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原文与翻译、赏析
【仙吕·点降唇】妓女追陪,觅钱一世。临收计,怎做的百纵千随,知重咱风流媚。
【混江龙】我想这姻缘匹配,少一时一刻强难为。如何可意?怎的相知?怕不便脚搭着脑杓成事早,怎知他手拍着胸脯悔后迟。寻前程,觅下稍。恰便是黑海也似难寻觅。料的来人心不问,天理难欺。
【油葫芦】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他每都拣来拣去百千回:待嫁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成对;待嫁一个聪俊的,又怕半路里轻抛弃。遮莫向狗溺处藏,遮莫向牛屎里堆,忽地便吃了一个合扑地,那时节睁着眼怨他谁。
【天下乐】我想这先嫁的还不曾过几日,早折的容也波仪瘦似鬼。只教你难分说,难告诉,空泪垂。我看了些觅前程俏女娘,见了些铁心肠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我也直甚颓。
(云)妹夫。我可也待嫁个客人。有个比喻。(安秀实云)喻将何比?
(正旦唱)
【那吒令】待装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端的是那里,是三梢末尾。俺虽居在柳陌中,花街内,可是那件儿便宜?
【鹊踏枝】俺不是卖查梨,他可也逞刀锥。一个个败坏人伦,乔做胡为。但见俺有些儿不伶俐,便说是女娘家要哄骗东西。
【寄生草】他每有人爱为娼妓,有人爱作次妻。干家的乾落得淘闲气,买虚的看取些羊羔利,嫁人的早中了拖刀计。他正是南头做了北头开,东行不见西行例。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关汉卿杰出的机智喜剧,描写风尘侠妓赵盼儿为搭救从良受骗的风尘姊妹宋引章,而机智巧妙地与富豪恶少周舍展开“智斗”的故事。周舍要欺骗、蹂躏像宋引章这样幼稚、轻信的风尘弱女,赵盼儿以风月手段搭救宋引章,这是贯穿全剧的基本戏剧矛盾,赵盼儿与周舍的正面冲突放在第三、四折。在第一、二折里,着重通过赵盼儿与宋引章姊妹之间在认识高低上的差别和矛盾,表现赵盼儿救风尘的认识基础(第一折)和道义基础(第二折)。
这几支曲子是第一折赵盼儿刚上场,听说宋引章不听自己的劝告要嫁给花柳惯家周舍时唱的。在这里,赵盼儿诉说着妓女的苦楚:尽管“俺不是卖查梨”,不是将查梨(似梨而苦涩的酸果)冒充甜梨,不是将坏充好,假意骗人;但嫖客还是“逞刀锥”虐待妓女,“一个个败坏人伦,乔做胡为”。根据剧情,赵盼儿着重诉说妓女前途的悲惨:“妓女追陪,觅钱一世”,青春年华被当作觅钱的工具,陪伴嫖客,谁不想有个好的“临收计”,好的结局?“谁不待拣个称意的”丈夫从良,有一个“百纵千随,知重咱风流媚”的好婚姻?但是,多少妓女“拣来拣去百千回”,都是“脚搭着脑杓成事早”,“手拍着胸脯悔后迟”,嫁过去“还不曾过几日,早折的容也波仪瘦似鬼”。即使嫁到“狗溺处”、“牛屎堆”那样最差的地方,也难免要忽地吃一个嘴啃泥(合扑地),“只教你难分说,难告诉,空泪垂”!这是浸透血泪的控诉,真是一字一泪!她从众多风尘姊妹的悲惨遭遇里总结出一个悲痛的结论:“寻前程,觅下梢,恰便是黑海也似难寻觅!”在旧社会,一旦沦落风尘,要跳出苦海谈何容易!赵盼儿经多见广,对妓女的地位和社会的不平有深刻的认识,“我看了些觅前程俏女娘,见了些铁心肠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我也直甚颓!”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使赵盼儿心含隐痛,但她在精神上并没有被压垮,相反却孕育了深刻的爱和恨,锻炼了反抗的意志和能力。她洞彻世事,机智练达,“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她的语言(曲词)洞明练达,透彻爽快,本色泼辣,而又形象生动。明喻、隐喻、借喻,巧喻连篇;俚语、俗语、衬语,运用自如,很富有表现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推荐。爱诗词网。古典剧曲鉴赏辞典·宋代剧曲·元代杂剧·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原文与翻译、赏析【仙吕·点降唇】妓女追陪,觅钱一世。临收计,怎做的百纵千随,知重咱风流媚。【混江龙】我想这姻缘匹配,少一时一刻强难为。如何可意?怎的相知?怕不便脚搭着脑杓成事早,怎知他手拍着胸脯悔后迟。寻前程,觅下稍。恰便是黑海也似难寻觅。料的来人心不问,天理难欺。【油葫芦】姻缘簿全凭我共你,谁不待拣个称意的?他每都拣来拣去百千回:待嫁一个老实的,又怕尽世儿难成对;待嫁一个聪俊的,又怕半路里轻抛弃。遮莫向狗溺处藏,遮莫向牛屎里堆,忽地便吃了一个合扑地,那时节睁着眼怨他谁。【天下乐】我想这先嫁的还不曾过几日,早折的容也波仪瘦似鬼。只教你难分说,难告诉,空泪垂。我看了些觅前程俏女娘,见了些铁心肠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我也直甚颓。