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韩非子·五蠹》原文鉴赏
上古之世②,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③。有圣人作④,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⑤,而民悦之,使王天下⑥,号之曰有巢氏⑦。民食果蓏蚌蛤⑧,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⑨,而民说之⑩,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11)。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12)。近古之世,桀纣暴乱(13),而鲧、禹征伐。今有抅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14),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15),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通于当今之世者(16),必为新圣笑矣(17)。是以圣人不期修古(18),不法常可(19),论世之事(20),因为之备(2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22),兔走触株(23),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24),冀复得兔(2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6)。今欲以先王之政,当世之民(27),皆守株之类也。
【注释】①蠹(du杜):蛀虫。五蠹,指当时危害社会、蛀食国家的五种人:儒家学者、言谈纵横家、游侠带剑者、逃避兵役的人、工商业者。韩非认为他们无益于耕战,应当加以清除。②上古之世:相当于原始社会的原始群时期,下文的“中古之世”相当于氏族公社时期。“近古之世,”则相当奴隶社会。③胜:制止。④作:出现。⑤构:架。⑥王(wang音旺):天下,为天下王。⑦有巢氏:传说是发明巢居的人。⑧蓏(luo音裸):此指野生瓜类。蚌蛤(ge音格),蛤蜊(li音梨)。⑨燧(sui音碎):可以钻燃取火的木材。⑩说:通“悦”。(11)燧人氏:传说发明钻木取火的人。(12)鲧(gun音滚):禹的父亲。决,疏导。渎,水道。(13)桀、纣:夏桀、商纣都是昏乱亡国之君。(14)今:如果,夏后氏之世,指夏朝。(15)殷:即商朝。商曾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故称商为殷,或殷商。(16)美:赞美。(17)新圣:新时代的圣人。(18)期:期望,羡慕。修,远。(19)常可:永远适宜的办法,指传统惯例。(20)论:研讨。(21)备:准备,措施。(22)株:露在地面的树根。(23)走:跑。(24)释:放下。耒(lei音垒):翻土农县。(25)冀:希望。(26)身:自己,指宋人。(27)先王:指尧、舜、禹、汤、武。
【今译】上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不能制止禽兽虫蛇的危害。有圣人出现,用树枝架成鸟窝一样的住处以避免野兽的侵害,人民喜悦他,使他为天下之王,称他为有巢氏。人民吃的是瓜果蚌肉蛤蜊,腥臊难闻,伤害肠胃,人民多生疾病。有圣人出现,钻木取火烧熟以除腥臊气味,因而人民喜悦他。推崇他为天下之王,称他为燧人氏。中古的时代,天下发大水,鲧和禹乃疏通江河。近古时代,夏桀、商纣暴戾昏乱,商汤、周武王兴兵讨伐。在夏后氏的时代如果有人架木作巢、钻木取火,必定为鲧、禹讥笑;在殷、周时代如果有人疏通江河,必定为商汤、周武王讥笑。这样,那么如果在现在社会有人赞美尧、舜、鲧、禹、汤、武的统治方法,必定被新时代的圣人讥笑。因此,新时代的圣人不羡慕远古,不效法传统的陈规,而是研究当代的形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宋国有位耕地的人,地中有个露出地面的树根,兔子奔跑撞在树根上,碰折脖子死掉了,耕地的宋人因而放下手中的锄头而守着那棵树根,希望又得到兔,兔子当然不能再得到,他自己被宋国人讥笑。现在还想用先王的政治来治理当代的民众,就象守株待兔一样的可笑。
【集评】宋·陈详道:“修古法则,滞而不通,故设为守株待兔之喻。”(见《韩非子品汇释评》)
宋·吕吉甫:“自上古之世叙到殷、周,又直说到今世,见尧舜之道不可行于夏、商,世变代更已然,矧欲行古道于今时乎!总是古法不足,如苟卿‘法后王’之论是也。”(见明·陆可教《韩非子玄言评苑》)
明·陈深《韩非子品节》:“主意在此”(按,指“今有美尧舜”两句。)
明·张榜:“起二句来得开大骏发。”
明·孙矿‘劲而多波,肆而藏骨,议论奇辩难透,是韩子之隽,昔人与《孤愤》、《说难》同称。当以今古立论。(以上两条见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文章苍古,第一段。”
又:“守株之喻,千古谈柄。”
【总案】越世高论,是诸子散文共有的特色。此篇是韩非子一篇大文章,前半部分每段先由古代推论,而以言当世之治。此段以上、中、近古三世灾害、食居徐徐论起,这些最切近的事实,说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治理当今之世,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名论,顺手拈出“守株待兔”寓言,说明“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乃不识时变,必为新圣笑,切近事配合浅近寓言,文字古朴,不露锋芒,至段末乃“立片言以据要”,回视前文,无不缘此设论。
古者丈夫不耕①,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②,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③。令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④。是以人民众而贷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⑤,而不免于乱。
【注释】①丈夫:泛指成年男子。②事力:用力,从事耕织劳动。养:供养,衣食。③自治:自然安定。④大父:祖父。⑤倍赏:加倍赏罚。
【今译】古代成年男子不耕地,草、树的果实足够吃用;妇女们不纺织,野兽的皮革足够穿衣。不从事耕织劳动,衣食供养充足。人口少而财物有余,所以百姓不争夺。因此,厚赏不推行,重罚不使用,而老百姓自然安定。当今社会,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不为多,每个儿子又生五个孩子,祖父未去世就有二十五个孙子。因此人口繁众而货物财富缺少,耕织劳累而衣食供养微薄,所以人们争夺财富,虽然加倍赏赐加重刑罚仍不免于混乱。
【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每转皆从古事说起。”
又:“文字不贵迂谈,须以近人情切事实为主,此文近之。”
又:谓今人口众多数语,“如此推究更明爽”,“此等话头皆切事情。”
明·唐荆川评此段开头:“脱胎换骨之妙。”
明·杨升庵:“喻妙更明爽。”(按,指“今人有五子”数句。)(以上两条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谓“今人有五子”数句“倍蓰无数。”
【总案】此段以古今人口的多寡,阐明供养财富的厚薄的变化,指出“民争”、“不免于乱”是当今社会的特点。为下文以法为教逐段立论。结构上以人口紧扣住上文衣食住居,全从经济设论,语言简明透晰。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①,采椽不斫②;粝粢之食③,藜藿之羹④;冬日“麑”裘⑤,夏日葛衣⑥;虽监门之服养⑦,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⑧,股无完胈⑨,胫不生毛⑩,虽臣虏之劳(11),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12),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13)。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絮驾(14),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15)。夫山居而谷汲者(16),媵腊而相遗以水(17);泽居苦水者(18),买庸而决窦(19)。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20);穰岁之秋(21),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22),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23),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24),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25),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26)、论薄厚为之政(27)。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28),称俗而行也(29)。故事因于世(30),而备适于事(31)。
【注释】①茅茨:茅草盖的屋顶。翦:通“剪”,修剪。②采椽:栎木做的椽子。斫:砍削,雕饰。③粝(li音梨)粢(zi音资):泛指粗劣食物。粝:粗米。粢:谷类。④藜藿之羹:野菜汤。藜:草本植物,嫩叶可吃。藿:豆叶。⑤麑(ni音尼)裘:泛指质量差的兽皮衣服。麑:小鹿。⑥葛衣:泛指粗布衣。⑦虽:即使。监门:看门的人。服养:衣食。⑧身:亲自。锸(cha音插):锹。⑨股:大腿。胈(ba音拔):肌肉。⑩胫:小腿。(11)臣虏:奴隶。(12)去:舍弃。(13)多:赞美。(14)絮(xie音协)驾:把马套在车辕上。此指乘车。(15)薄厚:利益的大小。(16)谷汲:到山谷取火。(17)媵(lou音楼):楚国人二月间祭祀饮食神的节日。腊:周历十二月祭祀百神的节日。遗(wei音位):赠送。(18)泽:洼地。苦水:苦于水劳。(19)买庸:出钱雇工。庸:同“佣”。窦:通“渎”,水道沟渠。(20)饷(xiang音响):供给食物。(21)穰:庄稼丰收。(22)骨肉:泛指亲人。(23)易:看轻。(24)鄙:贪吝。(2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土’当作‘士’:‘士’与‘仕’同。‘橐’与‘托’通。”土橐:仕进和依附贵族。(26)多少:指财富的多少。(27)厚薄:指权势的轻重。(28)戾(li音利):凶暴。(29)称(chen音趁):适合。(30)因:随。(31)备:设置,措施。
【今译】尧称王天下时,用茅草覆屋,不加修剪,用栎木做椽,不事雕斫;用粗粮做饭,用藜叶、豆叶当菜汤;冬天穿质量差的兽皮衣服,夏天穿葛布粗衣;即使守门人的吃穿自奉,也不能比这再简薄欠缺。禹称王天下时,亲自拿着耒锹作为民众的表率,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也磨掉了,即使是奴隶的劳动,也不比这更苦。以此说来,古代人让掉王位,不过是抛弃看门人那样微薄的供养,而离开奴隶般的劳苦而已,所以古代人把天下传给别人也不值得称赞。现在的县令,一旦死后,子孙接连几代有马车坐,所以人们看重县令的位置。因此,人们在让位这件事上,可以轻易地辞掉古代的王位,却难以舍弃今天县官的职位,是因为利益的轻重不同。住在山上要到山下谷底打水的人,遇到节日,用水作为礼物相互赠送;住在低湿洼地饱受水涝灾害的人,而要雇人挖渠排水。所以,荒年的春季,就是幼小的弟弟也不给他食物;丰年的秋季,即使生疏的客人必定以食物款待。这并不是疏远同胞兄弟而反爱过路客人,是因为粮食多少不同。因此,古代人看轻财物,并非出于仁爱,而是财富丰多的缘故;现在的人争夺财富,并非品德贪鄙,而是财富太少的缘故。轻易地辞掉天子职位,并非高尚品德,而是天子的权势太小;竞争官职依附贵族,并非品德卑下,而是因为权势太大。所以圣人推究社会财富的多少,考虑权势的轻重,然后采取政治措施。因此,刑罚轻并不是仁慈,诛戮重并不是暴戾,无非适合世俗所宜而推行。所以政事随时代而变化,而一切措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政事。
【集评】宋·林希逸:“非见五蠹之民浮言乱国,遂谓《诗》、《书》不如法律,仁义不如耕战,至欲去文学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皆愤世之词也,而其流遂为焚坑之祸,而非亦不知其至此也。若其文之怪奇高妙,则西汉以后不如之远矣。”
明·闵如霖:“两段事前欲严刑,后欲气力。”(按,“前”指此段,“后”指下段。以上两条见(《韩非子品汇释译》)
明·孙月峰:“波澜辞采。”(按,指“山居谷饮”数句。)
又:“连五‘非’字,有态。”(以上两条见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
明·陈深《韩非子品节》:“李斯、二世多称引此语。”(按,指“茅茨不翦”数语。明·焦竑《韩非子品汇释译》谓为明·王慎中语。明·归有光《韩非子汇函》则谓赵定宇语。)
明·杨升庵:“二语毒。”(按,二语指“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
【总案】前二段言衣食住居,此段逐渐转入权势地位,处处以古今实异作比照。古天子不如今县令,说明社会发展,世俗变异。苦水遗水、饥穰二喻,说明财富的多寡、权势的轻重,决定古今的辞让争夺与否,因而应从财富、权势——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着眼而施政,所以得出“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注重变化的“事”的结论。此段文字有显明对比,波澜多姿的比喻,比喻中又有对比,用笔透爽劲健,取喻切实。叙尧、禹语,精洁形象,五“非”字句否定短促,反复层层阐明事理,句句着力,无一松懈,而逼出末句的结论。
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①,地方百里②,行仁义而怀西戎③,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④,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⑤。荆文王恐其害己也⑥,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⑦,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⑧,非道也。”乃修教三年⑨,执干戚舞⑩,有苗乃服。共工之战(11),铁铦短者及乎敌(12),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13)。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14)。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15)。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16),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17)。”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18)。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19)。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20)。去偃王之仁(21),息子贡之智(22),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23),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注释】①丰:在今陕西户县东北,沣水以西。镐(hao音号),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以东。周文王从岐山周原迁于丰:武王又从丰迁于镐。②方:方圆,指面积。③怀:感化。西戎,周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④徐偃王:周穆时徐国的国君。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汉东:汉水以东。⑤割地:纳地结交。⑥荆文王:即楚文王。荆:楚的别称。⑦有苗:苗,三苗,古代长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有:专有名词词头,无义。⑧上:通“尚”,崇尚。⑨修教:修治教化,推行德教和精神感化。⑩干:盾牌。戚:斧类兵器。把用于作战的兵器而用作舞蹈的道具,这是德化的一种形式。(11)共工:古史传说中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12)铦(xian音先):铁锸一类的武器。手:于,被。(13)备:指措施。(14)争于气力:在力量上较量。(15)子贡:孔子的学生,长于辩说。(16)辩:说得巧妙。(17)斯:此。(18)去:距离。门:指都门。界:国界。(19)削:削地,土地被割夺。(20)所以:用来。持:主持,管理。(21)去:弃。(22)息:废止。(23)循:依,用。敌:抵抗。万乘(sheng音剩):万辆兵车,指兵力强大的国家。
