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以渐
一、开代文章第一家
明末,社会动荡不安;清初,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清朝建立之后,经过一段恢复和发展,清廷便决定开科大选。在清代首次科考中,傅以渐一举夺魁,成为首科状元,名扬天下,声震故里。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东昌府聊城(今属山东)人。聊城位于运河之畔,明清之际已是人文荟萃之地。据县志记载,此地民风极其淳朴,士多才俊,文风为诸邑之冠,武风亦极一时之盛。傅氏子孙便是借这个人杰地灵的环境发展起来的,不但出了政界要员,文苑名家,还出了武林高手。
翻阅傅氏族谱,便可知道傅状元的先世。其远祖是吉安府永丰(今属江西)人,其聊城初祖,名回祖,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任冠县(今属山东)县令。冠县在明代属东昌府。傅回祖治理冠县很有政绩。据清初人所撰傅氏碑文说,回祖公任冠县县令时,颇有善政,百姓不忍其离去,回祖公乃留三子以抚慰之。又据说,回祖公的夫人精勘舆之学,认为卜居聊城,后世必可腾达,因此寓居北方,不再南归。自此,傅氏在聊城繁衍生息,务农经商,治文习武,荣耀家室,兴国安邦,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家族。
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十月十二日,傅以渐出生在聊城这块宝地上。他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强记博闻,成绩斐然。
3岁能诵书,5岁熟读经史,10岁便写得一手好文章,曾被选为诸生,受业于莘县(今属山东)少司空孙兴公,每次考试皆夺魁,乡人赞不绝口。后在聊城城东南书院读书,众生辍学,惟独傅以渐攻读不懈。16岁时,随人去北京,见旅舍墙壁题有鼓励人砺志上进的话,大加感叹,矢志进取。时值明末大乱,他闭门苦读,无意应试,时人莫测其高深。当时他家境贫寒,作文章时苦于缺少纸张,便在墙壁上起草,文章写成后再将字迹擦去,以备再用;夜间读书,有时没有灯火,便焚香以为照明之具。有一次,土匪围攻聊城,城垣几被攻破,他仍朗诵典籍,有如平时。有人问他:“生死已在目前,还读什么书?”他坦然答道:“死生不过是天命罢了!”正是由于他不畏时乱,不避家贫,苦志力学,博通群书,所以才一举夺魁,终成大器。
顺治二年(1645),清廷首次开科取士。其时,傅以渐35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参加乡试,得中举人。第二年二月,他马不停蹄赴京会试,三月发榜,他榜上有名,成为贡士。四月,参加殿试,得中一甲一名进士,成为清代第一个状元。此后,故里的傅氏过年写春联时,常以“开代文章第一家”为下联,以示荣耀。
二、仕宦15年
傅以渐得中状元,深受清廷重视,屡屡封官晋升。当年即授弘文院修纂,次年,充会试同考官。顺治五年,充《明史》纂修官。八年闰二月,迁国史院侍讲。九年正月,充《太宗文皇帝实录》纂修官;六月,迁左庶子。十年正月,迁秘书院侍讲学士;五月,迁少詹事;闰六月,擢国史院学士;七月,教习庶吉士。十一年八月,授秘书院大学士。十二年正月,傅以渐奉诏陈述时务,上安民三事,甚合国情君意,顺治皇帝又命他作《资政要览后序》。当年二月,又加封太子太保,自此他便成为康熙的尊师。不久,改任国史院大学士,兼文武殿试读卷官,并充任总裁,编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圣训》和《通鉴》全书。后又奉命撰《内则衍义》,复核《赋役全书》。十四年二月,奉谕修《易经通注》。十五年二月,充任会试主考官;同年,因傅以渐久参机务,加少保,进阶光禄大夫,改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傅以渐在宦海生涯中,因品德正,学识博,任职勤谨,理事精慎,深得顺治皇帝赏识和器重,与皇帝过往密,交往多,情谊厚,形成较好的君臣关系,有几件事足以为证。顺治十三年八月,傅以渐因职多任重,力不胜负,在监察御史面前申请辞职,顺治帝立即“温旨慰留”,降旨说:“您是辅佐朕的重臣,办事淳诚朴慎,勤劳精细,现在任重道远,怎么能同他人一样引退呢?您应该施展自己的才干,辅佐朕教化人民,治理国家!”顺治对傅以渐特别垂青,圣眷隆重,倍于同僚。
