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均田免赋
中国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中提出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赋役剥削的经济思想。明代中叶,地主豪绅们和各级官吏疯狂地兼并土地、加重赋役,使大部分农民沦为没有土地的佃农,苦不堪言,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中,李自成及部将李岩等针对地主豪绅们的暴行及王朝繁重的赋役,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并以此为起义的主要目标之一。均田免赋思想是以往起义农民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思想的发展和经济思想的一次飞跃,它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繁重的赋役制度,切中时弊,为广大农民所拥护。
均田免赋。推荐。爱诗词网。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均田免赋中国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中提出的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和赋役剥削的经济思想。明代中叶,地主豪绅们和各级官吏疯狂地兼并土地、加重赋役,使大部分农民沦为没有土地的佃农,苦不堪言,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中,李自成及部将李岩等针对地主豪绅们的暴行及王朝繁重的赋役,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并以此为起义的主要目标之一。均田免赋思想是以往起义农民提出的“等贵贱,均贫富”思想的发展和经济思想的一次飞跃,它把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繁重的赋役制度,切中时弊,为广大农民所拥护。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意思】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横暴风波的摧折,象芬芳的桂叶,却无月露的滋润让它飘香。【全诗】《无题二首》其二.[唐].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赏析】第二首,是对前一首的发展和补充,其基本规定情境与上一首相同,即都是从男子视角来写女子不如意的爱情生活,因此诗的内容大体仍由旁观者的体察描叙和设身处地的感叹两部分构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补写出前一首未能顾及的女主人公的居室环境。“莫愁堂”,含义有多层,既说明这是一间陈饰华美的闺房,又暗示女主人公长得像传说里著名的莫愁女那么美丽。而“重帏深下”则不但使屋内陈饰具体化,而且更直接显示出女主人公被拘于深闺、形同幽囚般的生活。“卧后清宵”云云,是说女主人公短暂的睡眠后(请别忘记,昨日深夜她还在缝帐子),在清晨早早醒来,只觉得时间过得那么缓慢,就像抽不完的长丝,使她痛感寂寞的时光难熬。这一联,上句是诗人对女主人公生活的设想和描绘,下句已不仅是客观描写,而加入了代女主人公抒慨的成分。这就为向颔联的过渡作好了准备。“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两句,性质与前联下句相似,是诗人充满感情的旁述,又是女主人公心底的慨叹。
风波不信菱枝弱。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意思】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横暴风波的摧折,象芬芳的桂叶,却无月露的滋润让它飘香。【全诗】《无题二首》其二.[唐].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赏析】第二首,是对前一首的发展和补充,其基本规定情境与上一首相同,即都是从男子视角来写女子不如意的爱情生活,因此诗的内容大体仍由旁观者的体察描叙和设身处地的感叹两部分构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补写出前一首未能顾及的女主人公的居室环境。“莫愁堂”,含义有多层,既说明这是一间陈饰华美的闺房,又暗示女主人公长得像传说里著名的莫愁女那么美丽。而“重帏深下”则不但使屋内陈饰具体化,而且更直接显示出女主人公被拘于深闺、形同幽囚般的生活。“卧后清宵”云云,是说女主人公短暂的睡眠后(请别忘记,昨日深夜她还在缝帐子),在清晨早早醒来,只觉得时间过得那么缓慢,就像抽不完的长丝,使她痛感寂寞的时光难熬。这一联,上句是诗人对女主人公生活的设想和描绘,下句已不仅是客观描写,而加入了代女主人公抒慨的成分。这就为向颔联的过渡作好了准备。“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两句,性质与前联下句相似,是诗人充满感情的旁述,又是女主人公心底的慨叹。
【诗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门前冷落,车马稀少,年纪也大了,就嫁给了一个商人。车:一作“鞍”。老大:上了年纪。【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非凡(色相、技艺、家族等不凡)女子因年老色衰等缘故,风光不再,遭受冷遇,落魄下嫁。[例]令她看破人生虽可能明艳煊赫一时,却终不免“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之悲剧命运的,正是那宦海沉浮、饱读诗书的东坡先生。(姜琍敏《禅边浅唱》)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来往人少,门户冷清。[例]我和李宗仁孤零零地守在傅厚岗副总统官邸,门庭冷落车马稀,殊无聊赖。(程思远《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三、前一句用以比喻某一事物很少有人过问或关心。[例]比如投考理工的人最多,这当然不是坏事情;但跟其他部门相比,有的就冷落得不像样子。比如师范,就是这么一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最可怜、最倒霉的部门。(魏巍《做新型的知识分子》)
