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语出宋·柳永《望海潮》。词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首创此调,当时极负盛名。据《钱塘遗事》记载,此词原为孙何出任钱塘而作。用渲染手法,概括地描绘了杭州一带秀丽的景色,也反映了繁华富庶的景象。三秋:指阴历九月。桂子:桂花。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这里有九月盛开的桂花,香气远播,更有十里荷花,娇艳异常。罗大经《鹤林玉露》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大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后人常引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来描绘江南风光之秀美动人。
例如
①江南,这块风景秀丽、土地丰腴的地方,古人就用过生色生辉的字眼形容过它,称颂过它,“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呵……童玫坐在车上,重见车窗外的它的原野、河流、池塘、村舍、绿树时,心儿怦怦跳,不,是在亢奋地颤动,是如痴如醉。(摘自沈仁康《在小桥边》)
②白沙堤上静极了,看不见人影,也听不见声音。“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秋夜吐着不倦的芬芳。(摘自何志云《从“舞会王子”到……》)
③今夜,我在幻感的你的词境里,见你行吟江畔,独对“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泪雨霖铃,怀幽人杳离。不知将潜思苦恋的衷曲诉诸江南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还是北陵的洁石芳草,惊鸿流照?只听秋风咏叹:“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摘自章雨《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柳永》)
④会稽山上虽然见不到“十里荷花”,但“一水护田将绿绕”的山村中,哪一家不是“满架蔷薇一院香”呢?(摘自周艾文《会稽幽兰》)
⑤面积如此之大的荷花荡,确是微山湖一大奇观,是号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无法相比的。(摘自殷允岭等《微山湖静悄悄的美丽》)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推荐。爱诗词网。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语出宋·柳永《望海潮》。词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首创此调,当时极负盛名。据《钱塘遗事》记载,此词原为孙何出任钱塘而作。用渲染手法,概括地描绘了杭州一带秀丽的景色,也反映了繁华富庶的景象。三秋:指阴历九月。桂子:桂花。这两句词的意思是:这里有九月盛开的桂花,香气远播,更有十里荷花,娇艳异常。罗大经《鹤林玉露》说:“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大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后人常引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两句来描绘江南风光之秀美动人。例如①江南,这块风景秀丽、土地丰腴的地方,古人就用过生色生辉的字眼形容过它,称颂过它,“暮春三月,莺飞草长,杂花生树”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呵……童玫坐在车上,重见车窗外的它的原野、河流、池塘、村舍、绿树时,心儿怦怦跳,不,是在亢奋地颤动,是如痴如醉。(摘自沈仁康《在小桥边》)②白沙堤上静极了,看不见人影,也听不见声音。“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秋夜吐着不倦的芬芳。(摘自何志云《从“舞会王子”到……》)③今夜,我在幻感的你的词境里,见你行吟江畔,独对“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泪雨霖铃,怀幽人杳离。不知将潜思苦恋的衷曲诉诸江南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还是北陵的洁石芳草,惊鸿流照?只听秋风咏叹:“便纵有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摘自章雨《千种风情待与何人说——柳永》)④会稽山上虽然见不到“十里荷花”,但“一水护田将绿绕”的山村中,哪一家不是“满架蔷薇一院香”呢?(摘自周艾文《会稽幽兰》)⑤面积如此之大的荷花荡,确是微山湖一大奇观,是号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西湖无法相比的。(摘自殷允岭等《微山湖静悄悄的美丽》)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不见古时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出处】唐·李白《把酒问月》。【意思1】今天的人见不到古时候的月亮,可今天这轮明月曾经照过古代的人。【意思2】现在的人没有见过古时的月亮,现在的月亮却照耀过古时的人。后用来慨叹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也用来表示某些人有清白、纯真、出尘的人生轨迹,而感叹有些人又没有。【鉴赏】今人不可能见过古时的月亮,而现在的这个月亮,却是曾经照耀过古人的那一个。