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集牛乳喻
【原文】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俟供设[1]。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搆取[2]牛乳,牛乳渐多,卒[3]无安处。或复酢败[4],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5]搆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6]母子,各系异处。
却后一月,尔乃设会,延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搆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嗔[7]或笑。
愚人亦尔。欲修布施[8],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9]。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
【注释】
[1]以俟供设:以便届时供应、款待客人。:俟,等待。
[2]搆(gòu)取:挤取。搆,挤动物乳汁。
[3]卒:终于。
[4]酢(cù)败:指酒、乳汁等饮料变质、发酵。酢,同“醋”。
[5]当顿:当场,当时。
[6]牸(zì)牛:母牛。牸,泛指雌性牲畜。
[7]瞋嗔:发怒、生气。
[8]布施:佛教用语,指把恩惠施与他人。
[9]顿施:一齐把以前的恩惠布施掉。
【译文】
以前有个很蠢的人,准备在家款待亲朋好友,他便想积攒收集一些牛奶,以备招待客人时用。然而他这样认为:“我现在如果每天把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那么牛奶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又没有地方可以存放,或许还会变质腐坏。不如就让牛奶先在牛肚子里存着,等到宴请宾客时再一起把牛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
过了一个月,他准备设宴迎接宾客,此时他才牵出牛来,想要挤牛奶,但此时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牛奶了。当时在场的客人,有的责怪他,有的嘲笑他。
愚蠢的人就是这样的。想要通过施恩惠于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修行,却又说:等我拥有大笔财富时,然后再一齐布施。可还没有等到把财富聚集起来,有的便被官吏、水火、盗贼洗劫一空;有的又突然离世,来不及做布施,这就和故事中的那个蠢人的做法一样了。
【评析】
故事中的这个人,在该挤牛奶的时候不挤奶,等哺乳期过了又要去挤奶,结果一无所获,最后还又被人耻笑。这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不要坐失时机,当时机把有头发的脑袋伸出来你没有去抓时,回头它便会伸出一个秃头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时机,并充分利用时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事情,我们才不会后悔,才不会对稍纵即逝的机遇感到惋惜。另外,文中的那个愚人,以为只要现在不挤牛奶,牛奶就会在牛肚子里越积越多,这种想法是何等的荒谬。所以,我们做事之前定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对、做好一切事情。
故事征引
吃梨的学问
在一个中秋佳节,老方丈举行完祭祀大礼后,随即从供品中挑了两兜梨,分别发给他的两个小徒弟。
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这些梨还不太熟,你回去放个十天半月的再吃吧。”接着又对另一个徒弟说:“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已经熟透了,不能再放了,你回去就赶紧吃了吧。”
可是第一个徒弟还没等回去,在半路上就把梨给吃了,结果是生涩难忍。
另一个徒弟却把已经熟透了的梨放了半个月,当他想起吃时,却发现梨已经全部烂掉了。
后来老方丈问询徒弟二人梨的口味时,二人就把各自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老方丈。
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更好些。”
老方丈又对另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放置的,哪怕有些生涩,也得及时享用,不然的话,后悔晚矣。”
两个徒弟听了师父的话,不禁有些感触。同样的梨,在老方丈的特意安排下却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禅的智慧啊。
多一份犹豫,失去一个机会
有一位虔诚的信徒,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次水灾。情急之下,他为了逃避灾难,就爬到了屋顶上面,想要等到水退了再下去。可是没想到的是,洪水却越涨越高,没有丝毫下降的趋势。眼看着洪水都要淹到脚下了,周围有没有其他人,于是他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救我啊!”
