且空灵含蓄,余音袅袅,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更激起万千江南游子的眷恋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采用映衬、比喻的手法。[3]语言浅显、生动。[4]色彩明丽,层次丰富。
春如江水绿如蓝。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意思】太阳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跟靛蓝一样。江花:江边的花。蓝:靛蓝,一种深蓝色的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鉴赏1】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比火还红润;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就像湛蓝的蓝草。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这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江南春景图。词人选取“春江”作为江南春景的代表,描写了江花之艳红,江水之碧绿,色泽明亮清新。“日出”与“春来”是互文成义,上句有“春”,下句有“日”。一“出”一“来”,为宁静秀美的江南风景平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最后以反问句结尾,点出“忆江南”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鉴赏2】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简直比火还要红艳;当春天来到时,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南水乡花草繁盛,这首词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情趣无限。【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江南等地阳光明媚,花红水碧的春景。[例]富春江最富于春天的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就咏叹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富春江水蓝得透明,两岸的红杜鹃花烂漫。(碧野《跋涉者的脚印》)二、用以比喻面貌焕然一新,形势大好。[例]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诗】《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释】1.谙(音an):熟悉。2.胜:超过。蓝:植物名,蓼科,一年生草木,茎高二三尺,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叶可制染料,俗称靛青。【译】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红胜火焰;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鉴赏导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早年,白居易常在杭州、苏州做官,那里如画的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他回到洛阳,回忆江南的风景时写下了这三首词。【鉴赏】起句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写那里的风景美好如画,是诗人当年亲身体验和感受过的,因为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具体写江南景色。太阳出来后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绿色的江水微波粼粼,像一条彩练在晃动。这里,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相映衬,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想起如此的美景,诗人在结尾由衷地吟出:能不忆江南?在这首写景抒情词中,诗人不但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江南之春的瑰丽图画,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无限怀念的美好情感。【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原作共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每首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首之间又密切相关,脉络相通,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作者以追忆的情怀生动描绘和热情赞美了江南的迷人春色,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词人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这不是一般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式的人云亦云,而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忆恋之情,是昔日审美意识的复活,是满怀激动和喜悦的赞颂,因为“风景旧曾谙”。这就是说,那江南风景,不是听说或凭想象而来,而是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的结果。