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1],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雕栏玉砌[4]应犹在,只是朱颜[5]改。问君[6]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题解】
这首词是李煜的名篇,同时也是李煜的绝命之词。宋代王铚《默记》:“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由这些记载可知,宋太宗赵光义一直对李煜心存怀疑,杀之而后快的心由来已久,这首词是导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
相传李煜作这首词,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这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入夜,命妓作乐,他自己吟唱,结果声闻于外。宋太宗知道后,大怒,遂命人赐毒药把他毒死。至此,《虞美人》竟成绝笔。
此词抒发了李后主对昔日故国的怀恋,以及不甘做受尽屈辱的阶下囚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草堂诗余》《草堂诗余正集》等在此词调名下题作“感旧”。
【注释】
[1]春花秋月:代指岁月更替。了:了结。
[2]又东风:又刮起东风,春天又来了。
[3]故国:这里指灭亡了的南唐政权。回首:回忆。
[4]雕栏玉砌:雕花的栏干,玉石的台阶。这里代指南唐的宫殿。
按:李煜后期词作中常用“凤阁龙楼”(《破阵子》)、“玉楼瑶殿”(《浪淘沙》)和“雕栏玉砌”(本词)等代指南唐的宫殿。
[5]朱颜:指美人,这里泛指人。
[6]问君:这里是设问,实际是自问。
【译文】
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事。我居住的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旧日金陵城里的宫殿应该还都在吧,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换了。愁恨到底有多少?大概像东流的春水一样,无穷无尽。
【赏析】
这首词写于初春时节,后主在被囚禁的住所之中,抒发了自己的故国之思,心中悲恨相续。年复一年的春花秋月,何时才能了?把原本令人向往的良辰美景蒙上了一层愁怨;小楼昨夜的东风,告知李煜春天到来的消息,但是反而引起他“不堪回首”之思。
下片承接上片的“往事”。怀想故国宫殿里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物是人非”。“问君”两句,自问自答,以不尽的流水比作愁思,吐不尽胸中万斛愁恨。
李煜 虞美人。推荐。爱诗词网。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1],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2],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雕栏玉砌[4]应犹在,只是朱颜[5]改。问君[6]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题解】这首词是李煜的名篇,同时也是李煜的绝命之词。宋代王铚《默记》:“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伎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由这些记载可知,宋太宗赵光义一直对李煜心存怀疑,杀之而后快的心由来已久,这首词是导致李煜被毒死的直接原因。相传李煜作这首词,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这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入夜,命妓作乐,他自己吟唱,结果声闻于外。宋太宗知道后,大怒,遂命人赐毒药把他毒死。至此,《虞美人》竟成绝笔。此词抒发了李后主对昔日故国的怀恋,以及不甘做受尽屈辱的阶下囚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草堂诗余》《草堂诗余正集》等在此词调名下题作“感旧”。【注释】[1]春花秋月:代指岁月更替。了:了结。[2]又东风:又刮起东风,春天又来了。[3]故国:这里指灭亡了的南唐政权。回首:回忆。[4]雕栏玉砌:雕花的栏干,玉石的台阶。这里代指南唐的宫殿。按:李煜后期词作中常用“凤阁龙楼”(《破阵子》)、“玉楼瑶殿”(《浪淘沙》)和“雕栏玉砌”(本词)等代指南唐的宫殿。[5]朱颜:指美人,这里泛指人。[6]问君:这里是设问,实际是自问。【译文】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事。我居住的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旧日金陵城里的宫殿应该还都在吧,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换了。愁恨到底有多少?大概像东流的春水一样,无穷无尽。【赏析】这首词写于初春时节,后主在被囚禁的住所之中,抒发了自己的故国之思,心中悲恨相续。年复一年的春花秋月,何时才能了?把原本令人向往的良辰美景蒙上了一层愁怨;小楼昨夜的东风,告知李煜春天到来的消息,但是反而引起他“不堪回首”之思。下片承接上片的“往事”。怀想故国宫殿里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物是人非”。“问君”两句,自问自答,以不尽的流水比作愁思,吐不尽胸中万斛愁恨。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好雨知道农时和节令,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乃:即,就。发生:指下雨。【鉴赏】原诗中的红湿处:指落花处。花重:花因雨水而加重。锦官城:即成都。春雨对农作物很重要,所以俗话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诗人称春雨为好雨,说它“润物细无声”,表明他的农本思想。后人多引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句诗,表达朋友之间相救助的感激之情。【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雨水的及时或表达由此产生的欢喜心情。