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贺知章晚年回家时的作品。题作“偶书”,偶者,偶然也。这里有“忽然想到写下来”、“漫不经心”的意思。从这四句诗的内容和文字看来,倒也并无刻意求工的意思,非常通俗、顺口,好象真是忽然想到写下来的。不过,读者如果真这样想的话,那真是上了此老的当了。作者回乡的见闻是很多的,可以引起他吟咏的东西也很多。这里,他是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这样一种最能表达他此时此地心情的特征性的现象和喜剧性的场面,把它安排得十分妥贴、恰当。恰恰不是“偶”成,倒是可以说匠心独运了。
诗的意思比较通俗,大家都能看得懂,这里就不多解释了。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首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至今还那么激动人心?其中的奥秘在哪里?
从贺知章写这首诗来看,他的感情倒是很自然的。他在三十七岁中进士之前就已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一直在外面奔波,到八十多岁才回乡。几十年宦海生活,使他目睹了沧桑变化,丰富了生活经历。最后,他对这一切都感到厌倦、烦恼,倒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使他感到十分的亲切。当他获准回乡时,十分的高兴和万分的感慨,一齐涌上了他的心头。高兴的是毕竟叶落归根,了此心愿。感慨的是家乡的变化是多么大啊,小孩子们都是他出走以后生的,当然他和他们是互不认识的,那可爱的孩子是那么懂事,还把他当作客人,笑着问他从何处来的呢!
我们不少人也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从小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边疆、农村,去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几十年,兢兢业业,含辛茹苦,眼见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天天丰富,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十年过去了,乡思在牵动着他,回家去看看吧!当他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会惊喜不已,一方面也会产生自豪:这就是哺育我成长的土地啊,这里,本来是条小巷,我每天走在青石板上去上学,现在却成了宽阔的大道,那里,原来是个杂货铺子,现在却大厦高耸,成了百货商店了……啊,家里的人还认得我吗?虽然我乡音未改,可是两鬓已经苍白,儿童们真要把我当作客人啦!一种对家乡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想到自己这一辈子也并未虚度年华,又觉得是对得起哺育自己的母亲了。这一切的感慨,喜悦,对往事的回忆,都会交织在一起,涌上心头的。
当然,贺知章出外是当封建朝廷的官吏,而我们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但是,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点儿共同的东西呢?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
我们认为,这首诗之所以传颂千古,妇幼皆知,就在于它写出了这点东西,比如说对家乡的热爱,重返故乡时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对家乡变化的慨叹、惊讶、赞赏等等。这“共同的东西”,应该说是生活的本质,一首好诗,必然是要接触到这生活的本质的,尽管它和我们相隔那么久,凭这一点“共同的东西”,我们就可以联想,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去补充它,丰富它,这首诗就有了丰富的内容了。相反,如果一首诗只是接触到生活的皮毛,到今天,已无法使我们产生联想,无法用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丰富它,补充它,必然会使人感到枯燥无味,如同嚼蜡一般的。
除此之外,诗歌形式的整齐、精悍,语言的通俗、工整,绝句形式带来的音韵、节奏上的音乐美,都为这首诗的传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写诗的人当然也是不能忽视的。
唐·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鬓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這是賀知章晚年回家時的作品。題作“偶書”,偶者,偶然也。這裡有“忽然想到寫下來”、“漫不經心”的意思。從這四句詩的内容和文字看來,倒也并無刻意求工的意思,非常通俗、順口,好象真是忽然想到寫下來的。不過,讀者如果真這樣想的話,那真是上了此老的當了。作者回鄉的見聞是很多的,可以引起他吟詠的東西也很多。這裡,他是從紛繁複雜的生活現象中提煉出這樣一種最能表達他此時此地心情的特征性的現象和喜劇性的場面,把它安排得十分妥貼、恰當。恰恰不是“偶”成,倒是可以說匠心獨運了。
詩的意思比較通俗,大家都能看得懂,這裡就不多解釋了。需要探讨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這首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詩,至今還那麼激動人心?其中的奧秘在哪裡?
從賀知章寫這首詩來看,他的感情倒是很自然的。他在三十七歲中進士之前就已離開了自己的家鄉,一直在外面奔波,到八十多歲才回鄉。幾十年宦海生活,使他目睹了滄桑變化,豐富了生活經曆。最後,他對這一切都感到厭倦、煩惱,倒是家鄉的一草一木,對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使他感到十分的親切。當他獲準回鄉時,十分的高興和萬分的感慨,一齊湧上了他的心頭。高興的是畢竟葉落歸根,了此心願。感慨的是家鄉的變化是多麼大啊,小孩子們都是他出走以後生的,當然他和他們是互不認識的,那可愛的孩子是那麼懂事,還把他當作客人,笑着問他從何處來的呢!
我們不少人也有這樣的生活經曆:從小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到邊疆、農村,去從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幾十年,兢兢業業,含辛茹苦,眼見自己的勞動成果一天天豐富,為祖國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幾十年過去了,鄉思在牽動着他,回家去看看吧!當他踏上家鄉的土地,看到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會驚喜不已,一方面也會産生自豪:這就是哺育我成長的土地啊,這裡,本來是條小巷,我每天走在青石闆上去上學,現在卻成了寬闊的大道,那裡,原來是個雜貨鋪子,現在卻大廈高聳,成了百貨商店了……啊,家裡的人還認得我嗎?雖然我鄉音未改,可是兩鬓已經蒼白,兒童們真要把我當作客人啦!一種對家鄉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時,想到自己這一輩子也并未虛度年華,又覺得是對得起哺育自己的母親了。這一切的感慨,喜悅,對往事的回憶,都會交織在一起,湧上心頭的。
當然,賀知章出外是當封建朝廷的官吏,而我們是為了祖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這是根本不同的兩回事。但是,這裡是不是也有一點兒共同的東西呢?這些東西又是什麼呢?
