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本〕江口涣
【原文】:
那一天,晴空如洗,万里无云,是看鹤飞翔最好的日子。
朝鲜东北端咸镜北道有一座山,名叫雁回山。每年到了三月中旬,在十天左右的时间里,每天都有成百成千只鹤,从南方飞向这座高山。一旦来到这儿,鹤群立即展翅高翔,直上云霄,而后调头向北,一直飞去。
鹤这种鸟,寒冬在温暖的南方度过;春回大地,北方暖和时,又成群结队,飞回遥远的西伯利亚或蒙古,在那里产卵,饲育雏鹤。
雁回山附近,是鹤群飞归西伯利亚的必由之地,春天米临,每天都有无数鹤群,宛如飞机的编队,排成队形,通过这儿。
很久以前,朋友邀我说:鹤结伴飞翔,景色壮丽,不可不看。恰逢有事赴朝,我遂偷闲前来一饱眼福。
由清津港乘汽车驶至镜城这个地方,我拜访了山下先生,因为他答应今天引我观看鹤飞。
中午稍过,我和山下先生离开镜城东门,沿稻田中小路,向雁回山一直走去。
南北两侧,险峻的群山蜿蜒起伏,宛如波涛;夹在中间的稻田一望无际,片片稻田,冰荧闪闪,寒气阵阵袭人。
这一天,天气晴和,春光煦煦,在朝鲜是少见的好天气,我们步行到雁回山附近时,已是遍体暖烘烘,脊背汗津津的了。
“不知是什么缘故,每天一定在中午稍过,鹤群才飞来。并且,象今天这样的好天气,鹤群明显增多。一群接一群,络绎不绝。傍晚飞来的鹤群,只好落在附近的稻田里,休息一夜,翌日天一揭晓,继续飞向北方。过夜时,每群都一定有一只鹤值班警戒,通宵不眠。鹤这种鸟,警惕性很高。”山下先生一面走路,一面讲给我听。
不久,南侧蜿蜓群山的苍穹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今天第一阵鹤群已映入眼帘。
飞机的编队,一般是三架为一组,排成三角队形,可是我有生以来初次看到鹤的队列,却是一字形横队。
鹤群迅速向这边移动。当飞临我们伫立的稻田上空时,引颈仰望,大小如白鹭,形体已可看清,无疑这就是鹤。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白顶鹤,大约有一百只左右。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谕。
我抬头仰望,脖颈有些酸痛,此时,鹤的编队已渐渐接近雁回山。
当鹤群最后飞临峰峦山巅上空时,位于队列最右端的大鹤,“啯——啯”长鸣两三次,啼声悠扬,响彻太空。排成一字横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调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
“怪呀!为什么变换了方向?”
凝神望去,排头大鹤先向右旅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
此情此景多么壮丽啊!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飏;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扬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
就在此时,一只大苍鹰,由雁回山的山阴处展开双翅,奋力滑行飞出。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啯——啯——啯”的啼鸣声。鹤群发现可怕的苍便鹰互相报警,彼此关照。
苍鹰飞到鹰群上空时,疾速翻身,飕地一声,飞箭似地冲进鹰群的圆形队伍之中。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刻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
说时迟,那时快,一只鹤被苍鹰抓住,痛苦地扑打着翅膀,落向下方。于是其它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疾速转身,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鹰,
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中展开了,
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儿只不等,拧成一团,拚命向苍鹰扑去。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鹰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
苍鹰不知何时已湮没在旋转的鹤群中,踪影全无。
战斗继续好长一段时间,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放开了费了很大力气抓到的鹤,从成群飞舞高声啼叫的鹤群中敏捷悠然地穿了过去,脱离战斗,飞向青天,凌空疾翔,一瞬间,消失在雁回山的彼方。
苍鹰消逝很久以后,鹤群仍然零乱飞舞,担心地啼叫。直到弄清苍鹰不会再来袭击,才放下心来,恢复了圆形队,向高空升去。
