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朱熹文《诗集传序》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谓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寝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
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
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情性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
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
(据四部丛刊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后居建州(今福建建瓯县)。高宗绍兴进士,曾知南唐军,任秘阁修撰、宝文阁待制。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学说,人称程朱学派。学问渊博,一生注释经典和讲学。世称朱文公。著文以穷理致用为旨,语言简洁畅达。著有《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
朱熹的《诗集传》,实在是《诗》经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名著。汉唐以来一千余年的古典经学,说《诗》皆宗毛《传》郑《笺》,《毛诗序》被奉为圣经,经学家们株守其说不疑,其弊渐流于抱残守陋,支离僵化,陈陈相因。到宋代便有变古标异的新怀疑派异军突起,《毛诗序》成为众矢之的,欧阳修作《毛诗本义》,苏辙作《诗集传》,晁说之作《诗序论》,郑樵作《诗传辨妄》,详辨毛、郑得失,猛攻《毛诗序》之妄。到朱熹《诗集传》出,终于全盘推倒《毛诗序》,摧垮了千百年来奉为正统的《毛诗序》说经体系,形成一股黜《毛诗序》创己说的经学思潮。朱熹自己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由主《毛诗序》到黜《毛诗序》的思想演变。早年他作《毛诗集解》,全本《毛序》立说;淳熙二年(1175)以后他开始怀疑《毛诗序》之说,重修《毛诗集解》,改名《诗集传》;到淳熙五年以后他才尽弃《毛诗序》之说,形成自己的《诗》经学思想。这篇序为淳熙四年序定《诗集传》而作,正处在他的《诗》经学思想的过渡时期,因为遭到当时另一个主《毛诗序》的理学大家吕祖谦的激烈反对,他暂时还没有公开自己反对《毛诗序》的观点,但是,他的批判《毛诗序》的基本看法已在序中反映出来了。
朱熹的《诗》经学对旧《诗》经学的批判意义,从根本上说在于他确立了解经的新的方法论原则:一是主张就经解经,反对以传说经。旧经学但据《毛序》(传)为说,这是以传代经,以传说湮没了经义;朱熹主张弃传解经,经传相分,是要拨开千年层累的传的迷雾直接就经探求经的本义。二是主张以史参验诗,反对以史比附诗。《毛诗序》专好以史事说诗,实际多是牵强附会。三是主张兼采众说,反对专主一家,打破了毛《传》古文经说的一统局面。正是这种解经方法论的更新,使他看到了《毛诗序》经学体系的一个根本谬误:《毛序》的基本经学思想就是本于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认为《诗经》中的诗篇篇都是“思无邪”,所以是一部圣经。而朱熹却认为《诗经》中也有思邪不正的淫诗,他从中划出了《邶》以下二十四篇“郑卫之声”的淫奔之作。这一思想的实质是表明他从《诗经》中已看出有一部分民间里巷男女谈情说爱的恋歌,在通向把《诗经》认作文学作品而不认作圣经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因而在实际上变成了对《诗经》这部圣经的亵渎。朱熹在序中说的“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就是承认了《诗经》中的诗有邪正是非不齐的差异,不全是“思无邪”。他在序一开头就用自己的理学哲学思想论述了何以诗有思邪思正的原因。他认为,人性都是善的,但是人情却有善有恶;性是心之静,情是心之动;情感物而发动既有善恶的不同,所以发而为思、为言、为诗也就有邪正的差异,他巧妙地引用了《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来附会自己这一思想,得出“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的结论,这不仅是在宣扬他的儒家物感说的文学观,而且更主要的是在发挥他的反《毛诗序》的经学思想。
但是朱熹并没有完全否定“思无邪”的思想,相反,他从另一方面又弥补了孔子“思无邪”说的漏洞,认为孔子说的“思无邪”并不是说《诗经》本身篇篇皆是“思无邪”,而是要我们每个读者都是以“思无邪”之心去读《诗经》。这一思想倒退不仅使他把《诗经》中真挚热烈的爱情诗统统斥为“淫诗”,而且更使他用一种偏执的道学眼光去认识《诗经》,把一部《诗经》理学化了。他的最辉煌的发现恰恰又成了他最严重的失误,正是从这里,他建立起了自己理学化的《诗》经学教化体系。全序五节,除了最后一节总括作序的缘起外,其余四节(四大层次)也就是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他的《诗》经学教化体系:第一层论诗的起源,认为人感物而生情,情发为思,思形于言,言之不足,便产生了有“音响节奏”的诗;第二层论《诗》的教化功能,认为情感物而生有善有恶,故发而为诗有正有邪,正诗固然可以教人向善,邪诗却也有劝惩作用,使人返归于正,即善之足以为法,恶之足以为戒,从西周的用诗陈诗到孔子的删诗授诗,都本于这一诗教;第三层论《诗》的体制,他从形式上把风、雅、颂三体的划分归为乐调的不同(风为里巷歌谣,雅、颂为郊庙乐歌),但从内容上又认为无论盛世的风雅颂还是衰世的变风变雅都有共同的诗教意义,只是在“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教程度上各有不同,所以整部《诗经》贯穿着一个“天理”;第四层次论学《诗》的大旨,认为学《诗》就是要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道天理,这就必须以二《南》为根本探求其要领(朱熹明确认为《周南》、《召南》是《诗经》的大纲),以十三国风相参验穷尽其变化,以雅诗正得失来拓大其规模,以颂诗相协和以求适中的节制。显然这是一个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理天道为核心的诗教体系,朱熹就这样把他的理学文化思想贯穿到了《诗》经学中。
朱熹的《诗集传序》是一篇代表理学家“其体近乎古,其指近乎经”(见《文章正宗纲目》)的文风的典型作品。朱熹是南宋一代古文宗师。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到北宋末虽趋沉寂,但经过宣政一段时期文气卑弱浮靡的倒退,南渡以来以奇句单行为特征的欧、苏古文又复盛行风靡,笼罩文坛,到朱熹所处的南宋中期大致形成三派:一派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由欧、苏上接汉唐,得其雄放奔逸、凌厉辩博之气;一派以吕祖谦为代表,由三苏而承嗣唐、宋,但却主要学其章法布局,命意行文,参以经义,深具委婉从容、儒雅剀切之貌;一派以朱熹为代表,由韩、欧、曾上追西汉六经,融以理学的绵密严谨,文有典重质实严健浑厚之风,而尤以强烈的思辨色彩独擅文坛。年轻时他曾呕心沥血学曾巩之文,以至陆九渊称他深得曾巩之“严健”。他反对南宋以来的“文气冗弱”,而盛赞曾巩文“气脉浑厚”(见《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于当时之文,独取周益公(必大);于当时之诗,独取陆放翁。盖二公诗文,气质浑厚故也”(见《鹤林玉露·周文陆诗》)。这篇序采用了问对体的形式展开论述,四问四答,形成自然的四个层次,层层深入,全文一气直下,明快平实,正具有他说的“气脉浑厚”的特点。他灵活自如地运用了简洁明白、长短变化的散句,但又不时参用一些精炼齐整的排偶句,不仅使问对显得波澜起伏,不平板呆滞,而且给全文增添了一种典雅厚重之美。在论说上通篇扣住一个“诗教”,由远及近地步步设问,在严密的思辨推导中不知不觉地把人一下子引到“修身齐家,平均天下之道”上,他的庞大的《诗》经学体系浓缩在四问四答中,真有纳须弥于芥子之妙。刘熙载称赞:“朱子之文,表理莹沏。故平平说出,而转觉矜奇者之为庸;明明说出,而转觉恃奥者之为浅。其立定主意,步步回顾,方远而近,似断而连,特其余事。”(《艺概·文概》)这篇序文尤足当之。这正是显示了朱熹为文的思辨性特点,揭櫫了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区别所在。如果说古文家的古文以感性热情的说理见长,那么理学家(道学家)的古文,便以理智冷静的思辨见胜,从朱熹这篇序正可以看到宋代理学家对古文所作的这种不同于古文家的发展。
