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莉塔》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美]纳博科夫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955年。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出身于俄国彼得堡一贵族家族,儿时便显露出惊人的语言天赋,6岁时便能自由运用英语和法语。十月革命后,他随父母流亡西欧,毕业于剑桥大学,此后辗转柏林、巴黎,一边以教书为生,一边用俄语进行创作。1940年他为躲避纳粹迫害,来到美国,改用英语创作。写作《洛莉塔》时作者已年逾50,该书写作历经磨难,面临的困难超出了他心理上的准备,多次打算把未完成的书稿付之一炬,幸亏妻子及时阻止,小说终于于1953年完成。但小说因描写一位中年男子与12岁少女的畸恋而遭美国四家出版商的拒绝,最后才由巴黎一小出版公司出版。当年,只有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打破评论界的沉默,公开表示《洛莉塔》是1955年度的最佳小说。3年后美国出版该书,迅速刮起“洛莉塔旋风”,上市第4天就加印3次,3周内售出10万册,将近一年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与此同时,也有人抨击纳博科夫是色情作家,《洛莉塔》是部淫书。但时间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它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20世纪60年代,纳博科夫与索尔·贝娄、诺曼·梅勒等八位作家一起被评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彭晓丰、孔小炯翻译的《洛莉塔》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我是汉勃特,1910年出生在巴黎。我家拥有一家豪华旅馆,我在这个世界里健康幸福地成长。安娜贝尔是我少年时代的女友,她美丽温柔,我与她在灵与欲方面都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我爱她正如她爱我,但她却在外出度假时患斑疹伤寒过早去世。成年后我对安娜贝尔似的少女仍如痴如迷,尤其是9岁至14岁的早熟少女,我称她们为“宁芙”。
在度过了漫长的毫无规则的四处寻找少女尤物的疲惫生活之后,我娶了瓦莱莉亚。但她不久就有了外遇。这时,我的一位亲戚在美国过世,我将去美国继承遗产,我们的婚姻也随之结束。
到美国后我做了些悠闲的工作。后来,我得了一场病,病后,我到一小镇疗养,租住在寡妇海兹太太家。我迅速地爱上了海兹太太的女儿洛莉塔,12岁的她活脱就是当年的安娜贝尔,天啦,我的欲念已无法自拔。洛莉塔也像典型的“宁芙”一样,欲念张扬。与此同时,海兹太太也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促成我们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她将碍手碍脚的洛莉塔提早送到夏令营。
为了能长久见到洛莉塔,我与夏洛特·海兹结婚了。可是,一天早上夏洛特偷看了我的日记,知道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她女儿,当即便夺门而出,竟就此死于车祸。
我向洛莉塔隐瞒了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并计划在别人还来不及通知她以前就从夏令营带走她。我买了各种礼物去了夏令营,告诉她她母亲在遥远的地方患了重病,我们现在驱车前去探望。
第一夜,我们在“迷魂的猎人”旅馆住宿,为了实现占有她的欲望,我殚精竭虑。早晨6点15分了,我的愿望看来快落空时,一直惊敏警戒的洛莉塔却主动与我做爱。其实她早已不是处女。
此后,我们辗转旅途。住各种各样的旅馆,尤其钟爱汽车旅馆。为了让她献出一次,我总要费尽心机。她要求颇多、暴躁易变、聪慧狡黠,常让我头疼,然而她又是那么迷人。
我们回到东部,洛莉塔也进了当地一所中学,迷恋上《着迷的猎人》的话剧排练,变得更善说谎和伪装了。我总觉得那个编剧奎尔梯对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我很快便带上洛莉塔开始了第二次横贯大陆的旅行。一路上,总感到有人在盯梢。洛莉塔在艾尔芬斯通小镇患病住进了医院。7天后,她带着自己的箱子从医院与人私奔了。
两年来,我四处寻找洛莉塔。其间与一个叫莉塔的姑娘相交,她晕晕乎乎却善解人意。就在我决定放弃寻找洛莉塔之际,却接到了她的来信,她说她已结婚了,还有了身孕,恳求我经济上的资助。我当即便给莉塔留下便条,驱车向洛莉塔所在的科尔芝赶去。我在贫民窟找到了她。17岁的她已青春不再、美丽不再,她跟一个叫狄克的工人住在一起。我让她跟我走,让我来照顾她,她拒绝了。我给她留下现金与支票,逼她说出当初诱拐她的人正是奎尔梯后便离开了。
现在我只剩下一个目标,那就是杀死奎尔梯。正是他毁了洛莉塔和我。我找到了他,在一场显得荒诞而滑稽的搏斗中,我开枪杀死了他。我也人了狱,并被判处死刑。在临刑前的56天里,我写下了这部《洛莉塔》,我要让我的洛莉塔在我的文字里得到永生。
知名篇章
以下选自《洛莉塔》第4章,是汉勃特对自己与安娜贝尔的回忆与思索。当他问:“洛莉塔,你也是如此爱我吗?!”生动展示了汉勃特身上具有的大部分悲剧性和喜剧性因素。行文美妙,抒情中夹着怅惘和忧伤。
我一次又一次翻阅着自己这些伤感的回忆并不停地扪心自问,是不是在那个遥远的夏天的五彩光环中,我的生命已经开始了断裂,是不是我对那个小姑娘太多的欲望,成了我与生俱来的特异禀赋的最初证据呢?当我试图逐一分析我的渴求、动机、行为等等这一切时,我终于在这些记忆中的画面面前屈服了,它们使我的分析充满了漫无边际的选择,而每一个可见的路径都错综交叉而不见终点,终归于一幅我旧日生活的令人癫狂的复杂图景,我终于相信洛莉塔和安娜贝尔是我生活中某种梦幻般的命定的劫数。
我还知道,安娜贝尔的死带来的打击强化了那个噩梦般的夏天的沮丧,使之成了我青春岁月中那些凄凉日子里的任何浪漫追求所无法穿越的永恒障碍。我们之间灵与肉交汇产生的那种完美和谐对今天那些注重实利、行为粗鲁和思维刻板的年轻人而言,也许仍将是难以理解的。在她死后很久,我仍能感觉到她的思绪在我的灵魂中飘游。其实还远在我们相遇之前,我就曾做过这样的梦,我们对照笔记,发现了许多奇异的共鸣。在同一年的同一个六月(一九一九年),我和她的房间里都飞进了一只迷途的金丝雀,而我们是住在相隔遥远的两个不同国家啊。洛莉塔,你也是如此地爱我吗?!
