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一
北方有位绝色女子,超俗出众卓尔不群。
秋波一闪放弃城市,美目再盼放弃国家。
即使明知倾覆城邦,错过之后哪里再见这个姑娘?
二
李延年(?—前87),西汉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曾在皇帝养狗的地方服役。他的妹妹就是本诗里的“佳人”,倾城倾国,妙解音律。《汉书》记载了关于这首诗的故事:
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这几句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了佳人的独特品质,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被深深打动,立时生出一见佳人的向往之情。李延年的妹妹当即被封为夫人,即李夫人。李延年也因此得宠,被任命为“协律都尉”,主管乐府。
容貌盖世、多才多艺的李夫人遇上汉武帝这样能欣赏、理解自己的一代天骄,真是幸事;可是不幸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李夫人如流星划过夜空,不久就去世了。
汉武帝追悼不已:“是耶?非耶?立之而望,偏何姗姗其来迟!”“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这也是“红颜”一词最早的出处。
汉武帝死后,被汉武帝钦点的辅佐大臣霍光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征和三年(前90),李延年因兄李广利投降匈奴被杀。
三
“北方”,指中山,李延年故乡,在长安之北。也泛指黄河流域。自先秦至汉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心全在黄河流域,故北方多才女佳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王昭君、貂蝉、杨贵妃都是北方人。
“一顾”、“再顾”,写佳人多情,但写得十分含蓄,显得似有情似无情。“倾城”、“倾国”,表现佳人的顾盼之美,成为后人形容美女常用的词。《红楼梦》里,贾宝玉笑称林黛玉是“倾城倾国貌”。
希腊神话中有个美人海伦,人们为她进行了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海伦上城头观战,双方士兵首次见到海伦,惊为天人,都觉得这场战争值得。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海伦可比。
美好的佳人,常常会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少吗?
晋大夫史苏将褒姒与妹喜、妲己并列为“女祸”。夏桀时的妹喜见人沉溺酒池而笑,商纣时的妲己见炮烙之刑而笑,周幽王时的褒姒见烽火戏诸侯而笑:美人一笑而亡国。
周幽王的烽火台在骊山顶上,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也在骊山山顶,看见“一骑红尘”,而“妃子笑”,随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退位,杨贵妃赐死,历史是如此的相似。
可是,纵然是“倾城”、“倾国”,也别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她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啊!
四
中国诗的格局,从《诗经》开始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二加二的结构,两个字的音节。大约到战国后期,南方的楚人歌唱四言诗的时候,在句中或句尾加上一个衬字“兮”,于是开始出现了五言句:“吉日兮良辰”、“广开兮天门”。到《楚辞》演变成“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是三加三的结构,三个字的音节,中间加一个衬字“兮”。
秦汉统一之后,《楚辞》中的骚体,逐渐从诗歌中脱离出来,发展为“赋”的先声。在民间,五言句中的“兮”字被换上一个有意义的实字,成为五言诗句“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变成了二加三的关系。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五胡乱华,一下来了很多新的声音,重新出现二、二、三的关系,就是七言。
这首诗处于诗歌发展史的重要中枢位置。如果用《诗经》四言体可作这样的表述:
“北方佳人,绝世独立,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倾城倾国,佳人难得。”
这首早期的五言诗,还看得出从“兮”字改用实字的痕迹。
“北方兮佳人,绝世兮独立。一顾兮倾城,再顾兮倾国。倾城兮倾国,佳人兮难得。”
同样,第五句“宁不知”三个衬字如果删除,这首诗就是整齐的五言体式: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首诗显示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过渡,当然音乐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
秦朝中央政府已经专门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府机构,名字叫“乐府”。西汉初期的庙堂宫廷音乐歌舞“大抵皆因秦旧事”。汉武帝时,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西域胡乐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影响,在民间的俚歌俗曲中流行着新的音乐。
