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哪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什么意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原文出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赏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
【鉴赏】走过遥远的路程,就能知道马儿的脚力;人们相处长久,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地。在短时间内很难了解一个人的真正内心,就像在很短的路程中,不容易看出马儿的脚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两句常用来说明惟有长期的相处与观察,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品格与为人。
【原诗】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什么日久见人心。推荐。爱诗词网。《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哪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什么意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原文出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赏析。【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鉴赏】走过遥远的路程,就能知道马儿的脚力;人们相处长久,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心地。在短时间内很难了解一个人的真正内心,就像在很短的路程中,不容易看出马儿的脚力。“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两句常用来说明惟有长期的相处与观察,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品格与为人。【原诗】云端看厮杀,毕竟孰输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青翠的山峰多情,横断在城关外城,明澄的流水多情环绕着城关内城。【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作别诗,颇喜以自然景状为衬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此诗也不例外。这种写法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把别离之情具体化,使人如置身其境,并且还通过意象的表现,构成了一种寄托的形象美。这首《送友人》景色如画。这是此诗给人的第一印象。郭外城边,青山横卧,白水似练,这是送别的地点,是整体视野中一个完全的画面,纯客观地勾勒,表面上似乎并不见情感色彩。下面五、六两句,浮云飘忽,落日一抹,就物象本身看,亦可说是送别时的环境,与一、二两句相合。这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最浅层次印象。三、四两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就替上述画面点题,也即为其注入了感情色彩。“一别”而“万里”,极大的反差,这是把极短促强烈的别情引向极深远极悠长。与此相应的是七、八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状写不忍长别、眷恋难舍之情。如果说最初的印象首先是送别的画面,那么这几句贯穿其间,抒写别意,则是画面内在的连接线,使其由直接的观感进而深入到情绪的体验了。唐人创作注重意象,而意象是作为内在感受与外在物象具有审美意义的结合,于诗中往往含有“兴”的因素,具有寄托象征的意味。此诗首两句推出的青山、白水,作为送别的特定环境,其实即具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如宋人王观送别词中也有“水是眼波横,山似眉峰聚”(《卜算子》)之句。后面的“浮云”、“落日”,其托意就更深。这两句原脱胎于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陈后主《乐府》)。由此看,浮云落日不仅是当时的景象,其本身也是远别相思的寄托物,何况它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作用。正是这种表现手法,使李白之别情,显得明显而又含蓄,具体却又深远无穷。送别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光有真情却不一定能成为好诗。李白此诗之妙便在于把依依惜别之情与自然之景相结合,以景寓情,以景染情,化景为情,因而自然隽永。
青山横北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出处】唐·李白《送友人》【译注】青翠的山峰多情,横断在城关外城,明澄的流水多情环绕着城关内城。【原诗】《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赏析】李白作别诗,颇喜以自然景状为衬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此诗也不例外。这种写法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把别离之情具体化,使人如置身其境,并且还通过意象的表现,构成了一种寄托的形象美。这首《送友人》景色如画。这是此诗给人的第一印象。郭外城边,青山横卧,白水似练,这是送别的地点,是整体视野中一个完全的画面,纯客观地勾勒,表面上似乎并不见情感色彩。下面五、六两句,浮云飘忽,落日一抹,就物象本身看,亦可说是送别时的环境,与一、二两句相合。这是读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最浅层次印象。三、四两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就替上述画面点题,也即为其注入了感情色彩。“一别”而“万里”,极大的反差,这是把极短促强烈的别情引向极深远极悠长。