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1),西四十里有风山(2),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3),与龙门山相对(4)。《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5)”《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6),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隥。(7)”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8),兼孟门津之名矣(9)。
此石经始禹凿(10),河中漱广(11),夹岸崇深,倾崖返捍(12),巨石临危,若坠复倚(13)。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14),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15)。其水尚奔浪万寻(16),悬流千丈,浑洪赑怒(17),鼓若山腾(18),浚波颓垒(19),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20),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注释〕(1)北屈县:在今山西省吉县北。(2)风山: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3)孟门山: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4)龙门山: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北。(5)黄垩(e):黄色石灰质的土壤,可作涂料。涅石:一种黑色石。(6)吕梁:吕梁山,在今山西省西部地区,南与龙门山相接。(7)隥:同“磴”,险峻的山坡。(8)阸:即“阨”,阻塞的地势。(9)孟门津:在今陕西省宜川县东南。(10)经始:开始。(11)漱:冲击。广:开阔。(12)返:回冲。捍:摇动。(13)倚:依靠。(14)素气:白气。(15)窥:看。深:深处。魄:心魂。悸:惊动。(16)寻:古代八尺为一寻。(17)浑洪:水势浩大。贔(bi)怒:发怒。(18)鼓:鼓荡。山腾:象山腾起。(19)浚(jun)波:深大的波涛。颓垒:水势平缓。(20)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一书。
〔鉴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李白)“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这些唐宋诗人笔下的著名诗句,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形象。它们或者表现了黄河静穆悠长的情韵,给人以空间的辽阔感和时间的永恒感;或者表现了黄河排山倒海的气势,一往无前的精神,滔滔不绝、浩浩荡荡的伟力。毫无疑问,这些诗句的艺术成就都是极高的。然而,早在公元六世纪初叶,就有一段精采的文字描写了黄河的形象,为唐宋诗人描写黄河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这就是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孟门山下的一条注。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多侧面地描绘了河水咆哮闯龙门的壮观景象,充分展示了黄河的美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这段文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孟门山,后一部分写黄河过孟门的壮观景象。
在文章的前一部分里,作者先两用“顶真”手法,准确而又清晰地交代了孟门山的地理位置。接着三引古籍,令人信服地介绍了孟门山的地质与孟门山的来历。先引《山海经》,说明地质情况:“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再引《淮南子》,说明来历:相传当“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的时候,在“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的情况下,由“大禹疏通”而成。又引《穆天子传》中“北发孟门九河之隥”的说法,印证《淮南子》的记载。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既然是“龙门之上口”、“河之巨阸”,那么,奔泻的河水突然受阻,必然更加愤怒,也就会格外壮观。这里,为下文大写河水做了铺垫,造成了先声夺人之势。
文章的后一部分分三个层次来写。“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这是第一个层次,作者以夹岸山势的描写起头,用滴水穿石的道理作结,从而说明了这夹岸山石的奇特的形状,正是由于黄河水流的冲击形成的。作者落笔于山,而意归于水。我们从这里似乎看到了河水与孟门山搏击的形象。自从大禹凿通孟门,为黄河的前进开辟了道路以后,黄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冲击、洗刷着孟门。几千年过去了,黄河不仅使自己河身日益增宽,而且竟然把两岸大山掏空了。那巨大的山石凌空欲坠,却又依山靠壁,并不掉下来,实在是天下奇观。作者面对此山此水,不禁联想起《汉书》中关于“泰山之溜穿石”的说法,对“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的道理,有了更深切的体会。黄河与孟门山搏击的形象是一个勇猛的战士的壮美的形象。