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有如盘蚊香拉长的形状,静静地飞上高空。不久,一只鹤慢慢地落后于伙伴,这引起我强烈的注意。
这只鹤可能因为在方才的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己丧失继续飞翔的力量。几次缓慢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伍,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落去。
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混乱之中。
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象为伙伴打油加气,然而无济于事。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
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
在这段时间里,其它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队列。待伤鹤归队后,才似乎放下心来,又排圆形队,向高空上升。
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象飞蛾,最后小如蚊。空气清彻如洗,一直可以辨认出鹤的体形。
过了一会儿,由圆形队的先端开始拉长伸直,迅速变成竖线,停止上升。从排头依次调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长长的细丝,风驰电掣般地一路向北飞去。
“在那高空中,一定有一股由南向北始终猛烈流动的气流。鹤群清楚知道,如驾乘这股气流,就能轻而易举地飞到遥远遥远的北方。因为这个缘故,鹤群才集中于此。特意飞升到高空。鹤是一种挺聪明的鸟。”
一直凝视着向北飞去的鹤群,山下先生钦佩地讲着。
这时,刚才三只鹤把身体紧紧靠拢一块,由后方追赶队列的情景又一次萦绕脑际。
“如今那两只强健的鹤仍旧用翅膀载运着受伤的伙伴吧?!在那样高的太空中,这是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啊!为了不抛弃伙伴,三只鹤结成一体,只振动单翅,翱翅高空,鹤是一种多么友爱的集体啊!”
想到这儿,我又一次引颈仰望,凝视北空。只遥见许许多多微小的黑色斑点,排成一列,一路向远方飞去。哪个斑点是那两只强健的大鹤,已分辨不清。这些又黑又小的斑点,渐渐消逝于晴朗高空那耀眼的蔚蓝色之中。
不久,南面的天空中又出现了一群鹤。这群鹤也如此,飞到雁回山上空时,排列成巨大的圆圈,缓缓盘旋上升。最后也调头向北,消逝在蔚蓝色天空的深处。
接连飞来的几群鹤都如此。这些鹤一般以灰色的白顶鹤为多,偶尔也有绮丽纯白的丹顶鹤飞来。
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每群鹤所排的队列,形形色色各不相同。
开头的那群鹤排成整整齐齐的一字形横队,第二批鹤群排成1字形横队。同是一字形横队,有的左端突出在前,右端落在后面;相反,有的右端突出在前,左端落在后面。有的排成山字形队列,中间突出在前,两端落在后面。
但是,各群鹤相同之处是,飞在排头和排尾的一定是强健的大鹤。它们是鹤群中最健壮的,也是最熟悉路途的,它们飞在排头和排尾,负有保护鹤群和带路的任务。队列中有时候夹杂有小鹤。这时,父鹤和母鹤一定飞在子鹤的两旁,小心保护,三只鹤并排前进。
这些集团鹤群翱翔高空的漫长的旅途,还要继续数日吧!?为了产卵,它们还要飞翔几天才能到达遥远的北国呢!
但愿刚才与苍鹰搏斗负伤的鹤,救助伤鹤的两只健壮大鹤,不,无论哪一只鹤,翱翔天空的所有的鹤,无一例外,都能够平安无事结束旅程,顺利地飞到安乐的北国。我凝眸高空片刻,心中这样祝愿着。
鹤群仍然一群接一群飞来……
(陈书玉译)
【作者简介】:
江口涣(1887——1975)日本小说家、评论家。1912年出版处女作《海上浮舟》,成名作是《一个女人的犯罪》。此外还有《火山下》、《新娘子和一匹马》以及自传性质的评论著作《我的文学半生记》等。
【鉴赏】:
《鹤》是一篇托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对鹤群的合力战鹰、扶持弱小的行为的描述,歌颂了勇敢对敌、团结友爱、一致向前的精神。文章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波澜起伏,然而却贯注了作者对鹤群的景仰、敬慕、赞叹之情。
开篇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自己的听闻、朋友的描述为鹤群的出现作了铺垫性的描写:每年冬天到南方过冬,春回大地时便飞回北方,它们的飞行极为有规律而且警惕性很高。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开始描摹他们亲眼所见的鹤群:对它们的色彩、形体作了详细的描绘,极力赞美鹤群的美丽姿态,引起人们的怜爱。