李延年负责的乐府,是一个庞大的音乐机构,司马相如等文学家曾担任歌辞的写作,各地民间艺人八百多人担任工作人员。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赵、秦、楚各地的歌谣,配上音乐来歌唱;创作和填写歌辞,改编曲调,进行演唱及演奏,等等。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乐府由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变成一种可以入乐的诗体的名称。正如十五国风也来自民间,形成了由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从上古到汉代的“古诗”,“以乐从诗”,入乐歌唱。《易水歌》、《垓下歌》、《越女歌》都是。汉代以后,诗乐分途,不是所有的诗都能人乐歌唱,只能采择那些具有音乐感的诗来合乐。乐府所收集的民歌有著名的《陌上桑》、《上邪》、《焦仲卿妻》等,都是可以入乐的。
当时的时代流行赋体,五言是难得一见的“新声”,多在民间。李延年将其引入上层宫廷,配以美妙动人的新声变曲,配合这种新声变曲的就是最初的五言诗。
五言体逐渐进步,就产生了《上山采蘼芜》这样比较整齐的五言体诗歌。再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古诗十九首》的产生。这时已不再叫“乐府”,而称之为“古诗”。
北方有佳人评价。推荐。爱诗词网。北方有佳人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一北方有位绝色女子,超俗出众卓尔不群。秋波一闪放弃城市,美目再盼放弃国家。即使明知倾覆城邦,错过之后哪里再见这个姑娘?二李延年(?—前87),西汉中山(今河北定州)人,曾在皇帝养狗的地方服役。他的妹妹就是本诗里的“佳人”,倾城倾国,妙解音律。《汉书》记载了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初,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上叹息曰:“善!世岂有此人乎?”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这几句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出了佳人的独特品质,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被深深打动,立时生出一见佳人的向往之情。李延年的妹妹当即被封为夫人,即李夫人。李延年也因此得宠,被任命为“协律都尉”,主管乐府。容貌盖世、多才多艺的李夫人遇上汉武帝这样能欣赏、理解自己的一代天骄,真是幸事;可是不幸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李夫人如流星划过夜空,不久就去世了。汉武帝追悼不已:“是耶?非耶?立之而望,偏何姗姗其来迟!”“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这也是“红颜”一词最早的出处。汉武帝死后,被汉武帝钦点的辅佐大臣霍光追封李夫人为孝武皇后。征和三年(前90),李延年因兄李广利投降匈奴被杀。三“北方”,指中山,李延年故乡,在长安之北。也泛指黄河流域。自先秦至汉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心全在黄河流域,故北方多才女佳人。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中,王昭君、貂蝉、杨贵妃都是北方人。“一顾”、“再顾”,写佳人多情,但写得十分含蓄,显得似有情似无情。“倾城”、“倾国”,表现佳人的顾盼之美,成为后人形容美女常用的词。《红楼梦》里,贾宝玉笑称林黛玉是“倾城倾国貌”。希腊神话中有个美人海伦,人们为她进行了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海伦上城头观战,双方士兵首次见到海伦,惊为天人,都觉得这场战争值得。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海伦可比。美好的佳人,常常会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少吗?晋大夫史苏将褒姒与妹喜、妲己并列为“女祸”。夏桀时的妹喜见人沉溺酒池而笑,商纣时的妲己见炮烙之刑而笑,周幽王时的褒姒见烽火戏诸侯而笑:美人一笑而亡国。周幽王的烽火台在骊山顶上,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也在骊山山顶,看见“一骑红尘”,而“妃子笑”,随后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玄宗退位,杨贵妃赐死,历史是如此的相似。可是,纵然是“倾城”、“倾国”,也别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她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啊!四中国诗的格局,从《诗经》开始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二加二的结构,两个字的音节。大约到战国后期,南方的楚人歌唱四言诗的时候,在句中或句尾加上一个衬字“兮”,于是开始出现了五言句:“吉日兮良辰”、“广开兮天门”。到《楚辞》演变成“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是三加三的结构,三个字的音节,中间加一个衬字“兮”。秦汉统一之后,《楚辞》中的骚体,逐渐从诗歌中脱离出来,发展为“赋”的先声。在民间,五言句中的“兮”字被换上一个有意义的实字,成为五言诗句“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变成了二加三的关系。