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2;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3,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4,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5,大块假我以文章6。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7。群季俊秀8,皆为惠连9;吾人咏歌,独惭康乐10。幽赏未已11,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12,飞羽觞而醉月13。不有佳咏,何伸雅怀14?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15。
【注释】1从弟:堂弟。2逆旅:旅馆。3浮生:人生世上虚浮不定。4秉烛:拿着灯烛。5烟景:春天烟雾朦胧的美景。6大块:大自然。假:借,这里有赋予之意。7序:叙谈。天伦:近亲属的关系,这里专指兄弟。8季:弟弟。9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少年聪慧,和他的族兄谢灵运同称“大小谢”,诗名较大。10康乐:谢灵运,南朝诗人,谢玄的孙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他的诗描写山水名胜,颇多佳句。11幽赏:幽雅12琼筵:华美的筵席。坐花:坐在花间。13羽觞(shang伤):古代酒器。14伸:表白。雅怀:高雅的情怀。15金谷酒数:晋石崇家有金谷花园。宴客园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斗。
【今译】天地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世上好似做梦,快活求欢能有几时?古人拿了灯烛,夜里游玩,实在很有道理的。
况且,春天的美景吸引着我们,大自然赋予我们以锦绣景色,使我们文思焕发。在桃李盛开的园中,畅叙兄弟情谊,各位兄弟都有谢惠连的才情;我们吟诗,使得谢灵运自愧不如。幽雅赏心,没有完结;高谈阔论,反觉清心。大家坐在花丛中间,开华美筵席;飞快举动酒杯,醉在月下。没有好的诗章,怎能表白高雅的情怀?假若诗未吟好。那就效法石崇金谷园宴集的通例,罚酒三斗。
【集评】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大意谓人生短景,行乐犹恐不及,况值佳辰,岂容错过。寄情诗酒,所以为行为之具也。青莲全集,强半是此段襟怀。此副笔墨,若出他手,则锦心绣口,不可多得矣!清·吴楚材等《古文文观止》卷七:发端数语,已见潇洒风尘之外。而转落层次,语无泛设;幽怀逸趣,辞短韵长。读之增人许多情思。”清·余城《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通篇着意在一夜字。开首从天地光阴迅速,及人生至暂说起。见及时行乐者,不妨夜游。发论极其高旷,却已紧照题中夜宴意,是无时不可夜宴矣。下紧以况字转出春来,而春有烟景之召,大块之假,夜宴更何容已耶。于是叙地叙人叙宴之乐,而以诗酒作结。妙无一字不细贴,无一字不新俦,自是锦心绣口之文。”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旷达:“评解小小燕集,而一起却从天地万物说入,是何等胸怀!至阳春云“召我”,大块云“假我”,花曰“坐花”,月曰“醉月”,字句都仙矣。《辑注》云:古人作文最会认题,如此题有一“夜”字,便不是春宴桃李园矣。劈首逆从“夜字生波,再折到春宴桃李园,真有海阔天空、高瞻远眺之概。《快笔》云:为一“夜”字,劈从天地光阴发出如许异想,是其识见之超卓处。烟景而曰“召”,文章而曰“假”,是其下字奇特处;写景则曰“烟景”,写赏则曰“幽赏”,写醉则曰“醉月”,总不脱一“夜”字,是其体贴精细处。而且一句一转,一转一意,尺幅中具有排山倒海之势。短文之妙,无逾此篇。书后古之以酒为罚者,射礼而外,推投壶之礼得以行之。故其胜负之数,皆为君子之所必争。太白金谷之罚,但不知坐花醉月时,吟兴未成,亦有如投壶之胜饮不胜,请为胜者立马否也。若然,则算多算少之数,即在此酬彼唱之间。吾恐斗酒百篇之才,算马虽多,而清酒百壶,歌既醉者,不在吾人,将在群季也。”(佚名)
【总案】这是一篇“序”。古代文人聚在一起宴饮,常常作诗唱和,把这些诗合编在一处,由一德高才茂的人为之作序。这类序,以抒情为主,兼叙宴饮的场面或对某个问题发表议论。李白在序中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图画:春夜,李白和他的兄弟们欢聚在桃李芳园,围坐在花前月下,饮酒作歌,抚琴赋诗,畅叙天伦之乐,申抒自己的抱负。只寥寥数笔,便把文人学士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抒写了出来。这篇序,言简意丰,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文章写得潇洒自然,生动活泼,再加上精采的骈偶句式,使文章的整个基调欢快明朗。《古文观止》评论这篇序道:“发端数语,已见潇洒风尘之外。而转落层次,语无虚设,幽怀逸趣,辞短韵长。读之,增人许多情思。”需要指出的是,这篇序流露出一些消极情趣,带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推荐。爱诗词网。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原文|注释|赏析|译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2;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3,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4,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5,大块假我以文章6。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7。群季俊秀8,皆为惠连9;吾人咏歌,独惭康乐10。幽赏未已11,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12,飞羽觞而醉月13。不有佳咏,何伸雅怀14?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15。【注释】1从弟:堂弟。2逆旅:旅馆。3浮生:人生世上虚浮不定。4秉烛:拿着灯烛。5烟景:春天烟雾朦胧的美景。6大块:大自然。假:借,这里有赋予之意。7序:叙谈。天伦:近亲属的关系,这里专指兄弟。8季:弟弟。9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少年聪慧,和他的族兄谢灵运同称“大小谢”,诗名较大。10康乐:谢灵运,南朝诗人,谢玄的孙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他的诗描写山水名胜,颇多佳句。11幽赏:幽雅12琼筵:华美的筵席。坐花:坐在花间。13羽觞(shang伤):古代酒器。14伸:表白。雅怀:高雅的情怀。15金谷酒数:晋石崇家有金谷花园。宴客园中,赋诗不成者,罚酒三斗。【今译】天地是万物的旅馆,光阴是百代的过客。人生世上好似做梦,快活求欢能有几时?古人拿了灯烛,夜里游玩,实在很有道理的。况且,春天的美景吸引着我们,大自然赋予我们以锦绣景色,使我们文思焕发。在桃李盛开的园中,畅叙兄弟情谊,各位兄弟都有谢惠连的才情;我们吟诗,使得谢灵运自愧不如。幽雅赏心,没有完结;高谈阔论,反觉清心。大家坐在花丛中间,开华美筵席;飞快举动酒杯,醉在月下。没有好的诗章,怎能表白高雅的情怀?假若诗未吟好。那就效法石崇金谷园宴集的通例,罚酒三斗。【集评】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十:“大意谓人生短景,行乐犹恐不及,况值佳辰,岂容错过。寄情诗酒,所以为行为之具也。青莲全集,强半是此段襟怀。此副笔墨,若出他手,则锦心绣口,不可多得矣!清·吴楚材等《古文文观止》卷七:发端数语,已见潇洒风尘之外。而转落层次,语无泛设;幽怀逸趣,辞短韵长。读之增人许多情思。”清·余城《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七:“通篇着意在一夜字。开首从天地光阴迅速,及人生至暂说起。见及时行乐者,不妨夜游。发论极其高旷,却已紧照题中夜宴意,是无时不可夜宴矣。下紧以况字转出春来,而春有烟景之召,大块之假,夜宴更何容已耶。