这二句诗:一方面是感叹生命有限而宇宙无穷;另一方面则以人月的对比,来感叹面对大自然时,人类的卑微,在无休止的时间洪流中,人类是多么的渺小呀!【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感叹月亮或其他自然景物年代久远,古今不变。亦用以感慨人生短暂。[例]望着给山、给竹、给寺、给空变得朦胧幽茫的山月,心中蹦出李白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真正慨叹不已,也愈发觉得那竹纵贯古今,无可企及!(周熠《香岩寺竹韵》)【解析】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701—762年)的《把酒问月》。李白在诗题下自注曰:“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可见此诗是应老朋友之请而写的。但全诗所表现出的风流自赏和飘洒气度,却是诗人的固有情怀。这两句诗的古、今议论,意韵深长,互文见意。因为不论是古还是今,月亮只有一个,所以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因“今月”分明就是“古月”,因而“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因为宇宙是永恒的,因而也可以说“古人不见今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作为人类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月亮是长存的;但作为整体人类的存在,将是绵延久长的。正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写到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所以,读李白上述两句诗时,人们大可不必感伤和悲观。【全诗】《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鉴赏】李白写过大量咏月的诗篇,抒发了他对明月的爱戴、向往之情。这首诗却别开生面,以“问月”为题,而且是“把酒”问月。且不说全诗始终围绕着“把酒”和“问月”向前推进,即就诗题来看,已经令人感到新颖而奇特了,难怪清人王夫之击节称赏,谓为“创调”(《唐诗评选》)。开篇便以倒装语序,突发奇问,造成强烈的气势,接着以“停杯一问”作补充说明,传出浓郁的诗意。两句诗照应诗题,双绾“把酒”和“问月”,以下便从“问月”一面着笔,极写诗人对明月既神往又迷惑的情态。“人攀明月不可得”,见出月与人相距之遥远;“月行却与人相随”,又见出月与人关系之亲密;有时候,皎洁的月轮宛如飞腾的明镜照临宫阙,令人感到是那样的亲切可爱;有时候,它却从绿烟般的云雾中穿行而出,散发出清冷的光华,又令人感到是那样的淡雅、清新;一方面,明月夜夜从东海升起,另一方面,它又每日拂晓向西天的云间沉没,这其间的运行如此富有规律,又是那样不可捉摸;更奇妙的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嫦娥,那么白兔经冬历夏、由秋到春地常年捣药究竟是为了什么?嫦娥独居于广寒宫中又与谁人为邻,她会不会感到寂寞?这里,诗人从月与人的关系、月的形象和色彩、月的运行轨迹和月中包含的奥秘几个方面,层层写来,连发数问,语气或缓或强,距离或远或近、色彩或淡或浓、或直写自我感觉,或出以想象之笔,从而将诗人惊奇、疑虑、神往、感叹等一系列情感活动传神地展现出来,极曲折变幻之致。如果说,以上所写主要是一种浩渺广阔的空间感受的话,那么,“今人”以下四句便更侧重于悠然无尽的时间感受,从中传达出来的,是一种饱含哲理的人生意识。由人的角度来看,“今人不见古时月”,则古人亦难见今时月,今人古人自不能共处同一时空;由月的角度来看,“今月曾经照古人”,则古月亦在照今人,今月古月何尝稍有不同?由变的角度来看,古人今人不断更迭,如流水一去不返;由不变的角度来看,则无论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明月。既然不变之月如此永恒,而迭变之人生又是这样短暂,那么还是抓住眼前这皎洁之月和杯中之酒,切莫虚度此生!最后两句生发此意,以“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点明题旨,既与篇首“停杯”遥遥相对,又使“月光”一线贯穿,构成首尾圆融、通体浑然的妙境,给人以无穷的美感享受。这首诗清新俊逸,格高调远,将写实与想象熔于一炉,把明月与人生揉为一体,既有形象的画面,又有绵长的思理,虽不乏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更多的却是对生活的依恋与热爱,从把酒问月始,直到对月饮酒终,诗人的神态、情感和整个形象不仅鲜明真切,而且具有一种探索、追求的精神。所有这些,从形式到内容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从而构成优美和谐的意境。
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