嫁做商人妇。推荐。爱诗词网。【诗句】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门前冷落,车马稀少,年纪也大了,就嫁给了一个商人。车:一作“鞍”。老大:上了年纪。【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非凡(色相、技艺、家族等不凡)女子因年老色衰等缘故,风光不再,遭受冷遇,落魄下嫁。[例]令她看破人生虽可能明艳煊赫一时,却终不免“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之悲剧命运的,正是那宦海沉浮、饱读诗书的东坡先生。(姜琍敏《禅边浅唱》)二、前一句用以形容来往人少,门户冷清。[例]我和李宗仁孤零零地守在傅厚岗副总统官邸,门庭冷落车马稀,殊无聊赖。(程思远《白崇禧和蒋介石之间》)三、前一句用以比喻某一事物很少有人过问或关心。[例]比如投考理工的人最多,这当然不是坏事情;但跟其他部门相比,有的就冷落得不像样子。比如师范,就是这么一个“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最可怜、最倒霉的部门。(魏巍《做新型的知识分子》)
古来圣贤皆寂寞。推荐。爱诗词网。【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译注】自古以来圣人贤士都孤独寂寞,只有饮酒的人能留名后世。【用法例释】一、常用以劝人喝酒,或为嗜酒者、失意者、玩世不恭者等用以自嘲自慰。[例1]白居易被深深地感动了:“十九弟,感谢你的纯厚之心。‘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走,进舱去,我们举杯对饮,开怀畅谈。”(许桂林、高正文《琵琶行》)[例2]酒在我脑子里总是跟洒脱、旷达、绝俗、自卑、自损却又带几分壮烈气氛联系在一起的(从“我醉欲眠君且去”的气氛到“醉卧沙场君莫笑”的境界,又返回“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史论),从而引起我的寄情、认同、钦羡,乃至崇拜。(朔望《小酒人语》)二、前一句用以说明才德出众者特立独行,往往不能为世人所理解、包容。[例]“古来贤者皆寂寞”。一种尼采式的浓重、怪异的孤独感,浸透在鲁迅的个性心理中,贯串于他的一生,使他挣脱宥于绝大多数人的从众意识,对生命和宇宙进行更高层次的独立思考。(张梦阳《梦寻鲁迅》)三、前一句用以比喻成就事业者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奋斗历程。[例]古来圣贤皆寂寞,那些创造出辉煌成就为历代人们所瞩目所敬仰的人,往往在年轻乃至年少的时候,就与寂寞结伴而行,心无旁骛孜孜以求终成大器。(尹璐《想起了罗兰》)
推敲文言文。推荐。爱诗词网。宋·胡仔《刘公嘉话》②云:岛③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④。”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⑤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⑥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⑦京兆⑧,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⑨拥至尹前,岛具对⑩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与并辔(11)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12)。【注释】①选自《苕溪渔隐丛话》。胡仔(1110年—1170年),字元任,南宋初绩溪(今安徽绩溪)人。本文引自宋黄朝英《缃素杂记》。②〔刘公嘉话〕即唐韦绚《刘公嘉话录》。“刘公”指刘禹锡,本书记录的是刘禹锡讲述的事。现在的传本名《刘宾客嘉话录》(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其中并无此条。③〔岛〕即唐代诗人贾岛(779年—843年)。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曾任长江主簿,著有《长江集》。④这两句诗出自《题李凝幽居》。全诗为: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⑤〔练〕中国文学理论和批评、创作的术语“练字”、“练句”的简称。对诗文中的用字遣词进行锤炼、改易。⑥〔引手〕手前后动,仿佛拉弓射箭的样子。⑦〔权〕唐以来称试官或暂时代理官职为“权”。⑧〔京兆〕京兆尹,京城的地方长官。⑨〔左右〕侍从。⑩〔具对〕详细应答。(11)〔并辔(pèi)〕坐骑相并着走。辔,驾驭牲口的缰绳。(12)〔布衣之交〕本指贫贱之交。这里意为不拘身份地位高低而结为朋友。布衣,麻布衣,一般为平民所服,借指平民。【译文】《刘公嘉话》里说,贾岛初次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时,有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想用“推”字,后来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也没有定下来,就在驴背上吟诵着,还不时地伸手做着推和敲的姿势。当时吏部侍郎韩愈代理京兆尹,贾岛不知不觉地冲进了韩愈出行的仪仗队的第三排中间。侍从推搡着把他带到韩愈面前,贾岛便把自己想出的诗句,正在考虑的用词全都对韩愈作了回答。韩愈停下马想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按说敲字好。”于是他和贾岛一块儿并排骑着坐骑回去。他们在一起谈论诗歌,舍不得分手,两个人成了朋友,建立起像平等的老百姓那样的交情。字数:1000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387-388页.