与此相应的是七、八两句:“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状写不忍长别、眷恋难舍之情。如果说最初的印象首先是送别的画面,那么这几句贯穿其间,抒写别意,则是画面内在的连接线,使其由直接的观感进而深入到情绪的体验了。唐人创作注重意象,而意象是作为内在感受与外在物象具有审美意义的结合,于诗中往往含有“兴”的因素,具有寄托象征的意味。此诗首两句推出的青山、白水,作为送别的特定环境,其实即具有一定的象征色彩。如宋人王观送别词中也有“水是眼波横,山似眉峰聚”(《卜算子》)之句。后面的“浮云”、“落日”,其托意就更深。这两句原脱胎于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思君如落日,无有暂还时”(陈后主《乐府》)。由此看,浮云落日不仅是当时的景象,其本身也是远别相思的寄托物,何况它还有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的作用。正是这种表现手法,使李白之别情,显得明显而又含蓄,具体却又深远无穷。送别诗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但光有真情却不一定能成为好诗。李白此诗之妙便在于把依依惜别之情与自然之景相结合,以景寓情,以景染情,化景为情,因而自然隽永。
【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出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意思】五彩缤纷的野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浅绿的嫩草刚好遮没马蹄。【鉴赏】野花开放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这两句诗描写春日郊野的美丽景致,花繁草盛,到处充满着春的气息。【鉴赏2】鲜花繁茂,渐渐地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瞭乱。绿茸茸的浅草平铺,才能覆没马蹄。诗句为诗人游览西湖所见之景色。“渐”字状人的行踪,“乱”、“迷”写钱塘湖周围花繁色杂。“浅”、“没”则写出草的嫩绿和浅短。这逼真的春色图简直是神笔画就。两句对仗也极工巧。【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百花盛开,绿草如茵的景色。[例]山花开得团团簇簇,挤挤拥拥,各有风骚,惹人眼目。花下,是一片片碧茵茵的青草,短短的,浅浅的。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一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赵赴《〈浅草集〉序》)二、前一句用以比喻某些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心中迷茫。[例]时下出版的美日和国内的管理图书,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所以对于诸多读者而言,便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如何挑选一本合适的管理书来读?(王庆海《崇尚超越苛求创新》)【全诗】《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赏读】诗开篇以西湖中的两个景点“孤山”和“贾亭”及两个方位名词“北”、“西”,交待方位,介绍背景。孤山在后湖与西湖之间,贾亭为唐贾全所建。“水面初平云脚低”以远视角度描写西湖云水相连的风光。春水涨满,风平浪静,湖水宽阔无边,天上春云低垂,天光映水面,远望水天一色,交相融合,景象异常美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把视线由远拉近,转而写细致之景。“几处”足见不多,“谁家”可见不是家家,诗人以少胜多,又以“争”来写春之早,“啄春泥”也见春天刚至,用字恰当。五六句把视角又拉大,由小景变大景,由天上转回地下。“乱花”可见花之种类繁多,“渐欲”叙花开的程度不同。有的已开,有的还含苞待放,但是已经令人眼迷乱。以“迷人眼”来写,使花有人气,更显生动。“浅草”说明春天刚至,芳草不高。“没”这个拟人化动词的运用使句子充满诗意。既然“最爱湖东”的美好春色,看也看不够,也就觉得“行不足”了。白沙堤也是湖中一景,绿白相称,由于同属亮色,使结句高亢而景色美丽。这首诗以“行”为线,给各个景点贯以“春”神;由贾亭开始而以白沙堤为结,条理清楚。写景恰到好处,远近交替,精描细刻;写景贯情,诗人醉心于自然之美的欢快心情洋溢在字里行间。【鉴赏】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苏东坡的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七律,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使人更感到西湖景色的优美。题目是《钱塘湖春行》,根据题目,诗不仅要写出西湖的春景,还要写出诗人春游的行动,这首诗确实将两者结合得很好。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东风浩荡,春色迷人,西湖上桃红柳绿,花香鸟语,游客如云,诗人乘着一匹马,带着几个人缓缓行来,心情是多么愉快啊!于是,诗人怀着这种轻松的心情,用自然而精练的语言,写下了他这一天的春游活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首联是总写西湖,也就是远望西湖。诗人骑着马,行近西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色秀丽的孤山。绿树红墙,孤山上的寺院更引人注目,这是在南边看到的景象。诗人的眼光再转向东边,看到了当年贾全建造的一座亭子。在这孤山寺的北边,贾亭的西边,出现了一片水光潋滟、波平似镜的西湖,顿时使人眼睛一亮,为之心旷神怡。“水面初平”,是说春水初生,刚与堤平;在天色水光的混茫中,碧空里舒卷着重重迭迭的白云,远远望去,云脚低垂,似乎就浮在水面上。一开头这两句,就真切地写出了诗人骑在马上放眼四顾、心旷神怡的情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写莺歌燕舞。诗人边行边看,发现有几处地方都有黄莺争着朝向阳的树枝上飞,唱出那的溜婉转的歌声,原来天气还比较寒冷,这是几只最早出来活动的黄莺啊!哦,还偶儿看到一两只燕子已经在啄草衔泥,将在谁家屋檐下做窝呢!