我們認為,這首詩之所以傳頌千古,婦幼皆知,就在于它寫出了這點東西,比如說對家鄉的熱愛,重返故鄉時既熟悉又新鮮的感覺,對家鄉變化的慨歎、驚訝、贊賞等等。這“共同的東西”,應該說是生活的本質,一首好詩,必然是要接觸到這生活的本質的,盡管它和我們相隔那麼久,憑這一點“共同的東西”,我們就可以聯想,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經曆和體驗去補充它,豐富它,這首詩就有了豐富的内容了。相反,如果一首詩隻是接觸到生活的皮毛,到今天,已無法使我們産生聯想,無法用我們自己的生活體驗去豐富它,補充它,必然會使人感到枯燥無味,如同嚼蠟一般的。
除此之外,詩歌形式的整齊、精悍,語言的通俗、工整,絕句形式帶來的音韻、節奏上的音樂美,都為這首詩的傳頌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些,寫詩的人當然也是不能忽視的。
回乡偶书 贺知章。推荐。爱诗词网。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是贺知章晚年回家时的作品。题作“偶书”,偶者,偶然也。这里有“忽然想到写下来”、“漫不经心”的意思。从这四句诗的内容和文字看来,倒也并无刻意求工的意思,非常通俗、顺口,好象真是忽然想到写下来的。不过,读者如果真这样想的话,那真是上了此老的当了。作者回乡的见闻是很多的,可以引起他吟咏的东西也很多。这里,他是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这样一种最能表达他此时此地心情的特征性的现象和喜剧性的场面,把它安排得十分妥贴、恰当。恰恰不是“偶”成,倒是可以说匠心独运了。诗的意思比较通俗,大家都能看得懂,这里就不多解释了。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首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至今还那么激动人心?其中的奥秘在哪里?从贺知章写这首诗来看,他的感情倒是很自然的。他在三十七岁中进士之前就已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一直在外面奔波,到八十多岁才回乡。几十年宦海生活,使他目睹了沧桑变化,丰富了生活经历。最后,他对这一切都感到厌倦、烦恼,倒是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他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使他感到十分的亲切。当他获准回乡时,十分的高兴和万分的感慨,一齐涌上了他的心头。高兴的是毕竟叶落归根,了此心愿。感慨的是家乡的变化是多么大啊,小孩子们都是他出走以后生的,当然他和他们是互不认识的,那可爱的孩子是那么懂事,还把他当作客人,笑着问他从何处来的呢!我们不少人也有这样的生活经历:从小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到边疆、农村,去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几十年,兢兢业业,含辛茹苦,眼见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天天丰富,为祖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十年过去了,乡思在牵动着他,回家去看看吧!当他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会惊喜不已,一方面也会产生自豪:这就是哺育我成长的土地啊,这里,本来是条小巷,我每天走在青石板上去上学,现在却成了宽阔的大道,那里,原来是个杂货铺子,现在却大厦高耸,成了百货商店了……啊,家里的人还认得我吗?虽然我乡音未改,可是两鬓已经苍白,儿童们真要把我当作客人啦!一种对家乡的敬意油然而生;同时,想到自己这一辈子也并未虚度年华,又觉得是对得起哺育自己的母亲了。这一切的感慨,喜悦,对往事的回忆,都会交织在一起,涌上心头的。当然,贺知章出外是当封建朝廷的官吏,而我们是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但是,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点儿共同的东西呢?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首诗之所以传颂千古,妇幼皆知,就在于它写出了这点东西,比如说对家乡的热爱,重返故乡时既熟悉又新鲜的感觉,对家乡变化的慨叹、惊讶、赞赏等等。这“共同的东西”,应该说是生活的本质,一首好诗,必然是要接触到这生活的本质的,尽管它和我们相隔那么久,凭这一点“共同的东西”,我们就可以联想,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去补充它,丰富它,这首诗就有了丰富的内容了。相反,如果一首诗只是接触到生活的皮毛,到今天,已无法使我们产生联想,无法用我们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丰富它,补充它,必然会使人感到枯燥无味,如同嚼蜡一般的。除此之外,诗歌形式的整齐、精悍,语言的通俗、工整,绝句形式带来的音韵、节奏上的音乐美,都为这首诗的传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写诗的人当然也是不能忽视的。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詩句出處:《琵琶引》;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詩句出處:《琵琶引》;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
低眉信手续续弹。推荐。爱诗词网。“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詩句出處:《琵琶引》;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索索。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弦疑絕,疑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傢在蝦蟆陵下住。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幹。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潯陽小處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註釋】:低:①矮,與“高”相對。庾信《對宴齊使》:“沙迥(jiǒng)雁飛低。”(迥:遠。)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②泛指在一般水準之下。白居易《傷友》:“雖雲志氣在,豈免顏色低。”(顏色:臉色。)司空圖《歌者十二首》之二:“一聲初壓管弦低。”③下垂。謝胱《遊敬亭山》:“樛枝聳復低。”(樛:通“糾”。)信:①誠實;真實。《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②副詞。實在;的確。杜甫《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③信用。《左傳·桓公十二年》:“戰焉,宋無信也。君子曰:‘茍信無繼,盟無益也。’”(茍:如果。繼:繼續。盟:結盟。)④相信。王充《論衡·問孔》:“世儒學者,好信師而是古。”⑤信奉。《論語·子張》:“信道不篤。”(篤:堅定。)⑥音訊;消息。杜甫《喜達行在所》詩:“西憶岐陽信。”⑦信函。元稹《書樂天紙》詩:“半封京信半題詩。”⑧古指傳遞信件的人。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君》:“書成無信將。”(書:書信。將:送。)⑨信符;憑證。《後漢書·烏桓鮮卑傳》:“大人有所召呼,則刻木為信,雖無文字,而部眾不敢違犯。”(大人:酋長。)⑩隨意;隨便。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11)同“芯(xìn)”。(12)古通“伸(shēn)”。伸展。揚雄《解嘲》:“是以士頗得信其舌而奮其筆。”信手:隨手。白居易《琵琶行》:“低眉~~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續:①連接;斷而復連。《淮南子·說山》:“神蛇能斷而復續,而不能使人勿斷也。”②延長;延續。《呂區春秋·盡數》:“長者也,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③繼承。《史記·夏本紀》:“於是舜舉鯀(gǔn)子禹,而使續鯀之業。”續續:連續不斷。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續:①連接;斷而復連。《淮南子·說山》:“神蛇能斷而復續,而不能使人勿斷也。”②延長;延續。《呂區春秋·盡數》:“長者也,非短而續之也,畢其數也。”③繼承。《史記·夏本紀》:“於是舜舉鯀(gǔn)子禹,而使續鯀之業。”彈:(一)①彈弓。《戰國策·楚策四》:“左挾彈,右攝丸。”②彈丸。李商隱《富平少侯》:“不收金彈拋林外。”(二)tán①用彈弓發射。《左傳·宣公二年》:“從臺上彈人,而觀其避丸也。”②用手指輕擊。《楚辭·漁父》:“新沐者必彈冠。”③彈奏樂器。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④揮灑(淚水)。晏幾道《虞美人》:“遠彈雙淚惜香紅。暗恨玉顏光景,與花同。”⑤抨擊;檢舉。《後漢書·史弼傳》:“州司不敢糾彈。”說:(一)①陳述;講述。《周易·咸》:“滕口說也。”(滕:張口放言)②說明;解釋。《荀子·天論》:“萬物之怪書不說。”③學說;主張;言論。《韓非子·難一》:“矛楯之說也。”《墨子·非攻》:“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往:類推。)④告訴。《國語·吳語》:“使人說於子胥。”⑤古文體之一。柳宗元《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二)shuì①勸說;說服。《孟子·盡心下》:“說大人則藐之。”②通“稅”。止息。《詩經·召南·甘棠》:“召伯所說。”(三)yuè喜悅;高興。也寫作“悅”。