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王维

终南山王维朗读

终南山

【原文】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接海隅②。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⑤。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①太乙:太乙山,终南山的主峰。太乙,星名。在紫微宮中,天一星之南,古代曾以之为北极星。天都: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常被用来指代皇帝所居的都城。

②连山:连绵的山峰。海隅:海边。

③青霭:云气,山中青色的雾气。

④分野:与星次相对应的地域。古以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

⑤众壑:众多的山谷。

【译文】

高耸的太乙峰离得天上的都城很近,连绵的山岭好像接到海边。回首看去,白云合拢。走入山峰的云气中,反而看不到山间青色的雾气了。在中央的山峰地区这里划界,不同区域内的山谷天气阴晴差别很大。想要找个人家借宿,隔着水流向打鱼的樵夫打听情况。

【赏析】

《终南山》一诗约作于开元末至天宝初年,王维在这此期间曾有过一段比较潇洒的、亦官亦隐的生活。终南山是唐代都城长安附近的名山,今天的终南山东起蓝田县杨家堡,西至周至县秦岭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东西长约230千米,总面积约4851平方千米。诗人以太乙主峰为诗歌意象的中心,以云霭阴晴之变幻为映衬,写出终南山的雄伟磅礴。

首句“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以夸张的描写写出太乙峰山峰高耸,终南山的山势绵亘。“太乙近天都”一句中,太乙、天都是有星空与地表两种含义的词,就实际而言,说太乙峰距京都长安不远,同时,太乙星在紫微宫,在古代星空图中位于中枢位置。而这句诗带给读者的感受,是将地表与星空含义综合之后的意义:山峰高耸而接近天界的都城。“连山接海隅”,就实际山岭位置而言,是不太真实的。身处山中,连绵几百里的山岭,哪里望得到边际?就诗人的感受而言,“接海隅”是一种合理想象,写出一种感受的真实。

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也是从人的感官“望”“看”入手描写山景。终南山层峦叠嶂,白云缭绕,游人行进处,似分拨白云而过,然而游人过后,白云复合。山间烟雾迷茫,远看水气浓青,然而身处山中,眼前的水气并没有颜色。这两句皆从人的体验写起,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单纯就景色而言,只写了山云之白或者山雾之青,若就景色写起,只是寻常写景之句;就一种体验写起,写出一种妙境的同时,将游人的奇幻感受传达给读者。

颔联的终南山,在缥缈朦胧的云气之中,“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是登山途中观望所见所感。诗歌颈联随即写到山顶所见:“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登上山顶,视野格外开阔,一个“变”字写出了太乙主峰在区域内的特殊性,因其特别高,故而将“众壑”一览无余。“阴晴”的“殊”,既写出山间气候无常,又突出了终南山地域广大。

前三联已极写终南山阔大雄伟,又奇幻多姿的美景。该用怎样的话语总结呢?诗人没有用雄阔之笔,反而极为平淡地说:“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是一种被前人称为“脱卸”的写法:终南山的山景没有直接出现在结句之中,然而终南山带给诗人的感受与游兴,皆内涵于结句之中。去什么样的山区游玩需要投宿呢?山域广大的地方才需要投宿。然而仅仅山域广大就能让游人多多驻足吗?必然是游人游兴未尽,才有投宿的意愿。“隔水问樵夫”是山中最平常的问路方式,如此写来,读者真切有感。末两句以平常的行为、平淡的话语收束这首壮阔奇幻的诗篇,却巧妙地写出了未尽的游兴和诗歌的“余味”。

由概括交代语,写到游人登山的体验,写到在山顶一览无余的爽快,最后写出意犹未尽的余兴,在篇法上非常缜密。诗人用匠心画出妙境,构思雄阔壮大,画面细腻清丽,“非寻常写景可比”(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出典】《汉书》卷一上《高帝纪上》:“夏四月,项羽围汉荥阳,汉王请和,割荥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五月,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公守荥阳。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释义】汉初,刘邦被项羽重兵围困于荥阳,汉将纪信献计以身冒充刘邦降楚,掩护刘邦乘机逃走,纪信遂被项羽烧死。

()

谓有意做成的事情反而没做成,无心促成的事反而意外地成功了。

此语源自这样一个故事: 

()

“花開時節與誰來。”詩句出處:《定風波》;是宋朝詩人蘇軾的作品。

()

宋词典故·拔剑四顾

【出典】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见《全唐诗》卷一六二)

()

【诗句】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出处】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意思】邻近的人听到此曲多叹息,远客听罢思念家乡皆泪垂。世人只知听曲儿不知欣赏,筚篥声像在狂飙中独来往。【全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唐].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鉴赏】李颀是一位顾曲高手。在一首他人听之皆垂泪的音乐中,他却品味出了音乐的美感。“枯桑老柏寒飗”以下十句,即写诗人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安万善所奏觱篥之声,像风吹枯桑老柏沙沙作响,还像九只雏凤鸣叫啾啾啼;好似龙吟虎啸同时都爆发,又如秋天万籁与百泉齐奏。阔叶落叶的枯桑,细叶常绿的老柏,二者在寒风中发出的声响不同,可见诗人听觉的敏锐与下笔的细致。九雏鸣凤,典出汉乐府《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常形容琴声细杂清越。而诗人加一“乱”字,则将觱篥之乐的细杂清越更加突显出来。此四句正面描摹变化多端的觱篥之声,接下来四句又以生动形象的比拟来写变调。此时乐调忽然转为沉郁慷慨的《渔阳掺挝》之曲,一瞬时,原来风声劲疾的天地之间,换作了一幅黄云萧条白日暗的景象。不一会,乐声又作一转,仿佛听到了杨柳吐绿,袅袅弄晴,一派明媚春光,就像上林苑的似锦繁花,映入眼中,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一般。至此,李颀不禁感叹安万善的觱篥技艺之高,在这冬夜的高堂,排列起明亮的蜡烛,喝一杯美酒,听一曲安万善的觱篥,此乐何如!诗歌至此完美地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