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衢县至建德县的一段。烟渚:水气笼罩的小洲。烟指水气。客愁新:羁旅之情突发而生。旷:远。天低树:开阔的天宇似乎使孤树为之而矮小。低:使……低,用作使动。近:接近。
【鉴赏导示】
在这首小诗里,诗人描绘了泊舟夜宿所见的江天景色,并即景抒发了他的羁旅飘泊之思和孤寂落寞之情。
首句叙事点题。交待了行船停靠在一个烟雾笼罩的小洲上,为下面的写景抒情作准备。“移舟”表明舟行江上已非一月。虽为叙事,但其中已隐隐露出了作者的飘泊羁思之情。次句交待宿建德江的时间(日暮)和作者的心境(愁)。上下句联系十分紧密。“舟泊”是因为“日暮”,因为“日暮”而可见“烟渚”;因为“烟渚”又引发出“客”的愁思。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在“客愁”之后又着一“新”字,既表明了此愁是因为眼前景而新添,同时意味着旧愁未去,新愁又来。接下来,诗人以一个工整的对句由远及近地铺写舟中所见的景物:远处看,开阔的天宇,似乎使孤树为之矮小;近处看,江水清澈,天上的月光映在水中,似乎与人很近。诗人寓情于景、景情相生。从表面上看,写的是清秋日暮时刻的旷野无垠、低树孤独、江水清激、月光近人的景象,但是,只要透过诗人描绘出的那一幅寂寞凄清的画面,可以想象到诗人此时内心的感情: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人生的坎坷,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千愁万绪都涌在心头。在表现手法上,一隐一现,一虚一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构成了一幅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
【鉴赏要点】
[1]名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写景形象生动,用字精当。[3]语言浅近自然,又韵味深长。[4]融情于景,情景相生。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推荐。爱诗词网。【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浙江衢县至建德县的一段。烟渚:水气笼罩的小洲。烟指水气。客愁新:羁旅之情突发而生。旷:远。天低树:开阔的天宇似乎使孤树为之而矮小。低:使……低,用作使动。近:接近。【鉴赏导示】在这首小诗里,诗人描绘了泊舟夜宿所见的江天景色,并即景抒发了他的羁旅飘泊之思和孤寂落寞之情。首句叙事点题。交待了行船停靠在一个烟雾笼罩的小洲上,为下面的写景抒情作准备。“移舟”表明舟行江上已非一月。虽为叙事,但其中已隐隐露出了作者的飘泊羁思之情。次句交待宿建德江的时间(日暮)和作者的心境(愁)。上下句联系十分紧密。“舟泊”是因为“日暮”,因为“日暮”而可见“烟渚”;因为“烟渚”又引发出“客”的愁思。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在“客愁”之后又着一“新”字,既表明了此愁是因为眼前景而新添,同时意味着旧愁未去,新愁又来。接下来,诗人以一个工整的对句由远及近地铺写舟中所见的景物:远处看,开阔的天宇,似乎使孤树为之矮小;近处看,江水清澈,天上的月光映在水中,似乎与人很近。诗人寓情于景、景情相生。从表面上看,写的是清秋日暮时刻的旷野无垠、低树孤独、江水清激、月光近人的景象,但是,只要透过诗人描绘出的那一幅寂寞凄清的画面,可以想象到诗人此时内心的感情: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人生的坎坷,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千愁万绪都涌在心头。在表现手法上,一隐一现,一虚一实,互相映衬,互相补充,构成了一幅人宿建德江、心随明月去的意境。【鉴赏要点】[1]名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写景形象生动,用字精当。[3]语言浅近自然,又韵味深长。[4]融情于景,情景相生。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
《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
许地山 落花生。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文章开头就说出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觉得“让它荒芜着怪可惜”,便提议“辟来做花生园罢”。姊弟们一听“都很喜欢”表示对这一提议的赞成和拥护。接着作者只用“买种底买种,动土底动土,灌园底灌园”三个整齐的短句,形象、简洁的概括了种花生的全过程。最后写几个月后花生“居然收获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成果时的欢快、喜悦、兴奋之情。以后就写全家过收获节时的愉快的情景。尽管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母亲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平时难得出场的父亲也参加了。这可以看出过收获节的重要和意义。在父亲的启示下,孩子们争说花生的好处。在大家谈的基础上,父亲开始谈花生的真正用处:把它和水果比较,它只是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这写了花生的内在之美。接着父亲又向孩子们说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并借“我”的体会,进一步形象地道出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个主题是多么深刻、多么富有哲理意味,又发人深省。