(选自《洛莉塔》,彭晓丰、孔小炯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突然间,我们彼此都一下子坠入了爱河,这爱是那么迷狂,那么笨拙,那么大胆,又那么痛苦;我还应加上一句,是那么无望。
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
阅读指导
纳博科夫是位奇特的作家,《洛莉塔》是一部奇书。它玄机重重,指涉无数,是一部人物传记,一个浪漫爱情故事,一部游记,一个双重人格的故事,一部喜剧与悲剧。它几乎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英语语言的暗示性、歧义性、丰富性与多重性,因而任何剖解《洛莉塔》的做法都将是勉力而为的。
有人将汉勃特这个人物简单定义为一个淫棍,一个有恋少女癖的神经质患者。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事实上,这样说的人是忘记了汉勃特的童年,在里维埃拉的黄金海滩,在月光抚慰的矮墙边,他与他的安娜贝尔就抵达了灵与肉的极致,这是他一生无法摆脱的慰藉之源,也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对成年后的汉勃特来说,安娜贝尔已不仅是当年那个鲜灵美丽、青春活泼的少女,而是他童年幸福的见证,是他曾达到过的完美,是他内心情感的全部观照,是他终其一生的理想。与此相比,人生其他的一切都苍白逊色。想要重抵幸福,就只有再获得安娜贝尔似的女孩。然而,这样的追逐注定是要失败的。
汉勃特这种无望的追逐,这种对不复再来的幸福的执著,本身是严肃的悲剧性的。但在遇到洛莉塔之后,他就像小丑似的平添了许多喜剧因素。此时,他已四十多岁了,他已不再纯洁,道德感也成了他精神上的重负。他要获得洛莉塔这样的女孩,只能像一个工于心计的小人,时时戒备,处心积虑。他清楚地意识到洛莉塔是他追求幸福的最后一次努力了。而洛莉塔作为“宁芙”而存在的时间也仅余两年了。时间紧迫,在这场占有洛莉塔的肉体之战中,在继续与安娜贝尔未能完成的最后满足中,汉勃特就像一个被观念束缚的奴隶,既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而洛莉塔则是自由的,她完全听凭直觉与感性要求的指引,无拘无束,青春自由。最后,裁判这一切的是无情的时间。洛莉塔“老”了。一切都结束了。
作者深爱洛莉塔这个人物。事实上,洛莉塔从众多方面看只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少女,是一个享受物质之乐的美丽姑娘。她的美在于她是艺术想像所创造的,是灵魂滋生出的对难以忘却的青春时代的回忆物。而作者对于艺术的追求胜于对道德也胜于对爱情的追求。
《洛莉塔》不仅是读者的慰藉,也是电影制片商与大导演青睐的目标。迄今为止,《洛莉塔》已有多个电影版本问世。导演们不断将他们理解的“洛莉塔”搬上银幕。或许,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洛莉塔,有多少导演就会导出多少个洛莉塔吧。
阅读建议
《洛莉塔》是一部需要逐字逐句细读的书,它的细节本身就是美感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那种融抒情与嘲讽、崇高与滑稽、机智与愚鲁为一体的繁复风格。才能在那表面的一片混乱之中找出那条通往美的道路。
洛莉塔。推荐。爱诗词网。《洛莉塔》外国文学作品简析作者:[美]纳博科夫类型:小说背景搜索本书成书于1955年。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出身于俄国彼得堡一贵族家族,儿时便显露出惊人的语言天赋,6岁时便能自由运用英语和法语。十月革命后,他随父母流亡西欧,毕业于剑桥大学,此后辗转柏林、巴黎,一边以教书为生,一边用俄语进行创作。1940年他为躲避纳粹迫害,来到美国,改用英语创作。写作《洛莉塔》时作者已年逾50,该书写作历经磨难,面临的困难超出了他心理上的准备,多次打算把未完成的书稿付之一炬,幸亏妻子及时阻止,小说终于于1953年完成。但小说因描写一位中年男子与12岁少女的畸恋而遭美国四家出版商的拒绝,最后才由巴黎一小出版公司出版。当年,只有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打破评论界的沉默,公开表示《洛莉塔》是1955年度的最佳小说。3年后美国出版该书,迅速刮起“洛莉塔旋风”,上市第4天就加印3次,3周内售出10万册,将近一年位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与此同时,也有人抨击纳博科夫是色情作家,《洛莉塔》是部淫书。但时间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它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20世纪60年代,纳博科夫与索尔·贝娄、诺曼·梅勒等八位作家一起被评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小说家。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彭晓丰、孔小炯翻译的《洛莉塔》是较好的译本。内容精要我是汉勃特,1910年出生在巴黎。我家拥有一家豪华旅馆,我在这个世界里健康幸福地成长。安娜贝尔是我少年时代的女友,她美丽温柔,我与她在灵与欲方面都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我爱她正如她爱我,但她却在外出度假时患斑疹伤寒过早去世。成年后我对安娜贝尔似的少女仍如痴如迷,尤其是9岁至14岁的早熟少女,我称她们为“宁芙”。在度过了漫长的毫无规则的四处寻找少女尤物的疲惫生活之后,我娶了瓦莱莉亚。但她不久就有了外遇。这时,我的一位亲戚在美国过世,我将去美国继承遗产,我们的婚姻也随之结束。到美国后我做了些悠闲的工作。后来,我得了一场病,病后,我到一小镇疗养,租住在寡妇海兹太太家。我迅速地爱上了海兹太太的女儿洛莉塔,12岁的她活脱就是当年的安娜贝尔,天啦,我的欲念已无法自拔。洛莉塔也像典型的“宁芙”一样,欲念张扬。与此同时,海兹太太也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促成我们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她将碍手碍脚的洛莉塔提早送到夏令营。为了能长久见到洛莉塔,我与夏洛特·海兹结婚了。可是,一天早上夏洛特偷看了我的日记,知道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她女儿,当即便夺门而出,竟就此死于车祸。我向洛莉塔隐瞒了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并计划在别人还来不及通知她以前就从夏令营带走她。我买了各种礼物去了夏令营,告诉她她母亲在遥远的地方患了重病,我们现在驱车前去探望。第一夜,我们在“迷魂的猎人”旅馆住宿,为了实现占有她的欲望,我殚精竭虑。早晨6点15分了,我的愿望看来快落空时,一直惊敏警戒的洛莉塔却主动与我做爱。其实她早已不是处女。此后,我们辗转旅途。住各种各样的旅馆,尤其钟爱汽车旅馆。为了让她献出一次,我总要费尽心机。她要求颇多、暴躁易变、聪慧狡黠,常让我头疼,然而她又是那么迷人。我们回到东部,洛莉塔也进了当地一所中学,迷恋上《着迷的猎人》的话剧排练,变得更善说谎和伪装了。我总觉得那个编剧奎尔梯对我是一种巨大的威胁。我很快便带上洛莉塔开始了第二次横贯大陆的旅行。一路上,总感到有人在盯梢。洛莉塔在艾尔芬斯通小镇患病住进了医院。7天后,她带着自己的箱子从医院与人私奔了。两年来,我四处寻找洛莉塔。其间与一个叫莉塔的姑娘相交,她晕晕乎乎却善解人意。就在我决定放弃寻找洛莉塔之际,却接到了她的来信,她说她已结婚了,还有了身孕,恳求我经济上的资助。我当即便给莉塔留下便条,驱车向洛莉塔所在的科尔芝赶去。我在贫民窟找到了她。17岁的她已青春不再、美丽不再,她跟一个叫狄克的工人住在一起。我让她跟我走,让我来照顾她,她拒绝了。我给她留下现金与支票,逼她说出当初诱拐她的人正是奎尔梯后便离开了。现在我只剩下一个目标,那就是杀死奎尔梯。正是他毁了洛莉塔和我。我找到了他,在一场显得荒诞而滑稽的搏斗中,我开枪杀死了他。我也人了狱,并被判处死刑。在临刑前的56天里,我写下了这部《洛莉塔》,我要让我的洛莉塔在我的文字里得到永生。知名篇章以下选自《洛莉塔》第4章,是汉勃特对自己与安娜贝尔的回忆与思索。当他问:“洛莉塔,你也是如此爱我吗?!”生动展示了汉勃特身上具有的大部分悲剧性和喜剧性因素。行文美妙,抒情中夹着怅惘和忧伤。我一次又一次翻阅着自己这些伤感的回忆并不停地扪心自问,是不是在那个遥远的夏天的五彩光环中,我的生命已经开始了断裂,是不是我对那个小姑娘太多的欲望,成了我与生俱来的特异禀赋的最初证据呢?