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与阳平,就是平声,上声与去声,就是仄声。仄,即不平。古代的入声字,也是仄声,但它们已经化入了现代汉字的平、上、去三声中了。这些字不能作平声用。七言律诗只有四种句式:
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分别用这四种句式作首句,可以得出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首句为“仄收”之分别。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打圆圈的字,可平可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因为七律传统是绝大多数首句入韵,所以七律主要用以上这两种格式。律诗四种格式,似乎很难记住。其实只要懂得它的规律,就能很快掌握。可以根据四种句式,把全诗的格式推出来,不必死记硬背。将七律每种格式的首联与尾联,首联与颔联,颔联与颈联,颈联与尾联分别截取下来,就是近体七绝通篇不对仗、前散后对、通篇皆对、前对后散四种格式。如果将七律和七绝所有格式的上二字都去掉,就成为五言律绝的格式。
格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律是:
一句之中二平二仄相间,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联之间平仄相对,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联之间,下联上句与上联下句第二字的平仄相粘(相同),否则,就犯了“失粘”。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不入韵的七律,前四句的平仄与后四句的平仄格式完全相同,等于是两首绝句相加,首句入韵的七律,只有首句与第五句收尾有入韵平声与不押韵仄声之分别,其余二、三、四句与六、七、八句平仄格式完全相同。
律诗不能犯孤平。所谓孤平,就是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型,第三字不能用仄声,如果用了,使这个句子只有韵脚一个平声字,就叫犯孤平。相应的,这种七言句式减去首二字的五言句式“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孤平。
律诗还要避免在句末出现三平或三仄。
律诗平仄,可以拗救,分本句拗救与对句拗救。具体可参看王力《诗词格律》,此处不细说。
律诗格律。推荐。爱诗词网。律诗的格律汉字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与阳平,就是平声,上声与去声,就是仄声。仄,即不平。古代的入声字,也是仄声,但它们已经化入了现代汉字的平、上、去三声中了。这些字不能作平声用。七言律诗只有四种句式: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分别用这四种句式作首句,可以得出七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首句为“仄收”之分别。1.平起式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打圆圈的字,可平可仄。)2.仄起式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因为七律传统是绝大多数首句入韵,所以七律主要用以上这两种格式。律诗四种格式,似乎很难记住。其实只要懂得它的规律,就能很快掌握。可以根据四种句式,把全诗的格式推出来,不必死记硬背。将七律每种格式的首联与尾联,首联与颔联,颔联与颈联,颈联与尾联分别截取下来,就是近体七绝通篇不对仗、前散后对、通篇皆对、前对后散四种格式。如果将七律和七绝所有格式的上二字都去掉,就成为五言律绝的格式。格律诗平仄的基本规律是:一句之中二平二仄相间,平平仄仄平平仄,一联之间平仄相对,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两联之间,下联上句与上联下句第二字的平仄相粘(相同),否则,就犯了“失粘”。如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首句不入韵的七律,前四句的平仄与后四句的平仄格式完全相同,等于是两首绝句相加,首句入韵的七律,只有首句与第五句收尾有入韵平声与不押韵仄声之分别,其余二、三、四句与六、七、八句平仄格式完全相同。律诗不能犯孤平。所谓孤平,就是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型,第三字不能用仄声,如果用了,使这个句子只有韵脚一个平声字,就叫犯孤平。相应的,这种七言句式减去首二字的五言句式“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孤平。律诗还要避免在句末出现三平或三仄。律诗平仄,可以拗救,分本句拗救与对句拗救。具体可参看王力《诗词格律》,此处不细说。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推荐。爱诗词网。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现常用“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借以表明听取各方面人的意见的重要,也劝诫自以为聪明的人要多加谨慎。也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月亮出来惊吓了山鸟,偶尔会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涧:山间流水的沟。【鉴赏1】月亮从东边山头悄悄地冒了出来,惊醒了山林中沉睡的鸟儿。此诗描写山中之夜的寂静。明月爬上了山头,放射出如同太阳般的光亮。沉睡中的山鸟被惊醒,竟以为是天亮了。【鉴赏2】明月东升,给夜幕笼罩的山谷洒满了银辉,受惊的山鸟在春涧中不时发出喳喳的惊叫声。