诗集传。推荐。爱诗词网。散文·朱熹文《诗集传序》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或有问于余曰:“诗何谓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曰:“然则其所以教者,何也?”曰:“诗者,人心之感物而形于言之余也。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惟圣人在上,则其所感者无不正,而其言皆足以为教。其或感之之杂而所发不能无可择者,则上之人必思所以自反,而因有以劝惩之,是亦所以为教也。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固已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至于列国之诗,则天子巡守,亦必陈而观之,以行黜陟之典。降自昭、穆而后,寝以陵夷,至于东迁,而遂废不讲矣。孔子生于其时,既不得位,无以行帝王劝惩黜陟之政,于是特举其籍而讨论之,去其重复,正其纷乱;而其善之不足以为法,恶之不足以为戒者,则亦刊而去之;以从简约,示久远,使夫学者即是而有以考其得失,善者师之,而恶者改焉。是以其政虽不足行于一时,而其教实被于万世,是则诗之所以为教者然也。”曰:“然则国风、雅、颂之体,其不同若是,何也?”曰:“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至于雅之变者,亦皆一时贤人君子,闵时病俗之所为,而圣人取之。其忠厚恻怛之心,陈善闭邪之意,犹非后世能言之士所能及之。此《诗》之为经,所以人事浃于下,天道备于上,而无一理之不具也。”曰:“然则其学之也,当奈何?”曰:“本之二《南》以求其端,参之列国以尽其变,正之于雅以大其规,和之于颂以要其止,此学诗之大旨也。于是乎章句以纲之,训诂以纪之,讽咏以昌之,涵濡以体之。察之情性隐微之间,审之言行枢机之始,则修身及家,平均天下之道,其亦不待他求而得之于此矣。”问者唯唯而退。余时方辑《诗传》,因悉次是语以冠其篇云。淳熙四年丁酉冬十月戊子,新安朱熹书。(据四部丛刊本《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后居建州(今福建建瓯县)。高宗绍兴进士,曾知南唐军,任秘阁修撰、宝文阁待制。是南宋著名理学家,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学说,人称程朱学派。学问渊博,一生注释经典和讲学。世称朱文公。著文以穷理致用为旨,语言简洁畅达。著有《朱文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朱熹的《诗集传》,实在是《诗》经学史上的一部划时代名著。汉唐以来一千余年的古典经学,说《诗》皆宗毛《传》郑《笺》,《毛诗序》被奉为圣经,经学家们株守其说不疑,其弊渐流于抱残守陋,支离僵化,陈陈相因。到宋代便有变古标异的新怀疑派异军突起,《毛诗序》成为众矢之的,欧阳修作《毛诗本义》,苏辙作《诗集传》,晁说之作《诗序论》,郑樵作《诗传辨妄》,详辨毛、郑得失,猛攻《毛诗序》之妄。到朱熹《诗集传》出,终于全盘推倒《毛诗序》,摧垮了千百年来奉为正统的《毛诗序》说经体系,形成一股黜《毛诗序》创己说的经学思潮。朱熹自己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由主《毛诗序》到黜《毛诗序》的思想演变。早年他作《毛诗集解》,全本《毛序》立说;淳熙二年(1175)以后他开始怀疑《毛诗序》之说,重修《毛诗集解》,改名《诗集传》;到淳熙五年以后他才尽弃《毛诗序》之说,形成自己的《诗》经学思想。这篇序为淳熙四年序定《诗集传》而作,正处在他的《诗》经学思想的过渡时期,因为遭到当时另一个主《毛诗序》的理学大家吕祖谦的激烈反对,他暂时还没有公开自己反对《毛诗序》的观点,但是,他的批判《毛诗序》的基本看法已在序中反映出来了。朱熹的《诗》经学对旧《诗》经学的批判意义,从根本上说在于他确立了解经的新的方法论原则:一是主张就经解经,反对以传说经。旧经学但据《毛序》(传)为说,这是以传代经,以传说湮没了经义;朱熹主张弃传解经,经传相分,是要拨开千年层累的传的迷雾直接就经探求经的本义。二是主张以史参验诗,反对以史比附诗。《毛诗序》专好以史事说诗,实际多是牵强附会。三是主张兼采众说,反对专主一家,打破了毛《传》古文经说的一统局面。正是这种解经方法论的更新,使他看到了《毛诗序》经学体系的一个根本谬误:《毛序》的基本经学思想就是本于孔子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认为《诗经》中的诗篇篇都是“思无邪”,所以是一部圣经。而朱熹却认为《诗经》中也有思邪不正的淫诗,他从中划出了《邶》以下二十四篇“郑卫之声”的淫奔之作。这一思想的实质是表明他从《诗经》中已看出有一部分民间里巷男女谈情说爱的恋歌,在通向把《诗经》认作文学作品而不认作圣经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因而在实际上变成了对《诗经》这部圣经的亵渎。朱熹在序中说的“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就是承认了《诗经》中的诗有邪正是非不齐的差异,不全是“思无邪”。他在序一开头就用自己的理学哲学思想论述了何以诗有思邪思正的原因。他认为,人性都是善的,但是人情却有善有恶;性是心之静,情是心之动;情感物而发动既有善恶的不同,所以发而为思、为言、为诗也就有邪正的差异,他巧妙地引用了《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来附会自己这一思想,得出“心之所感有邪正,故言之所形有是非”的结论,这不仅是在宣扬他的儒家物感说的文学观,而且更主要的是在发挥他的反《毛诗序》的经学思想。但是朱熹并没有完全否定“思无邪”的思想,相反,他从另一方面又弥补了孔子“思无邪”说的漏洞,认为孔子说的“思无邪”并不是说《诗经》本身篇篇皆是“思无邪”,而是要我们每个读者都是以“思无邪”之心去读《诗经》。这一思想倒退不仅使他把《诗经》中真挚热烈的爱情诗统统斥为“淫诗”,而且更使他用一种偏执的道学眼光去认识《诗经》,把一部《诗经》理学化了。他的最辉煌的发现恰恰又成了他最严重的失误,正是从这里,他建立起了自己理学化的《诗》经学教化体系。全序五节,除了最后一节总括作序的缘起外,其余四节(四大层次)也就是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他的《诗》经学教化体系:第一层论诗的起源,认为人感物而生情,情发为思,思形于言,言之不足,便产生了有“音响节奏”的诗;第二层论《诗》的教化功能,认为情感物而生有善有恶,故发而为诗有正有邪,正诗固然可以教人向善,邪诗却也有劝惩作用,使人返归于正,即善之足以为法,恶之足以为戒,从西周的用诗陈诗到孔子的删诗授诗,都本于这一诗教;第三层论《诗》的体制,他从形式上把风、雅、颂三体的划分归为乐调的不同(风为里巷歌谣,雅、颂为郊庙乐歌),但从内容上又认为无论盛世的风雅颂还是衰世的变风变雅都有共同的诗教意义,只是在“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教程度上各有不同,所以整部《诗经》贯穿着一个“天理”;第四层次论学《诗》的大旨,认为学《诗》就是要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道天理,这就必须以二《南》为根本探求其要领(朱熹明确认为《周南》、《召南》是《诗经》的大纲),以十三国风相参验穷尽其变化,以雅诗正得失来拓大其规模,以颂诗相协和以求适中的节制。