(云)妹夫。我可也待嫁个客人。有个比喻。(安秀实云)喻将何比?(正旦唱)【那吒令】待装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端的是那里,是三梢末尾。俺虽居在柳陌中,花街内,可是那件儿便宜?【鹊踏枝】俺不是卖查梨,他可也逞刀锥。一个个败坏人伦,乔做胡为。但见俺有些儿不伶俐,便说是女娘家要哄骗东西。【寄生草】他每有人爱为娼妓,有人爱作次妻。干家的乾落得淘闲气,买虚的看取些羊羔利,嫁人的早中了拖刀计。他正是南头做了北头开,东行不见西行例。《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关汉卿杰出的机智喜剧,描写风尘侠妓赵盼儿为搭救从良受骗的风尘姊妹宋引章,而机智巧妙地与富豪恶少周舍展开“智斗”的故事。周舍要欺骗、蹂躏像宋引章这样幼稚、轻信的风尘弱女,赵盼儿以风月手段搭救宋引章,这是贯穿全剧的基本戏剧矛盾,赵盼儿与周舍的正面冲突放在第三、四折。在第一、二折里,着重通过赵盼儿与宋引章姊妹之间在认识高低上的差别和矛盾,表现赵盼儿救风尘的认识基础(第一折)和道义基础(第二折)。这几支曲子是第一折赵盼儿刚上场,听说宋引章不听自己的劝告要嫁给花柳惯家周舍时唱的。在这里,赵盼儿诉说着妓女的苦楚:尽管“俺不是卖查梨”,不是将查梨(似梨而苦涩的酸果)冒充甜梨,不是将坏充好,假意骗人;但嫖客还是“逞刀锥”虐待妓女,“一个个败坏人伦,乔做胡为”。根据剧情,赵盼儿着重诉说妓女前途的悲惨:“妓女追陪,觅钱一世”,青春年华被当作觅钱的工具,陪伴嫖客,谁不想有个好的“临收计”,好的结局?“谁不待拣个称意的”丈夫从良,有一个“百纵千随,知重咱风流媚”的好婚姻?但是,多少妓女“拣来拣去百千回”,都是“脚搭着脑杓成事早”,“手拍着胸脯悔后迟”,嫁过去“还不曾过几日,早折的容也波仪瘦似鬼”。即使嫁到“狗溺处”、“牛屎堆”那样最差的地方,也难免要忽地吃一个嘴啃泥(合扑地),“只教你难分说,难告诉,空泪垂”!这是浸透血泪的控诉,真是一字一泪!她从众多风尘姊妹的悲惨遭遇里总结出一个悲痛的结论:“寻前程,觅下梢,恰便是黑海也似难寻觅!”在旧社会,一旦沦落风尘,要跳出苦海谈何容易!赵盼儿经多见广,对妓女的地位和社会的不平有深刻的认识,“我看了些觅前程俏女娘,见了些铁心肠男子辈,便一生里孤眠我也直甚颓!”被侮辱被损害的遭遇使赵盼儿心含隐痛,但她在精神上并没有被压垮,相反却孕育了深刻的爱和恨,锻炼了反抗的意志和能力。她洞彻世事,机智练达,“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她的语言(曲词)洞明练达,透彻爽快,本色泼辣,而又形象生动。明喻、隐喻、借喻,巧喻连篇;俚语、俗语、衬语,运用自如,很富有表现力。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隔叶黄鹂空好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春梦琐言。推荐。爱诗词网。春梦琐言1950年高罗佩刊印本《春梦琐言》序书影日本传抄本《春梦琐言》正文书影明代文言短篇艳情传奇小说。一卷。不题撰人。或曰为“内监胡永禧所作”。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现存主要版本有日本传抄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50年高罗佩刊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1996年齐鲁书社《明清稀见小说丛刊》排印高罗佩刊印本。会稽富春有个书生,姓韩名器字仲琏,面目清秀姣丽,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当地稍有姿色的女子,闻韩生之名,皆钟情于他,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韩生一个都瞧不上。韩生生性极喜游山玩水,长到二十五岁,还未曾涉足烟花之地。一日,春光明媚,韩生兴致盎然,外出游玩。他信步行了十余里,来至一青岩下。岩下有一洞,韩生脱履涉水而入,行了数十余步,方出洞。洞外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只见一条小径,傍水绕山,韩生沿着小径行了里余,到处蝴蝶纷飞,香风袭人,真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韩生穿过一片松林,看见一座庭院,屏门半开。他进去后,站在庭中,刚想请谒主人,忽有弹筝歌唱之声传入耳中。韩生听了不觉意荡心迷,赞叹不已,遂作歌相和。院中人听见外面有歌声,一会有两个漂亮侍儿出来招呼韩生,并请他入见两位主人。这两位主人是李姐和棠娘。李姐名李芳华,二十二、三岁,面如白玉,不施胭脂,穿白绫衣绿绉裳;棠娘名棠锦英,二十岁不到,颜如桃花,穿乾红衣翠油裳。两人光彩动人,绰约宛如神仙,两旁侍儿十几人,个个美艳非常,惟不见一男子。韩生见房中摆设华丽,二女雍容华贵,怀疑其乃是大家闺秀、王公贵戚子女,在此别墅中隐居。李姐、棠娘招呼韩生就坐,并设酒宴款待。