我们跟着诗人走了这一段路,不仅进一步领略了满眼春光,而且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心情的愉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颈联写花红草绿。诗人继续走,继续看,唷!刚才只注意树上的黄莺,空中的飞燕,还没有注意到地上的花草呢。你看这花呀,这里一丛,那里一簇,有红的,有紫的,真是姹紫嫣红,千姿百态。诗人心想,再过几天,恐怕还要开得多,开得好,那更会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啊!走着、走着,诗人忽而感到马儿跑得特别平稳,使人感到特别舒服,低头一看,原来地下芳草如茵,绿茸茸的一片,马儿已经走到绿色的地毯上来了。这些嫩草尖儿啊,才刚刚没过了马蹄,多么可爱啊!我们随着诗人又走了这一阵,感到春色更美,而诗人的心情也更欢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尾联写绿荫白堤。诗人的马这时已行到西湖的东部了,奇怪的是,他老是在这一带蹓跶观赏,留连徘徊,不愿离开,原来他实在喜爱这“绿杨荫里白沙堤”一带的优美风光啊!到这里,诗人行程即将结束,愉快的心情也达到了顶点。这首诗是长庆三年(823)春诗人在杭州做刺史时写的。这时诗人的心情甚好,诗兴甚浓,甚至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由此可见诗人对于西湖的喜爱了。事实也正是这样,他只要一有空闲就去游湖,每游必尽欢而回:“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管弦三数事,骑从十余人。立换登山屐,行携漉洒巾。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萍。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正由于他不断地跟西湖接触,所以准确地抓住西湖每个季节的特征,为我们留下许多出色的风景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都是他咏西湖的名句。《钱塘湖春行》在艺术上很具特色。前人评论说:“香山以流易之体,极富赡之思,非独俗士夺魄,亦使胜流倾心。”又说:“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唐宋诗举要》卷五引)就是说,白居易这首诗写得丰满而流畅,不仅逼真地写出了西湖早春所特有的景色,而且处处显露出诗人浓烈的游兴和活动的身影,因而它是一幅动态画而非静态画。诗人极善于从动态中来捕捉西湖的春光,始终紧扣一个“早”字来写:莺是“早莺”,燕是“新燕”,花是“乱花”,草是“浅草”。因为早春天寒,黄莺才去“争暖树”;因为新燕乍到,它才忙着“啄春泥”;因为花儿刚刚盛开,所以“渐欲”迷人眼;因为草儿刚刚抽芽,所以“才能”没马蹄。每一个字的运用都那么精确细致,恰到好处,体现了诗人艰苦的锤炼功夫。正如刘逸生先生所说:“他写诗也是‘涂改甚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随园诗话》引周元公的话)这和演员‘台上一见,台下三年’的苦练,也没有什么不同。”(《唐诗小札》新版三○九页)【评】此诗为善写春意者。“几处早莺”、“谁家新燕”使西湖春景生意盎然,“争”字、“啄”字两个动词的使用,又使这幅画卷成为了蒙太奇,充满了动感。“乱花”“浅草”转入新的意象,并更多地投入诗人的主体感受,诗人之心渐欲与此美景合一。“迷人眼”、“没马蹄”均见诗人之感受。而此一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唯写景如在目前,并且如同诗人早期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具有了比况人生、含蕴哲理的意味。当你进入到某种人生境界时,你会想起以此两句来吟咏比况,是最合适不过的。
浅草才能没马蹄。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出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意思】五彩缤纷的野花渐渐要使人眼花缭乱,浅绿的嫩草刚好遮没马蹄。【鉴赏】野花开放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这两句诗描写春日郊野的美丽景致,花繁草盛,到处充满着春的气息。【鉴赏2】鲜花繁茂,渐渐地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瞭乱。绿茸茸的浅草平铺,才能覆没马蹄。诗句为诗人游览西湖所见之景色。“渐”字状人的行踪,“乱”、“迷”写钱塘湖周围花繁色杂。“浅”、“没”则写出草的嫩绿和浅短。这逼真的春色图简直是神笔画就。两句对仗也极工巧。【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百花盛开,绿草如茵的景色。[例]山花开得团团簇簇,挤挤拥拥,各有风骚,惹人眼目。花下,是一片片碧茵茵的青草,短短的,浅浅的。不由得想起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一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赵赴《〈浅草集〉序》)二、前一句用以比喻某些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心中迷茫。[例]时下出版的美日和国内的管理图书,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所以对于诸多读者而言,便面临着这样的难题:如何挑选一本合适的管理书来读?(王庆海《崇尚超越苛求创新》)【全诗】《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赏读】诗开篇以西湖中的两个景点“孤山”和“贾亭”及两个方位名词“北”、“西”,交待方位,介绍背景。孤山在后湖与西湖之间,贾亭为唐贾全所建。“水面初平云脚低”以远视角度描写西湖云水相连的风光。春水涨满,风平浪静,湖水宽阔无边,天上春云低垂,天光映水面,远望水天一色,交相融合,景象异常美丽。“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把视线由远拉近,转而写细致之景。“几处”足见不多,“谁家”可见不是家家,诗人以少胜多,又以“争”来写春之早,“啄春泥”也见春天刚至,用字恰当。五六句把视角又拉大,由小景变大景,由天上转回地下。“乱花”可见花之种类繁多,“渐欲”叙花开的程度不同。有的已开,有的还含苞待放,但是已经令人眼迷乱。以“迷人眼”来写,使花有人气,更显生动。“浅草”说明春天刚至,芳草不高。“没”这个拟人化动词的运用使句子充满诗意。既然“最爱湖东”的美好春色,看也看不够,也就觉得“行不足”了。