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题解】
选自《全唐诗》。《兵车行》,是杜甫自创的新乐府诗,缘事而发,“即事名篇”,根据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而命诗题。“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
开元以后,唐玄宗先后重用奸相李林甫与杨国忠。李、杨对边境上少数民族的骚扰,一味强调讨伐。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吐蕃和南诏(云南境内)的战争。唐王朝出兵南诏,并不是正义的统一战争,而是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权臣与地方官胡作非为引起的。这连年不断的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了同样的不幸。对南诏战争前后共死亡了二十余万人。杜甫对于唐王朝一手挑起的破坏民族关系、牺牲人民的生命、劳民伤财的不义之战,是了解的,也是极力反对的。这首反映对外战争的叙事诗,大约写于天宝十年(751),或十一年。
【解读】
全诗三个自然段,可分两个意义段。
第一段,至“哭声直上干云霄”。诗歌突然而起,以重墨烘染,描绘出一幅震撼心灵的巨幅送别图: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战车隆隆滚动,战马引颈嘶鸣,被抓去出征的人弓箭各自佩在腰。〕
写“车”、“马”、“行人”。车是战车,马是战马,行人是出征作战的人,突出了一个“战”字,扣紧了诗题“兵车行”。写战车用“辚辚”,写战马用“萧萧”绘声,以声音叙起。写行人换上了戎装,腰间各佩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渲染出一派战争气氛。诗用两个三字短句起笔,节奏急迫,车马喧嚣,“征人”默默地行进,描绘出了一个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宏大的出征场面。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他们的爷、娘、妻、子都跑来送别,此时尘土弥漫,连咸阳桥也看不清了。〕
前句写“相送”,后句写“尘埃”。谁“相送”?爷、娘、妻、子。表现出主要劳动力全被抓走,家中只剩下老弱妇幼了,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是塌天大祸。怎样“相送”?“走”相送。“走”,奔跑之意,用得极为精当,将老小跌跌撞撞奔跑追赶急行的征人,向亲人作生死离别的动人情景、惊心动魄的场面描绘了出来。一个“走”字,寄予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车马扬起的灰尘,人们踏起的尘埃翻滚,弥漫。只见“尘埃”遮天蔽日,连横跨渭水上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可见,“行人”与送行者之多,场面之大,之乱。顺便一笔,也点明了送别之地。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有的牵衣抽泣,有的跺脚捶胸呼号,有的拦路痛哭,哭声震天,直冲向云中。〕
前句紧承“耶娘妻子走相送”写来,七字连用四个动词,描绘出了三种哭状:有的“牵衣”而哭,恋恋不舍;有的捶胸“顿足”而哭,悲痛愤恨;有的“拦道”而哭,痛苦绝望到一切不顾的地步。有的爷娘哭送儿子;有的妻子哭送丈夫;有的孩子哭送父亲。后句加以总括,送行者在哭,被送“行人”也在哭,突出了一个“哭”字,这哭声遍野,汇成了一片巨大的声浪,这声浪直冲云霄,震苍天,撼大地,震耳欲聋。仿佛要让苍天来看看这人间的惨象。诗人以饱含同情之笔,描绘出了一幅惨不忍睹的送别出征图,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揭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妻离子散的悲剧,催人泪下。
第一段,描写亲人送别“行人”的悲惨之状,是记事部分。
通过记事,提出了以下问题,造成了悬念:“行人”为何出征?是谁强迫他们出征?为何悲哭?引起以下“记言”部分。
诗人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第二段,至诗末。分两层,第一层,至“被驱不异犬与鸡”。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道旁过路的人询问被抓的征人,征人只是回答:朝廷按名抽丁强征太频繁。〕
“道旁过者”是谁?是作者自指。杜甫常以田夫野老自称,这里他以路边经过的人向“行人”询问情况,这样自称是很自然的。怎样“问行人”?没有叙说。这一“问”,表明以上所写出征惨状都是诗人亲眼目睹,以下所述悲切言辞又都是诗人亲耳所闻。诗人巧用问答式,借当事者,即“行人”之口作答,揭露了战争的罪恶根源,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但云点行频”五字,欲言又吞,情态如见。“但云”二字一直领到篇末,以下都是“行人”的答话。“点行”:按丁口簿点名强迫征兵。一个“频”字,反映了强征次数之多,征人之多,兵役繁重,流露了“行人”的反战情绪。“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抓准了问题的症结,概括了全段的中心意思。以下诗文便是具体写“点行频”的情况。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有的人从十五岁被抓去北上驻防黄河边,即便到了四十岁,也还要到西北屯田耕种;〕
这两句用“从……至……”的句式,写一个从十五岁就被征去“北防河”,虽到四十岁了还得“西营田”的“行人”作例,极写役夫久戍边疆的悲苦,具体陈述“点行频”,以表情况的真实可靠。“北防河”: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以后,每年征调戍卒到黄河西北一带驻扎,防吐蕃入侵,称“防河”。“西营田”:即屯田。当时常征人到西北边塞要冲驻守,兼营农垦,也是为了防止吐蕃入侵。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离开时,里正给小战士包上头巾硬充壮丁,回来时,头发全白,还要重返前线驻守边城。〕
