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经典·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七言古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①,壮其蔚跂②;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③,余尚童稚④,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⑤,浏漓顿挫,独出冠时⑥。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⑦,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⑧,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⑨,今兹弟子,亦匪盛颜⑩。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11)。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12)。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13),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14),自此草书长进(15),豪荡感激(16),即公孙可知矣(17)。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18),天地为之久低昂(19)。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20)。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21)。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22)。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23)。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24)。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25)。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26)。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27)。金粟堆南木已拱(28),瞿塘石城草萧瑟(29)。玳筵急管曲复终(30),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31)。
【解题】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时杜甫流落在夔州,诗前序文叙述甚详。公孙大娘,开元间著名善剑舞的舞伎;李十二娘为公孙大娘弟子。剑器:唐代健舞(武舞),女子持剑而舞。一说,女子戎装空手而舞。杜甫五十年前童稚时观公孙大娘舞,时值开元盛世,此次在夔州观李十二娘舞,经连年战乱,自己坎坷飘零,已成一老翁。故此诗不仅描写卓绝舞技,而是重在抒发五十年间国家治乱兴衰、个人颠沛流连之感慨,叙事有详有略,描写生动形象。
【注释】
①夔(kui)府:今四川奉节县。别驾:官名,州长官刺史的佐吏。元持:人名,历任司封员外、吏部员外、岳州刺史等职。临颍:县名,今属河南省。②蔚跂(qi):形容舞姿变幻矫健,光彩蔚然,举足凌厉。③开元五载:公元717年。④童稚:幼小。开元五年时杜甫六岁。⑤郾(yan)城:县名,今属河南省。剑器浑脱(tuo):舞蹈名,由剑器和浑脱两种舞蹈结合而成。浑脱也是健舞的一种,舞姿雄壮。⑥浏漓:流旋活泼飘逸。冠时:当时之冠。⑦高头:上头,指皇家。宜春、梨园二伎坊:宜春苑、梨园,唐代两个宫廷歌舞机构。梨园是唐玄宗在蓬莱宫边设立的“教坊”,曾亲教法曲,称其中人为皇帝梨园弟子,包括梨园的宫女。伎坊:即教坊,教习歌舞的处所。内人:宫内人,指宫廷歌舞女。洎(ji):及,和。外供奉:指不居宫内、设在宫外左右教坊,随时被召人宫侍奉的伎人。舞女:一本无此二字。⑧圣文神武皇帝:指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群臣所上玄宗尊号。初:即位初年。⑨此二句疑有脱误。玉貌锦衣:指当初公孙大娘容貌美丽,穿着漂亮。况余白首:何况我也已白发满头,公孙大娘当非昔比。或谓“况余”为“晚馀”之误,“余”是剩馀之意,“况余白首”,后来只剩下满头白发。⑩匪:同“非”。盛年:年轻。(11)由来:指师承关系。波澜莫二:指李十二娘与公孙大娘渊源一脉相承,艺术风格没有两样。(12)抚事:追念往事。慷慨:激昂叹息。(13)张旭(675?—750?),字伯高,苏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曾官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其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号为“三绝”,被尊为“草圣”。(14)数(shuo):屡次。邺县:今河南安阳市北。西河剑器:剑器舞原为河西凉州一带传入,“西河”当为“河西”之倒。(15)张旭自己曾言见公孙大娘舞剑,悟得草书之神,见李肇《唐国史补》。(16)形容张旭草书在公孙大娘舞剑器影响下获得长进后的风格。感激:富有感染力。(17)此句意谓公孙大娘的技艺就可想而知了。即:则。(18)色沮丧:动容失色。(19)此句意谓观者目眩神摇,觉得天地都随着舞姿上下旋转。(20)二句意谓剑光闪烁似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如群神驾龙飞翔。㸌(huo):火光闪烁貌。羿(yi)射九日:古代神话谓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死,尧命羿射落九日,见《淮南子·本经训》。群帝:东方诸神。骖(can):驾。(21)二句意谓剑舞开始时鼓声起似雷霆聚积了震怒,结束时剑影犹如江海水面凝聚的波光。收、凝:积聚。(22)二句意谓公孙大娘已去世,幸有弟子传存其技艺。绛唇珠袖:指公孙大娘的容貌和舞姿。传芬芳:传下来精美的技艺。(23)临颍美人:指李十二娘。白帝: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此处即指夔州。神扬扬:神采飞扬。