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朗读

费尔巴哈生平简介,费尔巴哈历史评价,费尔巴哈怎么死的?





路德维希·安德累斯·费尔巴哈(LudwigFeuer-bach,1804—1872),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

费尔巴哈于1804年7月28日诞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的兰得休特城。他的父亲安塞尔谟·费尔巴哈是著名的刑法学家,曾经从法学观点批判过封建制度的专横。费尔巴哈有三个兄长、一个弟弟和三个妹妹。大哥约瑟夫·安塞尔谟是弗赖堡大学的考古学教授,二哥卡尔是数学教授,三哥艾杜阿德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启蒙主义思想的法学家。

费尔巴哈少年时代的生活并不安定。他父母之间的关系一度很不和谐。随着父亲工作地点的频繁调动,他多次转学。先在慕尼黑上天主教小学。后来在斑堡和安斯巴哈等地上中学。在中学期间,他深受宗教课老师特·勒姆斯的影响。1822年秋,费尔巴哈从中学毕业,至1823年春,他一直在安斯巴哈的家中学习神学。

1823年秋,费尔巴哈进入德国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在这所大学里,他对许多教授的讲课都不满意,唯一感兴趣的是卡尔·道布讲的《神学道德》和《论恶的起源》等思辩神学课。由于这位神学教授的影响,费尔巴哈在1824年转学到了柏林。柏林大学为费尔巴哈的思想打开了一个新天地。1825年夏,他又转入哲学系学习,听完了黑格尔的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为黑格尔的思辨力量所倾倒。

在柏林期间,费尔巴哈保持着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但在听完两年课程以后,他对黑格尔哲学的前提和抽象性质开始产生了怀疑。他问道,思维和存在,逻辑和自然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凭什么理由可以从逻辑转到自然呢?他认为,假如没有自然本身的存在,逻辑这个童贞玉女是永远不可能生出它来的。1826年费尔巴哈离开柏林。在向黑格尔告别时,他对这位尊敬的老师表示,以后他要转向同思辨哲学对立的其它科学。

1827年,费尔巴哈进入爱尔兰根大学。学习了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接着,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家里准备博士论文。用拉丁文写的论文题为《论统一的、普遍的和无限的理性》,是献给黑格尔的,其内容也是按照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来写的。

1828年2月28日,费尔巴哈在爱尔兰根大学通过博士论文的答辩。从这年起到1832年,他在这所大学担任讲师,讲授哲学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1830年,费尔巴哈在纽伦堡匿名出版一本小册子《论死与不死》。这件事给他整个学术生涯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是同正统的基督教教义相背离的。它否定了个人的不死,证明只有人类作为精神上、道德上的实体即“类意识”,才是永恒和绝对的。费尔巴哈这些大胆思想发表后,立刻引起强烈的反响。在宗教神学具有无上权威的德国,它被看作是大逆不道。行政当局和宗教人士纷纷加以讨伐,小册子被政府没收。人们很快就知道了谁是这本书的作者。费尔巴哈不仅受到父亲和社会舆论的严厉谴责,而且被大学辞退,赶出了校门。

费尔巴哈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他把在爱尔兰根大学的讲稿加工整理,写成了三部哲学史著作。1833年出版《从培根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四年后相继出版了《对莱布尼兹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尔·培尔》(1838)。这些著作并没有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但是,他对培根、斯宾诺莎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给予热情的评价。他明确地把理性同宗教、哲学同神学对立起来,把哲学史看作是人类理性从神学下解放出来的过程。这表明费尔巴哈在转向唯物主义的道路上,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他的哲学史著作,博得广泛的社会声誉,受到朋友们的赞扬。这期间,他还应《柏林科学评论年鉴》的约稿,撰写了评论黑格尔《哲学史》的文章。1834年发表《亚培拉和赫依斯,或作家与人》这部幽默哲学格言集,再度讨论了关于死与不死的问题。