最后以“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结束全文,含意极其深远。后来作者便以“落华生”为笔名,以时时警策自己。《落花生》的立意很深刻,同时也非常巧妙。它托物言志,深入浅出,言近旨远,使人深受教育与启发。文章用朴实无华的笔调,毫无铺张地叙述童年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断。从种花生写起,然后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处处扣紧题旨。文章主题是阐述关于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吃花生都是略写,只用简洁的文字把这些过程记叙清楚。议花生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由吃花生很自然地引入议花生,并在赞美花生的时候,引出做人的人生哲理,点明题旨“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言简意深。表明作者在竞逐高官厚禄、争名夺利、钻营成风的社会恶习下,洁身自好,不慕虚名的思想境界。这种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笔法,看似信笔所至,实际上结构相当严谨。有人说:“散文,朴素最美”。诚哉斯言。《落花生》是在迷人的朴素之中,展示那惊人的优美。它的语言清新自然,朴实含蓄。既没有冗长的叙述,也没有铺张的描写,作者只用一支白描的笔,娓娓地叙谈故事,勾勒了几个人物,写了人物的对话,人物的对话又具有独特的个性。母亲温和善良、勤劳朴实。姐弟们天真活泼,幼稚单纯。父亲循循善诱,慈爱严正。虽然每个人的话都只三言两语,但都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种朴素的语言,是真正的美在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形式中的流露,是朴素与优美的辩证统一。这样的语言风格与平淡而又深刻的立意非常谐调。这体现了老作家许地山作品的艺术风格。这也就是《落花生》问世六十余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
衢地合交。推荐。爱诗词网。名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注释:圮(pi)地:象森林、沼泽等难以展开运动的地区叫圮地。衢地:战略要道。绝地:难以维持生活的地区。围地:指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易被围歼的地区。死地:绝无退路的地区。句意:在圮地不可宿营,在衢地与友军会合,在绝地不可停留,在围地要用计谋,在死地就要拼死一战。出处:《孙子·九变篇》
唐睢不辱使命。推荐。爱诗词网。《战国策》秦王②使人谓安陵君③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④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⑤,以大易小,甚善;虽然⑥,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⑧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⑨,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⑩?”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11)五百里哉?”秦王怫然(12)怒,谓唐雎曰:“公(13)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14)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15),以头抢地尔(16)。”唐雎曰:“此庸夫(17)之怒也,非士(18)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19)也,彗星袭月(20);聂政之刺韩傀(21)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22)也,仓(23)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24)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25),长跪而谢之(26)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27)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注释】①选自《战国策·魏策四》。唐雎(jū)不辱使命,意思是:唐雎没有辱没国君交给他出使秦国的任务。唐雎,也作“唐且”。②〔秦王〕赢(yíng)政,即秦始皇。③〔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国是当时一个小国(在今河南鄢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庸。魏襄王时封其弟为安陵君。④〔易〕交换。⑤〔加惠〕赐予恩惠,给以好处。加,施。⑥〔虽然〕虽是这样。⑦〔说〕通“悦”,高兴。⑧〔错意〕置意,放在心上。错,通“措”。⑨〔请广于君〕请求给安陵君扩大领土。广,扩充。⑩〔与〕通“欤”,表示询问的语气助词,相当于“吗”。(11)〔直〕通“特”,仅,只。(12)〔怫(fú)然〕勃然大怒的样子。(13)〔公〕您。对人的客气称呼。