(24)既有以:既有来由。即序中“既辨其由来”。(25)先帝:指唐玄宗。八千人:泛言其多。初第一:本第一,向来无与伦比。(26)五十年间:自开元五年(717)杜甫初见公孙大娘至大历二年(767),正好五十年,似反掌:喻时间易逝。风尘:指安史之乱。澒洞(hongtong):弥漫无际貌。昏王室:使王室衰落。(27)此句意谓公孙大娘的舞姿,由李十二娘再现,在寒日下辉映。女乐:女子表演的歌舞。馀姿:指李十二娘犹存公孙大娘的风姿。一说指李十二娘“亦匪盛颜”。寒日:点时在十月。(28)金粟堆南:指玄宗泰陵,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金粟山。玄宗死于宝应元年(762),至此已五年。木已拱:草木已长得两手合抱那样粗细。(29)瞿塘石城:指夔州。夔州江边即瞿塘峡。石城即白帝城,因依山石为城,故称。(30)此句写别驾元持宅中看舞蹈。玳筵:用玳瑁(黄褐花纹半透明的海龟甲)装饰的席子。古人席地而坐,玳筵即观舞时的座位。急管:节奏急促的管乐。(31)老夫:杜甫自称。转愁疾:反而嫌走得太快。仇兆鳌注云:“足茧行迟,反愁太疾,临去而不忍其去也。”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推荐。爱诗词网。唐诗经典·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七言古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杜甫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①,壮其蔚跂②;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开元五载③,余尚童稚④,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⑤,浏漓顿挫,独出冠时⑥。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⑦,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⑧,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⑨,今兹弟子,亦匪盛颜⑩。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11)。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12)。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13),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14),自此草书长进(15),豪荡感激(16),即公孙可知矣(17)。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18),天地为之久低昂(19)。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20)。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21)。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22)。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23)。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24)。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25)。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26)。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馀姿映寒日(27)。金粟堆南木已拱(28),瞿塘石城草萧瑟(29)。玳筵急管曲复终(30),乐极哀来月东出。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31)。【解题】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时杜甫流落在夔州,诗前序文叙述甚详。公孙大娘,开元间著名善剑舞的舞伎;李十二娘为公孙大娘弟子。剑器:唐代健舞(武舞),女子持剑而舞。一说,女子戎装空手而舞。杜甫五十年前童稚时观公孙大娘舞,时值开元盛世,此次在夔州观李十二娘舞,经连年战乱,自己坎坷飘零,已成一老翁。故此诗不仅描写卓绝舞技,而是重在抒发五十年间国家治乱兴衰、个人颠沛流连之感慨,叙事有详有略,描写生动形象。【注释】①夔(kui)府:今四川奉节县。别驾:官名,州长官刺史的佐吏。元持:人名,历任司封员外、吏部员外、岳州刺史等职。临颍:县名,今属河南省。②蔚跂(qi):形容舞姿变幻矫健,光彩蔚然,举足凌厉。③开元五载:公元717年。④童稚:幼小。开元五年时杜甫六岁。⑤郾(yan)城:县名,今属河南省。剑器浑脱(tuo):舞蹈名,由剑器和浑脱两种舞蹈结合而成。浑脱也是健舞的一种,舞姿雄壮。⑥浏漓:流旋活泼飘逸。冠时:当时之冠。⑦高头:上头,指皇家。宜春、梨园二伎坊:宜春苑、梨园,唐代两个宫廷歌舞机构。梨园是唐玄宗在蓬莱宫边设立的“教坊”,曾亲教法曲,称其中人为皇帝梨园弟子,包括梨园的宫女。伎坊:即教坊,教习歌舞的处所。内人:宫内人,指宫廷歌舞女。洎(ji):及,和。外供奉:指不居宫内、设在宫外左右教坊,随时被召人宫侍奉的伎人。舞女:一本无此二字。⑧圣文神武皇帝:指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群臣所上玄宗尊号。初:即位初年。⑨此二句疑有脱误。玉貌锦衣:指当初公孙大娘容貌美丽,穿着漂亮。况余白首:何况我也已白发满头,公孙大娘当非昔比。或谓“况余”为“晚馀”之误,“余”是剩馀之意,“况余白首”,后来只剩下满头白发。⑩匪:同“非”。盛年:年轻。(11)由来:指师承关系。波澜莫二:指李十二娘与公孙大娘渊源一脉相承,艺术风格没有两样。(12)抚事:追念往事。慷慨:激昂叹息。(13)张旭(675?—750?),字伯高,苏州人,唐代著名书法家。曾官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其草书与李白诗、裴旻剑舞号为“三绝”,被尊为“草圣”。(14)数(shuo):屡次。邺县:今河南安阳市北。西河剑器:剑器舞原为河西凉州一带传入,“西河”当为“河西”之倒。(15)张旭自己曾言见公孙大娘舞剑,悟得草书之神,见李肇《唐国史补》。