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
这几天秋风来得格外的尖厉:
我怕看我们的庭院,
树叶伤鸟似的猛旋,
中着了无形的利箭——
没了,全没了:生命、颜色、美丽!
就剩下西墙上的几道爬山虎:
它那豹斑似的秋色,
忍熬着风拳的打击,
低低的喘一声鸟邑——
“我为你耐着!”它仿佛对我声诉。
它为我耐着,那艳色的秋萝,
但秋风不容情的追,
追,(摧残是它的恩惠!)
追尽了生命的余辉——
这回墙上不见了勇敢的秋萝!
今夜那青光的三星在天上,
倾听着秋后的空院,
悄悄的,更不闻呜咽:
落叶在泥土里安眠——
只我在这深夜,啊,为谁凄惘?
(写于1925年8月之前。1925年8月中华书局《志摩的诗》。)
为谁。推荐。爱诗词网。为谁这几天秋风来得格外的尖厉:我怕看我们的庭院,树叶伤鸟似的猛旋,中着了无形的利箭——没了,全没了:生命、颜色、美丽!就剩下西墙上的几道爬山虎:它那豹斑似的秋色,忍熬着风拳的打击,低低的喘一声鸟邑——“我为你耐着!”它仿佛对我声诉。它为我耐着,那艳色的秋萝,但秋风不容情的追,追,(摧残是它的恩惠!)追尽了生命的余辉——这回墙上不见了勇敢的秋萝!今夜那青光的三星在天上,倾听着秋后的空院,悄悄的,更不闻呜咽:落叶在泥土里安眠——只我在这深夜,啊,为谁凄惘?(写于1925年8月之前。1925年8月中华书局《志摩的诗》。)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也送行人老。推荐。爱诗词网。“也送行人老。”詩句出處:《虞美人》;是宋朝詩人晁補之的作品。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一般別語重千金。明年過我小園林。話如今。《虞美人》宋朝詩人晁補之的作品。【註釋】:也:①語氣詞。用在句末。1.表示判斷或肯定。《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2.表示疑問或反問。《論語·為政》:“子張問:‘十世可知也?’”②助詞。用在句中,表示停頓以引起下文。《論語·雍也》:“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回:顏回。)③副詞。庾信《鏡賦》:“不能片時藏匣裡,暫出園中也自隨。”送:①送;送行。《荀子·禮論》:“賓出,主人拜送。”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輪臺東門送君去。”(輪臺:地名。)②目送。《左傳·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逆:迎。)③運送;傳送。《墨子·雜守》:“外宅粟米畜產財物諸可以佐城者,送入城中。”王安石《元日》:“春風送暖入屠蘇。”(屠蘇:酒名。)④贈送。《儀禮·聘禮》:“賓再拜稽首送幣。”行:(一)①路。《詩經·小雅·小弁》:“行有死人。”②排列而成的行列。杜甫《贈衛八處士》:“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又為成行的東西的量詞。李群玉《九日》:“一行斜雁向人來。”③行輩;輩份。《漢書·李廣蘇建傳附蘇武》:“漢天子,我丈人行也。”④古代軍事編制。二十五人為行。揚雄《羽獵賦》:“各按行伍。”(伍:五人為伍。)(二)xíng①行走;兩腳交替前進。《列子·說符》:“譬之出不由門,行不從徑也。”(徑:路。)泛指運行;前進。《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②引申為離開;離去。《左傳·僖公五年》:“宮之奇以其族行。”古樂府《木蘭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又指與出門在外有關的事物。杜甫《奉簡高三十五使君》:“行色秋將晚。”③行程;路程。《老子》第六十四章:“千裡之行,始於足下。”④疏通;疏導。《孟子·滕文公下》:“水逆行,泛濫於中國。”又指流動的或臨時的。⑤做;實施。《孟子·梁惠王下》:“夫人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夫:語氣詞。)《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⑥行為。《論語·公冶長》:“聽其言而觀其行。”⑦品行。屈原《九章·橘頌》:“行比伯夷。”《三國志·吳書·吳主傳》:“陸遜陳其素行。”⑧唐、宋官制,小官兼代大官的事做守某官,大官兼管小官的事叫行某官。歐陽修《瀧岡阡表》:“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特進:官名。)⑨古詩詩體之一。屬樂府詩類。⑩漢字字體之一行書的省稱。字體較楷書簡易,較草書規范,漢代以來即流行。陸遊《作字》:“書成半行草。”(11)副詞。將要。陶潛《歸去來兮辭》:“感吾生之行休。”(休:指死。)行人:①出行或出征的人。杜甫《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弓箭各在腰。”②外交使者。《左傳·襄公四年》:“韓獻子使~~子員問之。”老:①年歲大。《詩經·邶風·擊鼓》:“與子偕老。”(偕:一同。)《老子》第十八章:“民至老死不相往來。”②衰老。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廉頗老矣,尚能飯否?”③老年人。