(14)〔布衣〕普通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15)〔徒跣(xiǎn)〕光着脚。(16)〔尔〕这里同“耳”。相当于“而已”、“罢了”。(17)〔庸夫〕平庸无能的人。(18)〔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19)〔专诸之刺王僚〕专诸,春秋时代吴国人。王僚是吴国的国君。公子光想杀僚自立,就派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腹里,借献鱼为名,刺杀了他。(20)〔彗星袭月〕和下文的“白虹贯日”、“仓鹰击于殿上”本是自然现象。这里把这些现象同人事联系起来,是旧时代的迷信说法。(21)〔聂政之刺韩傀〕聂政,战国时代齐国人。韩傀(一名侠累)是韩国的国相,韩国的大夫严仲子同韩傀有仇,就派聂政把韩傀刺杀了。(22)〔要(yāo)离之刺庆忌〕庆忌是吴王僚的儿子,公子光杀僚以后,庆忌逃到卫国,公子光派要离把他杀了。(23)〔仓〕通“苍”。(24)〔休祲(jìn)〕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25)〔色挠(náo)〕脸上显出沮丧的样子。挠,屈服。(26)〔长跪而谢之〕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耸身挺腰,身体看去比坐着长了一些,所以叫长跪。谢,即道歉的意思。之,指代唐雎。(27)〔谕〕通“喻”,明白,懂得。【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拿五百里的地方来换你们的安陵,安陵君你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赐给我恩惠,用大的地方来换小的地方,这种美意确是很好;虽然如此,但我是继承先王的封地,希望始终守着它,不敢拿去交换。”秦王很不高兴。为此,安陵君就派唐雎出使到秦国去。秦王对唐雎说:“我拿五百里的地方,来换你们的安陵,可安陵君不答应我,这是为什么?再说,我秦国灭亡了韩国、魏国,而你安陵君能够凭着五十里地存在着,这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一个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你们的主意呵。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而安陵君居然拒绝我,这不是瞧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儿继承了封地,并守护着它,您纵使拿一千里地方他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有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您听说过帝王发怒的情形么?”唐雎回答说:“我没听说过。”秦王说:“帝王一发怒,就会倒下百万尸首,流血千里。”唐雎说:“大王听说过老百姓发怒的情形么?”秦王说:“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脱掉鞋子,拿脑袋撞地罢了。”唐雎说:“您这是说庸人发怒,不是说勇士发怒。你瞧,专诸刺杀王僚,彗星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一道白虹横贯太阳;要离刺杀庆忌,老鹰扑击在宫殿上。这三位先生,都是老百姓当中的勇士。他们心里的忿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吉凶的征兆,现在再加上我,将有四个人了。如果勇士真的发了怒,那么死的将会是两个人,流血只在五步之内,使天下的人都穿白戴孝,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说着,他就拔了剑起立上前。秦王脸上显露出沮丧的样子,长跪着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请坐!何必闹到这个地步!我现在明白了: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只有五十里地的安陵国倒能够存在,就因为有了先生您啊!”字数:2306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23-226页.
【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意思】天子召见李白,他却不肯上船,仍然狂饮不止,嘴里还喊着“我是酒中的神仙”。天子:指唐玄宗。据载,玄宗曾泛舟白莲池,高兴之余,召李白前往写序。臣:官吏对皇帝的自称。【鉴赏1】原诗作者杜甫借这首诗描写饮中八仙,八位酒仙喜好杯中物者的事迹。“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两句诗是作者对李白的描述,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诗仙李白性情的豪放与潇洒。【鉴赏2】玄宗某日坐船游乐于江上,曾命令部下邀请李白上船共饮。其时,李白正在长安酒店饮酒,不但不肯遵命去谒见天子,并且很骄傲地回答:“我是酒中的仙人!”以此描写诗仙李白醉酒的情态,及其狂傲的性情。相传李白是个非常喜好喝酒的大诗人,只要喝过一斗酒,就能吟诗百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李白嗜酒成性,狂放不羁的性格。[例]但李白这个狂士早已勘破官场炎凉,乘酒兴,竟违旨拂袖离去。后来杜工部在《饮中八仙》的诗里才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名句。(张笑天、韦连城《睡美人之泪》)二、用以形容嗜酒者有酒便不顾其他的情状或酒后的张狂醉态。