一个冬天的童话。推荐。爱诗词网。作者简介遇罗锦(1946—),北京市人。1961年考上北京工艺美术学校。1965年毕业。1966年文革开始,因日记和其兄遇罗克事受牵连,被拘留,后被判到河北茶淀站清河劳动教养三年。1969年结束劳动教养后分配到河北临西县一小村插队落户。1970年迁至北大荒落户,并在那里与当地一知青结婚。1979年遇罗克被平反昭雪,随后返回北京。作品主要有《一个冬天的童话》及姊妹篇《乾坤特重我头轻》。《一个冬天的童话》最早发表于《当代》杂志1980年第3期,先后被译为德、日、英、法四国文字介绍到国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的作品以朴实无华的笔触、真实强烈的感情讲述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里的悲惨的故事,是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今天看来,她的作品有时感情宣泄太直接,缺乏艺术的表达,文字也尚显粗糙,缺乏雕琢。内容概要文革像一场灾难突然降临,空气十分紧张。哥哥罗克把他的一本舍不得烧的日记交给我保管,我却把它丢了。接着,家被抄了,哥哥被押到工厂,母亲被剃光了头也被关押在厂里。我和两个弟弟无家可归。日记惹了祸,我也被拘留,判3年劳动教养。劳教的生活是灭绝人性的艰辛:在一块没有人烟的土地上,13个劳教人员每天都要进行强度很大的劳作,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每一个人都在互相盯梢、猜忌、打小报告,日记是没法记了。一个1957年的右派因为把日记藏在被子里被发现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而我把日记藏在炕洞里才幸免于难。就这样胆战心惊地捱过了一个又一个单调而又痛苦的日子。所幸哥哥罗克的来信给我慰藉和力量,赖以支撑着度过了3年的劳教生活。3年后我劳教期满回家探亲,一家人相见,恍若隔世。哥哥罗克还被关着,将受到公审。我们一家人都十分担心哥哥的安危。街道的小警察又故意刁难,春节前要赶我和两个弟弟离京,被分到河北临西县的一个小村里插队落户。没有办法我们只好离京,身上又没钱买票,只好扒车。我所到的那个村庄是河北的一个穷村,一天的工分才一毛三分钱,劳动也很艰苦。因为穷,村里有许多光棍。我到后,村里有很多人来给我提亲。这使我想起了在工艺美术学校时的一场夭折了的爱情。刚入学,我就对同班的一个男生产生了好感,但是那个男生却似乎根本没把我放在心上,从来不理我。他与全班的其他女生说话,却从不跟我说话。这使我暗暗认定他是喜欢我的,但只是不敢表露而已。这样过了四年,快毕业了,我终于忍耐不住,主动给那位男生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相思之情,几天以后,我收到回信,信中表示父母已认可,愿意与我恋爱。于是两个人埋在心里的种子终于在四年后发了芽,并且论及了婚嫁。可是,正当我们憧憬着未来、憧憬着新生活的时候,文革开始了,那男生家里也是大资本家,很快地,就与我失去了联系……过了不久,哥哥罗克被枪决的消息传来了犹若晴天霹雳。这使我万念俱灰。现在,我想得更多的不是有爱情的婚姻,而是有一个窝,一个立足点,把父母兄弟都接出来落户。要生存,物质第一,精神第二,马克思如是说。我开始寻找一个合适的落户点,经过母亲的一位邻居介绍,他的儿子赵国志在北大荒,那里很富裕,一天的工分值一块多,我决心只身去闯关东。我变卖了母亲给我的一条新裤子和其他一些杂物,带着出卖自己屈辱的钱只身去闯关东。但是要在北大荒落户的代价是必须在当地结婚。在举目无亲的土地上,我只好选择了赵国志,而赵国志也向我求婚了。这样,我终于把户口落在了东北,而且也把父亲与两个兄弟的户口迁到了东北。而母亲还在工作只好留在北京。我嫁给赵国志只是为了能在东北落户,并不爱赵国志。在新婚之夜,赵国志粗暴地凌辱了我,我只好抽剪刀以自卫,并从此洁身自守。谁料到只几分钟的肉体的接触却给我带来了一个耻辱的新生命。十月怀胎的艰辛与母爱的复苏又使我继续与赵国志一起生活。同时两人白手起家也是很不易的,即使是没有爱情的婚姻也认了,不愿再打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合该出事。哥哥罗克是我心中的偶像与神,偏偏有一个朋友出现了,他的出现打破了我的平静的生活。他就是维盈。他长得极像哥哥罗克。一个风雪之天,维盈和弟弟维力来拜访我,我们俩一见钟情,谈得十分投缘。他成了我倾诉心中的凄苦的好朋友。我不愿离开他。事情的发展有成三角感情之势。我有些敏感,可又以坚决维持与维盈朋友关系为由从容处之。去河上游放排的前夜,我去向维盈告别,长期压抑的感情终于奔放了出来,那一个月光之夜,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光明的月光之夜,也是一个昭示我不祥命运的月光之夜,维盈与我接吻了,维盈再也不是我的普通朋友了,我一向维持的平衡动摇了,处于感情的漩涡之中。我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终于下定决心,愿意舍弃自己心爱的孩子和来之不易的家而与维盈结合。赵国志抱着一线将来可能复婚的念头同意与我离婚了。可是维盈这时却退缩了。原来他的母亲坚决反对我们的结合。只是因为我已经结过婚,而且成分也不好。我对维盈很失望,也很怨恨也很想念,我失恋了。曾经有过的全部伤痛又在此时复活了,一起来折磨着我,我决心一死了之,可是哥哥的灵魂又一次拯救了我,他叫我要坚强地生活下去,要热爱生活,我带着经过一场台风袭击后恢复平静的村庄的心情又开始了漫漫的人生之旅……作品鉴赏冬天的童话,从题目上看似乎是要讲述一个在残酷的年代里发生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待读完了才知道,这并不是一个童话,至多也只是一个破灭了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个在不正常社会中一个人一个女人所走过的轨迹,是一篇控诉自己不平遭遇的檄文,是对自己破灭的爱情之梦的奠祭书。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死去的哥哥的怀念之作。社会的动乱,必然会使社会各组织解体、换移、重生、再组合,社会各成员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多少家破,多少人亡,多少青春被毁,多少纯洁被伤害,于是当社会甫定之后,便会有许多长歌当哭,哀悼过去的作品产生。纵观中国文学史概莫如此。伤痕文学在1979年出现也极其自然,《一个冬天的童话》是这股潮流中的一支。作者以凄凉、愤懑的强烈感情,控诉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弱女子在那个时代里的真实经历,催人泪下。哥哥罗克由于日记等事被押,受到公审,被枪决了。母亲也被关押在厂里。父亲在1957年便被打成右派,在当时也受到监督。“我”和弟弟无家可归,到处流浪。