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韩非子》
简介
《韩非子》,原名《韩子》,韩非著,共二十卷五十五篇,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著作。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公子,战国末期思想家。与李斯同学于荀子,但喜欢黄老刑名之术。他综合早期法家思想,杂糅法、术、势于一家,曾多次上书谏韩王变法图强,未见用。后受秦始皇赏识,出使至秦,被李斯迫害而死。
说难
难一·自相矛盾
外储说左上·买椟还珠
外储说右上·国之猛狗与社鼠
喻老·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说难。推荐。爱诗词网。作品:《韩非子》简介《韩非子》,原名《韩子》,韩非著,共二十卷五十五篇,是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著作。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公子,战国末期思想家。与李斯同学于荀子,但喜欢黄老刑名之术。他综合早期法家思想,杂糅法、术、势于一家,曾多次上书谏韩王变法图强,未见用。后受秦始皇赏识,出使至秦,被李斯迫害而死。说难凡说之难①,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②,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③,又非吾敢横失④,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⑤,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⑥;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夫事以密成,语以泄败。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彼显有所出事,而乃以成他故,说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以为,如此者身危。规异事而当⑦,知者揣之外而得之,事泄于外,必以为己也,如此者身危。周泽未渥也⑧,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德忘,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强以其所不能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故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矣,与之论细人则以为卖重,论其所爱则以为藉资,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也。径省其说则以为不智而拙之,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久之⑨,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说之难,不可不知也。凡说之务,在知饰所说之所矜而灭其所耻。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说者因为之饰其美而少其不为也。其心有高也,而实不能及,说者为之举其过,而见其恶而多其不行也⑩。有欲矜以智能,则为之举异事之同类者,多为之地,使之资说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资其智。欲内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欲陈危害之事,则显其毁诽而微见其合于私患也。誉异人与同行者,规异事与同计者。有与同污者,则必以大饰其无伤也;有与同败者,则必以明饰其无失也。彼自多其力,则毋以其难概之也;自勇其断,则无以其谪怒之;自智其计,则毋以其败穷之。大意无所拂悟⑬,辞言无所系縻,然后极骋智辩焉。此道所得,亲近不疑而得尽辞也。伊尹为宰,百里奚为虏⑮,皆所以干其上也。此二人者,皆圣人也,然犹不能无役身以进,如此其污也。今以吾言为宰虏,而可以听用而振世,此非能士之所耻也。夫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⑯。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之则难也。故绕朝之言当矣⑱,其为圣人于晋而为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⑲。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⑳。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㉑,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啗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啗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啗我以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憎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㉒;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㉓。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注释①说(shuì):游说。②知:通“智”;说之:指进说君主。③辩:口才。④失:通“佚”;横失:纵横如意,无所顾忌。⑤阴:暗地里。⑥阳:表面上。⑦规:规划,筹划。⑧渥(wò):深厚。⑨米盐:形容具体细致。⑩多:赞美。地:根据,条件。内:通“纳”,采纳。⑬悟:通“忤”。拂悟:违逆。伊尹:名挚,商汤的相;宰:厨师。传说伊尹希望得到商汤的任用,曾设法当上汤的厨师。后来汤发现他有才能,就任用他为相。⑮百里奚:春秋时虞国大夫,后为秦大夫;虏:奴隶。晋灭虞后,百里奚沦为奴隶。后晋献公嫁女秦国,以其为陪嫁小臣。他途中逃跑,被楚人所抓。秦穆公听说他有能力,就用五张羊皮将他赎来,并任用为大夫。⑯饰:通“饬”,修治,端正。⑰关其思:春秋时郑国大夫。⑱绕朝:春秋时秦国大夫。绕朝之言:指晋大夫士会逃到秦国后,晋用计谋骗他回国,被绕朝识破,劝秦康公不要让士会回去,康公不听。后士会回晋国,以反间计使秦国杀绕朝。⑲弥子瑕:卫灵公宠臣。⑳刖(yuè):砍掉脚的刑罚。㉑间往:抄近路。㉒狎:戏弄。㉓婴:通“撄”,触动。译文向君主进说的困难,不是难在我的才智不够用来向君主劝说,不是难在我的口才不能充分表达我的意思,也不是难在我是否敢纵横无忌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它的困难在于要先了解国君的心理,以便我的言语能够打动他。如果国君是追求好名声的,而进说者却企图以厚利来打动他,那么就会被视为是志节卑微而得到卑贱的对待,终究会被抛弃、疏远;如果国君是追求厚利的,而进说者却企图以好名声来打动他,那就会被认为是毫无心计而又不切实际,终究不会得到留用;如果国君心里是想求厚利,表面上则追求好名声,而进说者用好名声来打动他,表面上会被留用而实际上则被疏远,而进说者如果以厚利来打动他,那么国君暗地里就会采用他的建议,而表面上则公开斥退他。