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代人赋

鹧鸪天 代人赋朗读

(宋)辛弃疾

鹧鸪天·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有十多首写农村的词,在宋词里是相当突出的。从来词人很少拿农村作为创作的对象,农村的生活内容很少反映到词里去。宋代词人在辛弃疾前,也只有苏轼的五首《浣溪沙》是写农村的。因此对辛弃疾的农村词,应该予以充分的肯定和注意。

这首题为“代人赋”的农村小令就写得很好。这是作者受到南宋统治者及其主和派的嫉忌,被迫退居江西上饶带湖农村时的作品。它以白描的手法,清新、活泼的笔调,描绘了一幅欣欣向荣生机蓬勃的春天景象,并通过溪头荠菜同城中桃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憎恶和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词题为“代人赋”,本指替别人或用别人的口气作词。不过这首词所表现的仍然是作者自己的真实感情。

小令的上阕写景。通过柔桑、嫩芽、蚕种、幼蚕、细草、黄犊等形象,写出早春时节,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活力的喜人景象。词一开篇两句“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首先映入人眼帘的是田埂上桑树的新枝已经冒出嫩芽,东边领居家的蚕种已经孵化出小蚕,一下子把人带入春回大地、富有生机活力的农村天地。接着两句“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写平坦的山坡上,长满了青青的嫩芽,黄毛小牛在那里吃草欢叫。太阳落山了,夕阳映照着带有几分寒意的树林,林梢上飞过点点归巢的乌鸦。上阕这最后一句,给人一种凄凉黯淡之感,与前面三句欣欣向荣之感,景色很不调和。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是因为诗人对农村的新生气象表示无限欣慰,但一想到南宋统治阶级不图恢复,江河日下,日暮途穷的结局,岂不像“斜日寒林点暮鸦”的景象吗?便不觉神伤。因此,一边写人民的“春日”是生机蓬勃、欣欣向荣;一边给统治阶级的“春日”涂上黯淡的色彩,抒发了诗人对国事忧虑感伤的情杯。

小令的下阕重抒情。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城中桃李忧愁风雨,只有田野里的荠菜花,无忧无虑,生趣盎然,稳占春光。词的开始三句“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写山村原野错落多姿的面貌,远山近山一片青翠,道路纵横交叉,在静静的山庄却飘扬着青色的酒旗,正好借酒浇愁了。下阕末两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写正当城中桃花在风雨中凋零而春意阑珊的时候,在田野溪边却盛开着荠菜花,使人感觉春意正浓,指出春在农村,而不在繁华的城市。农村人的生活比城里人来得坚定,城里人的大部分精神心力消耗于名利忧愁,农村里则少有这些东西。荠菜花在城里是不当做花看的,但它不愁风雨,稳占春光,却胜过了桃李。因为荠菜花是草,什么也不怕,它开满了溪头,大好春光就在这里,青春力量就在这里。这两句借景点出主题,含蓄有味,也暗写出在朝做官,担惊受怕,倒不如野居自由,“无官一身轻”。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詩句出處:《琵琶引》;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

【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

——《尹文子》

()

【诗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司马:官名。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唐代属文官八、九品,品服用青色。比喻极度悲伤。【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更湿。”‖她经不起打击,遇事总是~。【全诗赏析】《琵琶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琵琶女。诗中描写她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演奏家,因此整个诗中的思想感情,都是围绕着音乐的演奏来表现的。音乐是人物出场的引子,是倾诉衷肠的手段,又是引起另一失意者沦落之感的媒介。因此,整个诗的情节安排和进展,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表露,都是结合着和伴随着铮铮然的乐曲进行的。浓烈的音乐气氛,对音乐的生动描写,是该诗艺术上的突出特色。从构思上说,它的情节安排和进展,环环相扣,紧密相接。全诗从诗人“浔阳江头夜送客”发端,在秋风萧瑟的送别场面中,作者特别点出了“举酒欲饮无管弦”的遗憾。这既暗示了主人乃是一个深嗜音乐者,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忽闻水上琵琶声”,在“千呼万唤”的殷勤召唤下,琵琶女出场了。诗人正面描写了她弹奏乐曲的情景,用诗的语言来形容繁音促节的乐声,用乐声的疾徐起伏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她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琵琶女的乐声和凄苦的自诉深深地打动了诗人,而诗人的同情和诉说竟又反转来激起了琵琶女更为凄苦、激荡的感情。而白居易的泪湿青衫,不单是由于他的多情,更主要的还在于诗人心中有忧国忧民的政治苦闷,这种感情比起任何单纯的个人不幸来说,更为深沉、激越。《琵琶行》的高度艺术技巧,还突出地表现在作者熟练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上,尤其是在对音乐的描绘上。为了把无形的、动人的乐声传达给读者,诗人运用了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来形容乐曲的声响和急缓不定的音乐旋律,从而令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特别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语,既形容了声响的轻重交错,又给人一种清脆圆润、和谐悦耳之感。除了对乐声的直接描摹,诗中还着意描写了演奏者的情态、动作,以及听乐者的感受,从而表现了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传达了乐曲的感情。而这又是直接为表现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服务的。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