【诗句】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出处】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意思】邻近的人听到此曲多叹息,远客听罢思念家乡皆泪垂。世人只知听曲儿不知欣赏,筚篥声像在狂飙中独来往。【全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唐].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鉴赏】李颀是一位顾曲高手。在一首他人听之皆垂泪的音乐中,他却品味出了音乐的美感。“枯桑老柏寒飗”以下十句,即写诗人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安万善所奏觱篥之声,像风吹枯桑老柏沙沙作响,还像九只雏凤鸣叫啾啾啼;好似龙吟虎啸同时都爆发,又如秋天万籁与百泉齐奏。阔叶落叶的枯桑,细叶常绿的老柏,二者在寒风中发出的声响不同,可见诗人听觉的敏锐与下笔的细致。九雏鸣凤,典出汉乐府《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常形容琴声细杂清越。而诗人加一“乱”字,则将觱篥之乐的细杂清越更加突显出来。此四句正面描摹变化多端的觱篥之声,接下来四句又以生动形象的比拟来写变调。此时乐调忽然转为沉郁慷慨的《渔阳掺挝》之曲,一瞬时,原来风声劲疾的天地之间,换作了一幅黄云萧条白日暗的景象。不一会,乐声又作一转,仿佛听到了杨柳吐绿,袅袅弄晴,一派明媚春光,就像上林苑的似锦繁花,映入眼中,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一般。至此,李颀不禁感叹安万善的觱篥技艺之高,在这冬夜的高堂,排列起明亮的蜡烛,喝一杯美酒,听一曲安万善的觱篥,此乐何如!诗歌至此完美地结束。
世人解听不解赏。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出处】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意思】邻近的人听到此曲多叹息,远客听罢思念家乡皆泪垂。世人只知听曲儿不知欣赏,筚篥声像在狂飙中独来往。【全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唐].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鉴赏】李颀是一位顾曲高手。在一首他人听之皆垂泪的音乐中,他却品味出了音乐的美感。“枯桑老柏寒飗”以下十句,即写诗人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安万善所奏觱篥之声,像风吹枯桑老柏沙沙作响,还像九只雏凤鸣叫啾啾啼;好似龙吟虎啸同时都爆发,又如秋天万籁与百泉齐奏。阔叶落叶的枯桑,细叶常绿的老柏,二者在寒风中发出的声响不同,可见诗人听觉的敏锐与下笔的细致。九雏鸣凤,典出汉乐府《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常形容琴声细杂清越。而诗人加一“乱”字,则将觱篥之乐的细杂清越更加突显出来。此四句正面描摹变化多端的觱篥之声,接下来四句又以生动形象的比拟来写变调。此时乐调忽然转为沉郁慷慨的《渔阳掺挝》之曲,一瞬时,原来风声劲疾的天地之间,换作了一幅黄云萧条白日暗的景象。不一会,乐声又作一转,仿佛听到了杨柳吐绿,袅袅弄晴,一派明媚春光,就像上林苑的似锦繁花,映入眼中,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一般。至此,李颀不禁感叹安万善的觱篥技艺之高,在这冬夜的高堂,排列起明亮的蜡烛,喝一杯美酒,听一曲安万善的觱篥,此乐何如!诗歌至此完美地结束。