对于想进说国君的人来说,这些是不能不仔细揣摩的。事情往往因为保密而成功,说话常常因为泄密而失败。并不一定是进说者本人泄露了秘密,而只是在谈话中无意触及了君主心中所隐藏的秘密,这样就会招来危险。国君公开在做某件事情时,其内心却是想借此来办成另外一件事情,如果进说者不但知道他表面上所做的事情,而且也知道他这样做的真正意图,就会招来危险。进说者替国君筹划一件不平常的事情,而且要规划得当,聪明的人从外部迹象就可以猜测出这件事情,但事情一旦泄露出去,国君就会认为是进说者泄密,就会招来危险。国君对于进说者的恩泽并不深厚,可是进说者却知无不言,如果他的主张行得通,那么就会忘记他的好处;相反,如果行不通而遭致失败,就会被国君猜疑,这样就会招来危险。国君有过错之处,而进说者则以说明礼义来揭出他的毛病,那么就会招来危险。国君有了良策而欲独占其功,而如果进说者也知道了这个方法,那就会招来危险。勉强国君去做他不能做的事情,制止国君不做他不能停止的事情,那么就会招来危险。因而,如果进说者同国君议论大臣,国君就会以为是想离间他和大臣的关系;如果同国君议论他的近臣,就会被认为在卖弄权势。如果言及国君所宠爱的人,则会被认为是在寻找靠山;如果言及国君所憎恶的人,则会被认为是在试探他。如果言语过于直截了当,则会被认为是不聪明的,而且被当作笨人来对待;如果言语过于具体地旁征博引,则会被认为是废话连篇;如果是简略地陈述,则会被认为是胆小怯懦不敢说话;如果是广泛地陈述,则会被认为是粗野而傲慢。这些都是进说的难处,是不能不知道的。进说的关键在于懂得如何去美化国君自认为得意的事情,而掩盖他认为是耻辱的事情。若国君有个人的迫切要求,进说者便要说明这是合乎公义的而且鼓励国君去做。若国君心中有某种卑下的念头而又无法克制,进说者便要把他的这种企图粉饰成美好的而且不赞成他不去做。若国君有过高的企求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进说者便要为他举出这件事情的缺点,揭示出它的坏处,而称赞他不去做。若国君想显示自己聪明,进说者要为他列举出同类其他的事情,多为他提供依据,使他借用自己的说法,而自己却假装不知,以此来帮助显示他的才智。若要让国君与人相安,进说者就应当以正大的理由来说明它,并暗示是与国君的私利相合。若想说有危害的事情,进说者就应当明白说出做这样的事情会遭到非议,并暗示是对国君有害。要去称赞另一个与国君有相同行为的人,这样实际上也称赞了君主;要去筹划另外一件与国君考虑相同的事,这样在实际上也帮助了君主。若有人与国君有同样卑污的行为,就应当大力去粉饰,说它没有害处;若有人与国君有同样的失败,就应当用明言去掩饰,说他没有过失。国君炫耀自己的力量时,就不要用他难办的事情去压抑他;国君自认为决断果敢时,就不要用他的过失去激怒他;国君自认为计谋高明时,就不要用他的失败来困窘他。进说的内容不能违背国君的想法,言辞不能和国君有任何抵触,然后便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智慧和辩才。由这种方式而达到的结果是,国君亲近信任而又能尽情地发表意见。伊尹做过厨师,百里奚做过奴隶,他们都是靠这种方式来求得国君的信任。他们两人都是圣贤之人,但他们仍不得不亲服苦役以求得国君的信任,是如此之卑下啊!如果将我的话看成卑贱的话,只要能被听取和采用以去拯世救民,贤能之人就并不认为这是耻辱。这样,旷日持久之后,国君的恩泽已经深厚了,进说者深远的计谋不再受到怀疑,争论是非也不会被怪罪,就可明白地分析利害得失以成就国君的功业,直接地指出国君的是非以端正其言行,若国君能这样对待进说者,进说也就成功了。从前,郑武公要讨伐胡国,就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国君来使他高兴。于是,郑武公便问群臣:“我准备用兵,不知可以攻打哪个国家?”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郑武公非常恼火便将他杀了,并且说:“胡国,是我的兄弟国家,你却说要去攻打它,这是何道理?”胡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认为郑国与自己真的是亲近之国,因而不再防备郑国了。结果,后来郑国人攻打胡国,夺取了胡国。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雨把院墙淋坏了。他的儿子说:“如果不把院墙修好的话,一定会有小偷来盗窃。”邻居一位老者也这么说。晚上果然被偷走了很多财物。这人便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的老者偷的。关其思和邻居的老者都说得很对,但是重则遭戮,轻者受人疑,这说明不是认识困难,难的是如何处理这些认识。所以绕朝的话虽然很正确,他在晋国被认为是明智的人,但在秦国却被杀了。对于进说者而言,这些都是不能不仔细考虑的。从前,弥子瑕受到卫君的宠爱。依卫国的法律:若偷驾国君的车,则处以断足之刑。有一次,弥子瑕的母亲病重,有人抄近路连夜告诉了弥子瑕,弥子瑕便假借卫君的命令,偷驾着车出去了。卫君听说了以后认为他是贤人:“你真是孝顺啊!为了母亲,就顾不上断足之刑了!”还有一次,弥子瑕同卫君一起在果园中游玩,弥子瑕吃了一口桃子,觉得很甘甜,没吃完便把半个给了卫君吃,卫君说:“他这是爱我啊!所以忘了自己口中的甜味,而将桃子给我吃了。”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卫君对他的宠爱也渐渐减退,得罪了卫君的时候,卫君说:“这个人本来就假托君命偷用我的车子,又曾经给我吃他吃剩下的桃子。”因此,弥子瑕本人的行动与当初并没有两样,但在过去被认为是好事,到后来则成了罪名,这是因为爱憎有了变化的缘故啊!因而,臣子在被国君宠爱时,他的才智就会合国君之意而更加被亲近;一旦受到国君憎恶时,他的才智就会显得不合国君之意容易得罪而日益被疏远。所以,进说的人不可不观察国君的爱憎,而后进言。龙作为一种动物,在驯服的时候,你可以亲近它骑着玩;但在它的喉下有一尺来长的逆鳞,如果有人触动了它,必定会受到伤害。其实,国君也一样,进说者如果能不去触动他的逆鳞,就算是善于进说了。难一·自相矛盾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①。河滨之渔者争坻②,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③,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或问儒者曰:“方此时也,尧安在?”其人曰:“尧为天子。”“然则仲尼之圣尧奈何?圣人明察,在上位,将使天下无奸也。今耕渔不争,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败也,则是尧有失也。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楯之说也。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赏罚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赏,弗中程者诛。’令朝至,暮变;暮至,朝变,十日而海内毕矣,奚待期年?舜犹不以此说尧令从己,乃躬亲,不亦无术乎!且夫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注释①甽(quǎn):田沟水沟。②坻(chí):水中高地。③窳(yǔ):器物不坚实。译文历山下的农夫越过了自己的田界而去侵占别人的田地,舜便去那里耕田,一年下来,农夫之间争田地的事情纠正了。黄河边上的渔夫争夺河中的捕鱼场所,舜便去那里捕鱼,一年下来,那里的渔夫便懂得将好的捕鱼场所让给年长的人。