【今译】古时周文王居处丰、镐之间,土地面积不过一百平方里,施行仁义而感化西戎,于是称王天下。徐偃王居处汉水以东,土地面积五百平方里,施行仁义,纳地朝奉徐国的有三十六个国家。楚文王担心徐国强大而威胁自己,就发兵讨伐徐国,于是消灭了徐国。所以周文王施行仁义而称王天下,徐偃王施行仁义而丧失徐国,可见仁义适用于往古而不适应于当今。所以说:时代不同,事情就要随着变化。在舜的时代,有苗民族不服从管辖.禹要去讨伐。舜说:“不行。我们崇尚道德不充分而动用武力,这不合乎正确的原则。”于是修治教化,推行德教和精神感化三年,拿着作战的兵器“”戚去跳舞,有苗才臣服。到了共工作战的时候,武器短的被敌击中,铠“甲”不坚固的身体被伤。这说明拿着干戚跳舞去进行教化的办法,只适用古代而不适用现代。所以说:情况变了,措施就要相应改变。上古时在道理上竞争,中古时在智谋上角逐,当今则在军事力量上较量。齐国将要攻打鲁国,鲁国派子贡游说齐国。齐人说:“您的话不是不动听,但我们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那一套话。”于是发兵讨伐鲁国,在距离鲁国国都城门十里为国界。所以徐偃王施行仁义而徐国灭亡,子贡依靠智谋巧辩而鲁国被侵削。由此说来,仁义、辩智都是不能用来管理保全国家。抛弃徐偃的仁义,废止子贡的辩智,用徐国、鲁国的兵力抵抗强大的国家,那么齐国、楚国的欲望就不能在徐国、鲁国得到实现。
【集评】明·焦竑《韩非子品汇释评》:“王荆石曰:转折轻捷,议论最切事情。”(按,指“当尧之时”一节。)
明·张宾王曰:“园转变化,百出百(“百”,疑当作“不”。)穷,而条理秩如独丝。文彩扶疏,气势蓬勃。”(见明·归有光《韩非子汇函》)
【总案】开头至此四段为全文第一部分。逐段由古而论及今,备言古今变化不同,“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看法贯穿前后。此段分三层专从持国备略阐发,“世异则事异”一层,“事异则备变”一层,以气力持国一层,全以治国史事为论据。文字较前舒缓园转,但气势蓬勃,议论透辟,昭然若揭。引人思索守株不仅无兔可待,反而幡然有害,去仁息智,强化气力,则是唯一治国途径。
夫古今异俗①,新故异备②。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③,犹无辔策而御悍马④,此不知之患也⑤。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⑥,则视民如父母⑦。何以明其然也⑧?曰:“司寇行刑⑨,君为之不举乐⑩;闻死刑之报(11),君为流涕(12)。”此所举先王也(13)。夫以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推是言之(14),是无乱父子也。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15),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16),君虽厚爱,奚遽不乱(17)?今先王之爱民(18),不过父母之爱子(19),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遽治哉?且夫以法行刑(20),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21),非以为治也(22)。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胜其法(23),不听其泣(24),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
【注释】①俗:习俗,指社会情况。②备:设备,政治措施。③急世:急剧变动的时代。④辔策:马缰绳、马鞭子。悍马:烈马。⑤知:通“智”。⑥天下:指天下一切人。⑦如父母:象父母看待子女一样。⑧明:证明。然:这样。⑨司寇:古代掌管刑狱的高级官员。⑩举乐:奏乐。(11)报:判决。(12)此引语数句撮举儒家之行事。(13)举:称举。(14)推是言之:从这点推论说。(15)先:超过。父母:指父母锤爱。(16)见:同“现”:表现。(17)奚:何。遽:即,就。(18)今:如果。(19)不过:不超过。治:指家庭和睦。(20)且:况且。夫:那种。(21)效:显示,表示。(22)以为:用来作为。(23)胜:先,重视。(24)听:顺。
【今译】古代和现在的社会情况不同,新旧时代的政治措施有异。假如想用宽大和缓的仁政来治理急剧变动时代的民众,犹如没有缰绳和马鞭而去驾驭烈马,这是不明智的祸害。现在的儒家、墨家都称颂先王爱天下的一切人,看待民众就象父母看待子女一样。拿什么来证明是这样的呢?儒家说道:“司寇行刑时,国君为此而不奏乐;闻听到死刑的判决,国君就为之流泪,这就是儒墨二家所称举的先王。他们认为君臣关系如果做到象父子一样,那么国家一定得到治理,从这点推论说,天下应当没有不和睦的父子。从人的感情看,没有能超过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了,父母都爱子女而家庭未必和睦,虽然非常锺爱,怎么就能不忤逆?如果先王爱民,不能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儿女未必不忤逆,那么民众怎么就一定能治理得好呢?再说按法律执行刑罚,君主却为之流泪,以此表示仁爱,这是不可以用来治国的。同情流泪不愿行刑,这是仁爱,然而不能不施刑,这是法度。先王把依法行刑放在首位,而不顺着慈善的心肠去废法,那么仁慈不能用于治国的道理也就十分清楚了。
【集评】明·孙月峰:“总是尚法意,中分三节。(见明·门无于《韩非子集评》)
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谓以缓政治乱民句是“至透之论。”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第二段,又以古今起论。”
又:“不知时务,此一篇骨子。”
又:“‘未必治’、‘奚遽治’、‘非以为治’、‘不可以为治’,叠下‘治’字,亦法。”
【总案】此段写法与前有异,先以“古今异俗”二句承住上文,遽接此前文论点,用乱民悍马之喻,进而推论治国当“胜其法”。以下则就“治”——从家庭的父子的和睦“治”到民之治,推衍出一节波折绵密的比较分析,末了在仁与法的矛盾中,取法去仁,以示乱世当用严法,仁义不足治国。
且民者固服于势①,寡能怀于义②。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③,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④。盖贵仁者寡⑤,能义者难也。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⑥。鲁哀公⑦,下主也,南面君国⑧,境内之民莫敢不臣⑨。民者固服于势,势诚易于服人。故仲尼反为臣而哀公顾为君⑩。仲尼非怀其义,服其势也。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11)。今学者之说人主也(12),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13),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14),此必不得之数也(15)。
【注释】①固:本来。②怀:感化。③修行:修养德行。明道:弘扬道德。游海内:周游天下。④说:通“悦”。为服役者:为他效劳的人,指孔子的学生。⑤盖:发语词。贵:看重。⑥一人:指孔子。⑦鲁哀公:春秋、战国之际的鲁国君主。⑧南面:古代国君临朝南向而坐,以示尊贵。君:君临,统治。⑨臣:臣服,服从。⑩顾:反而。(11)乘:凭借。(12)学者:指儒家。(13)必及:一定达到。(14)凡民:平凡百姓。列徒:指孔子的众多学生。(15)得:得到,实现。数:术、方法。
【今译】况且民众本来就屈服于权势,很少能被仁义所感化。孔子是天下的大圣人,修身律己而周游天下,全天下悦慕他的仁、赞美他的义而愿为他效劳的只有七十人,而真正仁义的人只有孔子一个。鲁哀公是个不高明的君主,南面称君,统治鲁国,国内的老百姓没有一人敢不服从。老百姓本来屈服于权势,权势确实容易制服人,所以孔子反而为臣而鲁哀公反倒为君。孔子不是为鲁哀公的义所感化,而是屈服于他的权势。所以根据义,孔子不会臣服于鲁哀公,而凭借权势,哀公就可以使孔子臣服。现在的儒家学者进言君主,不依仗必胜的权势,反说致力于仁义就可以称王天下,这就是要求君主一定做到象孔丘那样,而把世上的平民百姓都当成孔子的门徒,这是一定不能实现的办法。
【集评】民国·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谓前段,“以不肖子之不受治于父母,喻仁爱之不可为治,是第一层。以泣罪之不能废刑,见仁爱之不足为治,是第二层。”又谓此段,“以海内好仁义者寡,见仁爱不可为治,是第三层。以仲尼之臣服哀公,喻仁反见屈于势,以见仁爱之不足为治,是第四层。”
【总案】此段以好仁者的多寡,权势移人的轻重,正反两方面,阐明“仁之不可以为治”。两层都以孔子为例,处处都以对比见意。与上段合观,把一个观点从不同角度论述得透晰,于悬珠的比较显示立论的正确无疑,韩子论文的这一显著特色,体现在善于多方面地选择比较的对象。
今有不才之子①,父母怒之弗为改②,乡人谯之弗为动③,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④;州部之吏⑤,操官兵⑥,推公法⑦,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⑧,峭也;千仞之山,跛样易牧者⑨,夷也⑩。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11)。布帛寻常(12),庸人不释;铄金百溢(13),盗跖不掇(14)。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15)。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16);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17),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18)。
【注释】①不才:不成器。②弗:不。③谯(qiao)音俏):同“诮”:责骂。④胫毛不改:腿上的毛也不改变一根,指丝毫不改变。⑤州部:地方基层行政机关。⑥推:推行。⑦官兵:官府的兵器。⑧楼季:魏文侯之弟,善于攀登跳跃。逾:跨越。⑨跛牂(zang音脏):跛脚的母羊。⑩夷:平坦,指坡度平缓。(11)峭:严峻。(12)寻常:八尺为寻,两寻为常。(13)铄(shuo音硕):熔化。溢:通“镒(yi音益):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说二十四两。(14)跖:春秋末奴隶起义领袖。掇(duo音多):拾取。(15)必其诛:坚决执行刑罚。(16)利之:以之为利,认为它有利。(17)一:统一,一致。固:固定不移。(18)不肖:德才不好的人。
【今译】假如有个不成器的子弟,父母怒责他而不因此而改过,乡里的人责骂他,也不因此而动心,师长教诲他,也不因此而改变过失。父母的爱护、乡邻的品德,师长的智慧这三类一起施加在他的身上,然而他始终不被触动,丝毫也不改变。州部地方官吏,拿着官府的兵器,推行公家法制,搜查坏人,这样他才有所恐惧,变恶为善,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父母的爱护不能用来教育子弟,必须有待于州部官吏的严刑约束,人民本来受到仁爱而骄纵,遇到威势就伏贴听从。因此,不高的城墙,象楼季那样善于攀登的人也不能越过,因此它太险峻了;很高的山,跛脚的母羊却能容易地放牧到山上,那是因为山势平坦的缘故。所以明智的国王严峻地执行刑罚。数尺布缎,普通人不愿意丢弃,百镒溶化滚沸的黄金,任何强人都不敢去拾取。如果没有必然遇到的危害,小的东西也不肯抛弃;一定会烧手时,就连很多金子也不敢去拿。所以明智的君主坚决地执行刑罚。因此施行赏赐没有比得上厚重而信实,使人民有利贪图;执行刑罚没有比得上严峻而坚决,使人民有所畏惧;制定法度没有比得上彼此一致而固定,使人民容易知晓。所以君主施行恩赏不随意改变,执行刑罚不会有赦免,给予奖赏时辅加荣誉,实施刑罚时随即加上恶名,那么贤能的人和庸劣的人都会谒尽全力去办事。
【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楼季跛牂’、‘布帛寻常’等语,李斯数称引谏二世。”
又:“喻中喻皆畏法之喻。”
宋·陈后山:“喻最迫切,韩子刑名之说,此其最胜矣。”(见《韩非子品汇释评》)
明·张宾王:“看其脱胎换骨之妙。”(按,指“赏莫如厚”一节与上文语意转换。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倍赏必罚,而法固。真个良术,韩子主脑在此。”
【总案】韩非《内外储》、《说林》多举事例作喻。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说“韩非著博喻之富”。在他的论文中这个特色也很显明,如此段先设不才子比喻,立骄爱听威之论。再以楼季跛牂的妙喻说明峭法严刑以证前论。复又从前喻生出布帛铄金的比喻,由严刑而论及厚赏。喻喻环扣,喻中生喻。又用对比把每个比喻组成两个对立体,安排严密紧凑。一连串比喻作为论据,不仅说理清楚,而且干净利落,使文章增色不少。抉剔世情,真切通俗的博喻显示切中隐微的思想识力和辩悍凿凿的风格。
今则不然。以其有功也爵之,而卑其士官也①;以其耕作也赏之,而少其家业也②;以其不收也外之③,而高其轻世也④;以其犯禁也罪之⑤,而多其有勇也⑥。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缪也⑦,故法禁坏而民愈乱。令兄弟被侵⑧,必攻者⑨,廉也⑩;知友被辱,随仇者(11),贞也(12)。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人主尊贞廉之行,而忘犯禁之罪,故民程于勇(13),而吏不能胜也(14)。不事力而衣食(15),则谓之能;不战功而尊(16),则谓之贤。贤能之行成,而兵弱而地荒矣。人主说贤能之行,而忘兵弱地荒之祸,则私行立而公利灭矣(17)。
【注释】①卑:鄙视。士官:即仕官,做官。士:通“仕”。②少:轻视。③收:收用。处:疏远。④高:推崇。轻世:轻视世间荣辱。⑤犯禁:触犯禁令。⑥多:赞美。⑦悖(bei音备):违背。缪:通“谬”,谬误:矛盾。⑧今:如果。⑨攻:指还击。⑩廉:方正,刚直有棱角。(11)随仇:随即报仇。(12)贞:正直忠贞。(13)程:通“逞”。(14)胜:制止。(15)事力:指从事农耕劳动。(16)不战功:不作战立功。(17)私行:谋私利的行为。
【今译】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国君因士人有功赐封爵位,却鄙视他做官;因农人耕作施予奖赏,却看不起他经营家业;因隐士不愿意被录用而疏远他,却推崇他轻视世间荣辱;因游侠触犯禁令而责罚他,却赞美他有勇气。国君给予臣民的毁誉和赏罚互相矛盾,所以法律禁令被破坏,而民众越发混乱。自己的兄弟如果被人欺凌,一定进行反击,这人就被称为方正刚直;知己的朋友受到侮辱,随即报仇,这人就被称为正直忠贞。方正忠贞的品行既成,君主的法令就遭到违犯。君主尊重这种忠贞、方正的道德,而忘记了他们违反法禁的罪过,所以人们逞勇犯禁,而官吏不能制止。不从事耕作而衣食无缺,就称为有才能;不作战立功而地位尊贵,就称为有贤德。这种“贤能”一经行成,而国家就兵力削弱、土地荒芜。国君喜欢“贤能”的品行,反忘掉兵弱地荒之祸,那么谋私利的行为得到树立,而国家利益却遭到毁灭。
【集评】晋·郭子玄曰:“此说当世法禁之丧,极切时弊。”(按,指“有功爵之”数句。见《韩非子品汇释评》。)
【总案】此前所有文字,可以说是“五蠹”的题前语,此段为枢扭,渐渐说到题目上来。“今则不然”,断然语领起,由前文的理性论述,转至对当世时弊的揭示分析;赏罚悖谬则法禁败坏,人主不察则兵荒地弱。“私行立而公利灭”,峻峭语结束。此段文字不尚文采,不涉比喻,但风神凛然,于素朴见其峭深。“论事入髓,为文刺心”(门无子《刻韩子迂评跋》),读来使人“心骇而神功”(张鼎文《校刻韩非子序》),气力光焰,逼人眉宇。