“月出”、“鸟惊”不仅使静的环境增添了生机,而且更加反衬出春涧的幽静,万籁俱寂。【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夜山林寂静,偶有鸟飞鸟鸣。[例]在这里,听不到任何喧闹,只有被车轮的鸣响声惊飞的山鸟在月光里飞过,能让人感受大山的律动。友人吟出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芦茜《风景》)【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释】1.鸟鸣涧:地名。皇甫岳别墅所在的一个山涧,在云溪。2.闲:当寂静讲。桂花:也叫木犀。常见品种为秋天开花,但也有四季开花的。此处指的是“四季桂”,春天也开花。一说是冬季开花的桂树,春深花落。“闲”“空”二字王维诗中常见,它正是诗人空灵闲适心态的表现。3.王维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心态的空、静,然不同的是佛徒追求物外的空无静寂,维诗却静中有动,动静相衬。故后二句转出山鸟的惊叫。【赏析】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写春夜溪山的清幽境界。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但诗人并非以静写静,使诗中的意境一片死寂;而往往是以动写静,使诗境在静谧中又显出活泼生机。这首诗中,有桂花花瓣飘坠的声息和它所散发出的丝丝芬芳,有从山间升起的皎洁月亮,还有因月出感到惊异而啁啾啼鸣的山鸟;也许,还有那春涧中潺潺流淌的水声。因此,尽管这溪山的春夜是静谧的,却浮动着安恬、温馨的气息,蕴含着春天特有的活泼生机。我们在这静美迷人的大自然中,不也可以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吗?【鉴赏】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是描写友人别墅风光的一组诗,《鸟鸣涧》即其一。鸟鸣涧是云溪一处地名,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多鸟而幽静的山沟。王维“晚年唯好静”,对大自然的幽美境界多所发现。这首描写春天月色,空山鸟语的小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关于鸟鸣和山幽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古代诗人是很感兴趣的。梁代诗人王籍就有“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诗人王安石却反其意而用之,在诗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它们似乎都不如王维《鸟鸣涧》善于体察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创造出更为深邃的境界。诗的前二句包含四个片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闲”、“静”、“空”,是诗人王维最喜欢使用的字眼,在诗中它们分别表出了人的心境的平静、夜的宁静、山的寂静,加之桂花(这是春桂或月桂)落地静无声这样一个细节,就充分地写出了月出以前春山毫无声息的静谧。它使人联想到“山中不隐响,一叶动亦闻”(孟郊)或“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那样幽寂的境界,正是“一鸟不鸣山更幽”。如果仅此而已,诗境便不免单调,缺乏意趣,尤其是不能见出“鸟鸣涧”的特色。所以诗人进而写道:“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月出,使鸟儿受到惊扰,不时发出一两声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反衬出深夜空山的寂静。这就是“鸟鸣山更幽”。如果没有月出前春山绝对的寂静,鸟儿就不会因月出而惊啼;而月出后整个空山的氛围仍是一片寂静,偶而传来一两声鸟鸣,反而更衬出春山的寂静,这里有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关系,也有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关系;鸟声乍停之后,更显得春山无边的寂静。这里,“鸟鸣山更幽”又回到“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意境却更加深邃了。因为读者不仅从比较中加深了对静的感受,而且体味到春山的寂静中包孕的无限生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月亮出来惊吓了山鸟,偶尔会在春天的山涧中鸣叫。涧:山间流水的沟。【鉴赏1】月亮从东边山头悄悄地冒了出来,惊醒了山林中沉睡的鸟儿。此诗描写山中之夜的寂静。明月爬上了山头,放射出如同太阳般的光亮。沉睡中的山鸟被惊醒,竟以为是天亮了。【鉴赏2】明月东升,给夜幕笼罩的山谷洒满了银辉,受惊的山鸟在春涧中不时发出喳喳的惊叫声。“月出”、“鸟惊”不仅使静的环境增添了生机,而且更加反衬出春涧的幽静,万籁俱寂。【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夜山林寂静,偶有鸟飞鸟鸣。[例]在这里,听不到任何喧闹,只有被车轮的鸣响声惊飞的山鸟在月光里飞过,能让人感受大山的律动。友人吟出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芦茜《风景》)【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释】1.鸟鸣涧:地名。皇甫岳别墅所在的一个山涧,在云溪。2.闲:当寂静讲。桂花:也叫木犀。常见品种为秋天开花,但也有四季开花的。此处指的是“四季桂”,春天也开花。一说是冬季开花的桂树,春深花落。“闲”“空”二字王维诗中常见,它正是诗人空灵闲适心态的表现。3.