《戰國策·齊策》:“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特用於對資深長者的敬稱。《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遺一老。”(憖yìn:願)④老死;終老。死的諱稱。張溥《五人墓碑記》:“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於戶牖之下。”⑤敬老,養老。《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⑥熟練,有經驗。歐陽修《為君難論》:“其父奢,趙之名將,老用於兵者也。”⑦對公卿大夫的總稱。《左傳·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請帥王賦。”也指大夫的傢臣《論語·憲問》:“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孟公綽:魯大夫。趙魏:都是晉國的世卿。)⑧告老;年老退休。《左傳·襄公三年》:“祁奚請老。”(祁奚:晉大夫。)⑨年久的;歷時久遠的。原來的(與“新”相對)。方苞《獄中雜記》:“而獄中為老監者四,監五室。”⑩陳舊的。歸有光《項脊軒志》:“百年老屋,塵泥滲漉。”(11)前綴。用於稱人、排列次序和某些動植物名。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
【诗句】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出处】唐·李商隐《为有》。【意思】没想到嫁了个身佩金龟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得去早朝,害得我独守闺房。金龟:唐武则天时,三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上用金线绣有龟形。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有异曲同工之妙。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绮思妙笔,固《香屑集》中佳选也。”【全诗】《为有》.[唐].李商隐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注释】①云屏:用云母石做的屏风。凤城:指京师。②金龟婿:佩有金龟袋的夫婿。《新唐书》:“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衾(qin):被子。【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借描述宦家夫妇的怨情,抒发自己受党争挤压而痛苦不堪的诗。大中四年(850),令狐绹任宰相,五年夏秋之交,诗人之妻王氏病故。这期间,他的处境尤为艰难。其妻病故前他写了此诗,反映了这一期间的痛苦心情。前二句言,寒冬已过,云屏之内,暖香融融,娇媚少妇,与丈夫两情缱绻,最怕春宵苦短。这正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之意。一个“怕”字暗示了少妇留连枕衾、爱恋丈夫的深情;也造成一种悬念,引人思考,她为什么“怕春宵”?原来是嫁给做高官的夫婿,辜负香暖衾枕,要去上早朝。此无端抱怨,是“闺人满志之时,乃转怨金阙之晓钟,破锦帷之同梦”(俞陛云《诗境浅说》)也。前二句,道出了妻之苦亦夫之苦,妻之怨亦夫之怨。此诗蕴藉含蓄,另有言外之意。清冯浩于篇末批云“言外有刺”(《玉溪生诗集笺注》)。屈复云:“玉溪以绝世香艳之才,终老幕职,晨入暮出,簿书无暇,与嫁贵婿、负香衾何异?其怨也宜。”(《玉溪生诗意》)李商隐才高落魄,是因为陷入党争之急流漩涡,屡遭牛党之攻讦排挤,沉沦下僚终身坎廪,备受污辱,岂无悔恨、怨愤、痛苦之情乎?喻守真云:“此诗神韵,全在‘为有’与‘无端’四字,有这样的娇妻当然可爱,没来由作了金龟婿,却又可恨,一种闺房之乐,两口怨情,全在这四字曲曲道出。”(《唐诗三百首详析》)此诗与王昌龄之《闺怨》意同,重在一“悔”字,但《闺怨》用语,未有《为有》尖刻、华艳也。
无端嫁得金龟婿。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出处】唐·李商隐《为有》。【意思】没想到嫁了个身佩金龟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得去早朝,害得我独守闺房。金龟:唐武则天时,三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上用金线绣有龟形。与王昌龄的“悔教夫婿觅封侯”有异曲同工之妙。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绮思妙笔,固《香屑集》中佳选也。”【全诗】《为有》.[唐].李商隐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注释】①云屏:用云母石做的屏风。凤城:指京师。②金龟婿:佩有金龟袋的夫婿。《新唐书》:“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为龟,三品以上,龟袋饰以金。”衾(qin):被子。【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借描述宦家夫妇的怨情,抒发自己受党争挤压而痛苦不堪的诗。