这两句用“去时……归来……”的句式,与前两句“从……至……”对应着写来。“去时”年刚“十五”,里正(唐时百户为一里,置里正一人)与之裹头,亲手给他包上头巾,表明战士年龄之小,形象之可爱。“归来”年已“四十”,头已白,鬓已苍,还得防守边地,更进一步写出了艰苦的服役漫长无期。
以上四句,充分反映出当时兵役之重:未成年的被征,白了头也不得幸免。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边疆的战争连年不断,流血如同海水,但是皇上用武力扩张疆土仍然不停。〕
“边庭”,即边疆,连年发生战争。有战争,就有牺牲,就要流血,战士们的鲜血流成了海。“成海水”,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残酷的战争夺走了成千上万战士的生命,流露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情绪与对死难者的深切同情。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人民深重灾难的根源是战争,战争的根源是“武皇开边意未己”。武皇:汉武帝。唐代诗人常用汉代皇帝暗指唐代皇帝,此处实指唐玄宗。玄宗为了炫耀武功,不顾广大人民的死活,开拓边疆的野心永不止息。所以说“武皇开边意未已”是全篇的主旨。这两句诗点出了征战不息的原因,控诉了前方战士遭遇的残酷。诗人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充分表达了他强烈的正义感和悲愤之情,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伟大襟怀。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您没有听说,那华山以东的二百多个州县,许许多多的村庄田园荒芜,荆棘丛生。〕
“君”,是“行人”对“道旁过者”的敬称。“君不闻”,是“行人”在提示诗人:边庭的情况是如此,广大内地的情况您听说过吗?以此引起下文。“汉家”,借指唐王朝。“山东”,华山以东,即潼关以东。唐时山东分七道,凡二百一十一州,此处取其整数。华山以东的州州县县、村村落落,战争造成了人烟稀少,冷落萧条,田园荒芜,荆棘丛生。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即使有健壮的妇女犁田耕种,庄稼也是长得东不成行,西不成垄。〕
在这辽阔的荒芜了的“山东”大地上,“纵有健妇”,即使见到有的健壮的妇女,掌犁把锄耕耘。“健妇”,强调了少数健壮的妇女,不是所有的妇女,反衬出男子全被抓走,有力地揭露了兵役之重。庄稼长得不成行,不成垄,东一棵,西一棵,散乱不齐,不成样子。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失去了着落,可见百姓为生存而挣扎的真实情况,多么可悲。
以上四句,写后方的荒芜惨景,那么壮丁被征调得更多的关中就可想而知了。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见闻,联想到全国的景况,从一点推及到面,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再加上关中兵能吃苦耐劳、勇敢善战,因此被随意调遣,无异于对付鸡狗一样。〕
“况复”,即何况加之,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受战争之苦最甚者不是“山东”兵,而是“秦兵”,即关中兵,也就是本诗中所写的“行人”。为什么?因为“秦兵耐苦战”,能吃苦,又善战。统治者就是这样,能吃苦的就叫多吃苦,能善战的就叫多苦战,驱使“秦兵”无异于“犬与鸡”。一个“驱”字,表现了统治者根本不把战士当作人看待,视如鸡狗一般地任意驱赶。这不是一般的厌战、反战情绪的流露,而简直是大发牢骚了。
诗从“边庭”写到“山东”,又从“山东”写到关中,由点到面,揭露了“武皇开边”造成的全国性的大灾难。
第一层,写“行人”历述频繁的征兵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承蒙您老人家关心地询问我们,我们当兵的岂敢表白满肚子的怨恨?〕
“长者”,照应上文的“道旁过者”,是“行人”对诗人的尊称;“役夫”,照应前文的“行人”,是士卒的自称。这表明了谈话在继续进行,也表明了通过谈话彼此越来越了解,关系愈来愈密切了。所以,“役夫”对诗人尊之为“长者”。“长者”怎样问,仍没有直写。一个“虽”字,一个“敢”字,曲折而逼真地刻画出了役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反映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枷锁。役夫积愤在胸,敢怒不敢言,但终因极度悲愤,又不能不言了,以此表现恨之深,怨之重,提起下文。下文便是役夫的“伸恨”,即申述的心中怨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就像今年冬天,关西的士卒未能休整又调往边地。〕
“且如”,即“就像”,有举例言明之意。“未休”,即未能休整,又开赴前线。“关西”与“关东”相对而言,即“关中”。“关西卒”,指前文“秦兵”,即“役夫”。“未休”句是对“被驱不异犬与鸡”的举例证明,同时也点明了“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扣紧了诗的主旨,以事实为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此为役夫“伸恨”之一。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官府还一个劲儿地催租讨税,可我们的租税又从什么地方来?〕
“县官”,不指一县之官,而指官府。“急索租”,“索”,强取之意,“索租”且急,一个“急”字,含义深刻。官府索租为何“急”?“点行频”,朝廷征兵过多,兵马动,粮草行,需备大量粮草;“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战争连年不断,消耗了大量物资,造成了国库空虚,索租怎能不急?官府人员,挥霍无度,索租怎能不急?但战争征集了牺牲了大批“壮丁”,造成了农业上劳力的严重缺乏,造成了“千村万落生荆记”、“禾生陇亩无东西”的惨状,还要缴纳租税,岂不是天大的荒唐!这一矛盾是唐王朝由盛变衰的难以克服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尖锐地发展着,所以诗人通过“役夫”之口,愤怒地喊出“租税从何出”的质问,作为对统治者的抗议。真实地写出了“役夫”怨恨在心,欲忍不能的神情。
