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是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排行老三,人称“三爷”。他为人忠心耿直,疾恶如仇,但性格过于粗犷,做事不够细心,被人们称为猛张飞。为了让他改掉粗心的坏毛病,军师诸葛亮决定派他到一个县城去当三个月的县令,并告诉张飞要好好地做父母官,不能有错案或是冤案产生,否则就不再派他去前方作战了。张飞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就和军师立下了军令状,然后骑着马,带着几名侍卫去上任了。
当时正是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张飞带着自己的手下骑着马向县城方向赶路,走到离城不到三四里地的时候,突然听见路边西瓜地里传来一阵吵闹声,还有小孩的哭声。张飞觉得很奇怪,这大热的天怎么会有小孩子在这里哭呢?而且听声音似乎是一个婴儿。张飞勒住马,命令跟随的侍从前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过了一会儿,侍卫跑来报告说:“三爷,前面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婴儿正和几个男子争执。似乎是说那女的偷了西瓜,主人家找她算账,而那女的却声称是那个主人调戏她,诬陷她偷瓜,现在正在那里吵得厉害呢。”张飞觉得很奇怪,决定亲自上前去看看。于是张飞下了马,走到瓜田里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手里抱着一个婴儿,胳膊上挽着一个包袱,正被几个男子围着不让走。在离这群人大约两米远的地方有一棵大树,树荫下站着一个富家子模样的年轻男子。张飞走到这群人面前,大声地说:“你们这是干什么?怎么能几个大男人围着一个女子吵闹?真不像话,还不快闪开!”那几个围着女子的男人见有人前来打岔,就冲着张飞嚷道:“你是干什么的?滚远一点,没看见赵公子在办案子吗?”张飞一听,哈哈大笑道:“真是好笑,从来只听说是官府办案子,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见什么公子办案子,真是笑死人了!”这时,那富家子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张飞几眼,见张飞黑黑的一张脸,军人打扮,以为是路过的军人,就对张飞说道:“你走你的道,我办我的事,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这女子偷了我家的西瓜,我正在审她呢。”那女子听到这里,高声说:“胡说,明明是你想调戏良家妇女,见我不愿意,就诬陷我偷了你的西瓜,你才是该被送衙门受审呢。”
一句话提醒了张飞,他心想:“对呀,我是这个县城的县官呀,这个案子应该交给我来审。太好了,刚上任就遇到一个偷瓜案,如果我办好了,军师一定会夸奖我,说不定,不用等到三个月,我就又能上前线打仗了!哈,太好了。”想到这里,张飞一阵开心,立刻对这一群人说道:“我不管你们谁对谁错,全都跟我到县衙门去受审,县太爷自然会给你们主持公道的,走吧,都到县衙门去。”那位赵公子看着张飞说:“你是谁呀,就让我们跟你走?你有那么大的面子吗?”这时,张飞的侍卫冲着他们大声说道:“放肆,这位是新上任的县太爷,是皇上的三弟,张飞张三爷,还不快跟我们去县衙门,难道要我们动手请你们吗?”那赵公子一听,吓了一跳,原来是张飞来了,不过他心里也暗暗高兴,人们都说张飞是个大老粗,肯定不会审案子,看样子今天这场官司自己赢定了。于是他赶紧对张飞说:“对不起,不知道是张三爷,我们立刻跟您去县衙门,立刻就去。”然后赵公子使了一个眼色,让手下将瓜田里的三个西瓜抱上,跟着张飞一起去了县衙门。
到了县衙门,张飞开始审案子了,他先问那个女子说:“你先说说事情的经过。”那名女子跪在地上说:“县太爷,今天我准备回娘家去看看母亲。走到那个瓜田的时候,因为天气太热,孩子受不了,哭了起来,我就走到瓜田里的那棵大树下去休息,可谁知道遇到这个赵公子也来瓜田。他见我单身一个人带着一个小孩,就不怀好意地想欺侮我,被我骂了一顿,他就说我偷西瓜,让人将我拦住不许走。幸好大人来了,我才没有被他欺侮,求大人替我主持公道。”张飞听了点点头,又对赵公子说:“那你再说说情况是怎么样的。”那赵公子说:“大人,今天我带着仆人来看我的瓜,正好看见这个女子将三个西瓜摘下来准备偷走,我就叫人将她拦了下来问话,她却说是我欺侮她,请大人明察。”张飞听了两人的话,觉得都有道理,这可难办了,今天这个案子可不能办砸了,一定要好好想想。张飞望着那个女子又看看堆在地上的西瓜,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他看着女子说:“你这个女子太不像话了,回娘家就回娘家,为什么去偷别人的西瓜呢?这样吧,既然你偷了赵公子的西瓜,就判你跟赵公子回家去当佣人作为惩罚。好了,就这么判了。”
这番话一说,高兴的是赵公子,生气的是女子,莫明其妙的是侍卫。赵公子高兴得就要将那女子带回家去,却听张飞又将他叫住了:“赵公子等一下,把地上的西瓜一起抱走吧,这可是罪证呀。”赵公子连忙过来抱西瓜,可三个西瓜怎么也抱不了,最多只能抱两个,他想叫手下的人来帮忙,却被张飞制止了,就要他一人来抱。他抱了半天也抱不起来,这时大家似乎明白了张飞的用意,都站在那里笑嘻嘻地看着赵公子表演。赵公子很狼狈地抱了半天,还是没有办法将三个西瓜一起抱起来,这时,张飞才大喝了一声:“你这个可恶的家伙,你空着两手还抱不了三个西瓜,那个女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孩,怎么可能偷你三个西瓜?明明是你诬陷好人!来人,将他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罚银一百两,送给这位女子作为赔偿。”
