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
名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导读】
邶国是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静女》是邶国歌谣中一首别致的爱情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赞赏。
【原诗】
静女其姝
爱而不见
静女其娈
彤管有炜
自牧归荑
匪女之为美
【注释】
①静女:文雅的姑娘。姝(shū):美丽。②“俟我于城隅”句:在城墙边等着我。俟:等待。城隅:城的角楼。③爱而不见(xiàn):爱,通“薆(ài)”,隐藏。见:出现。④踟蹰(chíchú):犹豫徘徊。⑤娈(luán):美好。⑥贻我彤管:贻,赠送。彤管:红色的管箫,或为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⑦炜(wěi):光明,这里形容红润美丽。⑧说(yuè)怿(yì)女(rǔ)美:说,通“悦”。怿:喜爱。女:代词,指彤管。⑨自牧归(kuì)荑(tí):从野外采来茅草芽送给我(作为信物)。牧:指郊外田野。归:通“馈”,赠送。荑:茅草芽,古代有赠白茅表示爱恋、婚姻的民俗。⑩洵(xún):诚然,实在。○1匪:通“非”。女(rǔ):即“汝”,指“荑”。○12美人之贻:美人,即上文的“静女”。贻:赠送。
【译诗】
温柔娴静的姑娘啊你多么可爱,
早已在墙角边将我等待。
可你藏在哪儿啊怎么不出来?
急得我东张西望抓耳又挠腮。
温柔娴静的姑娘啊你多么美丽,
你送给了我一支红色的箫笛。
这支红笛多好看啊,
我喜欢它是因为更喜欢你。
在郊外你采来茅草芽放在我的手心里,
这茅草芽啊实在鲜美又奇异。
其实不是这草芽有什么特别,
是因为它代表着心爱姑娘的一片心意。
【赏析】
这是一首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歌,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诗的第一章采用特写镜头式的写法,描写了一个即时的场景:一个小伙子与女友约会在城角,他赶到约会地点,可早到的女孩却故意躲着不出来。小伙子急得坐立不安,抓耳挠腮,一筹莫展。“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描写极为生动,抓住了小伙子急切地想见到心上人的动作特征,又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醉如痴的有情人形象,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诗的后两章写的应当是那个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少女赠送给他彤管、荑草,小伙子欣喜若狂。“贻我彤管”、“自牧归荑”几句表达爱意的描述,抓住了生活中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细节,写得柔婉细腻,情意绵绵。
抓住典型的细节,着力描绘人物的心理、动作、情态是这首诗最鲜明的特点。全诗清新活泼,饶有趣味,充满浓浓的青春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经 静女。推荐。爱诗词网。《诗经·邶风》名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导读】邶国是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故址在今河南汤阴东南。《静女》是邶国歌谣中一首别致的爱情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赞赏。【原诗】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静女其娈⑤,贻我彤管⑥。彤管有炜⑦,说怿女美⑧。自牧归荑⑨,洵美且异⑩。匪女之为美○1,美人之贻○12。【注释】①静女:文雅的姑娘。姝(shū):美丽。②“俟我于城隅”句:在城墙边等着我。俟:等待。城隅:城的角楼。③爱而不见(xiàn):爱,通“薆(ài)”,隐藏。见:出现。④踟蹰(chíchú):犹豫徘徊。⑤娈(luán):美好。⑥贻我彤管:贻,赠送。彤管:红色的管箫,或为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⑦炜(wěi):光明,这里形容红润美丽。⑧说(yuè)怿(yì)女(rǔ)美:说,通“悦”。怿:喜爱。女:代词,指彤管。⑨自牧归(kuì)荑(tí):从野外采来茅草芽送给我(作为信物)。牧:指郊外田野。归:通“馈”,赠送。荑:茅草芽,古代有赠白茅表示爱恋、婚姻的民俗。⑩洵(xún):诚然,实在。○1匪:通“非”。女(rǔ):即“汝”,指“荑”。○12美人之贻:美人,即上文的“静女”。贻:赠送。【译诗】温柔娴静的姑娘啊你多么可爱,早已在墙角边将我等待。可你藏在哪儿啊怎么不出来?急得我东张西望抓耳又挠腮。温柔娴静的姑娘啊你多么美丽,你送给了我一支红色的箫笛。这支红笛多好看啊,我喜欢它是因为更喜欢你。在郊外你采来茅草芽放在我的手心里,这茅草芽啊实在鲜美又奇异。其实不是这草芽有什么特别,是因为它代表着心爱姑娘的一片心意。【赏析】这是一首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歌,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诗的第一章采用特写镜头式的写法,描写了一个即时的场景:一个小伙子与女友约会在城角,他赶到约会地点,可早到的女孩却故意躲着不出来。小伙子急得坐立不安,抓耳挠腮,一筹莫展。“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两句描写极为生动,抓住了小伙子急切地想见到心上人的动作特征,又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醉如痴的有情人形象,极为传神地表现了一对恋人初会时的情趣。诗的后两章写的应当是那个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少女赠送给他彤管、荑草,小伙子欣喜若狂。“贻我彤管”、“自牧归荑”几句表达爱意的描述,抓住了生活中最能表现人物特征的细节,写得柔婉细腻,情意绵绵。抓住典型的细节,着力描绘人物的心理、动作、情态是这首诗最鲜明的特点。全诗清新活泼,饶有趣味,充满浓浓的青春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意思】太阳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跟靛蓝一样。江花:江边的花。蓝:靛蓝,一种深蓝色的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鉴赏1】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比火还红润;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就像湛蓝的蓝草。