王维受佛教思想影响,追求心态的空、静,然不同的是佛徒追求物外的空无静寂,维诗却静中有动,动静相衬。故后二句转出山鸟的惊叫。【赏析】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写春夜溪山的清幽境界。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但诗人并非以静写静,使诗中的意境一片死寂;而往往是以动写静,使诗境在静谧中又显出活泼生机。这首诗中,有桂花花瓣飘坠的声息和它所散发出的丝丝芬芳,有从山间升起的皎洁月亮,还有因月出感到惊异而啁啾啼鸣的山鸟;也许,还有那春涧中潺潺流淌的水声。因此,尽管这溪山的春夜是静谧的,却浮动着安恬、温馨的气息,蕴含着春天特有的活泼生机。我们在这静美迷人的大自然中,不也可以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吗?【鉴赏】王维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是描写友人别墅风光的一组诗,《鸟鸣涧》即其一。鸟鸣涧是云溪一处地名,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多鸟而幽静的山沟。王维“晚年唯好静”,对大自然的幽美境界多所发现。这首描写春天月色,空山鸟语的小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关于鸟鸣和山幽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古代诗人是很感兴趣的。梁代诗人王籍就有“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诗人王安石却反其意而用之,在诗中写道:“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它们似乎都不如王维《鸟鸣涧》善于体察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从而创造出更为深邃的境界。诗的前二句包含四个片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里的“闲”、“静”、“空”,是诗人王维最喜欢使用的字眼,在诗中它们分别表出了人的心境的平静、夜的宁静、山的寂静,加之桂花(这是春桂或月桂)落地静无声这样一个细节,就充分地写出了月出以前春山毫无声息的静谧。它使人联想到“山中不隐响,一叶动亦闻”(孟郊)或“闲花落地听无声”(刘长卿)那样幽寂的境界,正是“一鸟不鸣山更幽”。如果仅此而已,诗境便不免单调,缺乏意趣,尤其是不能见出“鸟鸣涧”的特色。所以诗人进而写道:“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月出,使鸟儿受到惊扰,不时发出一两声啼鸣,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又反衬出深夜空山的寂静。这就是“鸟鸣山更幽”。如果没有月出前春山绝对的寂静,鸟儿就不会因月出而惊啼;而月出后整个空山的氛围仍是一片寂静,偶而传来一两声鸟鸣,反而更衬出春山的寂静,这里有对立面相反相成的关系,也有整体与局部的对比关系;鸟声乍停之后,更显得春山无边的寂静。这里,“鸟鸣山更幽”又回到“一鸟不鸣山更幽”。然而意境却更加深邃了。因为读者不仅从比较中加深了对静的感受,而且体味到春山的寂静中包孕的无限生机。
破匈奴。推荐。爱诗词网。(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①,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②。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③,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④!”匈奴每人,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⑤。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⑥,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⑦。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⑧,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⑨。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⑩,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11),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12),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译文】李牧是赵国北部边防的优秀将领,经常驻防在代和雁门两郡,以防备匈奴入侵。并因实际需要,可以自行任命地方和军中官吏,所收得的租税都纳入李牧军中的办事机构,作为养兵的经费。每天宰杀好几头牛供给军士食用,军士们练习射击、骑马,小心把守着警报台,多多地派遣侦察敌情的人员,优厚地对待战斗人员。发出约束命令:“匈奴一旦侵入边境来抢夺,我们应立即把人马物资收拾起来,退入堡垒中固守。如有人胆敢去捕捉匈奴就处斩。”每当匈奴侵入,烽火台就报警,全部人马都迅即进入堡垒,不敢出战。这样过了好几年,军队也没有什么损失。然而,匈奴认为李牧胆怯,即便是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我们的将帅太胆小了。赵王责怪李牧不出兵应战,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很气愤,将李牧召回,用其他人代替为将。之后一年多,每次匈奴来犯,都出兵与匈奴作战。