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五胡乱华,一下来了很多新的声音,重新出现二、二、三的关系,就是七言。这首诗处于诗歌发展史的重要中枢位置。如果用《诗经》四言体可作这样的表述:“北方佳人,绝世独立,一顾倾城,再顾倾国,倾城倾国,佳人难得。”这首早期的五言诗,还看得出从“兮”字改用实字的痕迹。“北方兮佳人,绝世兮独立。一顾兮倾城,再顾兮倾国。倾城兮倾国,佳人兮难得。”同样,第五句“宁不知”三个衬字如果删除,这首诗就是整齐的五言体式:“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首诗显示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过渡,当然音乐在其中起了决定的作用。秦朝中央政府已经专门设立掌管音乐的官府机构,名字叫“乐府”。西汉初期的庙堂宫廷音乐歌舞“大抵皆因秦旧事”。汉武帝时,张骞开辟“丝绸之路”,西域胡乐传入中国。中国传统音乐受到影响,在民间的俚歌俗曲中流行着新的音乐。李延年负责的乐府,是一个庞大的音乐机构,司马相如等文学家曾担任歌辞的写作,各地民间艺人八百多人担任工作人员。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赵、秦、楚各地的歌谣,配上音乐来歌唱;创作和填写歌辞,改编曲调,进行演唱及演奏,等等。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乐府由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变成一种可以入乐的诗体的名称。正如十五国风也来自民间,形成了由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从上古到汉代的“古诗”,“以乐从诗”,入乐歌唱。《易水歌》、《垓下歌》、《越女歌》都是。汉代以后,诗乐分途,不是所有的诗都能人乐歌唱,只能采择那些具有音乐感的诗来合乐。乐府所收集的民歌有著名的《陌上桑》、《上邪》、《焦仲卿妻》等,都是可以入乐的。当时的时代流行赋体,五言是难得一见的“新声”,多在民间。李延年将其引入上层宫廷,配以美妙动人的新声变曲,配合这种新声变曲的就是最初的五言诗。五言体逐渐进步,就产生了《上山采蘼芜》这样比较整齐的五言体诗歌。再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古诗十九首》的产生。这时已不再叫“乐府”,而称之为“古诗”。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处】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译注1】夕阳西下,风光无限美好,只是黄昏将到,美好的景色是不会长的。后来用以说明某些事物虽暂时繁荣兴旺,但不久就要衰败没落下去。【译注2】夕阳西下时的风光固然无限美好,只是黄昏业已临近,美景即将消失在夜幕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晚唐黯淡前途的无限忧虑,情调哀伤。【全诗】《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①乐游原:地名,在古长安南郊,因地势较高,在那里可以看到长安城全貌。②向晚:傍晚。③只是:只可惜。【全诗赏析1】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甚高,四望宽敞,汉宣帝时曾在此建立乐游苑,唐代是游览胜地。诗的前两句点明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一日傍晚(“向晚”),诗人情绪不佳,于是驱车前往乐游原,以排遣“不适”。首二句平平叙起,承接自然。“夕阳无限好”充满了赞叹之情,“只是近黄昏”则语意转化,流露出对“无限好”的“夕阳”即将沉入暮霭的惋惜之情和美景不常的感慨。诗人以精炼浅显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了人们在面对一些即将消逝的美好事物时所产生的共同感受,因而引人共鸣,广为流传。【全诗赏析2】乐游原在长安东南,为唐时登览胜地。诗写意不适时登古原遥望夕阳而触发的感受,警策在后两句其所包蕴的深广意境,“夕阳无限好”是一方面,形容美丽的夕阳佳处无限,引人留恋,亦即“人间重晚晴”的意思;另一方面,形容时已黄昏,夕阳转瞬即逝,令人流连怅惘,徒唤奈何!这就给读者同时提供了乐与悲、存在与消逝、有限与无限等一系列审美对象,任其测之无端,玩之无极。纪昀谓“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同时包含赞美生命、眷念人生和哀挽迟暮的正常老年心态,管世铭谓“消息甚大,为五绝中所未有。”【全诗赏析3】李商隐晚年写的一首五绝:“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的古原即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南,地势高而宽敞,是唐代游览胜地。诗人以平易而精炼的语言,表现了灿烂辉煌的金色斜阳之美,意境壮丽而阔大。在一般人心目中,黄昏夕阳总是同昏暗惨淡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却热烈赞颂“夕阳无限好”,表现出他对夕阳美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诗的形象非常新鲜,有独创性。这也是此诗的一个特点。关于后两句的涵义,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诗人表现他的迟暮之感;有人说是诗人表现对时光的珍惜;也有人猜测诗人以夕阳象征唐王朝,寄寓对国事的忧虑;还有人认为诗中表现了对黄昏、黑夜的厌恶,对阳光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诗人融情人景,创造了一个富有丰富暗示性的象征境界,吸引着读者去想象、体味和探究,这正说明此诗达到了单纯与丰富、定向指意与多种含义的统一。