大家听了这个判决,纷纷鼓起掌来,张飞上任的第一案就这么顺利地结案了。
在听到张飞审西瓜的报告后,军师诸葛亮非常高兴,认为这个猛张飞已经开始学会观察事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三个月任期满后,张飞再次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战场,并学会了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再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使蛮力的粗人了。
张飞审瓜。推荐。爱诗词网。张飞审瓜张飞是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的结拜兄弟,排行老三,人称“三爷”。他为人忠心耿直,疾恶如仇,但性格过于粗犷,做事不够细心,被人们称为猛张飞。为了让他改掉粗心的坏毛病,军师诸葛亮决定派他到一个县城去当三个月的县令,并告诉张飞要好好地做父母官,不能有错案或是冤案产生,否则就不再派他去前方作战了。张飞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就和军师立下了军令状,然后骑着马,带着几名侍卫去上任了。当时正是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张飞带着自己的手下骑着马向县城方向赶路,走到离城不到三四里地的时候,突然听见路边西瓜地里传来一阵吵闹声,还有小孩的哭声。张飞觉得很奇怪,这大热的天怎么会有小孩子在这里哭呢?而且听声音似乎是一个婴儿。张飞勒住马,命令跟随的侍从前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过了一会儿,侍卫跑来报告说:“三爷,前面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婴儿正和几个男子争执。似乎是说那女的偷了西瓜,主人家找她算账,而那女的却声称是那个主人调戏她,诬陷她偷瓜,现在正在那里吵得厉害呢。”张飞觉得很奇怪,决定亲自上前去看看。于是张飞下了马,走到瓜田里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手里抱着一个婴儿,胳膊上挽着一个包袱,正被几个男子围着不让走。在离这群人大约两米远的地方有一棵大树,树荫下站着一个富家子模样的年轻男子。张飞走到这群人面前,大声地说:“你们这是干什么?怎么能几个大男人围着一个女子吵闹?真不像话,还不快闪开!”那几个围着女子的男人见有人前来打岔,就冲着张飞嚷道:“你是干什么的?滚远一点,没看见赵公子在办案子吗?”张飞一听,哈哈大笑道:“真是好笑,从来只听说是官府办案子,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见什么公子办案子,真是笑死人了!”这时,那富家子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张飞几眼,见张飞黑黑的一张脸,军人打扮,以为是路过的军人,就对张飞说道:“你走你的道,我办我的事,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这女子偷了我家的西瓜,我正在审她呢。”那女子听到这里,高声说:“胡说,明明是你想调戏良家妇女,见我不愿意,就诬陷我偷了你的西瓜,你才是该被送衙门受审呢。”一句话提醒了张飞,他心想:“对呀,我是这个县城的县官呀,这个案子应该交给我来审。太好了,刚上任就遇到一个偷瓜案,如果我办好了,军师一定会夸奖我,说不定,不用等到三个月,我就又能上前线打仗了!哈,太好了。”想到这里,张飞一阵开心,立刻对这一群人说道:“我不管你们谁对谁错,全都跟我到县衙门去受审,县太爷自然会给你们主持公道的,走吧,都到县衙门去。”那位赵公子看着张飞说:“你是谁呀,就让我们跟你走?你有那么大的面子吗?”这时,张飞的侍卫冲着他们大声说道:“放肆,这位是新上任的县太爷,是皇上的三弟,张飞张三爷,还不快跟我们去县衙门,难道要我们动手请你们吗?”那赵公子一听,吓了一跳,原来是张飞来了,不过他心里也暗暗高兴,人们都说张飞是个大老粗,肯定不会审案子,看样子今天这场官司自己赢定了。于是他赶紧对张飞说:“对不起,不知道是张三爷,我们立刻跟您去县衙门,立刻就去。”然后赵公子使了一个眼色,让手下将瓜田里的三个西瓜抱上,跟着张飞一起去了县衙门。到了县衙门,张飞开始审案子了,他先问那个女子说:“你先说说事情的经过。”那名女子跪在地上说:“县太爷,今天我准备回娘家去看看母亲。走到那个瓜田的时候,因为天气太热,孩子受不了,哭了起来,我就走到瓜田里的那棵大树下去休息,可谁知道遇到这个赵公子也来瓜田。他见我单身一个人带着一个小孩,就不怀好意地想欺侮我,被我骂了一顿,他就说我偷西瓜,让人将我拦住不许走。幸好大人来了,我才没有被他欺侮,求大人替我主持公道。”张飞听了点点头,又对赵公子说:“那你再说说情况是怎么样的。”那赵公子说:“大人,今天我带着仆人来看我的瓜,正好看见这个女子将三个西瓜摘下来准备偷走,我就叫人将她拦了下来问话,她却说是我欺侮她,请大人明察。”张飞听了两人的话,觉得都有道理,这可难办了,今天这个案子可不能办砸了,一定要好好想想。张飞望着那个女子又看看堆在地上的西瓜,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他看着女子说:“你这个女子太不像话了,回娘家就回娘家,为什么去偷别人的西瓜呢?