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一牛车

嫁妆一牛车朗读

文学名作《王祯和·嫁妆一牛车》原文|主题|赏析|概要

作者简介王祯和,台湾花莲县人。1940年生。19岁高中毕业后,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读大学一年级时,他在《现代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鬼·北风·人》,颇得好评。1963年他从台湾大学毕业后,曾回花莲县做过一个时期的中学英语教员。1966年到台南亚洲航空公司任职员。1967年到台北国泰航空公司当职员,然后入台湾电视台负责《名片精华》和其它影片的选播工作。在电视台工作时,他访问过许多电视演员和工作人员,写作并出版了《电视·电视》一书。1972年去美国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学习和研究。1973年回到台湾。他主张一个作家应该写他所熟悉的东西,他说:“我觉得一个作家应该写他最熟悉的东西,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会有生命、有感情,才会使读者有亲切感,产生共鸣感。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是花莲人,从小在花莲长大,18岁以前,没有离开过花莲,所以花莲的风土景物,在我的童年与少年生活的回忆里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是那个时候印象深刻的人、事、物的累积。……也许正因为我也是个‘小人物’吧,他们于我而言是那么亲切、熟悉,他们的乐,也是我的乐;他们的辛酸,也是我的辛酸;他们的感受也是我的感受。”王祯和于1990年因患癌症逝世。他不是专业作家,作品不多。著有:短篇小说集《嫁妆一牛车》、《三春记》、《寂寞红》、《香格里拉》,中长篇小说《美人图》、《玫瑰玫瑰我爱你》,剧本《春姨》、《望你早归》。