它宛如一颗多面体的水晶石,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迷人的、绚丽的光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处】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译注1】夕阳西下,风光无限美好,只是黄昏将到,美好的景色是不会长的。后来用以说明某些事物虽暂时繁荣兴旺,但不久就要衰败没落下去。【译注2】夕阳西下时的风光固然无限美好,只是黄昏业已临近,美景即将消失在夜幕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晚唐黯淡前途的无限忧虑,情调哀伤。【全诗】《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①乐游原:地名,在古长安南郊,因地势较高,在那里可以看到长安城全貌。②向晚:傍晚。③只是:只可惜。【全诗赏析1】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甚高,四望宽敞,汉宣帝时曾在此建立乐游苑,唐代是游览胜地。诗的前两句点明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一日傍晚(“向晚”),诗人情绪不佳,于是驱车前往乐游原,以排遣“不适”。首二句平平叙起,承接自然。“夕阳无限好”充满了赞叹之情,“只是近黄昏”则语意转化,流露出对“无限好”的“夕阳”即将沉入暮霭的惋惜之情和美景不常的感慨。诗人以精炼浅显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了人们在面对一些即将消逝的美好事物时所产生的共同感受,因而引人共鸣,广为流传。【全诗赏析2】乐游原在长安东南,为唐时登览胜地。诗写意不适时登古原遥望夕阳而触发的感受,警策在后两句其所包蕴的深广意境,“夕阳无限好”是一方面,形容美丽的夕阳佳处无限,引人留恋,亦即“人间重晚晴”的意思;另一方面,形容时已黄昏,夕阳转瞬即逝,令人流连怅惘,徒唤奈何!这就给读者同时提供了乐与悲、存在与消逝、有限与无限等一系列审美对象,任其测之无端,玩之无极。纪昀谓“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同时包含赞美生命、眷念人生和哀挽迟暮的正常老年心态,管世铭谓“消息甚大,为五绝中所未有。”【全诗赏析3】李商隐晚年写的一首五绝:“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的古原即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南,地势高而宽敞,是唐代游览胜地。诗人以平易而精炼的语言,表现了灿烂辉煌的金色斜阳之美,意境壮丽而阔大。在一般人心目中,黄昏夕阳总是同昏暗惨淡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却热烈赞颂“夕阳无限好”,表现出他对夕阳美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诗的形象非常新鲜,有独创性。这也是此诗的一个特点。关于后两句的涵义,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诗人表现他的迟暮之感;有人说是诗人表现对时光的珍惜;也有人猜测诗人以夕阳象征唐王朝,寄寓对国事的忧虑;还有人认为诗中表现了对黄昏、黑夜的厌恶,对阳光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诗人融情人景,创造了一个富有丰富暗示性的象征境界,吸引着读者去想象、体味和探究,这正说明此诗达到了单纯与丰富、定向指意与多种含义的统一。它宛如一颗多面体的水晶石,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迷人的、绚丽的光色。
【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意思】天子召见李白,他却不肯上船,仍然狂饮不止,嘴里还喊着“我是酒中的神仙”。天子:指唐玄宗。据载,玄宗曾泛舟白莲池,高兴之余,召李白前往写序。臣:官吏对皇帝的自称。【鉴赏1】原诗作者杜甫借这首诗描写饮中八仙,八位酒仙喜好杯中物者的事迹。“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两句诗是作者对李白的描述,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诗仙李白性情的豪放与潇洒。【鉴赏2】玄宗某日坐船游乐于江上,曾命令部下邀请李白上船共饮。其时,李白正在长安酒店饮酒,不但不肯遵命去谒见天子,并且很骄傲地回答:“我是酒中的仙人!”以此描写诗仙李白醉酒的情态,及其狂傲的性情。相传李白是个非常喜好喝酒的大诗人,只要喝过一斗酒,就能吟诗百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李白嗜酒成性,狂放不羁的性格。[例]但李白这个狂士早已勘破官场炎凉,乘酒兴,竟违旨拂袖离去。后来杜工部在《饮中八仙》的诗里才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名句。(张笑天、韦连城《睡美人之泪》)二、用以形容嗜酒者有酒便不顾其他的情状或酒后的张狂醉态。[例]狂酒论诗文,才知他酒量不小,且喝后醉态可掬,大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态势,李白是他的敬仰对象,于是“敢与李白拼千樽”成了他的名言。(一曲《写给他与自己》)【全诗】《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解析】关于杜甫这首诗的重叠押韵问题,自宋代开始,常常被诗歌评论家们提起。