这样吧,既然你偷了赵公子的西瓜,就判你跟赵公子回家去当佣人作为惩罚。好了,就这么判了。”这番话一说,高兴的是赵公子,生气的是女子,莫明其妙的是侍卫。赵公子高兴得就要将那女子带回家去,却听张飞又将他叫住了:“赵公子等一下,把地上的西瓜一起抱走吧,这可是罪证呀。”赵公子连忙过来抱西瓜,可三个西瓜怎么也抱不了,最多只能抱两个,他想叫手下的人来帮忙,却被张飞制止了,就要他一人来抱。他抱了半天也抱不起来,这时大家似乎明白了张飞的用意,都站在那里笑嘻嘻地看着赵公子表演。赵公子很狼狈地抱了半天,还是没有办法将三个西瓜一起抱起来,这时,张飞才大喝了一声:“你这个可恶的家伙,你空着两手还抱不了三个西瓜,那个女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孩,怎么可能偷你三个西瓜?明明是你诬陷好人!来人,将他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罚银一百两,送给这位女子作为赔偿。”大家听了这个判决,纷纷鼓起掌来,张飞上任的第一案就这么顺利地结案了。在听到张飞审西瓜的报告后,军师诸葛亮非常高兴,认为这个猛张飞已经开始学会观察事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三个月任期满后,张飞再次回到了他一心向往的战场,并学会了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再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使蛮力的粗人了。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推荐。爱诗词网。坎坎①伐檀②兮,置③之河之干④兮。河水清且涟⑤漪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⑦兮?不狩不猎⑧,胡瞻尔庭有县⑨貆⑩兮?彼君子兮,不素餐B11兮!(《诗经·伐檀》)注释①坎坎:用斧子伐木的声音。②檀:乔木,可以造车。③置:放。④干:河岸。⑤涟:水面波纹。⑥猗(yī):表赞叹的语气词。⑦廛(chán):一个成年男子居住和耕种的土地。⑧狩猎:狩,大型的集体围猎;猎,单人打猎。⑨县:通“悬”。⑩貆(huán):兽名,形似小猪而肥壮。⑪素餐:白白吃饭。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把它放在河之岸。河水清清起波澜。不耕种来不收割,为何夺走我粮食三百担?从不见你去打猎,为何有獾子在你院中悬?你们这些老爷们,别再不劳而获吃白饭!感悟这是何种世道?锦衣玉食者不劳而获、巧取豪夺、恬不知耻;终日劳作者劳而不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劳动者们已不再沉默,他们发出愤怒的吼声。这吼声让食人者胆战心惊,让劳动者看到希望。
【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处】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候这石门路上能够让我们再度相逢,金樽重开?【全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①天宝三年(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次年伴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结下深厚友谊。745年晚秋,两人分别于石门山,此后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杜二甫。②池台:山水台阁。③徂徕:徂徕山,在石门山东北。④飞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旋,故称飞蓬。比喻李白、杜甫。【题解】诗篇名。唐代李白作。此诗大意:上次醉别后多少天,我们又重逢于鲁郡,游遍了这里的山水楼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度聚首于石门,重新开樽痛饮呢?秋波荡漾不停地泻入泗水,晓色(海色)中徂徕山隐约可见。分别后将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愈离愈远,今日且让我们共同干杯,以博一醉。诗从醉别开始,以醉饮结束,酒成了李、杜友谊佳话的重要内容:叙旧、赏景、畅游、话别都离不开酒,酒是他们友谊的媒介与纽带。原诗如下:“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赏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告别李白,西去长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写下此诗,遥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劈空发问,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址。来沙丘之前,诗人曾和杜甫一起“登临遍池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独寓沙丘城中,“高卧”指的正是当时无聊乏味的闲居生活。“我来竟何事”这一问,寓意深长,引人注目,开篇即抓住读者。