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这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江南春景图。词人选取“春江”作为江南春景的代表,描写了江花之艳红,江水之碧绿,色泽明亮清新。“日出”与“春来”是互文成义,上句有“春”,下句有“日”。一“出”一“来”,为宁静秀美的江南风景平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最后以反问句结尾,点出“忆江南”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鉴赏2】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简直比火还要红艳;当春天来到时,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南水乡花草繁盛,这首词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情趣无限。【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江南等地阳光明媚,花红水碧的春景。[例]富春江最富于春天的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就咏叹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富春江水蓝得透明,两岸的红杜鹃花烂漫。(碧野《跋涉者的脚印》)二、用以比喻面貌焕然一新,形势大好。[例]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诗】《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释】1.谙(音an):熟悉。2.胜:超过。蓝:植物名,蓼科,一年生草木,茎高二三尺,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叶可制染料,俗称靛青。【译】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红胜火焰;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鉴赏导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早年,白居易常在杭州、苏州做官,那里如画的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他回到洛阳,回忆江南的风景时写下了这三首词。【鉴赏】起句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写那里的风景美好如画,是诗人当年亲身体验和感受过的,因为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具体写江南景色。太阳出来后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绿色的江水微波粼粼,像一条彩练在晃动。这里,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相映衬,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想起如此的美景,诗人在结尾由衷地吟出:能不忆江南?在这首写景抒情词中,诗人不但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江南之春的瑰丽图画,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无限怀念的美好情感。【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原作共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每首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首之间又密切相关,脉络相通,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作者以追忆的情怀生动描绘和热情赞美了江南的迷人春色,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词人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这不是一般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式的人云亦云,而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忆恋之情,是昔日审美意识的复活,是满怀激动和喜悦的赞颂,因为“风景旧曾谙”。这就是说,那江南风景,不是听说或凭想象而来,而是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的结果。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越,旅居苏、杭。江南的奇山秀水,苏、杭的旖旎风光,给这个北方少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穆宗长庆二年(822)至敬宗宝历二年(826),白居易又先后出任杭州、苏州刺史。这位酷爱自然的诗人,政事之余,经常优游于寺庙林泉之中,陶醉于湖光山色之间,曾写有《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白云泉》等歌咏江南风光的名篇。宝历二年秋,他因眼疾而废郡事,回到洛阳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直到六十七岁的暮年,他依然对“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念念不忘,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忆江南》。因此,“风景旧曾谙”,可谓言之凿凿,既落实了“江南好”的“好”字,又点明了“忆江南”的“忆”字,并为下面的写景作了铺垫。前两句泛忆江南,写得比较概括。接下去具体描写江南的美好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真是运笔如神,写景如画!寥寥数语,便尽收江南春色。春天的清晨,鲜花开遍了江畔,红艳艳的一片,在旭日照耀下,似喷火蒸霞,红得更加显目;春来水绿,江流泛碧,在江花、红日的映照下,更加清碧如蓝。作者以江为中心,以“江花”、“江水”为主要意象,以“日出”、“春来”为背景,经过心营意造、从而织染出一幅阔大绚丽的江南春色图,给人以亲临其境、陶醉其中的美感,从而成了赞美江南风景的名句。