席间二女命侍儿吹笛鼓筝,或歌或舞,韩生非常高兴,亦有些醉意,自作歌一首。二女闻之,亦各赋一首以言志。宴罢,二女命侍儿带韩生去就寝。韩生上床后久久不能入睡,眼前尽是二女姿容音貌,不能忘怀,乃作一诗以自励。又闻得隔壁棠娘在低声歌艳词,韩生呻吟反侧,不能入寐。二更时分,有人点烛启扉而入,原来是李姐与棠娘。李姐揭开床被,脱衣突入韩生怀中。韩生情不能禁,两下交合。棠娘坐在案边旁视良久,春情亦动,遂唱一曲。韩生搂抱棠娘,亦云雨一番。事毕,时有山鹃鸣,韩生愕然惊觉,已失二女之所在。帐屏几床之类全都不见了,只有身上衣服如故,自己在两树间凭石而坐。韩生略有所悟,乃定目四瞻,仰见两树:一是素李,花如积雪;一是海棠,英如升霞,方知芳华乃是李树之精,锦英者乃海棠之精,自己为物魅所惑。韩生怅然彷徨,题诗一首而去。
孔孟论学习。推荐。爱诗词网。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②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⑥心所⑦欲⑧,不逾矩⑨。”(《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⑩,思而不学则殆(11)。”(《论语·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12)何以谓(13)之文(14)也?”子曰:“敏(15)而好(16)学,不耻下问(17),是以(18)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子曰:“譬如(19)为山(20),未成一篑(2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22),虽(23)覆(24)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孟子曰:“无或(25)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26)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27)矣,吾退而寒(28)之者至(29)矣,吾如有萌焉何(30)哉?今夫弈(31)之为(32)数(33),小数也;不专心致志(34),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35)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36)将至,思援(37)弓缴(38)而射之,虽与之俱(39)学,弗(40)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41)?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孟子曰:“尽信(42)《书》(43),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44)。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45)至(46)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47)也?”(《孟子·尽心下》)【注释】①〔有〕通“又”,置于零数与整数中间。②〔志〕立志。③〔不惑〕没有顾虑和迷惑。④〔天命〕指自然的规律。⑤〔耳顺〕指能听得不同的意见,并作出正确判断或选择。⑥〔从〕随。⑦〔所〕所以。⑧〔欲〕能。⑨〔逾矩〕超过规矩、法度。逾,超过。⑩〔罔(wǎng)〕迷惑。(11)〔殆(dài)〕危险。这里指容易犯错误。(12)〔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13)〔谓〕称为。(14)〔文〕孔圉谥(shì)号为“文”。(15)〔敏〕聪明。(16)〔好(hào)〕喜好。(17)〔不耻下问〕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浅的人请教看作是耻辱。耻,以……为耻。(18)〔是以〕因此。(19)〔譬(pì)如〕比如。(20)〔为山〕指堆积土山。(21)〔未成一篑(kuì)〕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篑,土筐。(22)〔平地〕填平洼地。(23)〔虽〕即使。(24)〔覆〕倾倒。(25)〔或〕通“惑”,感到疑惑、奇怪。(26)〔暴(pù)〕通“曝”,晒。(27)〔见亦罕〕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28)〔寒〕冷淡。(29)〔至〕到。(30)〔如……何〕对……怎么办。(31)〔弈(yì)〕围棋。(32)〔为〕作为。(33)〔数〕技巧,技术。(34)〔专心致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致,尽,极。志,意志。(35)〔诲(huì)〕教导。