显然这是一个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天理天道为核心的诗教体系,朱熹就这样把他的理学文化思想贯穿到了《诗》经学中。朱熹的《诗集传序》是一篇代表理学家“其体近乎古,其指近乎经”(见《文章正宗纲目》)的文风的典型作品。朱熹是南宋一代古文宗师。欧阳修领导的古文运动到北宋末虽趋沉寂,但经过宣政一段时期文气卑弱浮靡的倒退,南渡以来以奇句单行为特征的欧、苏古文又复盛行风靡,笼罩文坛,到朱熹所处的南宋中期大致形成三派:一派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由欧、苏上接汉唐,得其雄放奔逸、凌厉辩博之气;一派以吕祖谦为代表,由三苏而承嗣唐、宋,但却主要学其章法布局,命意行文,参以经义,深具委婉从容、儒雅剀切之貌;一派以朱熹为代表,由韩、欧、曾上追西汉六经,融以理学的绵密严谨,文有典重质实严健浑厚之风,而尤以强烈的思辨色彩独擅文坛。年轻时他曾呕心沥血学曾巩之文,以至陆九渊称他深得曾巩之“严健”。他反对南宋以来的“文气冗弱”,而盛赞曾巩文“气脉浑厚”(见《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于当时之文,独取周益公(必大);于当时之诗,独取陆放翁。盖二公诗文,气质浑厚故也”(见《鹤林玉露·周文陆诗》)。这篇序采用了问对体的形式展开论述,四问四答,形成自然的四个层次,层层深入,全文一气直下,明快平实,正具有他说的“气脉浑厚”的特点。他灵活自如地运用了简洁明白、长短变化的散句,但又不时参用一些精炼齐整的排偶句,不仅使问对显得波澜起伏,不平板呆滞,而且给全文增添了一种典雅厚重之美。在论说上通篇扣住一个“诗教”,由远及近地步步设问,在严密的思辨推导中不知不觉地把人一下子引到“修身齐家,平均天下之道”上,他的庞大的《诗》经学体系浓缩在四问四答中,真有纳须弥于芥子之妙。刘熙载称赞:“朱子之文,表理莹沏。故平平说出,而转觉矜奇者之为庸;明明说出,而转觉恃奥者之为浅。其立定主意,步步回顾,方远而近,似断而连,特其余事。”(《艺概·文概》)这篇序文尤足当之。这正是显示了朱熹为文的思辨性特点,揭櫫了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区别所在。如果说古文家的古文以感性热情的说理见长,那么理学家(道学家)的古文,便以理智冷静的思辨见胜,从朱熹这篇序正可以看到宋代理学家对古文所作的这种不同于古文家的发展。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相见欢朱敦懦。推荐。爱诗词网。朱敦儒《相见欢》朱敦儒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①。倚清秋②。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③。中原乱④。簪缨散⑤。几时收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⑦。江山秋色图(局部)【宋】赵伯驹故宫博物院藏注释①金陵:今江苏南京。②倚:倚栏。③大江:长江。④中原乱:指北宋末年靖康之难,金兵占领中原,北宋灭亡。⑤簪(zān)缨:古代官吏的帽饰,此指代北宋的官员。⑥收:结束乱局,此指收复失地。⑦倩:请托、恳请。过:到。扬州:位于今江苏,此指宋金对峙的前线。鉴赏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北上。宋高宗赵构于次年五月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重建宋朝(史称南宋),改元建炎,沿黄河一线设防阻止金军南下。十月,宋高宗以金兵南逼为由,从南京迁往扬州(今属江苏),将防线由黄河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高宗建炎元年(1127)秋,朱敦儒南逃至金陵(今江苏南京)时作有本词,上阕写作者登临金陵城楼所见悲凉宏阔的江山秋景,下阕写作者面对国破山河乱的沉痛心情。上阕写得气象宏阔而凄美,悲怆之中有慷慨之音。首二句“金陵城上”“清秋”用浅淡之笔点出时空场景。“上西楼”自是无言,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南唐李煜《乌夜啼》)为证;“清秋”自是萧寒,有“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柳永《曲玉管》)为据。无言与萧索,两者烘托出作者沉郁低沉的心境。前人写登楼,如“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三国王粲《登楼赋》),“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唐张继《冯翊西楼》)之类,缺少本词清淡中所夹带的亡国悲凉之音,亦是因时事和个人气质不同使然。上阕末句“夕阳垂地”“大江流”等雄大意象一出,本词便更上一个境界,与杜甫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相通,两者所流露出的感情色彩虽然不同,但在落笔之气势、景象之宏阔上,却堪称伯仲。“万里夕阳”的景色壮美而血红,可是“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残阳渲染的乃是满目疮痍的故国景象,正是“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减字木兰花》)。作者登古都金陵,临邈远之长江,望烽烟之中原,流离漂泊,“故国山河”,“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苏幕遮》),其情感纠缠何其复杂,都统统凝练在寥寥数笔的景致中。柳永有“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八声甘州》),两位词人虽寄意不同,但情景却十分相通。上阕写景铺陈渲染悲凉氛围,下阕转入抒情以达胸臆。下阕首三句“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连用三个短句,音节急促,慷慨悲歌之中表达着对故国的无限深情,可谓“一双新泪眼,千里旧关山”(《临江仙》)。下阕末句写作者恳请悲风将自己的眼泪吹过前线重镇扬州以问候故土同胞。他泪流纵横,深感恢复旧山河遥遥无期,哀痛中流露出绝望,绝望中留有希望,可谓写得凄婉至极。“扬州”自古繁华,而今却是“悲风吹泪”,今昔对比,更是惹人泣下如雨,再联想到后来词人姜夔过扬州时“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慢》),其辛酸更是难忍了。作者早年隐居故乡洛阳,过着“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朝中措》)的“清都山水郎”(《鹧鸪天《西都作》)式的优游闲雅生活,词风浪漫潇洒、清雅飘逸。此次南渡之变促使朱敦儒逃奔南方,亦促使其词风转向悲壮慷慨、沉郁清丽,亦最终改变其人生方向。本词慷慨苍凉,充满对故国的怀念,是朱敦儒人生转折时期的经典之作。(张伟特)集评清《陈廷焯:“希真词最清淡,惟此章笔力雄大,气韵苍凉,悲歌慷慨,情见乎词。”(《云韶集》)链接宋代的文化名城——扬州。扬州为宋代的淮南东路治所,经济文化繁荣。北宋时工商业虽远不如唐代,但仍为漕运重要转运站,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货物多经此转运,闽、广、江、浙商人亦常在此经商,神宗熙宁年间年商税额达五万余贯。手工业有造船、纺织、铜器打造、印刷、酿酒等部门。朝廷在此设造船场。所产锦、白绫等绸缎与白苎布、铜器、白桃酒享有盛名,销量很大。郊区产稻较多,并产茶叶,种花较盛。芍药尤多,有的园圃多达数万株,不少销往外地。文风兴盛,文字学家徐铉、徐锴等均是当地人,欧阳修、王安石、秦观皆曾在此居住过。风俗喜簪花,多花市之设。南宋时期为南北军事要冲,因遭兵火,经济文化发展受到影响。咸淳年间穆罕默德十六裔孙普哈丁来此传教,所创仙鹤寺为国内四大清真寺之一。