儒以文乱法①,侠以武犯禁②,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③,而诸先生以文学取④;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⑤。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⑥,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⑦。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⑧,其父窃羊而谒之吏⑨。令尹曰⑩:“杀人(11)!”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12),报而罪之(13)。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14)。鲁人从军战,三战三北(15)。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16)。”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17)。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18)。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19),而求致社稷之福(20),必不几矣(21)。
【注释】①文:文献、礼乐。②侠:游侠,即带剑者。③离:通“罹”,触犯。④先生:儒家学者。取:取用,做官。⑤私剑:不守公法而仗剑行凶。养:供养。⑥趣:通“取”。⑦黄帝:即轩辕氏,据传是原始社会最早的部落联盟首领。⑧直躬:人名,据说因正直而得名。⑨谒:告谒,告发。⑩令尹:楚国最高官职,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11)之:他,指直躬。(12)直:正直,指忠心。曲:违逆。(13)报:判决。(14)暴子:逆子。(15)北:败北,败逃。(16)莫之养:没有人供养他。(17)举:称扬。上:通“尚”,崇尚。(18)赏:赏识,赏誉。(19)匹夫之行:个人谋私利的行为。(20)致:获得。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21)几:通“冀”,希望。
【今译】儒生以诗书礼乐搅乱国家法度,游侠自持武勇违犯公家法禁,然而国君对他们都给予礼遇,这就是国家混乱的缘故。凡触犯法律的人应处以罪刑,但许多儒家学者却凭文献经典而被录用;凡违犯法禁的人要处以刑罚,但成群游侠却不遵守法令仗剑行凶反被供养。因此,法令所反对的,君主却加以任用;官吏要处罚的,君主却加以供养。法令和任用,官罚和君养,这四种情况相互违反,而无固定准则,即使有十个励行法治的黄帝也不能治好国家。所以,对讲究仁义的人不应该称赞,称赞了就有害于耕战之功;对精通文献经典的学者不能任用,任用了就要扰乱法治。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向官吏告发。令尹说:“杀掉直躬。”认为他对君主虽然忠心,而对父亲却忤逆不道,因而把他判处治罪。由此看来,对于国君是忠直的臣子,对于父亲则是不孝的逆子。有个鲁国人随从国君作战,三战三次败逃。孔子问他败逃的原故,回答说:“我有年老的父亲,如果自己战死就没有人来奉养他。”孔子认为他的败逃是出于孝顺,称扬而推崇他。由此看来,对于父亲是孝子,对于国君就是逆臣。所以杀了直躬,楚国的坏人活动就没有人向官吏报告,孔子赞赏逃兵,鲁国人就容易投降敌人和临阵脱逃。君上和下民的利益是这般的不同,君主在推崇个人谋私利的行为时,又去谋求获得国家的利益,一定是没有成功的希望。
【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以前说儒,此处又添出侠来。”(《韩非子品汇释评》谓为宋·刘须溪语。)
又:“二段皆喻不可以私行害公法。”(按,“二段”指直躬、鲁人两节。明·归有光《诸子汇函》谓为明·孙矿语。)
明·姜宝:“二段皆喻不可以私行害公法。说得痛切精神。”(见《韩非子品汇释评》)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开头“二句提起。”
“此亦至理之语。”(按,指“法之所非,君之所取”数语。见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
【总案】儒家被韩非认为是无益于耕战、乱法败国的最大蠹虫,故作为重点批判对象。远古不可为期,仁义不可为治,从开头写来,一路蜿蜒,层层无不为此立案,至此段方点出“儒”字。首二语豁然劲悍,铸造名句,“立片言以据要”。直躬、鲁人两喻置于归谬法推理中以说明仁义害功,以此求社稷之福,无异于南辕北辙。内在的逻辑力量,凝聚成壁垒森严,务摧敌锋之势。以上是第二部分,说明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仁义不足治国,并批判国君爱儒养侠的风气。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①,自环者谓之私②,背私谓之公③,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仁义而习文学④。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⑤;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有政如此⑥,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⑦,而信兼爱之说⑧;坚甲厉兵以备难⑨,而美荐绅之饰⑩;富国以农,距敌恃卒(11),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12)。举行如此(13),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14),所利非所用(15),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16),而游学者日众(17),是世之所以乱也。
【注释】①苍颉(xie音协):一作仓颉:传说为汉字的创造者。书:指文字。②环:通“营”,打算。③私的本字为“厶”。自相环绕:象征为自己打算。韩非认为构成“公”的“八”是违背的意思。违背“厶”就是“公”的含义。④见:被。⑤受事:接受官职。⑥政:政治。⑦拔:攻克。⑧兼爱:厚作“廉爱”,据日人太田方《韩非子翼毳》校改。⑨厉兵:磨利武器。厉:通“砺”。难:危难,指战争。⑩荐绅:官吏上朝插手版于衣带,因指士大夫有官位的人。此指宽袍大袖的儒服。荐:通捂,插。绅:宽大的衣带。(11)距:通拒。(12)属:类。(13)举行:举动,指政治措施。(14)介士:披甲的兵士。(15)所利:给予利益的人。(16)服事:服役。简:怠慢。(17)游学:指游侠和学士。
【今译】古时候苍颉造字,把为自己盘算的称作私,违背私的称作公,公私相互对立,那是苍颉本来就知道的了。现在认为公私利益相同,这是不深入观察的毛病。然而为一般平民着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修养仁义、习治文献经典。仁义修养好了就被君主信任,被信任就可得到官职。文献经典钻研好了就可做高明的老师,做高明的老师就显达荣耀,这就是一般人的好处。然而这样就使没有功劳的人却接受官职,没有封爵的人却显达荣耀,如果有这样的政治存在,那么国家必定混乱,君主就必定危险。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是不可并存的。斩杀敌人的应该受赏,但又大力推崇仁慈惠爱的行为;攻克城池的应该受封爵仕禄,但同时相信兼爱的学说。坚固铠甲磨利兵器以防备战争,但又儒者的宽袍大袖;富裕国家凭借农夫,抵抗敌人依恃兵士,但又看重那些文学之士。废弃敬上畏法的人民,反而豢养游侠杀人行凶之徒。如果国君的政治措施都象这样,想要国治兵强是不能做到的。国家太平时豢养儒生和侠客,战祸临头却使用甲兵战士,平时国家给予利惠的人,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国家所要用的人,却得不到应给予的利惠。因此从事耕战的农夫和战士怠慢自己的工作,而游侠和儒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
【集评】明·赵定宇:“苍颉制字说起更妙,乃无中生有。”(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
晋·支道林:“刘氏云:黄老之法,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韩非之论,诋“駮”浮□,法制无私,而名实相称,故曰‘归于黄老’。”(见《韩非子品汇释评》)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提‘公’‘私’字以警醒。”
又:“用二‘然则’字转去。”(按,指“然则为匹夫计”、“然则无功而受事。”)
又:“一句主眼。”(按,指“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
【总案】此段要在说明既重耕战之士,就不能同时看重儒侠,二者并用则国乱主危,“治强不可得也”。信手拈来看似与治国大略无关的苍颉造字,先立“公私相背”之论。“然则为匹夫计者”,暂舍所论,借言儒侠私美,以便树的待矢。“然则无功而受事”,大势复又一转,回抱前文,转身发矢。经过一番抑扬伸缩,愈见“不相容之事,不两立”论的确凿。再从五个方面,反复阐明兼用耕战之士与儒侠,那么“世之所以乱”,就是推行这个政策的人必食的恶果。此段多用顶真句式和递进连词“则”字与转折连词“而”字,语气连锁而又有波澜。
且世之所谓贤者,贞信之行也①;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②。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知也③。今为众人法④,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⑤。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⑥,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⑦。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今所治之政,民间之事,夫妇所明知者不用⑧,而慕上知之论⑨,则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若夫贤良贞信之行者⑩,必将贵不欺之士(11);贵不欺之士者,亦无不欺之术也(12)。布衣相与交(13),无富厚以相利(14),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今人主处制人之势(15),有一国之厚(16),重赏严诛,得操其柄(17),以修明术之所烛(18),虽有田常、子罕之臣(19),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20)?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内之官以百数,必任贞信之士,则人不足官(21)。人不足官,则治者寡而乱者众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22),固术而不慕信(23),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注释】①贞信:忠贞诚实。②微妙:深秘玄妙。③上智:最聪智的人。④法:规范。⑤识:知,了解。⑥务:求。粱肉:泛指精美饭食。⑦短褐(he音贺):粗布短衣。文绣:刺绣的盛服。⑧夫妇:指一般男女,即百姓。⑨知:通“智”。⑩若夫:至于。贤:看重。(11)贵:看重。(12)术:办法。(13)布衣:指平民。交:结交。(14)富厚:财富。利:资助。(15)处:占处,据有。(16)厚:即富厚。(17)得:能。柄:权柄。(18)修明:高明。术:使用、驾驭群臣的手段。烛:洞察。(19)田常:即田成子,又称陈成子、陈恒,齐国大臣。前481年,他发动政变,杀掉齐简公,专擅国政。子罕:即皇喜,任过宋国司城。曾劫持宋君。执政跋扈。(20)奚待:为什么等待。(21)人:指“贞信之士”。不足官:不足官职需要的人数。(22)一法:专一地用法。(23)固术:坚定地用术。
【今译】况且社会上所认为的贤能,是指忠贞诚实的行为;所认为的智能,指精奥玄妙的言论。精奥玄妙的言论,智慧极高的人都难以懂得。现在作为民众应遵守的法令,用的是智慧极高的人都难以弄懂的精奥玄妙的言论,那么民众当然无法了解它。所以粗劣的饭食尚填不饱肚子的人不追求精美的盛宴,粗布短衣都不完整的人不奢望文彩锦绣的盛服。治理社会的大事,紧要攸关的事还不能办好,那么从缓的事就更不需要考虑了。现在所治理的政事,凡属于民间常事,一般普通民众都明白易知的事不去推行,却偏偏羡慕那高上智慧的言论,这对于治国之道正好相反。所以精奥玄妙的言论,并不是民众所需要的。至于看重忠贞诚实的行为,一定会推崇不搞欺诈的人;不搞欺诈的人,其实也没有使人不搞欺诈的办法。平民相互结交,没有财富以相资助,也没有威权势力来互相恐吓,所以才寻求不欺骗的人。现在的君主占据统治人民的权势,拥有全国的财富,对于重赏严诛,能掌握大权,用高明的治术洞察一切,即使有田常、子罕这样的臣子也不敢欺骗国君,为什么要等待忠诚不欺的人呢?现在忠贞诚实的不满于十,而国内的官职要按百来计算,一定要任用忠诚的人,那么能做官的人不足于官职需要的人数。能做官的人太少,那么治理的人少而乱法的人多。所以英明君主的治国原则,专一地推行法治而不追求智能,坚定地施用术略而不崇尚诚信,因此法治不会败坏,而官吏也无所施其奸诈。
【集评】宋·楼盼:“微妙之言,愈读愈有奇。”(见《韩非子品汇释评》)
明·茅鹿门:“微妙之言。”(按,指“糟糠不饱者”三句。)
明·唐荆川:“‘重赏严诛’即上‘富厚相利’、‘威势相惧’,是脉络贯通处。”(以上两条均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
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舍势舍术,徒恃彼言,必为所欺。《外储》云:‘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也。’”
【总案】《史记·韩非传》说韩非文章“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并全录《说难》一篇。司马迁对法家人物无多好感,但对韩非及其文极为同情和推赏。韩子文“切事情”的特点,于此段可见一端。论切近之事,举切迫之喻,用切实平淡之语,三者熔为一炉。后半言人主处势、修术,舍弃智信,以术察奸,则法不败,是韩非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现。“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这在“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恩格斯语)的以兼并而求统一的战国末期,倒不失为一句大实话,大概只有象韩非这样不爱掩饰的人才能道出。
令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①;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焉②。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③,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④,故智士退处岩穴⑤,归禄不受⑥,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何也?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⑦。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官之法者家有之⑧,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⑨,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⑩,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11)。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必禁无用(12)。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13)。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14)?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15)。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