接着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一只苍鹰抓住了其中的一只鹤,这时鹤群同苍鹰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作者将这场战斗写得有声有色,突出表现了群鹤齐心协力、英勇对敌的顽强精神,刻划了一组生动战斗的鹤的群像。
然后用两只强壮的鹤救护一只受伤的鹤的情景又雕塑出几只鹤的突出形象。那只在激战苍鹰中受伤的鹤落在后面,马上引起了群鹤的关注,接着便有两只强壮的鹤用翅膀扶起它,一起奋力飞到队伍之中。这是一个多么友爱、团结、充满温情的集体啊!作者将它们的行动细节描绘得极富人情味,更加深了对鹤群的赞叹欣赏之情。
为了再次突出群鹤的集体观念和团结精神,作者接着又写了大大小小的鹤群,对于它们的种类、队形、同异都作了详细描述,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语言质朴无雕琢,但是却生动、鲜明地写出了鹤的特征,质朴的语言与鹤群的可贵精神很相称,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朴实中尤见其内在的美。
江口涣。推荐。爱诗词网。作者:〔日本〕江口涣【原文】:那一天,晴空如洗,万里无云,是看鹤飞翔最好的日子。朝鲜东北端咸镜北道有一座山,名叫雁回山。每年到了三月中旬,在十天左右的时间里,每天都有成百成千只鹤,从南方飞向这座高山。一旦来到这儿,鹤群立即展翅高翔,直上云霄,而后调头向北,一直飞去。鹤这种鸟,寒冬在温暖的南方度过;春回大地,北方暖和时,又成群结队,飞回遥远的西伯利亚或蒙古,在那里产卵,饲育雏鹤。雁回山附近,是鹤群飞归西伯利亚的必由之地,春天米临,每天都有无数鹤群,宛如飞机的编队,排成队形,通过这儿。很久以前,朋友邀我说:鹤结伴飞翔,景色壮丽,不可不看。恰逢有事赴朝,我遂偷闲前来一饱眼福。由清津港乘汽车驶至镜城这个地方,我拜访了山下先生,因为他答应今天引我观看鹤飞。中午稍过,我和山下先生离开镜城东门,沿稻田中小路,向雁回山一直走去。南北两侧,险峻的群山蜿蜒起伏,宛如波涛;夹在中间的稻田一望无际,片片稻田,冰荧闪闪,寒气阵阵袭人。这一天,天气晴和,春光煦煦,在朝鲜是少见的好天气,我们步行到雁回山附近时,已是遍体暖烘烘,脊背汗津津的了。“不知是什么缘故,每天一定在中午稍过,鹤群才飞来。并且,象今天这样的好天气,鹤群明显增多。一群接一群,络绎不绝。傍晚飞来的鹤群,只好落在附近的稻田里,休息一夜,翌日天一揭晓,继续飞向北方。过夜时,每群都一定有一只鹤值班警戒,通宵不眠。鹤这种鸟,警惕性很高。”山下先生一面走路,一面讲给我听。不久,南侧蜿蜓群山的苍穹深处,浮现出一排黑芝麻粒般的小斑点,清晰可辨。今天第一阵鹤群已映入眼帘。飞机的编队,一般是三架为一组,排成三角队形,可是我有生以来初次看到鹤的队列,却是一字形横队。鹤群迅速向这边移动。当飞临我们伫立的稻田上空时,引颈仰望,大小如白鹭,形体已可看清,无疑这就是鹤。这些鹤都是灰白色的白顶鹤,大约有一百只左右。它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伸,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谕。我抬头仰望,脖颈有些酸痛,此时,鹤的编队已渐渐接近雁回山。当鹤群最后飞临峰峦山巅上空时,位于队列最右端的大鹤,“啯——啯”长鸣两三次,啼声悠扬,响彻太空。排成一字横队的鹤群以此为信号,一齐调头向左转,变成单列纵队。“怪呀!为什么变换了方向?”凝神望去,排头大鹤先向右旅转,而后悠哉游哉翱翔高空。后续鹤也都一只紧接一只,向右旋转,直腾高空。此情此景多么壮丽啊!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飏;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一点一点冉冉高飞。盘旋的圆形队和轻快飞舞的鹤姿,悠悠扬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就在此时,一只大苍鹰,由雁回山的山阴处展开双翅,奋力滑行飞出。鹤群立刻发出嘹亮的“啯——啯——啯”的啼鸣声。鹤群发现可怕的苍便鹰互相报警,彼此关照。苍鹰飞到鹰群上空时,疾速翻身,飕地一声,飞箭似地冲进鹰群的圆形队伍之中。静静旋转的鹤群,阵势立刻崩溃,惊恐万分,慌乱啼鸣,扑打双翅,陷入一片混乱。说时迟,那时快,一只鹤被苍鹰抓住,痛苦地扑打着翅膀,落向下方。于是其它鹤更加狂乱啼鸣,一只紧跟一只,疾速转身,俯冲下来去追逐下滑的苍鹰,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中展开了,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儿只不等,拧成一团,拚命向苍鹰扑去。