大中四年(850),令狐绹任宰相,五年夏秋之交,诗人之妻王氏病故。这期间,他的处境尤为艰难。其妻病故前他写了此诗,反映了这一期间的痛苦心情。前二句言,寒冬已过,云屏之内,暖香融融,娇媚少妇,与丈夫两情缱绻,最怕春宵苦短。这正是“春色恼人眠不得”之意。一个“怕”字暗示了少妇留连枕衾、爱恋丈夫的深情;也造成一种悬念,引人思考,她为什么“怕春宵”?原来是嫁给做高官的夫婿,辜负香暖衾枕,要去上早朝。此无端抱怨,是“闺人满志之时,乃转怨金阙之晓钟,破锦帷之同梦”(俞陛云《诗境浅说》)也。前二句,道出了妻之苦亦夫之苦,妻之怨亦夫之怨。此诗蕴藉含蓄,另有言外之意。清冯浩于篇末批云“言外有刺”(《玉溪生诗集笺注》)。屈复云:“玉溪以绝世香艳之才,终老幕职,晨入暮出,簿书无暇,与嫁贵婿、负香衾何异?其怨也宜。”(《玉溪生诗意》)李商隐才高落魄,是因为陷入党争之急流漩涡,屡遭牛党之攻讦排挤,沉沦下僚终身坎廪,备受污辱,岂无悔恨、怨愤、痛苦之情乎?喻守真云:“此诗神韵,全在‘为有’与‘无端’四字,有这样的娇妻当然可爱,没来由作了金龟婿,却又可恨,一种闺房之乐,两口怨情,全在这四字曲曲道出。”(《唐诗三百首详析》)此诗与王昌龄之《闺怨》意同,重在一“悔”字,但《闺怨》用语,未有《为有》尖刻、华艳也。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岭外音书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诗句】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出处】唐·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一》。【意思】昨夜系裙的绣带自动松解,今朝屋梁的蟢子飘忽若飞。【赏析】我国古代妇女,结腰系裙的带子多种多样,有的是丝束、有的是帛缕,还有的是绣绦。由于腰带过长,有时一不留神,难免绾结松弛,这种情况被古人认为是夫妇好合的预兆,所以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昨夜裙带解”,莫不是我的丈夫要回来了?她欣喜若狂,辗转难眠。第二天,晨曦临窗,正如诗中所写,她又看到“今朝蟢子飞”。“蟢子”即喜蛛,一种长脚的蜘蛛。昨晚自己的裙带松开,今早又有长脚的喜蛛飘舞在自己的衣衫上,祥兆接二连三地出现,这难道会是偶然的吗?该不是久别的心上人要回来了?于是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由衷地默念“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古代作为丈夫的代称)归”!【全诗】《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一》.[唐].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注释】①蟢子:蜘蛛的一种,又叫喜蛛。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谓“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②铅华:搽脸的粉。③藁砧:本为切草砧石切草要用鈇(斧),“鈇”与“夫”音同,所以六朝时人多以藁砧代指丈夫。【鉴赏】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旨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也是此类诗作。但他写得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是写思妇所见到的喜兆。思妇一个人在家中生活久了,十分无聊寂寞,盼望自己的丈夫早点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她发现裙带上的结自己解开了。按习俗,这是夫妇好合的兆头。早上一起来,又见到捕食蚊子的蟢子飘舞若飞。而这按习俗来说一定有喜事。因此,她心中暗自高兴,莫不是自己丈夫终于要回来了。这是多大的喜事呀。因此她说:“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昨夜裙带解。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出处】唐·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一》。【意思】昨夜系裙的绣带自动松解,今朝屋梁的蟢子飘忽若飞。【赏析】我国古代妇女,结腰系裙的带子多种多样,有的是丝束、有的是帛缕,还有的是绣绦。由于腰带过长,有时一不留神,难免绾结松弛,这种情况被古人认为是夫妇好合的预兆,所以多情的女主人公马上就把这一偶然现象与自己的思夫之情联系起来了。“昨夜裙带解”,莫不是我的丈夫要回来了?她欣喜若狂,辗转难眠。第二天,晨曦临窗,正如诗中所写,她又看到“今朝蟢子飞”。“蟢子”即喜蛛,一种长脚的蜘蛛。昨晚自己的裙带松开,今早又有长脚的喜蛛飘舞在自己的衣衫上,祥兆接二连三地出现,这难道会是偶然的吗?该不是久别的心上人要回来了?于是喜出望外的女主人公由衷地默念“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古代作为丈夫的代称)归”!【全诗】《玉台体十二首·其十一》.