【注释】①说:通“悦”。当:恰当。②美其声:欣赏他的虚名。责:求。功:办事的功效。③谈言者:长于辞令的人。辨:通“辩”。周:切合。④行身者: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人。行:修。为高:标榜清高。⑤退处:隐居。⑥归禄:归还君主给他的俸禄。⑦术:道。⑧商、管:商鞅和管仲。他们都主张奖励农耕,发展生产。法:指法令之书。⑨兵:指军事。⑩孙、吴:孙指春秋时的孙武,或指战国时的孙膑;吴指吴起。都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兵书。(11)被:通“披”。(12)无用:指无用的言行。(13)上:指君主。(14)孰:谁。(15)事智:指“修文学,习言谈”的智力活动。
【今译】现在的君主对于言谈,只喜欢巧辩动听而不过问内容是否恰当;国君用人去做事,只欣赏他的虚名而不责求他办事的功效。因此,天下的众人,那些长于辞令的人专求巧辨动听而不切合于实用,所以称先王谈仁义的人充满朝廷,国政就难免出现混乱;注重道德修养的人,竞相标榜清高而不合于实际的功效,因而智士隐居深山,归还所赐给的俸禄而不愿接受,而国家的兵力难免要削弱,国政仍难免于混乱,这是什么原故呢?人民所称赞的,主上所尊重的,都是使国家混乱的办法。现在全国的人民都议论治国大事,收藏商鞅、管仲的法家著作的,家家都有,然而国家越发贫困,这是由于谈耕种的人多,而拿锄头的人少;全国都议论军事,收藏孙子、吴起的军事著作的,家家都有,但国家战斗力愈弱,这是由于谈战争的人多,披甲作战的人太少。所以英明的君主使用他们的力气,而不听他们的谈论;奖赏他们的功劳,坚决禁止无用的言谈。所以民众竭尽死力听从君主。耕地耍用力气很为劳苦,而百姓愿意耕种,他们说:可以因此富有。战争是很危险的事,然而百姓肯去打仗,说:可以因此显贵。现在研治文献经典、研习言谈辞令的人,没有耕种的劳苦而享有富贵,没有作战的危险而据有尊贵的地位,那么人们谁不愿这样做呢?因此许多人从事智力活动而极少的人从事耕战。从事智力活动的人多了,法治就会败坏;从事耕战的人少了,国家就会贫弱: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
【集评】宋·杜希逸:“按李斯之文,为绝品上乘之文,其在先秦号称第一也。然二世、李斯皆能称引《韩子》。当时百家之书尽火,而何《韩子》独存?意其为法律之书,故亦不去也。惜乎韩子以至妙之文,怀不仁之术,而投诸不令之朝,宜其为人以谗谮死也。”(见明·陆可教《韩非子玄言评苑》)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不免于乱’、‘不免于弱’,共警句。”
又:“句法劲道。”(按,指“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
又:“‘富之实’、‘贵之尊’,下字清莹。”
【总案】战国末期充满了纷乱扰攘,韩非以救世者的激切,以全副精神注视现实。此段就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理性的精彩描绘,指出君主“不责其功”,趋世者就“不周于用”,上有所好,下必风行。只有用富贵导致人们虽危不避、虽劳不惮地披甲执耒,才能避免兵弱政乱国贫的危险。用语造句遒劲迫切,语意挺硬激切,一怀救世心思愈论愈急地布列纸面。一个心眼替君主盘算设想,裸露出韩非的思想个性和气质。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①,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悍②,以斩首为勇③。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④,动作者归之于功⑤,为勇者尽之于军⑥。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⑦。既畜王资而乘敌国之衅⑧,超五帝侔三王者⑨,必此法也。
【注释】①书简:书籍。②捍:通“悍”,强悍。③斩首:杀敌。④轨:符合,遵从。⑤动作者:指劳作的人。归:归属功,指农耕。⑥尽:尽力。⑦王资:称王的条件。⑧畜:通“蓄”,积累。承:乘。衅(xin音信):缝隙:引申为破绽,弱点。⑨五帝:一般指古史传说中的黄帝、颛顼(zhuanxu音专虚)、帝嚳(ku音酷)、尧、舜。侔(mou音谋),相等。三王,三代之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三代开国君主。
【今译】所以在英明君主统治的国家,不用文献典籍而以法令为教材;禁绝宣扬先王的言论而以官吏为师,制止游侠的凶悍妄动而鼓励杀敌立功的勇敢行为。这样,全国的民众,那些长于辞令的人必须遵守法令,从事劳作的人必须尽归于农耕,凡是有勇力的人都把勇力用于作战。因此太平时人民努力生产而国家财力殷富,有战争时人民勇于杀敌而兵力强盛,国富兵强,这就是称王的资本。已经积累了成就王业的条件,再利用其他诸侯国的弱点,那么超过五帝,赶上三王,必定是这种法制了。
【总案】前段主要讥切时事,反面驳论土风;此段设计筹划,正面立论王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韩非法治思想的重要结晶。语虽无多,而气势鼓动,坚毅雄迈,以一副高蹈阔步昂首远视之貌,收束了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进一步分析儒侠对国家的危害,倡导重视耕战之民,王者之业则指日可待。
今则不然,士民纵恣于内①,言谈者为势于外②,外内称恶③,以待强敌,不亦殆乎④!故群臣之言外事者⑤,非有分于从衡之党⑥,则有仇雠仇之忠⑦,而借力于国也。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⑧: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⑨,则举图而委⑩,效玺而请兵矣(11)。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事大为衡(12),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伐大未必不有疏(13),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忘地败军矣。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士官于内(14);救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15)。事成,则以权长重(16);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之听说于其臣(17),事未成则爵禄已尊矣;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矰缴之说而侥幸其后(18)?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19)。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当否之言,而诛罚不必其后也(20)。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可贵于外(21),内政之有也(22)。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23),则不至于治强矣。
【注释】①士民:此主要指儒生游侠。②言谈者:指在各国之间游说的纵横家。为势于外,借敌国力量造成自己权势。③称:举,行。④殆:危险。⑤外事:指外交。⑥分:份,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属于。从衡,即纵横,指合纵、连横。⑦雠,通“仇”。忠,通“衷”,心思。⑧事,侍奉。⑨实,指实惠。⑩图,国家地图。委,交付。(11)效玺,指献出君主的印章,表示臣服。(12)为,参予。(13)乾道本“伐”作“交”,王焕镳《韩非子选》说:“按上文云‘不救小而伐大’.救小与伐大并言,此处亦当作‘伐大’,疑‘交’、‘伐’二字形近致误。”今据改。(14)士官,仕官,扬谋取官职。(15)私家,权门豪族。(16)长重,长期受到重用。(17)说,议论。(18)矰缴(zengzhuo音增灼),带有细绳的射鸟箭。矰缴之说,比喻用来猎取功名富贵的夸夸其谈。(19)以,因为。(20)其后,事后。(21)责,求。(22)有,取得。(23)事智,用智。
【今译】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儒侠在国内为所欲为,纵横家在国外造成自己的势力,他们内外作恶,以此对付强大的敌国,不是很危险吗?所以那些议论外交大事的群臣,不是有属合纵或连横的一党,就是对某国有了私仇,想借国内的力量进行报复。所谓合从就是联合几个弱国攻击一个强国;所谓连衡就是侍奉一个强国以攻击弱国:这都不是安邦定国的办法。现在凡是主张连横的臣子,都说:“不侍奉大国就会被侵略而遭受祸害。”侍奉大国未必有实际好处,必须先献出本国的地图,呈上君主的印章来求得军事上的援助。献出地图就会地域削减,交付印章君主的名分就会降低。地域削减,国家就削弱了;君主名分降低,国政就混乱了。侍奉大国参予连横,还没有看到它的利益,却丧失了土地,搞乱了政治。凡是主张合纵的臣下,都说:“不去援救小国而攻打大国,就会失去天下各国的信任,这样国家就危险了,国家危险,君主的地位也就降低了。”援救小国未必有实惠,则需发兵去抗击大国。援救小国不一定能保存他,而讨伐大国不一定不有疏误,有疏误就会被强国所控制。出兵则军队挫败,退守则城池陷落。援救小国参予合纵,还未见到什么好处,就已丧失土地、军队受挫。因此,侍奉强国,就让那些主张连横的人借助国外权势在国内捞取官职;援救小国,就让那些搞合纵的人借助国内的权势在国外取得好处。国家利益还未树立,纵横家本人的封邑和厚禄倒先都来了。君主虽然卑弱,臣子却尊贵起来;国家土地虽然削减,权门私家却富起来了。事情成功了,他们凭借猎取的权势在国内长期受到重用;事情失败了,他们就靠获得的财富隐居起来。君主听了那些搞合纵连横的臣子的议论,事情还未成功便已有了尊爵厚禄;事情失败而不加诛罚,那么游说的人谁不愿意用猎取功名的浮夸议论在事成之先获得富贵?谁不愿意在事败之后得以侥幸免祸?所以国家破灭、君主死亡都是因为听信了那些纵横家的夸夸其谈。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由于君主不能明辨国家和私门的利益,对于适当与不适当的话不会审察,而且事败后不坚决惩罚他们。游说的人都说:“如果致力于外交事务,收效大的可以称王天下,收效小的可以获得安全。”所谓称王天下,是说能进攻别的国家;而获得安全,是说不可能被别国攻破。国家强盛,就能进攻别的国家;国家治理得安定,就不可能被别国攻破。国家治理得强盛不能求助于外交活动,只有从搞好本国内政中取得。现在不在国内施行法治措施,而把心思消耗在外交上,那么就达不到治理强盛的目的。
【集评】明·赵定宇:“以前说许多‘言谈之士’,后卒归于‘从衡’。”(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
明·归有光《诸子汇函》:“姜凤阿曰:‘详是不行法之弊为祸不浅,读之凛然’。”
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文势活活泼泼。”(按,指“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数句。)
【总案】前文批判影响巨大的儒家从仁义忠信不切实用、不使民从、无益于耕战着眼。而纵横家只在犬牙交错的诸国关系的利害指陈上奔骛,所以专就处事活动上剖析其利弊。起乎“今则不然”,笔锋一转,开拓出下文一片新天地。接用“内外”语承上启下,针线细密。顺势先以“不亦殆乎”虚晃一枪的话,引动读者注意,然后步步为营,层层说来。在具体驳斥纵横家时,先分别布列其钻营手段和观点在外交上的失利,连横“献图效玺”会导致地削、名卑、政乱,合纵以抗大国则多有疏漏而为人所制。然后指明纵横家借此以营私利,所谓“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这样看来,听用其言,国家内外都会后患无穷。束了又从“王”与“安”、“强”与“治”,两用二难推理的方式阐明“事智于外”的浮说不可用,而应在国内推行法治以求治强。首尾以未见其利而有其害一线贯穿,层层之间起结严整。“
韩非子五蠹。推荐。爱诗词网。《先秦散文·韩非子·五蠹》原文鉴赏上古之世②,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③。有圣人作④,构木为巢以避群害⑤,而民悦之,使王天下⑥,号之曰有巢氏⑦。民食果蓏蚌蛤⑧,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⑨,而民说之⑩,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11)。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12)。近古之世,桀纣暴乱(13),而鲧、禹征伐。今有抅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14),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15),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鲧、禹、汤、武之道通于当今之世者(16),必为新圣笑矣(17)。是以圣人不期修古(18),不法常可(19),论世之事(20),因为之备(2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22),兔走触株(23),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24),冀复得兔(2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26)。今欲以先王之政,当世之民(27),皆守株之类也。【注释】①蠹(du杜):蛀虫。五蠹,指当时危害社会、蛀食国家的五种人:儒家学者、言谈纵横家、游侠带剑者、逃避兵役的人、工商业者。韩非认为他们无益于耕战,应当加以清除。②上古之世:相当于原始社会的原始群时期,下文的“中古之世”相当于氏族公社时期。“近古之世,”则相当奴隶社会。③胜:制止。④作:出现。⑤构:架。⑥王(wang音旺):天下,为天下王。⑦有巢氏:传说是发明巢居的人。⑧蓏(luo音裸):此指野生瓜类。蚌蛤(ge音格),蛤蜊(li音梨)。⑨燧(sui音碎):可以钻燃取火的木材。⑩说:通“悦”。(11)燧人氏:传说发明钻木取火的人。(12)鲧(gun音滚):禹的父亲。决,疏导。渎,水道。(13)桀、纣:夏桀、商纣都是昏乱亡国之君。(14)今:如果,夏后氏之世,指夏朝。(15)殷:即商朝。商曾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故称商为殷,或殷商。(16)美:赞美。(17)新圣:新时代的圣人。(18)期:期望,羡慕。修,远。(19)常可:永远适宜的办法,指传统惯例。(20)论:研讨。(21)备:准备,措施。(22)株:露在地面的树根。(23)走:跑。(24)释:放下。耒(lei音垒):翻土农县。(25)冀:希望。(26)身:自己,指宋人。(27)先王:指尧、舜、禹、汤、武。【今译】上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多,人民不能制止禽兽虫蛇的危害。有圣人出现,用树枝架成鸟窝一样的住处以避免野兽的侵害,人民喜悦他,使他为天下之王,称他为有巢氏。人民吃的是瓜果蚌肉蛤蜊,腥臊难闻,伤害肠胃,人民多生疾病。有圣人出现,钻木取火烧熟以除腥臊气味,因而人民喜悦他。推崇他为天下之王,称他为燧人氏。中古的时代,天下发大水,鲧和禹乃疏通江河。近古时代,夏桀、商纣暴戾昏乱,商汤、周武王兴兵讨伐。在夏后氏的时代如果有人架木作巢、钻木取火,必定为鲧、禹讥笑;在殷、周时代如果有人疏通江河,必定为商汤、周武王讥笑。这样,那么如果在现在社会有人赞美尧、舜、鲧、禹、汤、武的统治方法,必定被新时代的圣人讥笑。因此,新时代的圣人不羡慕远古,不效法传统的陈规,而是研究当代的形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宋国有位耕地的人,地中有个露出地面的树根,兔子奔跑撞在树根上,碰折脖子死掉了,耕地的宋人因而放下手中的锄头而守着那棵树根,希望又得到兔,兔子当然不能再得到,他自己被宋国人讥笑。