次年,谕旨傅以渐和曹东荣编纂《易经通注》,但这不是通常的命令,而是详细说明编纂缘由,简要提出希望,说来娓娓动听,完全没有以上压下,盛气凌人的味道。顺治先说《易经》的重要,“义精而用溥”;又说自三国时的魏国,直到明朝,历代均很重视,都有研究,一一陈述,不厌其烦;接着又说,他们的研究和著述,各有长短,我们有必要殚心研究,取长补短,重新注释,这才自然地交待任务;最后,简约而恳切地提出要求和希望。傅以渐不但出色完成编注《易经》任务,而且在当年冬天,仅以3天时间,就独自审阅处理两个月所积压的800余件奏章。
事隔一年,到顺治十五年二月,傅以渐和学士李霨主持会试大考。入闱应试,按旧例允许携带书籍,如今有关人员却提出要定禁例,而众考官要求携书应试。对此,傅以渐态度明朗,直言敢谏,立即上奏皇帝,要求废除禁例,准许携书入试。最后,得到允许。
傅以渐主管大考,积劳成疾,吐血发病,提出“乞赐另遣一员,同李霨任事”。顺治允复,恩准回籍养病。1年之后,病仍未好,傅以渐乞求免职。顺治宽慰他:“加意调理,稍痊,即来京入直办事,不必引请处分。”下一年三月,傅以渐再次请求免职,顺治仍然劝说,要“加意调摄”,“不必求罢”,并称赞他多年辅佐理事,清慎素著。直到顺治十八年初,顺治帝驾崩,康熙即位,傅以渐仍上疏乞罢。这次,经下部议后,才准解任,在家调理,病痊起用。
三、名垂青史
傅以渐长得方脸丰颐,颏下多髯,伟腰大腹,看来是条硬棒棒的大汉,其实,他并不强健,且有咯血的毛病。从他病倒到去世,七八年时间里,多数是在籍养病。他病逝于康熙四年(1665)四月十九日午时,终年57岁。
傅状元身居相位,但并非行则马,衣则裘,他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和行为规范。他食不重味,衣皆再浣,无异寒素;临终遗言,勿请恤请谥——不要抚恤,不要追加封号。他不惯于骑马,常乘一小黑驴,令二仆牵缰,来往于宫廷之间。世祖(顺治)偶见,不禁大笑。事后,顺治亲笔绘画轴一幅,俨然傅以渐骑驴小像,并题诗于其上,有句云:“状元归去驴如飞”。顺治以此赐予,以渐泰然受之。他性情温和,善与人交,与同僚相处10余年,从无骄矜嫉妒之私。奖掖后进,惟恐不及。他闻百姓疾苦,痛切于身,心思拯济乃已。闾里有义举,必赞成之。在家养病期间,主持编修《聊城县志》,拖着病体为乡里做些有益事情。家人曾因宅基与邻居相争,他得知后,责令家人退后数尺。对方为之感动,也自动让出数尺。于是,便出现一条“仁义胡同”,传为千古佳话。
傅以渐严于治学,精于考究,四书五经,矻矻入解,天文地理,礼乐兵农,无所不通。众人尊为“星岩先生”,世人评论说“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他一生著述及奏议甚多,如《狐白解太史名篇》、《中规篇》、《诗经礼记春秋题说》、《贞固斋四书制义》、《贞固斋诗集》等等,但传到今天的甚少,除《四书易经制义》一书,《明史记事本末序》和《聊城县志序》两文,五律和七律两诗,其余悉毁于火。据说,他还作过一套鼓儿词,流传于北方民间,已无从查考。
傅以渐病逝后,悼之者烈烈,恸之者切切,赞之者纷纷。据《东郡傅氏族谱》(道光年间嘉荫亭藏版本)和《聊城县志》记载,皇清诰授其3代俱为光禄大夫,大学士高阳李霨亲撰碑文,史官宋弼撰《少保大学士傅公传》,掌京畿道监察御史榆山朱续为《东郡傅氏族谱》写序,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为重修《东郡傅氏族谱》撰序。朱续称他“为国元老”,“功业炳然”。宋弼赞他“不奔兢于势力,不诡随于门户”,“见可而进,审几而退,既清且慎,不争不党”。
这位崛起孤寒,首夺大魁,身居尊位,名播四海的状元,葬于聊城城南傅家坟祖茔。
傅以渐。推荐。爱诗词网。傅以渐一、开代文章第一家明末,社会动荡不安;清初,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清朝建立之后,经过一段恢复和发展,清廷便决定开科大选。在清代首次科考中,傅以渐一举夺魁,成为首科状元,名扬天下,声震故里。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东昌府聊城(今属山东)人。聊城位于运河之畔,明清之际已是人文荟萃之地。据县志记载,此地民风极其淳朴,士多才俊,文风为诸邑之冠,武风亦极一时之盛。傅氏子孙便是借这个人杰地灵的环境发展起来的,不但出了政界要员,文苑名家,还出了武林高手。翻阅傅氏族谱,便可知道傅状元的先世。其远祖是吉安府永丰(今属江西)人,其聊城初祖,名回祖,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任冠县(今属山东)县令。