沈醉不知归路。推荐。爱诗词网。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选自李清照的词集《漱玉词》。这是李清照回忆少女时代生活的一首词。她截取了天真烂漫的少女生活的一个片断——曾经有一次临晚乘醉尽兴忘归的泛舟。“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常”,“尝”的通假字,曾经的意思。词一开头先作交代,点出时间地点,然后以“沈醉”写人。至于为何而醉且沉?似乎应是饮酒而醉,但如果细读下文,看到主人公饱览初夏美景,留连忘返,则不妨可以说这种醉意也有几分是因这美好的景色而为之陶醉。“不知归路”四字,既承上“沈醉”而言,又引起下文的描写。“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是进一步讲“不知归路”,其中“误入”两字照应前面的“沈醉”,因为“沈醉”方会“误入”,“藕花深处”四字则照应前面的“不知归路”,而进一步具体化。此句既说“兴尽”,又写“误入”,实际上还在写主人公余兴未尽、意犹未尽,所以虽说“兴尽”,但远远看到莲叶田田,闻到荷花飘香,却又身不由己,信舟划去。然而,当她划到藕花深处时,才发现此处已无路可通,从对景色的“沈醉”中顿然醒悟过来。作者早已就在前面交代了的“日暮”、“晚”的天气,此刻当已更晚,贪玩的少女这才不免有些吃惊,于是赶紧往回划。“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里的“争”,就是争先恐后的意思,引申为“赶紧”,主人公赶紧划归,船桨击水,发出哗哗声响,把两岸沙滩上已经栖息的鸥鹭惊了起来,这也照应到前面,见出主人公确实归舟甚晚了。这就是李清照这首《如梦令》的全部内容。在这首词中,我们虽然看不到有多少现实的社会内容,但可以看到一个在封建社会中不受妇女礼教规范束缚的天真活泼的性格,看到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浓厚的兴趣和热爱,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李清照词中,有不少这样的笔墨,曾因此而被封建道学家们视为“毫无顾藉”,但在今天看来这正是可贵的地方。从词的创作的角度来看,晚唐五代的花间词派主要把笔墨放在珠帘罗幕香闺佳人的描写上,天地狭窄。南唐至宋初词渐趋阔大,而李清照作为一个女词人,能走向广阔的郊外,扩大视野,不作卿卿我我男女恩怨之声,而写自己对美好自由生活及大自然的热爱,情调显得健康,意境显得开阔,这是不容易的。李清照后期词因时代的动乱而更多地写到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情绪,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与她前期的词作就有这样良好的开端分不开的。这首词在艺术上采用白描的手法,不事雕饰,文辞清新,用笔轻灵,写得真切自然,已开始显露出李清照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征。
列子御风。推荐。爱诗词网。典源出处《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疏:“姓列,名御寇,郑人也。与郑繻公同时,师于壶丘子林,著书八卷,得风仙之道,乘风游行,泠然轻举,所以称善也。”释义用法列御寇学得仙术,能够乘风而行。后以此典形容仙人乘风飞游;或用以形容乘车、船、马等奔驶疾速,如乘风一般。用典形式【仙寇】宋·杨亿:“泠然知有待,仙寇异吾曹。”【驭气】宋·范成大:“舍舟得马如驭气,步入青松三十里。”【驭风】唐·韩愈:“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宋·范成大:“控临缥缈疑无地,指点虚无欲驭风。”【乘风】宋·范成大:“玉宵有客方东望,竟欲乘风御气游。”明·陈子龙:“方见燕雀笑黄鹄,安能乘风凌九州。”【御风】唐·李商隐:“御风知有在,去国肯无聊。”宋·史达祖:“独自卷帘栊,谁为开尊俎。恨不得御风归去。”【驭风仙】唐·白居易:“我无缩地术,君非驭风仙。”【列子车】唐·刘禹锡:“云是淮王宅,风为列子车。”【列御风】清·赵执信:“我身列御风,舟子僚弄丸。”【列御至】唐·骆宾王:“人疑列御至,客似令威还。”【御风列】宋·苏轼:“愿因骑鲸李,追此御风列。”【御泠然】宋·孔平仲:“便欲御泠然,因之游广寒。”【御寇风】宋·陆游:“横空我欲江湖去,谁借泠然御寇风?”【列子御风】宋·苏轼:“列子御风殊不恶,犹被庄生讥数数。”宋·范成大:“列子御风犹有待,邹生吹律强生春。”【列生御风】唐·顾况:“列生御风归,饲豕如人焉。”【泠然御风】唐·刘禹锡:“仙子东南秀,泠然善御风。”【乘空列御】清·黄景仁:“乘空列御是耶非,广袖飘如鹢退飞。”
【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1】群山中,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众多的小路上,没有一个行人的踪迹。千、万:虚指,形容其多。【意思2】巍巍群山中,见不到飞鸟的影子;条条小路上,找不见一个行人的脚印。两句诗写大雪时的空疏冷寂景象。【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冬天寒冷空寂的景象。[例]而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要从几十公里之外购菜、运粮、运煤,特别冬季一来临,道路难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邹荻帆《玉门秋色赋》)二、用以形容不见人烟,不见鸟兽的荒芜景象。[例]他们有种到了天涯海角被纷繁喧嚣的世界抛弃了的感觉,这里荒芜得惨无人道,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一种凄凉景观。(李能《天边那群兵》)【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①绝:尽。这里是绝迹的意思。人踪:人的足迹。②蓑(suo梭):蓑衣。用棕丝或莎草、稻草编成的雨具。笠(li立):斗笠。【全诗赏析】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诗人外贬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期间。自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以后,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活日益黑暗、腐朽,主张变法革新的人士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作为曾积极参与革新运动的柳宗元,更成了保守势力打击的对象,他被贬谪到遥远、荒凉的永州,虽名为“司马”,却实为“囚犯”,政治上无人过问,生活上亦充满艰辛,孤苦伶仃地在那里渡过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涯。在此期间,唐代社会由于贼臣当道而一天天地走向了下坡路。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使他倍感压抑和苦闷,为了反抗,也为了排遣心中郁闷,他于游山玩水之中创作了一批山水诗歌,寄寓和披露了他当时的真实思想。《江雪》一诗便是他这一时期、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全诗只有四句,20个字,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是一幅寥廓、壮观而又凄清、冷寂的画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在写远景。