东方夷族部落制陶的人因所烧制的陶器不坚实而苦恼,舜便到那里去烧制陶器,一年下来,烧制出来的陶器坚实了。孔子听说了这些事情后感叹道:“耕田、捕鱼和制陶,原本并不是舜的职责,但是舜为了挽救社会风气的败坏而去做这些事情。舜确实是有仁德之人啊!因为亲身去做那些艰苦的工作,所以老百姓都依从了他。因而,圣人的德行是可以教化人的。”有人便问儒生:“当舜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尧在哪里呢?”儒生答道:“尧做天子啊!”“那么孔子为什么把尧当作圣人呢?圣人应当明察一切,当他处于天子之位时,天下就不会出现邪恶的事情。如果农夫、渔夫没有发生争夺的事情,烧制的陶器没有出现不坚实的情况,那么舜又怎么能去以德行教化百姓呢?舜去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这说明尧治天下有过失。承认舜是贤能的,就是否定了尧具有明察一切的能力;而承认尧是贤能的,就否定了舜的德行教化,这两者不可能同时正确。楚国有一个同时卖盾和矛的人,称赞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刺穿它。’然后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没有什么东西刺不穿。’有人对他说:‘要是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那会怎样呢?’那个人无以作答。什么东西都不能刺透的盾和什么东西都能刺透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世间的。现在我们不能对舜和尧两个人都称赞,这与楚人对矛与盾的称赞是一个道理。何况舜去挽救败坏的社会风气,一年消除一种过错,三年消除了三种过错。但是毕竟舜只有一个,舜的生命也是有限的,可是天下的过错却会不停地出现,以有限的生命去消除无止境的过错,能够消除的也就太少了。如果以赏功罚过的措施来改变天下,则肯定会有效,可以下令说:‘合乎法度的就予以赏赐,违背的则杀头!’这种命令如果早上传达到一个地方,当天晚上这个地方的情况就会发生改变;晚上传达到一个地方的话,第二天早上这个地方的情况就会改变,不下十天的功夫,全国的风气都为之改变了,又何必要等上一年呢?舜并没有用这个方法去劝说尧,让尧听从自己的建议,却亲自去做这些事情,这不是太没有办法了吗?而且以亲身受苦而去教化百姓的方式,即便是尧、舜也是难以做到的;然而依靠手中的权势,强制命令臣民改过,即便是平庸的君主也很容易做到。要治理天下,却放弃了平庸的君主都容易做到的办法,而去提倡连尧、舜都很难做到的方法,这样的人是不能参与治理国家的。”外储说左上·买椟还珠楚王谓田鸠曰①:“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文衣之媵七十人②。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③,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④,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注释①田鸠:齐国人,倾向墨家。②媵(yìng):陪嫁的妾。③玫瑰:一种美石。④直:同“值”,价值。译文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现在有名的学者,他的亲身实践是不错的,而他讲的话很多但并不雄辩,这是为什么呢?”田鸠答道:“从前,秦穆公将其女儿嫁给晋公子重耳,让晋国帮助置办装饰,跟随陪嫁的女子有七十人,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到了晋国,晋国人反而喜欢陪嫁的妾而看不起秦穆公的女儿。这可以说是善于嫁妾,而不善于嫁女儿。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他的珠宝,他用木兰香木做了一个精致的匣子,并用桂、椒一类香料熏烤它,用珠玉点缀它,用玫瑰美玉装饰它,用翡翠来衬托它。有个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而把宝珠退还给他。这个楚人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但不能说善于卖珠宝!现在世人的言谈文字,都是一些华美的辞令,君主看到它的言辞的华美,而忽视了它的实用性。墨子的学说传授先王的治国之道,阐述圣人的言论,并把它告诉天下人。如果言辞雄辩,恐怕人们会因为言辞有文采而忘记了它的价值,因为文采而损害了它的实用。这跟楚人卖珠、秦穆公嫁女是一个道理,所以墨子虽然讲的话很多,但是并不雄辩。”外储说右上·国之猛狗与社鼠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①,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②,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③,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夫大臣为猛狗而龁有道之士矣,左右又为社鼠而间主之情,人主不觉,如此,主焉得无壅④,国焉得无亡乎!注释①升概:指量酒。②龁(hé):咬。③阤(zhì):脱落。④壅:堵塞。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量酒非常公平,待客非常殷勤,而且他酿的酒味道特别醇美,店前的酒旗也挂得很高,可是酒却卖不出去,以至于变酸了。他感到非常奇怪,便去问他所认识的闾里长者杨倩。杨倩问他:“你所养的狗是不是很凶猛?”他说:“狗很凶猛为什么酒会卖不出去呢?”杨倩说:“因为人们怕狗啊!有人打发孩子揣着钱提着壶来买酒,可是你的狗先蹿出来要咬人,这就是你的酒卖不出去变酸了的原因。”国家也是有猛狗的,有道行的人,怀着他的治国之策,想以此让君主能够明白治国的方法,但是大臣们却像猛狗一样蹿出去咬他们。这就是君主受蒙蔽、被胁持、有道行的人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因此,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大的祸患是什么呢?”管仲说:“最大的祸患是社鼠。”齐桓公问:“为什么是社鼠呢?”管仲答道:“您见过建造社坛的情形吗?树起一根根的木桩,然后在上面涂上泥巴,而老鼠则是钻到里面去,打洞做窝,在里面藏身。用火熏吧,怕烧着木桩;用水灌吧,又怕泥巴脱落。这就是社鼠不能被人捉到的原因。如今,君主的近臣,在外面依仗权势掠夺百姓的财物,在宫廷内相互勾结包庇罪恶。将内宫君主的情况告诉外面的人,在外面依仗君主之威,在宫廷内借重外臣之势,利用群臣百官,作为自己的辅佐,这样的官吏如果不杀掉,就会乱了朝廷的法度;而如果杀了,君主又会感到不安全。因为他们控制了君主的行动,这些人也就是国家的社鼠。”因此,臣子掌握大权,独断专行,向人表明替他卖力就会有好处,而不替他卖力就会遭祸害,这也就是猛狗。大臣们像猛狗一样咬有道行的人,近臣则像社鼠一样窥探着君主的情况,而君主往往不会觉察到。这样,君主怎么能不受蒙蔽,国家怎么不会灭亡呢?喻老·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①,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③;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④;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注释①腠(còu)理:皮肤纹理和皮下肌肉空隙。