在这个形象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黄河无穷无尽的无坚不摧的伟力,和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韧劲。“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这是第二个层次,作者描写远望黄河急流撞击溅起的白色雾气,就象行云一样浮动,揭示了黄河柔美的一面。同时,这里也形象地告诉人们:黄河水的无坚不摧的力,恰恰是由运动着的一点一滴的柔水汇集而成的合力。第三层正面描写黄河波涛汹涌过孟门的壮美景象,这是全文的重点。“奔浪万寻,悬流千丈”,这是写水流的速度和气势。由于孟门山口河道的水位差而形成了急浪奔泻、无比迅疾的速度,和从天而降、排山倒海的气势。河水犹如一群受惊脱缰的野马,又如一注飞流直下的瀑布。“浑洪贔怒”,这是写水流的声响。奔涌的河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象发怒狂吼的猛兽,呼啸向前。“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这是河水的形体。水势鼓荡,好似群山腾涌;波涛叠起,一浪赶一浪。滔滔大河呈现出一种前进的动势,一种大起大落的曲线美。这里,场面壮阔,气魄雄伟。作者身临其境,对古书中的记载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战国时慎到所著的《慎子》中说:“河之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对黄河水过孟门时的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速度,惊叹不已。在这后一部分里,作者先以石写水,再由古语“水非石凿,而能入石”,揭示了奇山的由来,进而过渡到直接写水。直接写水,又从远望水流撞击溅出的浪花写起,再由“窥深魄悸”,引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一层接一层,承转自如;一层进一层,层层翻进,最后推出文章最精采的段落。而读者惊叹未已,文章却又戛然而止。这就把黄河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堪称全文的一个豹尾。
美学家告诉我们:无机自然物并不都美,只有以突出的个别的光色形声现象,充分地体现了现象种类普遍性的才美。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光芒、色彩、形状、声响之美的事物,以它突出的个性充分地体现了共性的时候,它才是美的。郦道元之所以面对“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的河水赞叹不已,就是因为这段河水是美的。这段河水的美,首先,在于它美的独特性。它固然呈现出与江水海水不同的风貌,同时,这段山水也是大河上下一万二千里最为壮观的一段。正如有人论述到郦道元的这段文字时所说:“黄河经过龙门,正是最奇险之处,写来惊心动魄。”(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最奇险的山势产生了最壮观的水,它集中地体现了黄河的精神、性格、气魄和风采。其次,在于它美的丰富性。它不但具有内在的无穷无尽的伟力,具有百折不回的韧劲,而且具有外在的色彩之美、声响之美和形体之美,给人以雄伟壮阔的美感,但有时它又呈现出温柔和细腻。再次,在于它美的流逝性。水流在不同地段,从上口到下口,又具有“奔浪万寻”与“浚波颓垒”的变化。
郦道元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又曾亲到黄河流域考察,因此,对黄河形象的描写非常真切。描写的真切首先表现在,作者为表现孟门山口黄河之水的美设置了一个独特而又真实的环境。文章不急于正面表现黄河水流过孟门的形象,而是先从山写起,远铺近垫,渐渐逼近,充分描写了孟门山的奇特险要的地形山势,这样,奔腾澎湃的黄河形象在最后出现,就显得格外自然和真实。本文描写的真切还表现在,作者用词造句很讲究形象性。比如:用“倾崖返捍”,写水势汹涌冲击山崖;用“若坠复倚”,写巨石凌空欲坠不坠;用“素气云浮”,写水流撞击溅起的水珠雾气;用“魄悸”形容紧张的心理;用“浑洪”摹状河水的声响;用“山腾”比喻波浪起伏。如此等等,无不形象、妥帖。作者用词造句还很注意语言的节奏感。文章前一部分记山用参差不齐的句式,文章的节奏显得比较舒缓。从“此石经始禹凿”开始,文章句式以四字句为主,比较整齐,节奏开始加快。到“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贔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密集型的四字句式,节调铿锵,语气急迫,有如骏马注坡,与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水势相适应,使人读其文,如见其水。最后,以“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一个判断长句,稳稳地将全文收住,可谓水到而渠成。此外,作者五次征引古籍,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性。黄河是壮美的,郦道元笔下的黄河更富有艺术的魅力。这正是艺术的力量。怎样表现自然美,使之成为艺术的美,《水经注》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难怪苏轼在《寄周安孺茶诗》中这样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