[例]狂酒论诗文,才知他酒量不小,且喝后醉态可掬,大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态势,李白是他的敬仰对象,于是“敢与李白拼千樽”成了他的名言。(一曲《写给他与自己》)【全诗】《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解析】关于杜甫这首诗的重叠押韵问题,自宋代开始,常常被诗歌评论家们提起。胡震亨在这里举出汉代的七言古诗《柏梁诗》,批评蔡绦《西清诗话》和刘辰翁《集千家注批点杜诗》“古无此体”的说法是失于深考,他的批评是正确的。《东方朔别传》说:汉武帝曾在柏梁台上召集群臣赋诗,每人各写一句,共同创作了这首《柏梁诗》。此诗每句押韵,共26个韵脚,其中三次出现“之”和“治”,而“时”、“材”、“来”、“哉”也各出现了二次。不过早在宋代,王观国的《学林》卷八即针对此诗说:“子美古、律诗重用韵者亦多,况于《歌》乎!”在列举了杜诗中一些重叠押韵的诗例后,王观国又根据《古诗十九首》中《东城高且长》一篇以及曹植《美女篇》等诗中也有重叠用韵的情况,指出:“子美诗非创意为此者”,“古人诗自有此体格”。事实正是如此,一直到唐代,诗人们对于押韵,创作态度还是相当洒脱灵活的,他们并不以押韵中重复出现同一个韵脚为病,但这必须是服从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即以诗中的贺知章和李白来说,前者掉在井中,居然就沉酣睡去,这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放;后者醉卧酒家,连皇帝的召见也不予理睬,同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傲。这两个“眠”字,能用别的字来代替吗?胡震亨说杜甫“原似有意犯重”,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杜甫为了刻画笔下人物的醉态,“各极其平生醉趣”,以突出他们的性格,不以词害意,也不以韵害词,并不在乎韵脚的重叠。宋代以后,诗人们在押韵时,态度就远不如前代诗人洒脱了。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是以豪放旷达著称的苏轼,在《送江公著知吉州》诗中写下了“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诗句后,因为韵脚重复了“耳”字,所以自己作注,声明:“二‘耳’意不同,故得重用。”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一是名词,一是语气词,意义不同,所以不能认为是重韵。由此可见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是如何拘泥了。因此,杜甫这首诗的重叠用韵,才会长期成为他们议论的话题。不过他们在惊诧之余,终于发现了,在古体诗中,韵脚的适当重叠,倒是能表现出一种“错杂之趣”,而别有特色的。这就是杜甫叠韵成趣的《饮中八仙歌》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自称臣是酒中仙。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意思】天子召见李白,他却不肯上船,仍然狂饮不止,嘴里还喊着“我是酒中的神仙”。天子:指唐玄宗。据载,玄宗曾泛舟白莲池,高兴之余,召李白前往写序。臣:官吏对皇帝的自称。【鉴赏1】原诗作者杜甫借这首诗描写饮中八仙,八位酒仙喜好杯中物者的事迹。“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两句诗是作者对李白的描述,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诗仙李白性情的豪放与潇洒。【鉴赏2】玄宗某日坐船游乐于江上,曾命令部下邀请李白上船共饮。其时,李白正在长安酒店饮酒,不但不肯遵命去谒见天子,并且很骄傲地回答:“我是酒中的仙人!”以此描写诗仙李白醉酒的情态,及其狂傲的性情。相传李白是个非常喜好喝酒的大诗人,只要喝过一斗酒,就能吟诗百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李白嗜酒成性,狂放不羁的性格。[例]但李白这个狂士早已勘破官场炎凉,乘酒兴,竟违旨拂袖离去。后来杜工部在《饮中八仙》的诗里才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名句。(张笑天、韦连城《睡美人之泪》)二、用以形容嗜酒者有酒便不顾其他的情状或酒后的张狂醉态。[例]狂酒论诗文,才知他酒量不小,且喝后醉态可掬,大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态势,李白是他的敬仰对象,于是“敢与李白拼千樽”成了他的名言。(一曲《写给他与自己》)【全诗】《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解析】关于杜甫这首诗的重叠押韵问题,自宋代开始,常常被诗歌评论家们提起。胡震亨在这里举出汉代的七言古诗《柏梁诗》,批评蔡绦《西清诗话》和刘辰翁《集千家注批点杜诗》“古无此体”的说法是失于深考,他的批评是正确的。《东方朔别传》说:汉武帝曾在柏梁台上召集群臣赋诗,每人各写一句,共同创作了这首《柏梁诗》。此诗每句押韵,共26个韵脚,其中三次出现“之”和“治”,而“时”、“材”、“来”、“哉”也各出现了二次。不过早在宋代,王观国的《学林》卷八即针对此诗说:“子美古、律诗重用韵者亦多,况于《歌》乎!”在列举了杜诗中一些重叠押韵的诗例后,王观国又根据《古诗十九首》中《东城高且长》一篇以及曹植《美女篇》等诗中也有重叠用韵的情况,指出:“子美诗非创意为此者”,“古人诗自有此体格”。