不久,我(罗锦)也因为日记被拘留,判了三年劳教。好容易捱过了这三年非人的劳教生活,还没来得及与家人过一个团圆年,又被赶到河北的一个小村里插队落户。爱情夭折了,哥哥也死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罗锦只想有一个窝,为此,她千方百计地只身闯关东,想在北大荒找个落脚点,并把家人接来,以躲是非。为此,她以与她所不爱的赵国志结婚为代价得到了这些。新婚之夜便给她带来了一个孩子,她努力让自己适应这种婚姻,与赵国志一起生活。但是维盈的出现打乱了她的生活,当她决定舍弃孩子与维盈结合时,维盈却因家庭的阻力退缩了,罗锦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打击,她想到了死,可她还是挺了过来……文章以真情动人,这是基本常识,可文章真正饱含感情者在文坛并不多见,更多的是虚情假意,要么是为赋新诗强说愁,要么抛开感情,以政治代之。伤痕文学之所以引起轰动效应全在一个“真”字。唯有“真”才能动人,唯有动人才有艺术生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成功也全在于一个“真”字。文章写于1974年遇罗克就义4周年前夕,在那样一个恐怖的年代里这是需要勇气的。同时,在本书的献词里作者说:“我用生命写出这些文字,献给我的哥哥遇罗克。”“某些文艺评论上或许写着:这是她——一个女孩子的遗作。”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文章是作者长期的压抑在瞬间爆发的结果,是感情的肆意渲泄,是金圣叹所谓“怨毒以著书”。是饱含着强烈的真实的感情的作品。文章有了真情自然很好,但并不一定就是好文章了,对情感的毫无节制的使用,便有可能导致文章的失败,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也有这方面的毛病:比如对哥哥的怀念,对维盈的感情在文中多次出现,给人的感觉是在说谎或者是说谎的,强烈的情感反而显得不真实了。另外,本文的可取之处还在于它的组织故事的结构方式。文章讲述了我在那个时代的长长的一段经历,有劳教,有到河北插队,有去北大荒,要从头讲起来是很费劲的,作者采用了追忆的结构方式,一开始讲罗锦与维盈的相识,罗锦向维盈讲自己过去的经历,这样,就把长长的一段浓缩于一点上了。而且,随着追忆的讲述,罗锦与维盈的感情也发展到了不能分离的境界,使故事能够接着离婚开始讲述而不突兀。这种结构方式,出现在80年代初的文坛上,还是显得颇具匠心的。
【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月夜的回乐峰前,莽莽黄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写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冷月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夜晚的旷远、凄寒。注: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似指西受降城。【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1]这是李益的名诗。受降城,当是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曾在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塞十多年。后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终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负有盛名,尤以七绝见长,多为时人谱入乐府歌唱。《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2]“回乐烽”二句:回乐烽,指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误。二句写登受降城所见景色,黄沙似雪,皓月如霜,构成边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芦管,芦笛。西域管乐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风送来凄凉的芦笛声,不知什么人在何处吹的,触动了所有征人的心绪,彻夜都远望家乡。
本诗写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未直写思乡,而绵绵乡情尽在诗中。前二句通过景色描写作铺垫,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芦笛声为线索,前三句将势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写思乡,而拟写征人尽望乡的情节,语尽而意未尽。在全诗中色、声、情融为一体,互相激荡推进,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意境深沉,含蕴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回乐烽’一章,不亚于王昌龄、李白。”胡应麟《诗薮》则说:“中唐绝,‘回乐烽前’为冠。”这首诗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凄婉低沉风格,可以代表中唐边塞诗的特点。历代不少评论家推许这首七绝是中唐绝句中最好的一首。