白沙堤也是湖中一景,绿白相称,由于同属亮色,使结句高亢而景色美丽。这首诗以“行”为线,给各个景点贯以“春”神;由贾亭开始而以白沙堤为结,条理清楚。写景恰到好处,远近交替,精描细刻;写景贯情,诗人醉心于自然之美的欢快心情洋溢在字里行间。【鉴赏】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苏东坡的名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七律,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使人更感到西湖景色的优美。题目是《钱塘湖春行》,根据题目,诗不仅要写出西湖的春景,还要写出诗人春游的行动,这首诗确实将两者结合得很好。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东风浩荡,春色迷人,西湖上桃红柳绿,花香鸟语,游客如云,诗人乘着一匹马,带着几个人缓缓行来,心情是多么愉快啊!于是,诗人怀着这种轻松的心情,用自然而精练的语言,写下了他这一天的春游活动。“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首联是总写西湖,也就是远望西湖。诗人骑着马,行近西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色秀丽的孤山。绿树红墙,孤山上的寺院更引人注目,这是在南边看到的景象。诗人的眼光再转向东边,看到了当年贾全建造的一座亭子。在这孤山寺的北边,贾亭的西边,出现了一片水光潋滟、波平似镜的西湖,顿时使人眼睛一亮,为之心旷神怡。“水面初平”,是说春水初生,刚与堤平;在天色水光的混茫中,碧空里舒卷着重重迭迭的白云,远远望去,云脚低垂,似乎就浮在水面上。一开头这两句,就真切地写出了诗人骑在马上放眼四顾、心旷神怡的情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写莺歌燕舞。诗人边行边看,发现有几处地方都有黄莺争着朝向阳的树枝上飞,唱出那的溜婉转的歌声,原来天气还比较寒冷,这是几只最早出来活动的黄莺啊!哦,还偶儿看到一两只燕子已经在啄草衔泥,将在谁家屋檐下做窝呢!我们跟着诗人走了这一段路,不仅进一步领略了满眼春光,而且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心情的愉快。“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颈联写花红草绿。诗人继续走,继续看,唷!刚才只注意树上的黄莺,空中的飞燕,还没有注意到地上的花草呢。你看这花呀,这里一丛,那里一簇,有红的,有紫的,真是姹紫嫣红,千姿百态。诗人心想,再过几天,恐怕还要开得多,开得好,那更会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啊!走着、走着,诗人忽而感到马儿跑得特别平稳,使人感到特别舒服,低头一看,原来地下芳草如茵,绿茸茸的一片,马儿已经走到绿色的地毯上来了。这些嫩草尖儿啊,才刚刚没过了马蹄,多么可爱啊!我们随着诗人又走了这一阵,感到春色更美,而诗人的心情也更欢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尾联写绿荫白堤。诗人的马这时已行到西湖的东部了,奇怪的是,他老是在这一带蹓跶观赏,留连徘徊,不愿离开,原来他实在喜爱这“绿杨荫里白沙堤”一带的优美风光啊!到这里,诗人行程即将结束,愉快的心情也达到了顶点。这首诗是长庆三年(823)春诗人在杭州做刺史时写的。这时诗人的心情甚好,诗兴甚浓,甚至说:“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春题湖上》)由此可见诗人对于西湖的喜爱了。事实也正是这样,他只要一有空闲就去游湖,每游必尽欢而回:“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管弦三数事,骑从十余人。立换登山屐,行携漉洒巾。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萍。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正由于他不断地跟西湖接触,所以准确地抓住西湖每个季节的特征,为我们留下许多出色的风景诗。“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都是他咏西湖的名句。《钱塘湖春行》在艺术上很具特色。前人评论说:“香山以流易之体,极富赡之思,非独俗士夺魄,亦使胜流倾心。”又说:“佳处在象中有兴,有人在,不比死句。”(《唐宋诗举要》卷五引)就是说,白居易这首诗写得丰满而流畅,不仅逼真地写出了西湖早春所特有的景色,而且处处显露出诗人浓烈的游兴和活动的身影,因而它是一幅动态画而非静态画。诗人极善于从动态中来捕捉西湖的春光,始终紧扣一个“早”字来写:莺是“早莺”,燕是“新燕”,花是“乱花”,草是“浅草”。因为早春天寒,黄莺才去“争暖树”;因为新燕乍到,它才忙着“啄春泥”;因为花儿刚刚盛开,所以“渐欲”迷人眼;因为草儿刚刚抽芽,所以“才能”没马蹄。每一个字的运用都那么精确细致,恰到好处,体现了诗人艰苦的锤炼功夫。正如刘逸生先生所说:“他写诗也是‘涂改甚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随园诗话》引周元公的话)这和演员‘台上一见,台下三年’的苦练,也没有什么不同。”(《唐诗小札》新版三○九页)【评】此诗为善写春意者。“几处早莺”、“谁家新燕”使西湖春景生意盎然,“争”字、“啄”字两个动词的使用,又使这幅画卷成为了蒙太奇,充满了动感。“乱花”“浅草”转入新的意象,并更多地投入诗人的主体感受,诗人之心渐欲与此美景合一。“迷人眼”、“没马蹄”均见诗人之感受。而此一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不唯写景如在目前,并且如同诗人早期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具有了比况人生、含蕴哲理的意味。当你进入到某种人生境界时,你会想起以此两句来吟咏比况,是最合适不过的。