这两句所以写得好,首先是由于作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富于特征的景物。江南春景,可忆者甚多,要用两句话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选择和集中,以便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选择什么呢?江南水乡,“江水”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性景物;春暖花开,花是春天的象征,而且江南又多鲜花。于是作者就选取“江花”、“江水”这两个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次,作者在描绘江南春色时采取了同色相烘染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把江南春色写得鲜艳夺目,精彩绝伦。“日出”与“春来”,都是带有色彩的动态形象,都为江南风景增色添彩。春花本已红艳,在红日照耀下,更红得胜过火焰,因同色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天是绿的使者,它染绿了江南大地,也把那江水染得愈加碧绿如蓝,因同色滃染而加深了色彩的浓度。“红胜火”的江花与“绿如蓝”的江水,互为背景,异色相衬,使整个画面更为绚丽夺目,层次分明。再次,作者不仅写景如画,而且画中寓以深挚的感情;不仅写出了江南春景的色彩、精神和灵魂,也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予词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写出了词人心灵中的江南之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人描绘出如诗如画江南春景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喊出“能不忆江南”的心声。这样结尾,不仅照应了“江南好”的开头,充分抒发了他的忆恋之情,而且空灵含蓄,余音袅袅,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更激起万千江南游子的眷恋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采用映衬、比喻的手法。[3]语言浅显、生动。[4]色彩明丽,层次丰富。
春如江水绿如蓝。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意思】太阳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跟靛蓝一样。江花:江边的花。蓝:靛蓝,一种深蓝色的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鉴赏1】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比火还红润;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就像湛蓝的蓝草。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这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江南春景图。词人选取“春江”作为江南春景的代表,描写了江花之艳红,江水之碧绿,色泽明亮清新。“日出”与“春来”是互文成义,上句有“春”,下句有“日”。一“出”一“来”,为宁静秀美的江南风景平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最后以反问句结尾,点出“忆江南”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鉴赏2】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简直比火还要红艳;当春天来到时,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南水乡花草繁盛,这首词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情趣无限。【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江南等地阳光明媚,花红水碧的春景。[例]富春江最富于春天的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就咏叹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富春江水蓝得透明,两岸的红杜鹃花烂漫。(碧野《跋涉者的脚印》)二、用以比喻面貌焕然一新,形势大好。[例]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诗】《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释】1.谙(音an):熟悉。2.胜:超过。蓝:植物名,蓼科,一年生草木,茎高二三尺,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叶可制染料,俗称靛青。【译】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红胜火焰;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鉴赏导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早年,白居易常在杭州、苏州做官,那里如画的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他回到洛阳,回忆江南的风景时写下了这三首词。【鉴赏】起句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写那里的风景美好如画,是诗人当年亲身体验和感受过的,因为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具体写江南景色。太阳出来后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绿色的江水微波粼粼,像一条彩练在晃动。这里,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相映衬,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想起如此的美景,诗人在结尾由衷地吟出:能不忆江南?在这首写景抒情词中,诗人不但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江南之春的瑰丽图画,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无限怀念的美好情感。