冠县在明代属东昌府。傅回祖治理冠县很有政绩。据清初人所撰傅氏碑文说,回祖公任冠县县令时,颇有善政,百姓不忍其离去,回祖公乃留三子以抚慰之。又据说,回祖公的夫人精勘舆之学,认为卜居聊城,后世必可腾达,因此寓居北方,不再南归。自此,傅氏在聊城繁衍生息,务农经商,治文习武,荣耀家室,兴国安邦,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家族。明朝万历三十七年(1609)十月十二日,傅以渐出生在聊城这块宝地上。他聪明过人,勤奋好学,强记博闻,成绩斐然。3岁能诵书,5岁熟读经史,10岁便写得一手好文章,曾被选为诸生,受业于莘县(今属山东)少司空孙兴公,每次考试皆夺魁,乡人赞不绝口。后在聊城城东南书院读书,众生辍学,惟独傅以渐攻读不懈。16岁时,随人去北京,见旅舍墙壁题有鼓励人砺志上进的话,大加感叹,矢志进取。时值明末大乱,他闭门苦读,无意应试,时人莫测其高深。当时他家境贫寒,作文章时苦于缺少纸张,便在墙壁上起草,文章写成后再将字迹擦去,以备再用;夜间读书,有时没有灯火,便焚香以为照明之具。有一次,土匪围攻聊城,城垣几被攻破,他仍朗诵典籍,有如平时。有人问他:“生死已在目前,还读什么书?”他坦然答道:“死生不过是天命罢了!”正是由于他不畏时乱,不避家贫,苦志力学,博通群书,所以才一举夺魁,终成大器。顺治二年(1645),清廷首次开科取士。其时,傅以渐35岁,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参加乡试,得中举人。第二年二月,他马不停蹄赴京会试,三月发榜,他榜上有名,成为贡士。四月,参加殿试,得中一甲一名进士,成为清代第一个状元。此后,故里的傅氏过年写春联时,常以“开代文章第一家”为下联,以示荣耀。二、仕宦15年傅以渐得中状元,深受清廷重视,屡屡封官晋升。当年即授弘文院修纂,次年,充会试同考官。顺治五年,充《明史》纂修官。八年闰二月,迁国史院侍讲。九年正月,充《太宗文皇帝实录》纂修官;六月,迁左庶子。十年正月,迁秘书院侍讲学士;五月,迁少詹事;闰六月,擢国史院学士;七月,教习庶吉士。十一年八月,授秘书院大学士。十二年正月,傅以渐奉诏陈述时务,上安民三事,甚合国情君意,顺治皇帝又命他作《资政要览后序》。当年二月,又加封太子太保,自此他便成为康熙的尊师。不久,改任国史院大学士,兼文武殿试读卷官,并充任总裁,编辑《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圣训》和《通鉴》全书。后又奉命撰《内则衍义》,复核《赋役全书》。十四年二月,奉谕修《易经通注》。十五年二月,充任会试主考官;同年,因傅以渐久参机务,加少保,进阶光禄大夫,改任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傅以渐在宦海生涯中,因品德正,学识博,任职勤谨,理事精慎,深得顺治皇帝赏识和器重,与皇帝过往密,交往多,情谊厚,形成较好的君臣关系,有几件事足以为证。顺治十三年八月,傅以渐因职多任重,力不胜负,在监察御史面前申请辞职,顺治帝立即“温旨慰留”,降旨说:“您是辅佐朕的重臣,办事淳诚朴慎,勤劳精细,现在任重道远,怎么能同他人一样引退呢?您应该施展自己的才干,辅佐朕教化人民,治理国家!”顺治对傅以渐特别垂青,圣眷隆重,倍于同僚。次年,谕旨傅以渐和曹东荣编纂《易经通注》,但这不是通常的命令,而是详细说明编纂缘由,简要提出希望,说来娓娓动听,完全没有以上压下,盛气凌人的味道。顺治先说《易经》的重要,“义精而用溥”;又说自三国时的魏国,直到明朝,历代均很重视,都有研究,一一陈述,不厌其烦;接着又说,他们的研究和著述,各有长短,我们有必要殚心研究,取长补短,重新注释,这才自然地交待任务;最后,简约而恳切地提出要求和希望。傅以渐不但出色完成编注《易经》任务,而且在当年冬天,仅以3天时间,就独自审阅处理两个月所积压的800余件奏章。事隔一年,到顺治十五年二月,傅以渐和学士李霨主持会试大考。入闱应试,按旧例允许携带书籍,如今有关人员却提出要定禁例,而众考官要求携书应试。对此,傅以渐态度明朗,直言敢谏,立即上奏皇帝,要求废除禁例,准许携书入试。最后,得到允许。傅以渐主管大考,积劳成疾,吐血发病,提出“乞赐另遣一员,同李霨任事”。顺治允复,恩准回籍养病。1年之后,病仍未好,傅以渐乞求免职。顺治宽慰他:“加意调理,稍痊,即来京入直办事,不必引请处分。”下一年三月,傅以渐再次请求免职,顺治仍然劝说,要“加意调摄”,“不必求罢”,并称赞他多年辅佐理事,清慎素著。