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鹰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苍鹰不知何时已湮没在旋转的鹤群中,踪影全无。战斗继续好长一段时间,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放开了费了很大力气抓到的鹤,从成群飞舞高声啼叫的鹤群中敏捷悠然地穿了过去,脱离战斗,飞向青天,凌空疾翔,一瞬间,消失在雁回山的彼方。苍鹰消逝很久以后,鹤群仍然零乱飞舞,担心地啼叫。直到弄清苍鹰不会再来袭击,才放下心来,恢复了圆形队,向高空升去。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有如盘蚊香拉长的形状,静静地飞上高空。不久,一只鹤慢慢地落后于伙伴,这引起我强烈的注意。这只鹤可能因为在方才的战斗中受了重伤的缘故,愈来愈落在伙伴的后面,似乎己丧失继续飞翔的力量。几次缓慢扑打翅膀,迅速脱离开队伍,身体飘飘摇摇,一直向下落去。此刻鹤群又一齐发出了悲痛的啼鸣。静静飞翔的队列又陷入混乱之中。队列最前方很快翻身飞出两只健壮的大鹤,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引吭高鸣,盘旋周围,好象为伙伴打油加气,然而无济于事。伤鹤虚弱地扑打着翅膀,愈来愈向下落去。于是,竟然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来救的两只大鹤,伸出长长的翅膀,从左右两侧紧紧靠近伤鹤身旁。将伤鹤扶上翅膀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静静地飞回高空的队列。在这段时间里,其它鹤高声啼叫,盘旋高空,一齐等待伤鹤返回队列。待伤鹤归队后,才似乎放下心来,又排圆形队,向高空上升。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象飞蛾,最后小如蚊。空气清彻如洗,一直可以辨认出鹤的体形。过了一会儿,由圆形队的先端开始拉长伸直,迅速变成竖线,停止上升。从排头依次调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长长的细丝,风驰电掣般地一路向北飞去。“在那高空中,一定有一股由南向北始终猛烈流动的气流。鹤群清楚知道,如驾乘这股气流,就能轻而易举地飞到遥远遥远的北方。因为这个缘故,鹤群才集中于此。特意飞升到高空。鹤是一种挺聪明的鸟。”一直凝视着向北飞去的鹤群,山下先生钦佩地讲着。这时,刚才三只鹤把身体紧紧靠拢一块,由后方追赶队列的情景又一次萦绕脑际。“如今那两只强健的鹤仍旧用翅膀载运着受伤的伙伴吧?!在那样高的太空中,这是件多么辛苦的事情啊!为了不抛弃伙伴,三只鹤结成一体,只振动单翅,翱翅高空,鹤是一种多么友爱的集体啊!”想到这儿,我又一次引颈仰望,凝视北空。只遥见许许多多微小的黑色斑点,排成一列,一路向远方飞去。哪个斑点是那两只强健的大鹤,已分辨不清。这些又黑又小的斑点,渐渐消逝于晴朗高空那耀眼的蔚蓝色之中。不久,南面的天空中又出现了一群鹤。这群鹤也如此,飞到雁回山上空时,排列成巨大的圆圈,缓缓盘旋上升。最后也调头向北,消逝在蔚蓝色天空的深处。接连飞来的几群鹤都如此。这些鹤一般以灰色的白顶鹤为多,偶尔也有绮丽纯白的丹顶鹤飞来。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每群鹤所排的队列,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开头的那群鹤排成整整齐齐的一字形横队,第二批鹤群排成1字形横队。同是一字形横队,有的左端突出在前,右端落在后面;相反,有的右端突出在前,左端落在后面。有的排成山字形队列,中间突出在前,两端落在后面。但是,各群鹤相同之处是,飞在排头和排尾的一定是强健的大鹤。它们是鹤群中最健壮的,也是最熟悉路途的,它们飞在排头和排尾,负有保护鹤群和带路的任务。队列中有时候夹杂有小鹤。这时,父鹤和母鹤一定飞在子鹤的两旁,小心保护,三只鹤并排前进。这些集团鹤群翱翔高空的漫长的旅途,还要继续数日吧!?为了产卵,它们还要飞翔几天才能到达遥远的北国呢!但愿刚才与苍鹰搏斗负伤的鹤,救助伤鹤的两只健壮大鹤,不,无论哪一只鹤,翱翔天空的所有的鹤,无一例外,都能够平安无事结束旅程,顺利地飞到安乐的北国。我凝眸高空片刻,心中这样祝愿着。鹤群仍然一群接一群飞来……(陈书玉译)【作者简介】:江口涣(1887——1975)日本小说家、评论家。1912年出版处女作《海上浮舟》,成名作是《一个女人的犯罪》。此外还有《火山下》、《新娘子和一匹马》以及自传性质的评论著作《我的文学半生记》等。【鉴赏】:《鹤》是一篇托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对鹤群的合力战鹰、扶持弱小的行为的描述,歌颂了勇敢对敌、团结友爱、一致向前的精神。文章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波澜起伏,然而却贯注了作者对鹤群的景仰、敬慕、赞叹之情。