【鉴赏1】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长期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象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戌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团��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象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声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笳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鉴赏2】受降城在初唐时有十分显赫的经历,可时至中唐,国力衰微,边乱长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奋人心的感召力,长期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时的自信,相反,厌战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个月夜,登楼远眺,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连同它脚下的茫茫大漠。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给漫无边际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在这静默得让人窒息的夜里,诗人感到了伤感。因为边地将士久戍不得归,整日不是城外厮杀,便只有独对这清冷与孤寂。将军马上、征夫楼头,为这清冷、孤寂所感,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是有边地生活经历的诗人可以想见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月夜的回乐峰前,莽莽黄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写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冷月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夜晚的旷远、凄寒。注: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似指西受降城。【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1]这是李益的名诗。受降城,当是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曾在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塞十多年。后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终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负有盛名,尤以七绝见长,多为时人谱入乐府歌唱。《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2]“回乐烽”二句:回乐烽,指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误。二句写登受降城所见景色,黄沙似雪,皓月如霜,构成边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芦管,芦笛。西域管乐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风送来凄凉的芦笛声,不知什么人在何处吹的,触动了所有征人的心绪,彻夜都远望家乡。本诗写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未直写思乡,而绵绵乡情尽在诗中。前二句通过景色描写作铺垫,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芦笛声为线索,前三句将势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写思乡,而拟写征人尽望乡的情节,语尽而意未尽。在全诗中色、声、情融为一体,互相激荡推进,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意境深沉,含蕴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回乐烽’一章,不亚于王昌龄、李白。”胡应麟《诗薮》则说:“中唐绝,‘回乐烽前’为冠。”这首诗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凄婉低沉风格,可以代表中唐边塞诗的特点。历代不少评论家推许这首七绝是中唐绝句中最好的一首。【鉴赏1】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长期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象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戌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团��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象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声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笳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鉴赏2】受降城在初唐时有十分显赫的经历,可时至中唐,国力衰微,边乱长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奋人心的感召力,长期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时的自信,相反,厌战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个月夜,登楼远眺,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连同它脚下的茫茫大漠。