当我试图逐一分析我的渴求、动机、行为等等这一切时,我终于在这些记忆中的画面面前屈服了,它们使我的分析充满了漫无边际的选择,而每一个可见的路径都错综交叉而不见终点,终归于一幅我旧日生活的令人癫狂的复杂图景,我终于相信洛莉塔和安娜贝尔是我生活中某种梦幻般的命定的劫数。我还知道,安娜贝尔的死带来的打击强化了那个噩梦般的夏天的沮丧,使之成了我青春岁月中那些凄凉日子里的任何浪漫追求所无法穿越的永恒障碍。我们之间灵与肉交汇产生的那种完美和谐对今天那些注重实利、行为粗鲁和思维刻板的年轻人而言,也许仍将是难以理解的。在她死后很久,我仍能感觉到她的思绪在我的灵魂中飘游。其实还远在我们相遇之前,我就曾做过这样的梦,我们对照笔记,发现了许多奇异的共鸣。在同一年的同一个六月(一九一九年),我和她的房间里都飞进了一只迷途的金丝雀,而我们是住在相隔遥远的两个不同国家啊。洛莉塔,你也是如此地爱我吗?!(选自《洛莉塔》,彭晓丰、孔小炯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妙语佳句突然间,我们彼此都一下子坠入了爱河,这爱是那么迷狂,那么笨拙,那么大胆,又那么痛苦;我还应加上一句,是那么无望。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阅读指导纳博科夫是位奇特的作家,《洛莉塔》是一部奇书。它玄机重重,指涉无数,是一部人物传记,一个浪漫爱情故事,一部游记,一个双重人格的故事,一部喜剧与悲剧。它几乎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英语语言的暗示性、歧义性、丰富性与多重性,因而任何剖解《洛莉塔》的做法都将是勉力而为的。有人将汉勃特这个人物简单定义为一个淫棍,一个有恋少女癖的神经质患者。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事实上,这样说的人是忘记了汉勃特的童年,在里维埃拉的黄金海滩,在月光抚慰的矮墙边,他与他的安娜贝尔就抵达了灵与肉的极致,这是他一生无法摆脱的慰藉之源,也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对成年后的汉勃特来说,安娜贝尔已不仅是当年那个鲜灵美丽、青春活泼的少女,而是他童年幸福的见证,是他曾达到过的完美,是他内心情感的全部观照,是他终其一生的理想。与此相比,人生其他的一切都苍白逊色。想要重抵幸福,就只有再获得安娜贝尔似的女孩。然而,这样的追逐注定是要失败的。汉勃特这种无望的追逐,这种对不复再来的幸福的执著,本身是严肃的悲剧性的。但在遇到洛莉塔之后,他就像小丑似的平添了许多喜剧因素。此时,他已四十多岁了,他已不再纯洁,道德感也成了他精神上的重负。他要获得洛莉塔这样的女孩,只能像一个工于心计的小人,时时戒备,处心积虑。他清楚地意识到洛莉塔是他追求幸福的最后一次努力了。而洛莉塔作为“宁芙”而存在的时间也仅余两年了。时间紧迫,在这场占有洛莉塔的肉体之战中,在继续与安娜贝尔未能完成的最后满足中,汉勃特就像一个被观念束缚的奴隶,既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而洛莉塔则是自由的,她完全听凭直觉与感性要求的指引,无拘无束,青春自由。最后,裁判这一切的是无情的时间。洛莉塔“老”了。一切都结束了。作者深爱洛莉塔这个人物。事实上,洛莉塔从众多方面看只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少女,是一个享受物质之乐的美丽姑娘。她的美在于她是艺术想像所创造的,是灵魂滋生出的对难以忘却的青春时代的回忆物。而作者对于艺术的追求胜于对道德也胜于对爱情的追求。《洛莉塔》不仅是读者的慰藉,也是电影制片商与大导演青睐的目标。迄今为止,《洛莉塔》已有多个电影版本问世。导演们不断将他们理解的“洛莉塔”搬上银幕。或许,一千个读者就会读出一千个洛莉塔,有多少导演就会导出多少个洛莉塔吧。阅读建议《洛莉塔》是一部需要逐字逐句细读的书,它的细节本身就是美感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那种融抒情与嘲讽、崇高与滑稽、机智与愚鲁为一体的繁复风格。才能在那表面的一片混乱之中找出那条通往美的道路。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意思】王濬(jùn),西晋大将。金陵,今南京,东吴之都。王濬率领庞大的水军从益州顺江东下,征伐而来。东吴闻风丧胆,王气黯然消失。多用来形容得势者不可阻挡的气势及失势者日渐衰微的窘境。◇他在想,歼灭了归州路的宋军,大可乘胜东下,席卷荆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吞并南唐,与宋朝划江而守,割天下之半。(高阳《大将曹彬》)【全诗】《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面长江南。②西晋:指王硔,晋武帝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刺史。下益州:由益州沿江东下。王气:帝王所在地的祥瑞之气,古人迷信的说法。③千寻铁锁:吴人为了防晋,曾用巨大铁索横截江面,防止晋的兵船东下。后被王硔烧毁。石头: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旧址在南京清凉山,后用作南京市代称。④山形句:意为西塞山仍然紧挨着长江毫无不同。江流,长江。⑤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故垒:旧时的吴国堡垒,也喻指当时的藩镇割据。【鉴赏导示】刘禹锡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著名诗人。他的怀古作品历来被传诵。《西塞山怀古》是其名篇。西塞山是六朝时的江防要塞,宪宗长庆四年(824),诗人经过此地时写下了这首诗。【鉴赏】此诗通过对晋、吴兴亡事迹的回顾,抒发了山川之险不足恃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强盛的深沉愿望。诗的首四句是对西晋灭吴的历史的回顾,叙述中深寓感慨。首二句: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远,一“下”即“收”,写出败亡之速。两字对举,一方声势煊赫,一方闻风丧胆。三、四句写战争及其结果:“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千寻铁锁”对“一片降幡”,一“沉”一“出”,通过鲜明的形象、动态的对比表现晋军的摧枯拉朽之势和东吴的彻底覆亡之状,说明无论是自然山川之险要,还是人为工事之坚固,对于一个腐朽的王朝政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颈联在叙述东吴灭亡的基础上,纵览历史,于感慨之中暗示出兴亡的原因。前一句说,吴亡以后,东晋、宋、齐、梁、陈败亡相继,逗起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兴亡之感;后一句说虽然朝代屡易,江山却仍是旧貌。这就说明兴废不是由地理决定的,从而暗示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深刻哲理。尾联把笔触由历史转向现实。刘禹锡写作此诗时,河北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诗人描写芦苇丛中的“故垒”,意在告诫人们在这四海一家的今天,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一方面警告割据势力,分裂不会有好下场的;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败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因此,这首诗虽是“怀古”,实际上是借古喻今,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赏读】诗的前四句以精炼、紧凑的词句,运用对此手法叙写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和战争的结局。诗只在第一句写到晋军,余三句俱写东吴。“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何其神速。开言便先叙结果,以下便回讲这段历史,东吴想拒长江天险及沉锁江底来阻敌军,可是最后还是举起“降幡”。作者写这段历史,一方面揭示当时吴王的昏聩,用以讽刺后来者的愚蠢之至,国家统一乃必然;同时更进一步说明,虚妄的“王气”,险要的地势,弄虚作假是不足以为恃,不堪一击的。这几句写史之句气势雄浑,跌宕有致。接下五六句感慨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前四句内容深刻,故此四句可以从容而以“几回”来总括,用“收”来抒感叹,言简意赅;“依旧”显示出自然永恒变化人事短暂。最后二句作者宕笔而直写今事,展现作者冷静的历史感,而中间又加以作者感慨之情。这首诗看似在叙述历史,描述古迹,然而却把思想寓于对往事的叙写之中,格调酣畅淋漓;诗人把嘲弄锋芒直指妄想割据一方、昏聩无能的统治者,对腐败无能的唐王朝发出警示。【鉴赏要点】[1]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即景抒怀,借古讽今。[3]语言形象、生动。