现在还想用先王的政治来治理当代的民众,就象守株待兔一样的可笑。【集评】宋·陈详道:“修古法则,滞而不通,故设为守株待兔之喻。”(见《韩非子品汇释评》)宋·吕吉甫:“自上古之世叙到殷、周,又直说到今世,见尧舜之道不可行于夏、商,世变代更已然,矧欲行古道于今时乎!总是古法不足,如苟卿‘法后王’之论是也。”(见明·陆可教《韩非子玄言评苑》)明·陈深《韩非子品节》:“主意在此”(按,指“今有美尧舜”两句。)明·张榜:“起二句来得开大骏发。”明·孙矿‘劲而多波,肆而藏骨,议论奇辩难透,是韩子之隽,昔人与《孤愤》、《说难》同称。当以今古立论。(以上两条见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文章苍古,第一段。”又:“守株之喻,千古谈柄。”【总案】越世高论,是诸子散文共有的特色。此篇是韩非子一篇大文章,前半部分每段先由古代推论,而以言当世之治。此段以上、中、近古三世灾害、食居徐徐论起,这些最切近的事实,说明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治理当今之世,必须采取新的措施,提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名论,顺手拈出“守株待兔”寓言,说明“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乃不识时变,必为新圣笑,切近事配合浅近寓言,文字古朴,不露锋芒,至段末乃“立片言以据要”,回视前文,无不缘此设论。古者丈夫不耕①,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养足②,人民少而财有余,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③。令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④。是以人民众而贷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⑤,而不免于乱。【注释】①丈夫:泛指成年男子。②事力:用力,从事耕织劳动。养:供养,衣食。③自治:自然安定。④大父:祖父。⑤倍赏:加倍赏罚。【今译】古代成年男子不耕地,草、树的果实足够吃用;妇女们不纺织,野兽的皮革足够穿衣。不从事耕织劳动,衣食供养充足。人口少而财物有余,所以百姓不争夺。因此,厚赏不推行,重罚不使用,而老百姓自然安定。当今社会,一个人有五个儿子不为多,每个儿子又生五个孩子,祖父未去世就有二十五个孙子。因此人口繁众而货物财富缺少,耕织劳累而衣食供养微薄,所以人们争夺财富,虽然加倍赏赐加重刑罚仍不免于混乱。【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每转皆从古事说起。”又:“文字不贵迂谈,须以近人情切事实为主,此文近之。”又:谓今人口众多数语,“如此推究更明爽”,“此等话头皆切事情。”明·唐荆川评此段开头:“脱胎换骨之妙。”明·杨升庵:“喻妙更明爽。”(按,指“今人有五子”数句。)(以上两条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谓“今人有五子”数句“倍蓰无数。”【总案】此段以古今人口的多寡,阐明供养财富的厚薄的变化,指出“民争”、“不免于乱”是当今社会的特点。为下文以法为教逐段立论。结构上以人口紧扣住上文衣食住居,全从经济设论,语言简明透晰。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①,采椽不斫②;粝粢之食③,藜藿之羹④;冬日“麑”裘⑤,夏日葛衣⑥;虽监门之服养⑦,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⑧,股无完胈⑨,胫不生毛⑩,虽臣虏之劳(11),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12),而离臣虏之劳也,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13)。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絮驾(14),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也(15)。夫山居而谷汲者(16),媵腊而相遗以水(17);泽居苦水者(18),买庸而决窦(19)。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20);穰岁之秋(21),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22),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23),非仁也,财多也;今之争夺,非鄙也(24),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土橐(25),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26)、论薄厚为之政(27)。故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28),称俗而行也(29)。故事因于世(30),而备适于事(31)。【注释】①茅茨:茅草盖的屋顶。翦:通“剪”,修剪。②采椽:栎木做的椽子。斫:砍削,雕饰。③粝(li音梨)粢(zi音资):泛指粗劣食物。粝:粗米。粢:谷类。④藜藿之羹:野菜汤。藜:草本植物,嫩叶可吃。藿:豆叶。⑤麑(ni音尼)裘:泛指质量差的兽皮衣服。麑:小鹿。⑥葛衣:泛指粗布衣。⑦虽:即使。监门:看门的人。服养:衣食。⑧身:亲自。锸(cha音插):锹。⑨股:大腿。胈(ba音拔):肌肉。⑩胫:小腿。(11)臣虏:奴隶。(12)去:舍弃。(13)多:赞美。(14)絮(xie音协)驾:把马套在车辕上。此指乘车。(15)薄厚:利益的大小。(16)谷汲:到山谷取火。(17)媵(lou音楼):楚国人二月间祭祀饮食神的节日。腊:周历十二月祭祀百神的节日。遗(wei音位):赠送。(18)泽:洼地。苦水:苦于水劳。(19)买庸:出钱雇工。庸:同“佣”。窦:通“渎”,水道沟渠。(20)饷(xiang音响):供给食物。(21)穰:庄稼丰收。(22)骨肉:泛指亲人。(23)易:看轻。(24)鄙:贪吝。(25)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土’当作‘士’:‘士’与‘仕’同。‘橐’与‘托’通。”土橐:仕进和依附贵族。(26)多少:指财富的多少。(27)厚薄:指权势的轻重。(28)戾(li音利):凶暴。(29)称(chen音趁):适合。(30)因:随。(31)备:设置,措施。【今译】尧称王天下时,用茅草覆屋,不加修剪,用栎木做椽,不事雕斫;用粗粮做饭,用藜叶、豆叶当菜汤;冬天穿质量差的兽皮衣服,夏天穿葛布粗衣;即使守门人的吃穿自奉,也不能比这再简薄欠缺。禹称王天下时,亲自拿着耒锹作为民众的表率,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也磨掉了,即使是奴隶的劳动,也不比这更苦。以此说来,古代人让掉王位,不过是抛弃看门人那样微薄的供养,而离开奴隶般的劳苦而已,所以古代人把天下传给别人也不值得称赞。现在的县令,一旦死后,子孙接连几代有马车坐,所以人们看重县令的位置。因此,人们在让位这件事上,可以轻易地辞掉古代的王位,却难以舍弃今天县官的职位,是因为利益的轻重不同。住在山上要到山下谷底打水的人,遇到节日,用水作为礼物相互赠送;住在低湿洼地饱受水涝灾害的人,而要雇人挖渠排水。所以,荒年的春季,就是幼小的弟弟也不给他食物;丰年的秋季,即使生疏的客人必定以食物款待。这并不是疏远同胞兄弟而反爱过路客人,是因为粮食多少不同。因此,古代人看轻财物,并非出于仁爱,而是财富丰多的缘故;现在的人争夺财富,并非品德贪鄙,而是财富太少的缘故。轻易地辞掉天子职位,并非高尚品德,而是天子的权势太小;竞争官职依附贵族,并非品德卑下,而是因为权势太大。所以圣人推究社会财富的多少,考虑权势的轻重,然后采取政治措施。因此,刑罚轻并不是仁慈,诛戮重并不是暴戾,无非适合世俗所宜而推行。所以政事随时代而变化,而一切措施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政事。【集评】宋·林希逸:“非见五蠹之民浮言乱国,遂谓《诗》、《书》不如法律,仁义不如耕战,至欲去文学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皆愤世之词也,而其流遂为焚坑之祸,而非亦不知其至此也。若其文之怪奇高妙,则西汉以后不如之远矣。”明·闵如霖:“两段事前欲严刑,后欲气力。”(按,“前”指此段,“后”指下段。以上两条见(《韩非子品汇释译》)明·孙月峰:“波澜辞采。”(按,指“山居谷饮”数句。)又:“连五‘非’字,有态。”(以上两条见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明·陈深《韩非子品节》:“李斯、二世多称引此语。”(按,指“茅茨不翦”数语。明·焦竑《韩非子品汇释译》谓为明·王慎中语。明·归有光《韩非子汇函》则谓赵定宇语。)明·杨升庵:“二语毒。”(按,二语指“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实异。”(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总案】前二段言衣食住居,此段逐渐转入权势地位,处处以古今实异作比照。古天子不如今县令,说明社会发展,世俗变异。苦水遗水、饥穰二喻,说明财富的多寡、权势的轻重,决定古今的辞让争夺与否,因而应从财富、权势——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着眼而施政,所以得出“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注重变化的“事”的结论。此段文字有显明对比,波澜多姿的比喻,比喻中又有对比,用笔透爽劲健,取喻切实。叙尧、禹语,精洁形象,五“非”字句否定短促,反复层层阐明事理,句句着力,无一松懈,而逼出末句的结论。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①,地方百里②,行仁义而怀西戎③,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④,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⑤。荆文王恐其害己也⑥,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⑦,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⑧,非道也。”乃修教三年⑨,执干戚舞⑩,有苗乃服。共工之战(11),铁铦短者及乎敌(12),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13)。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14)。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15)。齐人曰:“子言非不辩也(16),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17)。”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为界(18)。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19)。以是言之,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20)。去偃王之仁(21),息子贡之智(22),循徐、鲁之力使敌万乘(23),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注释】①丰:在今陕西户县东北,沣水以西。镐(hao音号),在今西安市西南,沣水以东。周文王从岐山周原迁于丰:武王又从丰迁于镐。②方:方圆,指面积。③怀:感化。西戎,周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④徐偃王:周穆时徐国的国君。徐国在今安徽泗县一带。汉东:汉水以东。⑤割地:纳地结交。⑥荆文王:即楚文王。荆:楚的别称。⑦有苗:苗,三苗,古代长江流域的少数民族。有:专有名词词头,无义。⑧上:通“尚”,崇尚。⑨修教:修治教化,推行德教和精神感化。⑩干:盾牌。戚:斧类兵器。把用于作战的兵器而用作舞蹈的道具,这是德化的一种形式。(11)共工:古史传说中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12)铦(xian音先):铁锸一类的武器。手:于,被。(13)备:指措施。(14)争于气力:在力量上较量。(15)子贡:孔子的学生,长于辩说。(16)辩:说得巧妙。(17)斯:此。(18)去:距离。门:指都门。界:国界。(19)削:削地,土地被割夺。(20)所以:用来。持:主持,管理。(21)去:弃。(22)息:废止。(23)循:依,用。敌:抵抗。万乘(sheng音剩):万辆兵车,指兵力强大的国家。【今译】古时周文王居处丰、镐之间,土地面积不过一百平方里,施行仁义而感化西戎,于是称王天下。徐偃王居处汉水以东,土地面积五百平方里,施行仁义,纳地朝奉徐国的有三十六个国家。楚文王担心徐国强大而威胁自己,就发兵讨伐徐国,于是消灭了徐国。所以周文王施行仁义而称王天下,徐偃王施行仁义而丧失徐国,可见仁义适用于往古而不适应于当今。所以说:时代不同,事情就要随着变化。在舜的时代,有苗民族不服从管辖.禹要去讨伐。舜说:“不行。我们崇尚道德不充分而动用武力,这不合乎正确的原则。”于是修治教化,推行德教和精神感化三年,拿着作战的兵器“”戚去跳舞,有苗才臣服。到了共工作战的时候,武器短的被敌击中,铠“甲”不坚固的身体被伤。这说明拿着干戚跳舞去进行教化的办法,只适用古代而不适用现代。所以说:情况变了,措施就要相应改变。上古时在道理上竞争,中古时在智谋上角逐,当今则在军事力量上较量。齐国将要攻打鲁国,鲁国派子贡游说齐国。齐人说:“您的话不是不动听,但我们想要的是土地,不是你所说的那一套话。”于是发兵讨伐鲁国,在距离鲁国国都城门十里为国界。所以徐偃王施行仁义而徐国灭亡,子贡依靠智谋巧辩而鲁国被侵削。由此说来,仁义、辩智都是不能用来管理保全国家。抛弃徐偃的仁义,废止子贡的辩智,用徐国、鲁国的兵力抵抗强大的国家,那么齐国、楚国的欲望就不能在徐国、鲁国得到实现。【集评】明·焦竑《韩非子品汇释评》:“王荆石曰:转折轻捷,议论最切事情。”(按,指“当尧之时”一节。)明·张宾王曰:“园转变化,百出百(“百”,疑当作“不”。)穷,而条理秩如独丝。文彩扶疏,气势蓬勃。”(见明·归有光《韩非子汇函》)【总案】开头至此四段为全文第一部分。逐段由古而论及今,备言古今变化不同,“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看法贯穿前后。此段分三层专从持国备略阐发,“世异则事异”一层,“事异则备变”一层,以气力持国一层,全以治国史事为论据。文字较前舒缓园转,但气势蓬勃,议论透辟,昭然若揭。引人思索守株不仅无兔可待,反而幡然有害,去仁息智,强化气力,则是唯一治国途径。夫古今异俗①,新故异备②。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③,犹无辔策而御悍马④,此不知之患也⑤。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⑥,则视民如父母⑦。何以明其然也⑧?曰:“司寇行刑⑨,君为之不举乐⑩;闻死刑之报(11),君为流涕(12)。”此所举先王也(13)。夫以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推是言之(14),是无乱父子也。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15),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16),君虽厚爱,奚遽不乱(17)?今先王之爱民(18),不过父母之爱子(19),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遽治哉?且夫以法行刑(20),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21),非以为治也(22)。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胜其法(23),不听其泣(24),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注释】①俗:习俗,指社会情况。②备:设备,政治措施。③急世:急剧变动的时代。④辔策:马缰绳、马鞭子。悍马:烈马。⑤知:通“智”。⑥天下:指天下一切人。⑦如父母:象父母看待子女一样。⑧明:证明。然:这样。