孟门山郦道元。推荐。爱诗词网。郦道元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1),西四十里有风山(2),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3),与龙门山相对(4)。《山海经》曰:“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5)”《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6),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故《穆天子传》曰:“北发孟门九河之隥。(7)”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8),兼孟门津之名矣(9)。此石经始禹凿(10),河中漱广(11),夹岸崇深,倾崖返捍(12),巨石临危,若坠复倚(13)。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14),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15)。其水尚奔浪万寻(16),悬流千丈,浑洪赑怒(17),鼓若山腾(18),浚波颓垒(19),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20),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注释〕(1)北屈县:在今山西省吉县北。(2)风山: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3)孟门山: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4)龙门山: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北。(5)黄垩(e):黄色石灰质的土壤,可作涂料。涅石:一种黑色石。(6)吕梁:吕梁山,在今山西省西部地区,南与龙门山相接。(7)隥:同“磴”,险峻的山坡。(8)阸:即“阨”,阻塞的地势。(9)孟门津:在今陕西省宜川县东南。(10)经始:开始。(11)漱:冲击。广:开阔。(12)返:回冲。捍:摇动。(13)倚:依靠。(14)素气:白气。(15)窥:看。深:深处。魄:心魂。悸:惊动。(16)寻:古代八尺为一寻。(17)浑洪:水势浩大。贔(bi)怒:发怒。(18)鼓:鼓荡。山腾:象山腾起。(19)浚(jun)波:深大的波涛。颓垒:水势平缓。(20)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一书。〔鉴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李白)“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这些唐宋诗人笔下的著名诗句,从不同侧面描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形象。它们或者表现了黄河静穆悠长的情韵,给人以空间的辽阔感和时间的永恒感;或者表现了黄河排山倒海的气势,一往无前的精神,滔滔不绝、浩浩荡荡的伟力。毫无疑问,这些诗句的艺术成就都是极高的。然而,早在公元六世纪初叶,就有一段精采的文字描写了黄河的形象,为唐宋诗人描写黄河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这就是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孟门山下的一条注。在这段文字里,作者多侧面地描绘了河水咆哮闯龙门的壮观景象,充分展示了黄河的美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这段文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孟门山,后一部分写黄河过孟门的壮观景象。在文章的前一部分里,作者先两用“顶真”手法,准确而又清晰地交代了孟门山的地理位置。接着三引古籍,令人信服地介绍了孟门山的地质与孟门山的来历。先引《山海经》,说明地质情况:“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涅石。”再引《淮南子》,说明来历:相传当“龙门未辟,吕梁未凿”的时候,在“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的情况下,由“大禹疏通”而成。又引《穆天子传》中“北发孟门九河之隥”的说法,印证《淮南子》的记载。最后,作者得出结论:“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阸,兼孟门津之名矣。”既然是“龙门之上口”、“河之巨阸”,那么,奔泻的河水突然受阻,必然更加愤怒,也就会格外壮观。这里,为下文大写河水做了铺垫,造成了先声夺人之势。文章的后一部分分三个层次来写。“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这是第一个层次,作者以夹岸山势的描写起头,用滴水穿石的道理作结,从而说明了这夹岸山石的奇特的形状,正是由于黄河水流的冲击形成的。作者落笔于山,而意归于水。我们从这里似乎看到了河水与孟门山搏击的形象。自从大禹凿通孟门,为黄河的前进开辟了道路以后,黄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冲击、洗刷着孟门。几千年过去了,黄河不仅使自己河身日益增宽,而且竟然把两岸大山掏空了。那巨大的山石凌空欲坠,却又依山靠壁,并不掉下来,实在是天下奇观。作者面对此山此水,不禁联想起《汉书》中关于“泰山之溜穿石”的说法,对“水非石凿,而能入石”的道理,有了更深切的体会。黄河与孟门山搏击的形象是一个勇猛的战士的壮美的形象。在这个形象的身上,集中体现了黄河无穷无尽的无坚不摧的伟力,和勇往直前、百折不回的韧劲。“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魄悸。”这是第二个层次,作者描写远望黄河急流撞击溅起的白色雾气,就象行云一样浮动,揭示了黄河柔美的一面。同时,这里也形象地告诉人们:黄河水的无坚不摧的力,恰恰是由运动着的一点一滴的柔水汇集而成的合力。第三层正面描写黄河波涛汹涌过孟门的壮美景象,这是全文的重点。“奔浪万寻,悬流千丈”,这是写水流的速度和气势。由于孟门山口河道的水位差而形成了急浪奔泻、无比迅疾的速度,和从天而降、排山倒海的气势。