王睿楼船下益州。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出处】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意思】王濬(jùn),西晋大将。金陵,今南京,东吴之都。王濬率领庞大的水军从益州顺江东下,征伐而来。东吴闻风丧胆,王气黯然消失。多用来形容得势者不可阻挡的气势及失势者日渐衰微的窘境。◇他在想,歼灭了归州路的宋军,大可乘胜东下,席卷荆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吞并南唐,与宋朝划江而守,割天下之半。(高阳《大将曹彬》)【全诗】《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面长江南。②西晋:指王硔,晋武帝时任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刺史。下益州:由益州沿江东下。王气:帝王所在地的祥瑞之气,古人迷信的说法。③千寻铁锁:吴人为了防晋,曾用巨大铁索横截江面,防止晋的兵船东下。后被王硔烧毁。石头:石头城,又名石首城,旧址在南京清凉山,后用作南京市代称。④山形句:意为西塞山仍然紧挨着长江毫无不同。江流,长江。⑤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故垒:旧时的吴国堡垒,也喻指当时的藩镇割据。【鉴赏导示】刘禹锡是中唐进步的思想家、著名诗人。他的怀古作品历来被传诵。《西塞山怀古》是其名篇。西塞山是六朝时的江防要塞,宪宗长庆四年(824),诗人经过此地时写下了这首诗。【鉴赏】此诗通过对晋、吴兴亡事迹的回顾,抒发了山川之险不足恃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强盛的深沉愿望。诗的首四句是对西晋灭吴的历史的回顾,叙述中深寓感慨。首二句:写“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益州金陵,相距遥远,一“下”即“收”,写出败亡之速。两字对举,一方声势煊赫,一方闻风丧胆。三、四句写战争及其结果:“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以“千寻铁锁”对“一片降幡”,一“沉”一“出”,通过鲜明的形象、动态的对比表现晋军的摧枯拉朽之势和东吴的彻底覆亡之状,说明无论是自然山川之险要,还是人为工事之坚固,对于一个腐朽的王朝政权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颈联在叙述东吴灭亡的基础上,纵览历史,于感慨之中暗示出兴亡的原因。前一句说,吴亡以后,东晋、宋、齐、梁、陈败亡相继,逗起世人一次又一次的兴亡之感;后一句说虽然朝代屡易,江山却仍是旧貌。这就说明兴废不是由地理决定的,从而暗示出“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深刻哲理。尾联把笔触由历史转向现实。刘禹锡写作此诗时,河北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诗人描写芦苇丛中的“故垒”,意在告诫人们在这四海一家的今天,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一方面警告割据势力,分裂不会有好下场的;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唐王朝前途的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败亡的教训,不要重蹈覆辙。因此,这首诗虽是“怀古”,实际上是借古喻今,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感慨。【赏读】诗的前四句以精炼、紧凑的词句,运用对此手法叙写双方的强弱、进攻的路线、攻守的方式和战争的结局。诗只在第一句写到晋军,余三句俱写东吴。“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便黯然消失;何其神速。开言便先叙结果,以下便回讲这段历史,东吴想拒长江天险及沉锁江底来阻敌军,可是最后还是举起“降幡”。作者写这段历史,一方面揭示当时吴王的昏聩,用以讽刺后来者的愚蠢之至,国家统一乃必然;同时更进一步说明,虚妄的“王气”,险要的地势,弄虚作假是不足以为恃,不堪一击的。这几句写史之句气势雄浑,跌宕有致。接下五六句感慨自然永恒与人事变迁:前四句内容深刻,故此四句可以从容而以“几回”来总括,用“收”来抒感叹,言简意赅;“依旧”显示出自然永恒变化人事短暂。最后二句作者宕笔而直写今事,展现作者冷静的历史感,而中间又加以作者感慨之情。这首诗看似在叙述历史,描述古迹,然而却把思想寓于对往事的叙写之中,格调酣畅淋漓;诗人把嘲弄锋芒直指妄想割据一方、昏聩无能的统治者,对腐败无能的唐王朝发出警示。【鉴赏要点】[1]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即景抒怀,借古讽今。[3]语言形象、生动。
《侠女》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流溢着奇光异彩的小说。全篇没有头尾完整、交待详备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于人物的一二奇行异事,写得虚虚实实、闪闪烁烁。小说写家境贫困,以书画为生计赡养老母的顾生,与其母常周济不知从何而来、对门而居的老妪少女,甚至老妪病逝后代为安葬。女则知恩图报,为其生子,但又不肯嫁与顾生。其女行踪诡异,剑术超群,曾以匕首掷杀纠缠顾生并侵犯自己的白狐娈童,最后提仇人头来与顾告别,自言是司马官之女,为报籍家之仇,隐姓埋名三年之久。小说极写此女的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在那个封建礼教禁锢森严的社会,一个年轻女子,不怕抛头露面,不避男女之嫌,而又冷若冰霜;受顾家母子周济,不拒亦不谢,然又入顾家代母操作,为顾母洗创敷药,俨然如妇。尤其是她为报顾生养母送终之德,怜顾贫不能成婚,为之生子的异行,乃是离经叛道的异端之尤,济贫助人的侠义之极。篇名题为“侠女”,作品突出侠女的侠义之行,充分表现出作者反叛封建礼教的勇气和尊崇女性的民主意识。
这篇小说从思想到艺术明显地受到司马迁史传文学的影响。《史记·游侠列传》写朱家“振人不瞻,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写郭解“急人之难,免雠于更。“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对游侠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的高尚品格给予热烈赞扬。《刺客列传》则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聂政、荆轲等五名刺客勇敢抗暴、视死如归的英雄行为,热情歌颂他们自我牺牲,以报知己者的侠义精神。作者于篇末赞道:“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侠女》写侠女为报顾生孝养其母,以身相报,为其延一线之续,以成彼之孝的侠行,又写其以一孤弱女子,独力抗暴报仇的异行,明显可以见出是兼采游侠之同情贫苦百姓,“专趋人之急”,“已诺必诚,不爱其躯”与刺客的勇敢抗暴和自我牺牲、以报知己的侠义精神。甚至司马迁借句践之语惋惜荆轲“不讲刺剑之术”而失败,《侠女》就大写侠女剑术之神异而大功告成。《侠女》在艺术表现上也继承了《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不重故事情节的首尾联贯、完整铺写,而注重人物奇行异事的描绘,以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特点,重在以为人作妇生子的异行来表现侠女的侠义性格。如将三篇作品对照看,我们可以十分明显地见出这种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的承继关系。