举目四望,远处那层层叠叠的群山之中竟无一只飞鸟出现;辽阔原野上那纵横交错的小径上也见不到一个人影,真是万籁俱寂!怎么会是这样呢?原来诗人描写的是一个严寒冬季中的大雪天,那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了整个自然界,也覆盖了千山和万径,致使人踪、鸟影皆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是写近景。它紧承前面两句,本来四野茫茫,一片银装素裹,既看不到一只飞鸟,也见不到一个行人的脚印,就在这万籁俱寂的世界里,人们忽然发现,在那茫茫的大江面上,停泊着一叶渔舟,上坐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正迎风冒雪,在那里执杆垂钓呢。多么新奇而清冷的画面啊!多么孤僻而又清高的老人啊!他在这大雪纷飞,寒气袭人的天气里在钓什么啊。原来他正在独自钓“雪”。这首诗似乎纯是写景,四句诗中有山,有水,有孤舟,有老翁,构成了一幅渔翁独钓寒江雪的奇景。人物景色,浑然一体,诗情画意,妙绝人间。但人们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位处于风雪之中而全然无畏,一杆独钓的老翁,尽管自然环境是如此险恶,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神态安祥,难道由他的身上还不能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吗。在这个“独钓寒江雪”的老渔翁的身上,寄托着诗人仕途失意后的苦闷与孤独,也表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精神。儒家宣扬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直是诗人生活的理想。现在自己流放南荒,政治上虽不能有所作为,但也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乎诗人便塑造了一个在飞雪之中执杆垂钓的老翁,使人感到他是那样的高洁,伟岸而与众不同,是那样的洒脱,超然而置身尘外,这也正好集中反映了诗人由积极入世不得到退而游山玩水,寻求出世的矛盾心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处】唐·柳宗元《江雪》。【意思1】群山中,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众多的小路上,没有一个行人的踪迹。千、万:虚指,形容其多。【意思2】巍巍群山中,见不到飞鸟的影子;条条小路上,找不见一个行人的脚印。两句诗写大雪时的空疏冷寂景象。【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冬天寒冷空寂的景象。[例]而他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要从几十公里之外购菜、运粮、运煤,特别冬季一来临,道路难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邹荻帆《玉门秋色赋》)二、用以形容不见人烟,不见鸟兽的荒芜景象。[例]他们有种到了天涯海角被纷繁喧嚣的世界抛弃了的感觉,这里荒芜得惨无人道,大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一种凄凉景观。(李能《天边那群兵》)【全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释】①绝:尽。这里是绝迹的意思。人踪:人的足迹。②蓑(suo梭):蓑衣。用棕丝或莎草、稻草编成的雨具。笠(li立):斗笠。【全诗赏析】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笔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其代表作之一,作于诗人外贬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期间。自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以后,唐代社会的政治生活日益黑暗、腐朽,主张变法革新的人士遭到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作为曾积极参与革新运动的柳宗元,更成了保守势力打击的对象,他被贬谪到遥远、荒凉的永州,虽名为“司马”,却实为“囚犯”,政治上无人过问,生活上亦充满艰辛,孤苦伶仃地在那里渡过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涯。在此期间,唐代社会由于贼臣当道而一天天地走向了下坡路。这对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使他倍感压抑和苦闷,为了反抗,也为了排遣心中郁闷,他于游山玩水之中创作了一批山水诗歌,寄寓和披露了他当时的真实思想。《江雪》一诗便是他这一时期、这一方面的代表作。全诗只有四句,20个字,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却是一幅寥廓、壮观而又凄清、冷寂的画面。“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是在写远景。举目四望,远处那层层叠叠的群山之中竟无一只飞鸟出现;辽阔原野上那纵横交错的小径上也见不到一个人影,真是万籁俱寂!怎么会是这样呢?原来诗人描写的是一个严寒冬季中的大雪天,那纷纷扬扬的大雪笼罩了整个自然界,也覆盖了千山和万径,致使人踪、鸟影皆无。“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两句是写近景。它紧承前面两句,本来四野茫茫,一片银装素裹,既看不到一只飞鸟,也见不到一个行人的脚印,就在这万籁俱寂的世界里,人们忽然发现,在那茫茫的大江面上,停泊着一叶渔舟,上坐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正迎风冒雪,在那里执杆垂钓呢。多么新奇而清冷的画面啊!多么孤僻而又清高的老人啊!他在这大雪纷飞,寒气袭人的天气里在钓什么啊。原来他正在独自钓“雪”。这首诗似乎纯是写景,四句诗中有山,有水,有孤舟,有老翁,构成了一幅渔翁独钓寒江雪的奇景。人物景色,浑然一体,诗情画意,妙绝人间。但人们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位处于风雪之中而全然无畏,一杆独钓的老翁,尽管自然环境是如此险恶,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神态安祥,难道由他的身上还不能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吗。在这个“独钓寒江雪”的老渔翁的身上,寄托着诗人仕途失意后的苦闷与孤独,也表现了诗人坚毅不屈的精神。儒家宣扬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直是诗人生活的理想。现在自己流放南荒,政治上虽不能有所作为,但也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于是乎诗人便塑造了一个在飞雪之中执杆垂钓的老翁,使人感到他是那样的高洁,伟岸而与众不同,是那样的洒脱,超然而置身尘外,这也正好集中反映了诗人由积极入世不得到退而游山玩水,寻求出世的矛盾心理。