[唐].权德舆.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注释】①蟢子:蜘蛛的一种,又叫喜蛛。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谓“此虫来著人衣,当有亲客至,有喜也。”②铅华:搽脸的粉。③藁砧:本为切草砧石切草要用鈇(斧),“鈇”与“夫”音同,所以六朝时人多以藁砧代指丈夫。【鉴赏】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旨在“撰录艳歌”,徐本人是当时著名的宫体诗作者,故后多以玉台体指言情纤艳之作。权德舆此诗标明“玉台体”,也是此类诗作。但他写得感情真挚,朴素含蓄,可谓俗不伤雅,乐而不淫。“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是写思妇所见到的喜兆。思妇一个人在家中生活久了,十分无聊寂寞,盼望自己的丈夫早点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她发现裙带上的结自己解开了。按习俗,这是夫妇好合的兆头。早上一起来,又见到捕食蚊子的蟢子飘舞若飞。而这按习俗来说一定有喜事。因此,她心中暗自高兴,莫不是自己丈夫终于要回来了。这是多大的喜事呀。因此她说:“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诗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出处】唐·王维《终南别业》。【译注】兴致来时,一人独往山中,那怡人悦目的事,只有自己才知道。用婉曲手法,从侧面表现诗人对恬静生活的热爱。今天可借以表现个人的兴趣、爱好。注:胜事,赏心悦目的事儿。【全诗】《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赏析】首联中,“好”、“晚”分别为大拗、孤平,虽都被“南”字救,但“山”字又拗,故次句本身为拗句,首句也只能认为是拗句;第三句因“兴”字不平、未满足变格2条件而为拗句;第四句因“空”、“自”皆拗也为拗句;第七句因“偶”字不平、未满足变格3条件又为拗句。总之,八句中有五句为拗句,故王力先生《古体诗律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以下简称《古律》)第167页把本诗称为“古风式的律诗”。本诗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写出了诗人自得其乐的情趣,超然物外的风采。颈联是全篇之警策,两句是诗中有画,深得后人赞赏。
【鉴赏】别业,即别墅。终南别业,即辋川别墅。这首诗《河岳英灵集》题作《入山寄城中故人》,《国秀集》题作《初至山中》,可见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九年(742)诗人初居终南山时。诗作抒发作者的闲适静幽之情,衬托对仕途生活的厌倦。首联说,过了中年,很喜欢修道养性,因此晚年就迁居到终南山脚下。次联,具体描绘他的闲适生活: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出游,这种乐趣(胜事)只有自己知道。什么乐事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溪流散步,一直到泉水尽处,坐在石头上看山中云起。这一联是作者的名句,对偶工稳,两句一贯而下,是高超的流水对。黄庭坚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摩诘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故知此老胸次有泉石膏肓之疾。”(《苕溪渔隐丛话》)末联继续叙述:或者偶然在树林中遇到一二老年人,在一起谈谈笑笑,忘记了回家。全诗自始至终描绘作者的闲适生活,写得淋漓尽致,但其对仕途的厌倦之情尽在不言中。宋苏庠云:“此诗造境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同上书)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则云:“此等作律诗则体格极高。”言之成理。
兴来。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出处】唐·王维《终南别业》。【译注】兴致来时,一人独往山中,那怡人悦目的事,只有自己才知道。用婉曲手法,从侧面表现诗人对恬静生活的热爱。今天可借以表现个人的兴趣、爱好。注:胜事,赏心悦目的事儿。【全诗】《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赏析】首联中,“好”、“晚”分别为大拗、孤平,虽都被“南”字救,但“山”字又拗,故次句本身为拗句,首句也只能认为是拗句;第三句因“兴”字不平、未满足变格2条件而为拗句;第四句因“空”、“自”皆拗也为拗句;第七句因“偶”字不平、未满足变格3条件又为拗句。总之,八句中有五句为拗句,故王力先生《古体诗律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以下简称《古律》)第167页把本诗称为“古风式的律诗”。本诗如行云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写出了诗人自得其乐的情趣,超然物外的风采。