②还(xuán):同“旋”,迅速。③熨(wèi):用药热敷。④齐:同“剂”;火齐,清火去热的药剂。译文神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在他那里站了一会儿,然后对蔡桓公说:“您有小恙在皮下,若不趁早治好的话,恐怕会加深的。”桓公说:“我没有任何疾病。”扁鹊便告辞出来。蔡桓公就说了一句:“医生总是喜欢替没有病的人治疗,并以此为他的功劳!”过了十日,扁鹊又来拜见,说:“您的病现在到了肌肉了,如果还不治疗,恐怕会更加深的!”桓公理也不理他。扁鹊只好告辞出来,而桓公大为不悦。十日后,扁鹊又来拜见,说:“您的病现在到了肠胃了,如果还不治疗,恐怕会更加深了!”桓公依然不理他。扁鹊只得告辞出来,桓公更为不悦了。十日后,扁鹊望见桓公,马上掉头跑掉了。桓公觉得很奇怪,便特意派人去问他为什么这样。扁鹊说:“当初皮下有小恙时,只要用药热敷即可以了;病在肌肉时,用针石来治就可以了;在肠胃时,用清火的药就可以了;但是一旦到了骨髓,骨髓是主宰一个人性命的地方,没有办法了!如今,桓公的病已经到了骨髓了,我是无能为力了。”五日之后,桓公开始觉得身体发痛,因而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则早已逃到秦国。桓公便不治身亡。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今年的花再度绽开,又是一年了【全诗】《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题解】此诗约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时韦应物在滁州(今属安徽)刺史任。李儋:字幼遐,官至殿中侍御史,韦集中寄李儋诗多首。元锡:或谓亦李儋字。此外,元和、长庆年间有福建、宣歙观察使元锡,字君贶,似时代稍迟,恐非其人。诗意似亦仅寄一人。诗中叙别后思念之情。颈联二句,抒写愧对人民困苦流亡,尤为后人所传诵。宋代黄彻《䂬溪诗话》卷二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尾联则表示盼望友人来相会。全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全诗赏析】作于兴元元年(784)春滁州任所,诗中西楼当在滁州,去年朱泚叛军盘踞长安,德宗一直流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李儋为作者诗友,时官殿中侍御史,此诗叙离别及感时之思,谢榛《四溟诗话》谓律诗八句皆淡者,孟浩然、韦应物有之,本篇即是。首联从前一年分别时说起,将花里话别的往事重提,出语淡雅,只于“又”字见情,足以引起对方同样地念旧。次联感时自伤。诗人离开长安,出守滁州这一年,政局发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又一次动乱,事态严重;加之年近半百,又兼多病,国家和个人都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世事茫茫”、“春愁黯黯”,危苦孤寂之中,对故人也就特别思念。由于政局不安,民生凋弊,在官者亦不能有大作为,看到邑有流亡的事实,自己不能不受良心谴责,感到惭愧,这就加强了本来就有的归田隐居的想法。两句语挚意切,向来为人传诵。宋人黄彻《䂬溪诗话》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末联点明作意:听说你要来,故一直向人打听,可是看看西楼的月亮都圆了几回,还没有盼到。言下之意是盼对方快来,为什么不直说?因为这是写诗,寄情思于月缺月圆,与首联同归淡雅。因为诗写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头,调子不免低沉,又都是肺腑之言,所以笔笔实在,声声入耳。五六两句表现从政者的良心发现,为全诗增价。
去年花里逢君别。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出处】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意思】去年花开的时候和你分别,今年的花再度绽开,又是一年了【全诗】《寄李儋元锡》.[唐].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题解】此诗约作于德宗兴元元年(784),时韦应物在滁州(今属安徽)刺史任。李儋:字幼遐,官至殿中侍御史,韦集中寄李儋诗多首。元锡:或谓亦李儋字。此外,元和、长庆年间有福建、宣歙观察使元锡,字君贶,似时代稍迟,恐非其人。诗意似亦仅寄一人。诗中叙别后思念之情。颈联二句,抒写愧对人民困苦流亡,尤为后人所传诵。宋代黄彻《䂬溪诗话》卷二云:“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尾联则表示盼望友人来相会。全诗情真意切,生动感人。【全诗赏析】作于兴元元年(784)春滁州任所,诗中西楼当在滁州,去年朱泚叛军盘踞长安,德宗一直流亡奉天(今陕西乾县)。李儋为作者诗友,时官殿中侍御史,此诗叙离别及感时之思,谢榛《四溟诗话》谓律诗八句皆淡者,孟浩然、韦应物有之,本篇即是。首联从前一年分别时说起,将花里话别的往事重提,出语淡雅,只于“又”字见情,足以引起对方同样地念旧。次联感时自伤。诗人离开长安,出守滁州这一年,政局发生了自安史之乱以来又一次动乱,事态严重;加之年近半百,又兼多病,国家和个人都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希望——“世事茫茫”、“春愁黯黯”,危苦孤寂之中,对故人也就特别思念。由于政局不安,民生凋弊,在官者亦不能有大作为,看到邑有流亡的事实,自己不能不受良心谴责,感到惭愧,这就加强了本来就有的归田隐居的想法。两句语挚意切,向来为人传诵。宋人黄彻《䂬溪诗话》说:“余谓有官君子,当切切作此语。彼有一意供租、专事土木而视民如仇者,得无愧此诗乎。”末联点明作意:听说你要来,故一直向人打听,可是看看西楼的月亮都圆了几回,还没有盼到。言下之意是盼对方快来,为什么不直说?因为这是写诗,寄情思于月缺月圆,与首联同归淡雅。因为诗写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头,调子不免低沉,又都是肺腑之言,所以笔笔实在,声声入耳。五六两句表现从政者的良心发现,为全诗增价。
向晚意不适。推荐。爱诗词网。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诗人登上古原面对黄昏壮美景色时的复杂情绪。“乐游原”即乐游苑。汉宣帝时,在乐游苑上建乐游庙,旧址在今西安城东南,地势高敞,登原眺望,可俯视西安城。李商隐还有一首七言绝句,诗题同样是“乐游原”,在这首诗中,他写道:“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这首七绝与同题五绝可谓是异曲同工,抒写之情状可谓同出一辙。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前人或言其慨叹“唐祚将沦”,或言其抒发“迟暮之感,沉沦之痛”。周汝昌先生独标一帜,认为“只是”原本写作“祇是”,意即“止是”、“仅是”。则最后两句应当理解为诗人对将近黄昏时“灿烂辉煌”的斜阳表现出一种“惊叹和陶醉”。诗无达诂,成功的诗,不管其篇幅是长是短,总是象成功的音乐、绘画一般,给人留下味之不尽的余韵。李商隐的诗多以词藻的精美、想象的奇瑰而取胜。这首五绝,短短的四句二十字,文字简洁洗练、意蕴丰厚深沉,可谓深得“含蕴雋妙”之旨。