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田制

均田制朗读

北魏创立而延续至隋唐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西晋灭亡,南北政治分裂,农业经济体制也走上不同道路:江南田园庄墅发达,大土地私有制直线发展;北方则使用带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对土地所有权的干预。北魏中期,豪强土地兼并和民间地产争讼越来越激烈,富强者田连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农业劳动者流散四方或依附豪门的现象日趋严重,游民多,影响生产;荫户多,影响税收,都于王权统治不利。而且,贵族大量瞒地匿口,国家财政困窘,往往在正税之外另征附加税,附加税外又有种种临时的杂调、横调,人民不堪盘剥,反抗强烈。北魏政府为争取民户,发展生产,扩大税源,稳定社会秩序,遂在孝文帝太和九年(485)颁布均田令。当时推行均田制的历史条件,一是中原地区经过永嘉之乱及十六国混战,民众丧亡流离,存在着大量荒闲无主之田。二是建立北魏的拓跋氏是在周围汉族封建制的巨大影响下,由原始公社走向解体、家长奴隶制开始生长的氏族社会迅速跃入封建社会的,较之南朝寒门皇帝与高门士族联合专政的多头政治,其王权势力相当集中、相当强化。三是鲜卑族以及被他们所征服的部落,以进入中原之时开始,即逐渐从游牧经济转为农业经济,魏太祖拓跋珪时已经实行“分土定居”、“计口授田”的办法。北魏的均田制,就是凭借着无主荒田、官府籍没田大量存在的客观条件,运用中央王权的强大的组织力量,把原先在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一带实施的计口授田传统政策加以改进,推广到整个中原地区。均田制的内容,前后有不少变化。北魏均田令规定,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开始向政府领种土地,奴婢和一般平民同样受田,耕牛受田则以四牛为限。田有露田、桑田两种。露田本是无主荒地,不许买卖,不许种果木,只能种粮食。男子一人领种四十亩,女子二十亩,奴婢同此,耕牛一头,受田二十亩。这些土地在领种者老、死之后必须交还政府。桑田是已经种上或允许种上桑、榆、枣诸果木的土地,领种之后,可以世代传继,也可以买卖,不必退还政府。男子一人领种二十亩,女子无,奴婢同此。因土地要休耕,二至三年轮种一次,故又有信田之规定,领种露田四十亩,实给八十亩或一百二十亩,加倍或三倍授予土地。但所有桑田都算到倍田的份额中。若父祖桑田超出倍田之数,仍有桑田,不在还授之列;若桑田不足倍田之数,则由政府用露田补足。此外,还规定地方官吏各依品级授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在职享用,离官移交,不得买卖。北齐于河清三年(564)重颁均田令,大体沿袭北魏之制,只是在奴婢依良人受田的条文中,加了一项受田奴婢按官品高低限干60至300人之间的规定,意在对王公贵戚和地主豪强有所抑制,但北齐均田制实行情况较差。北周均田制也与北魏大略相同,只是取消了倍田,规定一夫一妇受田一百四十亩,成丁而独身者受田一百亩,还依家庭人口数另给宅地。北周政治较清明,此制基本得以实施。隋代对均田法的修订,主要是保留男子十八岁开始受田的老例而把起课年龄改为二十一岁,并废除妇人、奴婢、部曲和耕牛受田的旧令。唐承隋制而又有自己新的特点:从亲王百官到一般平民的占田数额、还授办法、地权转移等,都作了详细规定,令文完备周密;改称露田和桑田(麻田)为口分田和永业田,法律用语更确当;土地买卖尽度放宽,口分田也可以买卖;授田对象中增加了杂户、官户、工商业者和僧道;永业田、勋田的授予,普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吏。各代均田制,都辅行相应的赋税制,尤以隋唐的租庸调法最为著称。一般说来,实行均田制,可以减少土地荒废,促进农业生产;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田产纠纷;检括隐漏户口;增加国家税收;也有利于加速北朝的民族融合,巩固隋唐的府兵制度。均田制的作用,与其实行情况关系颇大。北魏中期、北周一代及唐前期贯彻较好,国力都很强盛,其他时期成效较差。均田制虽是适于恢复和发展北方残破生产力的需要才应运而生,但生产力的进步所必然刺激起来的土地私有制及商品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却注定要反过来排斥和否定均田制的经济模式。至唐中叶,一方面贵者占田、富者买田之风愈来愈严重,另一方面均田制下的编户之民由于不堪赋敛之苦,纷纷逃亡,大都投靠豪强地主,成为他们的私属。均田制逐渐成为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障碍而日趋瓦解,大地主的庄园、庄田、庄墅普遍涌现,封建大土地私有制弥漫全国,南北两种农业经济体制的局面遂告结束。均田制的资料,主要见于《魏书》卷110《食货志》、《隋书》卷24《食货志》、和《通典》卷一——二《田制》、《文献通考》卷一——七《田赋考》,参阅韩国磐《北朝隋唐均田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关于均田制的性质,争议较多,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认为,它是作为封建世家大族土地所有制的补充形态出现的,是封建社会前期地主经济已经占统治地位下再度建立起来的农村公社残存形态;贺昌群《汉唐间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认为,它是公田制,但这种公田制不是氏族制的土地制度,而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三)》(人民出版社)认为,它不是改变土地制度,而只是在完全肯定私有土地制度的前提下,把大片无主荒田利用起来,把所有权有争议的田产都断给新主人。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节自《陈丞相世家》)