于是叙地叙人叙宴之乐,而以诗酒作结。妙无一字不细贴,无一字不新俦,自是锦心绣口之文。”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旷达:“评解小小燕集,而一起却从天地万物说入,是何等胸怀!至阳春云“召我”,大块云“假我”,花曰“坐花”,月曰“醉月”,字句都仙矣。《辑注》云:古人作文最会认题,如此题有一“夜”字,便不是春宴桃李园矣。劈首逆从“夜字生波,再折到春宴桃李园,真有海阔天空、高瞻远眺之概。《快笔》云:为一“夜”字,劈从天地光阴发出如许异想,是其识见之超卓处。烟景而曰“召”,文章而曰“假”,是其下字奇特处;写景则曰“烟景”,写赏则曰“幽赏”,写醉则曰“醉月”,总不脱一“夜”字,是其体贴精细处。而且一句一转,一转一意,尺幅中具有排山倒海之势。短文之妙,无逾此篇。书后古之以酒为罚者,射礼而外,推投壶之礼得以行之。故其胜负之数,皆为君子之所必争。太白金谷之罚,但不知坐花醉月时,吟兴未成,亦有如投壶之胜饮不胜,请为胜者立马否也。若然,则算多算少之数,即在此酬彼唱之间。吾恐斗酒百篇之才,算马虽多,而清酒百壶,歌既醉者,不在吾人,将在群季也。”(佚名)【总案】这是一篇“序”。古代文人聚在一起宴饮,常常作诗唱和,把这些诗合编在一处,由一德高才茂的人为之作序。这类序,以抒情为主,兼叙宴饮的场面或对某个问题发表议论。李白在序中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图画:春夜,李白和他的兄弟们欢聚在桃李芳园,围坐在花前月下,饮酒作歌,抚琴赋诗,畅叙天伦之乐,申抒自己的抱负。只寥寥数笔,便把文人学士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抒写了出来。这篇序,言简意丰,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文章写得潇洒自然,生动活泼,再加上精采的骈偶句式,使文章的整个基调欢快明朗。《古文观止》评论这篇序道:“发端数语,已见潇洒风尘之外。而转落层次,语无虚设,幽怀逸趣,辞短韵长。读之,增人许多情思。”需要指出的是,这篇序流露出一些消极情趣,带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匪徒颂。推荐。爱诗词网。诗歌。郭沫若著。写于1919年末。诗歌为抗议日本新闻界对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生的诬蔑而作。诗人以热情的呼喊、愤激的反语,赞颂了古往今来一切“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们”,对他们三呼万岁!充分体现了向旧传统、旧制度勇猛挑战的叛逆精神。其中对“实行共产主义的列宁”的歌颂,更显示了诗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对社会主义的朦胧向往。
【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人闲来无事,看桂花飘落,夜晚静谧无声,春天的山林一片空寂。桂花: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指春天开花的一种。【鉴赏1】夜沉静得听不到一丝声音,只有桂花轻轻地洒落一地,仿佛整座山是一片空无。原诗描写春天山中静夜的悠闲情趣,文句中荡漾着无限诗意,令人悠然神往。【鉴赏2】在寂静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而正是因为人内心闲静,没有外事干扰,细小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能被诗人觉察。长夜寂静,景色繁多的春山却显得空旷宁静。花落为动,却更显春山之幽静,以动衬静。诗人内心之清静与春山之静谧交相呼应。此句以声写景,运用通感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恬静清闲,又展示了春山夜晚的幽雅宁静。后世常以此表现环境的幽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的夜晚花叶自落,幽静空寂。[例]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种大自然的幽静,可以叫做身外之宁静。(郭天一《品味宁静》)【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①鸟鸣涧:此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之《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②桂花:大多在秋季开花,也有四季开花的,此以解释春天开花之桂树为妥。皇甫岳,事迹无考。云溪,有人考证即绍兴若耶溪,传说是西施浣纱处,也是越中著名的风景胜地。【鉴赏】这首诗被评论家特别称道之点,是它“旨在写静境,却纯用动景处理,最得画家烘托之妙,乃从宋(刘宋)王籍《入若耶溪》‘鸟鸣山更幽’悟入。”(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王籍原诗是:“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返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抒写泛舟若耶溪所引发的羁思乡愁,其中“蝉噪”、“鸟鸣”二句饶有情致,被目为“文外独绝”是无愧的。或许鸟鸣涧即因此得名。王维来到若耶溪,要写鸟鸣涧,而“鸟鸣山更幽”的名句横在前面,该如何落墨呢?我们会想起李白。李白见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云云),口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心里却不服,欲拟之较胜负,便写了《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云云),《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结果无以过之。以李白之才,在这件事上却输给崔颢,说明艺术创作不能模仿。王维面对王籍的名作没有像李白那样刻意模拟,而是取其神而遗其貌,立意仍是“鸟鸣山更幽”,但却写出鸟是如何鸣,山何以更幽,这就等于将一个原本抽象的命题加以具体阐发,使之变得生动形象,易于为人接受。所以,《鸟鸣涧》之于王籍原句,既有悟入,又能化出,是面目一新的再创造。首先交代“人闲”,山居静夜,是诗人在安闲静默中领会的。人是感知外界的主体。由于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环境气氛相契合,他才能敏感地觉察到周围的动静、变化。月出之前,静夜空山什么也看不到,诗人用“桂花落”衬出这无光无声的宁静。桂花细微,落地无声,要感知其“落”,只能通过触觉,这就把“静”写得像是可以用手摸得到了。这是以局部的微动衬托整个空间的幽。继而月出,春山树影历历可辨;但月出无声,春山仍在沉睡状态中,诗人又凭视觉看到春山的“静”。这是以有光衬无声,以见空山之幽。山空月明,宿鸟误为曙光,时有响声出烟树间,一两声啼过之后,春涧又恢复寂静,诗人又凭听觉听出春山的“静”。这又是以短暂的有声衬托持续长久的无声。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描摹,读者的触觉、视觉、听觉全被调动起来,春山的幽静遂被展示得清晰无比。花落、月出、鸟鸣这些景物,被安排在春山、春涧的背景之中,无不带有春的色彩。比之“鸟鸣山更幽”一句来,王维此诗所创造的意境无疑更优美动人。如果说王维写“君自故乡来”是将前人的诗“化多为一”,那么,这里则是“化一为多”,即化抽象为具体,化单一为丰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他虽无意与前人争胜,实际已超越前人。【赏析】《鸟鸣涧》是和友人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的和诗,描写了春山月下的静谧之景,表现出诗人恬静的心境。首二句写桂子飘落,春山夜静。“人闲桂花落”,写诗人置身山中欣赏夜景,在闲静的环境中感觉到桂花在飘落。花落本应无声,但由于“人闲”,没有杂乱的声音干扰,因而能感觉到自然界细密的动静。一切生物都睡着了,夜很静,仿佛春山已经空无一人,只有诗人独自在这万籁俱寂的山中参禅、习静,领略着清新的夜气。后二句写月出鸟惊,时鸣春涧。在静观中,月亮升起来了,银辉遍地,一下照亮了山林幽壑,把栖息在林中的山鸟惊醒了,鸟在山涧的树丛中不时地叫几声,衬托得春山春涧更为幽静。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静谧的整体意境中写出动态和声息,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因为局部的响动,是依赖于整个环境的寂静才被人觉察到的,而局部的响动不可能打破整个环境宁静的气氛,大小悬殊的对比反而能衬得出大环境更静谧。王维这样写,不仅是个艺术手法问题,而且是哲学理念的表现,是于动中求静,宣扬虽动而常静的禅宗寂灭思想。北朝佛学家僧肇所撰《肇论·物不迁论》说:“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王维正是把佛学的理论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求静于诸动”,宣扬虽动而常静的寂灭思想。桂花自开自落,归于寂灭;惊鸟时鸣,鸣后复静。《鸟鸣涧》写的就是王维“夜禅”、“习静”的实践(“禅”的原意是“静虑”)。明代胡应麟《诗薮》称《鸟鸣涧》等诗“却入禅宗”,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人世间的一切争逐名利的尘念都在这静谧的意境中净化了。