出兵应战,屡次战败,伤亡损失很多,使得赵国的边民不能耕田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做边将,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便强行派遣李牧带兵守边,李牧说:“大王你必定要用我,那就要允许我像以前那样做,才能接受你的命令。”赵王允许了他的要求。李牧到了边关,像从前一样约束官兵。好几年来,匈奴都没有从赵国得到什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得到许多赏赐而不使用他们,他们都愿意为国一战。于是,李牧便为作战,挑选出合格的战车一千三百辆;挑选出合格的骑兵一万三千人;挑选出曾获过百金之赏的勇士五万名;能拉硬弓的善射之兵十万名,并把这些入选的人、马、车辆全部组织起来,进行作战训练。然后,在边境大肆放牧,放牧的百姓遍布边境的田野。匈奴人用少量的人马侵入抢劫,李牧假装打不赢而败走,并把几千人丢给匈奴。匈奴的君主听到这一消息后,便大举领兵来入侵赵的边境。李牧多用奇特的战阵,向敌左右两面包抄攻击,大败匈奴,杀死匈奴十多万骑兵。灭掉了襜褴族,打败了东胡族,降服了林胡族,单于败逃远奔。在这之后的十多年里,匈奴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境城邑。【鉴赏】本文记叙了赵国良将李牧保卫边疆,大破匈奴的战绩。歌颂了李牧不急功,不近利,不逞匹夫之勇,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赵王而罢将丢官,一切以战事为重,一切以护边为重的爱国精神。塑造了貌似“不敢战”,实则英勇善战,貌似“怯弱”,实则大智大勇,匈奴“小入”则“佯北不胜”,匈奴“大人”则“大破大胜”,善为奇谋,独具风采的良将形象。通篇用“赋”的手法,轻描淡写,平实道来,然淡中有浓,平中有奇。平实的陈述与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的丰功伟绩,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地托出一代良将的形象,可谓以平凡显神奇,以淡泊寄至味。文章还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李牧“不敢战”,匈奴“以李牧为怯”;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也因此责备李牧,并“使他人代将”。一抑再抑,李牧之“无能”似乎已登峰造极。但结果是,代他为将之人,以匹夫之勇“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这与李牧原来守边时的“数岁,亦不亡失”形成鲜明对比,反衬李牧以“不战”为战的策略的英明,这是一扬。最后,赵王不得不再请李牧“将兵”,李牧仍按“如前”之“故约”带兵,抗击匈奴。果然,“匈奴数岁无所得”,这是二扬。最后,李牧训练精兵,布杀阵,诱敌深入,待匈奴“大率众来入”之时,“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这是三扬。这种以“怯”写勇,以“抑”写“扬”,以“不敢战”写“大破之”的手法,使李牧的形象特别突出,独具异采。同时,以李牧的赫赫战功说明他不是真“怯”,而是一种麻痹敌人的奇谋,有力地呼应了开篇的“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使文章首尾完整,浑然一体。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①长征:长途出征。②还:回来。③但使:假如。④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前?—前119),以英勇善战著称,先后与匈奴人作战七十余次,匈奴人数年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⑤教:让,使。⑥胡马:胡人骑兵。⑦阴山:山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山间缺口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译】秦汉时的明月呵,照耀着绵延的边关。万里之遥的征程呵,征人未归还。如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在呵,骄横的敌军就无法越过阴山。【赏析】《出塞》,属汉乐府《横吹曲》,多写边塞生活。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明代诗评家王世贞说:“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艺苑卮言》)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的诗。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征人未还”是所议之题,第三、四句申明其故——所将非其人,层次清楚,观点鲜明,似乎没有不可解的地方。但是,为什么会给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呢?这是因为此诗语涉议论而不落言筌。试细绎之:发端“秦时明月汉时关”,语甚奇,“诂训不得”(黄叔灿《唐诗笺注》)。明月关山,是写边情的传统意象,汉乐府《横吹曲》即以“关山月”为边塞诗题。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王维“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月映关山,已成为边思的具象。奇就奇在王昌龄在“明月”和“关”之前又加上了“秦”,“汉”这样的时间限制词。明月长存,何代无月?以“秦时”限制“明月”,不合理;关塞秦时已有,以“汉时”限制“关”,也不合史实。语意反常,其实合理。明月,属于空间范畴,而月生月落,亘古如斯,它常常引起人们历史的反思,故曰“秦时”。关塞,虽然秦时已有,但汉代国势最盛,声威远播。征人在边事频仍,久戍难归的时候,面对雄关险隘,怎能不缅怀汉代将领的御敌多方,边烽自熄?故曰“汉时关”。