开篇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自己的听闻、朋友的描述为鹤群的出现作了铺垫性的描写:每年冬天到南方过冬,春回大地时便飞回北方,它们的飞行极为有规律而且警惕性很高。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开始描摹他们亲眼所见的鹤群:对它们的色彩、形体作了详细的描绘,极力赞美鹤群的美丽姿态,引起人们的怜爱。接着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一只苍鹰抓住了其中的一只鹤,这时鹤群同苍鹰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作者将这场战斗写得有声有色,突出表现了群鹤齐心协力、英勇对敌的顽强精神,刻划了一组生动战斗的鹤的群像。然后用两只强壮的鹤救护一只受伤的鹤的情景又雕塑出几只鹤的突出形象。那只在激战苍鹰中受伤的鹤落在后面,马上引起了群鹤的关注,接着便有两只强壮的鹤用翅膀扶起它,一起奋力飞到队伍之中。这是一个多么友爱、团结、充满温情的集体啊!作者将它们的行动细节描绘得极富人情味,更加深了对鹤群的赞叹欣赏之情。为了再次突出群鹤的集体观念和团结精神,作者接着又写了大大小小的鹤群,对于它们的种类、队形、同异都作了详细描述,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语言质朴无雕琢,但是却生动、鲜明地写出了鹤的特征,质朴的语言与鹤群的可贵精神很相称,寄托了作者的美好的愿望,朴实中尤见其内在的美。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鲁迅 风筝。推荐。爱诗词网。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周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析】《风筝》写于1925年,作者带着歉疚的心情,以质朴清新的语言,浓郁优美的抒情笔触,回忆儿时对喜爱风筝的小兄弟的粗暴行为——不许他放风筝,踏扁他即将制成的风筝。全文以风筝为线索,小小的风筝牵动着作者浓浓的情思: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深深忏悔,对严酷现实的强烈的忿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这篇精湛的散文诗中,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描绘形象,抒发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融情于事,情景交融,天衣无缝。作品记叙的是生活中值得咀嚼难以忘怀的往事,通篇叙事,也通篇抒情,洋溢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写得墨淡情浓,感人肺腑。往事带给作者“无可把握的悲哀”,心如铅块般沉重,这是觉醒后内心的负疚,精神的负重。作者清醒地认识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自己行为的实质是对儿童一次“精神的虐杀”,表现出作者对儿童诚挚爱护的高尚情怀,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光明坦荡的伟大胸襟。这使我们想起了作者的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更难得的是,作者坦诚解剖自己的同时也无情地解剖社会,作品首尾反复渲染了北方严冬的肃杀,揭示了现实的冷酷黑暗。作品将具体事件的回忆置于典型的社会背景中,反映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深化了作品主题。作品所述之事,是细小平凡的,然而事里蕴蓄的情感则是真挚浓烈的。难忘的愧疚,深沉的悲哀,强烈的郁懑都蕴寓于平实冷静叙述之中,朴素生动的叙事与深沉淳挚的情感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精巧圆熟。作品描绘了北方冬天和江南春天两种自然景色,赋予景物以象征意义,成为表达心境和情感的一种手段。现实中的北京严冬,浓重的肃杀气氛,令人窒息,正是北洋军阀统治下北方严酷现实的象征。而怀想中的江南早春风筝时节的景象,则令人神往;天上各式各样风姿怡人的风筝与地上的杨柳、山桃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绮丽多姿的故乡春色,正是美好境界和光明未来的象征。冬天的肃杀和春天的温煦两种景象强烈对比,互相映衬,鲜明地构成丑与美,黑暗与光明,现实与理想的尖锐对立,不仅强化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否定,且热切表现了作者身处严冬般现实,心存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美好春天的缅怀和倾慕,充分展现了作者在黑暗重压下奋勇抗争、顽强求索的内心世界。