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越,旅居苏、杭。江南的奇山秀水,苏、杭的旖旎风光,给这个北方少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穆宗长庆二年(822)至敬宗宝历二年(826),白居易又先后出任杭州、苏州刺史。这位酷爱自然的诗人,政事之余,经常优游于寺庙林泉之中,陶醉于湖光山色之间,曾写有《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白云泉》等歌咏江南风光的名篇。宝历二年秋,他因眼疾而废郡事,回到洛阳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直到六十七岁的暮年,他依然对“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念念不忘,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忆江南》。因此,“风景旧曾谙”,可谓言之凿凿,既落实了“江南好”的“好”字,又点明了“忆江南”的“忆”字,并为下面的写景作了铺垫。前两句泛忆江南,写得比较概括。接下去具体描写江南的美好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真是运笔如神,写景如画!寥寥数语,便尽收江南春色。春天的清晨,鲜花开遍了江畔,红艳艳的一片,在旭日照耀下,似喷火蒸霞,红得更加显目;春来水绿,江流泛碧,在江花、红日的映照下,更加清碧如蓝。作者以江为中心,以“江花”、“江水”为主要意象,以“日出”、“春来”为背景,经过心营意造、从而织染出一幅阔大绚丽的江南春色图,给人以亲临其境、陶醉其中的美感,从而成了赞美江南风景的名句。这两句所以写得好,首先是由于作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富于特征的景物。江南春景,可忆者甚多,要用两句话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选择和集中,以便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选择什么呢?江南水乡,“江水”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性景物;春暖花开,花是春天的象征,而且江南又多鲜花。于是作者就选取“江花”、“江水”这两个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次,作者在描绘江南春色时采取了同色相烘染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把江南春色写得鲜艳夺目,精彩绝伦。“日出”与“春来”,都是带有色彩的动态形象,都为江南风景增色添彩。春花本已红艳,在红日照耀下,更红得胜过火焰,因同色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天是绿的使者,它染绿了江南大地,也把那江水染得愈加碧绿如蓝,因同色滃染而加深了色彩的浓度。“红胜火”的江花与“绿如蓝”的江水,互为背景,异色相衬,使整个画面更为绚丽夺目,层次分明。再次,作者不仅写景如画,而且画中寓以深挚的感情;不仅写出了江南春景的色彩、精神和灵魂,也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予词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写出了词人心灵中的江南之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人描绘出如诗如画江南春景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喊出“能不忆江南”的心声。这样结尾,不仅照应了“江南好”的开头,充分抒发了他的忆恋之情,而且空灵含蓄,余音袅袅,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更激起万千江南游子的眷恋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采用映衬、比喻的手法。[3]语言浅显、生动。[4]色彩明丽,层次丰富。
各种神迹,除了可以正面地为宗教起张扬宣传作用,以利于它的弘传之外,还可以从反面起警戒威慑作用,以杜绝内部的背离倾向,恐吓异端。上天会以某种方式惩戒人类的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即有灾异之说。“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汉书·宣帝纪》)。一旦遭遇,连统治者也要公开下罪己诏,调整政策,以“上顺天心,下安百姓”。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文学作品中描写神谴的故事便特别多。这里所说的神谴,主要是针对佛教内部的错误,从细行不端到僧人破戒都算。对于犯规的行为,僧团自有惩戒,而冥冥中来自神明的责罚,则似乎强制力更大。有故事说,一个叫释僧远的和尚生性疏诞,唯酒肉是好。终于有一夜,他梦见圣者告诫他:“再继续放荡下去,你难道还敢对着镜子照自己的模样吗?”次日他取水照面,但觉眼角处有些暗淡,伸手一摸,不料眉毛竟被抹掉了。至此他方知荒弃戒律,后果严重。于是痛下决心,一改常习,反形易性,严奉律仪。一年以后,圣者入梦表扬了他。不久他面部滋润,眉毛又长了出来。这类故事总要有一些惊人之点;唯其惊人,才可望收警戒之效。下边这个故事更为委曲婉转,因此也更著名。
有一天,某寺院举行斋会,来人很多。一个贫女正好路过此地,便带着两个幼子和一只狗入门乞食。由于身无分文,她将自己的头发剪下来,施给寺院,以表心意。看到午斋要等很久,她说还要他往,希望提前用斋。寺主答应了,让小僧给她端来三份饭食。她说不够,要求给狗一份,寺主也勉强答应了。她又说腹中还有一个胎儿,应该也给他一点吃的。寺主忍耐不住,喝斥道:“你这贪得无厌的女人,没有出生的胎儿难道也要饭吃?快快走吧!”贫女受辱,顿时离地升天,变做文殊菩萨;孩子亦随之化为善才和于阗王;狗成了狮子。同时五彩祥云满天,一时蔚为壮观。为告诫世人,文殊在空中留下一偈:“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是我超三界,却被阿师嫌。”然后隐化而去。众人顶礼膜拜,嘘唏感叹,唯有寺主自恨无眼,睹面不识真圣。从此该地方风气淳厚,再也没有以贫富取人的事情发生。