颈联是全篇之警策,两句是诗中有画,深得后人赞赏。【鉴赏】别业,即别墅。终南别业,即辋川别墅。这首诗《河岳英灵集》题作《入山寄城中故人》,《国秀集》题作《初至山中》,可见这首诗写于开元二十九年(742)诗人初居终南山时。诗作抒发作者的闲适静幽之情,衬托对仕途生活的厌倦。首联说,过了中年,很喜欢修道养性,因此晚年就迁居到终南山脚下。次联,具体描绘他的闲适生活:兴致来时常常独自出游,这种乐趣(胜事)只有自己知道。什么乐事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沿着溪流散步,一直到泉水尽处,坐在石头上看山中云起。这一联是作者的名句,对偶工稳,两句一贯而下,是高超的流水对。黄庭坚云:“余顷年登山临水,未尝不读摩诘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故知此老胸次有泉石膏肓之疾。”(《苕溪渔隐丛话》)末联继续叙述:或者偶然在树林中遇到一二老年人,在一起谈谈笑笑,忘记了回家。全诗自始至终描绘作者的闲适生活,写得淋漓尽致,但其对仕途的厌倦之情尽在不言中。宋苏庠云:“此诗造境之妙,至与造物相表里,岂直诗中有画哉?观其诗知其蝉蜕尘埃之中,浮游万物之表者也。”(同上书)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则云:“此等作律诗则体格极高。”言之成理。
【题解】北固山在镇江东北江滨。北临长江,形势险要,因名北固。南朝梁武帝曾登此北望,因又名北顾山。分前峰、中峰和后峰。东吴孙权所建铁瓮城以及晋唐以来的郡治都在前峰下,现名鼓楼冈。明代因“倭寇”侵入长江,郡守为了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现在北固山即指中峰与后峰。此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最早见于唐人编的《国秀集》,唐人殷璠将其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多异文。诗写舟次北固山下,潮平岸阔,风轻帆直,残夜归雁,因而触发心中的乡思。全诗意境优美,尤其第三联驰誉当时,屡为人称道,张说曾将其手书于议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
此北固山下。推荐。爱诗词网。【题解】北固山在镇江东北江滨。北临长江,形势险要,因名北固。南朝梁武帝曾登此北望,因又名北顾山。分前峰、中峰和后峰。东吴孙权所建铁瓮城以及晋唐以来的郡治都在前峰下,现名鼓楼冈。明代因“倭寇”侵入长江,郡守为了守城,将前峰与中峰凿断。现在北固山即指中峰与后峰。此诗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最早见于唐人编的《国秀集》,唐人殷璠将其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多异文。诗写舟次北固山下,潮平岸阔,风轻帆直,残夜归雁,因而触发心中的乡思。全诗意境优美,尤其第三联驰誉当时,屡为人称道,张说曾将其手书于议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次北固山下》,唐诗篇名。五律。王湾作。见《全唐诗》卷一一五。此诗最早见于唐芮挺章编《国秀集》,唐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异文颇多。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三面临长江。约开元初诗人游江南时作,写途中泊船所见所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中扣住“次”字,描摹岁末江上之景和思乡之情,意境开阔,风华秀丽,具有盛唐诗歌的鲜明特征。“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叙写江景和时序交替,极富动感和生机,且炼字炼句颇见工力,为传诵千古之名句。殷璠曰:“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胡应麟评此二句曰:“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并把此视为盛唐诗句的代表,认为与“中、晚界限斩然”(《诗薮》内编卷四)。沈德潜评云:“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与少陵‘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一种笔墨。”(《唐诗别裁》卷一○)【全诗】《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者】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景元三年进士及第,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参与编录四部书目,九年任洛阳尉,后不知所终。早年曾往来吴、楚间,多有描写江南景色之作,《全唐诗》存其诗10首。【注释】①风正:此言风顺且和,故下言“帆悬”,垂帆而行。②“海日”两句写时序交替。上句写残夜未消红日已升,下句谓旧年未逝,而春意已来。