作者借景抒情,托物咏怀,景物描写寄寓了无限深情,创造了广阔深远、令人遐想的抒情意境。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真切传神。作品对小兄弟形象的刻划细腻丰满,极富神韵。小兄弟“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一个静的神态,两个动的细节,将他对风筝的陶醉之情跃然纸上,神情毕肖,情趣横生,让人又爱又怜。他躲在堆积杂物的小屋偷做风筝,看见“我”来时,“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简洁准确地揭示了他的秘密被发现时的惶悚心理。目睹“我”傲然摧毁他自制待成的风筝时,“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绝望的神态似无声的抗议,传达出他幼小心灵深处无法言说的悲痛。《风筝》色彩素朴,感情深挚,格调高雅,不愧为一篇晶莹凝炼,清新明丽,极富人情味的抒情美文。
浪史。推荐。爱诗词网。浪史清啸风轩藏版本《浪史》扉页书影日本素白纸抄本《浪史》正文书影明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巧姻缘》、《浪史奇观》、《梅梦缘》、《湖山外史》。四十回。题“风月轩又玄子著”,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明万历中后期。现存主要版本有日本素白纸抄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日本奚疑斋抄本,藏大连图书馆;清啸风轩藏版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日本千叶掬香、吴晓铃;清光绪木活字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清末京报房活字本;民国红豆书屋“玲珑本聚珍小丛书”排印本;民国上海书局排印本;1926年铅印小本,藏南京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上海书局排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日本素白纸抄本。元朝至治年间,浙江钱塘有位秀才,名叫梅素先,字彦卿,惯爱风月,人称“浪子”。其父因得罪当朝铁木御史,罢官还乡,不久夫妻双亡,只留下浪子及一个继女俊卿,相依度日。一日清明,浪子带男宠陆珠出游,偶遇王监生娘子李文妃,美若天仙,浪子顿时神散魂飞。次日,请来待诏张婆子,贿银五两,托她设计与文妃通情。恰文妃也有此意,遂遣丫环春娇用钱买通后门的赵大娘,令浪子匿藏赵家,趁王监生外出之际,两人幽会偷情,狂欢整夜。两月后,浪子再至赵家探讯,适逢王监生在家,遂留宿赵家,与守寡的赵大娘苟合,并诱奸其女妙娘。浪子时常在外厮混,其妹俊卿独守空房,十分寂寞,见陆珠相貌英俊,芳心暗动;而陆对美貌的俊卿也早萌异心,于是,趁中秋夜浪子外出之机,两人私通。文妃曾经说起有个表姐潘素秋,姿容绝世,守寡在家,浪子暗记于心。后他体虚成病,只好留家调养。文妃便日夜缠住丈夫不放,未及二月,王监生即一命呜呼。浪子身体稍一复原,立刻就派陆珠四处去寻访潘素秋。访着后,他来到潘隔壁的钱婆婆家,许以一百两银子,请她从中串通。钱婆早知潘素秋年方青春,难耐寂寞,便设法引动潘的欲火。果然不出所料,潘素秋听取了钱婆的巧言,允与浪子私通。素秋与浪子欢合,伤耗了身子,后奄奄成病而亡。浪子离家后,陆珠和俊卿亦日日交欢。浪子归家后,经陆珠安排,表兄妹两人将错就错,成就一夜风流事。浪子重与文妃幽会,又以巨款疏通王姓家族关节,将其娶回家中,终日和陆珠、文妃三人一床同欢,呼陆珠为“闰哥”。是时,妙娘已嫁富商,赵大娘则病死。一日,淮西濠州司农铁木朵鲁来书相请,浪子依依告别文妃,收拾起程。文妃在家与陆珠白日纵欲于荷花池,致使陆珠受了风寒,不久病死。浪子至铁木家,相见甚欢,摆酒痛饮,铁木朵鲁命自己的娘子安哥作陪,浪子与安哥一见钟情,眉目传情,互赠诗词。浪子先与安哥的丫环樱桃、文如、春莺通奸,后再与安哥宣淫。铁木朵鲁却不恼怒,原来他已看破红尘,正准备辟谷入山,修炼黄老之术,竟把万贯家财以及娘子安哥都送给浪子。浪子喜出望外,择日返家将文妃接来同乐,途中驻舟,他登岸散步,惊遇《西厢记》中的崔莺莺、郑恒夫妇,崔氏苦陈冤情。自此,浪子和文妃、安哥以及众多侍妾丫环,轮番作乐,淫欲无休。两年之后,浪子中了进士,却不听选官,在家中与娇妻美妾,无日不饮,无日不乐,逍遥快活,人称“地仙”。忽有一天,浪子想到物极必反,今日之荣华富贵,终有尽期,遂作归隐之计,率全家遁入深山,遇一仙翁,竟然就是铁木朵鲁。在其点化下,浪子也开始修炼道术,自号“石湖山主”,后举家皆成正果。