这里复用“时”字,使空间有了历史的深厚感,还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秦代筑长城以来,朝朝御胡,世世守边,征人戍率,绵恨千年的,决非一人一事的深广之悲。这种悲思,也只有汉关秦月这庄严、肃穆、广漠、绵邈的时空范畴才能表现,包容。只此一句,“发兴高远”,已将万里长征未还之征人的情状写尽。三、四句申明其故,却从怀念汉代良将落笔。龙城,汉代匈奴大会祭天处。卫青曾大破匈奴于龙城;飞将,匈奴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这里合用卫青、李广事借指扬威敌境的名将。诗人从“但使龙城飞将在”的设想出发,推证其结果将是“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表设想之词,可见这只是诗人心中所希冀,当前现实中所无的事。而因所将非其人,故使边烽未息,铁衣久戍,空闺长守的结果不言可知。诗人不正写万里征人未还之苦,而用汉关秦月的艺术境界来表述,其情自丰赡;诗人不正面申明边帅无能是师劳力竭,久戍难归之由,而用缅怀良将的抒情语气来表现,其意尤深婉。意在言外,见智见仁,咀嚼无尽,所以王士贞认为它在“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方面是一流的诗作。【鉴赏】这首诗从哲理的角度来分析,要着重看最后两句,意思是:假如汉代的李广将军还活着,定不让胡人越过汉代的天然屏障阴山,进入中原大地骚扰百姓。诗人借古讽今,表现他对唐王朝不能任用得力将领平定边患、巩固边防的愤慨,即疾恨将领的能力太差了。这个事实说明能将得不到重用,那就无法制止外族的侵略。诗人呼唤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来镇守卢龙城,不正显示了有能力才见其用吗?汉和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统一富强的大帝国,它们有许多相象的地方,因此唐代诗人习惯上都以汉代的人和事来比喻或影射唐代的人和事。诗开头的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指出:建筑关塞,防备胡人入侵,是从秦、汉时代开始的。这样写法乃互文见义。意思是:从秦、汉起,月亮已经照射着防备胡人的关塞了。它暗示着自秦、汉以来抵御异族的战争从未止息,把上下一千年的整个边塞形势作了总的概括。明月曾经照过统一中国的秦朝和强盛当世的汉朝,如今又照在干戈频仍的唐朝,而关塞在秦、汉时代就是抗拒北方强敌入侵的屏障,如今还是抵御异族来犯的依托!由此可知,自秦、汉起烽燧不熄,边境的战争绵延不尽,如今镇守边关的将士依然在莽莽黄沙的土地上沐浴着硝烟,长期不能返回家乡。“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写的战争旷日持久,将士久戍的痛苦。诗人指责当时将领的无能,实际上是讽谏唐王朝要善用人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尽忠为国的“龙城飞将”来加强边防,确保国家太平的爱国热情。【思考题】1.唐人诗中都有哪篇提到汉将李广?其意何在?试着比较分析一下。2.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现将他《从军行》一首录下,试作解释、分析、比较。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王昌龄。推荐。爱诗词网。《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释】①长征:长途出征。②还:回来。③但使:假如。④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前?—前119),以英勇善战著称,先后与匈奴人作战七十余次,匈奴人数年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⑤教:让,使。⑥胡马:胡人骑兵。⑦阴山:山名,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山间缺口自古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译】秦汉时的明月呵,照耀着绵延的边关。万里之遥的征程呵,征人未归还。如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在呵,骄横的敌军就无法越过阴山。【赏析】《出塞》,属汉乐府《横吹曲》,多写边塞生活。王昌龄的这首《出塞》,被认为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明代诗评家王世贞说:“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艺苑卮言》)这是一首以议论为主的诗。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征人未还”是所议之题,第三、四句申明其故——所将非其人,层次清楚,观点鲜明,似乎没有不可解的地方。但是,为什么会给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觉呢?这是因为此诗语涉议论而不落言筌。试细绎之:发端“秦时明月汉时关”,语甚奇,“诂训不得”(黄叔灿《唐诗笺注》)。明月关山,是写边情的传统意象,汉乐府《横吹曲》即以“关山月”为边塞诗题。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王维“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月映关山,已成为边思的具象。奇就奇在王昌龄在“明月”和“关”之前又加上了“秦”,“汉”这样的时间限制词。明月长存,何代无月?以“秦时”限制“明月”,不合理;关塞秦时已有,以“汉时”限制“关”,也不合史实。语意反常,其实合理。明月,属于空间范畴,而月生月落,亘古如斯,它常常引起人们历史的反思,故曰“秦时”。关塞,虽然秦时已有,但汉代国势最盛,声威远播。