胡震亨在这里举出汉代的七言古诗《柏梁诗》,批评蔡绦《西清诗话》和刘辰翁《集千家注批点杜诗》“古无此体”的说法是失于深考,他的批评是正确的。《东方朔别传》说:汉武帝曾在柏梁台上召集群臣赋诗,每人各写一句,共同创作了这首《柏梁诗》。此诗每句押韵,共26个韵脚,其中三次出现“之”和“治”,而“时”、“材”、“来”、“哉”也各出现了二次。不过早在宋代,王观国的《学林》卷八即针对此诗说:“子美古、律诗重用韵者亦多,况于《歌》乎!”在列举了杜诗中一些重叠押韵的诗例后,王观国又根据《古诗十九首》中《东城高且长》一篇以及曹植《美女篇》等诗中也有重叠用韵的情况,指出:“子美诗非创意为此者”,“古人诗自有此体格”。事实正是如此,一直到唐代,诗人们对于押韵,创作态度还是相当洒脱灵活的,他们并不以押韵中重复出现同一个韵脚为病,但这必须是服从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即以诗中的贺知章和李白来说,前者掉在井中,居然就沉酣睡去,这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放;后者醉卧酒家,连皇帝的召见也不予理睬,同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傲。这两个“眠”字,能用别的字来代替吗?胡震亨说杜甫“原似有意犯重”,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杜甫为了刻画笔下人物的醉态,“各极其平生醉趣”,以突出他们的性格,不以词害意,也不以韵害词,并不在乎韵脚的重叠。宋代以后,诗人们在押韵时,态度就远不如前代诗人洒脱了。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是以豪放旷达著称的苏轼,在《送江公著知吉州》诗中写下了“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诗句后,因为韵脚重复了“耳”字,所以自己作注,声明:“二‘耳’意不同,故得重用。”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一是名词,一是语气词,意义不同,所以不能认为是重韵。由此可见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是如何拘泥了。因此,杜甫这首诗的重叠用韵,才会长期成为他们议论的话题。不过他们在惊诧之余,终于发现了,在古体诗中,韵脚的适当重叠,倒是能表现出一种“错杂之趣”,而别有特色的。这就是杜甫叠韵成趣的《饮中八仙歌》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自称臣是酒中仙。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意思】天子召见李白,他却不肯上船,仍然狂饮不止,嘴里还喊着“我是酒中的神仙”。天子:指唐玄宗。据载,玄宗曾泛舟白莲池,高兴之余,召李白前往写序。臣:官吏对皇帝的自称。【鉴赏1】原诗作者杜甫借这首诗描写饮中八仙,八位酒仙喜好杯中物者的事迹。“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两句诗是作者对李白的描述,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诗仙李白性情的豪放与潇洒。【鉴赏2】玄宗某日坐船游乐于江上,曾命令部下邀请李白上船共饮。其时,李白正在长安酒店饮酒,不但不肯遵命去谒见天子,并且很骄傲地回答:“我是酒中的仙人!”以此描写诗仙李白醉酒的情态,及其狂傲的性情。相传李白是个非常喜好喝酒的大诗人,只要喝过一斗酒,就能吟诗百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李白嗜酒成性,狂放不羁的性格。[例]但李白这个狂士早已勘破官场炎凉,乘酒兴,竟违旨拂袖离去。后来杜工部在《饮中八仙》的诗里才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名句。(张笑天、韦连城《睡美人之泪》)二、用以形容嗜酒者有酒便不顾其他的情状或酒后的张狂醉态。[例]狂酒论诗文,才知他酒量不小,且喝后醉态可掬,大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态势,李白是他的敬仰对象,于是“敢与李白拼千樽”成了他的名言。(一曲《写给他与自己》)【全诗】《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解析】关于杜甫这首诗的重叠押韵问题,自宋代开始,常常被诗歌评论家们提起。胡震亨在这里举出汉代的七言古诗《柏梁诗》,批评蔡绦《西清诗话》和刘辰翁《集千家注批点杜诗》“古无此体”的说法是失于深考,他的批评是正确的。《东方朔别传》说:汉武帝曾在柏梁台上召集群臣赋诗,每人各写一句,共同创作了这首《柏梁诗》。此诗每句押韵,共26个韵脚,其中三次出现“之”和“治”,而“时”、“材”、“来”、“哉”也各出现了二次。不过早在宋代,王观国的《学林》卷八即针对此诗说:“子美古、律诗重用韵者亦多,况于《歌》乎!”在列举了杜诗中一些重叠押韵的诗例后,王观国又根据《古诗十九首》中《东城高且长》一篇以及曹植《美女篇》等诗中也有重叠用韵的情况,指出:“子美诗非创意为此者”,“古人诗自有此体格”。事实正是如此,一直到唐代,诗人们对于押韵,创作态度还是相当洒脱灵活的,他们并不以押韵中重复出现同一个韵脚为病,但这必须是服从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即以诗中的贺知章和李白来说,前者掉在井中,居然就沉酣睡去,这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放;后者醉卧酒家,连皇帝的召见也不予理睬,同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傲。