(16)形容张旭草书在公孙大娘舞剑器影响下获得长进后的风格。感激:富有感染力。(17)此句意谓公孙大娘的技艺就可想而知了。即:则。(18)色沮丧:动容失色。(19)此句意谓观者目眩神摇,觉得天地都随着舞姿上下旋转。(20)二句意谓剑光闪烁似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如群神驾龙飞翔。㸌(huo):火光闪烁貌。羿(yi)射九日:古代神话谓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死,尧命羿射落九日,见《淮南子·本经训》。群帝:东方诸神。骖(can):驾。(21)二句意谓剑舞开始时鼓声起似雷霆聚积了震怒,结束时剑影犹如江海水面凝聚的波光。收、凝:积聚。(22)二句意谓公孙大娘已去世,幸有弟子传存其技艺。绛唇珠袖:指公孙大娘的容貌和舞姿。传芬芳:传下来精美的技艺。(23)临颍美人:指李十二娘。白帝: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此处即指夔州。神扬扬:神采飞扬。(24)既有以:既有来由。即序中“既辨其由来”。(25)先帝:指唐玄宗。八千人:泛言其多。初第一:本第一,向来无与伦比。(26)五十年间:自开元五年(717)杜甫初见公孙大娘至大历二年(767),正好五十年,似反掌:喻时间易逝。风尘:指安史之乱。澒洞(hongtong):弥漫无际貌。昏王室:使王室衰落。(27)此句意谓公孙大娘的舞姿,由李十二娘再现,在寒日下辉映。女乐:女子表演的歌舞。馀姿:指李十二娘犹存公孙大娘的风姿。一说指李十二娘“亦匪盛颜”。寒日:点时在十月。(28)金粟堆南:指玄宗泰陵,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金粟山。玄宗死于宝应元年(762),至此已五年。木已拱:草木已长得两手合抱那样粗细。(29)瞿塘石城:指夔州。夔州江边即瞿塘峡。石城即白帝城,因依山石为城,故称。(30)此句写别驾元持宅中看舞蹈。玳筵:用玳瑁(黄褐花纹半透明的海龟甲)装饰的席子。古人席地而坐,玳筵即观舞时的座位。急管:节奏急促的管乐。(31)老夫:杜甫自称。转愁疾:反而嫌走得太快。仇兆鳌注云:“足茧行迟,反愁太疾,临去而不忍其去也。”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
旧业已随征战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
【诗句】【出处】唐·温庭筠《利州南渡》。【意思】呵!谁能理解,范蠡功成后辞官乘舟而去?因为他独能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爱上了五湖烟水!【全诗】《利州南渡》.[唐].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注释】①利州:今四川广元市。②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翠微:指青翠山气。③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棹(zhao):船桨,这里代指船。柳边句:指将渡的人,憩身柳荫之下,待渡船返回。④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⑤范蠡:春秋楚国人,曾助越王勾践灭吴,拜上将军,后辞官归隐,乘舟泛于五湖。五湖也指太湖。【全诗赏析】“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是说,当今世上有谁能够象范蠡那样泛舟于五湖烟水之上,忘却一切俗尘杂念呢?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这位功成身退的高人隐士的追怀和赞美,也是对时下那些营营苟苟的名利之徒的不满和讽刺,更是借以表白自己尽去机心、绝弃俗念的心志。至于这一情感的抒发,究竟是诗人从自然景色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呢,还是他的处世哲学恰可借眼前江景来表达?就不得而知了。此诗以写景为主,并于景中见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在写景中又以“水”为主线,无论动景还是静景,也无论写实还是联想,莫不与“水”有关,充分显示出诗人构思的缜密。
谁解乘舟寻范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出处】唐·温庭筠《利州南渡》。【意思】呵!谁能理解,范蠡功成后辞官乘舟而去?因为他独能忘却世俗的机诈之心,爱上了五湖烟水!【全诗】《利州南渡》.[唐].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释】①利州:今四川广元市。②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翠微:指青翠山气。③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棹(zhao):船桨,这里代指船。柳边句:指将渡的人,憩身柳荫之下,待渡船返回。④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⑤范蠡:春秋楚国人,曾助越王勾践灭吴,拜上将军,后辞官归隐,乘舟泛于五湖。五湖也指太湖。【全诗赏析】“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是说,当今世上有谁能够象范蠡那样泛舟于五湖烟水之上,忘却一切俗尘杂念呢?这两句是对历史上这位功成身退的高人隐士的追怀和赞美,也是对时下那些营营苟苟的名利之徒的不满和讽刺,更是借以表白自己尽去机心、绝弃俗念的心志。至于这一情感的抒发,究竟是诗人从自然景色中获得的人生启示呢,还是他的处世哲学恰可借眼前江景来表达?就不得而知了。此诗以写景为主,并于景中见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在写景中又以“水”为主线,无论动景还是静景,也无论写实还是联想,莫不与“水”有关,充分显示出诗人构思的缜密。