尽管在大学校门外费尔巴哈也能从事著述,但他还是希望能够回到学院的讲台。1836年费尔巴哈作了最后一次努力,亲自向爱尔兰根大学提出任教申请。这所大学副校长恩格尔加尔特答复他说,主要的障碍是人们传说他是《论死与不死》的作者,如果他愿意公开“辟谣”加以否认,就有可能回到大学。但是费尔巴哈不愿背弃自己的思想,以奴颜婢膝作代价去换取职位。这时,费尔巴哈终于完全明白他同上层社会和官方学院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永远没有可能再登上大学讲台了。他内心深感痛苦,却并不颓丧。在他看来,丧失公职也是一种解放,从此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使费尔巴哈感到欣慰的是他结识了一位能够理解自己的姑娘贝尔特·列夫。从1834年起,他们彼此间就有频繁的书信来往。1837年11月12日结成了终生伴侣,一同迁居在弗兰根中部纽伦吉亚的布鲁克堡村。贝尔特·列夫是这个村一家瓷器工厂的股东。他在工厂旁边安下家,依靠妻子的产业和自己的著作收入,维持着俭朴的生活。在这远离德国科学文化中心的穷乡僻壤,费尔巴哈渡过了将近25个年头,几乎没有离开过。

然而费尔巴哈并没有同城市的精神生活断绝联系。他参加了正在兴起的青年黑格尔运动,把卢格主编的《德意志艺术和科学哈雷年鉴》作为发表自己思想的阵地。从1837年10月卢格向他约稿到1843年这家刊物被政府查禁,费尔巴哈一直是它的积极撰稿人。他在这家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对青年黑格尔运动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偏僻小村的独居生活,给学术研究带来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他的朋友加普和卢格都极力劝他搬到海德堡或哈雷去居住。他拒绝了。他感到自由地生活在宁静的大自然里,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正是在以自然为对象的沉思中,同时在青年黑格尔运动和宗教批判的推动下,费尔巴哈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

1838年底和1839年春,他发表过两篇文章,批判黑格尔关于宗教和哲学对象同一的思想,强调二者的根本区别。1839年8月和9月,费尔巴哈在《哈雷年鉴》上发表了一篇宣言式的论文《黑格尔哲学批判》。这是他的世界观根本转变的标志。这篇论文正式表明了他同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彻底决裂,在文章里,费尔巴哈从感性存在和具体现实出发,批判了黑格尔对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颠倒,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具体现实,而是具体现实决定观念。哲学就是关于真实的、整个的现实界的科学,而现实的总和就是自然界。最深奥的秘密就在最简单的自然物里面。只有回到自然,才是幸福的源泉。在这里,费尔巴哈为他建立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1841年夏末,费尔巴哈最著名的代表作《基督教的本质》在莱比锡出版。在这部著作里,着重研究了基督教的起源和本质的问题,把宗教批判和无神论思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远远超出了青年黑格尔派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的争论水平。费尔巴哈在书中指出,理性、意志、心是人的本质,而基督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依赖感是宗教产生的根源。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必须打破对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幻想,确认人就是人的上帝,用对人类的爱来代替对上帝的爱。费尔巴哈阐述的这些思想,有力地打击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主义,促使青年黑格尔派的加速解体和先进意识的重大发展,在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恩格斯所说:“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①后来这部著作被翻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在世界各地。

1841年以后,费尔巴哈致力于研究新哲学的建立问题。1842年他写出《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1843年又出版《未来哲学原理》。这两本小册子由于政府的查禁,是在瑞士苏黎世出版的。这是两部具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在这两本书里,费尔巴哈第一次对自己所建立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作了系统地阐述和论证。这表明他的世界观转变的最后完成。费尔巴哈在书中指出了唯心主义同宗教的血缘关系和共同根源。他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的神学论证,唯心主义是宗教的哲学论证。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是“神学最后的避难所和最后的理性支柱”。要扬弃神学,就要扬弃思辨哲学。而要恢复被神学颠倒了的人的真正本质,就要将“神学变为人本学”。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叫做“人本学”或“人本主义”。他认为,人本学就是“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的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自然先于精神,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它的特性是有形的、多样的、感性的。时间空间是自然的存在形式。只有自然的必然性,而没有超自然的力量。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感性的存在。人的本性在于肉体和灵魂的统一。感性肉体是基础,灵魂是属性,二者是不可分的。他还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它的基础或原因是客观的。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自然,深入它的奥秘。