⑨司寇:古代掌管刑狱的高级官员。⑩举乐:奏乐。(11)报:判决。(12)此引语数句撮举儒家之行事。(13)举:称举。(14)推是言之:从这点推论说。(15)先:超过。父母:指父母锤爱。(16)见:同“现”:表现。(17)奚:何。遽:即,就。(18)今:如果。(19)不过:不超过。治:指家庭和睦。(20)且:况且。夫:那种。(21)效:显示,表示。(22)以为:用来作为。(23)胜:先,重视。(24)听:顺。【今译】古代和现在的社会情况不同,新旧时代的政治措施有异。假如想用宽大和缓的仁政来治理急剧变动时代的民众,犹如没有缰绳和马鞭而去驾驭烈马,这是不明智的祸害。现在的儒家、墨家都称颂先王爱天下的一切人,看待民众就象父母看待子女一样。拿什么来证明是这样的呢?儒家说道:“司寇行刑时,国君为此而不奏乐;闻听到死刑的判决,国君就为之流泪,这就是儒墨二家所称举的先王。他们认为君臣关系如果做到象父子一样,那么国家一定得到治理,从这点推论说,天下应当没有不和睦的父子。从人的感情看,没有能超过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了,父母都爱子女而家庭未必和睦,虽然非常锺爱,怎么就能不忤逆?如果先王爱民,不能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儿女未必不忤逆,那么民众怎么就一定能治理得好呢?再说按法律执行刑罚,君主却为之流泪,以此表示仁爱,这是不可以用来治国的。同情流泪不愿行刑,这是仁爱,然而不能不施刑,这是法度。先王把依法行刑放在首位,而不顺着慈善的心肠去废法,那么仁慈不能用于治国的道理也就十分清楚了。【集评】明·孙月峰:“总是尚法意,中分三节。(见明·门无于《韩非子集评》)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谓以缓政治乱民句是“至透之论。”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第二段,又以古今起论。”又:“不知时务,此一篇骨子。”又:“‘未必治’、‘奚遽治’、‘非以为治’、‘不可以为治’,叠下‘治’字,亦法。”【总案】此段写法与前有异,先以“古今异俗”二句承住上文,遽接此前文论点,用乱民悍马之喻,进而推论治国当“胜其法”。以下则就“治”——从家庭的父子的和睦“治”到民之治,推衍出一节波折绵密的比较分析,末了在仁与法的矛盾中,取法去仁,以示乱世当用严法,仁义不足治国。且民者固服于势①,寡能怀于义②。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③,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④。盖贵仁者寡⑤,能义者难也。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⑥。鲁哀公⑦,下主也,南面君国⑧,境内之民莫敢不臣⑨。民者固服于势,势诚易于服人。故仲尼反为臣而哀公顾为君⑩。仲尼非怀其义,服其势也。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11)。今学者之说人主也(12),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13),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14),此必不得之数也(15)。【注释】①固:本来。②怀:感化。③修行:修养德行。明道:弘扬道德。游海内:周游天下。④说:通“悦”。为服役者:为他效劳的人,指孔子的学生。⑤盖:发语词。贵:看重。⑥一人:指孔子。⑦鲁哀公:春秋、战国之际的鲁国君主。⑧南面:古代国君临朝南向而坐,以示尊贵。君:君临,统治。⑨臣:臣服,服从。⑩顾:反而。(11)乘:凭借。(12)学者:指儒家。(13)必及:一定达到。(14)凡民:平凡百姓。列徒:指孔子的众多学生。(15)得:得到,实现。数:术、方法。【今译】况且民众本来就屈服于权势,很少能被仁义所感化。孔子是天下的大圣人,修身律己而周游天下,全天下悦慕他的仁、赞美他的义而愿为他效劳的只有七十人,而真正仁义的人只有孔子一个。鲁哀公是个不高明的君主,南面称君,统治鲁国,国内的老百姓没有一人敢不服从。老百姓本来屈服于权势,权势确实容易制服人,所以孔子反而为臣而鲁哀公反倒为君。孔子不是为鲁哀公的义所感化,而是屈服于他的权势。所以根据义,孔子不会臣服于鲁哀公,而凭借权势,哀公就可以使孔子臣服。现在的儒家学者进言君主,不依仗必胜的权势,反说致力于仁义就可以称王天下,这就是要求君主一定做到象孔丘那样,而把世上的平民百姓都当成孔子的门徒,这是一定不能实现的办法。【集评】民国·张之纯《评注诸子菁华录》:谓前段,“以不肖子之不受治于父母,喻仁爱之不可为治,是第一层。以泣罪之不能废刑,见仁爱之不足为治,是第二层。”又谓此段,“以海内好仁义者寡,见仁爱不可为治,是第三层。以仲尼之臣服哀公,喻仁反见屈于势,以见仁爱之不足为治,是第四层。”【总案】此段以好仁者的多寡,权势移人的轻重,正反两方面,阐明“仁之不可以为治”。两层都以孔子为例,处处都以对比见意。与上段合观,把一个观点从不同角度论述得透晰,于悬珠的比较显示立论的正确无疑,韩子论文的这一显著特色,体现在善于多方面地选择比较的对象。今有不才之子①,父母怒之弗为改②,乡人谯之弗为动③,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④;州部之吏⑤,操官兵⑥,推公法⑦,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故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⑧,峭也;千仞之山,跛样易牧者⑨,夷也⑩。故明王峭其法而严其刑也(11)。布帛寻常(12),庸人不释;铄金百溢(13),盗跖不掇(14)。不必害,则不释寻常;必害手,则不掇百溢。故明主必其诛也(15)。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16);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17),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18)。【注释】①不才:不成器。②弗:不。③谯(qiao)音俏):同“诮”:责骂。④胫毛不改:腿上的毛也不改变一根,指丝毫不改变。⑤州部:地方基层行政机关。⑥推:推行。⑦官兵:官府的兵器。⑧楼季:魏文侯之弟,善于攀登跳跃。逾:跨越。⑨跛牂(zang音脏):跛脚的母羊。⑩夷:平坦,指坡度平缓。(11)峭:严峻。(12)寻常:八尺为寻,两寻为常。(13)铄(shuo音硕):熔化。溢:通“镒(yi音益):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说二十四两。(14)跖:春秋末奴隶起义领袖。掇(duo音多):拾取。(15)必其诛:坚决执行刑罚。(16)利之:以之为利,认为它有利。(17)一:统一,一致。固:固定不移。(18)不肖:德才不好的人。【今译】假如有个不成器的子弟,父母怒责他而不因此而改过,乡里的人责骂他,也不因此而动心,师长教诲他,也不因此而改变过失。父母的爱护、乡邻的品德,师长的智慧这三类一起施加在他的身上,然而他始终不被触动,丝毫也不改变。州部地方官吏,拿着官府的兵器,推行公家法制,搜查坏人,这样他才有所恐惧,变恶为善,改变自己的行为。所以父母的爱护不能用来教育子弟,必须有待于州部官吏的严刑约束,人民本来受到仁爱而骄纵,遇到威势就伏贴听从。因此,不高的城墙,象楼季那样善于攀登的人也不能越过,因此它太险峻了;很高的山,跛脚的母羊却能容易地放牧到山上,那是因为山势平坦的缘故。所以明智的国王严峻地执行刑罚。数尺布缎,普通人不愿意丢弃,百镒溶化滚沸的黄金,任何强人都不敢去拾取。如果没有必然遇到的危害,小的东西也不肯抛弃;一定会烧手时,就连很多金子也不敢去拿。所以明智的君主坚决地执行刑罚。因此施行赏赐没有比得上厚重而信实,使人民有利贪图;执行刑罚没有比得上严峻而坚决,使人民有所畏惧;制定法度没有比得上彼此一致而固定,使人民容易知晓。所以君主施行恩赏不随意改变,执行刑罚不会有赦免,给予奖赏时辅加荣誉,实施刑罚时随即加上恶名,那么贤能的人和庸劣的人都会谒尽全力去办事。【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楼季跛牂’、‘布帛寻常’等语,李斯数称引谏二世。”又:“喻中喻皆畏法之喻。”宋·陈后山:“喻最迫切,韩子刑名之说,此其最胜矣。”(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明·张宾王:“看其脱胎换骨之妙。”(按,指“赏莫如厚”一节与上文语意转换。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倍赏必罚,而法固。真个良术,韩子主脑在此。”【总案】韩非《内外储》、《说林》多举事例作喻。刘勰《文心雕龙·诸子》说“韩非著博喻之富”。在他的论文中这个特色也很显明,如此段先设不才子比喻,立骄爱听威之论。再以楼季跛牂的妙喻说明峭法严刑以证前论。复又从前喻生出布帛铄金的比喻,由严刑而论及厚赏。喻喻环扣,喻中生喻。又用对比把每个比喻组成两个对立体,安排严密紧凑。一连串比喻作为论据,不仅说理清楚,而且干净利落,使文章增色不少。抉剔世情,真切通俗的博喻显示切中隐微的思想识力和辩悍凿凿的风格。今则不然。以其有功也爵之,而卑其士官也①;以其耕作也赏之,而少其家业也②;以其不收也外之③,而高其轻世也④;以其犯禁也罪之⑤,而多其有勇也⑥。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缪也⑦,故法禁坏而民愈乱。令兄弟被侵⑧,必攻者⑨,廉也⑩;知友被辱,随仇者(11),贞也(12)。廉贞之行成,而君上之法犯矣。人主尊贞廉之行,而忘犯禁之罪,故民程于勇(13),而吏不能胜也(14)。不事力而衣食(15),则谓之能;不战功而尊(16),则谓之贤。贤能之行成,而兵弱而地荒矣。人主说贤能之行,而忘兵弱地荒之祸,则私行立而公利灭矣(17)。【注释】①卑:鄙视。士官:即仕官,做官。士:通“仕”。②少:轻视。③收:收用。处:疏远。④高:推崇。轻世:轻视世间荣辱。⑤犯禁:触犯禁令。⑥多:赞美。⑦悖(bei音备):违背。缪:通“谬”,谬误:矛盾。⑧今:如果。⑨攻:指还击。⑩廉:方正,刚直有棱角。(11)随仇:随即报仇。(12)贞:正直忠贞。(13)程:通“逞”。(14)胜:制止。(15)事力:指从事农耕劳动。(16)不战功:不作战立功。(17)私行:谋私利的行为。【今译】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国君因士人有功赐封爵位,却鄙视他做官;因农人耕作施予奖赏,却看不起他经营家业;因隐士不愿意被录用而疏远他,却推崇他轻视世间荣辱;因游侠触犯禁令而责罚他,却赞美他有勇气。国君给予臣民的毁誉和赏罚互相矛盾,所以法律禁令被破坏,而民众越发混乱。自己的兄弟如果被人欺凌,一定进行反击,这人就被称为方正刚直;知己的朋友受到侮辱,随即报仇,这人就被称为正直忠贞。方正忠贞的品行既成,君主的法令就遭到违犯。君主尊重这种忠贞、方正的道德,而忘记了他们违反法禁的罪过,所以人们逞勇犯禁,而官吏不能制止。不从事耕作而衣食无缺,就称为有才能;不作战立功而地位尊贵,就称为有贤德。这种“贤能”一经行成,而国家就兵力削弱、土地荒芜。国君喜欢“贤能”的品行,反忘掉兵弱地荒之祸,那么谋私利的行为得到树立,而国家利益却遭到毁灭。【集评】晋·郭子玄曰:“此说当世法禁之丧,极切时弊。”(按,指“有功爵之”数句。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总案】此前所有文字,可以说是“五蠹”的题前语,此段为枢扭,渐渐说到题目上来。“今则不然”,断然语领起,由前文的理性论述,转至对当世时弊的揭示分析;赏罚悖谬则法禁败坏,人主不察则兵荒地弱。“私行立而公利灭”,峻峭语结束。此段文字不尚文采,不涉比喻,但风神凛然,于素朴见其峭深。“论事入髓,为文刺心”(门无子《刻韩子迂评跋》),读来使人“心骇而神功”(张鼎文《校刻韩非子序》),气力光焰,逼人眉宇。儒以文乱法①,侠以武犯禁②,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③,而诸先生以文学取④;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⑤。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⑥,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⑦。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⑧,其父窃羊而谒之吏⑨。令尹曰⑩:“杀人(11)!”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12),报而罪之(13)。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14)。鲁人从军战,三战三北(15)。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16)。”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17)。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18)。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19),而求致社稷之福(20),必不几矣(21)。【注释】①文:文献、礼乐。②侠:游侠,即带剑者。③离:通“罹”,触犯。④先生:儒家学者。取:取用,做官。⑤私剑:不守公法而仗剑行凶。养:供养。⑥趣:通“取”。⑦黄帝:即轩辕氏,据传是原始社会最早的部落联盟首领。⑧直躬:人名,据说因正直而得名。⑨谒:告谒,告发。⑩令尹:楚国最高官职,相当于其他诸侯国的相。(11)之:他,指直躬。(12)直:正直,指忠心。曲:违逆。(13)报:判决。(14)暴子:逆子。(15)北:败北,败逃。(16)莫之养:没有人供养他。(17)举:称扬。上:通“尚”,崇尚。(18)赏:赏识,赏誉。(19)匹夫之行:个人谋私利的行为。(20)致:获得。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21)几:通“冀”,希望。【今译】儒生以诗书礼乐搅乱国家法度,游侠自持武勇违犯公家法禁,然而国君对他们都给予礼遇,这就是国家混乱的缘故。凡触犯法律的人应处以罪刑,但许多儒家学者却凭文献经典而被录用;凡违犯法禁的人要处以刑罚,但成群游侠却不遵守法令仗剑行凶反被供养。因此,法令所反对的,君主却加以任用;官吏要处罚的,君主却加以供养。法令和任用,官罚和君养,这四种情况相互违反,而无固定准则,即使有十个励行法治的黄帝也不能治好国家。所以,对讲究仁义的人不应该称赞,称赞了就有害于耕战之功;对精通文献经典的学者不能任用,任用了就要扰乱法治。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向官吏告发。令尹说:“杀掉直躬。”认为他对君主虽然忠心,而对父亲却忤逆不道,因而把他判处治罪。由此看来,对于国君是忠直的臣子,对于父亲则是不孝的逆子。有个鲁国人随从国君作战,三战三次败逃。孔子问他败逃的原故,回答说:“我有年老的父亲,如果自己战死就没有人来奉养他。”孔子认为他的败逃是出于孝顺,称扬而推崇他。由此看来,对于父亲是孝子,对于国君就是逆臣。所以杀了直躬,楚国的坏人活动就没有人向官吏报告,孔子赞赏逃兵,鲁国人就容易投降敌人和临阵脱逃。君上和下民的利益是这般的不同,君主在推崇个人谋私利的行为时,又去谋求获得国家的利益,一定是没有成功的希望。【集评】明·门无子《韩非子集评》:“以前说儒,此处又添出侠来。”(《韩非子品汇释评》谓为宋·刘须溪语。)又:“二段皆喻不可以私行害公法。”(按,“二段”指直躬、鲁人两节。明·归有光《诸子汇函》谓为明·孙矿语。)明·姜宝:“二段皆喻不可以私行害公法。说得痛切精神。”(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开头“二句提起。”“此亦至理之语。”(按,指“法之所非,君之所取”数语。见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总案】儒家被韩非认为是无益于耕战、乱法败国的最大蠹虫,故作为重点批判对象。远古不可为期,仁义不可为治,从开头写来,一路蜿蜒,层层无不为此立案,至此段方点出“儒”字。首二语豁然劲悍,铸造名句,“立片言以据要”。直躬、鲁人两喻置于归谬法推理中以说明仁义害功,以此求社稷之福,无异于南辕北辙。内在的逻辑力量,凝聚成壁垒森严,务摧敌锋之势。以上是第二部分,说明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仁义不足治国,并批判国君爱儒养侠的风气。古者苍颉之作书也①,自环者谓之私②,背私谓之公③,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已知之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仁义而习文学④。