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原文

再别康桥原文朗读

《再别康桥》原文与翻译、赏析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注释】*康桥:通译剑桥,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的地名。

【赏析】这首诗作者写于1928年11月6日再次赴英后回国途中,发表于1928年12月《新月》一卷第10期,后收入《猛虎集》、《新月诗选》。

徐志摩早年受剑桥文化洗礼,在东西方文学的交汇点上发现了人的性灵。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主张用作品表现自己“性灵”的一位诗人。他所谓的“性灵”,实际上是一种美学范畴,和封建社会中的叛逆性格及近代的个性解放思潮有一定的联系,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实际上是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思想在艺术理论上的一种体现。徐志摩的抒情诗,以抒写性灵为最大特色。

这首诗是诗人的得意之作,是他把性灵表现得最充分的一首诗。原来,1922年8月,告别剑桥大学回国前夕,徐志摩写过一首《康桥,再会吧》。不过,两年的剑桥生活太使他魂牵梦萦了。写完那首诗,显然是意犹未尽。1928年再访剑桥,于是他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又倾注一腔怀念那异国母校的深情,写了这首《再别康桥》。

读这首诗,一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一种飘逸的神思。“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一连三个“轻轻的”,开篇就写尽了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而那飘逸之中,浪漫主义的情思引发出来的竟是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象。在诗人眼里,那夕阳中河畔的柳树,竟像披着金色盛装的新娘,它倒影在波光潋滟的康河里,却永远在自己的心头荡漾。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那康河的流水更使诗人难以忘怀,在那柔波里,在它的怀抱中,忘情的诗人竟至忘情到甘心做一条水草,也像那青荇一样永在康河的水底招摇。更美也更叫人迷醉的是那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潭水里,倒映着晚霞,一似彩虹般艳丽。那彩虹又揉碎在浮藻间,令诗人回忆起当年那些彩虹般美好的理想和幻梦。仿佛那些理想和幻梦都沉淀在这潭清泉中,此刻,全都翻飞起来,映照在诗人记忆的屏幕上了。顿时,诗人忽发奇想,好像他再访康桥,是专门寻梦来了。此情此景,再回母校,再惹情思,莘莘学子,放歌一曲,谁说过份?然而,诗人又不愿意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这一层转折,算是写尽了诗人对于母校的无限深情!尽管又要别离了,尽管别情依依,离愁难解,诗人也不愿意干扰母校的宁静,就像是儿女们爱慈母,那体贴入微的情致,永远都保持着一片纯真,一首不长的抒情诗,轻柔、细腻中竟蕴蓄着这般的热烈和真挚,这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实属罕见!他的功力在哪里?首先在于性灵。

适应这飘逸的柔情的感情基调,诗人十分注重于意象的铸造。照说,写离愁别绪并无深意,但他巧妙地把形象和感情、气氛融而为一,造成了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美景如画的境界。于是,由他排列得具有“建筑的美”的诗行里,人们看到的是由近而远的景物的层次。夕阳中,先是新娘金柳,波光艳影,软泥青荇,康河水草,榆荫清泉,而后又幻梦似的彩虹,斑斓的星辉,飘动的云彩,他把康河晚照写得好美!由此看来,他灵动的、华美的诗思,真可以说涉笔成趣,意境深邃。难怪新格律诗的新诗美学还讲究“绘画的”!

这首诗的“音乐的美”也为人称道,堪称杰作。诗人采用了偶句押韵的形式,七节一律采用△a△a式,无限眷恋的深沉的挚情,就在这有规律的节奏中,缓缓流向读者的心田,从而产生了音乐的艺术美感。这首诗还运用了回环复沓的手法。开头一节和末尾一节,首尾相应,反复咏叹,咏叹中又有变化。这不仅抹浓了诗行的感情色彩,深切地表现了诗人的诗意、诗情和诗绪,而且也更准确地表达了诗人的离别深情。于是,轻快的节奏,柔和的旋律,融汇在音乐性极强的诗句中,又把诗人那潇洒飘逸的风度,轻盈的步履,多情的神态和迷人的康桥景色一起彩绘出来,又显得那么柔情,那么美!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

()

“胡蓝之狱”是朱元璋时期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两个最大的冤案。明朝建立后,皇权与相权矛盾,使朱元璋深感不安。1380年,朱元璋便以左丞相胡惟庸“谋不轨”借此大兴党狱,大肆屠杀功臣宿将。以伙同胡惟庸共谋不轨,杀韩国公李善长等,毒死刘基,先后株连被杀3万余人,前后持续达10年之久,史称“胡党大狱”。“胡党”而受牵连致死者或已死而追夺爵位的开国功臣有李善长、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永嘉侯朱亮祖、静宁侯叶昇等,1公、21侯。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遂罢丞相,革中书省,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废除丞相后,其事有六部分理,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蓝玉案是朱元璋时又一次大杀功臣的冤案。蓝玉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勇敢,屡立战功。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比之卫青、李靖,封为凉国公。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以谋反罪杀蓝玉,死1公、13侯、2伯,因蓝玉案被杀的人数达2万人,史称“蓝党大狱”。该案与胡惟庸狱合称为“胡蓝之狱”。胡蓝党案前后达14年之久,朱元璋利用“胡蓝之狱”杀了5万人之多。经过“胡蓝之狱”明朝功臣宿将已被杀戮殆尽。由于杀人过多,造成朝中无将的局面,对以后的政治斗争产生了不利影响。

()

欧阳修

花品序第一

牡丹出丹州、延州,东出青州,南亦出越州,而出洛阳者今为天下第一。洛阳所谓丹州花、延州红、青州红者,皆彼土之尤杰者,然来洛阳,才得备众花之一种,列第不出三已下,不能独立与洛花敌。而越之花以远罕识,不见齿;然虽越人,亦不敢自誉,以与洛阳争高下。是洛阳者,果天下之第一也。洛阳亦有黄芍药、绯桃、瑞莲、千叶李、红郁李之类,皆不减它出者,而洛阳人不甚惜,谓之果子花,曰某花某花;至牡丹则不名,直曰花。其意谓天下真花独牡丹,其名之著,不假曰牡丹而可知也,其爱重之如此。

()

宋·沈括

板印

()

《孟子》

孟子曰:“民为贵

()

(汉)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