[例]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春雨,真好像知道时节,知道我们的大好时节,它来得正是时候。(袁鹰《春雨》)二、用以比喻切合时宜,可应急需的事物或人物。[例1]这是一张二百元的汇票,正是刘海粟所盼望的,怎能不高兴呢。他舒展秀眉,念出了一句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姜滇《美在斯》)[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巧姑多么“巧”啊,在旅客最需要援助时,她都“恰巧”出现在面前。(赵致真《陈巧姑》)【应用】好雨仿佛知道节令,一到春天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滋润时就开始降落;伴随着和风悄然进入夜境,无声无息地细细滋润着万物。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借某种契机出现了大好形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科学的春天里,潇潇春雨也滋润了千万群众的心田。(王声《一个外科医生的春夏秋冬》,《芳草》1982年第11期)○也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学艺术的新阶段已经到来。(阎纲《文坛徜徉录》)【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好雨:指春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的道路。俱:全,都。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晓:早晨。红湿处:树头上的花红润一片。红,花。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鉴赏】在众多写雨特别是写春雨的诗作中,杜甫的这首小诗堪称上品。首联便将那春雨写活:“知时节”,仿佛通了人情,懂得时序节令,偏待春日才如甘露般洒落大地,鲜脱脱充满灵性,怎不惹人喜爱。诗人不由得开篇便赞道:“好雨”。颔联承首联,写春雨之好。其来也,不急不骤,缓缓夜间而降,不张不扬,悄悄滋润万物。春雨与夏日暴雨,秋季淫雨不同,她平和、细密、轻柔,生怕惊动了正萌动、正滋生中的生灵的梦。“潜”和“细”,极准确传神地描摹出春雨的特征,足见老杜遣字之精当。同时又可看出诗人对这场细润万物的夜雨是如何地关注,他凝神细听着,更确切地说是用心灵去感受去捕捉着大自然极细切的无声的语言。在这不眠之夜,诗人的喜悦之情由衷地流溢着,与这“知时节”的春雨交融相通了。颔联读来如春雨浸润心脾,令人沉醉于一派温和、宁静、细腻、绵密的氛围之中。仇兆鳌所评极是:“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听之犹不足,忍不住转而视之。颈联所现野外小径至云天一片黑沉沉。春雨虽细微,一个“俱”字,显出了这场雨的力量,涵盖上下,充盈天地,浓重、厚实。这是一幅满目皆黑的泼墨图。但却不阴森,不压抑。画者往往称:从一种基调中“跳”出一点颜色,于满纸重墨里空出一片“飞白”,使一纸皆活,满目透亮。老杜深谙此理,独具匠心地以“火独明”点化“云俱黑”,那黑暗、巨大、浓重、静止的雨幕中,闪烁一点明亮、渺小、轻盈、跳动的灯火,形成强烈的对比,又融为和谐的一体。是诗乎?画乎?诗人近于彻夜未眠,喜之极迸发出迫不及待兴奋不已的想象:今夜悄然而至的春雨,将为明日锦官城(今四川成都)送来一个怎样的清晨?“晓看红湿处”,看晨光中团团簇簇带雨的红花,“红”与上联“黑”对举,拂去夜幕,豁然明亮、绚烂、艳丽,与诗人“喜雨”的欢快心情正相吻合。春雨不摧花落,濡湿了花瓣重重,一个“重”字绝妙,把那湿漉漉的雨后花朵沉甸甸微微低垂的娇态刻划得维妙维肖。题为“喜雨”,却无一处正面写喜,“然喜意都从罅缝里逆透”(浦起龙语)。那是因为一场春雨虽极平常,一旦滋养万物、点化生命,便与人心之喜怒哀乐相通了。而诗人以其心灵映射万象,代自然立言,仿佛自己已化为那春雨,没有了自我,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观在此已渗透浑成,喜悦之情无可遏制,自然流溢。“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王船山语),所言便是此诗所达之神化境界。春雨有灵,当感激杜子,将其一瞬之降临化为艺境中之永恒。
什么当春乃发生。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好雨知道农时和节令,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乃:即,就。发生:指下雨。【鉴赏】原诗中的红湿处:指落花处。花重:花因雨水而加重。锦官城:即成都。春雨对农作物很重要,所以俗话有“春雨贵如油”之说。诗人称春雨为好雨,说它“润物细无声”,表明他的农本思想。后人多引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句诗,表达朋友之间相救助的感激之情。【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雨水的及时或表达由此产生的欢喜心情。[例]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场春雨,真好像知道时节,知道我们的大好时节,它来得正是时候。(袁鹰《春雨》)二、用以比喻切合时宜,可应急需的事物或人物。[例1]这是一张二百元的汇票,正是刘海粟所盼望的,怎能不高兴呢。他舒展秀眉,念出了一句唐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姜滇《美在斯》)[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巧姑多么“巧”啊,在旅客最需要援助时,她都“恰巧”出现在面前。(赵致真《陈巧姑》)【应用】好雨仿佛知道节令,一到春天万物生长需要雨水滋润时就开始降落;伴随着和风悄然进入夜境,无声无息地细细滋润着万物。语出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形容借某种契机出现了大好形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科学的春天里,潇潇春雨也滋润了千万群众的心田。(王声《一个外科医生的春夏秋冬》,《芳草》1982年第11期)○也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文学艺术的新阶段已经到来。