人闲桂花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人闲来无事,看桂花飘落,夜晚静谧无声,春天的山林一片空寂。桂花: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指春天开花的一种。【鉴赏1】夜沉静得听不到一丝声音,只有桂花轻轻地洒落一地,仿佛整座山是一片空无。原诗描写春天山中静夜的悠闲情趣,文句中荡漾着无限诗意,令人悠然神往。【鉴赏2】在寂静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而正是因为人内心闲静,没有外事干扰,细小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能被诗人觉察。长夜寂静,景色繁多的春山却显得空旷宁静。花落为动,却更显春山之幽静,以动衬静。诗人内心之清静与春山之静谧交相呼应。此句以声写景,运用通感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恬静清闲,又展示了春山夜晚的幽雅宁静。后世常以此表现环境的幽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的夜晚花叶自落,幽静空寂。[例]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种大自然的幽静,可以叫做身外之宁静。(郭天一《品味宁静》)【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①鸟鸣涧:此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之《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②桂花:大多在秋季开花,也有四季开花的,此以解释春天开花之桂树为妥。皇甫岳,事迹无考。云溪,有人考证即绍兴若耶溪,传说是西施浣纱处,也是越中著名的风景胜地。【鉴赏】这首诗被评论家特别称道之点,是它“旨在写静境,却纯用动景处理,最得画家烘托之妙,乃从宋(刘宋)王籍《入若耶溪》‘鸟鸣山更幽’悟入。”(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王籍原诗是:“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返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抒写泛舟若耶溪所引发的羁思乡愁,其中“蝉噪”、“鸟鸣”二句饶有情致,被目为“文外独绝”是无愧的。或许鸟鸣涧即因此得名。王维来到若耶溪,要写鸟鸣涧,而“鸟鸣山更幽”的名句横在前面,该如何落墨呢?我们会想起李白。李白见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云云),口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心里却不服,欲拟之较胜负,便写了《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云云),《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结果无以过之。以李白之才,在这件事上却输给崔颢,说明艺术创作不能模仿。王维面对王籍的名作没有像李白那样刻意模拟,而是取其神而遗其貌,立意仍是“鸟鸣山更幽”,但却写出鸟是如何鸣,山何以更幽,这就等于将一个原本抽象的命题加以具体阐发,使之变得生动形象,易于为人接受。所以,《鸟鸣涧》之于王籍原句,既有悟入,又能化出,是面目一新的再创造。首先交代“人闲”,山居静夜,是诗人在安闲静默中领会的。人是感知外界的主体。由于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环境气氛相契合,他才能敏感地觉察到周围的动静、变化。月出之前,静夜空山什么也看不到,诗人用“桂花落”衬出这无光无声的宁静。桂花细微,落地无声,要感知其“落”,只能通过触觉,这就把“静”写得像是可以用手摸得到了。这是以局部的微动衬托整个空间的幽。继而月出,春山树影历历可辨;但月出无声,春山仍在沉睡状态中,诗人又凭视觉看到春山的“静”。这是以有光衬无声,以见空山之幽。山空月明,宿鸟误为曙光,时有响声出烟树间,一两声啼过之后,春涧又恢复寂静,诗人又凭听觉听出春山的“静”。这又是以短暂的有声衬托持续长久的无声。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描摹,读者的触觉、视觉、听觉全被调动起来,春山的幽静遂被展示得清晰无比。花落、月出、鸟鸣这些景物,被安排在春山、春涧的背景之中,无不带有春的色彩。比之“鸟鸣山更幽”一句来,王维此诗所创造的意境无疑更优美动人。如果说王维写“君自故乡来”是将前人的诗“化多为一”,那么,这里则是“化一为多”,即化抽象为具体,化单一为丰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他虽无意与前人争胜,实际已超越前人。【赏析】《鸟鸣涧》是和友人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的和诗,描写了春山月下的静谧之景,表现出诗人恬静的心境。首二句写桂子飘落,春山夜静。“人闲桂花落”,写诗人置身山中欣赏夜景,在闲静的环境中感觉到桂花在飘落。花落本应无声,但由于“人闲”,没有杂乱的声音干扰,因而能感觉到自然界细密的动静。一切生物都睡着了,夜很静,仿佛春山已经空无一人,只有诗人独自在这万籁俱寂的山中参禅、习静,领略着清新的夜气。后二句写月出鸟惊,时鸣春涧。在静观中,月亮升起来了,银辉遍地,一下照亮了山林幽壑,把栖息在林中的山鸟惊醒了,鸟在山涧的树丛中不时地叫几声,衬托得春山春涧更为幽静。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静谧的整体意境中写出动态和声息,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因为局部的响动,是依赖于整个环境的寂静才被人觉察到的,而局部的响动不可能打破整个环境宁静的气氛,大小悬殊的对比反而能衬得出大环境更静谧。王维这样写,不仅是个艺术手法问题,而且是哲学理念的表现,是于动中求静,宣扬虽动而常静的禅宗寂灭思想。北朝佛学家僧肇所撰《肇论·物不迁论》说:“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王维正是把佛学的理论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求静于诸动”,宣扬虽动而常静的寂灭思想。桂花自开自落,归于寂灭;惊鸟时鸣,鸣后复静。《鸟鸣涧》写的就是王维“夜禅”、“习静”的实践(“禅”的原意是“静虑”)。明代胡应麟《诗薮》称《鸟鸣涧》等诗“却入禅宗”,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人世间的一切争逐名利的尘念都在这静谧的意境中净化了。
