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志南

绝句 志南朗读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也许,南宋诗僧志南的名字,对你来说,已然陌生了,然而,“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诗句,伴着春天的气息、温馨的记忆,一定还会深藏在你的心底。

也许,你第一次读到这沁人心田的妙语是从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得来——朱先生以他诗人的赤子之心,感受着、拥抱着这美的精灵。但是,这诗句却并非首先为朱先生所发现。你只要读读《娱书堂诗话》这样的记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朱熹)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简气。如沾衣云云,余深爱之’”,就可以明白,这一美妙的诗句从一出世,就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了。

那么,让我们到这美的世界里,再作一次旅游吧!

前二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在后二句的夺目光彩下,似乎显得黯然失色。其实,它是衬托红花的绿叶,是“通幽”的“曲径”,是舞台上不可缺少的道具,是帷幕的徐徐升起。你看,随着诗人在“古木阴中”系下那江南特有的“短蓬”——小船,随着诗人那敲击在木桥的“杖藜”的声响,你也会从漫长的寒冬里、从蜇居的斗室中,漫步出游,走在春天的世界里了。

春天,是造物主的杰作,是一幅浩渺无垠的画卷,无论你用多少笔墨去描绘它,恐怕都要挂一漏万,而诗人在这里差不多仅用了几个字:“杏花雨”、“杨柳风”,就把春天的世界捧在了你的面前。以“杏花”、“杨柳”两个名词来作定语,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春雨的特质。这雨不是盛夏的滂沱暴雨,也不是晚秋的绵绵淫雨,而是杏花时节“如牛毛、如细丝”的迷濛春雨,象一首抒情诗,象一支小夜曲,笼罩了刚刚苏醒的万物;而那风,也不是塞北狂风,呼啸狂吼、席卷而过,她是温柔的、和暖的江南春风,在杨柳婆娑的舞姿里,你感受着她的颤动。不仅如此,“杏花”、“杨柳”还是二个美好的意象,是指引读者神思遐想的航标。在她们的导引下,你步入了那红的象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的色彩缤纷的世界,步入了芳草青青、万树新绿的那充溢着春的气息的天地。在杨柳枝下,你是否听到了河水的音响?在杏花枝头,你是否听到了蜂儿的歌唱?

春的魅力,是造物主的作品,更是诗人审美观照的诗章。诗人用“沾衣欲湿”来写“杏花雨”,用“吹面不寒”来写“杨柳风”,就不只是把春天的画卷悬挂在你的面前,而且是与你携手共入春色。不信,此时你定神寻味,一定也会感到那细丝花雨,快要打湿了你的衣衫,那伴着雨丝的春风,吹拂着、亲吻着你的脸颊。你要与诗人一起陶醉了。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月夜的回乐峰前,莽莽黄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写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冷月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夜晚的旷远、凄寒。注: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似指西受降城。【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1]这是李益的名诗。受降城,当是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曾在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塞十多年。后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终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负有盛名,尤以七绝见长,多为时人谱入乐府歌唱。《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2]“回乐烽”二句:回乐烽,指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误。二句写登受降城所见景色,黄沙似雪,皓月如霜,构成边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芦管,芦笛。西域管乐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风送来凄凉的芦笛声,不知什么人在何处吹的,触动了所有征人的心绪,彻夜都远望家乡。

本诗写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未直写思乡,而绵绵乡情尽在诗中。前二句通过景色描写作铺垫,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芦笛声为线索,前三句将势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写思乡,而拟写征人尽望乡的情节,语尽而意未尽。在全诗中色、声、情融为一体,互相激荡推进,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意境深沉,含蕴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回乐烽’一章,不亚于王昌龄、李白。”胡应麟《诗薮》则说:“中唐绝,‘回乐烽前’为冠。”这首诗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凄婉低沉风格,可以代表中唐边塞诗的特点。历代不少评论家推许这首七绝是中唐绝句中最好的一首。【鉴赏1】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长期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象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戌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团��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象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声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笳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鉴赏2】受降城在初唐时有十分显赫的经历,可时至中唐,国力衰微,边乱长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奋人心的感召力,长期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时的自信,相反,厌战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个月夜,登楼远眺,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连同它脚下的茫茫大漠。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给漫无边际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在这静默得让人窒息的夜里,诗人感到了伤感。因为边地将士久戍不得归,整日不是城外厮杀,便只有独对这清冷与孤寂。将军马上、征夫楼头,为这清冷、孤寂所感,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是有边地生活经历的诗人可以想见的。