直到顺治十八年初,顺治帝驾崩,康熙即位,傅以渐仍上疏乞罢。这次,经下部议后,才准解任,在家调理,病痊起用。三、名垂青史傅以渐长得方脸丰颐,颏下多髯,伟腰大腹,看来是条硬棒棒的大汉,其实,他并不强健,且有咯血的毛病。从他病倒到去世,七八年时间里,多数是在籍养病。他病逝于康熙四年(1665)四月十九日午时,终年57岁。傅状元身居相位,但并非行则马,衣则裘,他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和行为规范。他食不重味,衣皆再浣,无异寒素;临终遗言,勿请恤请谥——不要抚恤,不要追加封号。他不惯于骑马,常乘一小黑驴,令二仆牵缰,来往于宫廷之间。世祖(顺治)偶见,不禁大笑。事后,顺治亲笔绘画轴一幅,俨然傅以渐骑驴小像,并题诗于其上,有句云:“状元归去驴如飞”。顺治以此赐予,以渐泰然受之。他性情温和,善与人交,与同僚相处10余年,从无骄矜嫉妒之私。奖掖后进,惟恐不及。他闻百姓疾苦,痛切于身,心思拯济乃已。闾里有义举,必赞成之。在家养病期间,主持编修《聊城县志》,拖着病体为乡里做些有益事情。家人曾因宅基与邻居相争,他得知后,责令家人退后数尺。对方为之感动,也自动让出数尺。于是,便出现一条“仁义胡同”,传为千古佳话。傅以渐严于治学,精于考究,四书五经,矻矻入解,天文地理,礼乐兵农,无所不通。众人尊为“星岩先生”,世人评论说“道德文章实为一时之冠”。他一生著述及奏议甚多,如《狐白解太史名篇》、《中规篇》、《诗经礼记春秋题说》、《贞固斋四书制义》、《贞固斋诗集》等等,但传到今天的甚少,除《四书易经制义》一书,《明史记事本末序》和《聊城县志序》两文,五律和七律两诗,其余悉毁于火。据说,他还作过一套鼓儿词,流传于北方民间,已无从查考。傅以渐病逝后,悼之者烈烈,恸之者切切,赞之者纷纷。据《东郡傅氏族谱》(道光年间嘉荫亭藏版本)和《聊城县志》记载,皇清诰授其3代俱为光禄大夫,大学士高阳李霨亲撰碑文,史官宋弼撰《少保大学士傅公传》,掌京畿道监察御史榆山朱续为《东郡傅氏族谱》写序,江南河道总督杨以增为重修《东郡傅氏族谱》撰序。朱续称他“为国元老”,“功业炳然”。宋弼赞他“不奔兢于势力,不诡随于门户”,“见可而进,审几而退,既清且慎,不争不党”。这位崛起孤寒,首夺大魁,身居尊位,名播四海的状元,葬于聊城城南傅家坟祖茔。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
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身无彩凤。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第二性——女人》
法国西蒙·波娃著。作者是法国现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女学者。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是她最著名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巨著一问世,即刻轰动一时,称之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书原分前后两集。中译本是原书的第二集《今日妇女之生活》,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本除序言(1、2)外分3部,每部若干章,共36万余字。
第二性女人。推荐。爱诗词网。《第二性——女人》法国西蒙·波娃著。作者是法国现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女学者。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是她最著名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巨著一问世,即刻轰动一时,称之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书原分前后两集。中译本是原书的第二集《今日妇女之生活》,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本除序言(1、2)外分3部,每部若干章,共36万余字。在本书中,作者以十分坦城的态度,大胆、严肃而深入地探讨了妇女的人生和地位,论述妇女为何会成为次于男人的第二性,考察了女性心理成长的过程,提出妇女如何获得自由、独立的人格尊严的设想。