(36)〔鸿鹄(hú)〕天鹅。(37)〔援〕拿。(38)〔缴(zhuó)〕系在箭上的绳子,这里指代箭。(39)〔俱〕一起。(40)〔弗〕不。(41)〔与〕通“欤”,表示疑问。(42)〔信〕相信。(43)〔《书》〕指《尚书》。(44)〔策〕竹简,这里作量词,相当于“片”。(45)〔以〕凭借,依靠。(46)〔至〕极。(47)〔杵(chǔ)〕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求学;三十岁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四十岁时能做事没有顾虑和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自然规律能顺应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不同的意见,并作出正确判断或选择;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过规矩。”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容易犯错误。”子贡问孔子:“为什么给孔文子取谥号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他为‘文’。”孔子说:“学习好比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止不做,那么我也就不去关注他了;又好比填平洼地,即使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填下去,那么我就前去关注他。”孟子说:“不要对大王的不聪明感到奇怪。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再冻它十天,没有能存活下来的。我能见大王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那些谄媚的小人就趁机来到大王身边,我怎么能使他的善良之心萌发呢?如今下棋作为一种技术,只是一种小技术;但不专心致志地学,就不能有所收获。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如果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听着他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去射,虽然与另一人一起学习,却比不上那个人学得好。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另一个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认为可信的不过两三片竹简罢了。仁义的人在天底下没有敌手,极其仁义的周武王去讨伐最不仁义的殷纣王,怎么会使血流得那么多,以至于连打仗的杵也都能漂浮起来呢?”字数:2206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28-231页.
“秋波蕩漾。”詩句出處:《殢人嬌》;是宋朝詩人毛滂的作品。短棹猶停,寸心先往。說歸期、喚做的當。夕陽下地,重城遠樣。風露冷、高樓誤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還是、夢回繡幌。遠山想像。秋波蕩漾。
秋波荡漾。推荐。爱诗词网。“秋波蕩漾。”詩句出處:《殢人嬌》;是宋朝詩人毛滂的作品。短棹猶停,寸心先往。說歸期、喚做的當。夕陽下地,重城遠樣。風露冷、高樓誤伊等望。今夜孤村,月明怎向。依還是、夢回繡幌。遠山想像。秋波蕩漾。明夜裡、與伊畫著眉上。《殢人嬌》宋朝詩人毛滂的作品。【註釋】:秋:①谷物成熟。《禮記·月令》:“(孟夏之月)麥秋至。”②秋天的莊稼。趙汝鐩《耕織嘆》:“香穗垂頭秋登場。”③秋季,農歷七至九月。李紳《憫農二首》之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④一年的時間段。《史記·梁惠王世傢》:“千秋萬歲後將傳於王。”⑤時刻;時候。《宋史·宗澤傳》:“今日乃汝立功之秋,不可失也。”⑥喻白色。陸遊《訴衷情》:“胡未滅,鬢先秋。”⑦形容飛的樣子。《漢書·禮樂志》:“飛龍秋,遊上天。”也作“秋秋”。《荀子·解蔽》:“鳳凰秋秋。”波:①波浪,起伏波動的水面。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秋風蕭瑟,洪波湧起。”②水流;水。杜牧《阿房宮賦》:“長橋臥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③流轉的目光。李白《長相思》:“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④比喻事情的意外變化。獨孤及《壬辰歲過舊居》:“丈夫隨世波,豈料百年身!”⑤跑。北朝樂府《企喻歌》:“鷂子經天飛,群雀兩向波。”