【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原作共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每首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首之间又密切相关,脉络相通,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作者以追忆的情怀生动描绘和热情赞美了江南的迷人春色,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词人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这不是一般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式的人云亦云,而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忆恋之情,是昔日审美意识的复活,是满怀激动和喜悦的赞颂,因为“风景旧曾谙”。这就是说,那江南风景,不是听说或凭想象而来,而是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的结果。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越,旅居苏、杭。江南的奇山秀水,苏、杭的旖旎风光,给这个北方少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穆宗长庆二年(822)至敬宗宝历二年(826),白居易又先后出任杭州、苏州刺史。这位酷爱自然的诗人,政事之余,经常优游于寺庙林泉之中,陶醉于湖光山色之间,曾写有《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白云泉》等歌咏江南风光的名篇。宝历二年秋,他因眼疾而废郡事,回到洛阳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直到六十七岁的暮年,他依然对“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念念不忘,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忆江南》。因此,“风景旧曾谙”,可谓言之凿凿,既落实了“江南好”的“好”字,又点明了“忆江南”的“忆”字,并为下面的写景作了铺垫。前两句泛忆江南,写得比较概括。接下去具体描写江南的美好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真是运笔如神,写景如画!寥寥数语,便尽收江南春色。春天的清晨,鲜花开遍了江畔,红艳艳的一片,在旭日照耀下,似喷火蒸霞,红得更加显目;春来水绿,江流泛碧,在江花、红日的映照下,更加清碧如蓝。作者以江为中心,以“江花”、“江水”为主要意象,以“日出”、“春来”为背景,经过心营意造、从而织染出一幅阔大绚丽的江南春色图,给人以亲临其境、陶醉其中的美感,从而成了赞美江南风景的名句。这两句所以写得好,首先是由于作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富于特征的景物。江南春景,可忆者甚多,要用两句话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选择和集中,以便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选择什么呢?江南水乡,“江水”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性景物;春暖花开,花是春天的象征,而且江南又多鲜花。于是作者就选取“江花”、“江水”这两个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次,作者在描绘江南春色时采取了同色相烘染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把江南春色写得鲜艳夺目,精彩绝伦。“日出”与“春来”,都是带有色彩的动态形象,都为江南风景增色添彩。春花本已红艳,在红日照耀下,更红得胜过火焰,因同色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天是绿的使者,它染绿了江南大地,也把那江水染得愈加碧绿如蓝,因同色滃染而加深了色彩的浓度。“红胜火”的江花与“绿如蓝”的江水,互为背景,异色相衬,使整个画面更为绚丽夺目,层次分明。再次,作者不仅写景如画,而且画中寓以深挚的感情;不仅写出了江南春景的色彩、精神和灵魂,也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予词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写出了词人心灵中的江南之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人描绘出如诗如画江南春景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喊出“能不忆江南”的心声。这样结尾,不仅照应了“江南好”的开头,充分抒发了他的忆恋之情,而且空灵含蓄,余音袅袅,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更激起万千江南游子的眷恋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采用映衬、比喻的手法。[3]语言浅显、生动。[4]色彩明丽,层次丰富。
关河令周邦彦。推荐。爱诗词网。《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①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释】①暝(ming明):天黑,日暮。②夜永:夜长。【译文】秋日的天空,时阴时晴,渐渐地天黑下来了,庭院里变得一片凄冷。我久久地站着,听到寒风中传来大雁的叫声。抬头却只见云海深深,全然看不到雁飞的踪影。夜深了,客人散去了,我的住所分外寂静。只剩一盏照壁的孤灯,把我的身影相映。这清冷的环境使我顿然酒意全醒,哎,在这漫漫长夜中,我如何能消磨到天明?【集评】清·周济:“淡水”。(《宋四家词选》)清·陈廷焯:“‘云深无雁影’五字千古。不必说借酒销愁,偏说‘酒已都醒’,笔力劲直,情味愈见。”(《云昭集》)近代·陈洵:“由更深而追想过去之暝色,预计未尽之长夜。神味拙厚,总是笔力有余。”(《海绡说词》)现代·唐圭璋:“此首写旅况凄清。上片是日间凄清,下片是夜间凄清。日间由阴而暝而冷,夜间由入夜而更深而夜永。写景抒情,层层深刻,句句精绝。小词能拙重如此,诚不多见。上片末两句,先写寒声入耳,后写仰视雁影。因闻声,故欲视影,但云深无雁影,是雁在云外也。天气之阴沉,寒云之浓重,并可知已。下片,‘人去’补述,但有孤灯相映,其境可知。末两句,一收一放,哀不可抑。搏兔用全力,观此愈信。”(《唐宋词简释》)【总案】此词以淡永拙厚见长,通篇渲染的是一种孤寂清冷,情怀索寞的境界。设色幽冷,笔力劲直,读之令人耸然而惊,怃然而哀。结拍二句,尤动摇人心:离人饮酒,是作为麻醉剂来消减愁怀的,酒醒就无异愁醒,经过麻醉之后再醒过来的愁,就越发难以排遣了。这就充分道出了“此情此景将何以堪”的况味。词中秋景与愁情的结合,已到水乳交融的极高境界。