【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意思】一道残阳铺映在江中,江水一半色碧如玉,另一半色红如血。瑟瑟:原指一种碧色宝石,这里指未被夕阳照到的水面的颜色。【鉴赏】一道残阳平铺水面,半江如同碧玉,半江闪烁着耀眼的红光。“铺”写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过来。“铺”字又显得平缓,状摹出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适之感。“瑟瑟”、“红”也是当时江面实景的逼真写照。在夕阳的照射下,江面受光的部分显现“红色”,没受光的部分呈现出晶莹的深碧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时,在晚霞的映照下,江上的瞬息景象,摄下了千古称道的暮江图景。注:瑟瑟,绿宝石般的碧色。【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夕阳下江河水面斑斓的景色。[例]夕阳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是红一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周静《我爱家乡的水库》)【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①残阳:夕阳。②此句意谓夕阳照射江面,江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此与戎昱《采莲曲》“日落半江阴”意同。瑟瑟:碧色。白居易《出府归吾庐》诗“嵩碧伊瑟瑟”,亦为碧色。③可怜:可爱。【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可怜九月初三夜,[3]露似真珠月似弓。[1]长庆二年,白居易为避开朝廷中的党争风波,请求外任,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写于赴任途中。白居易把它编为“杂律诗”。这类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真率而自然地表现内心的情思。这是首绝句。[2]瑟瑟:原为一种碧色美玉,这里借以形容残阳照射不到的一半江面呈现碧绿色。[3]怜:爱。初三夜:正是新月初升之时。这首绝句随口吟成,抒发了诗人当时远离政治漩涡的轻松愉快的心境。诗人描写了夕阳初下和新月初升两个画面。前两句写残阳落照的清秋江面:斜阳贴近地平线在半个江面铺展开红彤彤的光彩,与斜阳照不到的蓝宝石一样的半个江面相衬,色彩鲜明而光艳。后两句写天上新月、地下露珠,弯月皎洁而明亮,露珠圆润而晶莹,上下映照,整个天地无边明净,闪耀着光辉,欣悦与赞美之辞,脱口而出。作者寓情于景,捕捉住景色中最突出的特征,用精巧的比喻,为大自然敷彩着色,创造了明丽、清新又优美、宁静的意境。【鉴赏】这首诗,有如一幅印象派绘画,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敏锐地把握住景物的光色变化,使画面处处闪动着奇妙的光点,使人清晰地感觉到天光变化给自然景物带来的丰富的色彩效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句描绘日暮时分的秋江印象,极为传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日暮时分的江景最为动人。这时平缓的江流或衔落日,或映馀晖,静谧柔和中杂糅着壮丽与悲凉,往往有一种使人净化、使人震撼、使人陶醉的美。故而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即吟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句,白居易诗将如绮之霞与如练之江联系起来,诗中最有表现力的“诗眼”“铺”字,在诗法上将余霞与江水叠映在一起;在字意上准确地刻画出落日余光平射水面时的景象。因为夕阳平射水面,才不会照澈江水而是在江面镀一层红光。说“残阳铺水”,会使人感到残阳好似一匹柔软、光亮的红绸,在江面上微微地起伏、漂动。诗歌不仅捕捉到日暮时江面上的光色,而且体现出秋江特点。“半江瑟瑟”即与清秋九月的时日相应合。因为秋天雨季已过,潦尽水清,支流夹带泥沙减少;此时江水清碧,如琼如玉,用“瑟瑟”来形容,最为恰切。据明代大学者杨升庵的考证,“瑟瑟”本是宝石名称,因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碧色。诗中“瑟瑟”与“红”对举,自然是写江水颜色之青碧。但在读者的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地用瑟瑟宝石之石质去体味江水之水质,因而对秋江之清澄更增加几分爱重。“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诗人刹那间对江水的一种感觉和印象。因为江水在流动,日光在变化,江面颜色不会机械地分割成红绿两半,或许近处天光下澈,江水呈碧色,远处余晖平铺,江水呈红色;或许微浪迎光处是红色,背光处是碧色。然而只有用“半江瑟瑟半江红”这种大面积的色块对比,才能充分表现出江面上的光色效果。欣赏这样的诗句,或许如久居伦敦的人看到画布上紫色的伦敦雾一样,在诧异、震撼之余才会深深感到其色彩的力度和艺术的真实。“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转关之句,它贯通首尾,说明诗人从日落到月出,一直在江边流连。因此才有“露似真珠月似弓”的夜景印象。“怜”即“怜爱”、“喜爱”。全诗通篇写景,惟“可怜”二字带出感情,而这两个情字却为全诗景语注入诗人的主观色彩。溥露如珠,弦月似弓,并不是多么非凡的景致,也不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在白居易之前的诗文中即有类似的语词。南朝齐王融《风赋》曰“韵珠露之参差”、陈后主《三善殿夕望山灯诗》曰“涸浦如珠露,雕树似花钿。”隋明馀庆《军行》曰“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然而作者将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化、明确化,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组合和表现,便使人感到这一道残阳、半江红碧、如珠秋露、似弓新月都是诗人一己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这感觉完全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才“丽绝韵绝,令人神往”(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是白居易长庆元年(821)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时所作,所写当是长安城外曲江的景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处】唐·白居易《暮江吟》【意思】一道残阳铺映在江中,江水一半色碧如玉,另一半色红如血。瑟瑟:原指一种碧色宝石,这里指未被夕阳照到的水面的颜色。【鉴赏】一道残阳平铺水面,半江如同碧玉,半江闪烁着耀眼的红光。“铺”写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江面照过来。“铺”字又显得平缓,状摹出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适之感。“瑟瑟”、“红”也是当时江面实景的逼真写照。在夕阳的照射下,江面受光的部分显现“红色”,没受光的部分呈现出晶莹的深碧色。诗人抓住了傍晚时,在晚霞的映照下,江上的瞬息景象,摄下了千古称道的暮江图景。注:瑟瑟,绿宝石般的碧色。【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夕阳下江河水面斑斓的景色。[例]夕阳像一把火染红了西山的晚霞,湖水也一半是红一半是蓝。真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周静《我爱家乡的水库》)【全诗】《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注释】①残阳:夕阳。