作者认为“今日女人虽然不是男人的奴隶,却永远是男人的依赖者,这两种不同性别的人类从来没有平等共享过这个世界”。本书第1部主要论述妇女形成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过程。作者认为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是由于人类文化整体的作用,才使女人成为“第二性”的地位,作者通过对女人童年、少年时期和性爱、欲望等方面的分析,评述了人类文化传统的影响。第2部论述了妇女在婚后、家庭、社交、成年、老年的不同时期的处境和性格的生成,深入地分析了妇女受到不平等待遇而造成的种种不公正的束缚。第3部主要论述妇女在爱情、职业、事业等方面的矛盾心理现象,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及妇女应有的尊严。综观全书,颇有新见,启示原出,但是作者仅从心理分析,女人的自我不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来解释今日西方妇女的不平等地位,是难以真正找到妇女解放的道路,亦反映出作者阶级意识的局限性。本书文笔优美,论述细腻,耐人寻味。
《接吻门·严辰》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在罗马尼亚日乌县的布伦库什公园,有现代派名雕塑家康斯坦丁·布伦库什设计建成的三组艺术作品:“沉默的桌子”、“接吻门”、“未完的柱子”。“接吻门”由巨大的方石组成,正反两面左右石柱上,都同样刻有男女接吻的浮雕。
接吻门。推荐。爱诗词网。《接吻门·严辰》全文与读后感赏析在罗马尼亚日乌县的布伦库什公园,有现代派名雕塑家康斯坦丁·布伦库什设计建成的三组艺术作品:“沉默的桌子”、“接吻门”、“未完的柱子”。“接吻门”由巨大的方石组成,正反两面左右石柱上,都同样刻有男女接吻的浮雕。两方巨大的石柱,在大地里深深扎根,坚实、浑厚、稳重,构成了奇特的接吻门。刻一条浅浅的竖线,勾勒出一对男女的体型,刻一条短短的横线,面对面的两张嘴唇。门楣像村姑出嫁时的箱子,上面刻着“霍拉舞”的花纹,她是辛勤劳动的成果,仿佛传来“多依娜”的歌声。坚硬的石头,体现了雕塑家的匠心,冰冷的石头,发出了沸腾的感情。她质朴而又含蓄,粗犷中流露精致聪明,她是现代派的名作,又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单纯。她启示某种哲理,具有思想,具有生命,她和你默默地对话,和你一同探索,一同思忖。普通的男人和女人,组成了新的生命,友谊,相爱,永不分离,团结,创造,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一座“和平纪念碑”,为了歌颂牺牲的英雄们的功勋,通过一道门,从苦难的时代,向另一个崭新的时代挺进!1979年8月7日,日乌县初稿,9月18日,北京修改我们读这首诗,与其说是通过它来欣赏“接吻门”,不如说是从中去看诗人如何欣赏“接吻门”。“接吻门”作为一件雕塑艺术品,具有自身的独立的艺术价值。诗人试图用“诗”来“再现”它,并且在诗中融入自己对这件艺术品的新颖感受。这“奇特的接吻门”由“一对男女的体型”和“面对面的两张嘴唇”所组成,除此而外,都属于诗人的艺术体验和联想。那“门楣像村姑出嫁时的箱子”,以及“仿佛传来‘多依娜’的歌声”,均是诗人沉迷于艺术欣赏中的遥思与感受。诗人在表现对“接吻门”的艺术欣赏心态时,人们似乎得到了更多的理性的思索。无论是“雕塑家的匠心”或“沸腾的感情”,抑或那“现代派的名作”与“吸收了民间艺术的单纯”的结合的告诫,都呈现出一种以艺术原则规范具体作品的倾向,但是,“普通的男人和女人,组成了新的生命”,则是以非常简单朴素的语言揭示了“接吻门”的艺术真谛,成为全诗中闪光的诗句。我们不妨用“瑕瑜互见”来评价此诗。当诗人以艺术感受的触角探幽察微时,他的诗句不乏闪光的火花,而一旦落入理性的轨道,更多地像是在宣传某种观念。