征人在边事频仍,久戍难归的时候,面对雄关险隘,怎能不缅怀汉代将领的御敌多方,边烽自熄?故曰“汉时关”。这里复用“时”字,使空间有了历史的深厚感,还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秦代筑长城以来,朝朝御胡,世世守边,征人戍率,绵恨千年的,决非一人一事的深广之悲。这种悲思,也只有汉关秦月这庄严、肃穆、广漠、绵邈的时空范畴才能表现,包容。只此一句,“发兴高远”,已将万里长征未还之征人的情状写尽。三、四句申明其故,却从怀念汉代良将落笔。龙城,汉代匈奴大会祭天处。卫青曾大破匈奴于龙城;飞将,匈奴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这里合用卫青、李广事借指扬威敌境的名将。诗人从“但使龙城飞将在”的设想出发,推证其结果将是“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表设想之词,可见这只是诗人心中所希冀,当前现实中所无的事。而因所将非其人,故使边烽未息,铁衣久戍,空闺长守的结果不言可知。诗人不正写万里征人未还之苦,而用汉关秦月的艺术境界来表述,其情自丰赡;诗人不正面申明边帅无能是师劳力竭,久戍难归之由,而用缅怀良将的抒情语气来表现,其意尤深婉。意在言外,见智见仁,咀嚼无尽,所以王士贞认为它在“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方面是一流的诗作。【鉴赏】这首诗从哲理的角度来分析,要着重看最后两句,意思是:假如汉代的李广将军还活着,定不让胡人越过汉代的天然屏障阴山,进入中原大地骚扰百姓。诗人借古讽今,表现他对唐王朝不能任用得力将领平定边患、巩固边防的愤慨,即疾恨将领的能力太差了。这个事实说明能将得不到重用,那就无法制止外族的侵略。诗人呼唤像李广那样的飞将军来镇守卢龙城,不正显示了有能力才见其用吗?汉和唐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统一富强的大帝国,它们有许多相象的地方,因此唐代诗人习惯上都以汉代的人和事来比喻或影射唐代的人和事。诗开头的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指出:建筑关塞,防备胡人入侵,是从秦、汉时代开始的。这样写法乃互文见义。意思是:从秦、汉起,月亮已经照射着防备胡人的关塞了。它暗示着自秦、汉以来抵御异族的战争从未止息,把上下一千年的整个边塞形势作了总的概括。明月曾经照过统一中国的秦朝和强盛当世的汉朝,如今又照在干戈频仍的唐朝,而关塞在秦、汉时代就是抗拒北方强敌入侵的屏障,如今还是抵御异族来犯的依托!由此可知,自秦、汉起烽燧不熄,边境的战争绵延不尽,如今镇守边关的将士依然在莽莽黄沙的土地上沐浴着硝烟,长期不能返回家乡。“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写的战争旷日持久,将士久戍的痛苦。诗人指责当时将领的无能,实际上是讽谏唐王朝要善用人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尽忠为国的“龙城飞将”来加强边防,确保国家太平的爱国热情。【思考题】1.唐人诗中都有哪篇提到汉将李广?其意何在?试着比较分析一下。2.后人称王昌龄为“七绝圣手”。现将他《从军行》一首录下,试作解释、分析、比较。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处】唐·祖咏《望蓟门》。【意思】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作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注:终君,人名。【应用】投笔吏,汉代班超本来做抄书吏,扔下笔去参军,立功边疆。请长缨,汉代终军请求用长缨(绳子)把南越王捆到宫殿上。少年时不如班超投笔从戎,安定西域;今日却要效法终军请缨杀敌,创立奇功。语出唐·祖咏《望蓟门》:“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指为国从戎。◇敌寇侵陵,他们“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慷慨赴难,视死如归。(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全诗】《望蓟门》.[唐].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释】①唐时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设幽州,为边关重镇,开元、天宝时,在这儿经常与契丹发生战争。本诗即写幽州地理形势及战争气氛,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立功边关的愿望。诗写得颇有气势,可见盛唐气象。蓟门,原指春秋战国时的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②燕台:即幽州台,又名黄金台,在北京金台路附近,相传燕昭王曾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贤士。③笳鼓:少数民族的军乐器。汉将营:借指唐军营。④三边:指幽、并、凉三州,均在边境。危旌:高挑的旗帜。⑤沙场:战场。烽火:古代报警的火。⑥拥:环抱。蓟城:蓟县城,即幽州城。⑦请长缨:投军报国。缨,绳索。《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题解】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鉴赏】题中“蓟门”,为唐时防御契丹的重镇,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本篇是诗人初至边塞时所作。“燕台一望客心惊”,起手便极为突兀,极富概括性,既点明了题旨的“望”,又表现了望的总体印象“惊”,全诗的境界即从这一望一惊生发开来。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黄金台,这里代指蓟门重地。