《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盡:(一)①完畢;沒有瞭。蘇軾《赤壁賦》:“肴核既盡,杯盤狼藉。”《左傳·襄公八年》:“糧食將盡。”②終結;結束。曹丕《典論·論文》:“年壽有時而盡。”李咸用《遣興》:“雨盡晚雲輕。”又終極;達到極點。《禮記·郊特牲》:“仁之至,義之盡也。”成語有“仁至義盡”。李白《遊太山六首》之三:“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八極:極邊遠之地。空閑:空曠。)③竭盡;竭力完成。《宋史·嶽飛傳》:“飛裂裳以背示(何)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④全;所有的。潘嶽《笙賦》:“樂聲發而盡室歡。”⑤副詞。皆;都。《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一坐盡傾。”(滿坐的人都很傾慕。)(二)jǐn盡量。《禮記·曲禮上》:“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空坐著盡量往後,飲食就坐盡量往前,以免油污弄臟座席。)盡心:竭盡全力。《孟子·梁惠王》:“寡人之於國也,~~焉耳矣。”心:①心臟。《淮南子·原道》:“心者,五臟之主也。”②通常指思維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則思。”《國語·周語上》:“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③掛懷;關心。唐順之《與呂沃洲巡按書》:“兩公者,一日居乎其位,一日心乎其民者也。”(乎:於。)④中央;中心。劉禹錫《洞庭秋月行》:“洞庭湖月生湖心。”⑤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呂氏春秋·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心中,旦尾中。”[心腹]1.要害之處。《三國志·蜀書·龐統法正傳》:“而敵傢數道並進,已入心腹。”2.親信的人。中:(一)①中間。《墨子·經上》:“中,同長也。”(同長:同樣長的半徑。)柳宗元《天說》:“渾然而中處者,世謂之元氣。”②內;在一定的范圍內。《孟子·滕文公上》:“國中無偽。”《考工記·巨人》:“國中九經九緯。”③位置、等級在高下或兩端之間。《列子·力命》:“中塗遇東郭先生。”(塗:同“途”。)《漢書·食貨志下》:“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④正;適中。《禮記·玉藻》:“頭頸必中。”《孟子·離婁下》:“湯執中。”(湯:殷商國君。)⑤宜於;合於。《史記·外戚世傢》:“武帝擇宮人不中用者,斥出歸之。”(二)zhòng①符合;適合。《呂氏春秋·懷寵》:“必中理,然後說。”《荀子·賦篇》:“圓者中規,方者中矩。”②誣蔑;誣蔑別人使受損害。《漢書·何武傳》:“顯怒,欲以吏事中商。”(顯、商:人名。)③遭受;感受。《後漢書·馬援傳》:“援亦中病。”無:①沒有。跟“有”相對。陸遊《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②副詞。表示否定,相當於“不”。《商君書·農戰》:“民以此為教,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弱也?”③連詞。表示條件,相當於“無論”、“不論”。《詩經·魯頌·灃水》:“不小不大,從公於邁。”④通“毋”。不要。《古詩源·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勢》:“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也。”⑥語氣詞。用於疑問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否”。白居易《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限:①險阻。《戰國策·秦策一》:“南有巫山黔中之限。”②門檻。《後漢書·臧宮傳》:“宮夜使鋸斷城門限。”③界限。謝脁《和王著作八公山》:“東限瑯邪臺。”④限制。《荀子·強國》:“夫義者,所以限禁人之為惡與奸者也。”事:①職位;職務;官職。《左傳·莊公十四年》:“吾皆許之上大夫之事。”②職業。《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舞陽侯樊噲(kuài)者,沛人也,以屠狗為事。”(沛:江蘇沛縣。)③事情。《論語·子路》:“言不順則事不成。”④變故;意外事故。《史記·刺客列傳》:“秦有荊軻之事。”蘇軾《徐州上皇帝書》:“今臣於無事之時,屢以盜賊為言……不然,事至而圖之,則已晚矣。”(圖:謀。)⑤實行;從事;做。《論語·顏淵》:“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⑥侍奉;服事。《左傳·隱公元年》:“欲與大叔,巨請事之”⑦從師求學。《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非]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⑧量詞。用於器物或衣服,相當於“件”。白居易《張常侍池涼夜閑宴贈諸公》:“管弦三兩事。”
【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
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詩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出處】唐·李商隐《無題三首》其三。【意思1】雖然不能像長着彩色翅膀的鳳凰一樣雙雙飛去,但卻有像犀牛角上那一點可以通靈感應的心。【意思2】身上雖然沒有鳳凰鳥那樣的一雙善于飛翔的翅膀,無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裡卻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紋一樣息息相通。原是比喻愛戀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現常用後句泛指雙方思想感情一緻,彼此心領神會。靈犀:據說犀牛角中有一條細線似的白紋,貫通兩端,感應非常靈敏。【釋義】唐·李商隐詩詞名句。意思是:身上沒有彩鳳那雙可以飛翔的翅膀,心靈卻像犀牛角一樣,有一點白線可以相通。“心有靈犀一點通”現在常用于形容人與人之間心靈相通。【解析】“心有靈犀一點通”比喻戀人心心相印,現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靈犀”是什麼呢?“靈犀”,有靈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質有如一根白線,上下貫通,感應靈異,故以喻人心相通。說詳晉·葛洪《抱樸子》。語見唐·李商隐《無題》詩。晚唐詩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見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見傾心,但無法接觸交談,隻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徹夜難眠,便寫下了《無題》詩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詩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韻實在是動人。昨夜的星辰已墜落,何時能再見你倩影?雖然沒有彩鳳的雙飛翼,彼此卻有一顆眷戀的心。晨鼓已響我該上班去,寂寞無聊好似蓬草沒有根!
後世“心有靈犀一點通”之語便傳用開來【全詩】《無題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注釋】1.靈犀:即通犀。《漢·西域傳》:“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謂中央色白,通兩頭。”2.送鈎:藏鈎于手中令人猜,又稱藏鈎。射覆:器皿下覆蓋物品令人猜(射)指。這兩種皆酒宴間的遊戲,借以渲染歡樂氣氛。3.聽鼓應官:指聽到鼓聲必去官府應卯理事。蘭台:漢代以來保存秘書圖籍的宮觀。《舊唐書·職官志》:“秘書省,龍朔初改為蘭台。”走馬蘭台,說明詩人當時官秘書郎。這是一種職位不高、無大權勢的清要之職。轉蓬:《淮南子》:“見飛蓬轉而知為車,以類取之。”【評析】詩人這兩句詩顯然是在寫自己的愛情遭遇。他同自己的愛人分處兩地,不能相見,所以說“身無彩鳳雙飛翼”。盡管不能相通,但兩人在思想感情上卻早已契合、溝通,“心有靈犀一點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為後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愛情。古書記載,有一種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線貫通首尾,被看作為靈異之物,故稱靈犀,“一點通”的想象也由此而來。現在人們常比喻:對于某事物的看法異口同聲,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想得一樣。【賞析】解釋靈犀:傳說犀牛是一種靈獸,在犀牛角上有細線一樣的白色花紋貫通兩端,能夠感應靈異。原用來比喻戀愛雙方心心相印。現常用來比喻彼此雙方融洽一緻,心領神會。出處唐·李商隐《無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隐,字義山,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溫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貧困,因文才出衆受到令狐楚的賞識;後來王茂元也因愛其才而将女兒嫁給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屬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兩派的排斥,後半生一直在政治鬥争的夾縫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詩作情緻深蘊,流麗婉轉,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恻,動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詩歌中大量用典,以緻相當多的詩篇過于隐晦迷離,難于索解。他有一首《無題》詩這樣寫道: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鈎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在這首詩中,李商隐追憶了他年輕時的一段戀情。詩人寫道,在那星辰閃爍、爽風宜人的夜晚,我倆相遇在畫樓的西邊、桂堂的東邊,相遇在一場熱鬧的宴會之中。人們隔着座位勸着酒,分組玩着送鈎、射覆的猜謎遊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倆雙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們雖然沒有鳳凰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但是我們有犀牛的靈角,能夠心心相通。在這無聲的心靈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縱即逝,又該策馬到蘭台開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隻能在淚光中分别,惆怅不已,歎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飄轉的蓬草。