【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处】唐·王维《终南山》。【译注】白云四处缭绕,回头望去,合成一片;青青的山雾迷迷蒙蒙,走到跟前又看不见了。青霭(ǎi):山上青青的雾气。【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白云飘绕,雾气氤氲的景色。[例]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鉴赏】回头望去,山中那飘忽不定的白色云朵和青色雾霭仿佛连成一片,不露丝毫的缝隙。然而走近它们直至置身其中,倏忽间却似乎都已散尽,不留任何痕迹。诗句互文见义,从诗人自身的动作与视角出发,极写云雾的灵动与飘逸:回头看时四望如一,待到想要与之亲近,却又消失得了无踪迹。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飘摇云气,让人觉得此刻仿佛不是诗人在山间行走,而是山岚在相互追逐嬉闹,不时与诗人擦肩而过。而这种神秘而朦胧的感受又使得终南山的无边景致在云霭的缭绕中显得更加明丽多姿,引人入胜。【全诗】《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鉴赏】这是诗人一首十分著名的写景名篇,在唐诗中描写山水景色气象之大,莫过此篇。诗的前三联直接写终南山景色。首联描写山之高大:“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的主峰,在眉县南,佛坪北。这里代指终南山。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横亘八百余里。诗人站在山上,抬头看,说它“近天都”,言其高;远望山的尽头“连海隅”,言其远。看似夸张,实是诗人亲眼所见所感。颔联写近景,写诗人的感同身受。“回望”与“入看”交互为用,诗人置身白云缭绕的山中,回头望,分向两旁的白云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继续前行,雾霭又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即。十个字极写山峰高峻,烟云变幻,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如清张谦宜所云:“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斋诗谈》)颈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山势之状尽收眼底。由于山间之阳光的强弱有无的变化,显现出千岩万壑的千姿万态,可谓尺幅具万里之势。“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前二句承“近天都”写山之高,后二句承“接海隅”写山之大,极尽山势变幻之妙,“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沈德潜语),凡登山之人,此乃人人所见之景,却道不出,而由王维笔端画出。末联写见山远而人寡,诗人运用笔断而意连的国画技法,点缀出一个振衣千仞的人物与一个淳朴的樵子的对话,进行点染,使整篇境界全出。从而使前三联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升华为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妙境。正如沈德潜所云:“今玩其语言”,“非寻常写景可比”,“手笔不在杜陵下”(《唐诗别裁集》)。
白云回望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处】唐·王维《终南山》。【译注】白云四处缭绕,回头望去,合成一片;青青的山雾迷迷蒙蒙,走到跟前又看不见了。青霭(ǎi):山上青青的雾气。【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白云飘绕,雾气氤氲的景色。[例]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鉴赏】回头望去,山中那飘忽不定的白色云朵和青色雾霭仿佛连成一片,不露丝毫的缝隙。然而走近它们直至置身其中,倏忽间却似乎都已散尽,不留任何痕迹。诗句互文见义,从诗人自身的动作与视角出发,极写云雾的灵动与飘逸:回头看时四望如一,待到想要与之亲近,却又消失得了无踪迹。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飘摇云气,让人觉得此刻仿佛不是诗人在山间行走,而是山岚在相互追逐嬉闹,不时与诗人擦肩而过。而这种神秘而朦胧的感受又使得终南山的无边景致在云霭的缭绕中显得更加明丽多姿,引人入胜。【全诗】《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鉴赏】这是诗人一首十分著名的写景名篇,在唐诗中描写山水景色气象之大,莫过此篇。诗的前三联直接写终南山景色。首联描写山之高大:“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的主峰,在眉县南,佛坪北。这里代指终南山。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横亘八百余里。诗人站在山上,抬头看,说它“近天都”,言其高;远望山的尽头“连海隅”,言其远。看似夸张,实是诗人亲眼所见所感。颔联写近景,写诗人的感同身受。“回望”与“入看”交互为用,诗人置身白云缭绕的山中,回头望,分向两旁的白云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继续前行,雾霭又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即。十个字极写山峰高峻,烟云变幻,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如清张谦宜所云:“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斋诗谈》)颈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山势之状尽收眼底。由于山间之阳光的强弱有无的变化,显现出千岩万壑的千姿万态,可谓尺幅具万里之势。“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前二句承“近天都”写山之高,后二句承“接海隅”写山之大,极尽山势变幻之妙,“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沈德潜语),凡登山之人,此乃人人所见之景,却道不出,而由王维笔端画出。末联写见山远而人寡,诗人运用笔断而意连的国画技法,点缀出一个振衣千仞的人物与一个淳朴的樵子的对话,进行点染,使整篇境界全出。从而使前三联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升华为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妙境。正如沈德潜所云:“今玩其语言”,“非寻常写景可比”,“手笔不在杜陵下”(《唐诗别裁集》)。
民为贵。推荐。爱诗词网。《孟子》孟子曰:“民为贵②,社稷次之③,君为轻④。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⑤,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⑥,则变置⑦;牺牲既成⑧,粢盛既洁⑨,祭祀以时⑩,然而旱干水溢(11),则变置社稷。(12)”〔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孟子·尽心下》。体现了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②民,民众,百姓。贵,贵重,重要。③社稷,指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时建立国家必置社稷神庙以祭祀崇奉。因此以社稷代表国家。之,指民众,百姓,即指代上句的民。④君,君王,君主。轻,轻微。⑤是故,因此,所以。丘民,民众。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曰:“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丘,众也。⑥危,危害,危及。⑦变置,更立,更换。变,更也。置,立也。⑧牺牲,用以祭祀的动物。既,已经。成,肥壮。牺牲以肥壮为贵,肥壮代表牺牲的长成。⑨粢盛,祭品。祭祀用的黍稷叫做粢,装在器皿中的食物叫做盛。洁,清洁,洁净。⑩以时,按照时令。(11)然而,然为代词,指上文;而,连词,表连接。然而,即使这样,但仍有的意思。旱干水溢,指水旱灾害。(12)“牺牲”五句意为,牺牲已经肥壮,祭品已经洁净,祭祀也不失时令,但仍有水旱灾害,就更换土神谷神。