民为贵。推荐。爱诗词网。《孟子》孟子曰:“民为贵②,社稷次之③,君为轻④。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⑤,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⑥,则变置⑦;牺牲既成⑧,粢盛既洁⑨,祭祀以时⑩,然而旱干水溢(11),则变置社稷。(12)”〔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孟子·尽心下》。体现了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②民,民众,百姓。贵,贵重,重要。③社稷,指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时建立国家必置社稷神庙以祭祀崇奉。因此以社稷代表国家。之,指民众,百姓,即指代上句的民。④君,君王,君主。轻,轻微。⑤是故,因此,所以。丘民,民众。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曰:“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丘,众也。⑥危,危害,危及。⑦变置,更立,更换。变,更也。置,立也。⑧牺牲,用以祭祀的动物。既,已经。成,肥壮。牺牲以肥壮为贵,肥壮代表牺牲的长成。⑨粢盛,祭品。祭祀用的黍稷叫做粢,装在器皿中的食物叫做盛。洁,清洁,洁净。⑩以时,按照时令。(11)然而,然为代词,指上文;而,连词,表连接。然而,即使这样,但仍有的意思。旱干水溢,指水旱灾害。(12)“牺牲”五句意为,牺牲已经肥壮,祭品已经洁净,祭祀也不失时令,但仍有水旱灾害,就更换土神谷神。〔分析〕孟子早年曾游学齐、魏、滕等诸侯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也曾受到礼遇,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滕文公下》)的显赫时刻。但是由于孟子主张的是实行“王道”、提倡“仁政”,极力要求统治者以恻隐之心推恩爱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因此,这就与各强国诸侯“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野心格格不入,他的学说也被认为“迂阔而远于事情”而终不被采纳。在《民为贵》一章中,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并且认为如果诸侯危害国家,社神、稷神接受了祭祀而仍使百姓遭受旱涝之灾,都可以变置改立,反映了孟子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这在当时无疑是大胆而进步的。但是,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并不是他把老百姓的地位看得比君王高。因为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性善”论,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行王道,施仁政”。他认为君王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努力使百姓生活安定,如果得到百姓的归随,好像水向下奔流,谁也不能阻挡(《梁惠王上》)。桀和纣丧失天下,正是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离娄上》)。假如君王能够推恩爱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统治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东西那样容易(《梁惠王上》)。所以,“民贵君轻”的实质还是为了维护君王的统治。他那“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和“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且“民为贵”也仅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一个“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不致饿死”的基本生活条件。故而我们在看到孟子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把民心看作得天下的重要因素所具有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他“民贵君轻”的历史局限性。孟子散文的风格特色是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读来使人感到一气呵成,淋漓痛快。本文同样也体现了这种风格,语言虽然简练,但表达意思很充分,有个性,有感情,有锋芒。〔评说〕朱熹《孟子集注》:“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李贽《四书评》:“劈头说来似太奇,细说来又甚正,只是有识故耳。”