过了没多久,就来了一艘独木舟,船上的那个人要救信徒,可他却说:“不!我不要你来救我,我相信佛祖会来救我的,我一定要等他来。”
那人自讨没趣,驾着独木舟走了。可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涨到他腰部那儿了。信徒害怕极了,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
这时候,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可是他再次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你走吧,我要等佛祖来救我。”
那小船只好抛下信徒离开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信徒的胸部。信徒还是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祈求着。
可是这一次,没有人来救他了。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的全身已经被洪水淹没,他已经奄奄一息了。
就在这时候,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他看到救他的人仍然不是佛祖,马上露出一副不开心的表情,向禅师埋怨说:“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诚,但是在我遇难之时佛祖却对我不管不顾,甚至在我有性命之忧时他还是不肯来救我。”
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祖,佛祖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而你却嫌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绝被救,看来你与佛祖是真的无缘啊!”信徒这才恍然大悟。
愚人集牛乳。推荐。爱诗词网。愚人集牛乳喻【原文】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俟供设[1]。而作是念:“我今若豫于日日中搆取[2]牛乳,牛乳渐多,卒[3]无安处。或复酢败[4],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5]搆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6]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延置宾客,方牵牛来,欲搆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嗔[7]或笑。愚人亦尔。欲修布施[8],方言待我大有之时,然后顿施[9]。未及聚顷。或为县官、水火、盗贼之所侵夺;或卒命终,不及时施,彼亦如是。【注释】[1]以俟供设:以便届时供应、款待客人。:俟,等待。[2]搆(gòu)取:挤取。搆,挤动物乳汁。[3]卒:终于。[4]酢(cù)败:指酒、乳汁等饮料变质、发酵。酢,同“醋”。[5]当顿:当场,当时。[6]牸(zì)牛:母牛。牸,泛指雌性牲畜。[7]瞋嗔:发怒、生气。[8]布施:佛教用语,指把恩惠施与他人。[9]顿施:一齐把以前的恩惠布施掉。【译文】以前有个很蠢的人,准备在家款待亲朋好友,他便想积攒收集一些牛奶,以备招待客人时用。然而他这样认为:“我现在如果每天把挤出的牛奶储存起来,那么牛奶就会越积越多,最终又没有地方可以存放,或许还会变质腐坏。不如就让牛奶先在牛肚子里存着,等到宴请宾客时再一起把牛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过了一个月,他准备设宴迎接宾客,此时他才牵出牛来,想要挤牛奶,但此时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牛奶了。当时在场的客人,有的责怪他,有的嘲笑他。愚蠢的人就是这样的。想要通过施恩惠于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修行,却又说:等我拥有大笔财富时,然后再一齐布施。可还没有等到把财富聚集起来,有的便被官吏、水火、盗贼洗劫一空;有的又突然离世,来不及做布施,这就和故事中的那个蠢人的做法一样了。【评析】故事中的这个人,在该挤牛奶的时候不挤奶,等哺乳期过了又要去挤奶,结果一无所获,最后还又被人耻笑。这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不要坐失时机,当时机把有头发的脑袋伸出来你没有去抓时,回头它便会伸出一个秃头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把握时机,并充分利用时机。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做了适当的事情,我们才不会后悔,才不会对稍纵即逝的机遇感到惋惜。另外,文中的那个愚人,以为只要现在不挤牛奶,牛奶就会在牛肚子里越积越多,这种想法是何等的荒谬。所以,我们做事之前定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对、做好一切事情。故事征引吃梨的学问在一个中秋佳节,老方丈举行完祭祀大礼后,随即从供品中挑了两兜梨,分别发给他的两个小徒弟。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这些梨还不太熟,你回去放个十天半月的再吃吧。”接着又对另一个徒弟说:“这些梨在供桌上放了好多天了,已经熟透了,不能再放了,你回去就赶紧吃了吧。”可是第一个徒弟还没等回去,在半路上就把梨给吃了,结果是生涩难忍。另一个徒弟却把已经熟透了的梨放了半个月,当他想起吃时,却发现梨已经全部烂掉了。后来老方丈问询徒弟二人梨的口味时,二人就把各自的情况如实地告诉了老方丈。老方丈对第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急不得的,放置一段时间也许更好些。”老方丈又对另一个徒弟说:“看来,有些东西是不能放置的,哪怕有些生涩,也得及时享用,不然的话,后悔晚矣。”两个徒弟听了师父的话,不禁有些感触。同样的梨,在老方丈的特意安排下却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是禅的智慧啊。多一份犹豫,失去一个机会有一位虔诚的信徒,很不幸地遭遇到一次水灾。情急之下,他为了逃避灾难,就爬到了屋顶上面,想要等到水退了再下去。可是没想到的是,洪水却越涨越高,没有丝毫下降的趋势。眼看着洪水都要淹到脚下了,周围有没有其他人,于是他急忙祈求道:“大慈大悲的佛祖,快来救救我啊!”过了没多久,就来了一艘独木舟,船上的那个人要救信徒,可他却说:“不!我不要你来救我,我相信佛祖会来救我的,我一定要等他来。”那人自讨没趣,驾着独木舟走了。可是大水还在继续上涨,很快涨到他腰部那儿了。信徒害怕极了,立即又向佛祖发出祈求。这时候,又来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信徒到安全地带,可是他再次拒绝了,并且说道:“我不喜欢这艘船,你走吧,我要等佛祖来救我。”那小船只好抛下信徒离开了。没一会儿,水已经涨到信徒的胸部。信徒还是继续大声地向佛祖祈求着。可是这一次,没有人来救他了。随着洪水的上涨,信徒的全身已经被洪水淹没,他已经奄奄一息了。就在这时候,一位禅师驾船赶来救起了他。得救的他看到救他的人仍然不是佛祖,马上露出一副不开心的表情,向禅师埋怨说:“我信佛是如此的虔诚,但是在我遇难之时佛祖却对我不管不顾,甚至在我有性命之忧时他还是不肯来救我。”禅师深深地叹了口气,说道:“你真是冤枉了佛祖,佛祖曾经几次化作船来救你,而你却嫌这嫌那,一次一次地拒绝被救,看来你与佛祖是真的无缘啊!”信徒这才恍然大悟。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第二性——女人》