其实,旭日东升是一种美,晚霞西沉也是一种美,只是这两种美所表含的意蕴却不尽相同。东升的朝阳预示一天的开始,是充满希望的开始;西沉的太阳或许更美,只是渐浓的暮色即将来临。这就犹如看见一朵盛开的鲜花,人们不自禁想到它即将残破凋零,令人徒生几许伤怀。李商隐这首诗想要表达的,也正是这种意境。乐游原是李商隐喜欢赏玩的地方,原因就在于其地势的高敞,登高望远,可使人心胸开朗,消忧解愁。这一天,临近傍晚时分,李商隐不知怎么会心境“不适”,至于究竟为何心境不佳,诗人没有点明,这就形成了此诗主旨的多向性、朦胧性。为摆脱这种烦闷的心绪,他驱车登上了古原。这两句诗的节奏旋律有一个由低沉到高亢的变化,一个动词“登”把诗人带上了古原的高处,也把诗的节奏由“不适”的低沉带到了高原的激昂。诗人登高远眺,看见了辉映着阳光的、高莽的古原。那即将西坠的太阳,把远山近原映照得金碧辉煌,使人宛如置身仙境一般。这一景象苍莽状观,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发人深思,催人振作,令人向往。诗人心绪翻诵,万千感慨,于是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惊叹:“夕阳无限好”!全诗的旋律在此达到了顶点。这一声嗟叹,寄寓了作者几多的感叹。在这一赞美声中,我们可以想见,作者不佳的心境受此环境的渲染,似乎暂时忘却了。李商隐是一个很有抱负,渴望一展所长,对国家作出贡献的诗人。他由于陷入了朋党的漩涡之中,毕生坎坷,沉沦幕府,四处漂泊,身世确实非常凄凉。这种凄凉的心境抑或便是他“意不适”的主要原由吧。残美的夕阳,使他感慨、陶醉,这种解脱只是一刹那间的幻觉而已。美丽的景色往往使人产生物我两忘的感觉。只是这种幻觉是多么的短暂,一生的沉寂落寞是任什么美景也难以排遣的。看到一轮夕阳即将消退,不适的情绪又象四围漫涌上来的暮色一般涌上心头,诗人终于发出一声惋叹:“只是近黄昏”。诗歌的旋律在高潮中顿住,下跌,留下了一个悠长的尾音。李商隐的同题七绝谓“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表达的也正是这一层意思。诗人感叹时光的流逝,抱负难以施展,时光不再。我们不难体会出诗人内心的追求所在:他不愿嗟老叹穷、徒费时光;他对人生尚充满着美好的期望。只是这种期望同现实产生了不可抗拒的矛盾,作者才生发了这种感叹。这是对命运的无奈,也是对现实的俯首与控诉。全诗语句简洁,韵律一波三折。形式的质朴与意蕴的丰厚构成完美的统一。尽管这首诗一读就懂,却味之无尽,使人在反复吟诵中领略到一种诗美,这正是本诗的魅力所在。
【诗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司马:官名。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唐代属文官八、九品,品服用青色。比喻极度悲伤。【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更湿。”‖她经不起打击,遇事总是~。【全诗赏析】《琵琶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琵琶女。诗中描写她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演奏家,因此整个诗中的思想感情,都是围绕着音乐的演奏来表现的。音乐是人物出场的引子,是倾诉衷肠的手段,又是引起另一失意者沦落之感的媒介。因此,整个诗的情节安排和进展,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表露,都是结合着和伴随着铮铮然的乐曲进行的。浓烈的音乐气氛,对音乐的生动描写,是该诗艺术上的突出特色。从构思上说,它的情节安排和进展,环环相扣,紧密相接。全诗从诗人“浔阳江头夜送客”发端,在秋风萧瑟的送别场面中,作者特别点出了“举酒欲饮无管弦”的遗憾。这既暗示了主人乃是一个深嗜音乐者,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忽闻水上琵琶声”,在“千呼万唤”的殷勤召唤下,琵琶女出场了。诗人正面描写了她弹奏乐曲的情景,用诗的语言来形容繁音促节的乐声,用乐声的疾徐起伏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她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琵琶女的乐声和凄苦的自诉深深地打动了诗人,而诗人的同情和诉说竟又反转来激起了琵琶女更为凄苦、激荡的感情。而白居易的泪湿青衫,不单是由于他的多情,更主要的还在于诗人心中有忧国忧民的政治苦闷,这种感情比起任何单纯的个人不幸来说,更为深沉、激越。《琵琶行》的高度艺术技巧,还突出地表现在作者熟练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上,尤其是在对音乐的描绘上。为了把无形的、动人的乐声传达给读者,诗人运用了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来形容乐曲的声响和急缓不定的音乐旋律,从而令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特别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语,既形容了声响的轻重交错,又给人一种清脆圆润、和谐悦耳之感。除了对乐声的直接描摹,诗中还着意描写了演奏者的情态、动作,以及听乐者的感受,从而表现了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传达了乐曲的感情。而这又是直接为表现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服务的。
座中泣下谁最多。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司马:官名。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唐代属文官八、九品,品服用青色。比喻极度悲伤。【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更湿。”‖她经不起打击,遇事总是~。【全诗赏析】《琵琶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琵琶女。诗中描写她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演奏家,因此整个诗中的思想感情,都是围绕着音乐的演奏来表现的。音乐是人物出场的引子,是倾诉衷肠的手段,又是引起另一失意者沦落之感的媒介。因此,整个诗的情节安排和进展,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表露,都是结合着和伴随着铮铮然的乐曲进行的。浓烈的音乐气氛,对音乐的生动描写,是该诗艺术上的突出特色。从构思上说,它的情节安排和进展,环环相扣,紧密相接。全诗从诗人“浔阳江头夜送客”发端,在秋风萧瑟的送别场面中,作者特别点出了“举酒欲饮无管弦”的遗憾。这既暗示了主人乃是一个深嗜音乐者,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忽闻水上琵琶声”,在“千呼万唤”的殷勤召唤下,琵琶女出场了。诗人正面描写了她弹奏乐曲的情景,用诗的语言来形容繁音促节的乐声,用乐声的疾徐起伏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她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琵琶女的乐声和凄苦的自诉深深地打动了诗人,而诗人的同情和诉说竟又反转来激起了琵琶女更为凄苦、激荡的感情。