身无彩凤。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三首》其三。【意思1】虽然不能像长着彩色翅膀的凤凰一样双双飞去,但却有像犀牛角上那一点可以通灵感应的心。【意思2】身上虽然没有凤凰鸟那样的一双善于飞翔的翅膀,无法聚在一起,但彼此内心里却像有着犀牛角的白纹一样息息相通。原是比喻爱恋着的男女心心相印,现常用后句泛指双方思想感情一致,彼此心领神会。灵犀:据说犀牛角中有一条细线似的白纹,贯通两端,感应非常灵敏。【释义】唐·李商隐诗词名句。意思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心灵却像犀牛角一样,有一点白线可以相通。“心有灵犀一点通”现在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心灵相通。【解析】“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人心心相印,现多用于比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是什么呢?“灵犀”,有灵性的犀牛。角中的角质有如一根白线,上下贯通,感应灵异,故以喻人心相通。说详晋·葛洪《抱朴子》。语见唐·李商隐《无题》诗。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次酒宴上见到了一位官家小姐,二人一见倾心,但无法接触交谈,只是身隔心交,李商隐因此彻夜难眠,便写下了《无题》诗一首以抒胸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的大意是:猜酒行令你笑吟吟,款款春韵实在是动人。昨夜的星辰已坠落,何时能再见你倩影?虽然没有彩凤的双飞翼,彼此却有一颗眷恋的心。晨鼓已响我该上班去,寂寞无聊好似蓬草没有根!后世“心有灵犀一点通”之语便传用开来【全诗】《无题三首》其三.[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释】1.灵犀:即通犀。《汉·西域传》:“通犀翠羽之珍。”如淳注曰:“通犀,谓中央色白,通两头。”2.送钩:藏钩于手中令人猜,又称藏钩。射覆:器皿下覆盖物品令人猜(射)指。这两种皆酒宴间的游戏,借以渲染欢乐气氛。3.听鼓应官:指听到鼓声必去官府应卯理事。兰台:汉代以来保存秘书图籍的宫观。《旧唐书·职官志》:“秘书省,龙朔初改为兰台。”走马兰台,说明诗人当时官秘书郎。这是一种职位不高、无大权势的清要之职。转蓬:《淮南子》:“见飞蓬转而知为车,以类取之。”【评析】诗人这两句诗显然是在写自己的爱情遭遇。他同自己的爱人分处两地,不能相见,所以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尽管不能相通,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契合、沟通,“心有灵犀一点通”即指此而言。下句常为后人所借用,但已不限于指爱情。古书记载,有一种犀牛角名通天犀,有白色如线贯通首尾,被看作为灵异之物,故称灵犀,“一点通”的想象也由此而来。现在人们常比喻:对于某事物的看法异口同声,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想得一样。【赏析】解释灵犀:传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在犀牛角上有细线一样的白色花纹贯通两端,能够感应灵异。原用来比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来比喻彼此双方融洽一致,心领神会。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李商隐早年生活贫困,因文才出众受到令狐楚的赏识;后来王茂元也因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令狐楚、王茂元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他因此遭到两派的排斥,后半生一直在政治斗争的夹缝中求生存,郁郁不得志。他的诗作情致深蕴,流丽婉转,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动人心弦。但由于他在诗歌中大量用典,以致相当多的诗篇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他有一首《无题》诗这样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在这首诗中,李商隐追忆了他年轻时的一段恋情。诗人写道,在那星辰闪烁、爽风宜人的夜晚,我俩相遇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相遇在一场热闹的宴会之中。人们隔着座位劝着酒,分组玩着送钩、射覆的猜谜游戏。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俩双眼流波,沉浸在感情的交流中。我们虽然没有凤凰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但是我们有犀牛的灵角,能够心心相通。在这无声的心灵交流中,美好的夜晚稍纵即逝,又该策马到兰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了。于是只能在泪光中分别,惆怅不已,叹息自己身不由己,如同飘转的蓬草。
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
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
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
晚鐘響起來一陣陣給白晝報喪,
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聲起落,
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腳步踉跄,
墓园挽歌。推荐。爱诗词网。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牛群在草原上迂回,吼声起落,耕地人累了,回家走,脚步踉跄,把整个世界留给了黄昏与我。苍茫的景色逐渐从眼前消退,一片肃穆的寂静盖遍了尘寰,只听见嗡嗡的甲虫转圈子纷飞,昏沉的铃声催眠着远处的羊栏。只听见常春藤披裹的塔顶底下一只阴郁的鸱枭向月亮诉苦,怪人家无端走近它秘密的住家,搅扰它这个悠久而僻静的领土。峥嵘的榆树底下,扁柏的荫里,草皮鼓起了许多零落的荒堆,各自在洞窟里永远放下了身体,小村里粗鄙的父老在那里安睡。香气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呼召,燕子从茅草棚子里吐出的呢喃,公鸡的尖喇叭,使山鸣谷应的猎号再不能唤醒他们在地下的长眠。在他们,熊熊的炉火不再会燃烧,忙碌的管家妇不再会赶她的夜活;孩子们不再会“牙牙”的报父亲来到,为一个亲吻爬到他膝上去争夺。往常是:他们一开镰就所向披靡,顽梗的泥板让他们犁出了垄沟;他们多么欢欣的赶牲口下地!他们一猛砍,树木就一棵棵低头!雄心别嘲讽他们实用的操劳,家常的欢乐、默默无闻的运命;豪华也不用带着轻蔑的冷笑来听讲穷人的又短又简的生平。门第的炫耀,有权有势的煊赫,凡是美和财富所能赋予的好处,前头都等待着不可避免的时刻: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骄傲人,你也不要怪这些人不行,怀念没有给这些坟建立纪念堂,没有让悠长的廊道、雕花的拱顶洋溢着洪亮的赞美歌,进行颂扬。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略的瓮碑,难道能恢复断气,促使还魂?荣誉的声音能激发沉默的死灰?谄媚能叫死神听软了耳根?也许这一块地方,尽管荒芜,就埋着曾经充满过灵焰的一颗心;一双手,本可以执掌到帝国的王笏或者出神入化的拨响了七弦琴。可是知识从不曾对他们展开它世代积累而琳琅满目的书卷;贫寒压制了他们高贵的襟怀,冻结了他们从灵府涌出的流泉。世界上多少晶莹皎洁的珠宝埋在幽暗而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上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把芳香白白的散发给荒凉的空气。……远离了纷纭人世的勾心斗角,他们有清醒的愿望,从不学糊涂,顺着生活的清凉僻静的山坳,他们坚持了不声不响正路。……至于你,你关心这些陈死人,用这些诗句讲他们质朴的故事,假如在幽思的引领下,偶然有缘分,一位同道来问起你的身世——也许会有白头的乡下人对他说,“我们常常看见他,天还刚亮,就用匆忙的脚步把露水碰落,上那边高处的草地去会晤朝阳;“那边有一棵婆娑的山毛榉老树,树底上隆起的老根盘错在一起,他常常在那里懒躺过一个中午,悉心看旁边一道涓涓的小溪。“他转悠到林边,有时候笑里带嘲,念念有词,发他的奇谈怪议,有时候垂头丧气,像无依无靠,像忧心忡忡或者像情场失意。