(阎纲《文坛徜徉录》)【全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好雨:指春雨。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野径:田野的道路。俱:全,都。江船:江面上的渔船。独:独自,只有。晓:早晨。红湿处:树头上的花红润一片。红,花。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鉴赏】在众多写雨特别是写春雨的诗作中,杜甫的这首小诗堪称上品。首联便将那春雨写活:“知时节”,仿佛通了人情,懂得时序节令,偏待春日才如甘露般洒落大地,鲜脱脱充满灵性,怎不惹人喜爱。诗人不由得开篇便赞道:“好雨”。颔联承首联,写春雨之好。其来也,不急不骤,缓缓夜间而降,不张不扬,悄悄滋润万物。春雨与夏日暴雨,秋季淫雨不同,她平和、细密、轻柔,生怕惊动了正萌动、正滋生中的生灵的梦。“潜”和“细”,极准确传神地描摹出春雨的特征,足见老杜遣字之精当。同时又可看出诗人对这场细润万物的夜雨是如何地关注,他凝神细听着,更确切地说是用心灵去感受去捕捉着大自然极细切的无声的语言。在这不眠之夜,诗人的喜悦之情由衷地流溢着,与这“知时节”的春雨交融相通了。颔联读来如春雨浸润心脾,令人沉醉于一派温和、宁静、细腻、绵密的氛围之中。仇兆鳌所评极是:“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听之犹不足,忍不住转而视之。颈联所现野外小径至云天一片黑沉沉。春雨虽细微,一个“俱”字,显出了这场雨的力量,涵盖上下,充盈天地,浓重、厚实。这是一幅满目皆黑的泼墨图。但却不阴森,不压抑。画者往往称:从一种基调中“跳”出一点颜色,于满纸重墨里空出一片“飞白”,使一纸皆活,满目透亮。老杜深谙此理,独具匠心地以“火独明”点化“云俱黑”,那黑暗、巨大、浓重、静止的雨幕中,闪烁一点明亮、渺小、轻盈、跳动的灯火,形成强烈的对比,又融为和谐的一体。是诗乎?画乎?诗人近于彻夜未眠,喜之极迸发出迫不及待兴奋不已的想象:今夜悄然而至的春雨,将为明日锦官城(今四川成都)送来一个怎样的清晨?“晓看红湿处”,看晨光中团团簇簇带雨的红花,“红”与上联“黑”对举,拂去夜幕,豁然明亮、绚烂、艳丽,与诗人“喜雨”的欢快心情正相吻合。春雨不摧花落,濡湿了花瓣重重,一个“重”字绝妙,把那湿漉漉的雨后花朵沉甸甸微微低垂的娇态刻划得维妙维肖。题为“喜雨”,却无一处正面写喜,“然喜意都从罅缝里逆透”(浦起龙语)。那是因为一场春雨虽极平常,一旦滋养万物、点化生命,便与人心之喜怒哀乐相通了。而诗人以其心灵映射万象,代自然立言,仿佛自己已化为那春雨,没有了自我,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观在此已渗透浑成,喜悦之情无可遏制,自然流溢。“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王船山语),所言便是此诗所达之神化境界。春雨有灵,当感激杜子,将其一瞬之降临化为艺境中之永恒。
【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意思】一道残阳铺映在江中,江水一半色碧如玉,另一半色红如血。瑟瑟:原指一种碧色宝石,这里指未被夕阳照到的水面的颜色。【鉴赏】一道残阳平铺水面,半江如同碧玉,半江闪烁着耀眼的红光。“铺”写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过来。“铺”字又显得平缓,状摹出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适之感。“瑟瑟”、“红”也是当时江面实景的逼真写照。在夕阳的照射下,江面受光的部分显现“红色”,没受光的部分呈现出晶莹的深碧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时,在晚霞的映照下,江上的瞬息景象,摄下了千古称道的暮江图景。注:瑟瑟,绿宝石般的碧色。【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夕阳下江河水面斑斓的景色。[例]夕阳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是红一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周静《我爱家乡的水库》)【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①残阳:夕阳。②此句意谓夕阳照射江面,江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此与戎昱《采莲曲》“日落半江阴”意同。瑟瑟:碧色。白居易《出府归吾庐》诗“嵩碧伊瑟瑟”,亦为碧色。③可怜:可爱。【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可怜九月初三夜,[3]露似真珠月似弓。[1]长庆二年,白居易为避开朝廷中的党争风波,请求外任,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写于赴任途中。白居易把它编为“杂律诗”。这类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真率而自然地表现内心的情思。这是首绝句。[2]瑟瑟:原为一种碧色美玉,这里借以形容残阳照射不到的一半江面呈现碧绿色。[3]怜:爱。初三夜:正是新月初升之时。这首绝句随口吟成,抒发了诗人当时远离政治漩涡的轻松愉快的心境。诗人描写了夕阳初下和新月初升两个画面。前两句写残阳落照的清秋江面:斜阳贴近地平线在半个江面铺展开红彤彤的光彩,与斜阳照不到的蓝宝石一样的半个江面相衬,色彩鲜明而光艳。后两句写天上新月、地下露珠,弯月皎洁而明亮,露珠圆润而晶莹,上下映照,整个天地无边明净,闪耀着光辉,欣悦与赞美之辞,脱口而出。作者寓情于景,捕捉住景色中最突出的特征,用精巧的比喻,为大自然敷彩着色,创造了明丽、清新又优美、宁静的意境。【鉴赏】这首诗,有如一幅印象派绘画,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敏锐地把握住景物的光色变化,使画面处处闪动着奇妙的光点,使人清晰地感觉到天光变化给自然景物带来的丰富的色彩效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句描绘日暮时分的秋江印象,极为传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日暮时分的江景最为动人。这时平缓的江流或衔落日,或映馀晖,静谧柔和中杂糅着壮丽与悲凉,往往有一种使人净化、使人震撼、使人陶醉的美。故而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即吟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句,白居易诗将如绮之霞与如练之江联系起来,诗中最有表现力的“诗眼”“铺”字,在诗法上将余霞与江水叠映在一起;在字意上准确地刻画出落日余光平射水面时的景象。