此为役夫“伸恨”之二。
这里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充分地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从抓丁、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双重灾难。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人们都这么说:生男孩没好处,不如生女孩有用;生女还能嫁近邻,指望养老又送终,生男反被抓壮丁,战死沙场埋草丛。〕
“生男好”、“生女恶”,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但现实,残酷的战争使得他们的心理也起了反常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这一观念。“信知”,确知,即真正知道,“生男恶”、“生女好”。为什么?因为“点行频”,点的全是男儿;因为“边庭”流的“海水”般的鲜血,也全是男儿之血。所以,诗人极其沉痛地写道:“生女犹得嫁比邻”,“犹得”,即“还能够”之意,还能留在身边,倘属“健妇”,还能“把锄犁”,还能勉强从事生产,勉强维持生活。但“生男”呢?多被“点行”,多血染“边庭”,丧命沙场,弃骨荒野,埋没如草了。残酷的战争破坏了人们的家园,也在人们的心灵中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竟然使人们产生了如此颠倒的变态心理。诗人通过这一反常心理的描写,极为深刻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武皇的开边政策,与“点行频”的兵役深恶痛绝。这是诗人的血泪控诉。
此为役夫“伸恨”之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您没看见,青海边上,自古以来战死者的白骨无人收埋。新鬼们愁苦冤屈,旧鬼们哭泣不休,每逢阴雨,到处听到鬼叫声啾啾。〕
“君不见”,“行人”又一次提示诗人,表示谈话仍在继续进行:您没看见过吗?青海湖边的古战场上,黄沙茫茫,自古以来战死者的白骨成堆,暴露在荒野之上,无人收葬,可怕极了。此句紧承“生男埋没随百草”写来,前后贯通,内在相联。“边庭流血”者成“新鬼”,“自古白骨”者为“旧鬼”。“新鬼”、“旧鬼”连用,表明自古至今战争不断,无数平民子弟充当了历代统治者的炮灰。新死的鬼愁苦怨恨、哀哭不止;旧死的鬼愁闷怨恨、悲哭不已,在凄风苦雨中,“啾啾”地哭诉着心中的哀冤,吟泣在青海湖边。阴森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心惊肉跳。
此为役夫“伸恨”之四。
第二层,写“行人”慨叹现实的兵役之苦。
第二段,通过“过者”与“行人”的对话,主要是通过“行人”的答话,申诉了对唐王朝开边政策的怨恨,即苦役之情,是记言。
全诗以人哭写起,又以鬼哭作结尾,含意颇深。结尾凄凉的氛围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结尾悲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首尾对照,自然引起人们的联想:今日这些“弓箭各在腰”的“行人”,明日将会成为“边庭流血”“啾啾”凄哭的“新鬼”。诗的这一悲惨哀怨的结尾,更加深了人们对“开边意未已”“武皇”的憎恨,加深了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认识,深化了诗的主题。
【综述】
诗有力地抨击了唐帝国实行开边拓疆、穷兵黩武的政策,揭露了拓边战争给国家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群众遭受征战之苦的同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把唐帝国的内外矛盾结合起来写,对外的用兵,致使对内加紧压榨;壮丁的大量死亡,造成农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这一切都归结为最高统治者的好大喜功,揭露得大胆、深刻。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不加区别地反对唐与吐蕃的一切战争,是不妥的。那些战争,有的是为了国家的统一;有的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是应作具体分析的。
这首叙事诗采用记事与记言相结合的形式,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第一段记事,描绘出了一幅悲痛凄惨的出征图。第二段记言,采用问答的方式,通过“行人”之口,历述不义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写诗人与“行人”对话,不写诗人问话,只写“行人”答语。但是,我们从“行人”的答言中可以推断出问话的内容。这种写法使诗句精练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答语中间,又有适当穿插,使谈话人之间不断产生呼应,保持着交谈的口气。而“行人”谈话的神情口吻,表现得惟妙惟肖。这种记言的形式,让读者倾听着“行人”的诉苦,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诗人的发问,并非是不知而问,而是有意揭露当局横征暴敛而问,揭露唐王朝穷兵黩武而问。
这篇叙事诗,寓情于叙事之中,无论是前一段的记事,还是后一段的记言,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融汇在全诗的始末。
这样,描写真实,揭露深刻,使这首诗成为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杰作。
另外,三、五、七言,交错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俗口语的运用,质朴自然,明白如话。顶针(即接字)句的运用,使诗句上递下接,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