【诗句】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处】唐·温庭筠《瑶瑟怨》。【意思】月照银床竹簟冰凉寻梦不成,碧天明净如水白云纤柔轻盈。凄厉的雁声渐远向潇湘飞去,皎月空照华丽楼阁分外朗明。【全诗】《瑶瑟怨》.[唐].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解题】瑶瑟,为玉镶的华美之瑟。瑟声悲怨,古诗中多用来抒写女子哀怨之情。这首诗所描写的也是一个女子与丈夫分别不能团聚的哀怨。【注释】①瑶瑟:瑟的美称,为拨弦乐器。②冰簟:喻竹席之凉。银床:指月光照射床上,也写出凉意,此时应可酣眠入梦。③潇湘:河流名,今湖南省内。十二楼:《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注引应邵的话说,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之处。这里借用其名以称诗中的妇女所居住的楼。【全诗鉴赏】《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古诗中,瑟声哀怨常和别离之悲相联。诗题即暗示本诗所写的是女人别离的悲怨之情。首句正面写女主人公。“梦不成”值得细品。聚会渺茫无期,只得寄情思于梦幻。然而一觉醒来,才发觉连梦中之幽会也未曾有过,伴随自己的,只有那浸透着秋夜寂寞凉意的冰簟银床而已。次句暂且放下女主人公情思,宕开一笔去写景,一幅清冷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夜沉沉,长空澄碧,冷月似水,浮云如纱。此一景致,不仅衬托出女主人公轻柔姣媚之态,而且烘托出她清冷孤寂的无限愁绪。前两句是从视觉角度着笔,第三句则是从听觉角度写景。朦胧月色中,高飞碧空的大雁肉眼难见,只是在听到雁叫声时才注意到。秋夜寂寂,月色凄清,雁叫声更平添凄凉气氛。雁可传书,雁声南去,不用说,此时此刻女主人公的满腔思绪也被牵引到良人羁留的潇湘边。末句又回到视觉角度写景,只画明月笼罩中的“十二楼”。因为相传十二楼乃仙人之居所,诗人借以形容楼阁华丽,楼中主人柔美皎洁。“月自明”的“自”字用得妙极,面对明月,人会勾起团圆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高楼,真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玉户帘中卷不去”呀!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外,全是景物描写,就像几个组合巧妙的特写镜头,渲染出一种和女主人公相思别离之哀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也许它只能给读者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意象却将长留脑际。
十二楼中月自明。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处】唐·温庭筠《瑶瑟怨》。【意思】月照银床竹簟冰凉寻梦不成,碧天明净如水白云纤柔轻盈。凄厉的雁声渐远向潇湘飞去,皎月空照华丽楼阁分外朗明。【全诗】《瑶瑟怨》.[唐].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解题】瑶瑟,为玉镶的华美之瑟。瑟声悲怨,古诗中多用来抒写女子哀怨之情。这首诗所描写的也是一个女子与丈夫分别不能团聚的哀怨。【注释】①瑶瑟:瑟的美称,为拨弦乐器。②冰簟:喻竹席之凉。银床:指月光照射床上,也写出凉意,此时应可酣眠入梦。③潇湘:河流名,今湖南省内。十二楼:《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注引应邵的话说,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之处。这里借用其名以称诗中的妇女所居住的楼。【全诗鉴赏】《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古诗中,瑟声哀怨常和别离之悲相联。诗题即暗示本诗所写的是女人别离的悲怨之情。首句正面写女主人公。“梦不成”值得细品。聚会渺茫无期,只得寄情思于梦幻。然而一觉醒来,才发觉连梦中之幽会也未曾有过,伴随自己的,只有那浸透着秋夜寂寞凉意的冰簟银床而已。次句暂且放下女主人公情思,宕开一笔去写景,一幅清冷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夜沉沉,长空澄碧,冷月似水,浮云如纱。此一景致,不仅衬托出女主人公轻柔姣媚之态,而且烘托出她清冷孤寂的无限愁绪。前两句是从视觉角度着笔,第三句则是从听觉角度写景。朦胧月色中,高飞碧空的大雁肉眼难见,只是在听到雁叫声时才注意到。秋夜寂寂,月色凄清,雁叫声更平添凄凉气氛。雁可传书,雁声南去,不用说,此时此刻女主人公的满腔思绪也被牵引到良人羁留的潇湘边。末句又回到视觉角度写景,只画明月笼罩中的“十二楼”。因为相传十二楼乃仙人之居所,诗人借以形容楼阁华丽,楼中主人柔美皎洁。“月自明”的“自”字用得妙极,面对明月,人会勾起团圆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高楼,真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玉户帘中卷不去”呀!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外,全是景物描写,就像几个组合巧妙的特写镜头,渲染出一种和女主人公相思别离之哀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也许它只能给读者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意象却将长留脑际。
诗文别集。八十二卷。清袁枚撰。袁枚曾筑随园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并题其室为小仓山房,故以名集。初刊于乾隆年间。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于嘉庆二年(1797年)。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散馆。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做过溧水、江宁等地的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卜居江宁,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人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复出,过了五十多年的清狂自在生活。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琐记》、《随园尺牍》、《子不语》等,称为《随园全集》。