而白居易的泪湿青衫,不单是由于他的多情,更主要的还在于诗人心中有忧国忧民的政治苦闷,这种感情比起任何单纯的个人不幸来说,更为深沉、激越。《琵琶行》的高度艺术技巧,还突出地表现在作者熟练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上,尤其是在对音乐的描绘上。为了把无形的、动人的乐声传达给读者,诗人运用了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来形容乐曲的声响和急缓不定的音乐旋律,从而令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特别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语,既形容了声响的轻重交错,又给人一种清脆圆润、和谐悦耳之感。除了对乐声的直接描摹,诗中还着意描写了演奏者的情态、动作,以及听乐者的感受,从而表现了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传达了乐曲的感情。而这又是直接为表现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服务的。
【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处】唐·杜牧《秋夕》【意思】冰凉如水的月光照在宫门的石阶上,宫女斜卧在临窗的床上,凝望着天空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人采用白描手法,生动地勾画出锁于深宫的少女们那无言的怨情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提示】夜色笼罩,寒意袭人,皇宫中的石阶象水一样冰冷;宫女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诗句写一位失意宫女长夜不寐,仰望星星,满腹心事。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因而感到无比孤独和凄凉。【鉴赏】在夜色的笼罩下,皇宫的阶梯就如流水一般透亮清凉,宫女坐在台阶上静静地看着天空中隔着银河相望的织女星和牵牛星。这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深宫女子寂寞无聊的情态。“凉如水”三字,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本该是睡觉之时,宫女却还坐在地上看星星。“织女星”和“牵牛星”只能在七夕才能见一面,它们既是爱情的象征,又是离别的象征。宫女有感于此,想起了自己独处深宫的寂寥与无助。她望着星星想了什么?诗人没有说。以宫女痴痴凝望的情态结尾,意蕴悠长,耐人寻味。【全诗】《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全诗赏析】杜牧诗以拗峭险侧的风格著称于晚唐诗坛,而《秋夕》却是典型的清婉平丽之作,代表了他的另一种诗风。诗人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宫女秋夜乘凉的情景,含蓄地反映出她们宫中生活的寂寞、无聊与苦闷。短短四句二十八字,用白描的手法给读者展示了封建帝王后宫的一个侧面:乳白色的蜡烛在秋夜里发出寒光,冷冷地映照着绘画的屏风,一个孤单的宫女正挥动着轻巧的团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深了,皇宫里的石阶上,夜色清凉如水,可她仍无睡意,依然坐在石阶上,仰望着天河两旁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人对这个封建帝王的后宫,首先是涂抹上冷色,无论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还是天阶上的夜色,都会给人们带来丝丝寒意。“凉如水”三字,又使这种冷色更推进了一层。然而在这种冷色之上,诗人一反常理,没有赋于黯淡的色彩,而是尽力表现其亮度。如银的烛光、如水的夜色、绘画的屏风以及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萤,无一不具光泽。在这清凉而明丽的夜色之中,人们应当尽情地赏玩,心情轻松、畅快。可诗人并没有写这些,而是独具匠心地选取了宫女的两个动作。其一是拿着轻巧的团扇去扑打流萤。诗中的小扇语义双关。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词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而杜牧诗中的“轻罗小扇”也正象征着宫女被遗弃的命运。正因如此,在秋夜中,月光下,这个宫女无事可做,伴随她的是连绵不断的寂寞和无聊,没有一丝一毫的轻松与快乐,只好以扑打流萤消磨时光。诗的绝妙处更在宫女的第二种动态:“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人以准确、含蓄的笔墨,揭示出宫女的内心世界。织女嫁于牵牛,每年七夕可以相会。这个宫女久久地仰望着这对默默含情的牛郎、织女星,对他们的真挚爱情非常向往。然而她那不幸的身世又注定了美好的愿望一个一个破灭,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望着天上那一对情人。诗人通过这一动态描写,不露痕迹地表达了深闭宫廷的宫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渴望,含蓄而有韵致。这个宫女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寂寞、无聊、孤独、凄凉等等交织在一起,她有希望,然而更多的是失望以至绝望。这与清凉而明丽的夜色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夜有冷色,也有亮度,而人仅有冷色,绝无亮度,夜色的清丽正好反衬出宫女内心的灰暗。诗的极为成功之处也正是将那深深的哀怨融化于这清丽的夜色之中,并激发无数读者的同情与思索。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谓“远韵远神”,正是对这首诗的最恰当的评语。
坐看牵牛织女星。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处】唐·杜牧《秋夕》【意思】冰凉如水的月光照在宫门的石阶上,宫女斜卧在临窗的床上,凝望着天空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人采用白描手法,生动地勾画出锁于深宫的少女们那无言的怨情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提示】夜色笼罩,寒意袭人,皇宫中的石阶象水一样冰冷;宫女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诗句写一位失意宫女长夜不寐,仰望星星,满腹心事。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因而感到无比孤独和凄凉。【鉴赏】在夜色的笼罩下,皇宫的阶梯就如流水一般透亮清凉,宫女坐在台阶上静静地看着天空中隔着银河相望的织女星和牵牛星。这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深宫女子寂寞无聊的情态。