道傍过者问行人。推荐。爱诗词网。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题解】选自《全唐诗》。《兵车行》,是杜甫自创的新乐府诗,缘事而发,“即事名篇”,根据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而命诗题。“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开元以后,唐玄宗先后重用奸相李林甫与杨国忠。李、杨对边境上少数民族的骚扰,一味强调讨伐。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吐蕃和南诏(云南境内)的战争。唐王朝出兵南诏,并不是正义的统一战争,而是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权臣与地方官胡作非为引起的。这连年不断的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中原地区人民带来了同样的不幸。对南诏战争前后共死亡了二十余万人。杜甫对于唐王朝一手挑起的破坏民族关系、牺牲人民的生命、劳民伤财的不义之战,是了解的,也是极力反对的。这首反映对外战争的叙事诗,大约写于天宝十年(751),或十一年。【解读】全诗三个自然段,可分两个意义段。第一段,至“哭声直上干云霄”。诗歌突然而起,以重墨烘染,描绘出一幅震撼心灵的巨幅送别图:“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战车隆隆滚动,战马引颈嘶鸣,被抓去出征的人弓箭各自佩在腰。〕写“车”、“马”、“行人”。车是战车,马是战马,行人是出征作战的人,突出了一个“战”字,扣紧了诗题“兵车行”。写战车用“辚辚”,写战马用“萧萧”绘声,以声音叙起。写行人换上了戎装,腰间各佩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渲染出一派战争气氛。诗用两个三字短句起笔,节奏急迫,车马喧嚣,“征人”默默地行进,描绘出了一个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宏大的出征场面。“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他们的爷、娘、妻、子都跑来送别,此时尘土弥漫,连咸阳桥也看不清了。〕前句写“相送”,后句写“尘埃”。谁“相送”?爷、娘、妻、子。表现出主要劳动力全被抓走,家中只剩下老弱妇幼了,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是塌天大祸。怎样“相送”?“走”相送。“走”,奔跑之意,用得极为精当,将老小跌跌撞撞奔跑追赶急行的征人,向亲人作生死离别的动人情景、惊心动魄的场面描绘了出来。一个“走”字,寄予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车马扬起的灰尘,人们踏起的尘埃翻滚,弥漫。只见“尘埃”遮天蔽日,连横跨渭水上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可见,“行人”与送行者之多,场面之大,之乱。顺便一笔,也点明了送别之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有的牵衣抽泣,有的跺脚捶胸呼号,有的拦路痛哭,哭声震天,直冲向云中。〕前句紧承“耶娘妻子走相送”写来,七字连用四个动词,描绘出了三种哭状:有的“牵衣”而哭,恋恋不舍;有的捶胸“顿足”而哭,悲痛愤恨;有的“拦道”而哭,痛苦绝望到一切不顾的地步。有的爷娘哭送儿子;有的妻子哭送丈夫;有的孩子哭送父亲。后句加以总括,送行者在哭,被送“行人”也在哭,突出了一个“哭”字,这哭声遍野,汇成了一片巨大的声浪,这声浪直冲云霄,震苍天,撼大地,震耳欲聋。仿佛要让苍天来看看这人间的惨象。诗人以饱含同情之笔,描绘出了一幅惨不忍睹的送别出征图,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揭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妻离子散的悲剧,催人泪下。第一段,描写亲人送别“行人”的悲惨之状,是记事部分。通过记事,提出了以下问题,造成了悬念:“行人”为何出征?是谁强迫他们出征?为何悲哭?引起以下“记言”部分。诗人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第二段,至诗末。分两层,第一层,至“被驱不异犬与鸡”。“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道旁过路的人询问被抓的征人,征人只是回答:朝廷按名抽丁强征太频繁。〕“道旁过者”是谁?是作者自指。杜甫常以田夫野老自称,这里他以路边经过的人向“行人”询问情况,这样自称是很自然的。怎样“问行人”?没有叙说。这一“问”,表明以上所写出征惨状都是诗人亲眼目睹,以下所述悲切言辞又都是诗人亲耳所闻。诗人巧用问答式,借当事者,即“行人”之口作答,揭露了战争的罪恶根源,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但云点行频”五字,欲言又吞,情态如见。“但云”二字一直领到篇末,以下都是“行人”的答话。“点行”:按丁口簿点名强迫征兵。一个“频”字,反映了强征次数之多,征人之多,兵役繁重,流露了“行人”的反战情绪。“点行频”是全诗的“诗眼”,抓准了问题的症结,概括了全段的中心意思。以下诗文便是具体写“点行频”的情况。“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有的人从十五岁被抓去北上驻防黄河边,即便到了四十岁,也还要到西北屯田耕种;〕这两句用“从……至……”的句式,写一个从十五岁就被征去“北防河”,虽到四十岁了还得“西营田”的“行人”作例,极写役夫久戍边疆的悲苦,具体陈述“点行频”,以表情况的真实可靠。“北防河”: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以后,每年征调戍卒到黄河西北一带驻扎,防吐蕃入侵,称“防河”。“西营田”:即屯田。当时常征人到西北边塞要冲驻守,兼营农垦,也是为了防止吐蕃入侵。“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离开时,里正给小战士包上头巾硬充壮丁,回来时,头发全白,还要重返前线驻守边城。