事实正是如此,一直到唐代,诗人们对于押韵,创作态度还是相当洒脱灵活的,他们并不以押韵中重复出现同一个韵脚为病,但这必须是服从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即以诗中的贺知章和李白来说,前者掉在井中,居然就沉酣睡去,这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放;后者醉卧酒家,连皇帝的召见也不予理睬,同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傲。这两个“眠”字,能用别的字来代替吗?胡震亨说杜甫“原似有意犯重”,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杜甫为了刻画笔下人物的醉态,“各极其平生醉趣”,以突出他们的性格,不以词害意,也不以韵害词,并不在乎韵脚的重叠。宋代以后,诗人们在押韵时,态度就远不如前代诗人洒脱了。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是以豪放旷达著称的苏轼,在《送江公著知吉州》诗中写下了“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诗句后,因为韵脚重复了“耳”字,所以自己作注,声明:“二‘耳’意不同,故得重用。”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一是名词,一是语气词,意义不同,所以不能认为是重韵。由此可见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是如何拘泥了。因此,杜甫这首诗的重叠用韵,才会长期成为他们议论的话题。不过他们在惊诧之余,终于发现了,在古体诗中,韵脚的适当重叠,倒是能表现出一种“错杂之趣”,而别有特色的。这就是杜甫叠韵成趣的《饮中八仙歌》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推荐。爱诗词网。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①,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②,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的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狭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③。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鉴赏】李大钊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能诗善文,在他现存的约五百篇诗文中,本文是富有特色的一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从标题到正文,思想深刻、激情洋溢、文采焕发、短小精悍,既是文学的政论,又是政论的文学。本文写于1923年,刊登于1923年12月20日《新民国》第一卷第二号。当时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军阀的统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国运是十分艰难的。面对着复杂而又严峻的形势,针对着一些人悲观失望和志气消沉的情况,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指出了反帝反封建所经过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他以进取必胜的哲学思想和乐观精神鼓舞人们,勇敢地投入建造新国家的斗争。文章自始至终都是把“国运”与“国民”联系起来,有力地宣传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表现了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作者认为:国运虽然“艰难”,但国民只要有“雄健”的精神和行动,就能改变现状,使国运改观。“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文章始终充满一种奋斗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中华民族的崎岖史路“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不能够感觉到的。”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这样写道:“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是一篇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并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读的散文。作者为了颂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奋斗哲学,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和坚定民族自信心,使用了传统的富有民族风格的文学形式,这集中地表现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例如用“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比喻历史的道路并不全是平坦的,我们民族生命的进展并不全是顺利的。用扬子江、黄河遇见沙漠和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比喻我们的民族以雄健的精神冲过艰难险阻,气魄雄伟,势不可挡。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使文章形象生动。由浩荡的江河所形成的意境,优美而辽阔。豪迈雄壮的气势和明快有力的语言,使作品具有一种清新的格调。作者正是这样形象而富有哲理地以乐观昂扬的基调来表现文章主题的:发扬雄健的民族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新的国家。