波蕩:動蕩,動搖。《後漢書·公孫述傳》:“方今四海~~,匹夫橫議。”蕩:①搖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夫人蕩舟,桓公大懼。”②動搖;不安定。《荀子·勸學》:“天下不能蕩也。”③震動;震蕩。《史記·龜策列傳》:“以破族滅門者,不可勝數,百僚蕩恐。”韓愈《送孟東野序》:“水之無聲,風蕩之鳴。”④放縱。《論語·陽貨》:“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⑤滌除。《晉書·劉琨傳》:“掃蕩仇恥。”⑥平坦。《詩經·齊風·南山》:“魯道有蕩。”(有:形容詞詞頭。)⑦廣大貌。《春秋繁露·基義》:“聖人之道,同諸天地,蕩諸四海。”⑧沖撞;沖殺。《古今風謠·隋大業長白山謠》:“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蕩蕩]1.平坦貌。劉向《九嘆·離世》:“路蕩蕩其無人兮。”2.廣大貌。《漢書·禮樂志》:“大海蕩蕩水所歸。”3.心胸寬廣貌。《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戚戚:憂愁貌。)蕩漾:流蕩起伏的樣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青猿啼。”漾:①古水名。即嘉陵江上源西漢水。《尚書·禹貢》:“潘塚導漾,東流為漢。”(潘塚:山名。)②水流長。王粲《登樓賦》:“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修迥:長而遠。)③水波浮動。杜甫《屏跡二首》:“竹光團野色,舍影漾清流。”④泛舟;搖船。王安石《桃源行》:“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⑤水漫出。韓偓《春盡》:“細水漾花歸別浦,斷雲含雨入孤村。”
爱晚亭谢冰莹。推荐。爱诗词网。谢冰莹《爱晚亭》原文爱晚亭,原名红叶亭,也称爱枫亭。坐落在湖南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后清风峡的小山上。四周皆枫林,深秋枫叶红艳,别有佳趣。历来为骚人墨客流连忘返的游览胜地。亭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建,得名于唐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这篇散文最大的特点是,情真意切,感情热烈奔放,揭示了一位走出封建家门、即将奔赴革命疆场的时代新女性的复杂的内心世界。文章开头,作者情不自禁地用她那支多情的笔抒写自己的“狂态”:乘着风起大声呼啸,蓬着乱发热烈跳跃,学蛤蟆跳、和小鸟同唱,望着溪水哭笑,望着月儿陶醉……在迈出这人生第一步时,作者难以割断与家人的牵绊,尽管她声称家庭是个监狱,但那里不乏亲情温馨。酣梦里,她梦见死去的和蔼的祖母和天真的表弟妹。这是作者前进的情感障碍。酣梦醒后,作者迅捷走出情感迂回区。春色激励其意志,清风吹干其泪痕,仰望行云俯视流水,作者心潮澎湃,文中以诗的形式,用排比句式,抒发自己经过心灵搏斗的豪语壮志:愿将过去的泪珠付之流水,愿将自己所有的一切化归乌有,表达了决绝的态度。这是一位新女性挣脱封建枷锁走向自由之路过程中的精神写照。《爱晚亭》文笔优美,洋溢着春天盎然勃发的青春气息。本篇题为爱晚亭,然而全篇未着一字描摹爱晚亭这座闻名遐迩的古亭台。文章开头先是描绘亭的四周景色,写风声、树叶声、溪水声和鸟鸣声,谱写了一曲和谐美妙的自然音乐。以音乐来为作者伴舞,以音乐来衬托作者欢愉的心情。行文似流水,顺畅、活泼、自然。为了突现自己的好心情,对景物的描写采用拟人手法,暗喻着草木虫鸟也十分懂灵性通人情。新月“凝视”着我狂态;溪水陪伴我同歌哭;鸟儿“得意”、“快活”地对着我歌唱;连刚从天边射出的新月也向我“微笑”。景物的人格化处理,无不烘托出作者兴高采烈的狂态,同时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诗化般的意境。行文至半,中间插入一段狂舞后疲倦的我进入甜蜜的梦境的描写。这一小段的描写,是情绪波动的一个缓冲,结构上有张有弛,形成一个小小的起伏,为后面情绪高涨作了铺垫。并且从梦境中透露出我离家出走后对家人的眷念和割不断的情感。这是一位少女细腻复杂心理的自然流露,并且折射出大革命时期的时代气息。文章后半部写我梦醒后身倚石栏,倾听枫声,睨视流水,进入沉思回想。一个新女性终于在时代的召唤下,打埋了自己的感情,重新勃发起青春的激情。作者连续用八个排比句式、以诗的语言抒发我即将登上征途的壮志,使全文达到一个高潮。这时,作者抽出从容之笔,对夕阳、归鸦、蝉声、流水、晚间来一小段诗化描写,照应开首,并且融入人和自然景物于诗情画意之中,给人以振奋、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处】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意思1】一轮明日从海上慢慢升起,远在天边的亲人这时候一定和我一样在凝视着它。