〕这两句用“去时……归来……”的句式,与前两句“从……至……”对应着写来。“去时”年刚“十五”,里正(唐时百户为一里,置里正一人)与之裹头,亲手给他包上头巾,表明战士年龄之小,形象之可爱。“归来”年已“四十”,头已白,鬓已苍,还得防守边地,更进一步写出了艰苦的服役漫长无期。以上四句,充分反映出当时兵役之重:未成年的被征,白了头也不得幸免。“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边疆的战争连年不断,流血如同海水,但是皇上用武力扩张疆土仍然不停。〕“边庭”,即边疆,连年发生战争。有战争,就有牺牲,就要流血,战士们的鲜血流成了海。“成海水”,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形象地写出了残酷的战争夺走了成千上万战士的生命,流露了诗人强烈的反战情绪与对死难者的深切同情。诗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造成人民深重灾难的根源是战争,战争的根源是“武皇开边意未己”。武皇:汉武帝。唐代诗人常用汉代皇帝暗指唐代皇帝,此处实指唐玄宗。玄宗为了炫耀武功,不顾广大人民的死活,开拓边疆的野心永不止息。所以说“武皇开边意未已”是全篇的主旨。这两句诗点出了征战不息的原因,控诉了前方战士遭遇的残酷。诗人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充分表达了他强烈的正义感和悲愤之情,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伟大襟怀。“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您没有听说,那华山以东的二百多个州县,许许多多的村庄田园荒芜,荆棘丛生。〕“君”,是“行人”对“道旁过者”的敬称。“君不闻”,是“行人”在提示诗人:边庭的情况是如此,广大内地的情况您听说过吗?以此引起下文。“汉家”,借指唐王朝。“山东”,华山以东,即潼关以东。唐时山东分七道,凡二百一十一州,此处取其整数。华山以东的州州县县、村村落落,战争造成了人烟稀少,冷落萧条,田园荒芜,荆棘丛生。“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即使有健壮的妇女犁田耕种,庄稼也是长得东不成行,西不成垄。〕在这辽阔的荒芜了的“山东”大地上,“纵有健妇”,即使见到有的健壮的妇女,掌犁把锄耕耘。“健妇”,强调了少数健壮的妇女,不是所有的妇女,反衬出男子全被抓走,有力地揭露了兵役之重。庄稼长得不成行,不成垄,东一棵,西一棵,散乱不齐,不成样子。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的生活失去了着落,可见百姓为生存而挣扎的真实情况,多么可悲。以上四句,写后方的荒芜惨景,那么壮丁被征调得更多的关中就可想而知了。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见闻,联想到全国的景况,从一点推及到面,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再加上关中兵能吃苦耐劳、勇敢善战,因此被随意调遣,无异于对付鸡狗一样。〕“况复”,即何况加之,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受战争之苦最甚者不是“山东”兵,而是“秦兵”,即关中兵,也就是本诗中所写的“行人”。为什么?因为“秦兵耐苦战”,能吃苦,又善战。统治者就是这样,能吃苦的就叫多吃苦,能善战的就叫多苦战,驱使“秦兵”无异于“犬与鸡”。一个“驱”字,表现了统治者根本不把战士当作人看待,视如鸡狗一般地任意驱赶。这不是一般的厌战、反战情绪的流露,而简直是大发牢骚了。诗从“边庭”写到“山东”,又从“山东”写到关中,由点到面,揭露了“武皇开边”造成的全国性的大灾难。第一层,写“行人”历述频繁的征兵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承蒙您老人家关心地询问我们,我们当兵的岂敢表白满肚子的怨恨?〕“长者”,照应上文的“道旁过者”,是“行人”对诗人的尊称;“役夫”,照应前文的“行人”,是士卒的自称。这表明了谈话在继续进行,也表明了通过谈话彼此越来越了解,关系愈来愈密切了。所以,“役夫”对诗人尊之为“长者”。“长者”怎样问,仍没有直写。一个“虽”字,一个“敢”字,曲折而逼真地刻画出了役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反映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枷锁。役夫积愤在胸,敢怒不敢言,但终因极度悲愤,又不能不言了,以此表现恨之深,怨之重,提起下文。下文便是役夫的“伸恨”,即申述的心中怨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就像今年冬天,关西的士卒未能休整又调往边地。〕“且如”,即“就像”,有举例言明之意。“未休”,即未能休整,又开赴前线。“关西”与“关东”相对而言,即“关中”。“关西卒”,指前文“秦兵”,即“役夫”。“未休”句是对“被驱不异犬与鸡”的举例证明,同时也点明了“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扣紧了诗的主旨,以事实为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此为役夫“伸恨”之一。“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官府还一个劲儿地催租讨税,可我们的租税又从什么地方来?〕“县官”,不指一县之官,而指官府。“急索租”,“索”,强取之意,“索租”且急,一个“急”字,含义深刻。官府索租为何“急”?“点行频”,朝廷征兵过多,兵马动,粮草行,需备大量粮草;“武皇开边意未已”,开边战争连年不断,消耗了大量物资,造成了国库空虚,索租怎能不急?官府人员,挥霍无度,索租怎能不急?但战争征集了牺牲了大批“壮丁”,造成了农业上劳力的严重缺乏,造成了“千村万落生荆记”、“禾生陇亩无东西”的惨状,还要缴纳租税,岂不是天大的荒唐!这一矛盾是唐王朝由盛变衰的难以克服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尖锐地发展着,所以诗人通过“役夫”之口,愤怒地喊出“租税从何出”的质问,作为对统治者的抗议。