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王

郢王朗读

郢王朱友珪 

唐光启年间(885—887),朱全忠势力尚小,整日南征北战。一天,行军至亳州(今安徽亳县)时,被当地一妓女的美貌所动,便令部下召来侍寝。不久,此妓女便有身孕。朱全忠平素对张夫人敬惮三分,所以在班师返归汴州时,未敢将她带回,只好在亳州为其购置一套宅院,供养起来。后来,此妓女生一男儿,遣人报喜。又得一子的朱全忠闻讯后心中自然十分欢喜,但又以身距母子遥远,无法探视,感到十分遗憾,便为新婴儿起一小名曰遥喜。这个遥喜便是二十五年后弑杀父亲、篡夺帝位的朱友珪。

友珪自幼跟随母亲在亳州长大成人,朱全忠说服张夫人将其母子迎到汴州。朱全忠即帝位后,封友珪为郢王。开平四年(911)十月,又加官为检校司徒、左右控鹤都指挥使,兼管四蕃将军。乾化二年(912)又加封诸军都虞侯。

友珪随母亲搬到汴州后,与家父及诸兄弟间的关系一直不太融洽,尤其是在全忠晚年,立太子、继帝位、秉掌国权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上日程时,他和全忠养子、自己的异姓兄长友文的关系日益对立起来。自张夫人死后,尤其是称帝后,全忠愈益酷爱女色,甚至常召诸儿媳入宫侍寝,如同禽兽一样淫乱。诸妇中数友文妻貌最美,深得全忠宠爱,因这层关系,全忠对友文十分看重,并有意要立友文为太子,对此,友珪愤愤不平。因为在他看来,大哥死后,太子应当是他,而友文是外姓人。但是父亲对他却不热心,以至后来越来越反感。一次,友珪犯错,全忠竟将友珪用鞭棍痛打一顿。看来继承无望。然而友珪却不肯就此罢休,一直在寻找机会。

乾化二年(912)五月底,朱全忠病危,便让友文妻召友文,想与之最后诀别,并交付以国位。当时友珪妻也守在全忠身旁,听到此事,立即告诉丈夫。友珪感到事情紧急,便与左右心腹密谋篡位之事。六月三日,友珪微服进入皇宫卫军——左龙虎军的军营,私见军统韩勍,把实情一一告之。韩勍也见自己周围的功臣宿将多因小过被诛,常恐不能自保,见友珪前来相求,便痛快地答应与之配合行动。此日深夜,勍以牙兵五百人并杂搀友珪的士兵多人伏于宫中,至深夜便冲入帝寝殿,将帝杀死。事后,友珪将帝尸置于寝殿,秘不发丧,同时又遣供奉官丁昭溥乘马急驰至开封,矫诏友贞将政敌友文除掉。及丁供奉将友文首级带来,他才松一口气。于是他又一本正经地为父治丧,宣读由他伪造的遗制,自己登上皇帝的宝座,改元凤历。

友珪继位后,整日不理朝政,沉湎声色。对文质彬彬的弟弟友贞并未放在眼里,不但没有削减他的势力,反而擢升他为东京留守,行开封尹、检校司徒。而友贞却暗在积蓄实力,联合各支力量,伺机推翻他的哥哥。

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即凤历元年(913)二月八日,友贞联合驸马都尉赵岩、左龙虎统军袁象先及拥有重兵的北面招讨使兼中书令杨师厚在京城举行兵变。袁象先率数千士兵冲入宫中。友珪万没想到形势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一时惊慌失措,仓惶逃离宫中。但整个洛阳城已为对方所控制。面对此情此景,他遗憾地长叹一声:“恨不杀友贞”,便令部下将自己杀死。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诗句】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意思】象柔弱的菱枝,却偏遭横暴风波的摧折,象芬芳的桂叶,却无月露的滋润让它飘香。【全诗】《无题二首》其二.[唐].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赏析】第二首,是对前一首的发展和补充,其基本规定情境与上一首相同,即都是从男子视角来写女子不如意的爱情生活,因此诗的内容大体仍由旁观者的体察描叙和设身处地的感叹两部分构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补写出前一首未能顾及的女主人公的居室环境。“莫愁堂”,含义有多层,既说明这是一间陈饰华美的闺房,又暗示女主人公长得像传说里著名的莫愁女那么美丽。而“重帏深下”则不但使屋内陈饰具体化,而且更直接显示出女主人公被拘于深闺、形同幽囚般的生活。“卧后清宵”云云,是说女主人公短暂的睡眠后(请别忘记,昨日深夜她还在缝帐子),在清晨早早醒来,只觉得时间过得那么缓慢,就像抽不完的长丝,使她痛感寂寞的时光难熬。这一联,上句是诗人对女主人公生活的设想和描绘,下句已不仅是客观描写,而加入了代女主人公抒慨的成分。这就为向颔联的过渡作好了准备。“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两句,性质与前联下句相似,是诗人充满感情的旁述,又是女主人公心底的慨叹。

()

《侠女》是《聊斋志异》中一篇流溢着奇光异彩的小说。全篇没有头尾完整、交待详备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于人物的一二奇行异事,写得虚虚实实、闪闪烁烁。小说写家境贫困,以书画为生计赡养老母的顾生,与其母常周济不知从何而来、对门而居的老妪少女,甚至老妪病逝后代为安葬。女则知恩图报,为其生子,但又不肯嫁与顾生。其女行踪诡异,剑术超群,曾以匕首掷杀纠缠顾生并侵犯自己的白狐娈童,最后提仇人头来与顾告别,自言是司马官之女,为报籍家之仇,隐姓埋名三年之久。小说极写此女的特立独行、卓尔不群。在那个封建礼教禁锢森严的社会,一个年轻女子,不怕抛头露面,不避男女之嫌,而又冷若冰霜;受顾家母子周济,不拒亦不谢,然又入顾家代母操作,为顾母洗创敷药,俨然如妇。尤其是她为报顾生养母送终之德,怜顾贫不能成婚,为之生子的异行,乃是离经叛道的异端之尤,济贫助人的侠义之极。篇名题为“侠女”,作品突出侠女的侠义之行,充分表现出作者反叛封建礼教的勇气和尊崇女性的民主意识。

这篇小说从思想到艺术明显地受到司马迁史传文学的影响。《史记·游侠列传》写朱家“振人不瞻,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写郭解“急人之难,免雠于更。“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对游侠的“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的高尚品格给予热烈赞扬。《刺客列传》则绘声绘色地描写了聂政、荆轲等五名刺客勇敢抗暴、视死如归的英雄行为,热情歌颂他们自我牺牲,以报知己者的侠义精神。作者于篇末赞道:“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侠女》写侠女为报顾生孝养其母,以身相报,为其延一线之续,以成彼之孝的侠行,又写其以一孤弱女子,独力抗暴报仇的异行,明显可以见出是兼采游侠之同情贫苦百姓,“专趋人之急”,“已诺必诚,不爱其躯”与刺客的勇敢抗暴和自我牺牲、以报知己的侠义精神。甚至司马迁借句践之语惋惜荆轲“不讲刺剑之术”而失败,《侠女》就大写侠女剑术之神异而大功告成。《侠女》在艺术表现上也继承了《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不重故事情节的首尾联贯、完整铺写,而注重人物奇行异事的描绘,以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特点,重在以为人作妇生子的异行来表现侠女的侠义性格。如将三篇作品对照看,我们可以十分明显地见出这种从思想内容到艺术表现的承继关系。

()

崔道融《溪上遇雨》唐山水诗鉴赏

崔道融

()

意映卿卿如晤①: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