它既表现出诗人在告别了与挚友携手同游、诗酒流连的欢乐生活后的孤单和惆怅,也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终被驱出朝廷,落得个“高卧沙丘城”的凄惨处境。好友远去,我竟独来,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远方朋友?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使他无法排遣。诗的中间四句正是诗人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五、六两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销忧,歌亦能解愁,如今“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足见诗人百般无聊,情思难遣。结尾两句巧妙设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东莱芜,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长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说“浩荡寄南征”。由“思君”两句试回过头来再看以上各句,觉前六句虽句句不直言思君,却句句不离思君,诗人的各种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势蓄力,至结尾发而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两句诗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出一种情意绵绵、相思不绝的意境,将美好而深挚的感情表达得尤为真切动人。
飞蓬各自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出处】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意思】没有几天我们就要一醉而别了,所以我们在一起几乎游遍了这一带所有的名胜古迹,楼阁亭台。什么时候这石门路上能够让我们再度相逢,金樽重开?【全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唐].李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①天宝三年(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遇,次年伴游齐鲁,“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结下深厚友谊。745年晚秋,两人分别于石门山,此后再未相见。临别时李白写下了这首送别诗.杜二甫,即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杜二甫。②池台:山水台阁。③徂徕:徂徕山,在石门山东北。④飞蓬:草名,枯后根断,随风飘旋,故称飞蓬。比喻李白、杜甫。【题解】诗篇名。唐代李白作。此诗大意:上次醉别后多少天,我们又重逢于鲁郡,游遍了这里的山水楼台。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再度聚首于石门,重新开樽痛饮呢?秋波荡漾不停地泻入泗水,晓色(海色)中徂徕山隐约可见。分别后将像飞蓬一样,各奔东西,愈离愈远,今日且让我们共同干杯,以博一醉。诗从醉别开始,以醉饮结束,酒成了李、杜友谊佳话的重要内容:叙旧、赏景、畅游、话别都离不开酒,酒是他们友谊的媒介与纽带。原诗如下:“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赏析】天宝三载(744),李白与杜甫在洛阳相识,从此结下深厚友谊,一年后,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告别李白,西去长安,李白因“思君”情切,写下此诗,遥寄杜甫。“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诗劈空发问,突兀而起。沙丘城,在山东汶水之畔,是李白在鲁中的寄寓址。来沙丘之前,诗人曾和杜甫一起“登临遍池台”(《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快乐时光。二人分手后,李白独寓沙丘城中,“高卧”指的正是当时无聊乏味的闲居生活。“我来竟何事”这一问,寓意深长,引人注目,开篇即抓住读者。它既表现出诗人在告别了与挚友携手同游、诗酒流连的欢乐生活后的孤单和惆怅,也折射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屡遭挫折、不被重用,最终被驱出朝廷,落得个“高卧沙丘城”的凄惨处境。好友远去,我竟独来,回想昨日,念及今日,诗人怎能不感慨万端,怎能不更加思念情同手足的远方朋友?对杜甫的思念之情仿佛占据了诗人的整个身心,使他无法排遣。诗的中间四句正是诗人这种情怀的生动写照。三、四两句借景抒情,五、六两句更以事言情。酒本可销忧,歌亦能解愁,如今“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足见诗人百般无聊,情思难遣。结尾两句巧妙设喻,直抒其情:我思念朋友的感情像沙丘城外的汶水一样,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汶水,源出山东莱芜,自东北向西南而流;杜甫告别李白前往长安,长安在沙丘西南,所以说“浩荡寄南征”。由“思君”两句试回过头来再看以上各句,觉前六句虽句句不直言思君,却句句不离思君,诗人的各种感受皆由思君使然。如此蓄势蓄力,至结尾发而为“思君若汶水”的浩歌。两句诗把思君之情比作一川流水,化无形为有形,创造出一种情意绵绵、相思不绝的意境,将美好而深挚的感情表达得尤为真切动人。