内容概要主人公万发是一个半聋而备受生活熬煎的农民。他自从懂事以来,就没有交过好运,一直过着贫穷的日子。自从娶了妻子阿好,他的日子也没见到好处。那年他下河洗澡,耳朵里进了污水,当时正值战争后期天天跑空袭,也找不到大夫。后来痛得厉害,才去找一位医生,可那位医生是学妇产科的,结果把他治得八分聋。他找到工作,每次都干不长,因为人家嫌他重听得太厉害,同他讲话要像吵架似地大吼。后来他就来到这个村庄靠近公墓所在地落户,白天替人赶牛车,从牛车主那里得一点稀粥的酬金,生活可以勉强过得去。只是老婆阿好嗜赌,输多了就卖女儿。他们的三个女儿都被她卖掉,如今只剩下两个男孩了。他们住在通往坟地小路右侧一间草寮,隔一丈之遥还有一间茅屋歪在那里,但那家人家一年前就搬走了,一直空着。突然,有一天阿好报告一个新消息:那空房搬来人了。新搬来的邻居是个单身汉,家中并无女眷,鹿港人,今年三十五六岁,此人姓简,是个成衣贩子,身上有狐臭,气味难闻。两家逐渐熟了起来。姓简的雇用万发的11岁的小儿子阿五跟他做生意,每月给二百元的工资。有时阿好也帮忙给姓简的照料生意。不久,村里就议论纷纷,说姓简的和阿好两个人不清不白。由于万发耳聋,风言风语传到他这里,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了。他虽不太相信,但也有些怀疑。一个月圆的晚上,姓简的在他家和阿好聊天,久久不去,他也陪坐,不肯去睡。待他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阿好仍和姓简的在一起,他大闹一场。阿好说因为阿五起夜小便,看到坟地有黑影,吓哭了,是姓简的刚刚把他抱回来的,云云,并叫阿五起来作证。万发闹得十分尴尬,说捉到又没捉到。几天后,牛车主告他准备将牛租出去耕田,要他歇一段时日。与此同时,姓简的说,他要回鹿港,顺便去台北进货,也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这样,万发和阿五这父子的收入一下子全断了。有人介绍阿好给一家姓林的医院当清洁工去,可是就在林医师面试时,阿好放了5个响屁,这工作也没干成。万发只好去给人帮忙挖墓坑,挣点零钱。这项工作并非天天有。幸好两个月零十天,那个姓简的回来了。阿五也得以复工,每月又有二百元的收入了。自阿五又去帮姓简的贩衣服,每月交家薪金,万发一家的日子过得才有人样一些。万发也有更多的时间守在家里紧紧盯着阿好和姓简的,不给他们一点方便。后来又发生一个情况,人家要收回姓简的现在居住的房子。阿好象当翻译一样,坐在两个男人中间,传达着姓简的意愿:搬到他们家来住,包括房钱、米钱,每月贴补四百八十元。于是,万发和阿好睡在后面;姓简的和阿五在门口铺草席宿夜;衣货堆放在后面的房间。村里村外又满天飞扬起:“万发和姓简的和阿好,三个人同铺歇卧了啦!”万非得已,万发绝不去村里。村人们的嘲笑,使他尴尬得难过。家中有姓简的交付的四百八,加上阿五的工钱,万发也不必到外面做工去了。白天在园里做活,阿好帮着他。夜晚,万发就集中精力防着姓简的入侵他的妻子。像她的影子一般,阿好走到哪里,万发就尾随到那里。甚至阿好去厕所,他也远远地在后边看望。全家吃饭时,两个男人经常在餐桌上冷战。有几次,阿好和姓简的谈得十分和谐,两个人谈笑风生。万发拼尽耳力,还是听不清楚,每逢这时万发就干咳几咳发出严重警告,他们依旧谈笑风生,简直目无本夫。孰能忍,孰不能忍?万发霍地扔下碗筷,气势汹汹地走出去。可是,24小时不到,两个汉子就不战而和啦。每逢如此,当他气愤地走出来,便到一个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解下紧缠在腰际上的长布袋,翻出其中的纸币反复数着,才——,啊!离买台牛车还差一大截,多少纵容姓简的一点,这样的财神,哪里找去?以后几天,万发就会马虎一些。一次,邻居指着阿五说出阿好和姓简的如何如何,被万发听到,忍无可忍,才向姓简的爆发了。姓简的当晚离去,村中又有闲话了。这时,万发的日子又紧了起来,倒霉的事不打一处而来:他租种的蕃薯园地被别人租去准备种琼麻,未长熟的蕃薯全给翻出来,万发仅得一百元的赔偿费;偏在这时,阿五又患起严重的腹泻;拴紧在腰际的钱袋内准备顶牛车的钱倾袋一空了。原来的牛车主又来找他去赶车,而那牛偏偏又发了野性,撞伤了一个三岁的小孩。而万发则因此被判了刑。在狱中他经常想念家中的阿好和阿五,有一天竟然对自己当初赶走姓简的而后悔起来。有一次阿好来探监,说现在姓简的又回来了,多亏他照应着一家。出狱那天,阿好母子来接他。阿五还穿着新衣服。晚上姓简的拿出两瓶啤酒,给万发压惊。阿好说:“简先生给你顶了一台牛车。明天起你就可以赚实在的啦!”万发一生盼望着拥有的牛车竟在眼前实现。高兴了一会儿,就生起自己的气来:可卑啊,竟是用妻换来的!不过他还是盛情难却地接下了牛车。于是,几乎每礼拜,那姓简的都送给他一瓶啤酒,打发他到村里饭馆去享用一顿。万发也颇知趣地总是盘桓到很晚才回家来。有时回得太早了些,他就在门外探望,要挨延到姓简的行事完毕出来到门口铺席的地方和阿五一同歇卧,万发才进得家去,他脸上冷漠,似乎没有见到姓简的,也没有嗅到他身上的狐臭。