仁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⑤;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有政如此⑥,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⑦,而信兼爱之说⑧;坚甲厉兵以备难⑨,而美荐绅之饰⑩;富国以农,距敌恃卒(11),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12)。举行如此(13),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14),所利非所用(15),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16),而游学者日众(17),是世之所以乱也。【注释】①苍颉(xie音协):一作仓颉:传说为汉字的创造者。书:指文字。②环:通“营”,打算。③私的本字为“厶”。自相环绕:象征为自己打算。韩非认为构成“公”的“八”是违背的意思。违背“厶”就是“公”的含义。④见:被。⑤受事:接受官职。⑥政:政治。⑦拔:攻克。⑧兼爱:厚作“廉爱”,据日人太田方《韩非子翼毳》校改。⑨厉兵:磨利武器。厉:通“砺”。难:危难,指战争。⑩荐绅:官吏上朝插手版于衣带,因指士大夫有官位的人。此指宽袍大袖的儒服。荐:通捂,插。绅:宽大的衣带。(11)距:通拒。(12)属:类。(13)举行:举动,指政治措施。(14)介士:披甲的兵士。(15)所利:给予利益的人。(16)服事:服役。简:怠慢。(17)游学:指游侠和学士。【今译】古时候苍颉造字,把为自己盘算的称作私,违背私的称作公,公私相互对立,那是苍颉本来就知道的了。现在认为公私利益相同,这是不深入观察的毛病。然而为一般平民着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修养仁义、习治文献经典。仁义修养好了就被君主信任,被信任就可得到官职。文献经典钻研好了就可做高明的老师,做高明的老师就显达荣耀,这就是一般人的好处。然而这样就使没有功劳的人却接受官职,没有封爵的人却显达荣耀,如果有这样的政治存在,那么国家必定混乱,君主就必定危险。所以互不相容的事,是不可并存的。斩杀敌人的应该受赏,但又大力推崇仁慈惠爱的行为;攻克城池的应该受封爵仕禄,但同时相信兼爱的学说。坚固铠甲磨利兵器以防备战争,但又儒者的宽袍大袖;富裕国家凭借农夫,抵抗敌人依恃兵士,但又看重那些文学之士。废弃敬上畏法的人民,反而豢养游侠杀人行凶之徒。如果国君的政治措施都象这样,想要国治兵强是不能做到的。国家太平时豢养儒生和侠客,战祸临头却使用甲兵战士,平时国家给予利惠的人,不是国家所要用的人,国家所要用的人,却得不到应给予的利惠。因此从事耕战的农夫和战士怠慢自己的工作,而游侠和儒生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集评】明·赵定宇:“苍颉制字说起更妙,乃无中生有。”(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晋·支道林:“刘氏云:黄老之法,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韩非之论,诋“駮”浮□,法制无私,而名实相称,故曰‘归于黄老’。”(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提‘公’‘私’字以警醒。”又:“用二‘然则’字转去。”(按,指“然则为匹夫计”、“然则无功而受事。”)又:“一句主眼。”(按,指“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总案】此段要在说明既重耕战之士,就不能同时看重儒侠,二者并用则国乱主危,“治强不可得也”。信手拈来看似与治国大略无关的苍颉造字,先立“公私相背”之论。“然则为匹夫计者”,暂舍所论,借言儒侠私美,以便树的待矢。“然则无功而受事”,大势复又一转,回抱前文,转身发矢。经过一番抑扬伸缩,愈见“不相容之事,不两立”论的确凿。再从五个方面,反复阐明兼用耕战之士与儒侠,那么“世之所以乱”,就是推行这个政策的人必食的恶果。此段多用顶真句式和递进连词“则”字与转折连词“而”字,语气连锁而又有波澜。且世之所谓贤者,贞信之行也①;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②。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知也③。今为众人法④,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⑤。故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⑥,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⑦。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今所治之政,民间之事,夫妇所明知者不用⑧,而慕上知之论⑨,则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若夫贤良贞信之行者⑩,必将贵不欺之士(11);贵不欺之士者,亦无不欺之术也(12)。布衣相与交(13),无富厚以相利(14),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今人主处制人之势(15),有一国之厚(16),重赏严诛,得操其柄(17),以修明术之所烛(18),虽有田常、子罕之臣(19),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20)?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内之官以百数,必任贞信之士,则人不足官(21)。人不足官,则治者寡而乱者众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22),固术而不慕信(23),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注释】①贞信:忠贞诚实。②微妙:深秘玄妙。③上智:最聪智的人。④法:规范。⑤识:知,了解。⑥务:求。粱肉:泛指精美饭食。⑦短褐(he音贺):粗布短衣。文绣:刺绣的盛服。⑧夫妇:指一般男女,即百姓。⑨知:通“智”。⑩若夫:至于。贤:看重。(11)贵:看重。(12)术:办法。(13)布衣:指平民。交:结交。(14)富厚:财富。利:资助。(15)处:占处,据有。(16)厚:即富厚。(17)得:能。柄:权柄。(18)修明:高明。术:使用、驾驭群臣的手段。烛:洞察。(19)田常:即田成子,又称陈成子、陈恒,齐国大臣。前481年,他发动政变,杀掉齐简公,专擅国政。子罕:即皇喜,任过宋国司城。曾劫持宋君。执政跋扈。(20)奚待:为什么等待。(21)人:指“贞信之士”。不足官:不足官职需要的人数。(22)一法:专一地用法。(23)固术:坚定地用术。【今译】况且社会上所认为的贤能,是指忠贞诚实的行为;所认为的智能,指精奥玄妙的言论。精奥玄妙的言论,智慧极高的人都难以懂得。现在作为民众应遵守的法令,用的是智慧极高的人都难以弄懂的精奥玄妙的言论,那么民众当然无法了解它。所以粗劣的饭食尚填不饱肚子的人不追求精美的盛宴,粗布短衣都不完整的人不奢望文彩锦绣的盛服。治理社会的大事,紧要攸关的事还不能办好,那么从缓的事就更不需要考虑了。现在所治理的政事,凡属于民间常事,一般普通民众都明白易知的事不去推行,却偏偏羡慕那高上智慧的言论,这对于治国之道正好相反。所以精奥玄妙的言论,并不是民众所需要的。至于看重忠贞诚实的行为,一定会推崇不搞欺诈的人;不搞欺诈的人,其实也没有使人不搞欺诈的办法。平民相互结交,没有财富以相资助,也没有威权势力来互相恐吓,所以才寻求不欺骗的人。现在的君主占据统治人民的权势,拥有全国的财富,对于重赏严诛,能掌握大权,用高明的治术洞察一切,即使有田常、子罕这样的臣子也不敢欺骗国君,为什么要等待忠诚不欺的人呢?现在忠贞诚实的不满于十,而国内的官职要按百来计算,一定要任用忠诚的人,那么能做官的人不足于官职需要的人数。能做官的人太少,那么治理的人少而乱法的人多。所以英明君主的治国原则,专一地推行法治而不追求智能,坚定地施用术略而不崇尚诚信,因此法治不会败坏,而官吏也无所施其奸诈。【集评】宋·楼盼:“微妙之言,愈读愈有奇。”(见《韩非子品汇释评》)明·茅鹿门:“微妙之言。”(按,指“糟糠不饱者”三句。)明·唐荆川:“‘重赏严诛’即上‘富厚相利’、‘威势相惧’,是脉络贯通处。”(以上两条均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日人·蒲坂园《定本韩非子纂闻》:“舍势舍术,徒恃彼言,必为所欺。《外储》云:‘不恃其不我欺也,恃吾不可欺也。’”【总案】《史记·韩非传》说韩非文章“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并全录《说难》一篇。司马迁对法家人物无多好感,但对韩非及其文极为同情和推赏。韩子文“切事情”的特点,于此段可见一端。论切近之事,举切迫之喻,用切实平淡之语,三者熔为一炉。后半言人主处势、修术,舍弃智信,以术察奸,则法不败,是韩非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现。“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这在“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恩格斯语)的以兼并而求统一的战国末期,倒不失为一句大实话,大概只有象韩非这样不爱掩饰的人才能道出。令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①;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焉②。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③,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④,故智士退处岩穴⑤,归禄不受⑥,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何也?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⑦。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官之法者家有之⑧,而国愈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⑨,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⑩,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11)。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必禁无用(12)。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13)。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14)?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15)。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注释】①说:通“悦”。当:恰当。②美其声:欣赏他的虚名。责:求。功:办事的功效。③谈言者:长于辞令的人。辨:通“辩”。周:切合。④行身者: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人。行:修。为高:标榜清高。⑤退处:隐居。⑥归禄:归还君主给他的俸禄。⑦术:道。⑧商、管:商鞅和管仲。他们都主张奖励农耕,发展生产。法:指法令之书。⑨兵:指军事。⑩孙、吴:孙指春秋时的孙武,或指战国时的孙膑;吴指吴起。都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兵书。(11)被:通“披”。(12)无用:指无用的言行。(13)上:指君主。(14)孰:谁。(15)事智:指“修文学,习言谈”的智力活动。【今译】现在的君主对于言谈,只喜欢巧辩动听而不过问内容是否恰当;国君用人去做事,只欣赏他的虚名而不责求他办事的功效。因此,天下的众人,那些长于辞令的人专求巧辨动听而不切合于实用,所以称先王谈仁义的人充满朝廷,国政就难免出现混乱;注重道德修养的人,竞相标榜清高而不合于实际的功效,因而智士隐居深山,归还所赐给的俸禄而不愿接受,而国家的兵力难免要削弱,国政仍难免于混乱,这是什么原故呢?人民所称赞的,主上所尊重的,都是使国家混乱的办法。现在全国的人民都议论治国大事,收藏商鞅、管仲的法家著作的,家家都有,然而国家越发贫困,这是由于谈耕种的人多,而拿锄头的人少;全国都议论军事,收藏孙子、吴起的军事著作的,家家都有,但国家战斗力愈弱,这是由于谈战争的人多,披甲作战的人太少。所以英明的君主使用他们的力气,而不听他们的谈论;奖赏他们的功劳,坚决禁止无用的言谈。所以民众竭尽死力听从君主。耕地耍用力气很为劳苦,而百姓愿意耕种,他们说:可以因此富有。战争是很危险的事,然而百姓肯去打仗,说:可以因此显贵。现在研治文献经典、研习言谈辞令的人,没有耕种的劳苦而享有富贵,没有作战的危险而据有尊贵的地位,那么人们谁不愿这样做呢?因此许多人从事智力活动而极少的人从事耕战。从事智力活动的人多了,法治就会败坏;从事耕战的人少了,国家就会贫弱:这就是社会所以混乱的原因。【集评】宋·杜希逸:“按李斯之文,为绝品上乘之文,其在先秦号称第一也。然二世、李斯皆能称引《韩子》。当时百家之书尽火,而何《韩子》独存?意其为法律之书,故亦不去也。惜乎韩子以至妙之文,怀不仁之术,而投诸不令之朝,宜其为人以谗谮死也。”(见明·陆可教《韩非子玄言评苑》)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不免于乱’、‘不免于弱’,共警句。”又:“句法劲道。”(按,指“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又:“‘富之实’、‘贵之尊’,下字清莹。”【总案】战国末期充满了纷乱扰攘,韩非以救世者的激切,以全副精神注视现实。此段就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理性的精彩描绘,指出君主“不责其功”,趋世者就“不周于用”,上有所好,下必风行。只有用富贵导致人们虽危不避、虽劳不惮地披甲执耒,才能避免兵弱政乱国贫的危险。用语造句遒劲迫切,语意挺硬激切,一怀救世心思愈论愈急地布列纸面。一个心眼替君主盘算设想,裸露出韩非的思想个性和气质。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①,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悍②,以斩首为勇③。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④,动作者归之于功⑤,为勇者尽之于军⑥。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⑦。既畜王资而乘敌国之衅⑧,超五帝侔三王者⑨,必此法也。【注释】①书简:书籍。②捍:通“悍”,强悍。③斩首:杀敌。④轨:符合,遵从。⑤动作者:指劳作的人。归:归属功,指农耕。⑥尽:尽力。⑦王资:称王的条件。⑧畜:通“蓄”,积累。承:乘。衅(xin音信):缝隙:引申为破绽,弱点。⑨五帝:一般指古史传说中的黄帝、颛顼(zhuanxu音专虚)、帝嚳(ku音酷)、尧、舜。侔(mou音谋),相等。三王,三代之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周武王三代开国君主。【今译】所以在英明君主统治的国家,不用文献典籍而以法令为教材;禁绝宣扬先王的言论而以官吏为师,制止游侠的凶悍妄动而鼓励杀敌立功的勇敢行为。这样,全国的民众,那些长于辞令的人必须遵守法令,从事劳作的人必须尽归于农耕,凡是有勇力的人都把勇力用于作战。因此太平时人民努力生产而国家财力殷富,有战争时人民勇于杀敌而兵力强盛,国富兵强,这就是称王的资本。已经积累了成就王业的条件,再利用其他诸侯国的弱点,那么超过五帝,赶上三王,必定是这种法制了。【总案】前段主要讥切时事,反面驳论土风;此段设计筹划,正面立论王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韩非法治思想的重要结晶。语虽无多,而气势鼓动,坚毅雄迈,以一副高蹈阔步昂首远视之貌,收束了第三部分。这一部分进一步分析儒侠对国家的危害,倡导重视耕战之民,王者之业则指日可待。今则不然,士民纵恣于内①,言谈者为势于外②,外内称恶③,以待强敌,不亦殆乎④!