〔分析〕孟子早年曾游学齐、魏、滕等诸侯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也曾受到礼遇,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滕文公下》)的显赫时刻。但是由于孟子主张的是实行“王道”、提倡“仁政”,极力要求统治者以恻隐之心推恩爱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因此,这就与各强国诸侯“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野心格格不入,他的学说也被认为“迂阔而远于事情”而终不被采纳。在《民为贵》一章中,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并且认为如果诸侯危害国家,社神、稷神接受了祭祀而仍使百姓遭受旱涝之灾,都可以变置改立,反映了孟子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这在当时无疑是大胆而进步的。但是,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并不是他把老百姓的地位看得比君王高。因为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性善”论,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行王道,施仁政”。他认为君王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努力使百姓生活安定,如果得到百姓的归随,好像水向下奔流,谁也不能阻挡(《梁惠王上》)。桀和纣丧失天下,正是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离娄上》)。假如君王能够推恩爱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统治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东西那样容易(《梁惠王上》)。所以,“民贵君轻”的实质还是为了维护君王的统治。他那“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和“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且“民为贵”也仅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一个“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不致饿死”的基本生活条件。故而我们在看到孟子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把民心看作得天下的重要因素所具有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他“民贵君轻”的历史局限性。孟子散文的风格特色是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读来使人感到一气呵成,淋漓痛快。本文同样也体现了这种风格,语言虽然简练,但表达意思很充分,有个性,有感情,有锋芒。〔评说〕朱熹《孟子集注》:“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李贽《四书评》:“劈头说来似太奇,细说来又甚正,只是有识故耳。”
【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作品像万古长流的江河那样永垂后世。尔曹:你们。不废:无伤,无碍。江河万古流:作者把“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作品比做长流的江河。【鉴赏】原诗中有王、杨、卢、骆:指初唐的四个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说称“初唐四杰”。当时体:指初唐时的文体。轻薄:肤浅的人。哂:讥笑。尔曹:你们这一伙人,指讥笑四诗人的人们。原诗意思是:王、杨、卢、骆四位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某些轻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谍谍不休。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早已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而四位诗人的诗,却像长江大河万古长流一样,流传久远,绝不因为你们的诽谤而受到什么影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某些人的反对无碍于文学艺术家(亦可指思想家、科学家等)及其作品流芳后世。[例1]鲁迅也好,曹雪芹也罢,不因学者的誉词而增辉,也弗以恶人的诋毁而失色。古人所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是绝妙的诗句,证之于群丑诋毁鲁迅,不亦可乎?(孙郁《棒喝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保护鲁迅精神》)[例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反孔子的思想与行为,但是,孔子依然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圣人。今后再有什么风云变幻,也不会改变这种局势。杜甫有两句诗很深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周桂钿《儒学与当代中国政治》)二、用以比喻无论反对者怎么样,都阻碍不了人或事物的发展或社会的前进。[例]幸而真理总是客观存在的,姚文痞的棍子虽然逞威于一时,到头来毕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梦想打尽天下的姚棍子,只是打倒了自己,而且连棍子也一起被人们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冯英子《杂家何在》)【英文翻译】Butyourbodiesandsoulswillfallintodecay.Whiletheirfamewilllastastheriverflowsforever.(译者未知)Butyouwillperishwithyourcriticism,whileTheirfamewilllastjustastheriverflowsfore'er.(译者未知)【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导读入境】所选的这一首是论初唐四杰的。初唐诗文虽尚未摆脱六朝藻绘积习,但由于四杰的改革创新而起到继往开来、始畅唐风的作用。本篇以四杰为例说明,评论作家,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王杨卢骆一反当时宫廷淫靡之诗风,形成了初唐诗风的体制风格,而时人讥笑、批评“四杰”轻薄为文者至今仍未停止。其实,你们这些评论者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生命的消失,名字也就消失了。而四子的作品有如江河不息,万古常流,永远为后人传诵。【赏析1】这首论诗绝句肯定了四子的文学成就,对讥笑四子“轻薄为文”者予以辛辣的嘲讽,强调四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们这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代传颂,历经千古而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它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哲里内涵。它意在指出:评价诗文的体制风格,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同时它使人领悟到: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新风尚或许不能尽善尽美,但因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因而将得到世人的肯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发人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改革,锐意创新,发奋有为,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指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或自以为是,贫图一己之利的浅薄之徒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唾弃。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类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那些促进历史发展,反映人们呼声,为广大人民众所欢迎的新文学、新风尚、新思想才可有长久的生命力。