“凉如水”三字,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本该是睡觉之时,宫女却还坐在地上看星星。“织女星”和“牵牛星”只能在七夕才能见一面,它们既是爱情的象征,又是离别的象征。宫女有感于此,想起了自己独处深宫的寂寥与无助。她望着星星想了什么?诗人没有说。以宫女痴痴凝望的情态结尾,意蕴悠长,耐人寻味。【全诗】《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全诗赏析】杜牧诗以拗峭险侧的风格著称于晚唐诗坛,而《秋夕》却是典型的清婉平丽之作,代表了他的另一种诗风。诗人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宫女秋夜乘凉的情景,含蓄地反映出她们宫中生活的寂寞、无聊与苦闷。短短四句二十八字,用白描的手法给读者展示了封建帝王后宫的一个侧面:乳白色的蜡烛在秋夜里发出寒光,冷冷地映照着绘画的屏风,一个孤单的宫女正挥动着轻巧的团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深了,皇宫里的石阶上,夜色清凉如水,可她仍无睡意,依然坐在石阶上,仰望着天河两旁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人对这个封建帝王的后宫,首先是涂抹上冷色,无论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还是天阶上的夜色,都会给人们带来丝丝寒意。“凉如水”三字,又使这种冷色更推进了一层。然而在这种冷色之上,诗人一反常理,没有赋于黯淡的色彩,而是尽力表现其亮度。如银的烛光、如水的夜色、绘画的屏风以及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萤,无一不具光泽。在这清凉而明丽的夜色之中,人们应当尽情地赏玩,心情轻松、畅快。可诗人并没有写这些,而是独具匠心地选取了宫女的两个动作。其一是拿着轻巧的团扇去扑打流萤。诗中的小扇语义双关。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词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而杜牧诗中的“轻罗小扇”也正象征着宫女被遗弃的命运。正因如此,在秋夜中,月光下,这个宫女无事可做,伴随她的是连绵不断的寂寞和无聊,没有一丝一毫的轻松与快乐,只好以扑打流萤消磨时光。诗的绝妙处更在宫女的第二种动态:“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人以准确、含蓄的笔墨,揭示出宫女的内心世界。织女嫁于牵牛,每年七夕可以相会。这个宫女久久地仰望着这对默默含情的牛郎、织女星,对他们的真挚爱情非常向往。然而她那不幸的身世又注定了美好的愿望一个一个破灭,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望着天上那一对情人。诗人通过这一动态描写,不露痕迹地表达了深闭宫廷的宫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渴望,含蓄而有韵致。这个宫女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寂寞、无聊、孤独、凄凉等等交织在一起,她有希望,然而更多的是失望以至绝望。这与清凉而明丽的夜色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夜有冷色,也有亮度,而人仅有冷色,绝无亮度,夜色的清丽正好反衬出宫女内心的灰暗。诗的极为成功之处也正是将那深深的哀怨融化于这清丽的夜色之中,并激发无数读者的同情与思索。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谓“远韵远神”,正是对这首诗的最恰当的评语。
意映卿卿如晤
与妻书林觉民。推荐。爱诗词网。意映卿卿如晤①: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②。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日后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③,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④。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⑤,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二十六夜四鼓⑥,意洞手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注释】①意映:作者妻子陈意映。卿卿:古代夫妇间的爱称,多用于对女方的称呼。如晤:古代书信习用语,如同面对面。②太上:指境界最高的圣人。③心电感应:近代,有一些人接触了西方电学,便用电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④的的:的确。⑤巾短:此书信写在一条白巾上,故说“巾短”。⑥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是“辛亥”,即1991年,作者笔误。念,通“廿”,二十。四鼓,四更。【鉴赏】本文选自《广州三月廿九革命史》(民智书局1926年版),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留给妻子的绝笔书,写于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阴历三月二十六日)夜。林觉民在起义时加入敢死队,带头冲入两广督署,撤出途中中弹受伤,被捕,后从容就义,年仅25岁。《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信中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反映了一个民主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一个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如果没有全民的解放,就没有个人的自由幸福,个人的幸福、家庭的幸福要服从革命的需要。在信中,作者强烈地表达了对妻子的爱以及希望妻子对自己献身的事业能理解。明白“吾至爱汝,吾忍舍汝而死”的原因,是为了“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他这种献身行为,完全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所言。在个人的生命、爱情以及国家的自由中,没有什么比争取人民的自由价值更高。信中在表现夫妇纯洁炽热的爱情时,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在袒露革命者的胸襟时,则豪情壮志,感人至深。诚如鲁迅所咏:“无情未必真豪杰!”正由于作者对妻子爱得深挚,因此在诀别作书时,夫妻之间那令人眷恋而又无法重温的往事,纷纷涌入笔底。但作者又是理智的,笔墨中又饱含着他对革命、人生的崇高信念。理贯于情,情中见理。全篇以质朴的语言,直抒心声,体现了英雄本色和儿女情长的和谐统一。作者:黎宝瑛,汤克勤知识来源:汤克勤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502-504页.