在神学和唯心主义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德国,费尔巴哈奋起批判宗教,批判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并且继承了黑格尔的某些辩证思想,对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这是他在哲学史上的巨大历史功绩。但由于长期脱离社会实践,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他没有也不可能摆脱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和直观性。他不懂得人的社会本质,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1843年,费尔巴哈曾同卢格和马克思等人筹办的《德法年鉴》有过接触。这年5月,卢格邀请费尔巴哈为年鉴的创刊号撰稿,7月又去布鲁克堡同他面商。马克思也曾为此给他写信。费尔巴哈赞同他们的行动,但不完全同意他们的纲领,他怀疑通过革命是否能根本改造德国。他拒绝了卢格和马克思再三的约请。不久,由于意见分歧,他同卢格的关系也破裂了。

费尔巴哈所重视的是宗教问题。他认为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扬弃宗教异化来解决。1845年他发表《宗教的本质》这部重要著作,1846年又发表《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他把对宗教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基督教以前的自然宗教,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无神论思想。

费尔巴哈思想发生根本转变的时候,正是他的祖国在经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历史时期。1844年6月,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1848年,德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费尔巴哈赞成资产阶级民主制,相信对君主制度和等级制度的末日审判终将到来。但他认为那是遥远未来的事。他不懂得正在发生的革命的意义,不愿投身到建立民主制度的实际斗争中去。在革命高潮中,他所作的只是一件事:1848年12月1日到1849年3月2日,应海德堡大学生的邀请,去海德堡讲演。那时费尔巴哈在大学生和许多工人中有很高的声望,被看作是自由思想的象征。但大学当局拒绝他走进校门,他只得在市政大厅发表演说。这就是后来在1851年出版的《宗教本质讲演录》。这是他对自己的哲学和宗教思想的综合性论述。在海德堡,费尔巴哈曾经被推举为代表,出席过1849年5月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国民议会。会议以资产阶级代表为主,但费尔巴哈对它持消极的态度,他说他只是一个“批判的观者或听者”。

1849年,革命失败,反动势力更加猖獗。许多所谓的革命思想家如卢格等人,都投身到了反革命营垒。费尔巴哈回到布鲁克堡,致力于自己的研究工作。他仍然保持着激进的民主主义的信念。在寄给侨居美洲的朋友加普的信中,他写道:“欧洲是监狱。自由和囚禁的差别纯粹是量的问题。……我永远感到自己是一个囚徒。”他深切地感到自己同现实的严重冲突。在五十年代,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用了5年时间埋头研究希腊罗马和希伯来有关基督教的材料,写出《神谱》一书,于1857年发表。可是这本书没有产生什么影响。此后,他拒绝朋友们的劝告,不愿投稿于任何报纸杂志,沉默了将近10年之久。

费尔巴哈的晚年生活十分凄苦。1859年他妻子在布鲁克堡的那家工厂破产倒闭。他们失去了产业,不得不离开这个给了他们多年生活乐趣的令人留恋的环境,迁居到纽伦堡附近一个小村镇雷亨堡去,在那里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费尔巴哈曾经一度中断了同当时文化潮流的联系。他痛苦地感到参考书的缺乏而又无力购买。但是在世界各地有许多朋友关心着他,在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英国、美国有不少人发起了一个募集基金运动,来援助费尔巴哈的生活。这位老人在友情的支持下,顶着窘迫生活的压力,仍然努力从事著述。从1863到1866年写作了《论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特别是从意志自由方面着眼》,于1866年出版。在1867到1869年贫病交加的日子里,费尔巴哈还写出《论幸福》一书。这是他的最重要的伦理学著作。可惜这部著作和其它许多关于伦理学的有价值的札记手稿,在他生前没有来得及出版。费尔巴哈伦理学著作,从“合理的利己主义”立场出发,批判了神学禁欲主义的伦理思想。应当肯定,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的积极意义,对后来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也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当然,对于那时正在兴起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来说,他所鼓吹的超阶级的人类之爱,是不可取的。费尔巴哈在晚年也曾努力学习过一些社会主义的文献,研究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并于1870年参加了德国社会民主党。