小仓山房。推荐。爱诗词网。诗文别集。八十二卷。清袁枚撰。袁枚曾筑随园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并题其室为小仓山房,故以名集。初刊于乾隆年间。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卒于嘉庆二年(1797年)。钱塘(今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散馆。乾隆七年改放外任,做过溧水、江宁等地的知县,有政声。乾隆十三年辞官,卜居江宁,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人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复出,过了五十多年的清狂自在生活。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随园琐记》、《随园尺牍》、《子不语》等,称为《随园全集》。《小仓山房集》,八十二卷,凡编年诗集三十七卷,补遗二卷,收诗四千二百多首;文集二十四卷,续文集十一卷,外集文八卷。袁氏活跃于诗坛六十余年,以诗人、散文家、诗论家著称于当时。经历了康、雍、乾、嘉四代王朝的文坛风云,对清初以来的诗家流派如神韵派、格调派、肌理派等等,都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并独创性灵说,认为“从三百篇至今日,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卷五》),并讥讽摹拟派文人“天涯有客号痴詅,误把抄书当作诗。”(同上)并提倡写个人的性情、遭际和情怀,从真实、创新方面着眼,要求解放传统的束缚,不以时废人,不以人废诗,不拘一格,打破了古今和门户的限制。从袁枚的创作实践来看,《小仓山房集》四千余首诗,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成就。览袁诗,其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就是抒写性灵,写他个人的“性情遭遇”,写他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不拟古,不过分雕琢,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所捕捉到的艺术形象和内心感受,风格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袁枚的诗,主要有两类:旅游诗和咏史诗。旅游诗如《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小仓山房集》卷一),写了旅游广西桂林七星岩的观感。运用古代神话传说中富于浪漫色彩的形象来描绘桂林群山的千姿百态;形容洞中的钟乳状态:“怪石成形千百种,见人欲动争谽谺。”使作者也“疑是盘古死后不肯化,头目手足骨节相钩连”,“又疑女娲氏,一日七十有二变,青红隐现随云烟”,却是“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精灵腾踔有万千”。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表现作者在创作上的追求。又如《渡江大风》(《小仓山房集》卷二十二)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乘船渡长江的情景,大风激浪,波涛如怒,气势较大。而《所见》一诗只通过短短二十字,描绘出了偶然见到的那个牧童的活动,把牧童的神态刻画得非常逼真:“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表现了作者捕捉生活细微场景的才能。又如《水西亭夜坐》:“明月爱流水,一轮池上明。”诗人陶醉在静谧的大自然中,“坐久并忘我,何处尘虑撄?”忘记了尘世的烦恼,写景写情,别有一番清新之韵味。咏史诗如《秦中杂感八首》、《到石梁观瀑布》、《张丽华》、《落花》等,都直抒胸臆,各有天地。《马嵬》(同上卷八)之四:“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讥讽之意颇为深刻。但他也有一些格调不高流于浅滑的作品,大都是关于风花雪夜的歌唱、对生活琐事的咏叹和应酬之作,思想性不高。袁枚散文的特点是描写中带有情感,寓道理于描写中。如《黄生借书说》(《文集》卷二十二)重阐述借书而读,读之易专的道理,借以勉励黄生专心读书;又如《书鲁亮侪》(同上卷九)刻画了鲁亮侪“奇男子”的作风,从侧面透露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再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封建官僚越往上爬就越昏庸,上司随时随地都可以不经过调查就把下属官员摘印撤职,写出了李令处“且浴且思”、“击盆水誓”,最后“掷印铿然”、“怒马驰去”的勇状,人物细节,人物心理都刻画得极为生动逼真。他还写了一些骈文,虽运用对偶典故,但并不堆砌涂饰,在对偶中兼用散行,风格独特,如《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等都传为名篇。枚作为清代著名文人,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有褒有贬。而其作品由于流于浮空,也被讥为“误以鄙俚浅滑为自然,尖酸佻巧为聪明,谐谑游戏为风趣,粗恶颓放为雄豪。”(朱庭珍《筱园诗话》)。但总的来看,他的诗有弊病,也有创意。相对而言,后者更为可贵。他鄙弃礼教,反对传统,不信佛道,讥笑八股等等,都显示出他思想中反拟古崇尚自然的精神,正是李贽等人所代表的晚明精神的继续。《小仓山房集》,有乾隆间刻本,另外还有嘉庆间刻本的石韫玉撰《袁文笺正》十六卷,《补注》一卷;邹树荣撰的《袁文笺证补证》一卷。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收有今人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
“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族人民每年盛夏季节在草原上举行的民间集会。届时,各地优秀的“阿肯”(民间歌手)汇聚在一起进行弹唱。附近的牧民们赶着畜群,带着帐篷,纷纷前来参加。人们畅饮醇香的马奶酒,围坐在平展的草原上,听阿肯弹唱。远近草原上的阿肯在这里大显身手。弹唱时怀抱冬不拉,边弹边唱,有对唱、合唱和独唱,歌词内容丰富多彩,曲调悠扬婉转。除弹唱传统的一些叙事诗外,还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使弹唱内容更丰富,时代精神更强烈,调子也更欢快、明朗。弹唱比赛时,进行对唱,互问互答,以检验阿肯的知识、经验和艺术才华。如果一方答不上,就得让出,由另一阿肯接着对答。这时,有些优秀的阿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对答如流,一首首新的歌曲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诞生。这种对唱常常吸引更多的人,通宵不倦,唱到最后的便是胜者,哈萨克人更为崇敬这样的阿肯。