散文·全祖望文《阳曲傅先生事略》
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或别署曰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又字啬庐。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六岁,啖黄精,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饭。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顾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故奄党也,先生约其同学曹公良直等,诣匦使三上书讼之,不得达,乃伏阙陈情。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竟得雪,而先生以是名闻天下。马文忠公世奇为作传,以为裴瑜、魏劭复出。已而曹公任在兵科,贻之书曰:“谏官当言天下第一等事,以不负故人之期。”曹公瞿然,即疏劾首辅宜兴及骆锦衣养性,直声大震。
阳曲傅先生事略。推荐。爱诗词网。散文·全祖望文《阳曲傅先生事略》朱衣道人者,阳曲傅山先生也。初字青竹,寻改字青主,或别署曰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又字啬庐。家世以学行师表晋中。先生六岁,啖黄精,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饭。少读书,上口数过,即成诵。顾任侠,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提学袁公继咸,为巡按张孙振所诬,孙振故奄党也,先生约其同学曹公良直等,诣匦使三上书讼之,不得达,乃伏阙陈情。时抚军吴公甡亦直袁,竟得雪,而先生以是名闻天下。马文忠公世奇为作传,以为裴瑜、魏劭复出。已而曹公任在兵科,贻之书曰:“谏官当言天下第一等事,以不负故人之期。”曹公瞿然,即疏劾首辅宜兴及骆锦衣养性,直声大震。先生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于是蔡忠襄公抚晋,时寇已亟,讲学于三立书院,亦及军政、军器之属。先生往听之,曰:“迂哉,蔡公之言,非可以起而行者也。”甲申,梦天帝赐之黄冠,乃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次年,袁公自九江羁于燕邸,以难中诗贻先生曰:“晋士,惟门下知我最深,盖棺不远,断不敢负知己,使异日羞称友生也。”先生得书痛哭曰:“公乎,吾亦安敢负公哉!”甲午,以连染遭刑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有以奇计救之者,得免。然先生深自咤恨,以为不如速死之为愈,而其仰视天、俯画地者并未尝一日止。凡如是者二十年,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稍稍出土穴与客接。然间有问学者,则告之曰:“老夫学庄、列者也,于此间诸仁义事实羞道之,即强言之亦不工。”又雅不喜欧公以后之文,曰:“是所谓江南之文也。”平定张际者,亦遗民也,以不谨得疾死。先生抚其尸哭之曰:“今世之醇酒妇人,以求必死者有几人哉。呜呼,张生!是与沙场之痛等也。”又自叹曰:“弯强跃骏之骨,而以占毕朽之,是则埋吾血千年而碧不可灭者矣。”或强以宋诸儒之学问,则曰:“必不得已,吾取同甫。”先生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兼工画。尝自论其书曰:“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及得松雪香山墨迹,爱其员转流丽,稍临之,则遂乱真矣。已而乃愧之曰:是如学正人君子者,每觉其觚稜难近,降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松雪曷尝不学右军,而结果浅俗至类驹王之无骨,心术坏而手随之也。于是复学颜太师。”因语人学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君子以为先生非止言书也。先生既绝世事,而家传故有禁方,乃资以自活。其子曰眉,字寿髦,能养志,每日樵于山中,置书担上,休担则取书读之。中州有吏部郎者,故名士。访先生,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俄而有负薪而归者,先生呼曰:“孺子来前肃客。”吏部颇惊。抵暮,先生令伴客寝,则与叙中州之文献,滔滔不置,吏部或不能尽答也。诘朝,谢先生曰:“吾其惭于郎君。”先生故喜苦酒,自称老糵禅,眉乃自称曰小蘖禅。或出游,眉与子共挽车,暮宿逆旅,仍篝灯课读经、史、骚、选诸书,诘旦,必成诵始行,否则予杖。故先生之家学,大河以北,莫能窥其藩者。尝批欧公《集古录》曰:“吾今乃知此老真不读书也。”戊午,天子有大科之命,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以先生荐。时,先生年七十有四,而眉以病先卒,固辞。有司不可。先生称疾,有司乃令役夫舁其床以行,二孙侍。既至京师三十里,以死拒,不入城。