这两个“眠”字,能用别的字来代替吗?胡震亨说杜甫“原似有意犯重”,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杜甫为了刻画笔下人物的醉态,“各极其平生醉趣”,以突出他们的性格,不以词害意,也不以韵害词,并不在乎韵脚的重叠。宋代以后,诗人们在押韵时,态度就远不如前代诗人洒脱了。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是以豪放旷达著称的苏轼,在《送江公著知吉州》诗中写下了“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诗句后,因为韵脚重复了“耳”字,所以自己作注,声明:“二‘耳’意不同,故得重用。”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一是名词,一是语气词,意义不同,所以不能认为是重韵。由此可见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是如何拘泥了。因此,杜甫这首诗的重叠用韵,才会长期成为他们议论的话题。不过他们在惊诧之余,终于发现了,在古体诗中,韵脚的适当重叠,倒是能表现出一种“错杂之趣”,而别有特色的。这就是杜甫叠韵成趣的《饮中八仙歌》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大唐创业起居注》
记载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王朝过程中言行功业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温大雅撰。温大雅(约573—629),字彦弘,太原祁(今山祁县)人,以才辩知名,曾随李渊起兵,为李渊所看重,久掌机要,乃将所见所闻编撰成书,全书仅3卷,自隋大业十三年(617)五月始,至武德元年(618)五月止,共357日。上卷记李渊起兵至发引48天事;中卷记从太原进克长安126天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天事,其间正是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正式建唐称帝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史料极其重要,由于温氏长期参予机务,材料不但丰富翔实,而且可靠得多,且书著成于唐初,距玄武门之变尚有八、九年,所以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李渊及太子李建成在创建唐朝过程中的作用,可补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之不足,该书现存较早刊本,有明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刻本,胡震亨《秘册汇函》刻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刻本。光绪九年(1883),缪荃孙在京师收集到黄荛圃藏影宋钞本和章硕卿蓝格钞本,乃与《学津讨原》本互相校定,后刊入《藕香零拾》。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以影印汲古阁《津逮秘书》本为工作本,参考毛刻原本。《藕香零拾》本,北京图书馆所藏清吴翌凤影宋钞本,藏园主人傅增湘批校之汲古阁本,互相校定而成。
大唐创业起居注。推荐。爱诗词网。《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王朝过程中言行功业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温大雅撰。温大雅(约573—629),字彦弘,太原祁(今山祁县)人,以才辩知名,曾随李渊起兵,为李渊所看重,久掌机要,乃将所见所闻编撰成书,全书仅3卷,自隋大业十三年(617)五月始,至武德元年(618)五月止,共357日。上卷记李渊起兵至发引48天事;中卷记从太原进克长安126天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天事,其间正是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正式建唐称帝这一重要历史时期,史料极其重要,由于温氏长期参予机务,材料不但丰富翔实,而且可靠得多,且书著成于唐初,距玄武门之变尚有八、九年,所以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李渊及太子李建成在创建唐朝过程中的作用,可补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之不足,该书现存较早刊本,有明毛晋汲古阁《津逮秘书》刻本,胡震亨《秘册汇函》刻本,清张海鹏《学津讨原》刻本。光绪九年(1883),缪荃孙在京师收集到黄荛圃藏影宋钞本和章硕卿蓝格钞本,乃与《学津讨原》本互相校定,后刊入《藕香零拾》。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大唐创业起居注》,是以影印汲古阁《津逮秘书》本为工作本,参考毛刻原本。《藕香零拾》本,北京图书馆所藏清吴翌凤影宋钞本,藏园主人傅增湘批校之汲古阁本,互相校定而成。