后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大海月出之景,次句由明月念及天涯同望、共此月光的情人,则两地痴心相爱之情、心心相印之意,都已不言而明。虽与前人“隔千里兮共明月”同一机杼,却更意蕴深沉,气象高古而雄浑。【意思2】面对海上冉冉升起的一轮明月,诗人想象远在天涯的亲人也和自己一样在望月想念远方的亲人。这里诗人用了悬想示现的手法,深沉强烈地表达出彼此之间无限的思念,其心心相印之情,万里相连,真挚缠绵。【鉴赏】一望无际的海面之上,明月初升,远隔天涯的人或许和自己一样,也在翘首凝望这皎洁的月华。可以想见,夜空中那一轮煌煌明月,在海水的倒映之下更显得流光溢彩。仰望着无际的夜色与月华,让人在感叹造物的神奇之时,不由开始思念远在千里的人。此刻良辰美景,却不能与之并肩共赏,然而同在一片天空之下,此时此刻,所思念的她亦如同自己一般仰望着月光吧。不经意间,既显现出淡淡的遗憾,又流露出丝丝的欢喜。诗句视野开阔,诗境明亮,情感表露虽然看似浅淡,实则深切悠远。引人共鸣,耐人寻味。后人常以此句形容分别后的思慕之情。【英文翻译】1.Brightmoonbornofthesea,Atsky’sfarthestedgesweshareitnow.(BurtonWatson译)2.Astherisingmoonisabovethesea,Theentireworldsharesit’sshine.3.Themoon,grownfullnowoverthesea,Brighteningthewholeofheaven,(Bynner译)【全诗】《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①情人怨遥夜:情人,多情的人;遥夜,长夜。②竟夕:终夜:③怜:爱惜之意。④滋:多。⑤不堪盈手:不能满手。⑥“还寝”句:回到卧室,梦见相会之期。【鉴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4〕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5〕〔1〕这首五律写对月怀念远人。“情人”、“相思”、“佳期”诸词,古代不专用于男女关系。张九龄(公元678~749),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景龙初年进士,曾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始兴县伯,官至中书令,为开元贤相之一。开元中为李林甫排挤,贬荆州长史。卒,谥文献。有《张曲江集》。〔2〕“海上”二句: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个时候,人们在相隔遥远的地方都仰望着它。天涯,天边,指极远之处。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本句化用此意。〔3〕“情人”二句:情人,有情的人。遥夜,漫漫长夜。竟夕,通宵。《唐诗笺注》:“情人”一联,先就远人怀念言之,少陵‘今夜鄜州月’诗同此笔墨。二句想象远方的有情人长夜难寐,通宵望月相思所思之人。〔4〕“灭烛”二句:怜,爱惜。光满,指月光满堂。觉露滋,感觉到露水太多。二句写因为爱这满堂月光而将烛吹灭,又到庭中徘徊望月,夜深露重,披上衣服。不返室而披衣,仍在望月也。〔5〕“不堪”二句:不堪,不能。盈手赠,意为捧一满把相赠。这里化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佳期,好时刻。二句言这月光不能捧一满把相赠对方,还是回屋睡觉,做一个相会的美梦吧。本诗写望月怀远的情景,全篇扣紧“望”、“怀”二字生发,情景相融,由月出到露重,由室内到庭中,句句说月、说相思,层次秩然不紊,上下勾连、前后相映,“共”逗起远人,“怨”逗起相思,“怜”、“满”、“觉”、“滋”乃至“盈手赠”,都是人月合写,以之写情,委婉深秀,起结圆满,字句外有其神韵。《唐诗癸签》说:“张曲江五言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唐诗别裁》说:“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本诗体式是律诗,但仍留古诗韵味,颔联不对仗。【赏析】首二句开篇入题,一写远望所见,一写远望所思。“此时”最易勾起彼此的绵绵思念之情。月光成了彼此共赏的对象,似乎也成了彼此寄托情思的媒介和桥梁,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不就唱出了“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心声么?一个“共”字,真是包蕴无限,情意无限,感慨无限,耐人品味。首句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共潮生”如出一辙,或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与“天涯共此时”帖为一联,既写出了千古不磨之景,也写出了千古不磨之情,自成高格,遂为名句,传诵不衰。