河水犹如一群受惊脱缰的野马,又如一注飞流直下的瀑布。“浑洪贔怒”,这是写水流的声响。奔涌的河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象发怒狂吼的猛兽,呼啸向前。“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这是河水的形体。水势鼓荡,好似群山腾涌;波涛叠起,一浪赶一浪。滔滔大河呈现出一种前进的动势,一种大起大落的曲线美。这里,场面壮阔,气魄雄伟。作者身临其境,对古书中的记载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战国时慎到所著的《慎子》中说:“河之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弗能及。”对黄河水过孟门时的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速度,惊叹不已。在这后一部分里,作者先以石写水,再由古语“水非石凿,而能入石”,揭示了奇山的由来,进而过渡到直接写水。直接写水,又从远望水流撞击溅出的浪花写起,再由“窥深魄悸”,引出一幅惊心动魄的图画。一层接一层,承转自如;一层进一层,层层翻进,最后推出文章最精采的段落。而读者惊叹未已,文章却又戛然而止。这就把黄河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里,取得了最佳的艺术效果,堪称全文的一个豹尾。美学家告诉我们:无机自然物并不都美,只有以突出的个别的光色形声现象,充分地体现了现象种类普遍性的才美。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光芒、色彩、形状、声响之美的事物,以它突出的个性充分地体现了共性的时候,它才是美的。郦道元之所以面对“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的河水赞叹不已,就是因为这段河水是美的。这段河水的美,首先,在于它美的独特性。它固然呈现出与江水海水不同的风貌,同时,这段山水也是大河上下一万二千里最为壮观的一段。正如有人论述到郦道元的这段文字时所说:“黄河经过龙门,正是最奇险之处,写来惊心动魄。”(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最奇险的山势产生了最壮观的水,它集中地体现了黄河的精神、性格、气魄和风采。其次,在于它美的丰富性。它不但具有内在的无穷无尽的伟力,具有百折不回的韧劲,而且具有外在的色彩之美、声响之美和形体之美,给人以雄伟壮阔的美感,但有时它又呈现出温柔和细腻。再次,在于它美的流逝性。水流在不同地段,从上口到下口,又具有“奔浪万寻”与“浚波颓垒”的变化。郦道元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又曾亲到黄河流域考察,因此,对黄河形象的描写非常真切。描写的真切首先表现在,作者为表现孟门山口黄河之水的美设置了一个独特而又真实的环境。文章不急于正面表现黄河水流过孟门的形象,而是先从山写起,远铺近垫,渐渐逼近,充分描写了孟门山的奇特险要的地形山势,这样,奔腾澎湃的黄河形象在最后出现,就显得格外自然和真实。本文描写的真切还表现在,作者用词造句很讲究形象性。比如:用“倾崖返捍”,写水势汹涌冲击山崖;用“若坠复倚”,写巨石凌空欲坠不坠;用“素气云浮”,写水流撞击溅起的水珠雾气;用“魄悸”形容紧张的心理;用“浑洪”摹状河水的声响;用“山腾”比喻波浪起伏。如此等等,无不形象、妥帖。作者用词造句还很注意语言的节奏感。文章前一部分记山用参差不齐的句式,文章的节奏显得比较舒缓。从“此石经始禹凿”开始,文章句式以四字句为主,比较整齐,节奏开始加快。到“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贔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密集型的四字句式,节调铿锵,语气急迫,有如骏马注坡,与滚滚向前排山倒海的水势相适应,使人读其文,如见其水。最后,以“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一个判断长句,稳稳地将全文收住,可谓水到而渠成。此外,作者五次征引古籍,也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性。黄河是壮美的,郦道元笔下的黄河更富有艺术的魅力。这正是艺术的力量。怎样表现自然美,使之成为艺术的美,《水经注》给我们许多宝贵的启示。难怪苏轼在《寄周安孺茶诗》中这样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字数:3741作者:陆志平知识来源:吴功正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634-638页.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鲁迅 风筝。推荐。爱诗词网。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析】《风筝》写于1925年,作者带着歉疚的心情,以质朴清新的语言,浓郁优美的抒情笔触,回忆儿时对喜爱风筝的小兄弟的粗暴行为——不许他放风筝,踏扁他即将制成的风筝。全文以风筝为线索,小小的风筝牵动着作者浓浓的情思: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深深忏悔,对严酷现实的强烈的忿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篇精湛的散文诗中,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描绘形象,抒发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融情于事,情景交融,天衣无缝。作品记叙的是生活中值得咀嚼难以忘怀的往事,通篇叙事,也通篇抒情,洋溢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写得墨淡情浓,感人肺腑。