【诗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出处】唐·张祜《题金陵渡》。【意思】我伫立在金陵渡口,一座依着青山的小楼头。这一夜啊,心里涨满了客旅的忧愁。潮水退落了,斜月在夜江里飘浮。遥望隔岸,两三点灯火忽明忽灭,象天上的星星闪烁不休。呵,那里可是惹人遐思的——古渡瓜洲!【注释】瓜洲:镇名,在今扬州市南,隔江与镇江市相望。句意:落潮的大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对岸三两星火,那就是瓜洲。【全诗】《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题解】金陵渡即长江南岸镇江渡口,与北岸瓜洲相对。唐人习惯于称镇江为金陵。如唐赵璘《因话录》谓李勉至金陵,屡赞招隐寺标致;宋王楙《野客丛书》引唐张氏《行役记》,谓甘露寺在金陵山上。二书所谓金陵皆指镇江。这首《题金陵渡》是作者的名作,写夜泊金陵渡,眺望江北瓜洲镇情景,境界清美宁静,极空灵之致。【作者】张祜,唐代诗人,生平见前《纵游淮南》诗。【注释】①金陵渡原有依山而建的驿楼。②斜月:西斜的落月。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③瓜洲:在今江苏江都的江滨。地当运河口岸,斜对镇江。【鉴赏】这首诗抒写的是诗人旅夜愁怀,是张祜漫游江南时写在渡口小楼的题壁诗。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愁。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极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沉,江上寒潮初落。诗人在朦胧的西斜的月光中,观赏潮落之景。用一“斜”字,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为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的“一宿”呼应,写出诗人满怀羁愁、夜不能寐的情形。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上,显得格外明亮。诗人用“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夜江图。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迹,显得那么浑成自然。这首诗的境界也清美之至、宁静之极,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情景如在眼前。此诗末句为传神之笔。若无“两三星火”,此诗近无可读处。然此处着“两三星火”,意境宕开。
金陵津渡小山楼。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出处】唐·张祜《题金陵渡》。【意思】我伫立在金陵渡口,一座依着青山的小楼头。这一夜啊,心里涨满了客旅的忧愁。潮水退落了,斜月在夜江里飘浮。遥望隔岸,两三点灯火忽明忽灭,象天上的星星闪烁不休。呵,那里可是惹人遐思的——古渡瓜洲!【注释】瓜洲:镇名,在今扬州市南,隔江与镇江市相望。句意:落潮的大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对岸三两星火,那就是瓜洲。【全诗】《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题解】金陵渡即长江南岸镇江渡口,与北岸瓜洲相对。唐人习惯于称镇江为金陵。如唐赵璘《因话录》谓李勉至金陵,屡赞招隐寺标致;宋王楙《野客丛书》引唐张氏《行役记》,谓甘露寺在金陵山上。二书所谓金陵皆指镇江。这首《题金陵渡》是作者的名作,写夜泊金陵渡,眺望江北瓜洲镇情景,境界清美宁静,极空灵之致。【作者】张祜,唐代诗人,生平见前《纵游淮南》诗。【注释】①金陵渡原有依山而建的驿楼。②斜月:西斜的落月。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③瓜洲:在今江苏江都的江滨。地当运河口岸,斜对镇江。【鉴赏】这首诗抒写的是诗人旅夜愁怀,是张祜漫游江南时写在渡口小楼的题壁诗。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诗人歇宿在金陵津渡口的一座小楼里,因为远离家乡,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淡淡的愁。起笔平淡而轻松,接着便极自然地将读者引入佳境。“潮落夜江斜月里”,诗人伫立在小山楼上眺望夜江,只见天边月已西沉,江上寒潮初落。诗人在朦胧的西斜的月光中,观赏潮落之景。用一“斜”字,既有景,又点明了时间为将晓未晓的落潮之际,与上句的“一宿”呼应,写出诗人满怀羁愁、夜不能寐的情形。落潮的夜江浸在斜月的光照里,在烟笼寒水的背景上,忽见远处有几点星火闪烁,在斜月朦胧的夜江上,显得格外明亮。诗人用“两三星火是瓜洲”将远景一点染,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美妙的夜江图。诗人用笔轻灵而细腻,在精工镂刻中,又不显斧凿之痕迹,显得那么浑成自然。这首诗的境界也清美之至、宁静之极,那两三星火与斜月,夜江明暗相映衬,融成一体,情景如在眼前。此诗末句为传神之笔。若无“两三星火”,此诗近无可读处。然此处着“两三星火”,意境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