因为夕阳平射水面,才不会照澈江水而是在江面镀一层红光。说“残阳铺水”,会使人感到残阳好似一匹柔软、光亮的红绸,在江面上微微地起伏、漂动。诗歌不仅捕捉到日暮时江面上的光色,而且体现出秋江特点。“半江瑟瑟”即与清秋九月的时日相应合。因为秋天雨季已过,潦尽水清,支流夹带泥沙减少;此时江水清碧,如琼如玉,用“瑟瑟”来形容,最为恰切。据明代大学者杨升庵的考证,“瑟瑟”本是宝石名称,因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碧色。诗中“瑟瑟”与“红”对举,自然是写江水颜色之青碧。但在读者的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地用瑟瑟宝石之石质去体味江水之水质,因而对秋江之清澄更增加几分爱重。“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诗人刹那间对江水的一种感觉和印象。因为江水在流动,日光在变化,江面颜色不会机械地分割成红绿两半,或许近处天光下澈,江水呈碧色,远处余晖平铺,江水呈红色;或许微浪迎光处是红色,背光处是碧色。然而只有用“半江瑟瑟半江红”这种大面积的色块对比,才能充分表现出江面上的光色效果。欣赏这样的诗句,或许如久居伦敦的人看到画布上紫色的伦敦雾一样,在诧异、震撼之余才会深深感到其色彩的力度和艺术的真实。“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转关之句,它贯通首尾,说明诗人从日落到月出,一直在江边流连。因此才有“露似真珠月似弓”的夜景印象。“怜”即“怜爱”、“喜爱”。全诗通篇写景,惟“可怜”二字带出感情,而这两个情字却为全诗景语注入诗人的主观色彩。溥露如珠,弦月似弓,并不是多么非凡的景致,也不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在白居易之前的诗文中即有类似的语词。南朝齐王融《风赋》曰“韵珠露之参差”、陈后主《三善殿夕望山灯诗》曰“涸浦如珠露,雕树似花钿。”隋明馀庆《军行》曰“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然而作者将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化、明确化,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组合和表现,便使人感到这一道残阳、半江红碧、如珠秋露、似弓新月都是诗人一己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这感觉完全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才“丽绝韵绝,令人神往”(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是白居易长庆元年(821)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时所作,所写当是长安城外曲江的景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意思】一道残阳铺映在江中,江水一半色碧如玉,另一半色红如血。瑟瑟:原指一种碧色宝石,这里指未被夕阳照到的水面的颜色。【鉴赏】一道残阳平铺水面,半江如同碧玉,半江闪烁着耀眼的红光。“铺”写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过来。“铺”字又显得平缓,状摹出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适之感。“瑟瑟”、“红”也是当时江面实景的逼真写照。在夕阳的照射下,江面受光的部分显现“红色”,没受光的部分呈现出晶莹的深碧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时,在晚霞的映照下,江上的瞬息景象,摄下了千古称道的暮江图景。注:瑟瑟,绿宝石般的碧色。【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夕阳下江河水面斑斓的景色。[例]夕阳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是红一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周静《我爱家乡的水库》)【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①残阳:夕阳。②此句意谓夕阳照射江面,江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此与戎昱《采莲曲》“日落半江阴”意同。瑟瑟:碧色。白居易《出府归吾庐》诗“嵩碧伊瑟瑟”,亦为碧色。③可怜:可爱。【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可怜九月初三夜,[3]露似真珠月似弓。[1]长庆二年,白居易为避开朝廷中的党争风波,请求外任,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写于赴任途中。白居易把它编为“杂律诗”。这类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真率而自然地表现内心的情思。这是首绝句。[2]瑟瑟:原为一种碧色美玉,这里借以形容残阳照射不到的一半江面呈现碧绿色。[3]怜:爱。初三夜:正是新月初升之时。这首绝句随口吟成,抒发了诗人当时远离政治漩涡的轻松愉快的心境。诗人描写了夕阳初下和新月初升两个画面。前两句写残阳落照的清秋江面:斜阳贴近地平线在半个江面铺展开红彤彤的光彩,与斜阳照不到的蓝宝石一样的半个江面相衬,色彩鲜明而光艳。后两句写天上新月、地下露珠,弯月皎洁而明亮,露珠圆润而晶莹,上下映照,整个天地无边明净,闪耀着光辉,欣悦与赞美之辞,脱口而出。作者寓情于景,捕捉住景色中最突出的特征,用精巧的比喻,为大自然敷彩着色,创造了明丽、清新又优美、宁静的意境。【鉴赏】这首诗,有如一幅印象派绘画,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敏锐地把握住景物的光色变化,使画面处处闪动着奇妙的光点,使人清晰地感觉到天光变化给自然景物带来的丰富的色彩效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句描绘日暮时分的秋江印象,极为传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日暮时分的江景最为动人。