作品鉴赏1966年,尉天骢、陈映真等人在台湾创办了《文学季刊》,他们追求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文学必须同现实结合在一起,必须流动着时代精神的血液,必须有积极的目的——使读者通过读文学作品而能迈进一个广大的、崇高的境界。他们不仅在理论上抵制当时西方现代主义对台湾文坛的影响,在创作上还提出了“回归到现实”的口号,主张文学还是要走现实主义的道路。有几位土生土长的台湾省籍青年作家,意识到“虚无荒谬”之怪诞,感觉到“苍白无根”之飘零,开始重视表现自己的乡土——本乡本土的现实生活。当时,在“横的移植”滔滔滚滚的洪流之中,这些陆续出现的现实主义的“乡土”作品似乎并不显眼。可是到了70年代,这些“乡土文学”作品却开始广受注意,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和欢迎。王祯和1967年发表于《文学季刊》上的这篇《嫁妆一牛车》,便是那时台湾乡土文学的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嫁妆一牛车》写万发最后竟听任自己的妻子与人私通而接受对方一辆牛车作为“嫁妆”,这牛车是他一辈子梦寐以求却始终不能如愿以偿的。有了自己的牛车,他便可以独立谋生;也唯有自食其力,他才能挽回他失去的自尊,他却在另一方面失去了人的自尊。正是通过他既自尊又屈辱的心理,王祯和让我们看见一个最渺小、最被忽视的小人物,让我们看见一种最卑下的生活和一个人在生活中无可奈何的情境。王祯和笔下的小人物,尽管境遇如此可悲又可怜,却从未想到“死”,而是忍辱负重地活下去。王祯和的一些这类作品,写的都是悲剧,但是却使人读了始而暗然失笑,继而又感到一种难言的辛酸,甚至会使你的眼睛为泪水所模糊。海峡两岸,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作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在反映社会矛盾的文学作品中也必然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大陆的作家能自觉地运用阶级观点来观察、分析和处理社会矛盾;而台湾作家在反映社会矛盾时,从不触及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即使写了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悲苦生活,那往往也只是那个小人物的命运不济而已。在这一点,大陆读者在阅读台湾文学(包括台湾乡土文学)作品时,应当心中有数,阅读《嫁妆一牛车》这类作品就应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了解这一点。同时,也不能苛求台湾作家,更不应以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海峡彼岸的作家。这篇小说具有涵盖面较广较深的主题,那就是生命之权威:濒临绝境的生命会逼迫常人不得不向严酷的现实低头。你看万发所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不止是老婆,还有村人无休止的冷酷的鄙视和刻毒的嘲笑,以及自己内心无尽的苦闷。小说是运用万发这一人物的单一叙事观点写成的,对这一人物的心理刻画也十分细腻并层次分明。自从姓简的介入他们的生活,万发的一连串心理过程也就开始了:万发在听到村人传说姓简的和自己的老婆关系暧昧时,先是“恐慌”,继而“惊喜”(“到底阿好还是丑得不简单啊”),再而“恨憎”;然后转为疑信参半而采取“戒严”;等到有一次阿好和姓简的胡搞被万发当场逮到,万发在阿好硬来软去地狡辩下那一份无奈(自忖或许“猜疑过重”);接着姓简的宣布回家,万发如释重枷,却又为了财源断绝三餐不继而苦恼;等到姓简的再度出现,要阿五继续帮他去摆地摊,生活又呈现曙光,万发内心窃喜,却又故作反应冷淡;再后来姓简的房子被收回,打算搬来与他们同住,万发陷入了内心的矛盾挣扎;姓简的搬来后,万发既尴尬又不得不严加防范的紧张心情;终而至于忍无可忍和姓简的决裂的那一股狂怒的爆发……。总而言之,作者经由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去刻画万发心理变化的复杂过程。这篇小说的结构,采用的是“全局追溯”法,把“现在”——万发为了给姓简的提供方便而去饭馆喝啤酒的时间从中截开,把“过去”时间整个嵌进来。首尾是“现在”,其余全是“过去”。“现在”只是片刻间,而“过去”则是长达数年的完整的故事。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