点击:林斤澜《春风》原文
古往今来,描写春风的名篇佳作不可胜数。林斤澜知难而为,也写春风,能在文学史上站住脚吗?读完全文,疑虑顿消,拍案叫绝:它有独特的风采,既能吸引读者,也无愧于古人。
春风林斤澜。推荐。爱诗词网。点击:林斤澜《春风》原文古往今来,描写春风的名篇佳作不可胜数。林斤澜知难而为,也写春风,能在文学史上站住脚吗?读完全文,疑虑顿消,拍案叫绝:它有独特的风采,既能吸引读者,也无愧于古人。文章构思巧妙:意在写春风,却并不急于单刀直入,而是从北方的春天落笔,徐徐渐入。对它的评价有三种:北京人的概括是“春脖子短”,春天是存在的,但就像短脖子一样不引人注目;南方来的人却觉得不只是不明显,简直是“有名无实”,似乎感觉不到春的存在;而最激烈的意见则根本不承认“有什么春天”,因为只见“起风”、“刮土”。作者没有被这些分歧很大的说法所左右,他的看法是:首先“还得承认是春天”;其次,也承认确实“不像南方的春天”;第三,他抓住了分歧的要点在“着重于春风”。至此,作者不仅通过比较南、北两方的人的不同感觉,敏感到这里面有文章可做,而且深知:文章的重点必须落在“春风”这个关键点上。所以把描写春风作为本篇结构的重点,而描写又和比较结合在一起。南方的春风,特点是轻柔(“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和绵密(“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那么,北方的春风呢?作者以其对描写对象的细致体察,品味其“细端末节的千差万殊”,咀嚼出其中独特的风味。北方春风遭遇的冬的抵抗,远比南方春风为烈。积雪“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即毫无融化的征状。这时,春风来了。大自然的风,本是无形、无声、无味的,“看不见”,捉摸不住。作者却通过自己的感官,把它形神兼备地刻划出来。既写听觉:“呜呜吹号,哄哄呼啸”、“撒拉撒拉”、“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又写触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也写视觉:“飞沙走石”,麦苗“返青”,山桃“鼓苞”、山民撒粪。于是,无形的春风,却让你充分地感觉到它的“无所不在”,也感受到它使“冰河开裂”、“病枝刮折”的巨大威力。这威力“捎带”着“粗暴”,强悍刚劲。唯有如此,才成其为北国的春风,要不,以南方春风的抚摸和体贴,怎能穿越草原、沙漠和山梁,又怎能破冰封、驱霜雪呢?两相比照,南、北春风的特点区别显著,而北方春风的形象更因拟人化而沾上了人情,就像“力大无穷的好汉”一样,使人“喜欢得不行”。因此,尽管“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但此时,却对江南的春天“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有了嫌弃之意,一腔深情化为:“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之赞叹。结尾简短,而又情意浓密,缕缕不绝。在不足千字的篇幅里,《春风》不仅活脱脱地描摹出北国春风的情状,也勾勒出南方春风的特点,实际上穷尽了祖国大地上春风的全貌,这不能不归功于比较手法的出色运用。虽然一详一略,但对比使各自的特征都鲜明凸现。在文章的结构谋篇中,比较手法也起了贯通的作用。从春天的比较,引出并深入到春风的比较,再收回到春天的比较,写景、抒情,回环流转起伏而又集中。林斤澜的文字功夫十分了得!朴素、凝炼、传神。譬如“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简直无辞可易。作者不仅注意语言的锤炼加工,而且注意创辞,以自然而新颖的语言,准确而生动地赋描写对象以新鲜气息,如“开化”,如“哄哄”呼啸,如“坚持着冰块……”作者还好使用象声的叠字、叠词来增添作品的韵味,产生亲临其境的强烈气氛。例子很多,无需赘列。文章受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影响十分明显,颇具古风色彩。句子的干净利落、长短交错和对偶的频频出现,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音乐美。不少句子,更是直接脱胎于古语。比如:“好不痛快人也”、“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而煞尾那句,马上就使人联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中的名句“能不忆江南”。炉火纯青的语言造诣,也是文章短小精悍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