于是,益都冯公首过之,公卿毕至,先生卧床,不具迎送礼。蔚州魏公乃以其老病上闻,诏免试,许放还山。时,征士中报罢而年老者恩赐以官。益都密请以先生与杜征君紫峰,虽皆未豫试,然人望也。于是亦特加中书舍人以宠之。益都乃诣先生曰:“恩命出自格外,虽病,其为我强入一谢。”先生不可,益都令其宾客百辈说之,遂称疾笃,乃使人舁以入。望见午门,泪涔涔下,益都强掖之使谢,则仆于地。蔚州进曰:“止、止,是即谢矣。”次曰遽归。大学士以下皆出城送之。先生叹曰:“自今以还,其脱然无累哉。”既而又曰:“使后世或妄以刘因辈贤我,且死不瞑目矣。”闻者咋舌。及卒,以朱衣黄冠殓。著述之仅传者,曰《霜红龛集》十二卷,眉之诗亦附焉。眉诗名《我诗集》。同邑人张君刻之宜兴。先生尝走平定山中,为人视疾,失足堕崩崖,仆夫惊哭曰:“死矣。”先生旁皇四顾,见有风峪甚深,中通天光,一百二十六石柱林立,则高齐所书佛经也。摩挲视之,终日而出,欣然忘食。盖其嗜奇如此。惟顾亭林之称先生曰:“萧然物外,自得天机。”予则以为是特先生晚年之踪迹,而尚非其真性所在。卓尔堪曰:“青主盖时时怀翟义之志者。”可谓知先生者矣。吾友周君景柱守太原,以先生之行述请,乃作事略一篇致之,使上之史馆。予固知先生之不以静修自屈者。其文当不为先生之所唾,但所愧者,未免为江南之文尔。这篇文章见于《鲒埼亭集》卷二十六“状略”类。“事略”,亦即“行状”,又称“行述”、“行略”,是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所谓“行状”,指一个人的德行状貌。其人死后,他的亲属或门生故旧,便本着“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的要求记其一生主要事迹,送呈礼官或史官,以供议定谥号或采择立传之用。唐、宋以后,“行状”的用途已经不限于此,而大半属于请人代撰墓铭碑表以前准备的原始资料。本文结语处说“吾友周君景柱守太原,以先生之行述请,乃作事略一篇致之,使上之史馆。”可见全祖望的这篇文章是为史官立传而写的。今查《清史稿》卷五○一有《傅山传》,略同本文,正说明当年“史馆”诸公确实采用了这篇《事略》。“阳曲傅先生”指傅山(1607—1684),字青主,阳曲(今山西太原)人。他生当明末清初,深怀民族意识,志在前明,不甘臣服于清。入清后四十年,行为放诞,雌伏不出。当时的学者顾炎武称赞他:“萧然物外,自得天机。”(《顾亭林文集·文师》)全祖望则认为,顾炎武的话只是说出了“先生晚年之踪迹,而尚非其真性所在”。傅山的“真性”盖在于“时时怀翟义之志”(卓尔堪《明末四百家遗民诗》小传语)。按《汉书·翟方进传》,翟方进子翟义,为东郡太守,王莽称帝,起兵讨莽,兵败被杀。傅山之于明清之际,犹翟义之于两汉之间,两人行事有所不同,但其心情则毫无二致。这是全祖望要告诉世人的一个道理,同时也披露了这篇《事略》的主题。如果抹去作者为傅山涂饰的神秘色彩与灵光,可以说本文写主人公的民族气节主要讲了六件事,在明有三件,入清后也有三件。傅山生当明季末叶,社会凋敝已极,以致爆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作者写这个时期的傅山,一方面“少长晋中,得其山川雄深之气,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为空言”;一方面也“见天下且丧乱,诸号为荐绅先生者,多腐恶不足道,愤之,乃坚苦持气节,不肯少与时媕婀(圆通应世)”。先是想慷慨济世,不得已乃淡泊守志,这是傅山一生的行迹大略,而其前半生则以“济世”为主导方面。傅山的“济世”思想,具体表现为嫉恶如仇。他得知山西提学袁继咸遭到巡按孙振的诬陷,便联络同学曹良直等多次上书申冤,直至冤情昭雪。在傅山看来,这是与“阉党”(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余孽进行的殊死斗争,决不可退让。后来曹良直任兵科给事中,专司规谏、稽查之事,傅山写信要他直言敢谏,不避“天下第一等事”,于是曹良直疏劾首辅周延儒十大罪状、锦衣卫骆养性非君当死,天下为之震动。曹良直的所作所为不仅与傅山在思想上有一致处,而且是与傅山的直接激励分不开的。傅山在明亡以前还有一件事耿耿于心,就是平定所谓“时寇”(指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蔡懋德巡抚山西,在三立书院开讲军政、军器之学。傅山欣然前往所课,但事后感慨系之地说:“迂哉,蔡公之言,非可以起而行者也。”迳斥其纸上谈兵,不切时用。后来李自成攻占太原,蔡懋德自缢而死,这也证明了傅山的先见之明。当然,在对待明末农民起义的态度上,体现出傅山思想的局限性,但他入清后守贫不仕的民族气节,不也正是出于这种忠于明室始终不渝的思想吗?甲申(1644年)之变,是傅山一生的转折点,标志着他从积极用世变为消极出世。傅山的消极出世,无疑意味着对清王朝的示威与反抗,全祖望秉笔直书恐亦有所顾虑,所以甲申年傅山变服黄冠朱衣,居土穴,竟托言于在天帝赐命。“天命不可违”,傅山可以借此放浪形骸,全祖望也可以就此放笔写开去。值得注意的是,写傅山的土穴生活,作用亦自生出波澜,于起伏中精心刻画傅山的“真性”所在。甲申入居土穴后的二十年间,南方的晚明政权还在抵抗,傅山的心境亦难得平静。袁继咸被降清叛将俘送燕邸,傅山痛失知己之余愈发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仇恨。等到顺治十一年(1654),因事受牵连被逮捕下狱时,傅山表现得异常坚定,“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由抗辩而至于绝食,这需要何等的气魄和决心啊。幸被门生解救出狱,仍然“咤恨”不已,以为与其受悔而生不如速死。由此可知,傅山虽然形同黄冠,却依然壮怀激烈。