【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月夜的回乐峰前,莽莽黄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写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冷月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夜晚的旷远、凄寒。注: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似指西受降城。【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1]这是李益的名诗。受降城,当是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曾在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塞十多年。后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终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负有盛名,尤以七绝见长,多为时人谱入乐府歌唱。《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2]“回乐烽”二句:回乐烽,指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误。二句写登受降城所见景色,黄沙似雪,皓月如霜,构成边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芦管,芦笛。西域管乐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风送来凄凉的芦笛声,不知什么人在何处吹的,触动了所有征人的心绪,彻夜都远望家乡。
本诗写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未直写思乡,而绵绵乡情尽在诗中。前二句通过景色描写作铺垫,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芦笛声为线索,前三句将势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写思乡,而拟写征人尽望乡的情节,语尽而意未尽。在全诗中色、声、情融为一体,互相激荡推进,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意境深沉,含蕴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回乐烽’一章,不亚于王昌龄、李白。”胡应麟《诗薮》则说:“中唐绝,‘回乐烽前’为冠。”这首诗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凄婉低沉风格,可以代表中唐边塞诗的特点。历代不少评论家推许这首七绝是中唐绝句中最好的一首。【鉴赏1】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长期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象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戌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团��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象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声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笳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鉴赏2】受降城在初唐时有十分显赫的经历,可时至中唐,国力衰微,边乱长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奋人心的感召力,长期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时的自信,相反,厌战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个月夜,登楼远眺,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连同它脚下的茫茫大漠。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给漫无边际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在这静默得让人窒息的夜里,诗人感到了伤感。因为边地将士久戍不得归,整日不是城外厮杀,便只有独对这清冷与孤寂。将军马上、征夫楼头,为这清冷、孤寂所感,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是有边地生活经历的诗人可以想见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月夜的回乐峰前,莽莽黄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写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冷月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夜晚的旷远、凄寒。注: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似指西受降城。【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1]这是李益的名诗。受降城,当是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曾在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塞十多年。后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终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负有盛名,尤以七绝见长,多为时人谱入乐府歌唱。《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2]“回乐烽”二句:回乐烽,指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误。二句写登受降城所见景色,黄沙似雪,皓月如霜,构成边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芦管,芦笛。