【赏析2】第二首谈对初唐四杰的评价问题。如何评价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作家,在当时有严重的分歧。有如后来新旧《唐书》所反映的:《新唐书·文苑传序》赞扬四杰“絺句绘章,揣合低昂,故王、杨为之霸”;《旧唐书·文苑传上》则贬低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藻浅露”。杜甫既反对对四杰采取轻率否定的态度,也不同意夸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他首先提出四杰的创作是“当时体”,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体风格,指初唐四杰还没有完全摆脱相沿五百年之久的六朝浮艳诗风。当时许多人认识不到作家的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风尚的影响,因而无休止地哂笑四杰的文体轻浮。杜甫认为四杰的作品从内容上突破宫体诗的束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题材,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唐诗发展中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后两句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指那些哂笑四杰的人,他们将湮没无闻,他们的哂笑也不能阻止四杰的创作如江河长久流传。【思考题】“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在赞颂四杰的文学成就,它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意思】你们这些人的身躯与名声都消失了,却无碍于王、杨、卢、骆的作品像万古长流的江河那样永垂后世。尔曹:你们。不废:无伤,无碍。江河万古流:作者把“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作品比做长流的江河。【鉴赏】原诗中有王、杨、卢、骆:指初唐的四个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旧说称“初唐四杰”。当时体:指初唐时的文体。轻薄:肤浅的人。哂:讥笑。尔曹:你们这一伙人,指讥笑四诗人的人们。原诗意思是:王、杨、卢、骆四位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某些轻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谍谍不休。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早已销声匿迹、湮没无闻了;而四位诗人的诗,却像长江大河万古长流一样,流传久远,绝不因为你们的诽谤而受到什么影响。“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两句诗,今天用来比喻那些反对真理、破坏伦理,企图诽谤历史文化者,到头来必定彻底失败,身败名裂;而正义事业,必将如长江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涤荡一切污泥浊水,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用法例释】一、用以说明某些人的反对无碍于文学艺术家(亦可指思想家、科学家等)及其作品流芳后世。[例1]鲁迅也好,曹雪芹也罢,不因学者的誉词而增辉,也弗以恶人的诋毁而失色。古人所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是绝妙的诗句,证之于群丑诋毁鲁迅,不亦可乎?(孙郁《棒喝时代: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保护鲁迅精神》)[例2]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过反孔子的思想与行为,但是,孔子依然是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圣人。今后再有什么风云变幻,也不会改变这种局势。杜甫有两句诗很深切:“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周桂钿《儒学与当代中国政治》)二、用以比喻无论反对者怎么样,都阻碍不了人或事物的发展或社会的前进。[例]幸而真理总是客观存在的,姚文痞的棍子虽然逞威于一时,到头来毕竟是“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梦想打尽天下的姚棍子,只是打倒了自己,而且连棍子也一起被人们丢到垃圾桶里去了。(冯英子《杂家何在》)【英文翻译】Butyourbodiesandsoulswillfallintodecay.Whiletheirfamewilllastastheriverflowsforever.(译者未知)Butyouwillperishwithyourcriticism,whileTheirfamewilllastjustastheriverflowsfore'er.(译者未知)【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导读入境】所选的这一首是论初唐四杰的。初唐诗文虽尚未摆脱六朝藻绘积习,但由于四杰的改革创新而起到继往开来、始畅唐风的作用。本篇以四杰为例说明,评论作家,不应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体现了作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王杨卢骆一反当时宫廷淫靡之诗风,形成了初唐诗风的体制风格,而时人讥笑、批评“四杰”轻薄为文者至今仍未停止。其实,你们这些评论者不过是昙花一现,随着生命的消失,名字也就消失了。而四子的作品有如江河不息,万古常流,永远为后人传诵。【赏析1】这首论诗绝句肯定了四子的文学成就,对讥笑四子“轻薄为文”者予以辛辣的嘲讽,强调四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他们这些人所望尘莫及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代传颂,历经千古而不衰,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它寓意深刻,具有丰富的哲里内涵。它意在指出:评价诗文的体制风格,要看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同时它使人领悟到:应运而生的新事物、新风尚或许不能尽善尽美,但因它代表了时代的发展,因而将得到世人的肯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启发人们要大胆探索,不断改革,锐意创新,发奋有为,对人类、对社会有所贡献。指出那些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或自以为是,贫图一己之利的浅薄之徒必将遭到历史的无情唾弃。也许时间能冲淡记忆,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一个永恒的真理:人类要发展,社会要前进,那些促进历史发展,反映人们呼声,为广大人民众所欢迎的新文学、新风尚、新思想才可有长久的生命力。【赏析2】第二首谈对初唐四杰的评价问题。如何评价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位作家,在当时有严重的分歧。