用全祖望的话说,即是“仰视天、俯画地者并未尝一日止”。“仰视天、俯画地”的典故来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田蚡陷害魏其侯窦婴和灌夫,进谗言说:“蚡所爱,倡优、巧匠之属,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议论,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按《史记》张宴注认为,“视天”是“占三光(日、月、星)”,“画地”是“知分野所在”,意谓从星象判气运,时刻准备造反。我们前已谈到,全祖望博通经史,极擅长运用古典来抒发今情。这里只是说“仰视天、俯画地”,于字面上无丝毫违碍处,而其背后却蕴含着“腹诽而心谤,辟倪(睥倪)两宫(指朝廷)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的深意,以此点醒傅山蔑视清王朝未尝一日忘怀前明的心境。“凡如是者二十年,天下大定,自是始以黄冠自放,稍稍出土穴与客接。”这一段以下写傅山晚年生活情景。清朝统治巩固以后,傅山情知无能为力,惟有诗酒风流放诞不羁而已。但他即使形似黄冠,仍不能心如古井,不时还会发泄出郁积的愤懑。他的朋友张际大抵和他处境相同,竟沉湎于醇酒和妇人,以求必死。张际死后,傅山抚尸大哭,谓“是与沙场之痛等”,完完全全是一种明朝遗民的立场。当他回顾自己眼前的作为时,也不禁慨叹:“弯强跃骏之骨而以占毕朽之,是则埋吾血千年而碧不可灭者矣。”就是说,他并不甘心老于笔砚诵读之间,曾梦想跃马横枪,为国家洒尽碧血。所以,有人问傅山治学倾向于宋儒何人,他回答说:“必不得已,吾取同甫。”“同甫”即陈亮,南渡后,上《中兴五论》,力主抗金。陈亮治学不尚微言高论,务建事功实绩。傅山晚年依然倾心陈亮的为人,令人不能不佩服他的矢志不移。《事略》写傅山晚年遭际,最著墨于康熙十七年(1678)的北京之行,这一年,清廷首开博学鸿词科,网罗天下名宿。给事中李宗孔荐举已七十四岁的傅山。傅山初时称病卧床,但被强行抬着上路。行至距京城三十里处,便死也不肯入城。公卿前来拜候,傅山踞傲卧床不迎送。朝廷特诏免试,加中书舍人,许其还山,行前又挟持入谢。一见午门,忆及前朝,痛极泪下,仆地不起。第二天,急急出城还家。对于这一段经历,傅山良多忌讳,惟恐后人把他与元朝的刘因相比。据陶宗仪《辍耕录》记载,刘因不受集贤学士之命,问其缘故,道是:“不如此,道不尊。”刘因辞官是为“道”摆架子,傅山辞荐是为民族争气节,二人行迹相似而本质不同。傅山说如果人们将二者混为一谈,那他就是死不瞑目了。作者详细记述此行细节,再三强调傅山的决绝态度,一切都是为了表彰明朝遗民的忠义节操。全祖望文集的很大一部分属于碑传墓表,号称是《明史》的补充,其实是有意识地表彰明季忠义,歌颂民族气节。他的表彰范围不仅限于抗清领袖,而且广及山林隐逸。这里所选的《张公神道碑铭》和《阳曲傅先生事略》,正可以作为这两个方面的代表。全祖望的这类文章对晚清的部分革命者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就是对普通的读书人也有扶植正气的鼓励作用。如李慈铭说:“予最喜国朝朱、毛、全、钱四家文集,所学综博,纂讨不穷。谢山尤关乡邦文献,其文多言忠义,读之激发。自十八九岁时即观之忘倦。平生坎坷,一无树立,惟风节二字,差不颓靡,诚得力于《后汉书》及《刘蕺山集》、谢山此集耳。”(《越缦堂读书记》)
【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唐·杜甫《偶题》。【意思】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但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文章:诗和文章。千古事: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寸心:内心。【意思2】寸心:内心。此联的意思是: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情,文章的优劣成败作者自己心里完全清楚。后用来说明文人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的心态。【用法例释】用以说明写诗作文或创作其他作品,能够立身扬名,传之后世,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例1]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为是“千古事”,所以必须认真严肃,同时由于改得好或改得不好只有“寸心知”,所以写作品的人和改作品的人之间,必须要有一种善意的、平等的、互相切磋求教的态度和关系。(夏衍《生活·题材·创作》)[例2]他先后去崂山二十多次,爬了几十座主要的山头,常常从日出画到日落,共得画稿百余幅。《崂山写生画展》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绘画又何尝不是如此?(纪宇《海之旋律》)