“有一天早上,在他惯去的山头,灌木丛、他那棵爱树下,我不见他出现;第二天早上,尽管我走下溪流,上草地,穿过树林,他还是不见。“第三天我们见到了送葬的行列,唱着挽歌,抬着他向坟场走去——请上前看那丛老荆棘底下的碑碣,(你是识字的)请念念这些诗句”:墓铭 这里边,高枕地膝,是一位青年,生平从不曾受知于富贵和名声;知识可没有轻视他生身的微贱,清愁把他标出来认作宠幸。他生性真挚,最乐于慷慨施惠,上苍也给了他同样慷慨的报酬:他给了坎坷全部的所有,一滴泪;从上苍全得了所求,一位朋友。别再想法子表彰他的功绩,也别再把他的弱点翻出了暗窖(它们同样在颤抖的希望①中休息),那就是他的天父和上帝的怀抱。(卞之琳译)注释:①“颤抖的希望”,是因为基督教义认为世界末日即最后审判日,届时死人都得从坟墓里起来接受审判。【赏析】托马斯·格雷是英国18世纪重要的“墓园派”诗人。格雷写诗,量少却质精。他最优秀的诗篇,往往表现出重沉思而不是行动、重个人冥想而不是大众狂欢的特征,语言优雅而较少雕琢,流畅却不显得松散,明晰却充满韵味。《墓园挽歌》正是这样一首诗歌。这首挽歌的创作动机,是为了哀悼他在伊顿公学时的好友理查德·威斯特。虽然中学毕业以后,格雷上了剑桥大学,威斯特去了牛津大学,两人并没有因此断了联系,而是书信往来不断。1642年,威斯特不幸去世,格雷备受打击,准备撰写挽歌,寄托哀思。这一写,便历经多年,直到1650年才完稿。纵观全诗,其内容明显超越了对具体个人的哀思,而是通过乡村墓地的描写,表达了对乡土的热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同时也表现了对权贵和虚荣的蔑视。诗歌语言中流露出一种难以排遣的感伤情怀,与当时英国社会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情感体验相呼应,体现了一代人的情绪。19世纪的作家斯温伯恩曾说,以悼亡诗而论,格雷的这首诗歌在今后的世世代代里将永远无可置疑地占据鳌头,就连对格雷存有偏见的约翰逊,也对该诗赞不绝口。可以说,《墓园挽歌》是英语诗歌中最有吸引力又最耐读的名篇之一。在诗歌开头三节,格雷首先进行设景:黄昏时分,牧人赶着牛群徐徐入村,农民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诗人孑然立于墓地。在这种“苍茫”、“肃穆”的背景之下,晚钟深沉而有力地回荡着、远处的铃声“昏沉”作响、不知名的甲虫“嗡嗡”地飞来飞去、阴郁的鸱枭“向月亮诉苦”……此情此景,此声此音,无不让人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尤其是第一句“晚钟响起来一阵阵给白昼报丧”,格雷巧妙地把夜的降临比作白天的死亡,点出了他在墓园冥思的下文。在紧接其后的四节诗歌里,格雷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描写墓园中沉睡着的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在世的时候,虽然“粗鄙”、清贫,却也过着田园式的纯朴生活,享受着天伦之乐。而如今,“香气四溢的晨风”的呼召、“燕子从茅草棚子里吐出”的呢喃、“公鸡的尖喇叭”以及“使山鸣谷应的猎号”都不能把他们从“荒堆”和“洞窟”里唤醒。他们长眠于此,默默无语。在随后四节诗歌里,格雷提出了死亡面前贫富均等的思想。权贵们虽然生前显赫,但“光荣的道路无非是引导到坟墓”,权力和财富并不能改变死神的意志。即使他们还要用“栩栩的半身像”、“铭刻了事略的瓮碑”夸耀自己的身份,也不可能带来丝毫的意义,因为这些身外的装饰并不能令他们“恢复断气,促使还魂”。死亡是众生同赴的归属,在死亡面前,权贵们不再有傲慢的资本,他们与那些生时勤俭朴实、死后墓地简陋的劳苦大众一起接受生命终止的宿命。在对权贵和虚荣进行谴责和嘲讽之后,格雷把同情的笔锋转向默默无闻的农民。他们没有投生到条件良好的家庭,被“贫寒”剥夺了学习和造就的机会,因而无法发挥才能、施展抱负。或许,正是在这些“粗鄙”的农民当中,有不亚于弥尔顿的诗歌天才,有强过汉普敦和克伦威尔的领袖人物,但现实的境况却压制了他们走向“光荣的道路”的可能。他们好似深埋在海底的“晶莹皎洁的珠宝”,或者在荒野上独自“吐艳”的花朵,遭命运无情地埋没。从这一点来说,他们相当不幸。然而,恰恰是这样的不幸,帮助他们“远离了纷纭人世的勾心斗角”,“坚持了不声不响正路”。他们没有“雄心”、“豪华”、“荣誉”、“谄媚”和“知识”,他们在“贫寒”中保留了自己的纯真本性。正所谓无权也无罪,地位低下,未尝不是一种福佑。在最后九节诗歌里,格雷对自己死后的情景展开了联想。有朝一日,偶然的缘分也许会将一位同样对往者心存感念的“幽思”之人引领到他的墓前。这位有心人可能会对他产生兴趣,向路过的“白头的乡下人”打听他的生平。于是,我们通过“白头的乡下人”的描述,看到了格雷平时的所作所为:他曾踏着“露水”去“会晤朝阳”,曾在午后“懒躺”在一棵“老根盘错”的山毛榉树下,也曾“转悠到林边”排遣自己的情感。他就像接下来的墓铭中概括的一样,远离尘世虚荣,“生性真挚”,“乐于慷慨施惠”,最后投入“天父和上帝的怀抱”。其中,“他给了坎坷全部的所有,一滴泪;/从上苍全得了所求,一位朋友”,刚好映衬了格雷感伤的情怀,以及与威斯特之间的友谊。全诗一共三十二节,每节由四行五音步抑扬格的诗句组成,押abab式的交韵,结构匀称,节奏齐整,韵脚严格,表现出古典主义的文雅气质。诗歌中不时出现的“雄心”、“豪华”、“荣誉”、“知识”之类的人格化抽象名词,也体现了古典主义作家们力图将具体事物扩展为普遍品质、表达“永恒真理”的用意。但在古典主义艺术的外衣之下,《墓园挽歌》传达的却是浪漫主义的情感,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时代纷乱状态的厌恶、对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望。正是从《墓园挽歌》开始,英国诗歌才逐渐摆脱了古典主义的束缚,理性的优势地位被感情或感受所取代。(蔡海燕)
【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月夜的回乐峰前,莽莽黄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写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冷月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夜晚的旷远、凄寒。注: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似指西受降城。【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1]这是李益的名诗。受降城,当是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曾在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塞十多年。后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终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负有盛名,尤以七绝见长,多为时人谱入乐府歌唱。《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2]“回乐烽”二句:回乐烽,指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误。二句写登受降城所见景色,黄沙似雪,皓月如霜,构成边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芦管,芦笛。西域管乐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风送来凄凉的芦笛声,不知什么人在何处吹的,触动了所有征人的心绪,彻夜都远望家乡。
本诗写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未直写思乡,而绵绵乡情尽在诗中。前二句通过景色描写作铺垫,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芦笛声为线索,前三句将势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写思乡,而拟写征人尽望乡的情节,语尽而意未尽。在全诗中色、声、情融为一体,互相激荡推进,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意境深沉,含蕴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回乐烽’一章,不亚于王昌龄、李白。”胡应麟《诗薮》则说:“中唐绝,‘回乐烽前’为冠。”这首诗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凄婉低沉风格,可以代表中唐边塞诗的特点。历代不少评论家推许这首七绝是中唐绝句中最好的一首。【鉴赏1】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长期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象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戌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团��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象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声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笳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鉴赏2】受降城在初唐时有十分显赫的经历,可时至中唐,国力衰微,边乱长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奋人心的感召力,长期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时的自信,相反,厌战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个月夜,登楼远眺,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连同它脚下的茫茫大漠。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给漫无边际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在这静默得让人窒息的夜里,诗人感到了伤感。因为边地将士久戍不得归,整日不是城外厮杀,便只有独对这清冷与孤寂。将军马上、征夫楼头,为这清冷、孤寂所感,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是有边地生活经历的诗人可以想见的。