【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处】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译注1】夕阳西下,风光无限美好,只是黄昏将到,美好的景色是不会长的。后来用以说明某些事物虽暂时繁荣兴旺,但不久就要衰败没落下去。【译注2】夕阳西下时的风光固然无限美好,只是黄昏业已临近,美景即将消失在夜幕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晚唐黯淡前途的无限忧虑,情调哀伤。【全诗】《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①乐游原:地名,在古长安南郊,因地势较高,在那里可以看到长安城全貌。②向晚:傍晚。③只是:只可惜。【全诗赏析1】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甚高,四望宽敞,汉宣帝时曾在此建立乐游苑,唐代是游览胜地。诗的前两句点明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一日傍晚(“向晚”),诗人情绪不佳,于是驱车前往乐游原,以排遣“不适”。首二句平平叙起,承接自然。“夕阳无限好”充满了赞叹之情,“只是近黄昏”则语意转化,流露出对“无限好”的“夕阳”即将沉入暮霭的惋惜之情和美景不常的感慨。诗人以精炼浅显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了人们在面对一些即将消逝的美好事物时所产生的共同感受,因而引人共鸣,广为流传。【全诗赏析2】乐游原在长安东南,为唐时登览胜地。诗写意不适时登古原遥望夕阳而触发的感受,警策在后两句其所包蕴的深广意境,“夕阳无限好”是一方面,形容美丽的夕阳佳处无限,引人留恋,亦即“人间重晚晴”的意思;另一方面,形容时已黄昏,夕阳转瞬即逝,令人流连怅惘,徒唤奈何!这就给读者同时提供了乐与悲、存在与消逝、有限与无限等一系列审美对象,任其测之无端,玩之无极。纪昀谓“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同时包含赞美生命、眷念人生和哀挽迟暮的正常老年心态,管世铭谓“消息甚大,为五绝中所未有。”【全诗赏析3】李商隐晚年写的一首五绝:“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的古原即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南,地势高而宽敞,是唐代游览胜地。诗人以平易而精炼的语言,表现了灿烂辉煌的金色斜阳之美,意境壮丽而阔大。在一般人心目中,黄昏夕阳总是同昏暗惨淡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却热烈赞颂“夕阳无限好”,表现出他对夕阳美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诗的形象非常新鲜,有独创性。这也是此诗的一个特点。关于后两句的涵义,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诗人表现他的迟暮之感;有人说是诗人表现对时光的珍惜;也有人猜测诗人以夕阳象征唐王朝,寄寓对国事的忧虑;还有人认为诗中表现了对黄昏、黑夜的厌恶,对阳光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诗人融情人景,创造了一个富有丰富暗示性的象征境界,吸引着读者去想象、体味和探究,这正说明此诗达到了单纯与丰富、定向指意与多种含义的统一。它宛如一颗多面体的水晶石,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迷人的、绚丽的光色。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处】唐·李商隐《登乐游原》。【译注1】夕阳西下,风光无限美好,只是黄昏将到,美好的景色是不会长的。后来用以说明某些事物虽暂时繁荣兴旺,但不久就要衰败没落下去。【译注2】夕阳西下时的风光固然无限美好,只是黄昏业已临近,美景即将消失在夜幕中。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晚唐黯淡前途的无限忧虑,情调哀伤。【全诗】《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注释】①乐游原:地名,在古长安南郊,因地势较高,在那里可以看到长安城全貌。②向晚:傍晚。③只是:只可惜。【全诗赏析1】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甚高,四望宽敞,汉宣帝时曾在此建立乐游苑,唐代是游览胜地。诗的前两句点明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一日傍晚(“向晚”),诗人情绪不佳,于是驱车前往乐游原,以排遣“不适”。首二句平平叙起,承接自然。“夕阳无限好”充满了赞叹之情,“只是近黄昏”则语意转化,流露出对“无限好”的“夕阳”即将沉入暮霭的惋惜之情和美景不常的感慨。诗人以精炼浅显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了人们在面对一些即将消逝的美好事物时所产生的共同感受,因而引人共鸣,广为流传。【全诗赏析2】乐游原在长安东南,为唐时登览胜地。诗写意不适时登古原遥望夕阳而触发的感受,警策在后两句其所包蕴的深广意境,“夕阳无限好”是一方面,形容美丽的夕阳佳处无限,引人留恋,亦即“人间重晚晴”的意思;另一方面,形容时已黄昏,夕阳转瞬即逝,令人流连怅惘,徒唤奈何!这就给读者同时提供了乐与悲、存在与消逝、有限与无限等一系列审美对象,任其测之无端,玩之无极。纪昀谓“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同时包含赞美生命、眷念人生和哀挽迟暮的正常老年心态,管世铭谓“消息甚大,为五绝中所未有。”【全诗赏析3】李商隐晚年写的一首五绝:“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中的古原即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南,地势高而宽敞,是唐代游览胜地。诗人以平易而精炼的语言,表现了灿烂辉煌的金色斜阳之美,意境壮丽而阔大。在一般人心目中,黄昏夕阳总是同昏暗惨淡联系在一起的。诗人却热烈赞颂“夕阳无限好”,表现出他对夕阳美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使诗的形象非常新鲜,有独创性。这也是此诗的一个特点。关于后两句的涵义,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诗人表现他的迟暮之感;有人说是诗人表现对时光的珍惜;也有人猜测诗人以夕阳象征唐王朝,寄寓对国事的忧虑;还有人认为诗中表现了对黄昏、黑夜的厌恶,对阳光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诗人融情人景,创造了一个富有丰富暗示性的象征境界,吸引着读者去想象、体味和探究,这正说明此诗达到了单纯与丰富、定向指意与多种含义的统一。它宛如一颗多面体的水晶石,从不同的层面折射出迷人的、绚丽的光色。