文章千古事。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唐·杜甫《偶题》。【意思】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但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文章:诗和文章。千古事: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寸心:内心。【意思2】寸心:内心。此联的意思是: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情,文章的优劣成败作者自己心里完全清楚。后用来说明文人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的心态。【用法例释】用以说明写诗作文或创作其他作品,能够立身扬名,传之后世,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例1]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为是“千古事”,所以必须认真严肃,同时由于改得好或改得不好只有“寸心知”,所以写作品的人和改作品的人之间,必须要有一种善意的、平等的、互相切磋求教的态度和关系。(夏衍《生活·题材·创作》)[例2]他先后去崂山二十多次,爬了几十座主要的山头,常常从日出画到日落,共得画稿百余幅。《崂山写生画展》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绘画又何尝不是如此?(纪宇《海之旋律》)
《大唐创业起居注》
记载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王朝过程中言行功业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温大雅撰。温大雅(约573—629),字彦弘,太原祁(今山祁县)人,以才辩知名,曾随李渊起兵,为李渊所看重,久掌机要,乃将所见所闻编撰成书,全书仅3卷,自隋大业十三年(617)五月始,至武德元年(618)五月止,共357日。上卷记李渊起兵至发引48天事;中卷记从太原进克长安126天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天事,其间正是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正式建唐称帝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史料极其重要,由于温氏长期参予机务,材料不但丰富翔实,而且可靠得多,且书著成于唐初,距玄武门之变尚有八、九年,所以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李渊及太子李建成在创建唐朝过程中的作用,可补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之不足,该书现存较早刊本,有明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刻本,胡震亨《秘册汇函》刻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刻本。光绪九年(1883),缪荃孙在京师收集到黄荛圃藏影宋钞本和章硕卿蓝格钞本,乃与《学津讨原》本互相校定,后刊入《藕香零拾》。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以影印汲古阁《津逮秘书》本为工作本,参考毛刻原本。《藕香零拾》本,北京图书馆所藏清吴翌凤影宋钞本,藏园主人傅增湘批校之汲古阁本,互相校定而成。
大唐创业起居注。推荐。爱诗词网。《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王朝过程中言行功业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温大雅撰。温大雅(约573—629),字彦弘,太原祁(今山祁县)人,以才辩知名,曾随李渊起兵,为李渊所看重,久掌机要,乃将所见所闻编撰成书,全书仅3卷,自隋大业十三年(617)五月始,至武德元年(618)五月止,共357日。上卷记李渊起兵至发引48天事;中卷记从太原进克长安126天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天事,其间正是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正式建唐称帝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史料极其重要,由于温氏长期参予机务,材料不但丰富翔实,而且可靠得多,且书著成于唐初,距玄武门之变尚有八、九年,所以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李渊及太子李建成在创建唐朝过程中的作用,可补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之不足,该书现存较早刊本,有明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刻本,胡震亨《秘册汇函》刻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刻本。光绪九年(1883),缪荃孙在京师收集到黄荛圃藏影宋钞本和章硕卿蓝格钞本,乃与《学津讨原》本互相校定,后刊入《藕香零拾》。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以影印汲古阁《津逮秘书》本为工作本,参考毛刻原本。《藕香零拾》本,北京图书馆所藏清吴翌凤影宋钞本,藏园主人傅增湘批校之汲古阁本,互相校定而成。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岭外音书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