两句既合自然,又合事理,遣词造句十分精警,殷璠誉为:“诗人以来,少有此句。”(《河岳英灵集》)明胡应麟也认为两句“妙绝”。③“乡书”两句用雁足传书的故事,表现对洛阳故乡的思念,亦以抒羁旅他乡之愁。【原诗今译】滴翠的青山贯通着逶迤的客路,腾浪的绿水飘行着过往的楫舟。春潮涨满了江面显得又平又宽,乘着顺风的桅樯上,高挂船帆。黎明的残夜迎来了海日的晨曦,旧岁到头了,江南报告着早春。我欲寄出乡书啊,凭谁去传达,哦,放雁北归,要经洛阳故地。【赏析】首联点题。意思是客旅的道路在青山外,我的小船停泊在山脚的绿色中。先写“客路”后写“行舟”,流露出了诗人飘泊羁旅之情。中间两联写江上的景色,“潮平两岸阔”中的“阔”是“潮平”的意思。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一望,江面与岸相平。船上人的视野也开阔起来,这时又刮起了顺风,船儿升起风帆准备出发。一帆风顺的航程,反映诗人旅途的喜悦心情。“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是历来传诵的佳句,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了;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这种时序的匆匆交替,使“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所以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之句,希望北归的鸿雁,替自己捎回一封平安家信,问候一下家里人。诗人用幻想结束全诗,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让人回味。这首诗语意清新,境界广阔,尤以第三联驰誉当世、传诵后世。【鉴赏】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之北。这首诗是作者游吴中之时,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是说作者乘舟路过青山之下,舟行在碧绿的江水之上。“青山”当指北固山。这两句紧扣题目,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一句是说,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拉平了,诗人向两岸望去觉得江面特别的宽阔。这里“两岸阔”是“潮平”的结果。后一句是说,船行在江中,江上的顺风徐徐吹来,船行得平稳而快速。这句诗中的“正”和“悬”两个字用得很好,写出了江风的和缓和船的平稳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是至今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的称赞并非虚美之辞,这两句确是余味无穷的佳句。其意思是说,天将明未明之时,长江下游宽阔的江面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江南的物候已带来春的气息。就在新的一年快要到来之际,诗人却依然漂泊于孤舟之上,怎能不产生羁旅之思呢?因而,作者在见到春天雁群北归之时,便想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他的故乡在北方的洛阳,鸿雁北归的时候大概要经过他的家乡吧!于是他呤出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意境开阔而美丽,对仗工整,炼字颇见功底,第五六句尤为佳美。【解析1】“正意反挑”,是遣词造句以表情达意的艺术技巧。对某种事物特征或思想情感,不从正面表达,而故意采取从反面表达的方式,称为“正意反挑”。为了对这种技巧有一感性认识,我们先以王湾《次北固山下》为例做一解释。《次北固山下》之“次”字,有“至”或“停宿”之意。据《河岳英灵集》所选《次北固山下》的异文《江南春》,首联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故知《次北固山下》,即至北固山,乃诗人乘舟早行至江苏镇江北侧的北固山时,眼望江潮漫衍,海日涌生的景象,触发羁旅乡思之情而作。王湾家乡在河南洛阳,曾东行南国,往来吴楚间,正是背乡东行的方向。首联“客路青山外”,兼有客子路经青山(即北固山)之外与客路茫茫,尚在北固山以外的远方两层意思,即点明诗题,又为“行舟绿水前”预作铺衬,是舟行北固山下之长江前,而非舟停于长江边的北固山下。“潮平”以下四句,便是诗人在舟行北固山时,自舟中所望景象:颔联“潮平”、“风正”承“绿水”,早潮上涨,江面漫衍,两岸为之平阔;西风和顺,一舟直驶,船帆为之正悬。诗人正是借“风正一帆悬”之小景传达出风和波平、大江阔远的大景气象,为“客路青山外”做一形象补叙。颈联“海日”、“江春”承“行舟”,暗示出“次北固山下”是在岁暮入春,残夜将曙的特定时刻,更显出诗人羁旅乡思之情浓深、挚切。这联脍炙人口的名句,历来为人所激赏。殷璠讲:“‘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以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明代胡应麟也认为:“‘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诗薮·内编》)这两句妙在何处呢?