【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注】沉重而单调的声声戍边更鼓,天边孤雁凄楚而悲凉的鸣叫声,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秋夜显得更加冷落寂寥。战事频繁,道路堵塞,阻断人行。白露节的夜晚,遥望空中明月,不禁思念舍弟。古诗中见月思人是常见的题材,而诗人独辟新径,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于景中,本是普天同月,却偏要说家乡月明,足见乡情的深沉【全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赏析】阅读下文,完成1—3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诗。2.从诗中____和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答:_____[题解]第1题。考查文学常识。答案:诗圣律第2题。考查对诗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的把握。本题承第1题“诗史”。答案:从以下五句中写出两句: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第3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答案: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边秋一雁声。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注】沉重而单调的声声戍边更鼓,天边孤雁凄楚而悲凉的鸣叫声,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秋夜显得更加冷落寂寥。战事频繁,道路堵塞,阻断人行。白露节的夜晚,遥望空中明月,不禁思念舍弟。古诗中见月思人是常见的题材,而诗人独辟新径,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于景中,本是普天同月,却偏要说家乡月明,足见乡情的深沉【全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赏析】阅读下文,完成1—3题。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奉为____。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____诗。2.从诗中____和____等句子,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3.作者为什么要说“月是故乡明”?答:_____[题解]第1题。考查文学常识。答案:诗圣律第2题。考查对诗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的把握。本题承第1题“诗史”。答案:从以下五句中写出两句:戍鼓断人行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第3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答案:诗人思念故乡,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突出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诗句】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出处】唐·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意思】我在心中想念着你,正是秋天的夜里;此刻我一面散步,一面吟咏着初凉的天气。【全诗】《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注释】①诗题一作《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邱员外,指邱丹,苏州嘉兴人,曾为仓部员外郎、祠部员外郎,故名。韦应物在苏州任刺史时,邱丹隐居临平山(今浙江余杭县东北),二人常有唱和。②属(zhu):值。③幽人:幽居之人,指邱员外。【全诗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邱二十二,名丹,诗人邱为之弟,当时邱丹正在山中学道。诗前二句写诗人自己,即怀人之人。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次句描写诗人徘徊低吟的情形,承接自然。后半首写在山中学道的邱丹,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由前二句生发,又是前两句的深化。全诗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这首诗是韦应物五绝的代表作之一。施补华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岘佣说诗》)
怀君属秋夜。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出处】唐·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意思】我在心中想念着你,正是秋天的夜里;此刻我一面散步,一面吟咏着初凉的天气。【全诗】《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唐].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注释】①诗题一作《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邱员外,指邱丹,苏州嘉兴人,曾为仓部员外郎、祠部员外郎,故名。韦应物在苏州任刺史时,邱丹隐居临平山(今浙江余杭县东北),二人常有唱和。②属(zhu):值。③幽人:幽居之人,指邱员外。【全诗赏析】这是一首怀人诗。邱二十二,名丹,诗人邱为之弟,当时邱丹正在山中学道。诗前二句写诗人自己,即怀人之人。首句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次句描写诗人徘徊低吟的情形,承接自然。后半首写在山中学道的邱丹,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由前二句生发,又是前两句的深化。全诗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这首诗是韦应物五绝的代表作之一。施补华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岘佣说诗》)