1869年以后,费尔巴哈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坏,在发生几次中风之后,终于在1872年9月13日与世长辞。15日被安葬在纽伦堡的约翰公墓。社会民主党派一位代表以国际工人协会的名义,以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名义,以费尔巴哈的友人马克思、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等人的名义,在墓前献上花圈。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以高度评价。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若转载本篇文章,请保留本文出处与链接。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580.html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注】群峰连绵,山峦重叠,峰回路转,山道曲折,盘旋变化不定。山上,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使人留恋。倏忽间,日薄西山,就到了黄昏。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的夸张,洗炼的语言,描绘出梦中天姥山绮丽、明媚的景色。“迷”、“倚”不仅写出山中花石之美、之奇,而且反映出诗人渴望光明,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注:倚,靠。暝(míng),黄昏。

()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

昭阳趣史

明墨庄主人刊本《昭阳趣史》

()

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

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

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

()

【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出处】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意思】天子召见李白,他却不肯上船,仍然狂饮不止,嘴里还喊着“我是酒中的神仙”。天子:指唐玄宗。据载,玄宗曾泛舟白莲池,高兴之余,召李白前往写序。臣:官吏对皇帝的自称。【鉴赏1】原诗作者杜甫借这首诗描写饮中八仙,八位酒仙喜好杯中物者的事迹。“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两句诗是作者对李白的描述,由此可以明显看出:诗仙李白性情的豪放与潇洒。【鉴赏2】玄宗某日坐船游乐于江上,曾命令部下邀请李白上船共饮。其时,李白正在长安酒店饮酒,不但不肯遵命去谒见天子,并且很骄傲地回答:“我是酒中的仙人!”以此描写诗仙李白醉酒的情态,及其狂傲的性情。相传李白是个非常喜好喝酒的大诗人,只要喝过一斗酒,就能吟诗百篇。【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李白嗜酒成性,狂放不羁的性格。[例]但李白这个狂士早已勘破官场炎凉,乘酒兴,竟违旨拂袖离去。后来杜工部在《饮中八仙》的诗里才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名句。(张笑天、韦连城《睡美人之泪》)二、用以形容嗜酒者有酒便不顾其他的情状或酒后的张狂醉态。[例]狂酒论诗文,才知他酒量不小,且喝后醉态可掬,大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态势,李白是他的敬仰对象,于是“敢与李白拼千樽”成了他的名言。(一曲《写给他与自己》)【全诗】《饮中八仙歌》.[唐].杜甫.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解析】关于杜甫这首诗的重叠押韵问题,自宋代开始,常常被诗歌评论家们提起。胡震亨在这里举出汉代的七言古诗《柏梁诗》,批评蔡绦《西清诗话》和刘辰翁《集千家注批点杜诗》“古无此体”的说法是失于深考,他的批评是正确的。《东方朔别传》说:汉武帝曾在柏梁台上召集群臣赋诗,每人各写一句,共同创作了这首《柏梁诗》。此诗每句押韵,共26个韵脚,其中三次出现“之”和“治”,而“时”、“材”、“来”、“哉”也各出现了二次。不过早在宋代,王观国的《学林》卷八即针对此诗说:“子美古、律诗重用韵者亦多,况于《歌》乎!”在列举了杜诗中一些重叠押韵的诗例后,王观国又根据《古诗十九首》中《东城高且长》一篇以及曹植《美女篇》等诗中也有重叠用韵的情况,指出:“子美诗非创意为此者”,“古人诗自有此体格”。事实正是如此,一直到唐代,诗人们对于押韵,创作态度还是相当洒脱灵活的,他们并不以押韵中重复出现同一个韵脚为病,但这必须是服从内容和感情的需要,杜甫的这首《饮中八仙歌》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即以诗中的贺知章和李白来说,前者掉在井中,居然就沉酣睡去,这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放;后者醉卧酒家,连皇帝的召见也不予理睬,同一个眠”字,突出了他醉后的狂傲。这两个“眠”字,能用别的字来代替吗?胡震亨说杜甫“原似有意犯重”,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杜甫为了刻画笔下人物的醉态,“各极其平生醉趣”,以突出他们的性格,不以词害意,也不以韵害词,并不在乎韵脚的重叠。宋代以后,诗人们在押韵时,态度就远不如前代诗人洒脱了。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是以豪放旷达著称的苏轼,在《送江公著知吉州》诗中写下了“方将华省起弹冠,忽忆钓台归洗耳”,“簿书期会得余闲,亦念人生行乐耳”诗句后,因为韵脚重复了“耳”字,所以自己作注,声明:“二‘耳’意不同,故得重用。”虽然是同一个字,但一是名词,一是语气词,意义不同,所以不能认为是重韵。由此可见他们在这一问题上是如何拘泥了。因此,杜甫这首诗的重叠用韵,才会长期成为他们议论的话题。不过他们在惊诧之余,终于发现了,在古体诗中,韵脚的适当重叠,倒是能表现出一种“错杂之趣”,而别有特色的。这就是杜甫叠韵成趣的《饮中八仙歌》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