柳敬亭说书。推荐。爱诗词网。张岱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1),悠悠忽忽(2),土木形骸(3)。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4),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5),王月生(6)、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7),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8)干净,并不唠叨。央(9)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10)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11),稍见下人呫哔(12)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13)不言,故不得强(14)。每至丙夜(15),拭桌剪灯(16),素瓷静递(17),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舌(18)死也。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19),故其行情正等。〔注释〕(1)癗(lei):皮肤上肿起的小疙瘩。(2)悠悠忽忽:形容悠闲游荡。(3)土木形骸:形容呆板,象泥塑木雕一样。(4)书帕:指钱财礼物。书帕原先是明代官场中的一种明为赠送礼物,实为行贿的方式。最早所送的只一书一帕,故称书帕。下定:先将书银送去预定节目。(5)一时:同一时期。行(hang)情人:非常叫座的艺人。(6)王月生;当时南京的著名歌妓。(7)白文:只说不唱的说书,即评话。(8)找截:补充和删节。(9)夬(boguai):似是吆喝声。(10)蓦(mo):猛然间。(11)掉舌:转动舌尖,指开口说书。(12)呫哗(chebi):低声细语。(13)辄:就。(14)故:就。强:勉强。(15)丙夜:半夜三更。(16)剪灯:剪灯花。(17)素瓷:指洁白雅净的瓷杯。(18)(ze):“”的本字,咬啮。舌:咬舌:这里是羞愧欲死的意思。(19)婉娈(luan):美好。〔鉴赏〕柳敬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说书艺人,因为自幼面麻,人称柳麻子。他为人能辨善恶,重义侠,好替人排难解纷,说书则不拘成规定本,尤爱说《隋唐》、《水浒》中的英雄好汉。明亡以后,更借说书抒发激楚悲愤之情。当时的著名文人如吴伟业、黄宗羲、周容等,都曾以他的生平事迹写过文章。张岱的这篇散文先从介绍柳麻子的形象入手。这里,作者毫不避讳柳敬亭面貌的缺憾,其用意,正是为了反衬他说书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的神采。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不仅避免了行文的平淡呆板,而且显示出人物平中有奇的特点。紧接着,文章交代出柳敬亭说书受人欢迎的情形——“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这是铺垫,是为下文描写他的说书技巧,渲染出足够的气氛。第二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集中写柳敬亭卓越的说书艺术和表演技巧。可分几层笔墨。先是写作者自己听柳敬亭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的亲身经验和感受。作者指出柳麻子所说的“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好比先设一个悬念,有心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注意。这样使文章有起伏开合的变化,然后再从容交代出柳敬亭说“武松”的特色:细腻之处,描写刻画、微入毫发;收束之处,干净利落。筋节关键之处,音调高昂犹如巨钟轰鸣,吆喝喊叫起来,声势大得要震坍房屋;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平常之处,能够巧妙地加以描绘渲染。象武松到客店沽酒,本无多少精采可言,柳敬亭却说他一声大吼,连空缸空坛子都嗡嗡震响。这就叫做“闲中著色”,把人物说活了。交代到这里,文章对柳敬亭说书本领的刻画形容,似乎已经淋漓尽致了。但是,作者却巧妙地将笔锋一转,变换角度,补叙出柳敬亭说书时对听众、环境的严格要求。一方面,说明他所以能在说书艺术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在于他对这一艺术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他人微而心高,狷介奇特的性格。经过这一层的交代描写,本来面貌丑陋的柳麻子在读者的心目中开始活跃起来。这时,作者再重新把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艺术氛围之中——夜半三更,灯明几净,有人悄悄地递上白瓷茶碗。于是,人们已经熟悉了的柳敬亭以缓慢而从容的声音开始说书了。他的声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入情入理,入筋入骨。作者认为,如果揪住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要他们来好好听一听,不怕他们不羞愧到咬断自己的舌头!当然,这一断言未免有点夸张,但是有谁读到这里会对张岱的这一夸张说法产生怀疑,发生动摇呢?!柳敬亭确实容貌丑,但是他说书时口齿伶俐俏皮,眼神流转灵动,衣服素雅大方,简直跟风姿绰约的王月生同样美好动人。所以,他们的声价也恰恰相等。最后这一段的描写与开头的文字相照应,作者有意再将柳敬亭与王月生相比,文情摇曳生姿,余韵不尽,令人回味。这篇杂记的语言文字具有较明显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是晚明小品散文中的精品佳构。它写柳敬亭从两个方面落笔,一是说书的柳敬亭,一是柳敬亭的说书。二者交叉并行、相辅相成,将柳敬亭的人物形象和他说书时的情形有机地融合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甚至连柳敬亭口中的武松形象亦可闻可见,跃然纸上。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张岱极高的文字再现技巧。字数:2132作者:关道雄知识来源:吴功正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1341-1344页.