神谴。推荐。爱诗词网。各种神迹,除了可以正面地为宗教起张扬宣传作用,以利于它的弘传之外,还可以从反面起警戒威慑作用,以杜绝内部的背离倾向,恐吓异端。上天会以某种方式惩戒人类的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即有灾异之说。“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汉书·宣帝纪》)。一旦遭遇,连统治者也要公开下罪己诏,调整政策,以“上顺天心,下安百姓”。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文学作品中描写神谴的故事便特别多。这里所说的神谴,主要是针对佛教内部的错误,从细行不端到僧人破戒都算。对于犯规的行为,僧团自有惩戒,而冥冥中来自神明的责罚,则似乎强制力更大。有故事说,一个叫释僧远的和尚生性疏诞,唯酒肉是好。终于有一夜,他梦见圣者告诫他:“再继续放荡下去,你难道还敢对着镜子照自己的模样吗?”次日他取水照面,但觉眼角处有些暗淡,伸手一摸,不料眉毛竟被抹掉了。至此他方知荒弃戒律,后果严重。于是痛下决心,一改常习,反形易性,严奉律仪。一年以后,圣者入梦表扬了他。不久他面部滋润,眉毛又长了出来。这类故事总要有一些惊人之点;唯其惊人,才可望收警戒之效。下边这个故事更为委曲婉转,因此也更著名。有一天,某寺院举行斋会,来人很多。一个贫女正好路过此地,便带着两个幼子和一只狗入门乞食。由于身无分文,她将自己的头发剪下来,施给寺院,以表心意。看到午斋要等很久,她说还要他往,希望提前用斋。寺主答应了,让小僧给她端来三份饭食。她说不够,要求给狗一份,寺主也勉强答应了。她又说腹中还有一个胎儿,应该也给他一点吃的。寺主忍耐不住,喝斥道:“你这贪得无厌的女人,没有出生的胎儿难道也要饭吃?快快走吧!”贫女受辱,顿时离地升天,变做文殊菩萨;孩子亦随之化为善才和于阗王;狗成了狮子。同时五彩祥云满天,一时蔚为壮观。为告诫世人,文殊在空中留下一偈:“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是我超三界,却被阿师嫌。”然后隐化而去。众人顶礼膜拜,嘘唏感叹,唯有寺主自恨无眼,睹面不识真圣。从此该地方风气淳厚,再也没有以贫富取人的事情发生。怠慢俗人尚且受到如此的警示,轻侮佛教,自然要有更加严重的惩戒。在这方面,法敏不敬佛经的故事可作一例:唐贞观年间,金陵栖玄寺住着高僧道琼。他善诵《法华经》,由于声韵清雅,别人都很爱听。某夏,道琼端坐诵经至深夜,法敏裸身而卧,躺在一旁。忽然,他从床上跌到地下,同时左搪右挡,哎哟求饶,继而满地翻滚,似乎有人揍他。如此折腾了一夜,直至他鼻青脸肿,面目全非。过后他承认是露体仰卧,不敬《法华》,被神鬼嗔怪,打了一顿。经过此番责打,他的行为真地检点起来。
【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唐·杜甫《偶题》。【意思】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但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文章:诗和文章。千古事: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寸心:内心。【意思2】寸心:内心。此联的意思是: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情,文章的优劣成败作者自己心里完全清楚。后用来说明文人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的心态。【用法例释】用以说明写诗作文或创作其他作品,能够立身扬名,传之后世,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例1]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为是“千古事”,所以必须认真严肃,同时由于改得好或改得不好只有“寸心知”,所以写作品的人和改作品的人之间,必须要有一种善意的、平等的、互相切磋求教的态度和关系。(夏衍《生活·题材·创作》)[例2]他先后去崂山二十多次,爬了几十座主要的山头,常常从日出画到日落,共得画稿百余幅。《崂山写生画展》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绘画又何尝不是如此?(纪宇《海之旋律》)
文章千古事。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唐·杜甫《偶题》。【意思】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但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文章:诗和文章。千古事: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寸心:内心。【意思2】寸心:内心。此联的意思是: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情,文章的优劣成败作者自己心里完全清楚。后用来说明文人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的心态。【用法例释】用以说明写诗作文或创作其他作品,能够立身扬名,传之后世,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例1]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为是“千古事”,所以必须认真严肃,同时由于改得好或改得不好只有“寸心知”,所以写作品的人和改作品的人之间,必须要有一种善意的、平等的、互相切磋求教的态度和关系。(夏衍《生活·题材·创作》)[例2]他先后去崂山二十多次,爬了几十座主要的山头,常常从日出画到日落,共得画稿百余幅。《崂山写生画展》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绘画又何尝不是如此?(纪宇《海之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