②此句意谓夕阳照射江面,江水一半是碧色,一半是红色。此与戎昱《采莲曲》“日落半江阴”意同。瑟瑟:碧色。白居易《出府归吾庐》诗“嵩碧伊瑟瑟”,亦为碧色。③可怜:可爱。【解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2]可怜九月初三夜,[3]露似真珠月似弓。[1]长庆二年,白居易为避开朝廷中的党争风波,请求外任,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写于赴任途中。白居易把它编为“杂律诗”。这类诗的特点是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真率而自然地表现内心的情思。这是首绝句。[2]瑟瑟:原为一种碧色美玉,这里借以形容残阳照射不到的一半江面呈现碧绿色。[3]怜:爱。初三夜:正是新月初升之时。这首绝句随口吟成,抒发了诗人当时远离政治漩涡的轻松愉快的心境。诗人描写了夕阳初下和新月初升两个画面。前两句写残阳落照的清秋江面:斜阳贴近地平线在半个江面铺展开红彤彤的光彩,与斜阳照不到的蓝宝石一样的半个江面相衬,色彩鲜明而光艳。后两句写天上新月、地下露珠,弯月皎洁而明亮,露珠圆润而晶莹,上下映照,整个天地无边明净,闪耀着光辉,欣悦与赞美之辞,脱口而出。作者寓情于景,捕捉住景色中最突出的特征,用精巧的比喻,为大自然敷彩着色,创造了明丽、清新又优美、宁静的意境。【鉴赏】这首诗,有如一幅印象派绘画,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敏锐地把握住景物的光色变化,使画面处处闪动着奇妙的光点,使人清晰地感觉到天光变化给自然景物带来的丰富的色彩效果。“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句描绘日暮时分的秋江印象,极为传神。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日暮时分的江景最为动人。这时平缓的江流或衔落日,或映馀晖,静谧柔和中杂糅着壮丽与悲凉,往往有一种使人净化、使人震撼、使人陶醉的美。故而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即吟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的著名诗句,白居易诗将如绮之霞与如练之江联系起来,诗中最有表现力的“诗眼”“铺”字,在诗法上将余霞与江水叠映在一起;在字意上准确地刻画出落日余光平射水面时的景象。因为夕阳平射水面,才不会照澈江水而是在江面镀一层红光。说“残阳铺水”,会使人感到残阳好似一匹柔软、光亮的红绸,在江面上微微地起伏、漂动。诗歌不仅捕捉到日暮时江面上的光色,而且体现出秋江特点。“半江瑟瑟”即与清秋九月的时日相应合。因为秋天雨季已过,潦尽水清,支流夹带泥沙减少;此时江水清碧,如琼如玉,用“瑟瑟”来形容,最为恰切。据明代大学者杨升庵的考证,“瑟瑟”本是宝石名称,因其色碧,故以瑟瑟影指碧色。诗中“瑟瑟”与“红”对举,自然是写江水颜色之青碧。但在读者的潜意识中,会不自觉地用瑟瑟宝石之石质去体味江水之水质,因而对秋江之清澄更增加几分爱重。“半江瑟瑟半江红”写出了诗人刹那间对江水的一种感觉和印象。因为江水在流动,日光在变化,江面颜色不会机械地分割成红绿两半,或许近处天光下澈,江水呈碧色,远处余晖平铺,江水呈红色;或许微浪迎光处是红色,背光处是碧色。然而只有用“半江瑟瑟半江红”这种大面积的色块对比,才能充分表现出江面上的光色效果。欣赏这样的诗句,或许如久居伦敦的人看到画布上紫色的伦敦雾一样,在诧异、震撼之余才会深深感到其色彩的力度和艺术的真实。“可怜九月初三夜”是转关之句,它贯通首尾,说明诗人从日落到月出,一直在江边流连。因此才有“露似真珠月似弓”的夜景印象。“怜”即“怜爱”、“喜爱”。全诗通篇写景,惟“可怜”二字带出感情,而这两个情字却为全诗景语注入诗人的主观色彩。溥露如珠,弦月似弓,并不是多么非凡的景致,也不是多么新奇的比喻,在白居易之前的诗文中即有类似的语词。南朝齐王融《风赋》曰“韵珠露之参差”、陈后主《三善殿夕望山灯诗》曰“涸浦如珠露,雕树似花钿。”隋明馀庆《军行》曰“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然而作者将自己的主观印象强化、明确化,并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组合和表现,便使人感到这一道残阳、半江红碧、如珠秋露、似弓新月都是诗人一己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感。这感觉完全是属于诗人自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才“丽绝韵绝,令人神往”(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历久弥新,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首诗是白居易长庆元年(821)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时所作,所写当是长安城外曲江的景色。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贾谊过秦论。推荐。爱诗词网。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②。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③。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⑤。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⑥,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⑦,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馀力而制其弊⑧,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⑨,威震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⑩。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11),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12),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13),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14),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馀威振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15),率疲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16),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17);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18),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注释】①窥:偷看,这里是伺机夺取的意思。②衡:通“横”。③拱手:两手合抱。这里是轻而易举的意思。④因:因袭。⑤相与:互相结交。⑥延敌:这里是迎击敌人的意思。延,延纳。⑦镞:箭头。⑧制其弊:意为利用六国衰败的时候控制它们。⑨履至尊:登上帝位。六合:天地和四方,这里泛指天下。敲扑:棍子。短的叫敲,长的叫扑。⑩委命:把性命交出去,任凭处置。(11)藩篱:篱笆、屏障。