这一“望”,当不限于“望”某一地某一景,而是以一种极目纵览的眼光,写边塞重镇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总体感受。所以只这一“望”,就让人感到其气势的不凡了。“客心惊”则写出诗人初到边塞的特定感受。这一个“惊”字极为逼真,又极为巧妙,不仅含有大开眼界的意味,而且更为下文一系列值得大惊的热烈兴奋场面打下伏笔,接下去五句都是对一“望”一“惊”的具体描写。首先诗人的目光落在了“汉将营”上。汉将营中,笳声阵阵,战鼓喧喧,一派生机勃勃、紧张操练的景象,其气氛的热烈、军纪的严整,已先令诗人一惊。这一句是从听觉形象上写诗人之惊的,下面两句则从视觉形象上下笔。“万里寒光生积雪”,北国大地,万里雪封,一片寒光,这奇寒、奇雪该是何等壮阔的景象。读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诗句,已觉其境界之开阔,但比起这万里寒光、万里积雪来就略逊一筹了。这里的积雪不是一星半点,也不是满山满地,而是万里寒光闪烁,怎能不叫人大为震惊,大开眼界!这是俯视中的景色,“三边曙色动危旌”则是仰视中之景。三边,指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之地;危旌,指战旗。这一句写朦胧曙色中,到处一片寂静,唯独鲜艳的战旗在高空中飞扬。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一大一小的映衬,使诗境格外庄严肃穆,格外壮观。在这字里行间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振奋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五、六两句,则从边塞重镇的特定环境落笔。蓟门位于抵御契丹入侵的前线,一旦烽火点燃,其攻可深入胡地,守则有海畔云山为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这一“连”一“拥”两字,生动地写出了蓟门能攻能守的地势,其境界的开阔,格调的高昂,已将诗人之望与惊推向了高潮。于是,最后两句就很自然地逼出了堪称全诗精魂之笔,即由望而直抒胸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里,前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比喻自己从军的决心,后句用终军请缨缚番王来朝表示自己欲建奇功的抱负。这里虽连用两典,却毫无板滞堆砌之嫌,读来反而有一种音调铿锵、字字千钧之感,使全诗在高亢的音调中结束。这首诗由“望”而“惊”开篇,通过不同角度,写望中所见,从不同层次展示“惊”的心理过程,最终落到从军出塞上,真可谓大笔起,大笔收,在惊心动魄中出场,又在慷慨从容中落幕,使这首诗具有格调高昂、意象雄伟、气势磅礴的显著特点。
少小虽非投笔吏。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处】唐·祖咏《望蓟门》。【意思】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作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注:终君,人名。【应用】投笔吏,汉代班超本来做抄书吏,扔下笔去参军,立功边疆。请长缨,汉代终军请求用长缨(绳子)把南越王捆到宫殿上。少年时不如班超投笔从戎,安定西域;今日却要效法终军请缨杀敌,创立奇功。语出唐·祖咏《望蓟门》:“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指为国从戎。◇敌寇侵陵,他们“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慷慨赴难,视死如归。(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全诗】《望蓟门》.[唐].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释】①唐时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设幽州,为边关重镇,开元、天宝时,在这儿经常与契丹发生战争。本诗即写幽州地理形势及战争气氛,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立功边关的愿望。诗写得颇有气势,可见盛唐气象。蓟门,原指春秋战国时的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②燕台:即幽州台,又名黄金台,在北京金台路附近,相传燕昭王曾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贤士。③笳鼓:少数民族的军乐器。汉将营:借指唐军营。④三边:指幽、并、凉三州,均在边境。危旌:高挑的旗帜。⑤沙场:战场。烽火:古代报警的火。⑥拥:环抱。蓟城:蓟县城,即幽州城。⑦请长缨:投军报国。缨,绳索。《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题解】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鉴赏】题中“蓟门”,为唐时防御契丹的重镇,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本篇是诗人初至边塞时所作。“燕台一望客心惊”,起手便极为突兀,极富概括性,既点明了题旨的“望”,又表现了望的总体印象“惊”,全诗的境界即从这一望一惊生发开来。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黄金台,这里代指蓟门重地。这一“望”,当不限于“望”某一地某一景,而是以一种极目纵览的眼光,写边塞重镇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总体感受。所以只这一“望”,就让人感到其气势的不凡了。“客心惊”则写出诗人初到边塞的特定感受。