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给漫无边际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在这静默得让人窒息的夜里,诗人感到了伤感。因为边地将士久戍不得归,整日不是城外厮杀,便只有独对这清冷与孤寂。将军马上、征夫楼头,为这清冷、孤寂所感,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是有边地生活经历的诗人可以想见的。三四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紧承前两句,写在一片岑寂中,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芦管的吹奏声,这随风而至、时断时续的乐音,竟然吹动了所有人的思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包含了凝重、深长的意味,“尽”字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如果不是征人的思乡之心急切,如果不是征人彻夜难眠,这乐音怎能扰动他们鏖战后的沉酣呢?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景,第三句写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全诗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鉴赏3】这是诗人李益以第三人称写征夫,和那些以征夫口吻自诉怨情者有别。受降城,唐神龙三年张仁愿筑,以防突厥,其中有中、东、西三城。中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东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南,西去中城三百里;西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东去中城三百八十里。这里是诗人登西受降城后以所见所闻,反映征人的怨情。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画出悲凉之象。“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指受降城附近的烽火台。有的版本“烽”作“峰”,不当。李益另有诗《暮过回乐烽》“烽火高飞百尺台”可证。烽火台前沙如白雪,月冷如清霜,既状月下沙地的白洁明莹,又言如水般的月光清幽迷茫。一般地说,月明沙清是美景,可是疑为霜、雪等寒冷之物,景物上就传出了清冷的感觉。月色濛濛,沙碛茫茫,这背景颇有荒凉空旷的韵味。诗的后两句写情,传达出哀怨之意。在上述的背景之下,急起突发的芦管之声,静境中忽出乐声,其声分外明晰。芦管,一种乐器。陈旸《乐书》:“芦管之制,胡人截芦为之,大概与觱篥相类,出于北国者也。”征人吹奏着思乡曲,因而说“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通宵。“尽”概及广大士兵。这首绝句描绘北国征夫回乡的急切心情,表现欲归不能的艾怨,却以平和恬静的场面出之,轻笔淡墨,粗看似不用力,可是哀怨之情内孕深蓄,仔细吟味,也就回味无穷了。一声芦笛,打破了月夜寂静,激起了征人乡思,在整个诗中起了振响全局的作用,确是妙笔。
溪上遇雨。推荐。爱诗词网。崔道融《溪上遇雨》唐山水诗鉴赏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溪上遇雨》有二首,此选一。从诗题看,诗人是在溪上遇雨;从诗中描述的情景看,是写夏日骤雨。明白这两点,读这首小诗便会生出许多曲折的情趣来。“坐看”两句写诗人安坐溪边,远看乌云翻滚,骤雨如注,溪边却晴朗依旧。诗人显然是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在十分安闲、从容地观赏远山大雨似瀑的景致。但好景不长,“忽惊”二字道出了诗人不曾料到乌云挟雨的极快速度,瞬间,大雨已从头上倾盆而下,而片刻前还大雨喷洒的前山,此刻却被夕阳的红光,照得璀璨夺目。这首小诗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一次遇雨的遭遇,意趣盎然。诗人用“衔”、“喷洒”几个字,把雨拟人化了,似乎夏雨在和诗人开着玩笑,故意调皮地与人周旋。一会儿彼雨此晴,转瞬又此雨彼晴。既写出了夏雨说下便下、要停即停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用词尖新、活泼,形象鲜明,画面变幻,情绪跌宕。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会觉得诗人是深得夏日雨趣的。