这时平缓的江流或衔落日,或映馀晖,静谧柔和中杂糅着壮丽与悲凉,往往有一种使人净化、使人震撼、使人陶醉的美。故而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即吟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句,白居易诗将如绮之霞与如练之江联系起来,诗中最有表现力的“诗眼”“铺”字,在诗法上将余霞与江水叠映在一起;在字意上准确地刻画出落日余光平射水面时的景象。因为夕阳平射水面,才不会照澈江水而是在江面镀一层红光。说“残阳铺水”,会使人感到残阳好似一匹柔软、光亮的红绸,在江面上微微地起伏、漂动。诗歌不仅捕捉到日暮时江面上的光色,而且体现出秋江特点。“半江瑟瑟”即与清秋九月的时日相应合。因为秋天雨季已过,潦尽水清,支流夹带泥沙减少;此时江水清碧,如琼如玉,用“瑟瑟”来形容,最为恰切。据明代大学者杨升庵的考证,“瑟瑟”本是宝石名称,因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碧色。诗中“瑟瑟”与“红”对举,自然是写江水颜色之青碧。但在读者的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地用瑟瑟宝石之石质去体味江水之水质,因而对秋江之清澄更增加几分爱重。“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诗人刹那间对江水的一种感觉和印象。因为江水在流动,日光在变化,江面颜色不会机械地分割成红绿两半,或许近处天光下澈,江水呈碧色,远处余晖平铺,江水呈红色;或许微浪迎光处是红色,背光处是碧色。然而只有用“半江瑟瑟半江红”这种大面积的色块对比,才能充分表现出江面上的光色效果。欣赏这样的诗句,或许如久居伦敦的人看到画布上紫色的伦敦雾一样,在诧异、震撼之余才会深深感到其色彩的力度和艺术的真实。“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转关之句,它贯通首尾,说明诗人从日落到月出,一直在江边流连。因此才有“露似真珠月似弓”的夜景印象。“怜”即“怜爱”、“喜爱”。全诗通篇写景,惟“可怜”二字带出感情,而这两个情字却为全诗景语注入诗人的主观色彩。溥露如珠,弦月似弓,并不是多么非凡的景致,也不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在白居易之前的诗文中即有类似的语词。南朝齐王融《风赋》曰“韵珠露之参差”、陈后主《三善殿夕望山灯诗》曰“涸浦如珠露,雕树似花钿。”隋明馀庆《军行》曰“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然而作者将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化、明确化,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组合和表现,便使人感到这一道残阳、半江红碧、如珠秋露、似弓新月都是诗人一己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这感觉完全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才“丽绝韵绝,令人神往”(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是白居易长庆元年(821)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时所作,所写当是长安城外曲江的景色。
【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处】唐·王维《终南山》。【译注】白云四处缭绕,回头望去,合成一片;青青的山雾迷迷蒙蒙,走到跟前又看不见了。青霭(ǎi):山上青青的雾气。【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白云飘绕,雾气氤氲的景色。[例]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鉴赏】回头望去,山中那飘忽不定的白色云朵和青色雾霭仿佛连成一片,不露丝毫的缝隙。然而走近它们直至置身其中,倏忽间却似乎都已散尽,不留任何痕迹。诗句互文见义,从诗人自身的动作与视角出发,极写云雾的灵动与飘逸:回头看时四望如一,待到想要与之亲近,却又消失得了无踪迹。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飘摇云气,让人觉得此刻仿佛不是诗人在山间行走,而是山岚在相互追逐嬉闹,不时与诗人擦肩而过。而这种神秘而朦胧的感受又使得终南山的无边景致在云霭的缭绕中显得更加明丽多姿,引人入胜。【全诗】《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鉴赏】这是诗人一首十分著名的写景名篇,在唐诗中描写山水景色气象之大,莫过此篇。诗的前三联直接写终南山景色。首联描写山之高大:“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的主峰,在眉县南,佛坪北。这里代指终南山。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横亘八百余里。诗人站在山上,抬头看,说它“近天都”,言其高;远望山的尽头“连海隅”,言其远。看似夸张,实是诗人亲眼所见所感。颔联写近景,写诗人的感同身受。“回望”与“入看”交互为用,诗人置身白云缭绕的山中,回头望,分向两旁的白云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继续前行,雾霭又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即。十个字极写山峰高峻,烟云变幻,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如清张谦宜所云:“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斋诗谈》)颈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山势之状尽收眼底。由于山间之阳光的强弱有无的变化,显现出千岩万壑的千姿万态,可谓尺幅具万里之势。“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前二句承“近天都”写山之高,后二句承“接海隅”写山之大,极尽山势变幻之妙,“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沈德潜语),凡登山之人,此乃人人所见之景,却道不出,而由王维笔端画出。末联写见山远而人寡,诗人运用笔断而意连的国画技法,点缀出一个振衣千仞的人物与一个淳朴的樵子的对话,进行点染,使整篇境界全出。从而使前三联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升华为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妙境。正如沈德潜所云:“今玩其语言”,“非寻常写景可比”,“手笔不在杜陵下”(《唐诗别裁集》)。