【诗句】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处】唐·温庭筠《瑶瑟怨》。【意思】月照银床竹簟冰凉寻梦不成,碧天明净如水白云纤柔轻盈。凄厉的雁声渐远向潇湘飞去,皎月空照华丽楼阁分外朗明。【全诗】《瑶瑟怨》.[唐].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解题】瑶瑟,为玉镶的华美之瑟。瑟声悲怨,古诗中多用来抒写女子哀怨之情。这首诗所描写的也是一个女子与丈夫分别不能团聚的哀怨。【注释】①瑶瑟:瑟的美称,为拨弦乐器。②冰簟:喻竹席之凉。银床:指月光照射床上,也写出凉意,此时应可酣眠入梦。③潇湘:河流名,今湖南省内。十二楼:《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注引应邵的话说,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之处。这里借用其名以称诗中的妇女所居住的楼。【全诗鉴赏】《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古诗中,瑟声哀怨常和别离之悲相联。诗题即暗示本诗所写的是女人别离的悲怨之情。首句正面写女主人公。“梦不成”值得细品。聚会渺茫无期,只得寄情思于梦幻。然而一觉醒来,才发觉连梦中之幽会也未曾有过,伴随自己的,只有那浸透着秋夜寂寞凉意的冰簟银床而已。次句暂且放下女主人公情思,宕开一笔去写景,一幅清冷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夜沉沉,长空澄碧,冷月似水,浮云如纱。此一景致,不仅衬托出女主人公轻柔姣媚之态,而且烘托出她清冷孤寂的无限愁绪。前两句是从视觉角度着笔,第三句则是从听觉角度写景。朦胧月色中,高飞碧空的大雁肉眼难见,只是在听到雁叫声时才注意到。秋夜寂寂,月色凄清,雁叫声更平添凄凉气氛。雁可传书,雁声南去,不用说,此时此刻女主人公的满腔思绪也被牵引到良人羁留的潇湘边。末句又回到视觉角度写景,只画明月笼罩中的“十二楼”。因为相传十二楼乃仙人之居所,诗人借以形容楼阁华丽,楼中主人柔美皎洁。“月自明”的“自”字用得妙极,面对明月,人会勾起团圆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高楼,真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玉户帘中卷不去”呀!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外,全是景物描写,就像几个组合巧妙的特写镜头,渲染出一种和女主人公相思别离之哀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也许它只能给读者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意象却将长留脑际。
十二楼中月自明。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出处】唐·温庭筠《瑶瑟怨》。【意思】月照银床竹簟冰凉寻梦不成,碧天明净如水白云纤柔轻盈。凄厉的雁声渐远向潇湘飞去,皎月空照华丽楼阁分外朗明。【全诗】《瑶瑟怨》.[唐].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解题】瑶瑟,为玉镶的华美之瑟。瑟声悲怨,古诗中多用来抒写女子哀怨之情。这首诗所描写的也是一个女子与丈夫分别不能团聚的哀怨。【注释】①瑶瑟:瑟的美称,为拨弦乐器。②冰簟:喻竹席之凉。银床:指月光照射床上,也写出凉意,此时应可酣眠入梦。③潇湘:河流名,今湖南省内。十二楼:《汉书·郊祀志下》“五城十二楼”注引应邵的话说,昆仑山上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之处。这里借用其名以称诗中的妇女所居住的楼。【全诗鉴赏】《汉书·郊祀志》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古诗中,瑟声哀怨常和别离之悲相联。诗题即暗示本诗所写的是女人别离的悲怨之情。首句正面写女主人公。“梦不成”值得细品。聚会渺茫无期,只得寄情思于梦幻。然而一觉醒来,才发觉连梦中之幽会也未曾有过,伴随自己的,只有那浸透着秋夜寂寞凉意的冰簟银床而已。次句暂且放下女主人公情思,宕开一笔去写景,一幅清冷淡远的碧空夜月图,秋夜沉沉,长空澄碧,冷月似水,浮云如纱。此一景致,不仅衬托出女主人公轻柔姣媚之态,而且烘托出她清冷孤寂的无限愁绪。前两句是从视觉角度着笔,第三句则是从听觉角度写景。朦胧月色中,高飞碧空的大雁肉眼难见,只是在听到雁叫声时才注意到。秋夜寂寂,月色凄清,雁叫声更平添凄凉气氛。雁可传书,雁声南去,不用说,此时此刻女主人公的满腔思绪也被牵引到良人羁留的潇湘边。末句又回到视觉角度写景,只画明月笼罩中的“十二楼”。因为相传十二楼乃仙人之居所,诗人借以形容楼阁华丽,楼中主人柔美皎洁。“月自明”的“自”字用得妙极,面对明月,人会勾起团圆期望。但月本无情,仍自照高楼,真是“何事长向别时圆”,“玉户帘中卷不去”呀!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外,全是景物描写,就像几个组合巧妙的特写镜头,渲染出一种和女主人公相思别离之哀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也许它只能给读者一个朦胧的印象,但那具有浓郁诗意的意象却将长留脑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