【詩句】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處】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意思】月夜的回樂峰前,莽莽黃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詩人借助兩個比喻,寫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積雪一樣潔白,冷月猶如秋霜那樣令人望而生寒。兩句詩寫出了邊塞夜晚的曠遠、凄寒。注:回樂峰,回樂縣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築有東、西、中三座受降城,此處似指西受降城。【全詩】《夜上受降城聞笛》.[唐].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注釋】[1]這是李益的名詩。受降城,當是西受降城,在今甯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大曆四年進士,曾在幽州節度使幕府任職,居邊塞十多年。後召為秘書少監,集賢殿學士,官終禮部尚書。他的邊塞詩負有盛名,尤以七絕見長,多為時人譜入樂府歌唱。《全唐詩》錄存其詩二卷。[2]“回樂烽”二句:回樂烽,指回樂縣城附近的烽火台。回樂縣,在今甯夏靈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誤。二句寫登受降城所見景色,黃沙似雪,皓月如霜,構成邊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蘆管,蘆笛。西域管樂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風送來凄涼的蘆笛聲,不知什麼人在何處吹的,觸動了所有征人的心緒,徹夜都遠望家鄉。
本詩寫邊塞将士的思鄉情,未直寫思鄉,而綿綿鄉情盡在詩中。前二句通過景色描寫作鋪墊,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蘆笛聲為線索,前三句将勢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寫思鄉,而拟寫征人盡望鄉的情節,語盡而意未盡。在全詩中色、聲、情融為一體,互相激蕩推進,構成一個藝術整體,意境深沉,含蘊不盡。明王世貞《藝苑卮言》說:“‘回樂烽’一章,不亞于王昌齡、李白。”胡應麟《詩薮》則說:“中唐絕,‘回樂烽前’為冠。”這首詩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凄婉低沉風格,可以代表中唐邊塞詩的特點。曆代不少評論家推許這首七絕是中唐絕句中最好的一首。【鑒賞1】李益早年由于官場失意,曾浪遊燕趙一帶,并在軍中幹過事。在那個連年征戰的時代,他對邊塞生活有親身體驗,這成為他詩作的突出題材。他的邊塞題材的七言絕句,當時就被譜入管弦,廣泛流行。後人一直認為他可以追蹤李白、王昌齡。“受降城”是武則天景雲年間,朔方軍總管張仁願為抵禦突厥的入侵而築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靈州,東城在勝州。詩中提到的“回樂(縣)”,故城位置在今甘肅靈武縣西南。據此,這裡的受降城當指西城。杜甫有“韓公(指張仁願)本意築三城,拟絕天驕拔漢旌”的詩句,可見築城原是為了國防。然而安史亂後,征戰頻仍,藩鎮割據,國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來不覺潼關隘”的歎息。到李益時,局面不但沒有好轉,政治危機反而進一步加深,邊疆也不得安甯。戰士長期駐守,長期不能還鄉,厭戰情緒普遍。詩的一、二句寫登樓所見。萬裡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籠罩在朦胧的月色裡。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積雪,城外地面也象鋪上一層白燦燦的霜,令人凜然生寒。邊塞物候與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風清;而塞外塵沙漫天,連月夜也是昏慘慘的。在久戌不歸的兵士心中,該會喚起怎樣一種感情?背鄉離井,獨為異客的人,團��明月往往喚起他對親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聯想到冰霜,更增添幾分寒意,這不僅僅是一種視覺的錯亂,更是一種心理作用。前面介紹的李白的《靜夜思》,也是寫這樣的心情,可以參閱。這兩句除掉地名方位,寫景就在六個字:“沙似雪”、“月如霜”,卻似圖畫一樣的生動、鮮明。使人如身臨其境,感受到邊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蒼涼。詩人何以能以極省的筆墨造成豐富的形象呢?這是因為語言藝術塑造形象,不同于繪畫,它不是象繪畫那樣詳盡到每一個細節;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語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繪畫,具有更大概括性。當它抓住對象最有特征的細節予以刻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說過:如果很好寫出一個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寫出整個月夜。詩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這樣最有邊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個塞上的單調、凄涼氣氛表現出來了,達到了最經濟的語言效果。第三句寫登樓所聞。緊承上兩句而來。登樓者對着凜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難以禁持時,寒風忽然吹來一陣凄怨的笛聲。“蘆管”本是胡笳聲别名。但詩題已明說“聞笛”,可見此處“蘆管”指的就是笛。因為在荒漠的景色中,詩人聽到的笛聲,蕭瑟凄涼,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簡直與幽咽哀怨的胡笳聲相似。夜裡寂靜,而夜晚人的聽覺最敏銳,因此,夜聲給人的感覺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響特别大。笛聲随風而至,時斷時續,所以說“不知何處”。這同時也表明登樓者在仔細傾聽,心揪得更緊。前三句對塞景邊聲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這句抒情,妙在一個“盡”字,詩人并不就此把思鄉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從軍北征》所謂“碛裡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一個意思。詩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處無月?何處無征人?誰看到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誰聽到這幽怨的笛聲不下淚?厭戰思歸的心理,何止登樓者一己而已!這一個“盡”字,就把詩境大大深化,不但滲透詩人深刻的生活體驗,而且容納了豐富的社會現實内容,使詩歌藝術形象升華,獲得了典型性。【鑒賞2】受降城在初唐時有十分顯赫的經曆,可時至中唐,國力衰微,邊亂長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奮人心的感召力,長期戍守在這裡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時的自信,相反,厭戰情緒籠罩着他們。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作者帶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個月夜,登樓遠眺,無限感慨,寫下了這首詩。一二句:“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寫詩人登樓時所見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連同它腳下的茫茫大漠。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給漫無邊際的沙地也染上一層清冷的色彩。在這靜默得讓人窒息的夜裡,詩人感到了傷感。因為邊地将士久戍不得歸,整日不是城外厮殺,便隻有獨對這清冷與孤寂。将軍馬上、征夫樓頭,為這清冷、孤寂所感,他們的内心有着怎樣的痛苦與不堪,是有邊地生活經曆的詩人可以想見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出处】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意思】月夜的回乐峰前,莽莽黄沙如雪,受降城外皎皎寒月似霜。诗人借助两个比喻,写出在月光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冷月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夜晚的旷远、凄寒。注: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受降城,唐代在西北筑有东、西、中三座受降城,此处似指西受降城。【全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1]这是李益的名诗。受降城,当是西受降城,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李益(公元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进士,曾在幽州节度使幕府任职,居边塞十多年。