西域管乐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风送来凄凉的芦笛声,不知什么人在何处吹的,触动了所有征人的心绪,彻夜都远望家乡。本诗写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未直写思乡,而绵绵乡情尽在诗中。前二句通过景色描写作铺垫,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芦笛声为线索,前三句将势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写思乡,而拟写征人尽望乡的情节,语尽而意未尽。在全诗中色、声、情融为一体,互相激荡推进,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意境深沉,含蕴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回乐烽’一章,不亚于王昌龄、李白。”胡应麟《诗薮》则说:“中唐绝,‘回乐烽前’为冠。”这首诗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凄婉低沉风格,可以代表中唐边塞诗的特点。历代不少评论家推许这首七绝是中唐绝句中最好的一首。【鉴赏1】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长期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象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戌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团��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象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声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笳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鉴赏2】受降城在初唐时有十分显赫的经历,可时至中唐,国力衰微,边乱长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奋人心的感召力,长期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时的自信,相反,厌战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个月夜,登楼远眺,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连同它脚下的茫茫大漠。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给漫无边际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在这静默得让人窒息的夜里,诗人感到了伤感。因为边地将士久戍不得归,整日不是城外厮杀,便只有独对这清冷与孤寂。将军马上、征夫楼头,为这清冷、孤寂所感,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是有边地生活经历的诗人可以想见的。三四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紧承前两句,写在一片岑寂中,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芦管的吹奏声,这随风而至、时断时续的乐音,竟然吹动了所有人的思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包含了凝重、深长的意味,“尽”字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如果不是征人的思乡之心急切,如果不是征人彻夜难眠,这乐音怎能扰动他们鏖战后的沉酣呢?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景,第三句写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全诗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鉴赏3】这是诗人李益以第三人称写征夫,和那些以征夫口吻自诉怨情者有别。受降城,唐神龙三年张仁愿筑,以防突厥,其中有中、东、西三城。中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东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南,西去中城三百里;西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东去中城三百八十里。这里是诗人登西受降城后以所见所闻,反映征人的怨情。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画出悲凉之象。“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指受降城附近的烽火台。有的版本“烽”作“峰”,不当。李益另有诗《暮过回乐烽》“烽火高飞百尺台”可证。烽火台前沙如白雪,月冷如清霜,既状月下沙地的白洁明莹,又言如水般的月光清幽迷茫。一般地说,月明沙清是美景,可是疑为霜、雪等寒冷之物,景物上就传出了清冷的感觉。月色濛濛,沙碛茫茫,这背景颇有荒凉空旷的韵味。诗的后两句写情,传达出哀怨之意。在上述的背景之下,急起突发的芦管之声,静境中忽出乐声,其声分外明晰。芦管,一种乐器。陈旸《乐书》:“芦管之制,胡人截芦为之,大概与觱篥相类,出于北国者也。”征人吹奏着思乡曲,因而说“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通宵。“尽”概及广大士兵。这首绝句描绘北国征夫回乡的急切心情,表现欲归不能的艾怨,却以平和恬静的场面出之,轻笔淡墨,粗看似不用力,可是哀怨之情内孕深蓄,仔细吟味,也就回味无穷了。一声芦笛,打破了月夜寂静,激起了征人乡思,在整个诗中起了振响全局的作用,确是妙笔。