法国西蒙·波娃著。作者是法国现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女学者。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是她最著名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巨著一问世,即刻轰动一时,称之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书原分前后两集。中译本是原书的第二集《今日妇女之生活》,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本除序言(1、2)外分3部,每部若干章,共36万余字。
第二性女人。推荐。爱诗词网。《第二性——女人》法国西蒙·波娃著。作者是法国现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女学者。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是她最著名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巨著一问世,即刻轰动一时,称之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书原分前后两集。中译本是原书的第二集《今日妇女之生活》,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本除序言(1、2)外分3部,每部若干章,共36万余字。在本书中,作者以十分坦城的态度,大胆、严肃而深入地探讨了妇女的人生和地位,论述妇女为何会成为次于男人的第二性,考察了女性心理成长的过程,提出妇女如何获得自由、独立的人格尊严的设想。作者认为“今日女人虽然不是男人的奴隶,却永远是男人的依赖者,这两种不同性别的人类从来没有平等共享过这个世界”。本书第1部主要论述妇女形成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过程。作者认为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是由于人类文化整体的作用,才使女人成为“第二性”的地位,作者通过对女人童年、少年时期和性爱、欲望等方面的分析,评述了人类文化传统的影响。第2部论述了妇女在婚后、家庭、社交、成年、老年的不同时期的处境和性格的生成,深入地分析了妇女受到不平等待遇而造成的种种不公正的束缚。第3部主要论述妇女在爱情、职业、事业等方面的矛盾心理现象,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及妇女应有的尊严。综观全书,颇有新见,启示原出,但是作者仅从心理分析,女人的自我不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来解释今日西方妇女的不平等地位,是难以真正找到妇女解放的道路,亦反映出作者阶级意识的局限性。本书文笔优美,论述细腻,耐人寻味。
衢地合交。推荐。爱诗词网。名言: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注释:圮(pi)地:象森林、沼泽等难以展开运动的地区叫圮地。衢地:战略要道。绝地:难以维持生活的地区。围地:指道路狭窄、进退两难的易被围歼的地区。死地:绝无退路的地区。句意:在圮地不可宿营,在衢地与友军会合,在绝地不可停留,在围地要用计谋,在死地就要拼死一战。出处:《孙子·九变篇》
浑沌之死。推荐。爱诗词网。《庄子》南海之帝为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④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11)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注释】①选自《庄子·应帝王》。浑沌:天地未开辟前模糊一团的状态,文中指中央之帝。②〔倏(shū)〕极快地。这里是南海之帝的名字。③〔忽〕短暂的。这里是北海之帝的名字。④〔时〕常常。⑤〔相与〕相会,在一起。⑥〔甚善〕非常和善。⑦〔谋〕商量。⑧〔德〕恩情。⑨〔七窍〕眼、耳、口、鼻七个孔。⑩〔息〕呼吸。(11)〔日〕每天。【译文】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约在浑沌住处见面,浑沌对待二人非常和善。倏与忽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善待之情,说:“人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用来看、听、吃、呼吸,单单浑沌没有,我们尝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于是每天凿一个孔,凿了七天浑沌就死了。字数:45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45页.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推荐。爱诗词网。清·徐珂蔡磷,字勉旃,吴县人。重诺责②,敦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④之,不立券⑤。亡何⑥,其人亡。蔡召⑦其子至,归之。愕然⑧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⑨语⑩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11)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12)而致(13)之。【注释】①本文选自《清稗类钞·敬信》。徐珂(1869年—1928年),原名昌,字仲可,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旃,音zhān。②〔诺责〕诺言和责任。③〔敦风义〕重视情谊。④〔寄〕寄存,寄放。⑤〔券〕书面证明。⑥〔亡(wú)何〕没多久。⑦〔召〕召唤,召集。⑧〔愕(è)然〕很吃惊的样子。⑨〔未尝〕未曾。⑩〔语〕告诉。(11)〔而翁〕你的父亲。而,同“尔”。(12)〔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13)〔致〕归还。【译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很注重诺言和责任,对情谊很忠厚,笃实。有一位朋友将很多钱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字据。没过多久,这位朋友就死了。蔡璘呼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那人的儿子)感到惊讶没有接受,说:“哎,没有这件事呀,怎么会有寄放那么多钱却不立字据的人呢?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呀。”蔡璘笑着说:“字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你父亲很了解我(的为人),所以没有告诉你。”于是便用车子(把钱)运到(那人)家中。字数:63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56-457页.