聊斋志异之侠女。推荐。爱诗词网。《侠女》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流溢着奇光异彩的小说。全篇没有头尾完整、交待详备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于人物的一二奇行异事,写得虚虚实实、闪闪烁烁。小说写家境贫困,以书画为生计赡养老母的顾生,与其母常周济不知从何而来、对门而居的老妪少女,甚至老妪病逝后代为安葬。女则知恩图报,为其生子,但又不肯嫁与顾生。其女行踪诡异,剑术超群,曾以匕首掷杀纠缠顾生并侵犯自己的白狐娈童,最后提仇人头来与顾告别,自言是司马官之女,为报籍家之仇,隐姓埋名三年之久。小说极写此女的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在那个封建礼教禁锢森严的社会,一个年轻女子,不怕抛头露面,不避男女之嫌,而又冷若冰霜;受顾家母子周济,不拒亦不谢,然又入顾家代母操作,为顾母洗创敷药,俨然如妇。尤其是她为报顾生养母送终之德,怜顾贫不能成婚,为之生子的异行,乃是离经叛道的异端之尤,济贫助人的侠义之极。篇名题为“侠女”,作品突出侠女的侠义之行,充分表现出作者反叛封建礼教的勇气和尊崇女性的民主意识。这篇小说从思想到艺术明显地受到司马迁史传文学的影响。《史记·游侠列传》写朱家“振人不瞻,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写郭解“急人之难,免雠于更。“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对游侠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的高尚品格给予热烈赞扬。《刺客列传》则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聂政、荆轲等五名刺客勇敢抗暴、视死如归的英雄行为,热情歌颂他们自我牺牲,以报知己者的侠义精神。作者于篇末赞道:“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侠女》写侠女为报顾生孝养其母,以身相报,为其延一线之续,以成彼之孝的侠行,又写其以一孤弱女子,独力抗暴报仇的异行,明显可以见出是兼采游侠之同情贫苦百姓,“专趋人之急”,“已诺必诚,不爱其躯”与刺客的勇敢抗暴和自我牺牲、以报知己的侠义精神。甚至司马迁借句践之语惋惜荆轲“不讲刺剑之术”而失败,《侠女》就大写侠女剑术之神异而大功告成。《侠女》在艺术表现上也继承了《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不重故事情节的首尾联贯、完整铺写,而注重人物奇行异事的描绘,以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特点,重在以为人作妇生子的异行来表现侠女的侠义性格。如将三篇作品对照看,我们可以十分明显地见出这种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的承继关系。为了塑造好这位卓尔不群的侠女形象,作者在现实描绘上涂抹了一层神异色彩。侠女与顾生母子的互相帮助完全是现实的街邻交往,侠女以身相报、为其生子延嗣的细节描写虽为异行,却也极为生活化。而侠女的来无影去无踪,以匕首掷杀白狐,以革囊提仇人头,甚而知顾生“福薄无寿,此儿可光门闾”,最后“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以上种种描写,倍增侠女神异,这种把现实神幻化的艺术手法,使得人物灵光四射,异采夺目,使其侠行义胆更加光彩过人。这种把现实神异化的艺术手法,还起到了把现实的内容虚化的作用,如雾里看花,朦朦胧胧,似真似幻。如小说实写侠女灭狐:“女以匕首望空抛掷,戛然有声,灿若长虹;俄一物堕地作响。生急烛之,则一白狐,身首异处矣。”而对其报仇之大事,则只用笑提仇人头来与顾生告别这样的侧面描写,即虚写来表现。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正如但明伦所评:“报仇是本文正面,剑术是报仇实迹,正面难写,而实迹又不可不写。乃于此处借狐以写匕首之神异。后之杀仇取头,只用虚写便足。”说明虚写(侧面描写、概略说明)避免了难写的实事,而又达到、甚至超过了实写(正面描写、直接具体的描绘)的艺术效果。试想如果在一短篇小说中大段大段地铺叙侠女报仇过程,反而会令人感到冗长平淡,不如仅用极少的笔墨写她用匕首击杀白狐,后只点出她取回仇人之头这样的虚实结合的写法来得强烈集中、凝炼含蓄,使侠女性格特征的表现更为深刻有力。这种把现实神异化,对侠女虚虚实实的描写,使得侠女是人似仙,如真似幻,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王渔洋回末评)。小说还采用这种写法,实写详写侠女与顾生母子的交往,以突出她以身相报的侠义行为,虚写略写她的来历、行踪、报仇经过,“只一句两句,正不知包却几许事情,省却几许笔墨”(毛宗岗评《三国演义》的虚写)。一方面倍增侠女的神异,一方面以简省的笔墨反映了更为广泛复杂的情节内容,增加了作品内容的容量,同时又使作品结构紧凑、集中、精炼,充分显示出蒲翁对于短篇小说谋篇布局的精湛造诣。悬念是小说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设置悬念是小说结构艺术的重要手段。《侠女》善设悬念,将侠女行动诡秘、身份来历不明、剑术高超神异写得闪烁迷离,使人频生疑窦,悬想不已,直到最后侠女挟人头而至,慷慨陈词,才使人释疑。紧接着又境界翻新,写侠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给读者留下悬想的无穷天地,比之一般小说篇末释疑即止,匠心独运,结构巧妙,艺术魅力更大,显示出作者营构短篇的过人功力。
【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出处】唐·杜甫《旅夜书怀》。【意思】名声岂能是因文章而显著?做官老了,理应退休。【赏析】岂:难道。著:显著。我的声名,难道是想借文章而显著吗?我的官职,是该随我的老病而退休了。作者表示自己胸怀坦荡,并不把世俗名利放在心上。【全诗】《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鉴赏】肃宗乾元元年关内大旱,杜甫举家迁移到成都,后由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推荐,任官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便乘舟东下,途经渝州(重庆)、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此诗约作于永泰元年(765)。前半首写旅夜情景。微风轻轻地吹拂着两岸细草,月夜中一只桅杆高高的孤舟停泊着。这里的“细草”、“孤舟”已不仅仅是实景,而是寄托着杜甫当时凄凉的心境。接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平野上空星星闪烁,如直垂大地,使平野更呈开阔;波涛汹涌中托出一轮明月,大江在激流中浩荡东去,好一派雄浑开阔的气象。象一首乐曲,开头是轻盈中微呈幽怨,接着奏出了阔远、悠扬的旋律,使读者进入到一个辽阔的境界。抑和扬,近景和远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色。然而诗人写阔大的景色,只是用来衬托他当时孤寂的心态。和他在《江汉》中所写的“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一样,也是用开阔的景象来反衬他孤单无告的心境。诗的下半首是抒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个人的名声卓著,难道是由于他文章写得好?年老多病,做官应是退休了。这两句诗写得很含蓄,对此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从深层来理解它。杜甫满怀经邦致世的抱负,但无法施展。所以,这两句诗实际上是杜甫内心深处的慨叹。也是在《江汉》中诗人写道:“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明明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满怀抱负的诗人,最后只落得象飘零在天地间的沙鸥一样,孤单无依。这正是杜甫当时生活、思想的写照。杜诗在语言的锤炼方面工力甚深,自称是“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往往一字一句有出人意外的神妙之处。如本诗中的“名岂文章著”的“岂”,就有多种意义:一是谦虚之词,似说世上的名实并不相符;二是说自己的名难道真是由于文章,这是徒有虚名而已;第三,也包含有认为自己的诗文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名声。所以就一“岂”字蕴含深广,耐人寻味。又如一向为人称颂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一“垂”字,更显出平野之阔,用一“涌”字,则展示出一片银色月光随波而荡漾的生动景象。这是杜诗语言的精工、独到之处。