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

【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出处】唐·王维《鸟鸣涧》【意思】人闲来无事,看桂花飘落,夜晚静谧无声,春天的山林一片空寂。桂花: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指春天开花的一种。【鉴赏1】夜沉静得听不到一丝声音,只有桂花轻轻地洒落一地,仿佛整座山是一片空无。原诗描写春天山中静夜的悠闲情趣,文句中荡漾着无限诗意,令人悠然神往。【鉴赏2】在寂静的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而正是因为人内心闲静,没有外事干扰,细小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能被诗人觉察。长夜寂静,景色繁多的春山却显得空旷宁静。花落为动,却更显春山之幽静,以动衬静。诗人内心之清静与春山之静谧交相呼应。此句以声写景,运用通感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恬静清闲,又展示了春山夜晚的幽雅宁静。后世常以此表现环境的幽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的夜晚花叶自落,幽静空寂。[例]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这种大自然的幽静,可以叫做身外之宁静。(郭天一《品味宁静》)【全诗】《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注释】①鸟鸣涧:此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之《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②桂花:大多在秋季开花,也有四季开花的,此以解释春天开花之桂树为妥。皇甫岳,事迹无考。云溪,有人考证即绍兴若耶溪,传说是西施浣纱处,也是越中著名的风景胜地。【鉴赏】这首诗被评论家特别称道之点,是它“旨在写静境,却纯用动景处理,最得画家烘托之妙,乃从宋(刘宋)王籍《入若耶溪》‘鸟鸣山更幽’悟入。”(刘拜山《千首唐人绝句》)王籍原诗是:“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返回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抒写泛舟若耶溪所引发的羁思乡愁,其中“蝉噪”、“鸟鸣”二句饶有情致,被目为“文外独绝”是无愧的。或许鸟鸣涧即因此得名。王维来到若耶溪,要写鸟鸣涧,而“鸟鸣山更幽”的名句横在前面,该如何落墨呢?我们会想起李白。李白见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云云),口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心里却不服,欲拟之较胜负,便写了《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云云),《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结果无以过之。以李白之才,在这件事上却输给崔颢,说明艺术创作不能模仿。王维面对王籍的名作没有像李白那样刻意模拟,而是取其神而遗其貌,立意仍是“鸟鸣山更幽”,但却写出鸟是如何鸣,山何以更幽,这就等于将一个原本抽象的命题加以具体阐发,使之变得生动形象,易于为人接受。所以,《鸟鸣涧》之于王籍原句,既有悟入,又能化出,是面目一新的再创造。首先交代“人闲”,山居静夜,是诗人在安闲静默中领会的。人是感知外界的主体。由于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环境气氛相契合,他才能敏感地觉察到周围的动静、变化。月出之前,静夜空山什么也看不到,诗人用“桂花落”衬出这无光无声的宁静。桂花细微,落地无声,要感知其“落”,只能通过触觉,这就把“静”写得像是可以用手摸得到了。这是以局部的微动衬托整个空间的幽。继而月出,春山树影历历可辨;但月出无声,春山仍在沉睡状态中,诗人又凭视觉看到春山的“静”。