【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
旧业已随征战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出处】唐·卢纶《晚次鄂州》。【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去,心却驰回千里迢迢的故乡,此时此刻在秋风落叶中独对明月,归思更切。注: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全诗】《晚次鄂州》.[唐].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释】①二句意谓汉阳城在晴朗气候下已远远望见,但估计孤舟还需要一天的航程。汉阳: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部,汉水之北,水北曰阳。②二句写舟行情景极为传神,俞陛云《诗境浅说》丙编铨释云:“三句言浪平舟隐,估客高眠。凡在湍急处行舟,篙橹声终日不绝。惟江上扬帆,但闻船唇啮浪,吞吐作声,四无人语,水窗倚枕,不觉寐之酣也。四句言野岸维舟,夜静闻舟人相唤,加缆扣舷,众声杂作,不问而知为夜潮来矣。诵此二句,宛若身在江船容与之中。”估客:商人。舟人:船家。③二句意谓经过三湘之时,忧愁得鬓发花白,正逢萧瑟的秋色,离家万里,对着明月,思归之心更切。三湘:泛指今湖南境内。④二句意谓家乡的产业都已被战争摧毁殆尽,哪里再能忍受得了江上又有战争的声音!旧业:家产。江上鼓鼙声:至德元载十二月,永王李璘镇江陵,以为天下大乱,惟南方富裕,宜据金陵,保有江南,如东晋故事,于是擅自率水兵东下。此句当即指此事。【鉴赏】此诗系作者有感于安史之乱而作,是一首“伤乱之诗”。前三联从漂泊异乡、衰鬓、归心诸方面暗诉战乱之苦;末联从旧业荡尽,鼓鼙不息等方面抒写伤乱之情,点明主题。据此,似觉前面金圣叹、赵臣瑷之说,尚未探明诗的主意;喻守真之说,则又面面俱到,亦未将主意突出。此诗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二联在写法上的以情烘景,再以景染情。浪静、潮生,皆由“估客昼眠”、“舟人夜语”托出;而诗人之情怀,又由“浪静”、“潮生”触发而起。它不仅是景语,且有情在,情景之交融实难分开。这与一般诗词或以情烘景,或以景染情不一样,显得更有情致。所以,此联向为名句,颇得人所喜爱。
【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唐·杜甫《偶题》。【意思】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但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文章:诗和文章。千古事: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寸心:内心。【意思2】寸心:内心。此联的意思是: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情,文章的优劣成败作者自己心里完全清楚。后用来说明文人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的心态。【用法例释】用以说明写诗作文或创作其他作品,能够立身扬名,传之后世,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例1]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为是“千古事”,所以必须认真严肃,同时由于改得好或改得不好只有“寸心知”,所以写作品的人和改作品的人之间,必须要有一种善意的、平等的、互相切磋求教的态度和关系。(夏衍《生活·题材·创作》)[例2]他先后去崂山二十多次,爬了几十座主要的山头,常常从日出画到日落,共得画稿百余幅。《崂山写生画展》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绘画又何尝不是如此?(纪宇《海之旋律》)
文章千古事。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唐·杜甫《偶题》。【意思】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但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文章:诗和文章。千古事: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寸心:内心。【意思2】寸心:内心。此联的意思是: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情,文章的优劣成败作者自己心里完全清楚。后用来说明文人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的心态。【用法例释】用以说明写诗作文或创作其他作品,能够立身扬名,传之后世,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例1]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为是“千古事”,所以必须认真严肃,同时由于改得好或改得不好只有“寸心知”,所以写作品的人和改作品的人之间,必须要有一种善意的、平等的、互相切磋求教的态度和关系。(夏衍《生活·题材·创作》)[例2]他先后去崂山二十多次,爬了几十座主要的山头,常常从日出画到日落,共得画稿百余幅。《崂山写生画展》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绘画又何尝不是如此?(纪宇《海之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