名岂文章著。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出处】唐·杜甫《旅夜书怀》。【意思】名声岂能是因文章而显著?做官老了,理应退休。【赏析】岂:难道。著:显著。我的声名,难道是想借文章而显著吗?我的官职,是该随我的老病而退休了。作者表示自己胸怀坦荡,并不把世俗名利放在心上。【全诗】《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鉴赏】肃宗乾元元年关内大旱,杜甫举家迁移到成都,后由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推荐,任官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便乘舟东下,途经渝州(重庆)、忠州(今四川忠县)一带,此诗约作于永泰元年(765)。前半首写旅夜情景。微风轻轻地吹拂着两岸细草,月夜中一只桅杆高高的孤舟停泊着。这里的“细草”、“孤舟”已不仅仅是实景,而是寄托着杜甫当时凄凉的心境。接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平野上空星星闪烁,如直垂大地,使平野更呈开阔;波涛汹涌中托出一轮明月,大江在激流中浩荡东去,好一派雄浑开阔的气象。象一首乐曲,开头是轻盈中微呈幽怨,接着奏出了阔远、悠扬的旋律,使读者进入到一个辽阔的境界。抑和扬,近景和远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色。然而诗人写阔大的景色,只是用来衬托他当时孤寂的心态。和他在《江汉》中所写的“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一样,也是用开阔的景象来反衬他孤单无告的心境。诗的下半首是抒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个人的名声卓著,难道是由于他文章写得好?年老多病,做官应是退休了。这两句诗写得很含蓄,对此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从深层来理解它。杜甫满怀经邦致世的抱负,但无法施展。所以,这两句诗实际上是杜甫内心深处的慨叹。也是在《江汉》中诗人写道:“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明明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满怀抱负的诗人,最后只落得象飘零在天地间的沙鸥一样,孤单无依。这正是杜甫当时生活、思想的写照。杜诗在语言的锤炼方面工力甚深,自称是“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往往一字一句有出人意外的神妙之处。如本诗中的“名岂文章著”的“岂”,就有多种意义:一是谦虚之词,似说世上的名实并不相符;二是说自己的名难道真是由于文章,这是徒有虚名而已;第三,也包含有认为自己的诗文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名声。所以就一“岂”字蕴含深广,耐人寻味。又如一向为人称颂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一“垂”字,更显出平野之阔,用一“涌”字,则展示出一片银色月光随波而荡漾的生动景象。这是杜诗语言的精工、独到之处。
于易水送人一绝。推荐。爱诗词网。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注释】①燕丹:指战国末年的燕国太子丹。壮士:指甘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复仇的荆轲。冠:头巾或帽子。【鉴赏】这是一首借送别友人而抒发己情的五言绝句。作者骆宾王具有浓厚李唐王朝正统思想而又一生坎坷。他“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清人陈熙晋《骆临海集笺注》)。对自己的际遇,他愤愤不平;对武则天称帝,他极为不满;等待时机匡复李唐王朝,是他矢志不渝的心愿。本诗明白地表达了他摆脱压抑、干出一番事业的这种心境和愿望。上联写昔日荆轲在易水边与燕太子丹告别时,一曲悲歌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怒发冲冠。史载:战国末年荆轲为替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迫燕割让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皆着白衣冠(丧服)送于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荆轲踏节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荆轲的深深崇敬。如今作者在易水边送别友人,很自然地想起了荆轲的故事。本联在写作技巧上给人一种突兀之感,它舍弃了那些友谊深长、别情依依等一般送别诗的常见内容,大量芟夷枝蔓,直接纳入史实。这种破空而来的笔法,反映了作者心中蕴藏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把昔日之易水壮别和今日的易水送客融为一体,从而为下联的抒怀准备了条件,酝酿了怀古以慨今的气氛。下联用对仗的句式抒怀。前一句很自然地引出后一句,“今日水犹寒”是全诗的重心所在。写法上既寓情于景,又景中带比。说荆轲虽然死了,但他代表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却千载犹存。“人已没,水犹寒”,隐含了作者对当今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已”、“犹”两个虚词的运用和“昔时”与“今日”的对比,既使句子变得自然流畅,又使音节变得纡徐舒缓,给人一种回肠荡气之感,更有力地抒发了作者那种抑郁难申的悲痛。全诗题为“送人”,但却无一句是叙自己送别友人的情景,也未告知我们送别的是何许人。然而我们却由它的内容自然地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自然地想见那所送之人,一定是作者肝胆相照的至友。因为惟有如此,诗人才愿意、也才能够在分别之时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块垒,而略去一切送别的常言套语。此诗题为送人,却纯是抒怀咏志。作为送别诗的一格,此诗开了此风气之先。
【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作品像万古长流的江河那样永垂后世。尔曹:你们。不废:无伤,无碍。江河万古流:作者把“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作品比做长流的江河。【鉴赏】原诗中有王、杨、卢、骆:指初唐的四个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说称“初唐四杰”。当时体:指初唐时的文体。轻薄:肤浅的人。哂:讥笑。尔曹:你们这一伙人,指讥笑四诗人的人们。原诗意思是:王、杨、卢、骆四位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某些轻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谍谍不休。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早已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而四位诗人的诗,却像长江大河万古长流一样,流传久远,绝不因为你们的诽谤而受到什么影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某些人的反对无碍于文学艺术家(亦可指思想家、科学家等)及其作品流芳后世。