这是以有光衬无声,以见空山之幽。山空月明,宿鸟误为曙光,时有响声出烟树间,一两声啼过之后,春涧又恢复寂静,诗人又凭听觉听出春山的“静”。这又是以短暂的有声衬托持续长久的无声。通过这样多角度的描摹,读者的触觉、视觉、听觉全被调动起来,春山的幽静遂被展示得清晰无比。花落、月出、鸟鸣这些景物,被安排在春山、春涧的背景之中,无不带有春的色彩。比之“鸟鸣山更幽”一句来,王维此诗所创造的意境无疑更优美动人。如果说王维写“君自故乡来”是将前人的诗“化多为一”,那么,这里则是“化一为多”,即化抽象为具体,化单一为丰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他虽无意与前人争胜,实际已超越前人。【赏析】《鸟鸣涧》是和友人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的和诗,描写了春山月下的静谧之景,表现出诗人恬静的心境。首二句写桂子飘落,春山夜静。“人闲桂花落”,写诗人置身山中欣赏夜景,在闲静的环境中感觉到桂花在飘落。花落本应无声,但由于“人闲”,没有杂乱的声音干扰,因而能感觉到自然界细密的动静。一切生物都睡着了,夜很静,仿佛春山已经空无一人,只有诗人独自在这万籁俱寂的山中参禅、习静,领略着清新的夜气。后二句写月出鸟惊,时鸣春涧。在静观中,月亮升起来了,银辉遍地,一下照亮了山林幽壑,把栖息在林中的山鸟惊醒了,鸟在山涧的树丛中不时地叫几声,衬托得春山春涧更为幽静。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静谧的整体意境中写出动态和声息,衬托出环境的幽静。因为局部的响动,是依赖于整个环境的寂静才被人觉察到的,而局部的响动不可能打破整个环境宁静的气氛,大小悬殊的对比反而能衬得出大环境更静谧。王维这样写,不仅是个艺术手法问题,而且是哲学理念的表现,是于动中求静,宣扬虽动而常静的禅宗寂灭思想。北朝佛学家僧肇所撰《肇论·物不迁论》说:“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王维正是把佛学的理论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求静于诸动”,宣扬虽动而常静的寂灭思想。桂花自开自落,归于寂灭;惊鸟时鸣,鸣后复静。《鸟鸣涧》写的就是王维“夜禅”、“习静”的实践(“禅”的原意是“静虑”)。明代胡应麟《诗薮》称《鸟鸣涧》等诗“却入禅宗”,说:“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人世间的一切争逐名利的尘念都在这静谧的意境中净化了。

()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聂政末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发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买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牛马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生者不见其父可得死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政形体于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金。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政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刺韩王。

聂政的事迹,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有记载,他作为“士为知己者死”的无畏侠士而名垂青史,为了回报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他到韩国替严仲子杀死了韩相侠累,在《史记》中,他还将韩哀侯杀死。严仲子靠聂政结束了和韩相侠累的争端,这样,聂政也就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