【诗句】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今年的花再度绽开,又是一年了【全诗】《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题解】此诗约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时韦应物在滁州(今属安徽)刺史任。李儋:字幼遐,官至殿中侍御史,韦集中寄李儋诗多首。元锡:或谓亦李儋字。此外,元和、长庆年间有福建、宣歙观察使元锡,字君贶,似时代稍迟,恐非其人。诗意似亦仅寄一人。诗中叙别后思念之情。颈联二句,抒写愧对人民困苦流亡,尤为后人所传诵。宋代黄彻《䂬溪诗话》卷二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尾联则表示盼望友人来相会。全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全诗赏析】作于兴元元年(784)春滁州任所,诗中西楼当在滁州,去年朱泚叛军盘踞长安,德宗一直流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李儋为作者诗友,时官殿中侍御史,此诗叙离别及感时之思,谢榛《四溟诗话》谓律诗八句皆淡者,孟浩然、韦应物有之,本篇即是。首联从前一年分别时说起,将花里话别的往事重提,出语淡雅,只于“又”字见情,足以引起对方同样地念旧。次联感时自伤。诗人离开长安,出守滁州这一年,政局发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又一次动乱,事态严重;加之年近半百,又兼多病,国家和个人都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世事茫茫”、“春愁黯黯”,危苦孤寂之中,对故人也就特别思念。由于政局不安,民生凋弊,在官者亦不能有大作为,看到邑有流亡的事实,自己不能不受良心谴责,感到惭愧,这就加强了本来就有的归田隐居的想法。两句语挚意切,向来为人传诵。宋人黄彻《䂬溪诗话》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末联点明作意:听说你要来,故一直向人打听,可是看看西楼的月亮都圆了几回,还没有盼到。言下之意是盼对方快来,为什么不直说?因为这是写诗,寄情思于月缺月圆,与首联同归淡雅。因为诗写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头,调子不免低沉,又都是肺腑之言,所以笔笔实在,声声入耳。五六两句表现从政者的良心发现,为全诗增价。

()

【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出处】唐·王维《辛夷坞》【意思】山涧口空寂无人,花儿独自纷纷开放,又相继凋落。涧(jiàn):山间流水的沟。户:出入口。【鉴赏】寂寞的涧户,杳无人烟,这山中美丽动人的辛夷花,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声无息地开花,又无声无息地独自凋零。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了落寞孤单的感觉。任凭辛夷花花朵开放得再好,再娇艳动人,也无人欣赏,最终只能逐渐凋零。花落本就让人伤悲,无人欣赏的花凋零更让人难过。花且如此,人何以堪?诗歌以辛夷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情景,寄托了诗人感伤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被压抑埋没的无奈情绪。【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间野外阒无人迹,花草自生自灭。[例]幽壑中有一片红红艳艳的山花,远远望去,烂漫至极。我又想起了王维写的《辛夷坞》的诗句:“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诗句使人于此时此地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花开花落,既没有人赞美它,也没有人为花的凋零而悲伤。(许乐江《楼观台怀古》)【全诗】《辛夷坞》.[唐].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鉴赏】王维是盛唐著名诗人,其山水诗尤佳。因他奉佛,又是画家,在山水诗中就注进了自己独特的观察和感受,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高度,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咏辛夷的诗就颇能代表王维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色彩。辛夷,即木笔树的别称,又有紫玉兰、女郎花、木兰花之称。前两句“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是写辛夷花开似芙蓉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相近,裴迪在他和《辛夷坞》诗中也说:“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其花开时节在早春,而且是先叶开花,有紫、红两种,其含苞待放时有如笔蘸紫红颜料的毛笔头,向上而立,故有木笔之称。王维这里描绘的着眼点是木末,即树枝上的辛夷花,其色与芙蓉花相近,这一点,不从似笔着眼,也不从女郎花着眼,自有他自己的会意之处。“山中发红萼”辛夷花苞在“山中”发,其色为红,这里“山中”给人空旷之感。接着第三句“涧户寂无人”是进一步强调了辛夷花的红萼所处环境,是山中涧谷,寂寂无人的所在。“纷纷开且落”一句作结,将“无人”的境界进一步深化,深化到连花也“无”的最高境界中。“纷纷”是言其多,“开且落”是那样急促,匆匆而开,匆匆而落;发自山中,落于山中。不为人所开,不为人所落。这是一种多么古朴、宁静的境界,从这一境中我们能体味到什么呢,是为辛夷花“红萼”发而欣喜,为其落而惋惜吗?还是从辛夷花的山中自开自落的变化中对自然和人生有所领悟呢?真令人味之无穷,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感。王维这里不仅仅是咏辛夷花,而是借此抒写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发,一种对自然界的返朴归真的探求。他不以咏物的细巧精致取胜,而是以物写境,以境喻理,以境达理。这在咏物诗写作中真可以说别具一格,难以企及。当然咏物诗贵在有寄托,但寄托也是各种各样,难求一律。王维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无人的境界,花开花落无人知也无须人知的境界,就是无我的境界,我与物混一的境界。不必欣喜于“红萼发”,不必惋惜于“开且落”。“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好静”的追求不一定限于晚年,以动态写静,动中求静,倒却是王维诗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他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所追求的境界同《辛夷坞》境界相类。当然,这些地方都是他辋川别墅的具体处所,还有文杏馆,斤竹岭,孟城坳,华子冈等胜地,他都有吟咏。但就咏辛夷而言,用简炼形象语言将花开花落的常见现象表现得如此富有哲理,确是大家手笔。