白云回望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处】唐·王维《终南山》。【译注】白云四处缭绕,回头望去,合成一片;青青的山雾迷迷蒙蒙,走到跟前又看不见了。青霭(ǎi):山上青青的雾气。【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白云飘绕,雾气氤氲的景色。[例]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鉴赏】回头望去,山中那飘忽不定的白色云朵和青色雾霭仿佛连成一片,不露丝毫的缝隙。然而走近它们直至置身其中,倏忽间却似乎都已散尽,不留任何痕迹。诗句互文见义,从诗人自身的动作与视角出发,极写云雾的灵动与飘逸:回头看时四望如一,待到想要与之亲近,却又消失得了无踪迹。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飘摇云气,让人觉得此刻仿佛不是诗人在山间行走,而是山岚在相互追逐嬉闹,不时与诗人擦肩而过。而这种神秘而朦胧的感受又使得终南山的无边景致在云霭的缭绕中显得更加明丽多姿,引人入胜。【全诗】《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鉴赏】这是诗人一首十分著名的写景名篇,在唐诗中描写山水景色气象之大,莫过此篇。诗的前三联直接写终南山景色。首联描写山之高大:“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的主峰,在眉县南,佛坪北。这里代指终南山。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横亘八百余里。诗人站在山上,抬头看,说它“近天都”,言其高;远望山的尽头“连海隅”,言其远。看似夸张,实是诗人亲眼所见所感。颔联写近景,写诗人的感同身受。“回望”与“入看”交互为用,诗人置身白云缭绕的山中,回头望,分向两旁的白云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继续前行,雾霭又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即。十个字极写山峰高峻,烟云变幻,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如清张谦宜所云:“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斋诗谈》)颈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山势之状尽收眼底。由于山间之阳光的强弱有无的变化,显现出千岩万壑的千姿万态,可谓尺幅具万里之势。“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前二句承“近天都”写山之高,后二句承“接海隅”写山之大,极尽山势变幻之妙,“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沈德潜语),凡登山之人,此乃人人所见之景,却道不出,而由王维笔端画出。末联写见山远而人寡,诗人运用笔断而意连的国画技法,点缀出一个振衣千仞的人物与一个淳朴的樵子的对话,进行点染,使整篇境界全出。从而使前三联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升华为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妙境。正如沈德潜所云:“今玩其语言”,“非寻常写景可比”,“手笔不在杜陵下”(《唐诗别裁集》)。
为人性僻耽佳句。推荐。爱诗词网。摘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这个人性情怪僻偏颇,为吟出美妙的诗句常常入了迷,造语如果不能打动读者,到死也不会罢休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语出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新添水槛供垂钓,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性僻:性情怪僻偏颇。这里是自谦之词。耽:沉溺,入迷。佳句:妙句,出色的句子。惊人:打动人心。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这个人性情怪僻偏颇,为吟出美妙的诗句常常入了迷,造语如果不能打动读者,到死也不会罢休的。此诗大约作于761年,诗人面对锦江水势如海的壮阔景致一时拙于诗思,写出这开头两句。它表现出作者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说明诗人对佳句的苦心追求,“其警悟后学不浅”(朱瀚语)。后人常引用这两句诗或只引后一句来说明创作上的苦心追求。例如①“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进行诗歌创作的原则,也是后世文人进行文学创作的座右铭。(摘自刘金树《语不惊人死不休》)②杜甫一生严谨创作,在熔字炼句上下过苦功夫。晚年他在草堂曾作诗一首记述自己的创作心得,其中最著名的警句即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离开了这种矢志追求的强烈愿望和进取精神,任何灵感都会在松懈之中瓦解,任何天才也要在懒散之中泯灭。(摘自李嘉曾《“语不惊人死不休”——谈开展创造性思维的进攻原理》)③在这组七言律诗中,诗人不但寄寓了深广的忧思和复杂的情感,而且就结构的严谨、对仗的工整、语调的妥贴、音律的和谐诸方面,颇下了一番推敲提炼、精益求精的功夫。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无疑是写诗所必需的。(摘自田耒《浓妆淡抹贵相宜》)④“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篇文章在当年,无疑似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轩然大波。(摘自张家康《陈独秀与章士钊》)⑤杜甫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写诗自应追求新奇,奇到绝处,就有“惊人”的效果。(摘自党治国《语不惊人近正声》)