人生礼赞。推荐。爱诗词网。《人生礼赞——青年人的心对歌者说的话》朗费罗不要在哀伤的诗句里对我说,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昏睡的灵魂等于是死的①,事物的真相和外表不同。人生是真切的?人生是实在的!它的归宿并不是荒坟;“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②,这话说的并不是灵魂。我的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艺术永恒,时光飞逝,我们的心,虽然勇敢、坚决,仍然像闷声的鼓,它正在伴奏向坟墓送葬的哀乐。在这世界的辽阔战场上,在这人生的营帐中,莫学那听人驱策的哑畜,要做一个战斗中的英雄!别指靠将来,不管它多迷人!让已逝的过去永久埋葬!行动吧,——趁着现在的时光!良知在心中,上帝在头上!伟大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能够生活得高尚,而当告别人世的时候,留下脚印在时间的沙上③;也许我们有一个弟兄航行在庄严的人生大海,船只沉没了,绝望的时候,会看到这脚印而振作起来。那么,让我们起来干吧,对任何命运抱英雄气概;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要学会劳动,学会等待。(杨德豫译)【注释】①“昏睡的”,意为“怠惰的”。②“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这是耶和华对亚当说的话。③沙:指古代计时用的沙漏中的沙粒。“时间的沙”,指人类的历史。而从下一节诗来看,这里的“沙”又可解释为“人生大海”岸边的沙滩。【赏析】这首诗作于1838年。它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美国北方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的乐观进取精神。诗人一开始就批判了“人生不过是一场幻梦”的悲观论调。诗人认为,人的肉体虽然会毁灭,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如果因为人的肉体会灭亡,就让精神也“昏睡”,那才是真正的死亡。诗人明确表达了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美国资产阶级的强烈愿望:要不断地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诗人认为,人生就是战场,不要留恋过去,也不要指靠将来,而要抓紧现在的一分一秒,做一个战斗中的英雄。尽管人生短促,但是人是可以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脚印的。诗人这里所说的脚印,就是指当时美国资产阶级开创新世界的业绩,它能在人们感到绝望的时候给人以鼓舞。诗的最后一段号召人们行动起来,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整篇诗歌充满着对人生的乐观主义态度,渴望着战斗,渴望着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具有当时美国北方那种努力开拓、奋发图强的时代特征。
衢地合交。推荐。爱诗词网。名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注释:圮(pi)地:象森林、沼泽等难以展开运动的地区叫圮地。衢地:战略要道。绝地:难以维持生活的地区。围地:指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易被围歼的地区。死地:绝无退路的地区。句意:在圮地不可宿营,在衢地与友军会合,在绝地不可停留,在围地要用计谋,在死地就要拼死一战。出处:《孙子·九变篇》
【诗句】【出处】唐·温庭筠《利州南渡》。【意思】呵!谁能理解,范蠡功成后辞官乘舟而去?因为他独能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爱上了五湖烟水!【全诗】《利州南渡》.[唐].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①利州:今四川广元市。②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翠微:指青翠山气。③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棹(zhao):船桨,这里代指船。柳边句:指将渡的人,憩身柳荫之下,待渡船返回。④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⑤范蠡:春秋楚国人,曾助越王勾践灭吴,拜上将军,后辞官归隐,乘舟泛于五湖。五湖也指太湖。【全诗赏析】“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是说,当今世上有谁能够象范蠡那样泛舟于五湖烟水之上,忘却一切俗尘杂念呢?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这位功成身退的高人隐士的追怀和赞美,也是对时下那些营营苟苟的名利之徒的不满和讽刺,更是借以表白自己尽去机心、绝弃俗念的心志。至于这一情感的抒发,究竟是诗人从自然景色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呢,还是他的处世哲学恰可借眼前江景来表达?就不得而知了。此诗以写景为主,并于景中见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在写景中又以“水”为主线,无论动景还是静景,也无论写实还是联想,莫不与“水”有关,充分显示出诗人构思的缜密。