真实地写出了“役夫”怨恨在心,欲忍不能的神情。此为役夫“伸恨”之二。这里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充分地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从抓丁、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双重灾难。“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人们都这么说:生男孩没好处,不如生女孩有用;生女还能嫁近邻,指望养老又送终,生男反被抓壮丁,战死沙场埋草丛。〕“生男好”、“生女恶”,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但现实,残酷的战争使得他们的心理也起了反常的变化,改变了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这一观念。“信知”,确知,即真正知道,“生男恶”、“生女好”。为什么?因为“点行频”,点的全是男儿;因为“边庭”流的“海水”般的鲜血,也全是男儿之血。所以,诗人极其沉痛地写道:“生女犹得嫁比邻”,“犹得”,即“还能够”之意,还能留在身边,倘属“健妇”,还能“把锄犁”,还能勉强从事生产,勉强维持生活。但“生男”呢?多被“点行”,多血染“边庭”,丧命沙场,弃骨荒野,埋没如草了。残酷的战争破坏了人们的家园,也在人们的心灵中造成了严重的创伤,竟然使人们产生了如此颠倒的变态心理。诗人通过这一反常心理的描写,极为深刻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对武皇的开边政策,与“点行频”的兵役深恶痛绝。这是诗人的血泪控诉。此为役夫“伸恨”之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您没看见,青海边上,自古以来战死者的白骨无人收埋。新鬼们愁苦冤屈,旧鬼们哭泣不休,每逢阴雨,到处听到鬼叫声啾啾。〕“君不见”,“行人”又一次提示诗人,表示谈话仍在继续进行:您没看见过吗?青海湖边的古战场上,黄沙茫茫,自古以来战死者的白骨成堆,暴露在荒野之上,无人收葬,可怕极了。此句紧承“生男埋没随百草”写来,前后贯通,内在相联。“边庭流血”者成“新鬼”,“自古白骨”者为“旧鬼”。“新鬼”、“旧鬼”连用,表明自古至今战争不断,无数平民子弟充当了历代统治者的炮灰。新死的鬼愁苦怨恨、哀哭不止;旧死的鬼愁闷怨恨、悲哭不已,在凄风苦雨中,“啾啾”地哭诉着心中的哀冤,吟泣在青海湖边。阴森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心惊肉跳。此为役夫“伸恨”之四。第二层,写“行人”慨叹现实的兵役之苦。第二段,通过“过者”与“行人”的对话,主要是通过“行人”的答话,申诉了对唐王朝开边政策的怨恨,即苦役之情,是记言。全诗以人哭写起,又以鬼哭作结尾,含意颇深。结尾凄凉的氛围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结尾悲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首尾对照,自然引起人们的联想:今日这些“弓箭各在腰”的“行人”,明日将会成为“边庭流血”“啾啾”凄哭的“新鬼”。诗的这一悲惨哀怨的结尾,更加深了人们对“开边意未已”“武皇”的憎恨,加深了对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认识,深化了诗的主题。【综述】诗有力地抨击了唐帝国实行开边拓疆、穷兵黩武的政策,揭露了拓边战争给国家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群众遭受征战之苦的同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把唐帝国的内外矛盾结合起来写,对外的用兵,致使对内加紧压榨;壮丁的大量死亡,造成农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这一切都归结为最高统治者的好大喜功,揭露得大胆、深刻。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诗人不加区别地反对唐与吐蕃的一切战争,是不妥的。那些战争,有的是为了国家的统一;有的是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是应作具体分析的。这首叙事诗采用记事与记言相结合的形式,增强了诗的表现力。第一段记事,描绘出了一幅悲痛凄惨的出征图。第二段记言,采用问答的方式,通过“行人”之口,历述不义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写诗人与“行人”对话,不写诗人问话,只写“行人”答语。但是,我们从“行人”的答言中可以推断出问话的内容。这种写法使诗句精练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答语中间,又有适当穿插,使谈话人之间不断产生呼应,保持着交谈的口气。而“行人”谈话的神情口吻,表现得惟妙惟肖。这种记言的形式,让读者倾听着“行人”的诉苦,受到感染,得到教育。诗人的发问,并非是不知而问,而是有意揭露当局横征暴敛而问,揭露唐王朝穷兵黩武而问。这篇叙事诗,寓情于叙事之中,无论是前一段的记事,还是后一段的记言,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融汇在全诗的始末。这样,描写真实,揭露深刻,使这首诗成为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杰作。另外,三、五、七言,交错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通俗口语的运用,质朴自然,明白如话。顶针(即接字)句的运用,使诗句上递下接,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衢地合交。推荐。爱诗词网。名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注释:圮(pi)地:象森林、沼泽等难以展开运动的地区叫圮地。衢地:战略要道。绝地:难以维持生活的地区。围地:指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易被围歼的地区。死地:绝无退路的地区。