有如后来新旧《唐书》所反映的:《新唐书·文苑传序》赞扬四杰“絺句绘章,揣合低昂,故王、杨为之霸”;《旧唐书·文苑传上》则贬低说“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藻浅露”。杜甫既反对对四杰采取轻率否定的态度,也不同意夸大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他首先提出四杰的创作是“当时体”,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文体风格,指初唐四杰还没有完全摆脱相沿五百年之久的六朝浮艳诗风。当时许多人认识不到作家的创作不可能脱离时代风尚的影响,因而无休止地哂笑四杰的文体轻浮。杜甫认为四杰的作品从内容上突破宫体诗的束缚,以广阔的社会生活题材,真实的思想感情,在唐诗发展中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所以后两句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尔曹”,指那些哂笑四杰的人,他们将湮没无闻,他们的哂笑也不能阻止四杰的创作如江河长久流传。【思考题】“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在赞颂四杰的文学成就,它证明了一个什么真理?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意思】同看明月,分散各地的亲人都会垂泪,这一夜兄弟们虽分居五地,思乡之心却是一样的。乡心:怀乡思亲之情。【注释】语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造语平常而表情深挚。以“共看明月”把五处相思之情关联在一起,构思奇妙。【鉴赏】今夜我们几个兄弟,人各一方,同时看着这天上的明月,应该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在这个夜晚,大家虽然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却是完全相同的。兄弟四散分离,面对美景也无心欣赏,反而增添了彼此思念家园的惆怅情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离散的亲人月夜思乡或相互思念的情景。[例]人人有家,家家有书。白居易有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骨肉之情,离别之苦,都盼着通邮,等着通邮,期待着“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早日结束。(汪金友《家书抵万金》)【全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①时难:即“河南经乱”。年荒:即“关内阻饥”。世业:祖先传下的家产。②羁旅:他乡作客。③此句意谓战争后田园荒芜冷落。干戈:两种兵器,代指战争。④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指兄弟。⑤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千里雁:兄弟分隔千里。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⑥此句意谓就像深秋的蓬草离开了根随风飞散。根:古代常以“同根”比喻兄弟。九秋:秋季九十天,此指深秋。蓬:蓬草,枯后断根,随风飞旋。⑦此句意谓五处弟兄一夜思乡之心情是相同的。五处:指浮梁、於潜、乌江、符离及作者所处的洛阳。而下邽则是故乡。【赏析】安史乱后,强大的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地方割据势力开始不听中央的指挥,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分裂战争不断发生。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为了避战乱而到了江南。“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描写。象白居易这样的人家犹且如此,更不用说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它概括了动荡时代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人民性。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的秋天。那时,他的大兄白幼文,在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当主簿,七兄在于潜县(今浙江临安附近)当县尉,十五兄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当主簿,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堂兄。他的弟妹有一部分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还有一部分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境)老家。白居易自己当时可能在符离。这一天,月色皎洁。他抬头望月,想到分散在各处的弟兄姐妹,心绪纷繁,悲哀垂泪,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上句写兄弟离散的原因,下句写兄弟离散的现实。“时难”,指时世艰难。自河南经乱弟兄离散以后,兵荒马乱的局面始终没能结束过;“年荒”,指年成的不好,同时因为河南经乱,南方的粮食不能转运到这里,人民更是忍饥挨饿。“世业空”,是指白氏祖先世代遗下的产业空空如也。由于这些原因,从很早起,弟兄就离散了,而且“羁旅”在各处。“羁旅”是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意思。这说明弟兄离散、各自漂泊的局面已不是短时期的了。因此一提起这些来,诗人就禁不住感慨悲哀。他接着用一个整齐的对句控诉了当时的现实。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他指出,田园之所以寥落,是因为统治者之间的大动干戈。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权夺利,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驱使他们去为自己卖命,使得田园无人耕种,荒凉冷落起来。战争,使人民财产生命蒙受损失,经过兵燹后的村镇,怎堪入目!多少人,拖儿带女,流离失所,奔波在道路之中!这样,诗人从自己家庭的遭变推开一笔,便诗的深度有了新的挖掘。“时难年荒”“田园寥落”和“骨肉流离”在当时是非常普遍而为所有人民都痛心疾首的事,这何止是白居易一家一姓的伤感啊!“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弟兄之间的离散。古人常用“雁行”来比喻兄弟。而现在这些雁行分散了,雁儿各自在千里之外,形单影只,——这是诗人在月光之下在吊伤自己的孤影时的感触。“吊影”,是对影感伤的意思。弟兄之间,犹如九秋辞根的飞蓬,被秋风连根拔起之后,在空中分散,飞转。古代诗人常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九秋”,就是秋天,因为秋季三个月,有九旬,所以叫“九秋”。通过把弟兄之间的分离比作失群的雁,飞转的蓬,使我们对诗人的遭遇——不,应该说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遭遇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更形象的认识。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对弟兄骨肉的怀念,对悲惨现实的控诉,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一齐扩展开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弟兄们之间今夜大概都在看着明月吧,他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垂泪感伤的,今夜里怀念故乡之情,在五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乡心”,怀念故乡之情。