[例1]鲁迅也好,曹雪芹也罢,不因学者的誉词而增辉,也弗以恶人的诋毁而失色。古人所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是绝妙的诗句,证之于群丑诋毁鲁迅,不亦可乎?(孙郁《棒喝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保护鲁迅精神》)[例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反孔子的思想与行为,但是,孔子依然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圣人。今后再有什么风云变幻,也不会改变这种局势。杜甫有两句诗很深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周桂钿《儒学与当代中国政治》)二、用以比喻无论反对者怎么样,都阻碍不了人或事物的发展或社会的前进。[例]幸而真理总是客观存在的,姚文痞的棍子虽然逞威于一时,到头来毕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梦想打尽天下的姚棍子,只是打倒了自己,而且连棍子也一起被人们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冯英子《杂家何在》)【英文翻译】Butyourbodiesandsoulswillfallintodecay.Whiletheirfamewilllastastheriverflowsforever.(译者未知)Butyouwillperishwithyourcriticism,whileTheirfamewilllastjustastheriverflowsfore'er.(译者未知)【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导读入境】所选的这一首是论初唐四杰的。初唐诗文虽尚未摆脱六朝藻绘积习,但由于四杰的改革创新而起到继往开来、始畅唐风的作用。本篇以四杰为例说明,评论作家,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王杨卢骆一反当时宫廷淫靡之诗风,形成了初唐诗风的体制风格,而时人讥笑、批评“四杰”轻薄为文者至今仍未停止。其实,你们这些评论者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生命的消失,名字也就消失了。而四子的作品有如江河不息,万古常流,永远为后人传诵。【赏析1】这首论诗绝句肯定了四子的文学成就,对讥笑四子“轻薄为文”者予以辛辣的嘲讽,强调四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们这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代传颂,历经千古而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它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哲里内涵。它意在指出:评价诗文的体制风格,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同时它使人领悟到: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新风尚或许不能尽善尽美,但因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因而将得到世人的肯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发人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改革,锐意创新,发奋有为,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指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或自以为是,贫图一己之利的浅薄之徒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唾弃。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类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那些促进历史发展,反映人们呼声,为广大人民众所欢迎的新文学、新风尚、新思想才可有长久的生命力。
【赏析2】第二首谈对初唐四杰的评价问题。如何评价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作家,在当时有严重的分歧。有如后来新旧《唐书》所反映的:《新唐书·文苑传序》赞扬四杰“絺句绘章,揣合低昂,故王、杨为之霸”;《旧唐书·文苑传上》则贬低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藻浅露”。杜甫既反对对四杰采取轻率否定的态度,也不同意夸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他首先提出四杰的创作是“当时体”,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体风格,指初唐四杰还没有完全摆脱相沿五百年之久的六朝浮艳诗风。当时许多人认识不到作家的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风尚的影响,因而无休止地哂笑四杰的文体轻浮。杜甫认为四杰的作品从内容上突破宫体诗的束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题材,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唐诗发展中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后两句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指那些哂笑四杰的人,他们将湮没无闻,他们的哂笑也不能阻止四杰的创作如江河长久流传。【思考题】“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在赞颂四杰的文学成就,它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作品像万古长流的江河那样永垂后世。尔曹:你们。不废:无伤,无碍。江河万古流:作者把“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作品比做长流的江河。【鉴赏】原诗中有王、杨、卢、骆:指初唐的四个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说称“初唐四杰”。当时体:指初唐时的文体。轻薄:肤浅的人。哂:讥笑。尔曹:你们这一伙人,指讥笑四诗人的人们。原诗意思是:王、杨、卢、骆四位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某些轻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谍谍不休。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早已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而四位诗人的诗,却像长江大河万古长流一样,流传久远,绝不因为你们的诽谤而受到什么影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某些人的反对无碍于文学艺术家(亦可指思想家、科学家等)及其作品流芳后世。[例1]鲁迅也好,曹雪芹也罢,不因学者的誉词而增辉,也弗以恶人的诋毁而失色。古人所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是绝妙的诗句,证之于群丑诋毁鲁迅,不亦可乎?(孙郁《棒喝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保护鲁迅精神》)[例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反孔子的思想与行为,但是,孔子依然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圣人。今后再有什么风云变幻,也不会改变这种局势。