一是写长江舟行,破晓日出景象壮观,情理兼备。舟经北固东行,则近大海,在残夜将尽的时刻,初日浮海而生,故称“海日”。江上飘泊日久,已近岁暮,当冬尽春来之时,称“春入”,正言不到正月冬尽而已有新年春意了,准确地捕捉到江南气暖春早的时序特点,是客路异乡者的真实感受。这样,既加深了乡思之情,又从景物、时序的变迁中,生发了一种令人妙想联翩的自然理趣。二是这两句诗造语新奇,“正意反挑”,显示出高超的锤炼语言的技巧。一般讲日出于晨曦,春入于新年,才是正常的思维对事物常态之表述,而诗人偏偏不从正面做正常的表述,而是从反面挑出,对事物做非正常的表述:海日生于将尽的残夜,江春入于未尽的旧年,既抓住了日夜更迭,时序变迁的特定时刻,又显示了日夜交替,冬春消长的新陈代谢之物理特征,较之一般从正面静止地叙述事物的常态,这种从反面对事物做非正常表达便具有了动态性与理趣性。不仅造语新奇动人,而且意蕴深曲,耐人寻味。尾联抒情,江上孤帆,乡书何由而达?唯有盼归雁早至,可为传书洛阳家乡了。然而,时当腊春初交,江南雁归尚早,则此企盼又是诗人聊自宽慰的一种虚想妄思,令人莞尔!这写法也颇新颖,运用的是无中生有,凭虚击实的抒情技巧,(参见“无中生有”条),传达一片真切的乡情。据此简述,可知“海日”一联,从造句到意蕴,实为此诗之灵魂,堪称绝妙传神之笔。这种“正意反挑”的艺术技巧,必须切合描写对象的内在事理与特征,方可自然而不露斧凿痕迹,不致流于雕章琢句的文字游戏。王湾此诗是运用成功的诗例,其他如杨巨源《赠崔驸马》诗:“百尺梧桐画阁齐,箫声落处翠云低。平阳不惜黄金埒,细雨花骢踏作泥。”黄生评曰:“不言楼高而言翠云低,此反挑法。”李洞《赠唐山人》:“垂须长似发,七十色如黳。醉眼青天小,吟情太华低。千年松绕屋,半夜雨连溪。邛蜀路无限,往来琴独携。”黄生评曰:“起语便是一幅唐山人小象。‘三四’二句,其象赞也。‘青天小’,反挑醉眼之大;‘太华低’,反挑吟情之高。”综上所述,“正意反挑”技巧的运用,关键是一笔双挽,将主体意象(海日、江春、画阁、醉眼、吟情)与比衬意象(残夜、旧年、翠云、青天、太华)二者紧缩于一句之中,构成句中两种意象的并置或交错,产生对比或映衬的效果。这种技巧对新诗创作也颇有借鉴价值。【解析2】写景“炼意妙绝”,是王湾《次北固山下》诗第三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艺术技巧与艺术特色。其内涵包括两大层次:第一,是写景层次,“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第二,是炼意层次,“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上,一轮红日诞生,磅礴升腾,驱散宇宙沉沉残夜。江上,春天已然到来,春意盎然,送走人间残冬旧年。就在瞬间,黎明、春天、新年,一齐来到人间。这是天地之大美呈现的一瞬间,亦是极富于启示意味的一瞬间。涵泳体味,这一联诗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是写出了天地之大美,自然之壮观。第二,是在诗句的构成中,自然意象描写比较叙述成分(“旧年”),占有优势。诗句中没有直接抒情的成分。自然意象优势,正是盛唐诗的艺术特征与审美特征。以上两个特征,属于写景层次。第三,是有情化了大自然。日出而状之以“生”,立春而状之以“入”,便写出了“日”与“春”迫不急待来到人间的热情性格,极富于人情味。第四,是默示出了宇宙人生的哲理。中国文化传统之中,有一个集体意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辞》)“天行健者,谓天体之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无时亏退。”(孔颖达《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天行健”的美的呈现,“君子以自强不息”,则是这一联诗所启示的韵外之致。以上两个特征,属于炼意层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王湾这一联诗,描写出日出海上、春到天地之大美,默示着天行健、人自强不息之韵味,这是其写景炼意妙绝千古的美学、哲学意义之所在。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下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张说是开元名相兼“一代词宗”,是开盛唐人文风气之先的人物。他的诗学主张,是“天然壮丽”,“奇情新拔。”(《洛州张司马集序》)无怪乎他要激赏王湾这一联诗,手题政事堂,示为天下楷式。而王湾这一联诗,确乎也象征了充满希望的盛唐时代,象征了盛唐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象征了盛唐诗以自然意象优势表现积极进取精神的艺术理想。宋太祖赵匡胤《咏初日》:“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残月。”写景宋太祖赵匡胤《咏初日》:“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残月。”写景炼意,与王湾这一联诗相似,但是不及王诗自然、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