句意:在圮地不可宿营,在衢地与友军会合,在绝地不可停留,在围地要用计谋,在死地就要拼死一战。出处:《孙子·九变篇》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推荐。爱诗词网。始为布衣时,贫无行[2],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3],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4]。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5],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6],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7],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8]。”于是信孰视之[9],俯出下,蒲伏[10]。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段意】写韩信早年穷困潦倒的三件事。一是从人寄食,在南昌亭长家住久,为亭长妻所厌,怒而离去。二是在城下垂钓,得漂母分食,方免饥馁。三是被淮阴屠中少年欺侮,从其胯下爬过,为市人讥笑。字数:378注释[1]淮阴:秦县名,故城在今江苏清江东南。[2]行(xing):德行,善行。全句谓韩信贫穷,又没有好德行,故下句说不得推选为吏。可知自战国以来,即有乡里推选有德行者为吏之法。[3]治生商贾(gu):倒装句,即以商贾之道治生。商贾:商人的统称。[4]蓐(ru)食:在床上吃饭。蓐:草垫子。[5]母:古代对年长妇女的尊称。漂:漂洗。[6]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也用作对青年人的尊称,相当于叫“公子”。[7]若:你。[8]袴:通“胯”。[9]孰:通“熟”。[10]蒲伏:同“匍匐”,俯伏在地上。
古来圣贤皆寂寞。推荐。爱诗词网。【出处】唐·李白《将进酒》【译注】自古以来圣人贤士都孤独寂寞,只有饮酒的人能留名后世。【用法例释】一、常用以劝人喝酒,或为嗜酒者、失意者、玩世不恭者等用以自嘲自慰。[例1]白居易被深深地感动了:“十九弟,感谢你的纯厚之心。‘古来圣贤多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走,进舱去,我们举杯对饮,开怀畅谈。”(许桂林、高正文《琵琶行》)[例2]酒在我脑子里总是跟洒脱、旷达、绝俗、自卑、自损却又带几分壮烈气氛联系在一起的(从“我醉欲眠君且去”的气氛到“醉卧沙场君莫笑”的境界,又返回“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史论),从而引起我的寄情、认同、钦羡,乃至崇拜。(朔望《小酒人语》)二、前一句用以说明才德出众者特立独行,往往不能为世人所理解、包容。[例]“古来贤者皆寂寞”。一种尼采式的浓重、怪异的孤独感,浸透在鲁迅的个性心理中,贯串于他的一生,使他挣脱宥于绝大多数人的从众意识,对生命和宇宙进行更高层次的独立思考。(张梦阳《梦寻鲁迅》)三、前一句用以比喻成就事业者埋头苦干、默默无闻的奋斗历程。[例]古来圣贤皆寂寞,那些创造出辉煌成就为历代人们所瞩目所敬仰的人,往往在年轻乃至年少的时候,就与寂寞结伴而行,心无旁骛孜孜以求终成大器。(尹璐《想起了罗兰》)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推荐。爱诗词网。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①,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曲折回环,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展,其经历亦复如是。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②,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的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得一种冒险的美趣。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这一段道路上,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不能够感觉到的。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狭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③。目前的艰难境界,哪能阻抑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鉴赏】李大钊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和文学家。他学识渊博、能诗善文,在他现存的约五百篇诗文中,本文是富有特色的一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从标题到正文,思想深刻、激情洋溢、文采焕发、短小精悍,既是文学的政论,又是政论的文学。本文写于1923年,刊登于1923年12月20日《新民国》第一卷第二号。当时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军阀的统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国运是十分艰难的。面对着复杂而又严峻的形势,针对着一些人悲观失望和志气消沉的情况,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指出了反帝反封建所经过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他以进取必胜的哲学思想和乐观精神鼓舞人们,勇敢地投入建造新国家的斗争。文章自始至终都是把“国运”与“国民”联系起来,有力地宣传了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表现了对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作者认为:国运虽然“艰难”,但国民只要有“雄健”的精神和行动,就能改变现状,使国运改观。