杜甫有两句诗很深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周桂钿《儒学与当代中国政治》)二、用以比喻无论反对者怎么样,都阻碍不了人或事物的发展或社会的前进。[例]幸而真理总是客观存在的,姚文痞的棍子虽然逞威于一时,到头来毕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梦想打尽天下的姚棍子,只是打倒了自己,而且连棍子也一起被人们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冯英子《杂家何在》)【英文翻译】Butyourbodiesandsoulswillfallintodecay.Whiletheirfamewilllastastheriverflowsforever.(译者未知)Butyouwillperishwithyourcriticism,whileTheirfamewilllastjustastheriverflowsfore'er.(译者未知)【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导读入境】所选的这一首是论初唐四杰的。初唐诗文虽尚未摆脱六朝藻绘积习,但由于四杰的改革创新而起到继往开来、始畅唐风的作用。本篇以四杰为例说明,评论作家,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王杨卢骆一反当时宫廷淫靡之诗风,形成了初唐诗风的体制风格,而时人讥笑、批评“四杰”轻薄为文者至今仍未停止。其实,你们这些评论者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生命的消失,名字也就消失了。而四子的作品有如江河不息,万古常流,永远为后人传诵。【赏析1】这首论诗绝句肯定了四子的文学成就,对讥笑四子“轻薄为文”者予以辛辣的嘲讽,强调四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们这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代传颂,历经千古而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它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哲里内涵。它意在指出:评价诗文的体制风格,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同时它使人领悟到: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新风尚或许不能尽善尽美,但因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因而将得到世人的肯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发人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改革,锐意创新,发奋有为,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指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或自以为是,贫图一己之利的浅薄之徒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唾弃。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类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那些促进历史发展,反映人们呼声,为广大人民众所欢迎的新文学、新风尚、新思想才可有长久的生命力。【赏析2】第二首谈对初唐四杰的评价问题。如何评价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作家,在当时有严重的分歧。有如后来新旧《唐书》所反映的:《新唐书·文苑传序》赞扬四杰“絺句绘章,揣合低昂,故王、杨为之霸”;《旧唐书·文苑传上》则贬低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藻浅露”。杜甫既反对对四杰采取轻率否定的态度,也不同意夸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他首先提出四杰的创作是“当时体”,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体风格,指初唐四杰还没有完全摆脱相沿五百年之久的六朝浮艳诗风。当时许多人认识不到作家的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风尚的影响,因而无休止地哂笑四杰的文体轻浮。杜甫认为四杰的作品从内容上突破宫体诗的束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题材,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唐诗发展中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后两句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指那些哂笑四杰的人,他们将湮没无闻,他们的哂笑也不能阻止四杰的创作如江河长久流传。【思考题】“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在赞颂四杰的文学成就,它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姑射神人。推荐。爱诗词网。肩吾问于连叔①曰:“吾闻言于接舆②,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③,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④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⑤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⑥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庄子·逍遥游》【注释】①肩吾、连叔:古时修道之士,实为子虚乌有的寓言人物。②接舆:楚国隐士。《高士传》以为姓陆名通,字接舆。③姑射之山:神话中的山名。④淖约:轻盈柔美。⑤时女: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引赵以夫之说,以为即“是汝”。⑥旁礴:成玄英释之为混同。【意译】肩吾告诉连叔说:“接舆曾讲过这样一件事:在遥远的姑射山上,住着一个神人,她的肌肤像冰雪一样洁白无暇,容态像处女一样轻盈柔美。她不吃五谷,只是吸清风、饮露水。乘着云气,驾御着飞龙,而遨游在四海之外。她的精神凝聚,能使百物不受灾害,年丰岁熟。我认为这是诳言不可相信。”连叔说:“的确,瞎子无法与他共赏文彩之美,聋子无法与他共赏钟鼓的乐声。难道只有形体有聋有瞎吗?人的心智也是有的。这话,就是指你而说的呀!这个神人,她的德量能混同万物而为一,人世纷扰求乱,她怎肯劳碌自身去管世间的俗事呢!这样的人,外物不能伤害她,即使洪水滔天也不会被淹死,能使金石熔化、山石焦枯的大旱也不能使她热死。而她的尘垢粃糠,也可以造成尧舜。这样的人怎肯去管俗事呢!”【解说】姑射神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以说是神人,因为是神人,所以世间的凡人是难以理解的。连庄子的笔墨也是不落一点凡尘,那样的洁净超妙。你看那神人是那样的风姿绰约,那样的自由自在,那样的精神饱满!难怪连肩吾也不相信有这样的人。的确尘世间是不会有这样美丽绝伦的人品的,尤其是男人。大概也只有凭藉无阻无碍的自由心灵的慧眼,才能一睹仙容,因为一旦降凡,原来冰清玉洁的她也就不复存在了,尘世间的污垢总要让她染上几个黑点。尽管她的尘垢粃糠也可以捏出个尧舜来,但无奈她不想,也许也不能料理俗事,故对于尘世间千千万万的俗人又有什么补救呢?庄子希望用这样一个超越尘世功利的自由精神的象征来引导人们进入忘我无己的境界,从而泯灭尘世间一切苦恼,然而,这个境界也像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姑射神人那样可望而不可即。【相关名言】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是如何美丽的外表的形态,而是那好像使人体透明的内在的光芒。——法国·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