【诗句】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出处】唐·张泌《寄人二首·其一》【意思】暮春时节,落英纷纷,一片凄清。只有春庭上空的明月,默默多情,撒着淡淡的月光,为那些离人照着地上的片片落红。诗人用移情的手法,将离人之哀情转嫁于空中月,更见离人别离之苦。【鉴赏1】只有那庭前的春月最多情,仍然为充满离情的我,照映着一地的落花。这两句诗是描写怀念意中人,并怨叹意中人的冷漠无情。【鉴赏2】最是多情的只有那天上的明月,还为离别的人照亮了庭院里的落花。诗人梦里来到昔日与情人约会的地方,看到明月照落花,不禁触景生情,赋予明月以人的情感:昔日盛开的花虽已凋落,但明月却一如既往地照耀着,不离不弃。多情的只有明月,而你却如此薄情,自从离别后就杳无音讯。明月的痴情与诗人思念之人的薄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愈发激起诗人对思念之人的埋怨以及欲见心上人而不得的失落之感。诗人通过明月多情来反衬伊人无情,进一步抒发自己对伊人的思念、埋怨,语言含蓄委婉,比直抒胸臆更为动人。另外,旧时明月照旧时花,而旧时的人儿却不再,更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凄凉之感。【全诗】《寄人二首·其一》.[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作者小传】张泌,生卒年不详。一作张佖,字子澄,淮南(今江苏扬州)人。南唐后主时登进士第,授句容尉。曾上书后主,言为政之要,词甚激切。召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内史舍人。曾知贡举。事迹散见《徐公文集》、马令《南唐书》卷五、《江南别录》、《十国春秋》卷二五等。其诗多为七言近体,调高才逸,诗风婉丽,时有佳句。今存诗一卷。【解题】此诗作年不详。原诗有二首,此为其一。相传张泌早年与邻女相爱,后经年不相见,却常于梦中相遇,泌乃作此二诗寄之。此诗中写别后相思之情。首句写入梦,次句写梦境,三、四两句写醒后情景,明月为离人而照落花,多情之至。全诗极写相思,感情真挚,却含蓄蕴藉,委转动人。【注释】①依依:依恋貌。谢家:借指所寄女子之家。②此句写梦中所见景物。回合:回绕。小廊回环,曲阑斜出,暗示相见在深隐处。【题解】诗人曾与一女子相爱,后来却彼此分手了,然而诗人对她始终没有忘怀,作者以诗代信,以诗传情,希望能重温旧情。【鉴赏】张泌的《寄人》共两首,本诗为其第一首,这是一首有名的追忆爱情的诗。据清人李良年的《词坛纪事》记载,诗人少年时曾与邻女浣衣相爱,“后经年不复相见,张夜梦之,写绝句云云”。指的就是这首诗。少年时代的感情是纯真的、深切的,有时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别梦依依到谢家”,诗人从别后做梦,因为恋恋不舍,便梦见自己轻轻款款地来到自己所爱的人家里写起(这里“谢家”是借用东晋才女谢道韫之姓代称自己心爱的人的家),接着写到梦中在情人家里的所见:“小廊回合曲阑斜”,即回环的走廊,曲折的阑干。梦得并不是很特别,但很有深情。如弗洛伊德所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诗人在千里之外的他乡做梦,他最甜美的愿望是什么呢?他梦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人的家里,并且重新看见了当年的走廊、亭榭和阑干。但诗人在这里就打住了,没有再往下说。其实很明白,他到了自己恋爱甚至定情的地方,所以往日的相偎相依、山盟海誓又重现于眼前。无疑,他最大的愿望是见到自己的爱人,与她软语温存,与她长相厮守。但他的梦是不是做完了,是不是达成了他的最大愿望呢?从后句推测,作者大概在梦中快要实现他的愿望时醒了。因为后两句很清楚,诗人已回到了现实中,梦已经在给他一种甜美的感受的同时残酷地消失了。满院的落花在明月的映照下美丽而凄冷,正如作者的美好而没有结果的感情一样。这是作者笔下的少年时代的感情在他现实人生中的映照,是无望的,也是凄美的。【鉴赏】

