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妹文翻译

祭妹文翻译朗读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袁枚提倡“性灵”说。所谓“性灵”,就是指真性情。“性”近于实感,“灵”近于想象。把真实的感受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灵”说的真谛。袁枚曾经在《随园诗话》中打比方说:“熊掌豹胎,食之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者也,剪采为之,不如野蓼闲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他论诗如此,写诗文也常常如此。《祭妹文》就是他实现抒写“性灵”的文学主张,回环往复、自道衷情的佳作。

《祭妹文》所祭祀的是袁枚的三妹素文。素文的一生是在封建礼教迫害下悲惨的一生。她与江苏如皋高家子弟原是“指腹为婚”,正式受聘时还不满周岁。十多年以后,高家因为儿子恶劣无赖,曾经建议解除婚约。但是,她本人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坚持“从一而终”,不愿解除婚约,勉强成婚。过门以后,丈夫行为放荡,经常向她勒索嫁妆做嫖妓的费用,不依便百般毒打。后来她丈夫因赌博输钱,下狠心要将她卖掉抵债时,她才逃回娘家告官,判决断绝夫妻关系。素文回娘家后,郁郁寡欢,忧愤交加,不幸在四十岁的时候便匆匆早逝。这悲剧的一生,令人同情、叹息、哀伤;而对于袁枚来说,兄妹手足之情,生离死别之悲,更是化作无限的哀思,如同泉水一样从心中喷发出来。

文章的开头先总说三妹素文之死,长兄袁枚以一声“呜呼”,哀叹三妹“生于浙而葬于斯”,不仅壮年早逝,而且尸骨埋葬他乡,无限的哀伤从“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中曲曲传出。接着,说三妹致死的原因。这固然是因为三妹与恶劣无赖结为夫妻,备受虐待;但是,穷追到底,又不得不归咎于诗书:早年他们兄妹并肩而坐听先生讲授诗书,三妹尤其“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成年,竟然就这样以身殉礼了。无限的追悔和痛心从“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中翻跌出来。

如果说以上是作者直接言情的话,那么,接着下文就是寓情于事。兄妹相处之间的事,可以写得很多很多;但作者将笔墨着重用在能显示死者三妹的品德上面,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一一写来。

从“余捉蟋蟀”至“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写兄妹幼年琐事,从中可见恋恋不舍之情。这里写了三件小事:一是兄妹一起捉蟋蟀。作者回忆三妹捉蟋蟀时“奋臂”的天真形象,特别是回忆兄妹在“岁寒虫僵”的时候“同临其穴”的情景,因而联想到今日“殓汝葬汝”,以兄妹幼年时的游玩之乐来反衬壮年时死别之悲。二是兄妹一起朗诵《诗经·郑风》中的《缁衣》一诗。那时,九岁的袁枚与“梳双髻,披单缣”的三妹,以琅琅的童声朗诵《缁衣》一诗,引得先生也连连发出赞叹声。作者在这里以三妹幼年的聪明好学来反衬她壮年忧郁早逝,特别是“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一句,可见作者悲痴成梦,分明是兄妹“死别”还梦为“生离”,寄语三妹共同回忆那兄妹幼年时伴读的美好情景,真是催人泪下。三是刚成年时的兄妹分别与重逢的情景。当袁枚出远门的时候,三妹拽住他的衣裳悲哭;当袁枚进士及第后衣锦归乡时,三妹竟然高兴得“从东厢扶案出”,真所谓“娇痴小妹怜兄贵,教把宫袍著与看”(袁枚《到家》诗)。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生活琐事,其目的是寓情于事,事写得愈详尽愈见他的悲哀,愈见他对三妹恋恋不舍之情。正如作者所说:“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欲哭不能,只能以对“嫛婗情状”的追忆来代替一片痛哭声。

如果说以上是写幼年到刚成年时的三妹素文,那么,接着就是写壮年时的三妹素文。从“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至“教从何处呼汝耶”,写三妹素文归娘家后的事,从中可见他们兄妹相依之情。这其中有照料母亲章氏,有辨认家中书信,从中可见三妹的忠孝与才华,是“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特别是前年生病的时候,三妹通宵探问,见袁枚的病情“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在床前给兄长“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作者从自己昔日生病时有三妹说笑解闷,联想到今后再生病时只能独自悲痛,如此以乐写悲,更显出作者此时此刻的悲伤之情