往事带给作者“无可把握的悲哀”,心如铅块般沉重,这是觉醒后内心的负疚,精神的负重。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自己行为的实质是对儿童一次“精神的虐杀”,表现出作者对儿童诚挚爱护的高尚情怀,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光明坦荡的伟大胸襟。这使我们想起了作者的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更难得的是,作者坦诚解剖自己的同时也无情地解剖社会,作品首尾反复渲染了北方严冬的肃杀,揭示了现实的冷酷黑暗。作品将具体事件的回忆置于典型的社会背景中,反映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深化了作品主题。作品所述之事,是细小平凡的,然而事里蕴蓄的情感则是真挚浓烈的。难忘的愧疚,深沉的悲哀,强烈的郁懑都蕴寓于平实冷静叙述之中,朴素生动的叙事与深沉淳挚的情感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精巧圆熟。作品描绘了北方冬天和江南春天两种自然景色,赋予景物以象征意义,成为表达心境和情感的一种手段。现实中的北京严冬,浓重的肃杀气氛,令人窒息,正是北洋军阀统治下北方严酷现实的象征。而怀想中的江南早春风筝时节的景象,则令人神往;天上各式各样风姿怡人的风筝与地上的杨柳、山桃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绮丽多姿的故乡春色,正是美好境界和光明未来的象征。冬天的肃杀和春天的温煦两种景象强烈对比,互相映衬,鲜明地构成丑与美,黑暗与光明,现实与理想的尖锐对立,不仅强化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否定,且热切表现了作者身处严冬般现实,心存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美好春天的缅怀和倾慕,充分展现了作者在黑暗重压下奋勇抗争、顽强求索的内心世界。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咏怀,景物描写寄寓了无限深情,创造了广阔深远、令人遐想的抒情意境。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真切传神。作品对小兄弟形象的刻划细腻丰满,极富神韵。小兄弟“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一个静的神态,两个动的细节,将他对风筝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神情毕肖,情趣横生,让人又爱又怜。他躲在堆积杂物的小屋偷做风筝,看见“我”来时,“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简洁准确地揭示了他的秘密被发现时的惶悚心理。目睹“我”傲然摧毁他自制待成的风筝时,“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绝望的神态似无声的抗议,传达出他幼小心灵深处无法言说的悲痛。《风筝》色彩素朴,感情深挚,格调高雅,不愧为一篇晶莹凝炼,清新明丽,极富人情味的抒情美文。
【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
旧业已随征战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
破匈奴。推荐。爱诗词网。(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①,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②。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③,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④!”匈奴每人,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⑤。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⑥,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⑦。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⑧,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⑨。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⑩,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11),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12),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防的优秀将领,经常驻防在代和雁门两郡,以防备匈奴入侵。并因实际需要,可以自行任命地方和军中官吏,所收得的租税都纳入李牧军中的办事机构,作为养兵的经费。每天宰杀好几头牛供给军士食用,军士们练习射击、骑马,小心把守着警报台,多多地派遣侦察敌情的人员,优厚地对待战斗人员。发出约束命令:“匈奴一旦侵入边境来抢夺,我们应立即把人马物资收拾起来,退入堡垒中固守。如有人胆敢去捕捉匈奴就处斩。”每当匈奴侵入,烽火台就报警,全部人马都迅即进入堡垒,不敢出战。这样过了好几年,军队也没有什么损失。然而,匈奴认为李牧胆怯,即便是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帅太胆小了。赵王责怪李牧不出兵应战,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很气愤,将李牧召回,用其他人代替为将。之后一年多,每次匈奴来犯,都出兵与匈奴作战。