这一个“惊”字极为逼真,又极为巧妙,不仅含有大开眼界的意味,而且更为下文一系列值得大惊的热烈兴奋场面打下伏笔,接下去五句都是对一“望”一“惊”的具体描写。首先诗人的目光落在了“汉将营”上。汉将营中,笳声阵阵,战鼓喧喧,一派生机勃勃、紧张操练的景象,其气氛的热烈、军纪的严整,已先令诗人一惊。这一句是从听觉形象上写诗人之惊的,下面两句则从视觉形象上下笔。“万里寒光生积雪”,北国大地,万里雪封,一片寒光,这奇寒、奇雪该是何等壮阔的景象。读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诗句,已觉其境界之开阔,但比起这万里寒光、万里积雪来就略逊一筹了。这里的积雪不是一星半点,也不是满山满地,而是万里寒光闪烁,怎能不叫人大为震惊,大开眼界!这是俯视中的景色,“三边曙色动危旌”则是仰视中之景。三边,指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之地;危旌,指战旗。这一句写朦胧曙色中,到处一片寂静,唯独鲜艳的战旗在高空中飞扬。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一大一小的映衬,使诗境格外庄严肃穆,格外壮观。在这字里行间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振奋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五、六两句,则从边塞重镇的特定环境落笔。蓟门位于抵御契丹入侵的前线,一旦烽火点燃,其攻可深入胡地,守则有海畔云山为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这一“连”一“拥”两字,生动地写出了蓟门能攻能守的地势,其境界的开阔,格调的高昂,已将诗人之望与惊推向了高潮。于是,最后两句就很自然地逼出了堪称全诗精魂之笔,即由望而直抒胸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里,前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比喻自己从军的决心,后句用终军请缨缚番王来朝表示自己欲建奇功的抱负。这里虽连用两典,却毫无板滞堆砌之嫌,读来反而有一种音调铿锵、字字千钧之感,使全诗在高亢的音调中结束。这首诗由“望”而“惊”开篇,通过不同角度,写望中所见,从不同层次展示“惊”的心理过程,最终落到从军出塞上,真可谓大笔起,大笔收,在惊心动魄中出场,又在慷慨从容中落幕,使这首诗具有格调高昂、意象雄伟、气势磅礴的显著特点。
巧缘艳史。推荐。爱诗词网。巧缘艳史民国排印奉《巧缘艳史》正文书影民国排印本《巧缘艳史》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巧缘浪史》。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实为“江海主人编”,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仅存民国排印本。日本鬼磨子书房、台北“中国古艳稀品丛刊”影印民国排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民国排印本。宋朝江南名士黄上卿,考中三甲,放了河南安阳县正堂。夫人病亡后,就到扬州娶了蔡监生之女为妻。新婚之夜,上卿见新人姿容绝世,国色无双,夫妻如鱼得水,曲尽一团恩情。回家后,凡家中大小事情均由蔡氏掌管,自己择日上任而去。两月后,蔡氏打听得华严寺十分热闹,就打扮得如花似玉,与随身使女爱莲乘轿来到寺内朝佛游玩。正巧被在寺中卖珠客曹悦心撞见。悦心年轻貌美,一见蔡氏,惊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一路随轿来到黄府,打听到家里实情。回寺一夜痴想。最后装作卖婆到蔡府卖珠。夫人在挑拣时,悦心故意将一串好珠撒落在地,借口天晚,明日来寻。夫人怕珠少说不清楚,就留宿悦心。悦心百般挑逗,两人遂做巫山之梦。事后,夫人串通爱莲,悦心黄昏即入黄家,三人月下花前饮酒,十分有趣。从此朝欢暮乐,朝藏夕出,无人知晓。本城衙行生理邬利,年三十方娶妻。妻玉奴柔顺聪明,夫妻二人十分眷恋。一日同到岳家拜寿,邬利先回。玉奴回家途中遇大雨,到寺中躲避,被悟明、悟净两个和尚撞见,假献殷勤,强抱入室凌辱。玉奴无奈,只得屈从,忍辱偷生。玉奴的丈夫邬利因不见妻子回家,往岳家接迎又不见人影,遂发生争吵,告到县衙。事关人命,县太爷只得先把邬利下狱。一夜玉奴为寺中老和尚侍宿,因思家心切,一味小心顺从,以求放归。并立下重誓,保证不说出老和尚之事。于是老和尚清晨悄悄打开山门,放了玉奴。那悦心与夫人朝欢暮乐,不觉二载。一日闻听老爷转升,将要回家取家眷赴任。夫人拿出十多封银子交给悦心,暂时分手,再想良策。黄上卿荣归回家,忙忙碌碌过了十余日。那天上午,上卿见床顶上有一块干唾,怀疑蔡氏有外遇,于是逼诱爱莲说出内情。于是先到华严寺,将曹悦心以往所做的事访查得八九不离十,然后报官假说失盗,大盗藏在寺里。县公准备派人到寺搜查,此时玉奴来到县前,将前事一一说明。县公大怒,即到华严寺,搜得三个和尚、三个妇人和一个卖珠客。在审讯中,玉奴特地为老和尚开脱。县公问明情况,判老和尚还俗,悟明、悟净问斩,曹悦心以盗银罪充军。本县差人孙昌,年轻无妻,经同事冯管介绍,娶了容貌标致的青年寡妇花玉兰为妻,如鱼得水。过了半年光景,孙昌常去走差,在家也不像初婚那样情意绵绵,玉兰心上不甚满意。再加上孙昌常吃醉酒撒酒疯,无故打骂玉兰,使玉兰心中冷落了几分。一日玉兰在后门汲水时,因力不济失手将桶落在井中。正在为难之时,得邻家浪子吴仁帮助。以后吴仁常来帮助打水,意欲勾搭玉兰。一次吴仁来时恰遇大雨,又值孙昌走差在外,玉兰就邀吴仁进屋小坐,后又一同吃酒谈笑。双方意通情通,自此夜夜同床,时时共笑。不久,双双来到西子湖畔住下。那孙昌回家,不见玉兰,但家中银物一些不少,疑惑不止。此事被城中一光棍杨禄知晓,假作玉兰表叔来勒索孙昌。未成,就写下状词告孙昌谋杀妻子,尸迹无存等情。知县见人命关天,就将孙昌下了狱。而吴仁与玉兰到杭后坐吃山空,又无生意可做。迫于生计,玉兰沦为妓女,打扮迎客。嫖客纷纷,车马不绝。不久官差冯管往都院下文,来到杭州,发现了玉兰的踪迹,报告官府,将她捉拿归案,孙昌才得以无罪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