如果说以上写壮年时的三妹,那么,下面就是写兄妹死别。从“汝之疾也”至“而竟已乎”,写兄妹永诀,从中可见作者悲痛欲绝。当三妹生病的时候,袁枚相信医生的话,以为没有什么危险,到扬州探访古迹去了,这就错过了死别的机会;本来三妹可以派人送信让袁枚回家探望,但又生怕兄长心忧,阻止人家去报信,又一次错过了死别的机会;等到三妹病情沉重、气息微弱,盼望兄长回家一别的时候,袁枚也“飞舟渡江”,赶回家来,但袁枚“以未时还家”而三妹“以辰时气绝”,永远失去了这死别的机会;只是三妹“四支犹温,一目未瞑”,以“忍死”等待兄长归来。这里写兄妹死别,文势如同登山,悲伤之情一层高于一层,“四支犹温,一目未瞑”中所蕴藏的哀伤到达了顶峰,真可以说一字一泪,天地同悲。作为与三妹素文情同手足的袁枚,此时此刻,真是痛不欲生。“呜呼痛哉”到“而竟已乎”这一段文字是从一团乱麻似的心中喷射出来的悲恨之声,真有一番呼天抢地、捶胸顿足的光景。

文章的最后写处理死者的身后事,告慰与伤痛交错。先说三妹的诗:“汝之诗,吾已付梓”;再说三妹的女儿:“汝之女,吾已代嫁”;次说三妹生平事迹的整理:“汝之生平,吾已作传”;又说三妹的坟墓。最后从死者三妹联想到作者自己“至今无男”,又“齿危发秃”,不胜凄凉之感。特别是文章的结尾连说“呜呼哀哉!呜呼哀哉”,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回环往复,悲伤不已。

《祭妹文》没有采用四字一句的传统祭文的形式,而是以自由抒发的散文抒写作者不尽的哀思。通篇以痛哭为文章,叨叨絮絮,夹哭夹写,其中有泣,有诉,有呼,有嚎,在以时间为顺序排列的一系列琐事的诉说之中,融注着一片真挚的兄妹骨肉之情。虽然叙事琐碎,充满着感伤的气氛,文章的后面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调子更加低沉了,但它抒写了作者对亡妹素文的悼念之情,哀思真切,动人心弦。历来的评论家将它同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泷冈阡表》相提并论,称为古今哀悼文章中的杰作。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意思】一道残阳铺映在江中,江水一半色碧如玉,另一半色红如血。瑟瑟:原指一种碧色宝石,这里指未被夕阳照到的水面的颜色。【鉴赏】一道残阳平铺水面,半江如同碧玉,半江闪烁着耀眼的红光。“铺”写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过来。“铺”字又显得平缓,状摹出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适之感。“瑟瑟”、“红”也是当时江面实景的逼真写照。在夕阳的照射下,江面受光的部分显现“红色”,没受光的部分呈现出晶莹的深碧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时,在晚霞的映照下,江上的瞬息景象,摄下了千古称道的暮江图景。注:瑟瑟,绿宝石般的碧色。【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夕阳下江河水面斑斓的景色。[例]夕阳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是红一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周静《我爱家乡的水库》)【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①残阳:夕阳。②此句意谓夕阳照射江面,江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此与戎昱《采莲曲》“日落半江阴”意同。瑟瑟:碧色。白居易《出府归吾庐》诗“嵩碧伊瑟瑟”,亦为碧色。③可怜:可爱。【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可怜九月初三夜,[3]露似真珠月似弓。[1]长庆二年,白居易为避开朝廷中的党争风波,请求外任,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写于赴任途中。白居易把它编为“杂律诗”。这类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真率而自然地表现内心的情思。这是首绝句。[2]瑟瑟:原为一种碧色美玉,这里借以形容残阳照射不到的一半江面呈现碧绿色。[3]怜:爱。初三夜:正是新月初升之时。这首绝句随口吟成,抒发了诗人当时远离政治漩涡的轻松愉快的心境。诗人描写了夕阳初下和新月初升两个画面。前两句写残阳落照的清秋江面:斜阳贴近地平线在半个江面铺展开红彤彤的光彩,与斜阳照不到的蓝宝石一样的半个江面相衬,色彩鲜明而光艳。后两句写天上新月、地下露珠,弯月皎洁而明亮,露珠圆润而晶莹,上下映照,整个天地无边明净,闪耀着光辉,欣悦与赞美之辞,脱口而出。作者寓情于景,捕捉住景色中最突出的特征,用精巧的比喻,为大自然敷彩着色,创造了明丽、清新又优美、宁静的意境。【鉴赏】这首诗,有如一幅印象派绘画,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敏锐地把握住景物的光色变化,使画面处处闪动着奇妙的光点,使人清晰地感觉到天光变化给自然景物带来的丰富的色彩效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句描绘日暮时分的秋江印象,极为传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日暮时分的江景最为动人。这时平缓的江流或衔落日,或映馀晖,静谧柔和中杂糅着壮丽与悲凉,往往有一种使人净化、使人震撼、使人陶醉的美。故而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即吟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句,白居易诗将如绮之霞与如练之江联系起来,诗中最有表现力的“诗眼”“铺”字,在诗法上将余霞与江水叠映在一起;在字意上准确地刻画出落日余光平射水面时的景象。因为夕阳平射水面,才不会照澈江水而是在江面镀一层红光。说“残阳铺水”,会使人感到残阳好似一匹柔软、光亮的红绸,在江面上微微地起伏、漂动。诗歌不仅捕捉到日暮时江面上的光色,而且体现出秋江特点。“半江瑟瑟”即与清秋九月的时日相应合。因为秋天雨季已过,潦尽水清,支流夹带泥沙减少;此时江水清碧,如琼如玉,用“瑟瑟”来形容,最为恰切。据明代大学者杨升庵的考证,“瑟瑟”本是宝石名称,因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碧色。诗中“瑟瑟”与“红”对举,自然是写江水颜色之青碧。但在读者的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地用瑟瑟宝石之石质去体味江水之水质,因而对秋江之清澄更增加几分爱重。“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诗人刹那间对江水的一种感觉和印象。因为江水在流动,日光在变化,江面颜色不会机械地分割成红绿两半,或许近处天光下澈,江水呈碧色,远处余晖平铺,江水呈红色;或许微浪迎光处是红色,背光处是碧色。然而只有用“半江瑟瑟半江红”这种大面积的色块对比,才能充分表现出江面上的光色效果。欣赏这样的诗句,或许如久居伦敦的人看到画布上紫色的伦敦雾一样,在诧异、震撼之余才会深深感到其色彩的力度和艺术的真实。“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转关之句,它贯通首尾,说明诗人从日落到月出,一直在江边流连。因此才有“露似真珠月似弓”的夜景印象。“怜”即“怜爱”、“喜爱”。全诗通篇写景,惟“可怜”二字带出感情,而这两个情字却为全诗景语注入诗人的主观色彩。溥露如珠,弦月似弓,并不是多么非凡的景致,也不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在白居易之前的诗文中即有类似的语词。南朝齐王融《风赋》曰“韵珠露之参差”、陈后主《三善殿夕望山灯诗》曰“涸浦如珠露,雕树似花钿。”隋明馀庆《军行》曰“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然而作者将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化、明确化,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组合和表现,便使人感到这一道残阳、半江红碧、如珠秋露、似弓新月都是诗人一己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这感觉完全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才“丽绝韵绝,令人神往”(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是白居易长庆元年(821)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时所作,所写当是长安城外曲江的景色。