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即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
他专为他的同类——人类中的怯弱者——设想,用废墟荒坟来衬托华屋,用时光来冲淡苦痛和血痕;日日斟出一怀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为度,递给人间,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他必须使一切也欲生;他还没有灭尽人类的勇气。
淡淡的血痕中。推荐。爱诗词网。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即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他专为他的同类——人类中的怯弱者——设想,用废墟荒坟来衬托华屋,用时光来冲淡苦痛和血痕;日日斟出一怀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为度,递给人间,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他必须使一切也欲生;他还没有灭尽人类的勇气。几片废墟和几个荒坟散在地上,映以淡淡的血痕,人们都在其间咀爵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但是不肯吐弃,以为究竟胜于空虚,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新的,这就使他们恐惧,而又渴欲相遇。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这样。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一九二六年四月八日。【析】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鲁迅说:“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这里所说的“段祺瑞政府枪击民众,”是指发生在1926年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接连写了一批檄文,声讨反动统治者的血腥罪行;并于4月8日创作了这篇散文诗,把现实斗争的热切感应融入历史哲学的深沉思考,转化为饱含激情和哲理、意蕴更为深广的艺术象征,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在这篇散文诗中,鲁迅刻划了面对死难烈士的血痕表现出截然不同态度的三种人物形象——“造物主”和他的“良民”,以及“叛逆的猛士”,并使之形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形象画面的象征意蕴。文章一开头便直接了当地指出:“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表现在: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使“生物衰亡”,使“人类流血”和“受苦”。这一连四个“暗暗地”便有力揭露“造物主”在制造天地间的不幸和灾难时的虚弱表现。而一连四个与“暗暗地……”相对应的“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不敢长存一切尸体”,“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更深入地揭示了这个“造物主”的怯弱性——制造罪恶却不敢彰显,践踏人类又恐惧人类的觉醒。他还施展阴谋手段,对“人类中的怯弱者”进行欺骗和麻醉。既用“废墟荒坟来衬托华屋”,使人们更贪生怕死;又用“时光来冲淡苦痛和血痕”,使人们能够苟且偷生;特别是用“日日斟出”的一杯“以微醉为度”的“微甘的苦酒”,“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在浑浑噩噩中苟活下去。这些把戏,造就了半死不活的灰色人生,达到了他那暗暗地使人类衰老而不敢灭尽人类的卑怯目的。至于“人类中的怯弱者”,也就“微醉”于“造物主”赏赐的“微甘的苦酒”而苟活着。处在“造物主”专门设计的灰色人间,面对烈士的血痕和散在地上的荒坟,他们或许健忘,或许麻木,没有悲伤和愤怒,更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毫无表情地品尝着自己或别人所受的渺茫淡漠的悲苦,不仅舍不得“吐弃”,以为有这些东西咀嚼“毕竟胜于空虚”,而且自称为“天之僇民”——天生就是罪人,受苦原是本份,把它作为“咀嚼着人我的渺茫悲苦的辩解”,以求自我安慰。对于未来,他们听从命运的安排,虽然因为不知道“造物主”设计的“新的悲苦”是什么而恐惧不安,却又出于“有胜于无”的心理动机而“渴欲”得到“新的悲苦”,以供咀嚼。他们就这样安分守己,无声无息地苟活下去。“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这样。”作者痛心而尖锐地揭示了他们与“造物主”的同一性关系。他们是“造物主”造就的“良民”,怯弱的“造物主”就需要这样怯弱的人间同类,使现存的一切周而复始地维持下去。然而,“造物主”并不能阻止“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作为“叛逆的猛士”,他与怯弱的“造物主”及其“良民”截然不同,他毫不畏惧地屹立在人间,“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绝不被造化刻意衬托的“华屋”所迷惑;“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绝不被时光的流逝所冲淡;“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绝不被血腥屠杀所吓倒;“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绝不被一时挫折而丧失斗志和信心。这一气呵成的四个“一切”,充分显示了叛逆猛士清醒、深沉、刚强、坚韧、乐观的精神特征。“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自觉地与之针锋相对,以不妥协的态度奋起抗争,“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绝不容许现存的似人非人的世道继续维持下去了,表现出最坚定、最彻底的反叛精神和战斗意志。