【诗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译注】明天分别后,我们就被华山阻隔,今后各自在世上会怎样,你我都将茫然不知。山岳:西岳华山或指大山。世事: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鉴赏】今日难得相聚,彼此是何等的欢欣喜悦!明日又将离别,一南一北,隔着无数山岳;对于世事的变化无常,彼此都感到困惑茫然。好友久别重逢,把酒欢笑;但是马上又要分手,想到此去一别,彼此未来的际遇难测,内心有说不尽的依恋与伤痛。【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分别时感到双方别后将前程难料或难得再见。[例]送我到黄瓦衔,临歧分手,我念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结尾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暗示他后会恐无期矣。(流沙河《锯齿啮痕录》)二、用以形容分别后彼此再不见面或再无音讯。[例]从此,我再也没和这家人见面,也不了解她们嗣后的任何消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舒《间谍夫人在上海》)【全诗】《赠卫八处士》.[唐].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译注】明天分别后,我们就被华山阻隔,今后各自在世上会怎样,你我都将茫然不知。山岳:西岳华山或指大山。世事: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鉴赏】今日难得相聚,彼此是何等的欢欣喜悦!明日又将离别,一南一北,隔着无数山岳;对于世事的变化无常,彼此都感到困惑茫然。好友久别重逢,把酒欢笑;但是马上又要分手,想到此去一别,彼此未来的际遇难测,内心有说不尽的依恋与伤痛。【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分别时感到双方别后将前程难料或难得再见。[例]送我到黄瓦衔,临歧分手,我念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结尾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暗示他后会恐无期矣。(流沙河《锯齿啮痕录》)二、用以形容分别后彼此再不见面或再无音讯。[例]从此,我再也没和这家人见面,也不了解她们嗣后的任何消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舒《间谍夫人在上海》)【全诗】《赠卫八处士》.[唐].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处】唐·杜牧《秋夕》【意思】冰凉如水的月光照在宫门的石阶上,宫女斜卧在临窗的床上,凝望着天空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人采用白描手法,生动地勾画出锁于深宫的少女们那无言的怨情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提示】夜色笼罩,寒意袭人,皇宫中的石阶象水一样冰冷;宫女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诗句写一位失意宫女长夜不寐,仰望星星,满腹心事。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因而感到无比孤独和凄凉。【鉴赏】在夜色的笼罩下,皇宫的阶梯就如流水一般透亮清凉,宫女坐在台阶上静静地看着天空中隔着银河相望的织女星和牵牛星。这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深宫女子寂寞无聊的情态。“凉如水”三字,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本该是睡觉之时,宫女却还坐在地上看星星。“织女星”和“牵牛星”只能在七夕才能见一面,它们既是爱情的象征,又是离别的象征。宫女有感于此,想起了自己独处深宫的寂寥与无助。她望着星星想了什么?诗人没有说。以宫女痴痴凝望的情态结尾,意蕴悠长,耐人寻味。【全诗】《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全诗赏析】杜牧诗以拗峭险侧的风格著称于晚唐诗坛,而《秋夕》却是典型的清婉平丽之作,代表了他的另一种诗风。诗人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宫女秋夜乘凉的情景,含蓄地反映出她们宫中生活的寂寞、无聊与苦闷。短短四句二十八字,用白描的手法给读者展示了封建帝王后宫的一个侧面:乳白色的蜡烛在秋夜里发出寒光,冷冷地映照着绘画的屏风,一个孤单的宫女正挥动着轻巧的团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深了,皇宫里的石阶上,夜色清凉如水,可她仍无睡意,依然坐在石阶上,仰望着天河两旁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人对这个封建帝王的后宫,首先是涂抹上冷色,无论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还是天阶上的夜色,都会给人们带来丝丝寒意。“凉如水”三字,又使这种冷色更推进了一层。然而在这种冷色之上,诗人一反常理,没有赋于黯淡的色彩,而是尽力表现其亮度。如银的烛光、如水的夜色、绘画的屏风以及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萤,无一不具光泽。在这清凉而明丽的夜色之中,人们应当尽情地赏玩,心情轻松、畅快。可诗人并没有写这些,而是独具匠心地选取了宫女的两个动作。其一是拿着轻巧的团扇去扑打流萤。诗中的小扇语义双关。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词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而杜牧诗中的“轻罗小扇”也正象征着宫女被遗弃的命运。正因如此,在秋夜中,月光下,这个宫女无事可做,伴随她的是连绵不断的寂寞和无聊,没有一丝一毫的轻松与快乐,只好以扑打流萤消磨时光。诗的绝妙处更在宫女的第二种动态:“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人以准确、含蓄的笔墨,揭示出宫女的内心世界。织女嫁于牵牛,每年七夕可以相会。这个宫女久久地仰望着这对默默含情的牛郎、织女星,对他们的真挚爱情非常向往。