【诗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茅草飞过江去,洒满郊野,有的在高耸的大树颠上牵挂,有的在低洼的水塘中浮漂。【全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鉴赏】公元七五九年,杜甫辗转流浪至成都,于浣花溪边觅得一块荒地,在友人的鼎力帮助下建造了一座茅屋,这便是后来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杜甫草堂,惜乎草堂并不坚固,竟毁于公元七六一年八月的一场风雨。这首诗便是杜甫在那场彻夜难眠的风雨中产生的。全诗可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八月秋高风怒号”至“下者飘转沉塘坳”),着力写茅屋为秋风所破之情景。首句着一“怒”字,将物拟人,极言风势之猛,风力之大。接着,诗人又下了两个表现力极强的动词“卷”、“飞”,赋予风以强烈的动感。揽读之下,顿觉天风海雨,直逼而来。“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即刻意造情:一种焦灼难耐却又无可奈何之情于此曲曲透出。第二层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至“归来倚杖自叹息”)通过对顽童抢草情状的描述,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孤守困境的忧叹。“公然”二字极为传神,生动描画出“顽童”“抱茅入竹”的调皮情态。从结构上看,这一层次则为全诗收梢处的感情升华埋下了伏笔。第三层次(“俄顷风定云墨色”至“长夜沾湿何由彻”)具体表现了诗人于雨夜中忧愁难眠的苦况。风定云黑,黯夜将至。诗人的愁情苦绪随着时间的推移益加强烈:那“冷似铁”的“布衾”已不足以御寒,且被“未断绝”的雨水所浸透。诗人的困窘可知,由此所能发的愁绪可知。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叹息,而是将风雨飘摇的茅屋与战乱频仍、哀鸿遍野的国家联系起来,将对苦境的忧叹转为对天明的企盼:“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两句由近及远,寄慨遥深,并自然地完成了向最后一个层次的过渡。第四层次以直抒胸臆的方式,集中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至此,诗人超越了一己的痛苦,将思想感情升华到一个崇高的境界。“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读着这样的结句,一个忧国忧民、苦身利人的伟人形象便矗立在我们面前!从艺术上看,这首诗注重描写、叙述与抒情三者的有机结合,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风格质朴,举凡这些,都大大增强了诗情的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