【名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与译文]彩笺,用来题诗或写信的彩色精美信笺。尺素,书写用的白色生绢,长约尺许,故称尺素。这里“彩笺”、“尺素”都是书信的代称。兼提二者,是表示寄情达意的殷切。两句的意思是,我想寄信给你诉说内心的思念和愁苦,可是你一去杳无音讯,而天地是这样的广阔,谁知你如今究竟在哪里呢?这两句词,表达了居家的思妇望远怀人而又难通音问的惆怅情绪,造语工巧,文字秀美。
欲寄彩笺兼尺素。推荐。爱诗词网。【名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注释与译文]彩笺,用来题诗或写信的彩色精美信笺。尺素,书写用的白色生绢,长约尺许,故称尺素。这里“彩笺”、“尺素”都是书信的代称。兼提二者,是表示寄情达意的殷切。两句的意思是,我想寄信给你诉说内心的思念和愁苦,可是你一去杳无音讯,而天地是这样的广阔,谁知你如今究竟在哪里呢?这两句词,表达了居家的思妇望远怀人而又难通音问的惆怅情绪,造语工巧,文字秀美。参考文献(宋)晏殊《蝶恋花》
【诗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译注】明天分别后,我们就被华山阻隔,今后各自在世上会怎样,你我都将茫然不知。山岳:西岳华山或指大山。世事: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鉴赏】今日难得相聚,彼此是何等的欢欣喜悦!明日又将离别,一南一北,隔着无数山岳;对于世事的变化无常,彼此都感到困惑茫然。好友久别重逢,把酒欢笑;但是马上又要分手,想到此去一别,彼此未来的际遇难测,内心有说不尽的依恋与伤痛。【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分别时感到双方别后将前程难料或难得再见。[例]送我到黄瓦衔,临歧分手,我念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结尾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暗示他后会恐无期矣。(流沙河《锯齿啮痕录》)二、用以形容分别后彼此再不见面或再无音讯。[例]从此,我再也没和这家人见面,也不了解她们嗣后的任何消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舒《间谍夫人在上海》)【全诗】《赠卫八处士》.[唐].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出处】唐·杜甫《赠卫八处士》。【译注】明天分别后,我们就被华山阻隔,今后各自在世上会怎样,你我都将茫然不知。山岳:西岳华山或指大山。世事:人世间的各种事情。【鉴赏】今日难得相聚,彼此是何等的欢欣喜悦!明日又将离别,一南一北,隔着无数山岳;对于世事的变化无常,彼此都感到困惑茫然。好友久别重逢,把酒欢笑;但是马上又要分手,想到此去一别,彼此未来的际遇难测,内心有说不尽的依恋与伤痛。【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分别时感到双方别后将前程难料或难得再见。[例]送我到黄瓦衔,临歧分手,我念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结尾两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暗示他后会恐无期矣。(流沙河《锯齿啮痕录》)二、用以形容分别后彼此再不见面或再无音讯。[例]从此,我再也没和这家人见面,也不了解她们嗣后的任何消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舒《间谍夫人在上海》)【全诗】《赠卫八处士》.[唐].杜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男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