在这里,我们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怀念故乡之情,在字面上看,当然也不错,但实际上,应该包含着更深刻的上述的内容的。因为在白居易这首诗里所想的,所伤的,就远远不止是故乡之情啊!他想,这种想法弟兄姐妹之间是同有的,也是一切为战乱饥饿被迫东西离散的人们所具有的吧!清薛雪在《一瓢诗话》里曾论及写诗的句法和章法,这一段话在这里用倒十分妥贴的。他说,“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不横溢于别句之外,不气尽于一句之中,是句法也。起须劈空,承宜开拓,一联蜿蜒,一联崒嵂,景不雷同,事不疏忽,去则辞楼下殿,住则回龙顾祖;意外有余意,味后有余味,一落一路和平,自有随手虚实,是章法也。”应该说,白居易的这首句法章法都是很高妙的。首联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提了出来,交代了骨肉离散的原因,二、三两联铺得开,有形象,又有深度,尾联收得住,而且“回龙顾祖”,能结住全篇之意。整首诗八句,与题意处处相合,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宛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不能不说在白居易的诗中是属于上品的了。
共看明月应垂泪。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出处】唐·白居易《望月有感》【意思】同看明月,分散各地的亲人都会垂泪,这一夜兄弟们虽分居五地,思乡之心却是一样的。乡心:怀乡思亲之情。【注释】语出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造语平常而表情深挚。以“共看明月”把五处相思之情关联在一起,构思奇妙。【鉴赏】今夜我们几个兄弟,人各一方,同时看着这天上的明月,应该都会流下伤心的眼泪;在这个夜晚,大家虽然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但是思念家乡的心情,却是完全相同的。兄弟四散分离,面对美景也无心欣赏,反而增添了彼此思念家园的惆怅情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离散的亲人月夜思乡或相互思念的情景。[例]人人有家,家家有书。白居易有诗:“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骨肉之情,离别之苦,都盼着通邮,等着通邮,期待着“家书抵万金”的时代早日结束。(汪金友《家书抵万金》)【全诗】《望月有感》.[唐].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注释】①时难:即“河南经乱”。年荒:即“关内阻饥”。世业:祖先传下的家产。②羁旅:他乡作客。③此句意谓战争后田园荒芜冷落。干戈:两种兵器,代指战争。④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指兄弟。⑤吊影:形影相吊,形容孤独。千里雁:兄弟分隔千里。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⑥此句意谓就像深秋的蓬草离开了根随风飞散。根:古代常以“同根”比喻兄弟。九秋:秋季九十天,此指深秋。蓬:蓬草,枯后断根,随风飞旋。⑦此句意谓五处弟兄一夜思乡之心情是相同的。五处:指浮梁、於潜、乌江、符离及作者所处的洛阳。而下邽则是故乡。【赏析】安史乱后,强大的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地方割据势力开始不听中央的指挥,宦官专权,朝政腐败,分裂战争不断发生。白居易的少年时代,就为了避战乱而到了江南。“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描写。象白居易这样的人家犹且如此,更不用说是一般普通的老百姓。因此,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自己家里的事情,但在当时确是有其典型意义的,它概括了动荡时代老百姓的苦难生活,因而,这首诗也就具有了人民性。白居易写这首诗大约在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的秋天。那时,他的大兄白幼文,在浮梁县(今江西景德镇)当主簿,七兄在于潜县(今浙江临安附近)当县尉,十五兄在乌江县(今安徽和县)当主簿,他们都是白居易的堂兄。他的弟妹有一部分在符离(今安徽符离集),还有一部分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境)老家。白居易自己当时可能在符离。这一天,月色皎洁。他抬头望月,想到分散在各处的弟兄姐妹,心绪纷繁,悲哀垂泪,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上句写兄弟离散的原因,下句写兄弟离散的现实。“时难”,指时世艰难。自河南经乱弟兄离散以后,兵荒马乱的局面始终没能结束过;“年荒”,指年成的不好,同时因为河南经乱,南方的粮食不能转运到这里,人民更是忍饥挨饿。“世业空”,是指白氏祖先世代遗下的产业空空如也。由于这些原因,从很早起,弟兄就离散了,而且“羁旅”在各处。“羁旅”是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意思。这说明弟兄离散、各自漂泊的局面已不是短时期的了。因此一提起这些来,诗人就禁不住感慨悲哀。他接着用一个整齐的对句控诉了当时的现实。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他指出,田园之所以寥落,是因为统治者之间的大动干戈。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权夺利,不惜牺牲人民的生命,驱使他们去为自己卖命,使得田园无人耕种,荒凉冷落起来。战争,使人民财产生命蒙受损失,经过兵燹后的村镇,怎堪入目!多少人,拖儿带女,流离失所,奔波在道路之中!这样,诗人从自己家庭的遭变推开一笔,便诗的深度有了新的挖掘。“时难年荒”“田园寥落”和“骨肉流离”在当时是非常普遍而为所有人民都痛心疾首的事,这何止是白居易一家一姓的伤感啊!“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弟兄之间的离散。古人常用“雁行”来比喻兄弟。而现在这些雁行分散了,雁儿各自在千里之外,形单影只,——这是诗人在月光之下在吊伤自己的孤影时的感触。“吊影”,是对影感伤的意思。弟兄之间,犹如九秋辞根的飞蓬,被秋风连根拔起之后,在空中分散,飞转。古代诗人常用“飞蓬”来形容自己的漂泊不定的生活。“九秋”,就是秋天,因为秋季三个月,有九旬,所以叫“九秋”。通过把弟兄之间的分离比作失群的雁,飞转的蓬,使我们对诗人的遭遇——不,应该说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遭遇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更形象的认识。最后,诗人把自己的对弟兄骨肉的怀念,对悲惨现实的控诉,对苦难人民的同情一齐扩展开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弟兄们之间今夜大概都在看着明月吧,他们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垂泪感伤的,今夜里怀念故乡之情,在五个地方都是一样的。“乡心”,怀念故乡之情。在这里,我们如果仅仅把它理解为怀念故乡之情,在字面上看,当然也不错,但实际上,应该包含着更深刻的上述的内容的。因为在白居易这首诗里所想的,所伤的,就远远不止是故乡之情啊!他想,这种想法弟兄姐妹之间是同有的,也是一切为战乱饥饿被迫东西离散的人们所具有的吧!清薛雪在《一瓢诗话》里曾论及写诗的句法和章法,这一段话在这里用倒十分妥贴的。他说,“大凡诗中好句,左瞻右顾,承前启后,不突不纤,不横溢于别句之外,不气尽于一句之中,是句法也。起须劈空,承宜开拓,一联蜿蜒,一联崒嵂,景不雷同,事不疏忽,去则辞楼下殿,住则回龙顾祖;意外有余意,味后有余味,一落一路和平,自有随手虚实,是章法也。”应该说,白居易的这首句法章法都是很高妙的。首联直截了当地把问题提了出来,交代了骨肉离散的原因,二、三两联铺得开,有形象,又有深度,尾联收得住,而且“回龙顾祖”,能结住全篇之意。整首诗八句,与题意处处相合,丝丝入扣,而一气流转,极自然宛畅之妙。出以口语,看似轻松,而沉痛在骨,不能不说在白居易的诗中是属于上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