后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终礼部尚书。他的边塞诗负有盛名,尤以七绝见长,多为时人谱入乐府歌唱。《全唐诗》录存其诗二卷。[2]“回乐烽”二句:回乐烽,指回乐县城附近的烽火台。回乐县,在今宁夏灵武西南。烽,一本作“峰”,误。二句写登受降城所见景色,黄沙似雪,皓月如霜,构成边塞荒寒苦寂意象。[3]“不知”二句:芦管,芦笛。西域管乐器。管,一本即作“笛”。夜风送来凄凉的芦笛声,不知什么人在何处吹的,触动了所有征人的心绪,彻夜都远望家乡。本诗写边塞将士的思乡情,未直写思乡,而绵绵乡情尽在诗中。前二句通过景色描写作铺垫,三句以西域特有的幽怨激越的芦笛声为线索,前三句将势蓄足,而末句仍不直写思乡,而拟写征人尽望乡的情节,语尽而意未尽。在全诗中色、声、情融为一体,互相激荡推进,构成一个艺术整体,意境深沉,含蕴不尽。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说:“‘回乐烽’一章,不亚于王昌龄、李白。”胡应麟《诗薮》则说:“中唐绝,‘回乐烽前’为冠。”这首诗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凄婉低沉风格,可以代表中唐边塞诗的特点。历代不少评论家推许这首七绝是中唐绝句中最好的一首。【鉴赏1】李益早年由于官场失意,曾浪游燕赵一带,并在军中干过事。在那个连年征战的时代,他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验,这成为他诗作的突出题材。他的边塞题材的七言绝句,当时就被谱入管弦,广泛流行。后人一直认为他可以追踪李白、王昌龄。“受降城”是武则天景云年间,朔方军总管张仁愿为抵御突厥的入侵而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诗中提到的“回乐(县)”,故城位置在今甘肃灵武县西南。据此,这里的受降城当指西城。杜甫有“韩公(指张仁愿)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的诗句,可见筑城原是为了国防。然而安史乱后,征战频仍,藩镇割据,国防力量削弱,杜甫已有“胡来不觉潼关隘”的叹息。到李益时,局面不但没有好转,政治危机反而进一步加深,边疆也不得安宁。战士长期驻守,长期不能还乡,厌战情绪普遍。诗的一、二句写登楼所见。万里沙漠和矗立的烽火台,笼罩在朦胧的月色里。月照沙上,明晃晃仿佛积雪,城外地面也象铺上一层白灿灿的霜,令人凛然生寒。边塞物候与内地迥乎不同。江南秋夜,月白风清;而塞外尘沙漫天,连月夜也是昏惨惨的。在久戌不归的兵士心中,该会唤起怎样一种感情?背乡离井,独为异客的人,团��明月往往唤起他对亲友的思念;而由月光联想到冰霜,更增添几分寒意,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错乱,更是一种心理作用。前面介绍的李白的《静夜思》,也是写这样的心情,可以参阅。这两句除掉地名方位,写景就在六个字:“沙似雪”、“月如霜”,却似图画一样的生动、鲜明。使人如身临其境,感受到边塞大漠月夜全部的苍凉。诗人何以能以极省的笔墨造成丰富的形象呢?这是因为语言艺术塑造形象,不同于绘画,它不是象绘画那样详尽到每一个细节;其塑造形象是依靠语言典型化的作用,因而比之绘画,具有更大概括性。当它抓住对象最有特征的细节予以刻划,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契诃夫曾说过:如果很好写出一个碎玻璃的反光等等,就能写出整个月夜。诗人抓住“沙似雪”、“月如霜”,这样最有边塞特征的景色,就把整个塞上的单调、凄凉气氛表现出来了,达到了最经济的语言效果。第三句写登楼所闻。紧承上两句而来。登楼者对着凛然生寒的大漠月色,难以禁持时,寒风忽然吹来一阵凄怨的笛声。“芦管”本是胡笳声别名。但诗题已明说“闻笛”,可见此处“芦管”指的就是笛。因为在荒漠的景色中,诗人听到的笛声,萧瑟凄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简直与幽咽哀怨的胡笳声相似。夜里寂静,而夜晚人的听觉最敏锐,因此,夜声给人的感觉印象也最深,造成的心理影响特别大。笛声随风而至,时断时续,所以说“不知何处”。这同时也表明登楼者在仔细倾听,心揪得更紧。前三句对塞景边声的渲染,直接引起第四句。这句抒情,妙在一个“尽”字,诗人并不就此把思乡之情局限于一身,而是推及所有的“征人”。也就是和《从军北征》所谓“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一个意思。诗人心事浩茫,想到此夜塞上何处无月?何处无征人?谁看到这如霜的月光不思家?谁听到这幽怨的笛声不下泪?厌战思归的心理,何止登楼者一己而已!这一个“尽”字,就把诗境大大深化,不但渗透诗人深刻的生活体验,而且容纳了丰富的社会现实内容,使诗歌艺术形象升华,获得了典型性。【鉴赏2】受降城在初唐时有十分显赫的经历,可时至中唐,国力衰微,边乱长期不息,它就不再有振奋人心的感召力,长期戍守在这里的将士也不再有初、盛唐时的自信,相反,厌战情绪笼罩着他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者带着沉重的心情,在深秋的一个月夜,登楼远眺,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诗。一二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写诗人登楼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月光照着受降城高矗的烽火台,连同它脚下的茫茫大漠。这月光有如霜一般的清冷,给漫无边际的沙地也染上一层清冷的色彩。在这静默得让人窒息的夜里,诗人感到了伤感。因为边地将士久戍不得归,整日不是城外厮杀,便只有独对这清冷与孤寂。将军马上、征夫楼头,为这清冷、孤寂所感,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痛苦与不堪,是有边地生活经历的诗人可以想见的。三四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紧承前两句,写在一片岑寂中,不知从何处传来一声芦管的吹奏声,这随风而至、时断时续的乐音,竟然吹动了所有人的思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句,包含了凝重、深长的意味,“尽”字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如果不是征人的思乡之心急切,如果不是征人彻夜难眠,这乐音怎能扰动他们鏖战后的沉酣呢?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景,第三句写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全诗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和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简洁空灵,而又具有含蕴不尽的特点。因而被谱入弦管,天下传唱,成为中唐绝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鉴赏3】这是诗人李益以第三人称写征夫,和那些以征夫口吻自诉怨情者有别。受降城,唐神龙三年张仁愿筑,以防突厥,其中有中、东、西三城。中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东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南,西去中城三百里;西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东去中城三百八十里。这里是诗人登西受降城后以所见所闻,反映征人的怨情。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画出悲凉之象。“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指受降城附近的烽火台。有的版本“烽”作“峰”,不当。李益另有诗《暮过回乐烽》“烽火高飞百尺台”可证。烽火台前沙如白雪,月冷如清霜,既状月下沙地的白洁明莹,又言如水般的月光清幽迷茫。一般地说,月明沙清是美景,可是疑为霜、雪等寒冷之物,景物上就传出了清冷的感觉。月色濛濛,沙碛茫茫,这背景颇有荒凉空旷的韵味。诗的后两句写情,传达出哀怨之意。在上述的背景之下,急起突发的芦管之声,静境中忽出乐声,其声分外明晰。芦管,一种乐器。陈旸《乐书》:“芦管之制,胡人截芦为之,大概与觱篥相类,出于北国者也。”征人吹奏着思乡曲,因而说“一夜征人尽望乡”。“一夜”,通宵。“尽”概及广大士兵。这首绝句描绘北国征夫回乡的急切心情,表现欲归不能的艾怨,却以平和恬静的场面出之,轻笔淡墨,粗看似不用力,可是哀怨之情内孕深蓄,仔细吟味,也就回味无穷了。一声芦笛,打破了月夜寂静,激起了征人乡思,在整个诗中起了振响全局的作用,确是妙笔。