次二句以“竟夕”与“遥夜”对举,以“相思”与“怨”呼应,抒写了这种终夜“相思”不息的强烈而又复杂的情感。五六句具体描绘终夜相思情景,先屋内后屋外。灭掉蜡烛,顿时清辉满屋,十分可爱。于是不由得披起衣裳,在月光的引导之下,步出户外,遥相佇望,直到夜深。“滋”包含着滋生不已之意,仿佛可见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润湿了大地,也润湿了衣襟。夜确实是很深了,怀远之人佇望得也确实是太久了。“竟夕”二字,在这里得到了形象的说明和刻画。而终夜佇望的结果,是否在感情上得到了某种满足呢?没有,一点没有。满把的月光似乎可以用来赠给情人,但实际上连这点也做不到,令人十分难堪。怎么办呢?还是回屋去睡觉吧,梦中倒还有可能同情人欢会。“不堪”句从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乎”翻出,即景起意,设想奇妙,托出了一腔纯真的情意。全诗紧扣诗题,从“望”中展开情节,从“怀”中写出深情。层次井井而又富于曲折变化,通过怀远之人外在行为动作的次第展示表现了他内在心情的矛盾痛苦状态,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开元中,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玄宗生日,百官多献珍异,唯他进《千秋金鉴录》,具陈前代兴废之道。为玄宗称赏。玄宗欲拜李林甫为相,他谏阻,不听。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李林甫所谮,罢相,贬为荆州长史。然诗多应制之作,台阁习气较浓;被贬之后,诗风亦变。其著有《感遇诗》十二首,即贬谪后所作,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现存有《曲江集》。【评点】“海上生明月”,虽无色彩点染,脱口而出;但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情思。此浑成自然之风格。
海上升明白 天涯共此时。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处】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意思1】一轮明日从海上慢慢升起,远在天边的亲人这时候一定和我一样在凝视着它。后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写大海月出之景,次句由明月念及天涯同望、共此月光的情人,则两地痴心相爱之情、心心相印之意,都已不言而明。虽与前人“隔千里兮共明月”同一机杼,却更意蕴深沉,气象高古而雄浑。【意思2】面对海上冉冉升起的一轮明月,诗人想象远在天涯的亲人也和自己一样在望月想念远方的亲人。这里诗人用了悬想示现的手法,深沉强烈地表达出彼此之间无限的思念,其心心相印之情,万里相连,真挚缠绵。【鉴赏】一望无际的海面之上,明月初升,远隔天涯的人或许和自己一样,也在翘首凝望这皎洁的月华。可以想见,夜空中那一轮煌煌明月,在海水的倒映之下更显得流光溢彩。仰望着无际的夜色与月华,让人在感叹造物的神奇之时,不由开始思念远在千里的人。此刻良辰美景,却不能与之并肩共赏,然而同在一片天空之下,此时此刻,所思念的她亦如同自己一般仰望着月光吧。不经意间,既显现出淡淡的遗憾,又流露出丝丝的欢喜。诗句视野开阔,诗境明亮,情感表露虽然看似浅淡,实则深切悠远。引人共鸣,耐人寻味。后人常以此句形容分别后的思慕之情。【英文翻译】1.Brightmoonbornofthesea,Atsky’sfarthestedgesweshareitnow.(BurtonWatson译)2.Astherisingmoonisabovethesea,Theentireworldsharesit’sshine.3.Themoon,grownfullnowoverthesea,Brighteningthewholeofheaven,(Bynner译)【全诗】《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①情人怨遥夜:情人,多情的人;遥夜,长夜。②竟夕:终夜:③怜:爱惜之意。④滋:多。⑤不堪盈手:不能满手。⑥“还寝”句:回到卧室,梦见相会之期。【鉴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2〕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3〕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4〕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5〕〔1〕这首五律写对月怀念远人。“情人”、“相思”、“佳期”诸词,古代不专用于男女关系。