由于“叛逆的猛士”的出现,怯弱的造物主及其良民更为黯然失色,不能不“羞惭了”,“于是伏藏”,再也不是怯弱的造物主所维护的旧观了!这一结尾充分显示出叛逆猛士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威力,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在《淡淡的血痕中》,上述三种形象既显示了各自的精神特征,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无论是怯弱的“造物主”及其“良民”,还是“叛逆的猛士”,都不是生活的实写,而是艺术的象征,都具有相当广泛的概括性和相当丰富的象征意义。从原作揭示的形象特征来说,“造物主”原意为人类和自然的缔造者,鲁迅在文中着重揭露和鞭挞其怯弱性,并深刻揭示他的“怯弱”带着掩饰罪恶、麻痹民众、维护现存秩序的特点;因此,与其说他是当时反动统治者的化身,不如说他是人们所说的主宰自然和人间的神秘力量——“天帝”的象征,是人间反动统治者的主宰和现存秩序的维护者。作者谴责他的怯弱性,实际隐含着对人间暴君和现存秩序深恶痛绝的强烈感情。至于“人类中的怯弱者”,固然是昏睡国民的真实写照,但也是一切苟活者的艺术象征。他们是怯弱的“造物主”造就的良民,安分守己,苟且偷生,客观上成为“造物主”的附庸,与“造物主”一道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对怯弱者苟活者的批判和否定,既饱含着“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也隐含着“促其惊醒”的焦灼意愿。通过否定怯弱的造物主及其良民,作品更突出了“叛逆的猛士”的清醒、刚毅、勇猛、坚韧的形象特征和反叛、抗争的战斗精神。“叛逆的猛士”,固然是当时觉醒、战斗的进步青年的艺术塑像,但还泛指一切旧世界旧秩序的叛逆者,包括“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的觉醒者、先驱者、战斗者。他是与“造物主的良民”完全不同的新人,充分体现了鲁迅心目中的“新人”的完美人格,寄托了鲁迅的战斗精神和理想愿望。因而,鲁迅以铿锵有力的语调,激昂浑厚的旋律,向“叛逆的猛士”唱出了心中最热烈最深情的赞歌。综上所述,鲜明的对照,广义的象征,凸现了形象画面的内涵,扩大了这篇散文诗的容量,使这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二十天,感应现实斗争的战斗作品,融铸了鲁迅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沉思考,对众生相的深刻剖析和分明而强烈的大爱大憎,把人们由现实惨案激起的震惊、悲愤引向更为深广的思索,从而具有了超越时空界限、令人百读不厌的审美意义。字数:2958作者:林薇知识来源:张效民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267-269页.
蕉鹿梦。推荐。爱诗词网。典源出处《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qiao),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讵有薪者邪?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一作认)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师之言可也。’”释义用法郑国有个打柴的人,途遇惊鹿,将它打死后藏在坑中,又盖上柴草。自己以后又忘记,以为是做梦,道上讲给别人听。有人听到了,根据他讲的寻到死鹿弄回家中。打柴人夜里又梦见藏鹿之处,及取鹿之人,第二天早晨寻到此人,二人争鹿,至士师(法官)处诉讼,士师认为梦之真伪难辨,将鹿给二人分开。郑国国君闻知此事,问国相,国相也以为难辨真伪,按士师的办法也就算了。后以此典形容真伪杂陈,迷离虚幻,得失无常。用典形式【梦鹿】宋·黄庭坚:“梦鹿分真鹿,无鸡应木鸡。”清·吴檠:“梦鹿忘覆蕉,伺兔笑守株。”【得鹿】宋·苏轼:“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宋·陆游:“世事本来谁得鹿?人生何处不亡羊?”【鹿梦】宋·辛弃疾:“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蕉梦】宋·张炎:“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唐。”【蕉鹿】宋·陆游:“灵府长优闲,蕉鹿乌能感。”清·丘逢甲:“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分鹿梦】宋·黄庭坚:“分鹿谁觉梦,亡羊路南北。”【梦蕉鹿】清·缪慧远:“苍茫梦里询蕉鹿,浮拍池中把酒螯。”【鹿蕉讼】明·汤显祖:“虎槛豁已除,鹿蕉讼希有。”【鹿覆蕉】宋·苏轼:“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蕉中梦】清·钱谦益:“世事蕉中梦,人情李下蹊。”【蕉中鹿】宋·王安石:“弃置蕉中鹿,驱除屋上乌。”宋·张孝祥:“思归梦,天边鹄。游宦事,蕉中鹿。”【蕉中覆】宋·张炎:“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重来不见花。”【蕉边梦】清·王夫之:“蕉边梦亦争秦鹿,槐下魂犹嗾晋獒。”【蕉鹿梦】宋·辛弃疾:“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清·侯铨:“得失已空蕉鹿梦,浮沉聊结鹭鸥盟。”【蕉隍讼】清·钱谦益:“莫辨蕉隍讼,何因鼠穴车。”【藏蕉梦】清·黄遵宪:“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仍逢剪韭时。”【士师分鹿】宋·陆游:“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分鹿覆蕉】清·钱谦益:“且将分鹿付覆蕉,莫以亡羊笑博簺。”【寻蕉覆鹿】宋·张炎:“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梦中案鹿】清·钱谦益:“壁上画龙成底事,梦中案鹿竟谁冤。”【梦中蕉鹿】清·黄景仁:“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酒徒难觅,市上荆高。”【梦里士师】清·钱谦益:“梦里士师多讼狱,醉中国士少崩骞。”【惊心蕉鹿】清·汪文桂:“惊心蕉鹿追宵梦,款语沧桑坐石矶。”【覆鹿蕉讼】清·钱谦益:“覆鹿蕉讼无荣辱,芥羽鸡场有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