杨柳渡头行客稀。推荐。爱诗词网。援拟入情,乐府神韵。(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卷十五)【诗例】送沈子福之江东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解析】“援拟入情”,依据宋宗元的评论,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援引眼前景物化作比拟,入情入理;二是摹拟乐府神韵运用比拟以传情。总之,以乐府精神化实景实物为比拟,是诗歌创作的技巧之一。王维的这首七绝是送别诗,首句写渡头送客,次句写船夫荡舟远去,三句言诗人相思之情“似春色”,末句言江南江北皆有春色,犹如诗人相思之情伴送友人东归。这里最重要的是“杨柳渡头行客稀”、“惟有相思似春色”两句,是理解“援拟入情”的关键。对此我们略加辨析:“杨柳”,乃春日最富特征的景色,诗于开端特意拈出“杨柳”二字,点明送别时节,又以为统摄全诗的抒情意象,为第三句“春色”预先作一提衬。杨柳或折杨柳,在古代送别诗词中几乎触目皆是,成为表达男女离愁别绪、相思依恋之情的象征物,从而转化为送别相思之情的符号或代名词。这在乐府歌辞中多有描述。例如:“曲中无别意,并是为相思。”(梁简文帝《折杨柳》)“曲”,即《折杨柳》歌曲。“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孟郊《折杨柳》)杨柳,还为送别点染特定的情境与氛围,像乐府《折杨柳》所写:“悬丝拂城转,飞絮上宫吹”(岑之敬),“叶似镜中眉,花如关外雪”(韦承庆)。这是春日柳丝拂乱、柳花飘雪、柳叶明媚的一种缭乱、凄迷的情境与氛围。如此,杨柳为相思的象征物,反之,相思依恋之情又似这缭乱、凄迷的杨柳,相思之情与杨柳之境融合无间,正是杨柳意象的妙用所在。再者,第三句“春色”,并非泛指春天一切景色,而是特指的“杨柳”,据此,“杨柳——相思——春色”则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抒情意象:“杨柳”为“相思”的象征符号,“春色”又是从“杨柳”这一具象景物而转化出的抽象景色,并升华为“相思”的巧妙比拟,反之,“相思”又如“杨柳”之凄迷,如“春色”之无边。总之,这三者的连环生发,融合渗透,成为此诗“援拟入情”的巧妙构思,妙用比拟的关键。末句的“江南江北送君归”,便从上述比拟构思中自然生发而成:杨柳遍地皆生,除“春风不度玉门关”外看不见杨柳,江南江北则无处不有,特别是江河岸边,湖泽周畔,更是杨柳繁茂之处,故江南江北遍生杨柳,即江南江北遍有春色也!王维此诗所写大约是自江汉某地送别沈子福顺江而下归江东,诗人想象自西往东舟行江上,但见沿江南北两岸垂丝摇艳,花明似雪的杨柳,夹江而生,似乎炫耀着无边的春色,携带着自己无边的相思绵延伸向远方,仿佛将朋友一直送回江东。诗人援引春天触目可见的眼前景物“杨柳”,升华为遍布大自然的“春色”,转化为“相思”这一心灵情感的比拟意象,将景物与情感、比拟与相思、具象与抽象、实境与虚境妙合无间地融为一体,入情入理,极为自然。而这种“援拟”手法,完全是采取乐府歌辞常用的“杨柳”意象加以巧妙的组合、生发和升华,便将常见的朋友送别相思之情表现得如此直观、丰满、深厚、开阔。这得力于诗人“援拟”技巧之高妙,善于“援拟”而入于人的心灵情感之奥府。这种“援拟”手法,实为《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新变。如《周南·汉广》:“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方玉润《诗经原始》讲:“终篇忽叠咏江汉,觉烟水茫茫,浩渺无际,广不可泳,长更无方,唯有徘徊瞻望,长歌浩叹而已。故取之以况游女不可求之意也可,即以之比文王德广洋洋也,亦无不可。总之,诗人之诗,言外别有会心,不可以迹相求。”这是援景以为比拟的妙例。像南朝乐府《西洲曲》的“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虽与双关相通,也是“援拟”手法的巧妙运用,与《汉广》援景不同者,在此诗为“援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