此诗主要抒写别后相思,但是又不寻常写出,而是俱托梦境表现。诗的一开篇就直接以梦境起。“别梦依依到谢家”,意思是说诗人梦见自己回到了心中思念的那位女子之家。“谢家”,原指东晋才女谢道韫的家,此处则借为诗人所思念女子的家。一个“别”字,点明相思和产生此梦的原因。因为分别不能相见,所以相思至深;相思至深却又不得纾解,只好梦中寻之,以求相聚。这一句不但把诗人的相思之情渲染得深重缠绵,而且还生动传神地刻画出其内心微妙复杂、千回百转的心理感受。大概诗人以前曾在这位女子的家中住过,或是共同赏玩嬉游过,所以对其家中的情况非常了解。此次梦中重游旧地,看到迂回曲折的小院走廊和栏杆,一切都那么熟悉,以往的美好记忆顿时涌上诗人的心头。再想到马上就能与朝思暮想的人儿见面了,内心更是激动不已。然而,这一次他却大大地失望了。他寻遍旧时二人共游的场所,却始终不见女子的身影。诗人本是因为相思不得相见,所以寄托于梦中相聚,以诉衷肠,而今却连梦中也难寻所爱之人,这又该是一种怎样的难堪啊!以上两句一扬一抑,先出以一种期待的心情,然后再叙写希望落空,从而将诗人的相思之情表现得更加哀怨动人。诗人刻意进入梦境寻找心爱的女子,但是却没有见到,不免要怨恨起她的无情了。相较之下,倒是那多情的月亮,怜惜他的一片心意,仍旧为这位怨恨离别的人照着落花。“只有”二字,表现出诗人的遗憾,言外之意就是希望这位女子能够和自己再次联系。此诗含蓄委婉、意味深厚,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虽写相思,却不直接正面描写,而是借助梦境侧面表现。既写梦境,却又不写相见的情形,而是以不得相见强调相思的痛苦。不仅如此,诗人还刻意隐去自己的主观感受,通过典型景物的烘托,营造一种缠绵悱恻的氛围,表达出一种深沉委婉的感情。

()

【诗句】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处】唐·温庭筠《瑶瑟怨》。【意思】月照银床竹簟冰凉寻梦不成,碧天明净如水白云纤柔轻盈。凄厉的雁声渐远向潇湘飞去,皎月空照华丽楼阁分外朗明。【全诗】《瑶瑟怨》.[唐].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解题】瑶瑟,为玉镶的华美之瑟。瑟声悲怨,古诗中多用来抒写女子哀怨之情。这首诗所描写的也是一个女子与丈夫分别不能团聚的哀怨。【注释】①瑶瑟:瑟的美称,为拨弦乐器。②冰簟:喻竹席之凉。银床:指月光照射床上,也写出凉意,此时应可酣眠入梦。③潇湘:河流名,今湖南省内。十二楼:《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注引应邵的话说,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之处。这里借用其名以称诗中的妇女所居住的楼。【全诗鉴赏】《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古诗中,瑟声哀怨常和别离之悲相联。诗题即暗示本诗所写的是女人别离的悲怨之情。首句正面写女主人公。“梦不成”值得细品。聚会渺茫无期,只得寄情思于梦幻。然而一觉醒来,才发觉连梦中之幽会也未曾有过,伴随自己的,只有那浸透着秋夜寂寞凉意的冰簟银床而已。次句暂且放下女主人公情思,宕开一笔去写景,一幅清冷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夜沉沉,长空澄碧,冷月似水,浮云如纱。此一景致,不仅衬托出女主人公轻柔姣媚之态,而且烘托出她清冷孤寂的无限愁绪。前两句是从视觉角度着笔,第三句则是从听觉角度写景。朦胧月色中,高飞碧空的大雁肉眼难见,只是在听到雁叫声时才注意到。秋夜寂寂,月色凄清,雁叫声更平添凄凉气氛。雁可传书,雁声南去,不用说,此时此刻女主人公的满腔思绪也被牵引到良人羁留的潇湘边。末句又回到视觉角度写景,只画明月笼罩中的“十二楼”。因为相传十二楼乃仙人之居所,诗人借以形容楼阁华丽,楼中主人柔美皎洁。“月自明”的“自”字用得妙极,面对明月,人会勾起团圆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高楼,真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玉户帘中卷不去”呀!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外,全是景物描写,就像几个组合巧妙的特写镜头,渲染出一种和女主人公相思别离之哀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也许它只能给读者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意象却将长留脑际。

()

典源出处《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qiao),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一作认)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