张九龄(公元678~749),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景龙初年进士,曾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始兴县伯,官至中书令,为开元贤相之一。开元中为李林甫排挤,贬荆州长史。卒,谥文献。有《张曲江集》。〔2〕“海上”二句: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个时候,人们在相隔遥远的地方都仰望着它。天涯,天边,指极远之处。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本句化用此意。〔3〕“情人”二句:情人,有情的人。遥夜,漫漫长夜。竟夕,通宵。《唐诗笺注》:“情人”一联,先就远人怀念言之,少陵‘今夜鄜州月’诗同此笔墨。二句想象远方的有情人长夜难寐,通宵望月相思所思之人。〔4〕“灭烛”二句:怜,爱惜。光满,指月光满堂。觉露滋,感觉到露水太多。二句写因为爱这满堂月光而将烛吹灭,又到庭中徘徊望月,夜深露重,披上衣服。不返室而披衣,仍在望月也。〔5〕“不堪”二句:不堪,不能。盈手赠,意为捧一满把相赠。这里化用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佳期,好时刻。二句言这月光不能捧一满把相赠对方,还是回屋睡觉,做一个相会的美梦吧。本诗写望月怀远的情景,全篇扣紧“望”、“怀”二字生发,情景相融,由月出到露重,由室内到庭中,句句说月、说相思,层次秩然不紊,上下勾连、前后相映,“共”逗起远人,“怨”逗起相思,“怜”、“满”、“觉”、“滋”乃至“盈手赠”,都是人月合写,以之写情,委婉深秀,起结圆满,字句外有其神韵。《唐诗癸签》说:“张曲江五言以兴寄为主,而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唐诗别裁》说:“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继续而诗品乃醇。”本诗体式是律诗,但仍留古诗韵味,颔联不对仗。【赏析】首二句开篇入题,一写远望所见,一写远望所思。“此时”最易勾起彼此的绵绵思念之情。月光成了彼此共赏的对象,似乎也成了彼此寄托情思的媒介和桥梁,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秋歌》不就唱出了“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心声么?一个“共”字,真是包蕴无限,情意无限,感慨无限,耐人品味。首句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海上明月共潮生”如出一辙,或有直接的传承关系,但与“天涯共此时”帖为一联,既写出了千古不磨之景,也写出了千古不磨之情,自成高格,遂为名句,传诵不衰。次二句以“竟夕”与“遥夜”对举,以“相思”与“怨”呼应,抒写了这种终夜“相思”不息的强烈而又复杂的情感。五六句具体描绘终夜相思情景,先屋内后屋外。灭掉蜡烛,顿时清辉满屋,十分可爱。于是不由得披起衣裳,在月光的引导之下,步出户外,遥相佇望,直到夜深。“滋”包含着滋生不已之意,仿佛可见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润湿了大地,也润湿了衣襟。夜确实是很深了,怀远之人佇望得也确实是太久了。“竟夕”二字,在这里得到了形象的说明和刻画。而终夜佇望的结果,是否在感情上得到了某种满足呢?没有,一点没有。满把的月光似乎可以用来赠给情人,但实际上连这点也做不到,令人十分难堪。怎么办呢?还是回屋去睡觉吧,梦中倒还有可能同情人欢会。“不堪”句从陆机《拟明月何皎皎》诗“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乎”翻出,即景起意,设想奇妙,托出了一腔纯真的情意。全诗紧扣诗题,从“望”中展开情节,从“怀”中写出深情。层次井井而又富于曲折变化,通过怀远之人外在行为动作的次第展示表现了他内在心情的矛盾痛苦状态,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大臣、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长安进士,任右拾遗,迁左补阙。开元中,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玄宗生日,百官多献珍异,唯他进《千秋金鉴录》,具陈前代兴废之道。为玄宗称赏。玄宗欲拜李林甫为相,他谏阻,不听。开元二十四年(736),为李林甫所谮,罢相,贬为荆州长史。然诗多应制之作,台阁习气较浓;被贬之后,诗风亦变。其著有《感遇诗》十二首,即贬谪后所作,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现存有《曲江集》。【评点】“海上生明月”,虽无色彩点染,脱口而出;但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情思。此浑成自然之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