()

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出,止啖糟饼二枚,即有酣状。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耶?”曰:“非也,食糟饼耳。”归以语妻,妻曰:“便说饮酒,也妆些门面。”夫颔之。及出,遇此友,问如前,以吃酒对。友诘之曰:“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的。”友笑曰:“仍是糟饼。”既归,而妻知,咎曰:“酒如何说熯?径云热饮。”夫曰:“已晓矣!”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友问曰:“尔吃几何?”伸指曰:“两个。”

()

【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怎么能低着眉头,弯着腰去侍奉权贵,这样做绝不能使我开心欢笑。摧眉:低下眉头,一说低头。折腰:弯腰。事:侍奉。【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鄙于卑躬屈膝,不媚权贵的高贵品行。[例]唐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别人去攀附,找靠山,见了皇帝背朝天,他偏要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鄙弃权势,保持自我。(王维友《贱骨头、软骨头、硬骨头》)【鉴赏】原诗中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两句大意是说,最好是到名山求仙。骑白鹿以遨游的典故,出自《楚辞·哀时命》:“浮云雾而人冥兮,骑白鹿而容与。”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出职,赋归去来。”这是李白这两句诗的出典。李白不得志于当时,遂有出世之想。不为权贵摧眉折腰,表明李白有一副傲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鼓舞了后人坚毅的独立人格。做人要有抱负,不随世浮沉,不做随风倒的墙头草。一般有气节的人,也常用这两句诗来表示自己的清高自守,不向权贵低头。【原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赏析】这首诗的题目一作《别东鲁诸公》,作于作者人生最得意辉煌的长安经历之后。诗以梦境为线索,写了游天姥山遇见仙人的美妙过程;当梦醒回到现实后,诗人表达了人生万事如流水的虚无思想,最后又以高傲不屈的人格精神振起,预示了他将寻求“开心”的人生未来。此诗起笔飘忽,结尾豪放,梦境奇特,描写精彩,将本来没有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神仙洞天一节令人叫绝。能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与作者的性情有关,更与他“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人生实践有关。由此解读此诗时应注意另一个关键,人生经历的现实其实是作者创作想象的基础,不然就不会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那样愤激的话语,因此这是一篇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巧妙结合的诗篇。此外还要注意,李白固然天才纵横,但他并非不读书。他的有些诗通篇用典,足见其博学功夫。此诗写得浪漫,对前人典籍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屈原的《离骚》中飞腾上天的景象描写,不正是启发此诗的来源?诗中那些“兮”字,难道不是骚体的痕迹?因此,天空尽管绚烂奇妙,还须立地想去,没有地,何来天?诗如此,学习如此,人生如此。

()

(汉)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