(12)燔(fan):焚烧。(13)隳:毁坏。鍉:通“镝”,箭头。(14)践:登,踩。华:华山。(15)瓮牖绳枢:用破瓮作窗子,用绳子拴门轴。形容住宅简陋,出身贫寒。氓(meng)隶:即雇农。蹑足:插足,参加。行伍:军队。俛(mian)起:奋起。俛,通“勉”,尽力。(16)揭:举。(17)耰(you):平整土地的一种农具。棘矜:枣木棍。铦(xian):锋利。铩(sha):大矛。(18)度(duo)长絜(xie)大:比较长短大小。【译文】秦孝公依据殽山、函谷关坚固的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君主臣民一起牢牢地固守着,并伺机夺取周王朝的政权。他们怀有席卷天下、征服列国、控制四海的意图和并吞八方的野心。就在这个时候,商君辅佐着他,对内制定法令制度,发展农业和纺织业,修造防守攻战的器械;对外实行连横的策略,使各诸侯国互相争斗。于是,秦人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西河以外的大片土地。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继承固有的事业,遵循着传统的策略,向南攻占了汉中,向西夺取了巴蜀,向东割取了肥沃的土地,收服地势险要的州郡。各诸侯国惊慌害怕,聚会结盟而商量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贵的器物,贵重的财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纳天下的士人,订立盟约,互相结为一体。此时,齐国有孟尝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魏国有信陵君。这四个人,都睿明智慧而忠诚信义,宽大厚道而爱护百姓,尊敬贤良而重视士人,相约合纵以拆散连横,聚合起韩、魏、燕、赵、宋、卫、中山等国的众多人力。这时,六国的士人当中,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类人替他们出谋划策,有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一伙人为他们勾通意见,有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批人统率他们的军队。他们曾以十倍于秦国的土地和百万士兵,直抵函谷关来攻打秦国。秦国人打开函谷关迎击敌军,九国的军队退的退、逃的逃,不敢前进。秦国没有破费一箭一簇,可是天下的诸侯已陷入困境了。于是合纵拆散,约定解除,诸侯争着割让土地贿赂秦国。秦国有充足的力量利用诸侯的困难去制服他们,追逐败逃的敌人,倒在地上的士兵成百上万,流淌的血液将盾牌都漂了起来。秦国凭借有利的条件,乘着大好的形势控制天下,分裂各国的河山。强国请求臣服,弱国到秦国朝拜。延续到孝文王,庄襄王的时候,他们在位的时间很短,国家没有发生重大的事变。等到了秦始皇,他继承、发扬了秦国六代积累下来的丰功伟绩,挥动长鞭而驾驭天下,吞并了东西二周而灭亡了各个诸侯国,登上了最尊贵的皇帝宝座,统治着整个天下,用严刑镇压天下人民,声威震动四海。他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设立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们低着头,脖子上系着绳索,把性命交给秦国的下级官吏。于是派蒙恬北筑长城来守住帝国的边界,打退匈奴七百多里,使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匈奴的士兵不敢弯弓动武来报复仇怨。于是,秦始皇废弃先王的仁义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书,用来愚昧黎民百姓。毁坏各国的名城,杀戮豪杰俊才,没收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镕化锋刃和箭头,铸成十二个金人,用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力量。然后,他凭借华山作为城墙,依靠黄河为护城河,占据高达亿丈的城防,面临深不可测的河水,以此来作为坚固的屏障。派遣良将、配备强弓,守住城池的要害之处;忠诚的臣子,精锐的士兵,部署着锐利的武器,因而有谁敢来试探?天下已经平定,秦始皇的心里,自以为关中地势险固,千里金城,已经完成了子子孙孙称帝称王,万世不败的基业了。秦始皇死后,他留下的威势还震慑着习俗不同的边远地区。但是,陈涉这个贫寒家庭的子弟,没有土地的农民,而且是被征发去守边的人,才能比不上一般人,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能,陶朱、猗顿那样的富有,夹杂在戍卒队伍里面,奋起于村野百姓之间,带领疲惫的戍卒,指挥几百人的军队,反过来攻打秦朝。他们砍断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作旗帜,却得到天下人民行云一样的响应。他们自带干粮,像影子一样地追随他们,华山以东的豪杰俊士于是都行动起来,消灭了秦朝的皇族。况且这时的天下并非又小又弱,殽山、函谷关的险固依然如故;陈涉的地位比不上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的君主们尊贵;锄头锄把和枣木杆比不上钩、戟和长矛锋利;贬谪服役的队伍不可以对抗九国的军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能力,比不上从前六国的谋士们。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变得不同,建功与立业恰好相反。假使让华山以东的诸侯国与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比较一下权势力量,是不可能相提并论的。但是秦国凭借它很小的一点地盘,发展到了万乘大国的权力,招来八州诸侯而使他们一同列班朝拜,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此后把天地四方作为秦国一家所有,把殽山、函谷关当作自家的宫室。结果一个普通百姓发难,秦王朝的宗庙就被毁掉了,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嘲笑,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打和守卫天下的势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鉴赏】秦王朝崛起于七国之中,吞并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封建王朝。它兵力强盛,地势险固,为什么却在短短的时间里便灭亡了呢?贾谊的这篇《过秦论》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过秦论”即论述秦朝的过失。文章从秦孝公时秦国任用商鞅变法谈起,极力描写秦国国君的雄才大略及秦国的强盛,铺张渲染,层层推进,气势极为宏大,到“及至始皇”一段达到了极点。同时,作者也描写了六国的人才之众和实力之强,但他们都被秦王朝吞并了。到此为止,作者笔锋一转,写到陈涉,并把他与六国之师对比,指出陈涉无论从才能和武装力量等各方面都不能与六国之师相提并论。但结果却出人意料,六国之师打不胜的秦国,却被陈涉推翻了,原因何在呢?作者最终画龙点睛地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本文是一篇极为生动有气势的政论文。它词汇丰富,铺张扬厉,加上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获得了极强的艺术效果。字数:3770知识来源:傅德岷,赖云琪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217-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