溪上遇雨。推荐。爱诗词网。崔道融《溪上遇雨》唐山水诗鉴赏崔道融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溪上遇雨》有二首,此选一。从诗题看,诗人是在溪上遇雨;从诗中描述的情景看,是写夏日骤雨。明白这两点,读这首小诗便会生出许多曲折的情趣来。“坐看”两句写诗人安坐溪边,远看乌云翻滚,骤雨如注,溪边却晴朗依旧。诗人显然是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在十分安闲、从容地观赏远山大雨似瀑的景致。但好景不长,“忽惊”二字道出了诗人不曾料到乌云挟雨的极快速度,瞬间,大雨已从头上倾盆而下,而片刻前还大雨喷洒的前山,此刻却被夕阳的红光,照得璀璨夺目。这首小诗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一次遇雨的遭遇,意趣盎然。诗人用“衔”、“喷洒”几个字,把雨拟人化了,似乎夏雨在和诗人开着玩笑,故意调皮地与人周旋。一会儿彼雨此晴,转瞬又此雨彼晴。既写出了夏雨说下便下、要停即停的特点,也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用词尖新、活泼,形象鲜明,画面变幻,情绪跌宕。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会觉得诗人是深得夏日雨趣的。
春梦琐言。推荐。爱诗词网。春梦琐言1950年高罗佩刊印本《春梦琐言》序书影日本传抄本《春梦琐言》正文书影明代文言短篇艳情传奇小说。一卷。不题撰人。或曰为“内监胡永禧所作”。成书于明崇祯十年(1637)。现存主要版本有日本传抄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50年高罗佩刊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1996年齐鲁书社《明清稀见小说丛刊》排印高罗佩刊印本。会稽富春有个书生,姓韩名器字仲琏,面目清秀姣丽,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当地稍有姿色的女子,闻韩生之名,皆钟情于他,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韩生一个都瞧不上。韩生生性极喜游山玩水,长到二十五岁,还未曾涉足烟花之地。一日,春光明媚,韩生兴致盎然,外出游玩。他信步行了十余里,来至一青岩下。岩下有一洞,韩生脱履涉水而入,行了数十余步,方出洞。洞外豁然开朗,别有洞天。只见一条小径,傍水绕山,韩生沿着小径行了里余,到处蝴蝶纷飞,香风袭人,真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韩生穿过一片松林,看见一座庭院,屏门半开。他进去后,站在庭中,刚想请谒主人,忽有弹筝歌唱之声传入耳中。韩生听了不觉意荡心迷,赞叹不已,遂作歌相和。院中人听见外面有歌声,一会有两个漂亮侍儿出来招呼韩生,并请他入见两位主人。这两位主人是李姐和棠娘。李姐名李芳华,二十二、三岁,面如白玉,不施胭脂,穿白绫衣绿绉裳;棠娘名棠锦英,二十岁不到,颜如桃花,穿乾红衣翠油裳。两人光彩动人,绰约宛如神仙,两旁侍儿十几人,个个美艳非常,惟不见一男子。韩生见房中摆设华丽,二女雍容华贵,怀疑其乃是大家闺秀、王公贵戚子女,在此别墅中隐居。李姐、棠娘招呼韩生就坐,并设酒宴款待。席间二女命侍儿吹笛鼓筝,或歌或舞,韩生非常高兴,亦有些醉意,自作歌一首。二女闻之,亦各赋一首以言志。宴罢,二女命侍儿带韩生去就寝。韩生上床后久久不能入睡,眼前尽是二女姿容音貌,不能忘怀,乃作一诗以自励。又闻得隔壁棠娘在低声歌艳词,韩生呻吟反侧,不能入寐。二更时分,有人点烛启扉而入,原来是李姐与棠娘。李姐揭开床被,脱衣突入韩生怀中。韩生情不能禁,两下交合。棠娘坐在案边旁视良久,春情亦动,遂唱一曲。韩生搂抱棠娘,亦云雨一番。事毕,时有山鹃鸣,韩生愕然惊觉,已失二女之所在。帐屏几床之类全都不见了,只有身上衣服如故,自己在两树间凭石而坐。韩生略有所悟,乃定目四瞻,仰见两树:一是素李,花如积雪;一是海棠,英如升霞,方知芳华乃是李树之精,锦英者乃海棠之精,自己为物魅所惑。韩生怅然彷徨,题诗一首而去。
杨柳阴阴细雨晴。推荐。爱诗词网。“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季节时辰·春夏”类的诗句。适值细雨初晴,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树上的残花也已落尽,露出了在枝头啼叫的黄莺。这是一幅暮春的景物图画。杨柳深暗,细雨濛濛,残花落尽,流莺飘飞,这一连串意象,表明春色已阑珊,春光已在柳暗花残中悄悄离去。诗句的题旨是写春残,但绝无内涵俱现的叙述,全借有特征性的景物曲折地反映,所以形象而含蕴。武元衡“春兴”“全唐诗”第3571页。繁体:“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季節時辰·春夏”類的詩句。適值細雨初晴,楊柳的顏色已經由初春的鵝黃嫩綠轉為一片翠綠。樹上的殘花也已落盡,露出瞭在枝頭啼叫的黃鶯。這是一幅暮春的景物圖畫。楊柳深暗,細雨濛濛,殘花落盡,流鶯飄飛,這一連串意象,表明春色已闌珊,春光已在柳暗花殘中悄悄離去。詩句的題旨是寫春殘,但絕無內涵俱現的敘述,全借有特征性的景物曲折地反映,所以形象而含蘊。武元衡“春興”“全唐詩”第3571頁。拼音:“YangLiuYinYinXiYuQing,CanHuaLaJinJianLiuYing”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YangLiuYinYinXiYuQing,CanHuaLaJinJianLiuYing”ShiGuanYuMiaoXie“HuiJingZhuangWu·JiJieShiChen·ChunXia”LeiDeShiGou。KuoZhiXiYuChuQing,YangLiuDeYanSeYiJingYouChuChunDeEHuangNenLuZhuaiWeiYiPianCuiLu。ShuShangDeCanHuaYeYiLaJin,LouChuLeZaiZhiTouTiJiaoDeHuangYing。ZheShiYiFuMuChunDeJingWuTuHua。YangLiuShenAn,XiYu濛濛,CanHuaLaJin,LiuYingPiaoFei,ZheYiLianChuanYiXiang,BiaoMingChunSeYiLanShan,ChunGuangYiZaiLiuAnHuaCanZhongQiaoQiaoLiQu。ShiGouDeTiZhiShiXieChunCan,DanJueMoNeiHanJuXianDeXuShu,QuanJieYouTeZhengXingDeJingWuQuSheDeFanYing,SuoYiXingXiangErHanWen。WuYuanHeng“ChunXing”“QuanTangShi”Di3571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