民为贵。推荐。爱诗词网。《孟子》孟子曰:“民为贵②,社稷次之③,君为轻④。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⑤,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⑥,则变置⑦;牺牲既成⑧,粢盛既洁⑨,祭祀以时⑩,然而旱干水溢(11),则变置社稷。(12)”〔注释〕①本篇节选自《孟子·尽心下》。体现了孟子的仁政和民本思想。②民,民众,百姓。贵,贵重,重要。③社稷,指国家。社,土神。稷,谷神。古时建立国家必置社稷神庙以祭祀崇奉。因此以社稷代表国家。之,指民众,百姓,即指代上句的民。④君,君王,君主。轻,轻微。⑤是故,因此,所以。丘民,民众。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曰:“丘民,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丘,众也。⑥危,危害,危及。⑦变置,更立,更换。变,更也。置,立也。⑧牺牲,用以祭祀的动物。既,已经。成,肥壮。牺牲以肥壮为贵,肥壮代表牺牲的长成。⑨粢盛,祭品。祭祀用的黍稷叫做粢,装在器皿中的食物叫做盛。洁,清洁,洁净。⑩以时,按照时令。(11)然而,然为代词,指上文;而,连词,表连接。然而,即使这样,但仍有的意思。旱干水溢,指水旱灾害。(12)“牺牲”五句意为,牺牲已经肥壮,祭品已经洁净,祭祀也不失时令,但仍有水旱灾害,就更换土神谷神。〔分析〕孟子早年曾游学齐、魏、滕等诸侯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滕文公,也曾受到礼遇,有过“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滕文公下》)的显赫时刻。但是由于孟子主张的是实行“王道”、提倡“仁政”,极力要求统治者以恻隐之心推恩爱民,“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因此,这就与各强国诸侯“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野心格格不入,他的学说也被认为“迂阔而远于事情”而终不被采纳。在《民为贵》一章中,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并且认为如果诸侯危害国家,社神、稷神接受了祭祀而仍使百姓遭受旱涝之灾,都可以变置改立,反映了孟子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这在当时无疑是大胆而进步的。但是,孟子“民贵君轻”的观点,并不是他把老百姓的地位看得比君王高。因为孟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性善”论,政治思想的核心是“行王道,施仁政”。他认为君王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要努力使百姓生活安定,如果得到百姓的归随,好像水向下奔流,谁也不能阻挡(《梁惠王上》)。桀和纣丧失天下,正是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离娄上》)。假如君王能够推恩爱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么统治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东西那样容易(《梁惠王上》)。所以,“民贵君轻”的实质还是为了维护君王的统治。他那“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诸侯危社稷,则变置”和“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且“民为贵”也仅是要求统治者给老百姓一个“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不致饿死”的基本生活条件。故而我们在看到孟子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把民心看作得天下的重要因素所具有的进步意义的同时,也应看到他“民贵君轻”的历史局限性。孟子散文的风格特色是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读来使人感到一气呵成,淋漓痛快。本文同样也体现了这种风格,语言虽然简练,但表达意思很充分,有个性,有感情,有锋芒。〔评说〕朱熹《孟子集注》:“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李贽《四书评》:“劈头说来似太奇,细说来又甚正,只是有识故耳。”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奴才總不過是尋人訴苦。隻要這樣,也隻能這樣。有一日,他遇到一個聰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說,眼淚聯成一線,就從眼角上直流下來。“你知道的。我所過的簡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這一餐又不過是高粱皮,連豬狗都不要吃的,尚且隻有一小碗……。”
“這實在令人同情。”聰明人也慘然說。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推荐。爱诗词网。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耍钱;头钱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我想,你总会好起来……。”“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混账!”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这怎么行?……”“那么,你带我去看去!”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这不行!主人要骂的!”“管他呢!”他仍然砸。“人来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了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析】《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近似寓言故事的散文诗,鲁迅采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三种人物对待黑暗现实和奴隶悲惨生活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奴才”:他身受主人残酷的剥削压迫,从早到晚不停干活,“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着“连猪狗都不要吃的”东西,“住的简直比猪窠还不如”,“有时还挨皮鞭”……。但他丝毫不想反抗主人的压迫以改善自身的处境,只是逢人便流泪诉苦,满足于虚伪廉价的同情和空洞浅薄的安慰。当真有人以实际行动帮他反抗主人压迫时,他竟大喊打“强盗”,纠合其他奴才将其赶走,得意洋洋地向主人邀功请赏。二是“聪明人”:他倾听奴才的诉苦,尽力作出悲悯和同情的样子。但他既不打算给奴才任何实际的帮助,也不对主人残酷的压迫表示愤怒的谴责,而只用“你总会好起来”这样的空话来敷衍奴才。三是“傻子”:他为奴才的悲惨生活和主人的暴虐而愤懑不平,满腔怒火地亲自动手砸墙,替奴才黑暗阴湿的屋子开窗,即使奴才威胁他这样干“主人要骂的”也毫不畏惧。结果是奴才基于其“奴性”受到主人的夸奖,聪明人以其“聪明”得到奴才衷心的感谢,而见义勇为的傻子却被他欲帮助的奴才们赶走。鲁迅曾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①来概括自己散文写作的特征,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这一特征体现得格外鲜明。借助聪明人、傻子、奴才三个形象的刻划,鲁迅从国民性改造的角度,写出了国民性格的三种类型,暴露、讽刺了普遍存在于国民中的奴性、卑怯、巧滑等精神弊病,赞美了傻子的斗争精神和实干态度,并通过傻子的悲剧命运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不觉悟民众的愤懑情绪。作品里的奴才形象,是长期封建专制统治所造成的“奴才性格”、“奴性心态”的代表,安于奴隶地位,不敢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用统治阶级的思想作为自己的思想是其本质特征。对于统治者的残酷和自身的悲惨生活,他也愤愤不平,但正如作品所写的,“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这种奴才式的诉苦不过是其消极地渲泄内心痛苦、以获得暂时心理平衡的手段而已,丝毫无助于屈辱地位的改变,而只能经由消极的内心痛苦的渲泄使愤怒趋于缓和平息。具有这种奴才性格的国民,必然把自身处境的改变寄托在虚幻的“将来”和统治阶级的恩赐上,从而成为统治者镇压改革者、先觉者的帮凶。鲁迅对奴才形象的描绘,令人想起列宁著名的一段话:“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为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不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津津乐道地赞赏美妙的奴隶生活并对和善的好心的主人感激不尽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②作品里的聪明人形象的塑造,寄寓着鲁迅对普遍存在于国民中的巧滑、伪善性格的批判,鲁迅又把这类人称为“巧人”、“伶俐人”。他们没有恒定的信仰操守和明确的是非观念,以自私、卑怯、狡诈、虚伪为其本质特征。他们善于见风使舵,讨好卖乖,知道怎样中庸骑墙、避祸趋福并假借大义、窃取美名。鲁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聪明人所谓“同情”、“悲哀”和“安慰”的欺骗性,暴露了这类人行私利己,充当统治阶级的帮闲的丑恶嘴脸。与奴才、聪明人形象形成鲜明的对照,鲁迅笔下的傻子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一种民族性格,即不计私利、见义勇为、苦干实干、充满斗争精神的性格。作家用傻子形象来概括那些勇于反抗黑暗邪恶势力,常常为大众利益牺牲自己的改革者、战斗者、先觉者。他们身上的“傻劲”,正是鲁迅常常赞美的纯厚、正直、无私、坚韧、爱憎分明、决不敷衍苟且等品格。诚如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注意的是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里,鲁迅描写了见义勇为、不计私利的傻子热心帮助奴才,最后却落得被奴才们赶走的悲剧性结局。这种描写与作家在《药》中写夏瑜的鲜血竟成为医治华小栓痨病的人血馒头一样,渗透着鲁迅对愚昧麻木的民众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愤激和悲凉。《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以生动凝炼的笔调,寓深刻的哲理于具体的形象描绘中,在赞美傻子的斗争精神和实干性格的同时,将轻蔑和憎恶投向奴才、聪明人所代表的奴性、卑怯、圆滑、伪善。作品所蕴藏的丰富的思想内涵,至今仍给我们巨大的启迪。字数:2729注释①鲁迅《〈伪自由书〉前记》②列宁《纪念葛伊甸伯爵》作者:杨继兴知识来源:张效民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265-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