戴震难师。推荐。爱诗词网。清·段玉裁先生是年②乃能言,盖③聪明蕴蓄④者久矣。就傅⑤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⑦之曰:“此朱文公⑧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⑨矣?”曰:“几⑩二千年矣。”“然则(11)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12)应,曰:“此非常儿也(13)。”【注释】①本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1724年—1777年),清代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特召为纂(zuàn)修官,后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庶吉士。博闻强记,于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段玉裁(1735年—1815年),清代文字学家、经学家。字若膺(yīng),号茂(mào)堂,江苏金坛人。戴震的学生。难,问难,难倒。②〔是年〕这里指1733年,戴震十岁。③〔盖〕表推测,大概。④〔蕴蓄〕蕴藏,积蓄。⑤〔就傅〕跟随老师。⑥〔何以〕倒装句,以何,凭什么。⑦〔应〕回答说。⑧〔朱文公〕即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博识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等多有研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的博识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⑨〔相去几何时〕相隔多少时间。⑩〔几(jī)〕差不多。(11)〔然则〕既然这样。(12)〔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13)〔此非常儿也〕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译文】戴震10岁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得太久。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凭什么知道这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由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文公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老师无法回答,说:“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孩子啊。”字数:1064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47-448页.
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
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
八大山人传。推荐。爱诗词网。八大山人,明宁藩宗室,号人屋。“人屋”者,“广厦万间”之意也。性孤介,颖异绝伦。八岁即能诗,善书法,工篆刻,尤精绘事。尝写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又画龙,丈幅间蜿蜒升降,欲飞欲动;若使叶公见之,亦必大叫惊走也。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喑哑不能言。甲申国亡,父随卒。人屋承父志,亦喑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如是十余年,遂弃家为僧,自号曰“雪个”。未几病颠,初则伏地呜咽,已而仰天大笑,笑已,忽跿跔踊跃,叫号痛哭。或鼓腹高歌,或混舞于市,一日之间,颠态百出。市人恶其扰,醉之酒,则颠止。岁余,病间,更号曰“个山”。既而自摩其顶曰:“吾为僧矣,何可不以驴名?”遂更号曰“个山驴”。数年,妻子俱死。或谓之曰:“斩先人祀,非所以为人后也,子无畏乎?”个山驴遂慨然蓄发谋妻子,号“八大山人”。其言曰:“八大者,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山人既嗜酒,无他好。人爱其笔墨,多置酒招之,预设墨汁数升、纸若干幅于座右。醉后见之,则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盈纸肮脏,不可以目。然后捉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其颠如此。外史氏曰:山人果颠也乎哉?何其笔墨雄豪也?余尝阅山人诗画,大有唐宋人气魄。至于书法,则胎骨于晋魏矣。问其乡人,皆曰得之醉后。呜呼!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朱耷的晚年之号,明宁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剃发为僧,遁隐奉新山中,潜心书画。擅长山水花鸟竹石,笔墨恣纵,独具一格,对后来写意画影响颇深。在中国古代画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天才画家、自然成为众多作家笔下的人物。陈鼎的《八大山人传》以简约流畅的语言,朴实舒缓的笔调,生动逼真的刻画,塑造出古代画坛怪杰的迷人风采,成功地写出了八大山人“这一个”。