出兵应战,屡次战败,伤亡损失很多,使得赵国的边民不能耕田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做边将,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便强行派遣李牧带兵守边,李牧说:“大王你必定要用我,那就要允许我像以前那样做,才能接受你的命令。”赵王允许了他的要求。李牧到了边关,像从前一样约束官兵。好几年来,匈奴都没有从赵国得到什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得到许多赏赐而不使用他们,他们都愿意为国一战。于是,李牧便为作战,挑选出合格的战车一千三百辆;挑选出合格的骑兵一万三千人;挑选出曾获过百金之赏的勇士五万名;能拉硬弓的善射之兵十万名,并把这些入选的人、马、车辆全部组织起来,进行作战训练。然后,在边境大肆放牧,放牧的百姓遍布边境的田野。匈奴人用少量的人马侵入抢劫,李牧假装打不赢而败走,并把几千人丢给匈奴。匈奴的君主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大举领兵来入侵赵的边境。李牧多用奇特的战阵,向敌左右两面包抄攻击,大败匈奴,杀死匈奴十多万骑兵。灭掉了襜褴族,打败了东胡族,降服了林胡族,单于败逃远奔。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匈奴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城邑。【鉴赏】本文记叙了赵国良将李牧保卫边疆,大破匈奴的战绩。歌颂了李牧不急功,不近利,不逞匹夫之勇,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赵王而罢将丢官,一切以战事为重,一切以护边为重的爱国精神。塑造了貌似“不敢战”,实则英勇善战,貌似“怯弱”,实则大智大勇,匈奴“小入”则“佯北不胜”,匈奴“大人”则“大破大胜”,善为奇谋,独具风采的良将形象。通篇用“赋”的手法,轻描淡写,平实道来,然淡中有浓,平中有奇。平实的陈述与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的丰功伟绩,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地托出一代良将的形象,可谓以平凡显神奇,以淡泊寄至味。文章还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李牧“不敢战”,匈奴“以李牧为怯”;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也因此责备李牧,并“使他人代将”。一抑再抑,李牧之“无能”似乎已登峰造极。但结果是,代他为将之人,以匹夫之勇“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这与李牧原来守边时的“数岁,亦不亡失”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李牧以“不战”为战的策略的英明,这是一扬。最后,赵王不得不再请李牧“将兵”,李牧仍按“如前”之“故约”带兵,抗击匈奴。果然,“匈奴数岁无所得”,这是二扬。最后,李牧训练精兵,布杀阵,诱敌深入,待匈奴“大率众来入”之时,“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这是三扬。这种以“怯”写勇,以“抑”写“扬”,以“不敢战”写“大破之”的手法,使李牧的形象特别突出,独具异采。同时,以李牧的赫赫战功说明他不是真“怯”,而是一种麻痹敌人的奇谋,有力地呼应了开篇的“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使文章首尾完整,浑然一体。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低头思故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关河令周邦彦。推荐。爱诗词网。《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①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释】①暝(ming明):天黑,日暮。②夜永:夜长。【译文】秋日的天空,时阴时晴,渐渐地天黑下来了,庭院里变得一片凄冷。我久久地站着,听到寒风中传来大雁的叫声。抬头却只见云海深深,全然看不到雁飞的踪影。夜深了,客人散去了,我的住所分外寂静。只剩一盏照壁的孤灯,把我的身影相映。这清冷的环境使我顿然酒意全醒,哎,在这漫漫长夜中,我如何能消磨到天明?【集评】清·周济:“淡水”。(《宋四家词选》)清·陈廷焯:“‘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不必说借酒销愁,偏说‘酒已都醒’,笔力劲直,情味愈见。”(《云昭集》)近代·陈洵:“由更深而追想过去之暝色,预计未尽之长夜。神味拙厚,总是笔力有余。”(《海绡说词》)现代·唐圭璋:“此首写旅况凄清。上片是日间凄清,下片是夜间凄清。日间由阴而暝而冷,夜间由入夜而更深而夜永。写景抒情,层层深刻,句句精绝。小词能拙重如此,诚不多见。上片末两句,先写寒声入耳,后写仰视雁影。因闻声,故欲视影,但云深无雁影,是雁在云外也。天气之阴沉,寒云之浓重,并可知已。下片,‘人去’补述,但有孤灯相映,其境可知。末两句,一收一放,哀不可抑。搏兔用全力,观此愈信。”(《唐宋词简释》)【总案】此词以淡永拙厚见长,通篇渲染的是一种孤寂清冷,情怀索寞的境界。设色幽冷,笔力劲直,读之令人耸然而惊,怃然而哀。结拍二句,尤动摇人心: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就无异愁醒,经过麻醉之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难以排遣了。这就充分道出了“此情此景将何以堪”的况味。词中秋景与愁情的结合,已到水乳交融的极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