()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

别称《道书一百种》或《一百种道书》。盖因撷取一百种道书成帙,故名。道教经籍汇编。分十集,每集十种,总一百种道书,计一百四十八卷。近人丁福保编撰。成书于一九四八年。(撰者事迹参见“《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条)

丁氏感于“虽以老庄之精深,尚以为徒劳诵读,永无至言,况余子乎!”(《抱朴子·释滞》语)兼道教修炼法则多门,学道者无所适从;又嫌《道藏》及《道藏辑要》卷帙浩瀚,阅读极为不易,且《道藏》书世不数数觏,即《道藏》书目录,甚至《道藏辑要目录》亦不易得见。丁氏有鉴于此,爱竭其数年之勤,采辑道书一百种,窃以为精华者,编成本书。

()

“憑仗飛魂招楚些。”詩句出處:《蝶戀花暮春別李公擇》;是宋朝詩人蘇軾的作品。
簌簌無風花自嚲。寂寞園林,柳老櫻桃過。落日多情還照坐。山青一點橫雲破。路盡河回千轉柁。系纜漁村,月暗孤燈火。憑仗飛魂招楚些。

()

【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处】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译注】白帝:即白帝城(于今四川奉节白帝山)。江陵:诗作者李白乘舟而下的目的地(今湖北江陵县)。白帝山上的白帝城隐现于彩云之间,早晨,从白帝山脚乘舟顺流而下,迢遥千里的江陵一日便可到达。轻舟疾速而行,两岸猿声不绝于耳,万山重峦似乎一瞬而过!诗写长江三峡乘舟速度之快的突出感受,同时也借以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喜悦之情及对美好江山的赞美。【鉴赏】清晨,我告别高耸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虽距离此地千里之遥,但船行一日便到了。长江两岸的猿,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而船却顺流直下,如脱弦之箭,在猿的叫声中已穿过万重青山。此诗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李白流放夜郎,半道遇赦,从白帝城返舟东下江陵。舟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两岸猿的鸣叫声也混为一片,舟行之快速可想而知。诗歌以轻舟瞬息千里的速度表现出诗人遇赦后的欢快心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全诗】《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1】①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②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③啼不住:指猿声此落彼起,连续不断。【诗大意】早晨离开了耸入彩云之间的白帝城,距离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便可到达。在两岸的猿声还没有停歇的时候,我所乘坐的轻舟已经掠过了万重山峦。【注释2】(1)题名又作《白帝下江陵》《下江陵》。早发:清晨出发。白帝城:曾名鱼复。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东汉初,公孙述据此而建城。传说殿前井内曾有白龙飞出,因而自称白帝,山称白帝山,城为白帝城。山峻城高,上入云霄,下俯长江。乾元二年(759)三月,关内大旱,肃宗下诏大赦,这次李白也在大赦之列,故在白帝城掉转船头,东还江陵,特作此诗。(2)“朝辞”句:白帝城地势高峻,返舟这天早晨,又是一个晴日,故说离开白帝城,如彩云之间。(3)“千里”句:源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遮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古时相传距白帝城一千二百里(实际仅六百余里)。(4)“两岸”句:源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轻舟:载得轻、行得快的船。【赏析心得】肃宗乾元二年(759)暮春三月,正当李白迂回沿溯,饱受逆水行舟之苦,感叹行路之难,好不容易到达奉节白帝城时,忽闻赦书,自己获得自由了,真是悲极而喜,一下子年轻了四十岁,重又成了出蜀时的李生,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以致误导多少人,错把夕阳当朝阳,认为此诗是李白年轻时的杰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心情爽,天公也作美。第二天清晨是个好日子,他掉转船头,辞别白帝,张帆起航,从满天彩云中出发。一江春水浩浩荡荡,一叶扁舟载着诗人飞流东下,日暮就返回了江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两句,进一步描写了从白帝城返回江陵这段航程的愉快情景。与三朝三暮过黄牛苦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急水轻舟,下行如飞,两岸美景,目不暇接,不知不觉,万山已过,真是一泻而下,一日千里。尤其是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顿使全诗精神飞越。本来是“猿啼三声泪沾裳”,如今悲猿却一反常态,转悲为喜,为诗人获得自由而欢欣鼓舞。诗人站立船头,精神抖擞,浪遏飞舟,归心似箭;两岸猿声欢啼不住空谷传响,夹河相送。此情此景、胸怀舒展,饱经坎坷的诗人,一生能有几回?笔者大约十岁左右就能背诵这首诗。但那时总认为是李白年轻时写的,豪迈飞扬,好不神气!至今才知道,诗人写这首诗时,已是年近花甲的白发老人了。我真为古人高兴。他虽然壮志未酬,但从此获得新生,焕发青春,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啊!有人说,李白无暮年,笔者举双手赞成,因为此诗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鉴赏】“安史之乱”期间,永王李璘在江南起兵,准备北上抗击叛军。李白被招致其幕府。不久永王被唐肃宗所杀,李白受牵连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被判流放夜郎。李白去夜郎是逆长江而上,第二年途经三峡到达夔州(今奉节),就遇赦得回。这首诗写于遇赦归途中,描写下江陵的舟行情景,以轻松的笔调,表达出愉快的心情,可谓绝唱。白帝城在奉节县。它建筑在高山之上,濒临长江,距瞿塘峡很近。郦道元《水经注》中有一段记录:“有时朝辞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人写此诗时已经离开夔州,船行在江中。中途回望,只见群山高耸入云天,早上告别了的白帝城,已经看不见了。天气晴朗,五彩缤纷的云霞辉映在刚才走过的地方。“彩云间”三字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暗示了水流湍急,舟行速,地势高,距离远,天气好,心情舒畅。李白“早发白帝城”,江陵还没有到。所以诗中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文字上看是沿用《水经注》旧说,但用这样夸张的语句来表达极度兴奋的心情是非常传神的。此诗在表现舟行迅疾中,把两岸风物带出,使人如闻如见。船在江中流驶如飞,在岸边山上不断的猿声中,轻舟已飞驰过了万重山。第三四句还有言外之意:尽管两岸猿猴苦苦地啼叫,可是我,轻舟如箭,已经越过了一切艰难险阻,前途开阔,人脱劫难,心情无比轻松。其诗句也如江流奔泻,不可遏止,极尽浪漫飘渺之美。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此诗说:“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