八大山人的奇闻逸事五彩纷纭,如何入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陈鼎不愧是写人记事的高手,他紧紧抓住八大山人的性格和画技铺排展开,这就抓住了这一人物的最大特点。作者开篇简介他的情况之后,高度概括指出他“性孤介”、“尤精绘事”。这不仅是对八大山人的准确评断,而且是作者的匠心安排。以后的内容就是循着这七字依次展开的。因此,它们是全文之纲,可视为理解这篇文章的钥匙。“孤介”表现之一是其“善诙谐,喜议论,娓娓不倦,常倾倒四座”。作者这里是从行为和结果上勾画他的性格,缺憾是未能从内容上加以说明。表现之二是他装哑。“左右承事者,皆语以目;合则颔之,否则摇头。对宾客寒暄以手,听人言古今事,心会处,则哑然笑。”作者准确传神地描写了他装哑的动作和神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喑哑”和“孤介”似乎扯不到一块儿,但是,它和“喜议论”殊途而归,是孤介的反常表现形式。高谈阔论、语惊四座固然是耿介方正,沉默不语同样表现他的傲骨。这种非常之态是非常环境的产物,是八大山人遭国亡家变后为免遭杀身之祸不得已而为之的巧妙的韬晦之计,是他绝不和清政府合作的无声的宣言,是忠于故国,抗议清廷的特殊手段。作者以“如是十余年”句收煞了“暗哑不能言”的描写。仅仅五字,却造成悠长沉重的压抑感,激起读者对八大山人命运的深深同情,对其铮铮傲骨的赞赏。这五个字真有力拔千钧之势,作者笔力之简赅可见一斑。表现之三是他装颠弄狂。朱耷以沉默喑哑对现实进行消极反抗,并不能丝毫减轻其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相反,只会愈积愈深、愈演愈烈。为了求得心理平衡,就必须渲泄长期郁积于心中的苦闷。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能痛快淋漓地一吐为快,那只会招至杀身之祸,于时他巧妙地利用颠狂加以渲泄和反抗。这“颠狂”就成了“孤介”的发展形式。为了表现其“颠狂”,作者不惜浓彩重笔渲染,从三方面加以描绘。其一写他的颠态。“伏地呜咽”、“仰天大笑”、“跿跔踊跃,叫号痛哭”寥寥数笔,力透纸背,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朱耷的疯颠形象,此一形象和前面的“喑哑”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刻的展示了八大山人内心的巨大苦痛。其二写其狂态。他弃家为僧,以“个山驴”自嘲。皈依佛门,本应绝儿女之情,弃传宗接代之想,却突然“蓄发谋妻子”。这些怪诞无拘之举在佛教大盛的清初无疑是惊世骇俗的晴天霹雳。最能突出其“狂”的是他自号“八大山人”。“四方四隅,皆我为大,而无大于我也。”这是全文文眼,是时代狂人的内心独白,是狂放不羁行为的原动力,是蔑视清廷权贵的宣言,是自我的觉醒和膨胀,是对传统思想束缚的冲决,是其恣纵艺术风格的总源,朱耷诗文言论传世不少,作者惜墨如金,从其众多的言语中只撷取这一吉光片羽,足见作者选材功力之深。其三写其醉态。这是特定情况下的颠狂,是其性格在艺术王国自由的翱翔。《荷花》(笔者所加)是八大山人众多艺术精品中的佼佼者,它在作者生花妙笔之下活现于读者面前。“菡萏一枝,半开池中,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张堂中,如清风徐来,香气常满室。”其语言之洗练,节奏之分明,句式之整齐,用词之准确,意境之深远,形神之毕肖都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尤其“张堂中”句更是神来之笔,它调动了读者的感觉和嗅觉,把八大山人无与伦比的画技写得神乎其神。对《龙》(笔者所起)一图的描绘也同样形象生动。作者通过对龙“蜿蜒升降,欲飞欲动”动态的描写和化用叶公好龙之典的大胆想象,把八大山人的非凡画才展示得极为充分。要强调的是,作者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八大山人的传世之作,而且自然天成地传达出画家的独特气韵。那“半开”、“败叶离披,横斜水面,生意勃然”的荷花难道不是画家处逆境而不屈品格的象征?那在云雾间蜿蜒升降的巨龙难道不是画家放荡不羁性格的真实写照?如果说两画的描绘是从结果上映衬了八大山人的画风画技,那么,大醉时的挥毫泼墨却是从过程中展现画家不同凡俗、别具一格的画风画才。醉画是全文最为精采之处。酒酣耳热,现实的痛苦被酒神驱走,艺术之神伸展开自由的羽翼,他“欣然泼墨广幅间,或洒以敝帚,涂以败冠……提笔渲染,或成山林,或成丘壑,花鸟竹石,无不入妙。”“如爱书,则攘臂搦管,狂叫大呼,洋洋洒洒,数十幅立就。”这些描写令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把八大山人潇洒自如的画姿,狂放不羁的性格,炉火纯青的画技合盘反映了出来。作者还通过鲜明的对比凸现八大山人的高风亮节。“醒时,欲求其片纸只字不可得,虽陈黄金百镒于前,勿顾也。”一笔记叙,主人公蔑视权贵,鄙视金钱,与统治者绝不合作的宝贵品质被充分揭示。清人张山来对此较详述:“予闻山人在江右,往往为武人招入室中作画,或二三日不放归。山人辄遗矢堂中,武人不能耐,纵之归。后某抚军持柬相邀,固辞不往”。又据清诗人邵长衡《八大山人传》记载:“贵显人欲以数金易一石,不可得,或持绫绢至,直受之曰:‘吾以作袜材’。”但对于友人雏僧从不吝笔墨,“以故贵显人求山人书画,乃反从贫士、山僧,屠沽儿购之。”这些记载充分说明,八大山人有着鲜明的爱憎,因此,他绝不是生理意义上的疯颠之徒,而始终是一个清醒的反清志士,一位才华横溢的丹青高手,这才是八大山人的真实面目。文章结尾的评论“其醉可及也,其颠不可及也”,正是八大山人真实面目的诠解,对于读者理解八大山人,赏鉴其书画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