()

【诗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司马:官名。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唐代属文官八、九品,品服用青色。比喻极度悲伤。【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更湿。”‖她经不起打击,遇事总是~。【全诗赏析】《琵琶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琵琶女。诗中描写她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演奏家,因此整个诗中的思想感情,都是围绕着音乐的演奏来表现的。音乐是人物出场的引子,是倾诉衷肠的手段,又是引起另一失意者沦落之感的媒介。因此,整个诗的情节安排和进展,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表露,都是结合着和伴随着铮铮然的乐曲进行的。浓烈的音乐气氛,对音乐的生动描写,是该诗艺术上的突出特色。从构思上说,它的情节安排和进展,环环相扣,紧密相接。全诗从诗人“浔阳江头夜送客”发端,在秋风萧瑟的送别场面中,作者特别点出了“举酒欲饮无管弦”的遗憾。这既暗示了主人乃是一个深嗜音乐者,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忽闻水上琵琶声”,在“千呼万唤”的殷勤召唤下,琵琶女出场了。诗人正面描写了她弹奏乐曲的情景,用诗的语言来形容繁音促节的乐声,用乐声的疾徐起伏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她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琵琶女的乐声和凄苦的自诉深深地打动了诗人,而诗人的同情和诉说竟又反转来激起了琵琶女更为凄苦、激荡的感情。而白居易的泪湿青衫,不单是由于他的多情,更主要的还在于诗人心中有忧国忧民的政治苦闷,这种感情比起任何单纯的个人不幸来说,更为深沉、激越。《琵琶行》的高度艺术技巧,还突出地表现在作者熟练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上,尤其是在对音乐的描绘上。为了把无形的、动人的乐声传达给读者,诗人运用了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来形容乐曲的声响和急缓不定的音乐旋律,从而令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特别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语,既形容了声响的轻重交错,又给人一种清脆圆润、和谐悦耳之感。除了对乐声的直接描摹,诗中还着意描写了演奏者的情态、动作,以及听乐者的感受,从而表现了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传达了乐曲的感情。而这又是直接为表现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服务的。

()

【名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与译文]彩笺,用来题诗或写信的彩色精美信笺。尺素,书写用的白色生绢,长约尺许,故称尺素。这里“彩笺”、“尺素”都是书信的代称。兼提二者,是表示寄情达意的殷切。两句的意思是,我想寄信给你诉说内心的思念和愁苦,可是你一去杳无音讯,而天地是这样的广阔,谁知你如今究竟在哪里呢?这两句词,表达了居家的思妇望远怀人而又难通音问的惆怅情绪,造语工巧,文字秀美。

()

典源出处《汉书·终军传》:“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

意映卿卿如晤①: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