【诗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何时才会在眼前突然见到千万间的房屋呢?只要天下穷人都有房屋居住,就是唯独我的房屋残破不堪,甚至我因此而冻死,我也会感到心满意足的。这两句诗充分表现杜甫忧怀万民、关爱社会的伟大情怀。这一篇永垂不朽的文学作品,蕴蓄着诗人的仁心爱意与高洁情怀,真可说是一字一泪,真情感人。【全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赏析】细品诗意,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不听招呼地抱走那么些不值钱的茅草。这一二段,实为结尾的伏笔。不因穷困,何至有此!正因为“四海穷困”的现实,才产生“广厦万千庇寒士”的崇高愿望。“自叹息”一句为前两段的归总。诗境是说杜甫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会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家中。“倚杖”,当然又照应了前面的“老无力”:“自叹息”表明这种遭遇只能自己叹息,未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和求得官府的帮助,则当时世风的浅薄,就意在言外了。这里一个“自”字,用得多么沉重!而“叹息”的内容,这里没有明言。但当杜甫自己在无处安身且得不到帮助时,分明会联想到处境类似的无数穷人。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再下八句为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这是全诗的高潮。正应了“屋漏偏遭连夜雨”的古话。狂风过后,必有大雨。这场大雨把杜甫推向了痛苦的深渊。他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昏暗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自己暗淡愁苦的心境。那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昏暗的天穹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气温也骤然降下来了。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块一样,那不懂事的孩子横躺竖卧,早把被里子蹬破了。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人,是写不出这些深切感受来的。这样写,也是为下两句屋破雨漏及其后果蓄势。照理说八月的天气并不算冷。但由于气温骤降,布被破旧,大雨漏得床头没有一点干处,又连续不断地下了一夜,漏了一夜,所以,杜甫感觉特别冷。再下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凄凉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破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整夜漏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与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明了杜甫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这种心情,又是“床头屋漏”、“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最后六句为第四段,写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博大的襟怀。怎样才能盖得大厦千万间,庇护天下所有的穷苦百姓,使他们欢天喜地地在风雨中安稳如山!唉!眼前何时才能耸现这么多房屋,到那时即使我一家人的陋室破了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感到无限的满足!本段前三句前后是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蝉联一贯,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贴切地表现了杜甫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吟之不足,继而“呜呼”叹之。这就是结尾三句:只要天下的穷人都有了房屋,我自己的房屋破了受冻死都满足,崇高的思想表现到极至!全诗重点描述杜甫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段时,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述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述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疮痍、人民的灾难。他不仅是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叹息和失眠,而且清醒地大声疾呼,希望有人出来为千百万穷人谋福利。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灵,并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