然而她那不幸的身世又注定了美好的愿望一个一个破灭,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望着天上那一对情人。诗人通过这一动态描写,不露痕迹地表达了深闭宫廷的宫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渴望,含蓄而有韵致。这个宫女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寂寞、无聊、孤独、凄凉等等交织在一起,她有希望,然而更多的是失望以至绝望。这与清凉而明丽的夜色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夜有冷色,也有亮度,而人仅有冷色,绝无亮度,夜色的清丽正好反衬出宫女内心的灰暗。诗的极为成功之处也正是将那深深的哀怨融化于这清丽的夜色之中,并激发无数读者的同情与思索。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谓“远韵远神”,正是对这首诗的最恰当的评语。
坐看牵牛织女星。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出处】唐·杜牧《秋夕》【意思】冰凉如水的月光照在宫门的石阶上,宫女斜卧在临窗的床上,凝望着天空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人采用白描手法,生动地勾画出锁于深宫的少女们那无言的怨情以及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提示】夜色笼罩,寒意袭人,皇宫中的石阶象水一样冰冷;宫女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诗句写一位失意宫女长夜不寐,仰望星星,满腹心事。牵牛织女的故事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因而感到无比孤独和凄凉。【鉴赏】在夜色的笼罩下,皇宫的阶梯就如流水一般透亮清凉,宫女坐在台阶上静静地看着天空中隔着银河相望的织女星和牵牛星。这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深宫女子寂寞无聊的情态。“凉如水”三字,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本该是睡觉之时,宫女却还坐在地上看星星。“织女星”和“牵牛星”只能在七夕才能见一面,它们既是爱情的象征,又是离别的象征。宫女有感于此,想起了自己独处深宫的寂寥与无助。她望着星星想了什么?诗人没有说。以宫女痴痴凝望的情态结尾,意蕴悠长,耐人寻味。【全诗】《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全诗赏析】杜牧诗以拗峭险侧的风格著称于晚唐诗坛,而《秋夕》却是典型的清婉平丽之作,代表了他的另一种诗风。诗人巧妙地选取了一个宫女秋夜乘凉的情景,含蓄地反映出她们宫中生活的寂寞、无聊与苦闷。短短四句二十八字,用白描的手法给读者展示了封建帝王后宫的一个侧面:乳白色的蜡烛在秋夜里发出寒光,冷冷地映照着绘画的屏风,一个孤单的宫女正挥动着轻巧的团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夜深了,皇宫里的石阶上,夜色清凉如水,可她仍无睡意,依然坐在石阶上,仰望着天河两旁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诗人对这个封建帝王的后宫,首先是涂抹上冷色,无论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还是天阶上的夜色,都会给人们带来丝丝寒意。“凉如水”三字,又使这种冷色更推进了一层。然而在这种冷色之上,诗人一反常理,没有赋于黯淡的色彩,而是尽力表现其亮度。如银的烛光、如水的夜色、绘画的屏风以及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萤,无一不具光泽。在这清凉而明丽的夜色之中,人们应当尽情地赏玩,心情轻松、畅快。可诗人并没有写这些,而是独具匠心地选取了宫女的两个动作。其一是拿着轻巧的团扇去扑打流萤。诗中的小扇语义双关。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词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而杜牧诗中的“轻罗小扇”也正象征着宫女被遗弃的命运。正因如此,在秋夜中,月光下,这个宫女无事可做,伴随她的是连绵不断的寂寞和无聊,没有一丝一毫的轻松与快乐,只好以扑打流萤消磨时光。诗的绝妙处更在宫女的第二种动态:“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人以准确、含蓄的笔墨,揭示出宫女的内心世界。织女嫁于牵牛,每年七夕可以相会。这个宫女久久地仰望着这对默默含情的牛郎、织女星,对他们的真挚爱情非常向往。然而她那不幸的身世又注定了美好的愿望一个一个破灭,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望着天上那一对情人。诗人通过这一动态描写,不露痕迹地表达了深闭宫廷的宫女对自由的爱情生活的渴望,含蓄而有韵致。这个宫女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寂寞、无聊、孤独、凄凉等等交织在一起,她有希望,然而更多的是失望以至绝望。这与清凉而明丽的夜色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夜有冷色,也有亮度,而人仅有冷色,绝无亮度,夜色的清丽正好反衬出宫女内心的灰暗。诗的极为成功之处也正是将那深深的哀怨融化于这清丽的夜色之中,并激发无数读者的同情与思索。沈德潜《唐诗别裁》所谓“远韵远神”,正是对这首诗的最恰当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