关于这种集会的由来,在哈萨克民间有个优美的传说:很早以前,阿勒泰草原有位美丽的放牧姑娘,常在野外弹着冬不拉,唱着思念恋人的歌。当地头人见她人才出众,要逼她成婚,姑娘不答应,每天不吃不喝,弹琴唱歌。凄惨而悲痛的弹唱声夜夜传入牧民的住处。婚期这天,突然从远方跑来一匹骏马,驮着姑娘直向天空飞去,这匹骏马就是她的情人变的。他们在天上纵情弹唱。后来,姑娘舍不得离开草原,便把手里的冬不拉扔下来。这冬不拉变成无数个落在哈萨克人手中。这却气死了头人。于是,人们情不自禁高歌漫舞。从此,哈萨克牧民每年盛夏都要欢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以示对这位姑娘的怀念。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艺人“阿肯”的弹唱会。在集会时,除弹唱外,还要举行赛马、叨羊、姑娘追等活动。
阿肯弹唱会。推荐。爱诗词网。“阿肯弹唱会”是哈萨克族人民每年盛夏季节在草原上举行的民间集会。届时,各地优秀的“阿肯”(民间歌手)汇聚在一起进行弹唱。附近的牧民们赶着畜群,带着帐篷,纷纷前来参加。人们畅饮醇香的马奶酒,围坐在平展的草原上,听阿肯弹唱。远近草原上的阿肯在这里大显身手。弹唱时怀抱冬不拉,边弹边唱,有对唱、合唱和独唱,歌词内容丰富多彩,曲调悠扬婉转。除弹唱传统的一些叙事诗外,还触景生情,即兴创作,使弹唱内容更丰富,时代精神更强烈,调子也更欢快、明朗。弹唱比赛时,进行对唱,互问互答,以检验阿肯的知识、经验和艺术才华。如果一方答不上,就得让出,由另一阿肯接着对答。这时,有些优秀的阿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对答如流,一首首新的歌曲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诞生。这种对唱常常吸引更多的人,通宵不倦,唱到最后的便是胜者,哈萨克人更为崇敬这样的阿肯。关于这种集会的由来,在哈萨克民间有个优美的传说:很早以前,阿勒泰草原有位美丽的放牧姑娘,常在野外弹着冬不拉,唱着思念恋人的歌。当地头人见她人才出众,要逼她成婚,姑娘不答应,每天不吃不喝,弹琴唱歌。凄惨而悲痛的弹唱声夜夜传入牧民的住处。婚期这天,突然从远方跑来一匹骏马,驮着姑娘直向天空飞去,这匹骏马就是她的情人变的。他们在天上纵情弹唱。后来,姑娘舍不得离开草原,便把手里的冬不拉扔下来。这冬不拉变成无数个落在哈萨克人手中。这却气死了头人。于是,人们情不自禁高歌漫舞。从此,哈萨克牧民每年盛夏都要欢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以示对这位姑娘的怀念。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艺人“阿肯”的弹唱会。在集会时,除弹唱外,还要举行赛马、叨羊、姑娘追等活动。
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之曰采蘋。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宫中亦自以为不及。
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绮窗》七赋。
梅妃传。推荐。爱诗词网。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之曰采蘋。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宫中亦自以为不及。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绮窗》七赋。是时承平岁久,海内无事,上于兄弟间极友爱,日从燕间,必妃侍侧。上命破橙往赐诸王,至汉邸,潜以足蹑妃履,妃登时退阁。上命连宣,报言:“适履珠脱缀,缀竟当来。”久之,上亲往命妃。妃拽衣迓上,言胸腹疾作,不果前也。卒不至。其恃宠如此。后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上大喜。会太真杨氏入侍,宠爱日夺。上无疏意,而二人相嫉,避路而行。上尝方之英、皇,议者谓广狭不类,窃笑之。太真忌而智,妃性柔缓,亡以胜。后竟为杨氏迁于上阳东宫。后上忆妃,夜遣小黄门灭烛,密以戏马召妃至翠华西阁,叙旧爱,悲不自胜。继而上失寤,侍御惊报曰:“妃子已届阁前,当奈何?”上披衣,抱妃藏夹幕间。太真既至,问:“梅精安在?”上曰:“在东宫。”太真曰:“乞宣至,今日同浴温泉。”上曰:“此女已放屏,无并往也。”太真语亦坚,上顾左右不答。太真大怒曰:“肴核狼藉,御榻下有妇人遗舄,夜来何人侍陛下寝,欢醉至于日出不视朝?陛下可出见群臣。妾止此阁俟驾回。”上愧甚,拽衾向屏假寐曰:“今日有疾,不可临朝。”太真怒甚,径归私第。上顷觅妃所在,已为小黄门送令步归东宫。上怒斩之。遗舄并翠钿命封赐妃。妃谓使者曰:“上弃我之深乎?”使曰:“上非弃妃,诚恐太真恶情耳。”妃笑曰:“恐怜我则动肥婢情,岂非弃也?”妃以千金寿高力士,求词人拟司马相如为《长门赋》,欲邀上意。力士方奉太真,且畏其势,报曰:“无人解赋。”妃乃自作《楼东赋》,略曰:玉鉴尘生,凤奁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凤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燕,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鹢之仙丹。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太真闻之,诉明皇曰:“江妃庸贱,以廋词宣言怨望,愿赐死。”上默然。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对曰:“庶邦贡杨妃荔实使来。”妃悲咽泣下。上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为我进御前也。”曰: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后禄山犯阙,上西幸,太真死。及东归,寻妃所在,不可得。上悲,谓兵火之后,流落他处。诏有得之,官二秩,钱百万。搜访不知所在。上又命方士飞神御气,潜经天地,亦不可得。有宦者进其画真,上言似甚,但不活耳。诗题于上,曰: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读之泣下,命模像刊石。后上暑月昼寝,仿佛见妃隔竹间泣,含涕障袂,如花朦雾露状。妃曰:“昔陛下蒙尘,妾死乱兵之手,哀妾者埋骨池东梅株傍。”