“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文章始终充满一种奋斗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中华民族的崎岖史路“实在亦有一种奇绝壮绝的景致,使我们经过此段道路的人,感得一种壮美的趣味。但这种壮美的趣味,是非有雄健的精神的,不能够感觉到的。”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这样写道:“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是一篇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并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读的散文。作者为了颂扬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奋斗哲学,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和坚定民族自信心,使用了传统的富有民族风格的文学形式,这集中地表现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例如用“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比喻历史的道路并不全是平坦的,我们民族生命的进展并不全是顺利的。用扬子江、黄河遇见沙漠和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比喻我们的民族以雄健的精神冲过艰难险阻,气魄雄伟,势不可挡。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比喻,使文章形象生动。由浩荡的江河所形成的意境,优美而辽阔。豪迈雄壮的气势和明快有力的语言,使作品具有一种清新的格调。作者正是这样形象而富有哲理地以乐观昂扬的基调来表现文章主题的:发扬雄健的民族精神,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新的国家。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推荐。爱诗词网。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浪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物,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我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食指的名字对许多人是陌生的,但他的确是一位有特殊重要地位的诗人。他的诗在六十年代末就以手抄的形式在青年中辗转,滋润了一颗颗失血的心。而且他的诗还启发了后来《今天》的那些诗人。这里选的作品,就是他早年写的。虽算不上准确意义上的“朦胧诗”,但它们却是启发朦胧诗的先导,是功不可没的。这首诗是诗人写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的。当时的祖国阴云密布,邪恶的力量砅崖转石。整整一代青年被迫离开生养他们的北京,就要到遥远的边疆抛洒那盲目的热血了。诗人是清醒的,他将痛苦的别情发而为诗,紧紧围绕在“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一特定的时空,抒发了当时许多人共有而不能表达的彻骨之痛。诗中用了一些细节,是异常生动传神的。如火车开动的一刹,“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物,/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这既是视觉的印象,又是心理的感受。还有“我”的心感到了难忍的绞痛,是对亲人的爱和留恋使然。但如果这样说,就不能更细微更深入地传达痛苦的体验。诗人说“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接着由“线”联想开去,“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真是言辞剀切,热血灼人。诗歌中的描写,一定要具体细微,这样不仅是为了逼真,而是只有准确的细微的事物才容易被读者领悟,激发他一道进入诗的情感系统中去。最后两节,诗人选择了真实的场景。一是“我”挥手向北京告别,一是“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不能放开“我的最后的北京”,此将情感推向高潮,成为历史想象力的定格,永远在我们心灵的视线中了。这就使全诗丰满而完整。这首诗在艺术上并没有对传统诗歌进行大幅度的超越,它的胜利乃在情真与细节的苦心提炼上。别林斯基在论普希金的抒情诗时说:“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这‘诗的思想’——它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箴言,而是活的热情,是‘真情’!”食指的诗正是这种真情的产物。当动荡的年代过去,浮泛喧嚣的“理想之歌”已零落成尘泥,但这种由心血滴注的诗却日益显出了它的光彩。生命不灭,真情的诗也不会熄灭。未经过动荡年代的读者,请庄重地对待这“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吧!
拔剑四顾。推荐。爱诗词网。宋词典故·拔剑四顾【出典】唐·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见《全唐诗》卷一六二)【释义】李白用“拔剑四顾心茫然”诗句表现他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后世用为典实。【例句】而今谁复荐相如,拔剑茫然四顾。(石孝友《西江月》[歌彻秋娘金缕]2037)这里的“拔剑茫然四顾”是变换李白原诗语句,用以抒写因无知音举荐,因此不能为朝廷所用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