谁解乘舟寻范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出处】唐·温庭筠《利州南渡》。【意思】呵!谁能理解,范蠡功成后辞官乘舟而去?因为他独能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爱上了五湖烟水!【全诗】《利州南渡》.[唐].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释】①利州:今四川广元市。②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翠微:指青翠山气。③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棹(zhao):船桨,这里代指船。柳边句:指将渡的人,憩身柳荫之下,待渡船返回。④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⑤范蠡:春秋楚国人,曾助越王勾践灭吴,拜上将军,后辞官归隐,乘舟泛于五湖。五湖也指太湖。【全诗赏析】“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是说,当今世上有谁能够象范蠡那样泛舟于五湖烟水之上,忘却一切俗尘杂念呢?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这位功成身退的高人隐士的追怀和赞美,也是对时下那些营营苟苟的名利之徒的不满和讽刺,更是借以表白自己尽去机心、绝弃俗念的心志。至于这一情感的抒发,究竟是诗人从自然景色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呢,还是他的处世哲学恰可借眼前江景来表达?就不得而知了。此诗以写景为主,并于景中见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在写景中又以“水”为主线,无论动景还是静景,也无论写实还是联想,莫不与“水”有关,充分显示出诗人构思的缜密。
【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
低头思故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注释】抬起头来,望见皓月当空明光光;低下头来,思念故乡情意绵长长。后用来表达异乡游子对月怀人的深情。【鉴赏】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那白哲的光线使我误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霜;此时我抬头望那天边一轮皎洁的明月,不禁勾起思乡情怀而低下头来回想故乡的事事物物了。诗中借月光、地上霜、抬头、低头等将作者思乡愁绪的各种心理变化很自然地表露出来。【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解题】此诗作年不详。静夜思:李白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卷九○列入《新乐府辞》。其实李白此类诗仍保持旧题乐府的传统特质,与后来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不同。诗中于朦胧飘忽中写出羁旅异乡之苦,在“举头”“低头”间传出游子思乡的神情与心态。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九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全诗语言平易,意境含蓄深远,成为千古思乡名曲。【鉴赏】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榜样。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像,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像,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关键词远客思乡之情耐人寻绎清新朴素明白如话细致而深曲脱口吟成浑然无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