上骇然流汗而寤。登时令往太液池发视之,不获。上益不乐。忽悟温泉池侧有梅十余株,岂在是乎?上自命驾,令发视。才数株,得尸,裹以锦茵,盛以酒槽,附土三尺许。上大恸,左右莫能仰视。视其所伤,胁下有刀痕。上自制文诔之,以妃礼易葬焉。赞曰:“明皇自为潞州别驾,以豪伟闻,驰骋犬马鄠杜之间,与侠少游。用此起支庶,践尊位。五十余年,享天下之奉,穷极奢侈,子孙百数。其阅万方美色众矣,晚得杨氏,变易三纲,浊乱四海,身废国辱,思之不少悔。是固有以中其心、满其欲矣。江妃者,后先其间,以色为所深嫉,则其当人主者,又可知矣。议者谓或覆宗,或非命,均其媢忌自取。殊不知明皇耄而忮忍,至一日杀三子,如轻断蝼蚁之命。奔窜而归,受制昏逆,四顾嫔嫱,斩亡俱尽,穷独苟活,天下哀之。”《传》曰:“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盖天所以酬之也。报复之理,毫发不差,是岂特两女子之罪哉?”汉兴,尊《春秋》,诸儒持《公》、《縠》角胜负,《左传》独隐而不宣,最后乃出。盖古书历久始传者极众。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盖明皇失邦,咎归杨氏,故词人喜传之。梅妃特嫔御擅美,显晦不同,理应尔也。此传得自万卷朱遵度家,大中二年七月所书,字亦媚好,其言时有涉俗者。惜乎史逸其说。略加修润而曲循旧话,惧没其实也。惟叶少蕴与余得之,后世之传,或在此本。又记其所从来如此。梅妃的故事,未见于正式的历史记载。很可能是宋朝时出于对杨氏误国的义愤虚构出来的人物。唐朝人对杨玉环是充满同情的,到了宋朝,却严厉地把失国的过错算在她的帐上,因此臆造出一位与之对立的女子,这是完全可能的。由于作者塑造了有血有肉的梅妃形象,至使人们相信历史上果真确有其人,曾有其事。本篇以唐玄宗与梅、杨二妃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通过梅妃与杨贵妃间的矛盾冲突及其悲惨结局,揭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腐败,和封建帝王的一夫多妻制,对青年女子的青春年华的摧残,总结了一代兴亡的历史教训。作品成功地塑造了梅妃、杨贵妃、唐明皇三个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梅妃的哀怨,凄苦,令人悲而怜;贵妃的争风吃醋、心狠手毒,而最终未能逃脱悲惨结局,令人憎而怜;唐明皇荒淫、残暴,然而又在某种程度上忠于爱情,令人怒而怜。作者在展示这些人物性格特征时,注意在发展中,在矛盾中把握性格的统一,塑造的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梅妃“姿态明秀”,性情“柔缓”。作者通过对梅妃得宠时的娇媚与失宠后的凄苦的细节描写,展示了她悲剧性格的发展和变化。梅妃入宫时,宫中“几四万人”,唐明皇“自得妃,视如尘土。”梅妃位于一人之下,众人之上,享尽了皇帝宠爱。“上于兄弟间极友爱,日从燕间,必妃侍侧。上命破橙往赐诸王,至汉邸,潜以足蹑妃履,妃登时退阁。上命连宣,报言:‘适履珠脱缀,缀竟当来。’久之,上亲往命妃。妃拽衣迓上,言胸腹疾作,不果前也。卒不至。其恃宠如此。”这段文字描写,既使梅妃娇嗔、任性之态跃然纸上,也透露出了梅妃柔中有刚的性格。这一性格,在杨贵妃进宫与梅妃争宠,梅妃失宠后表现得比较强烈。为了追求幸福、为了挽回唐明皇的情意,“妃以千金寿高力士,求词人拟司马相如为《长门赋》,欲邀上意。”未能如愿,“妃乃自作《楼东赋》。由于杨贵妃作梗,梅妃的感情依然找不到寄托。事实上,即使没有杨贵妃,还会有李贵妃、王贵妃与之争宠。封建帝王嫔妃成群的荒淫无道,决定了皇帝不可能长久地集宠于一妃;宫廷生活的黑暗腐朽决定了梅妃的悲剧命运的不可逆转。梅妃出游,恰逢为杨贵妃进贡荔枝的驿使一段的描写,使梅妃的悲剧性格发展到了高潮。“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对曰:‘庶邦贡杨妃荔实使来。’妃悲咽泣下。”唐明皇密赐荔枝与梅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为我进御前也。’”面对无法改变的悲剧命运,梅妃绝望了。她不再幻想唐明皇有朝一日会再回到她的身边。她拒绝了皇帝这一廉价的感情施舍。对于梅妃的对立面——杨贵妃,小说并没有正面描写她的家族势力对唐明皇的影响,只是通过皇帝宠臣高力士“且畏其势”一笔点出她的地位。小说着重描写了贵妃性格上“忌而智”的特点。唐玄宗密召梅妃,贵妃得知,妒火中烧,却用贻误国事来羞辱唐明皇:“……夜来何人侍陛下寝,欢醉至于日出不视朝?”梅妃自作《楼东赋》“太真闻之,诉明皇曰:‘江妃庸贱,以廋词宣言怨望,愿赐死。’”明知梅妃在向皇帝倾诉衷肠,却故意危言耸听,煽动唐明皇“赐死”于梅妃。只此两个情节的描写,便勾画出了贵妃倚仗家族势力,承恩专宠,专横跋扈的形象。唐明皇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作者对他有批判有同情。唐玄宗密召梅妃,闻贵妃到,“上披衣,抱妃藏夹幕间。”贵妃大闹走后,“上觅妃所在,已为小黄门送令步归东宫。上怒斩之。”唐明皇的残忍、凶暴可见一斑。然而虽为一国之君,在爱情生活中也有不尽如意的地方:他对梅妃本恩爱未绝,却因贵妃作梗,与梅妃相会还要“密召”;贵妃大闹不止,他只是“顾左右而不答”;梅妃自作《楼东赋》,贵妃闻之要求赐死,他只用“默然”以对。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唐明皇,为何在贵妃面前唯唯喏喏,难道只是爱情使然?非也,这是政治联姻的必然。对于这一点,作者未多加评论,只是介绍了历史史实:“后禄山犯阙,上西幸,太真死”,从反面映证了杨氏家族在唐朝的地位。唐明皇忠于爱情,在寻妃一段中表现得悲切感人。安史之乱后,唐明皇想尽办法寻梅妃而不得,痛苦万分,梦中得见梅妃后,方找到梅妃葬身之地,“上大恸,左右莫能仰视。”他亲自撰写诔文,悼念梅妃。在这里,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唐玄宗对梅妃的眷恋、怀念之情,突出了他性格的另一面。能够通过个性化语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是本篇一大特点。梅妃自幼聪颖,才学过人,性情温柔,她的谈吐往往优美、含蓄、得体、动听。杨贵妃心胸狭窄,却又权势极大,她的语言就显得尖刻,严厉,咄咄逼人。唐明皇夹在梅妃与贵妃中间时则常吞吞吐吐。浓重的抒情色彩系本篇另一特点。小说大量引诗、词入文,梅妃的《楼东赋》、《一斛珠》,唐明皇的画像题诗,都极细腻、恰当地表达了主人公当时的思想感情,读来感人肺腑。梅、杨悲剧成为后世小说戏曲喜闻乐道的题材。明人吴世美的杂剧《惊鸿记》就是据此篇写成的。明清两代关于隋唐的一些历史小说如《隋唐演义》等也都引用了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