故群臣之言外事者⑤,非有分于从衡之党⑥,则有仇雠仇之忠⑦,而借力于国也。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⑧: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⑨,则举图而委⑩,效玺而请兵矣(11)。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事大为衡(12),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伐大未必不有疏(13),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忘地败军矣。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士官于内(14);救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15)。事成,则以权长重(16);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之听说于其臣(17),事未成则爵禄已尊矣;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矰缴之说而侥幸其后(18)?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19)。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当否之言,而诛罚不必其后也(20)。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可贵于外(21),内政之有也(22)。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23),则不至于治强矣。【注释】①士民:此主要指儒生游侠。②言谈者:指在各国之间游说的纵横家。为势于外,借敌国力量造成自己权势。③称:举,行。④殆:危险。⑤外事:指外交。⑥分:份,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属于。从衡,即纵横,指合纵、连横。⑦雠,通“仇”。忠,通“衷”,心思。⑧事,侍奉。⑨实,指实惠。⑩图,国家地图。委,交付。(11)效玺,指献出君主的印章,表示臣服。(12)为,参予。(13)乾道本“伐”作“交”,王焕镳《韩非子选》说:“按上文云‘不救小而伐大’.救小与伐大并言,此处亦当作‘伐大’,疑‘交’、‘伐’二字形近致误。”今据改。(14)士官,仕官,扬谋取官职。(15)私家,权门豪族。(16)长重,长期受到重用。(17)说,议论。(18)矰缴(zengzhuo音增灼),带有细绳的射鸟箭。矰缴之说,比喻用来猎取功名富贵的夸夸其谈。(19)以,因为。(20)其后,事后。(21)责,求。(22)有,取得。(23)事智,用智。【今译】现在的情况却不是这样,儒侠在国内为所欲为,纵横家在国外造成自己的势力,他们内外作恶,以此对付强大的敌国,不是很危险吗?所以那些议论外交大事的群臣,不是有属合纵或连横的一党,就是对某国有了私仇,想借国内的力量进行报复。所谓合从就是联合几个弱国攻击一个强国;所谓连衡就是侍奉一个强国以攻击弱国:这都不是安邦定国的办法。现在凡是主张连横的臣子,都说:“不侍奉大国就会被侵略而遭受祸害。”侍奉大国未必有实际好处,必须先献出本国的地图,呈上君主的印章来求得军事上的援助。献出地图就会地域削减,交付印章君主的名分就会降低。地域削减,国家就削弱了;君主名分降低,国政就混乱了。侍奉大国参予连横,还没有看到它的利益,却丧失了土地,搞乱了政治。凡是主张合纵的臣下,都说:“不去援救小国而攻打大国,就会失去天下各国的信任,这样国家就危险了,国家危险,君主的地位也就降低了。”援救小国未必有实惠,则需发兵去抗击大国。援救小国不一定能保存他,而讨伐大国不一定不有疏误,有疏误就会被强国所控制。出兵则军队挫败,退守则城池陷落。援救小国参予合纵,还未见到什么好处,就已丧失土地、军队受挫。因此,侍奉强国,就让那些主张连横的人借助国外权势在国内捞取官职;援救小国,就让那些搞合纵的人借助国内的权势在国外取得好处。国家利益还未树立,纵横家本人的封邑和厚禄倒先都来了。君主虽然卑弱,臣子却尊贵起来;国家土地虽然削减,权门私家却富起来了。事情成功了,他们凭借猎取的权势在国内长期受到重用;事情失败了,他们就靠获得的财富隐居起来。君主听了那些搞合纵连横的臣子的议论,事情还未成功便已有了尊爵厚禄;事情失败而不加诛罚,那么游说的人谁不愿意用猎取功名的浮夸议论在事成之先获得富贵?谁不愿意在事败之后得以侥幸免祸?所以国家破灭、君主死亡都是因为听信了那些纵横家的夸夸其谈。这种后果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由于君主不能明辨国家和私门的利益,对于适当与不适当的话不会审察,而且事败后不坚决惩罚他们。游说的人都说:“如果致力于外交事务,收效大的可以称王天下,收效小的可以获得安全。”所谓称王天下,是说能进攻别的国家;而获得安全,是说不可能被别国攻破。国家强盛,就能进攻别的国家;国家治理得安定,就不可能被别国攻破。国家治理得强盛不能求助于外交活动,只有从搞好本国内政中取得。现在不在国内施行法治措施,而把心思消耗在外交上,那么就达不到治理强盛的目的。【集评】明·赵定宇:“以前说许多‘言谈之士’,后卒归于‘从衡’。”(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明·归有光《诸子汇函》:“姜凤阿曰:‘详是不行法之弊为祸不浅,读之凛然’。”日人·藤泽南岳《评释韩非子全书》:“文势活活泼泼。”(按,指“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数句。)【总案】前文批判影响巨大的儒家从仁义忠信不切实用、不使民从、无益于耕战着眼。而纵横家只在犬牙交错的诸国关系的利害指陈上奔骛,所以专就处事活动上剖析其利弊。起乎“今则不然”,笔锋一转,开拓出下文一片新天地。接用“内外”语承上启下,针线细密。顺势先以“不亦殆乎”虚晃一枪的话,引动读者注意,然后步步为营,层层说来。在具体驳斥纵横家时,先分别布列其钻营手段和观点在外交上的失利,连横“献图效玺”会导致地削、名卑、政乱,合纵以抗大国则多有疏漏而为人所制。然后指明纵横家借此以营私利,所谓“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这样看来,听用其言,国家内外都会后患无穷。束了又从“王”与“安”、“强”与“治”,两用二难推理的方式阐明“事智于外”的浮说不可用,而应在国内推行法治以求治强。首尾以未见其利而有其害一线贯穿,层层之间起结严整。“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新家孟城口。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小槽壓就西涼酒,風月無邊是醉鄉。”詩句出處:《鷓鴣天》;是宋朝詩人張鎡的作品。陰陰一架紺雲涼。裊裊千絲翠蔓長。紫玉乳圓秋結穗,水晶珠瑩露凝漿。相並熟,試新嘗。累累輕翦粉痕香。小槽壓就西涼酒,風月無邊是醉鄉。
风月无边是醉乡。推荐。爱诗词网。“小槽壓就西涼酒,風月無邊是醉鄉。”詩句出處:《鷓鴣天》;是宋朝詩人張鎡的作品。陰陰一架紺雲涼。裊裊千絲翠蔓長。紫玉乳圓秋結穗,水晶珠瑩露凝漿。相並熟,試新嘗。累累輕翦粉痕香。小槽壓就西涼酒,風月無邊是醉鄉。【註釋】:小:①微小;細小。與“大”相對。《莊子·逍遙遊》:“此小大之辯也。”②低;低微。古樂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府:太守官府。小史:小吏。朝:朝廷。)③狹小;狹隘。④輕視。《左傳·桓公四年》:“秦師侵芮,敗焉,小之也。”⑤年幼。《晉書·郗鑒傳》:“時兄子(郗)邁、外甥周翼並小,常攜之就食。”也指年幼的人。李白《長幹行》:“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嫌猜:嫌疑。)又指排行最末的。古樂府《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霍霍:磨刀聲。)⑥稍微;略微。《孟子·公孫醜上》:“今病小愈。”⑦舊時特指妾。⑧謙詞。1.指與自己有關的事物。2.自稱。《左傳·隱公元年》:“小小有母,皆嘗小小之食矣。”⑨表示時間短暫。楊萬裡《夏夜追涼》:“開門小立月明中。”⑩副詞。表示程度淺。相當於“稍微”。《後漢書·應劭傳》:“制禦小緩,則陸掠殘害。”(制禦:統治。陸掠:擄掠。)[小人]1.平民。《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2.指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尚書·大禹謨》:“君子在野,小人在位。”3.自稱的謙詞。壓:①壓;壓住。《左傳·昭公四年》:“夢天壓己,弗勝。”②崩壞。《新唐書·裴延齡傳》:“朕所居浴堂殿,一棟將壓,念易之,未能也。”(易:換。)③壓制;制服。《公羊傳·文公十四年》:“子以大國壓之。”(子:你。)④逼近;迫近。《左傳·成公十六年》:“楚晨壓晉軍而陳。”⑤堵塞。《後漢書·循吏傳·王渙》:“莫不曲盡情詐,壓塞群疑。”(曲:不正直。)⑥超過;勝過。《禮記·學記》:“多其壓。”⑦殺。《戰國策·齊策三》:“臣聞齊、衛先君刑馬壓羊,盟曰:齊、衛後世,無相攻伐。”⑧通“押”。蓋印。《墨緣匯觀錄》卷一:“後紙壓內府圖書之印。”就:①趨向。《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後漢書·隗囂傳》:“去愚就義,功名並著。”(去:離開。)又為靠近。《荀子·勸學》:“金就礪則利。”(礪:磨刀石。)②到;達到。《禮記·曲禮上》:“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③登上。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④就職;赴任。李密《陳情表》:“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⑤承受;接受。班固《詠史》:“太倉令有罪,就逮長安城。”⑥參加;參與。周容《芋老人傳》:“老人延入坐,知從郡城就童子試歸。”⑦效法;擇取。韓愈《原毀》:“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⑧成就;成功。《戰國策·燕策三》:“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⑨看;觀賞。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⑩使成功。《戰國策·魏策一》:“敢問就功成名,亦有術乎?”(11)變成;造成。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12)產生;生成。王充《論衡·異虛》:“妖出,禍安得不就?”(13)假如;即使。陳壽《三國志·蜀書·法正傳》:“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14)向;從;跟。辛延年《羽林郎》:“就我求清酒,絲繩提玉壺。”(15)就著;根據。《芋老人傳》:“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賢夫並老人而芋視之者。”(16)即;便。《晉書·景帝紀》:“必以‘文武’為謚,請依何等,就加詔許之,謚曰‘忠武’。”西:①鳥類止息。《敦煌曲子詞集·西江月》:“棹歌驚起亂西禽,女伴各歸南浦。”②方位名,日落處,與“東”相對。《左傳·僖公四年》:“東至於海,西至於河。”③副詞。向西;往西。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涼:(一)①淡酒。《周禮·天官·漿》:“掌共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酏(yǐ)。”(漿:淡酒。醴:甜酒。醫:釀粥而成的酒。酏:釀酒用的稀粥。)②薄;少。唐明皇《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涼德慚先哲,徽猷慕昔皇。”《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③稍冷;微寒。《呂氏春秋·仲秋》:“涼風生,候雁來。”④憂愁;失望。謝靈運《廬陵王墓下作》:“道消結憤懣,運開申悲涼。”(運:氣數。)⑤人煙稀少;淒涼。《金史·移刺道傳》:“咸平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孔稚珪《北山移文》:“石徑荒涼徒延佇。”(二)liàng①輔助。《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尚父:武王對薑尚的尊稱。鷹揚:鷹的奮揚,喻威武。)②把東西放在通風處,使幹燥。今作“晾”。《新唐書·百官志一》:“凡戎器,色別而異處,以衛尉幕士暴涼之。”(暴:曬。)③[涼陰(ān)]古代國君居喪。《公羊傳·文公九年》:“高宗涼陰,三年不言。”風:(一)①空氣流通的現象。《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②吹風;讓風吹。《孟子·公孫醜下》:“有寒疾,不可以風。”③比喻快速如風。《資治通鑒·晉成帝咸和五年》:“俟足下軍到,風發相赴。”④氣勢;勢頭。《晉書·劉毅傳》:“好臧否人物,王公貴人望風憚之。”⑤教化;教育。《周書·齊煬王憲傳》:“宣風導禮。”⑥風氣;風俗。柳宗元《捕蛇者說》:“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陸遊《遊山西村》:“衣冠簡樸古風存。”⑦景象;景色。楊萬裡《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之一:“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⑧風度;風格。杜甫《詠懷古跡五首》:“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⑨歌謠;民歌。《左傳·襄公十八年》:“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驟:屢次。)⑩走失;散失。《尚書·費誓》:“馬牛其風。”(11)病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註引《典略》:“太祖先苦頭風,是日疾發臥。”(12)諷誦。嚴羽《滄浪詩話·詩辯》:“先須讀《楚辭》,朝夕諷詠,以為之本。”(二)fěng通“諷(fěng)”。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誡。《漢書·趙廣漢傳》:“廣漢聞之,先風告(杜)建不改,於是收案致法。”(收案:收審。)[風騷]《詩經》的《國風》和《楚辭》的《離騷》的合稱。《宋書·謝靈運傳論》:“莫不同祖風騷。”(祖:效法。)也泛指詩文。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翰:筆。)月:(一)①月球;月亮。《詩經·陳風·月出》:“月出皎兮。”②月光;月色。陶潛《歸田園居》之三:“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③月份。一年的十二分之一。從朔至晦為一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星名。)④形狀或顏色像月亮的。李賀《昌谷》:“泉樽陶宰酒,月眉謝郎妓。”⑤指婦人的月經。王建《宮詞》:“密奏君王知入月,喚人相伴洗裙裾。”⑥指婦女懷胎的月份。《詩經·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誕:助詞。彌:滿。厥:其。先生:初生。達:通“羍”,小羊。)[月氏(zhī)]我國古代西域國名。(二)ròu同“肉”。古樂府《孤兒行》:“拔斷蒺藜腸月中,愴欲悲。”(腸:指小腿肚子。)無:①沒有。跟“有”相對。陸遊《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②副詞。表示否定,相當於“不”。《商君書·農戰》:“民以此為教,則粟焉得無少,而兵焉得弱也?”③連詞。表示條件,相當於“無論”、“不論”。《詩經·魯頌·灃水》:“不小不大,從公於邁。”④通“毋”。不要。《古詩源·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當奈公何!”⑤非;不是。《管子·形勢》:“則國非其國,而民無其民也。”⑥語氣詞。用於疑問句末,表示疑問,相當於“否”。白居易《問劉十九》:“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邊:①側畔;旁邊。陶潛《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②邊緣。蘇渙《毒蜂成一窠》詩:“長安大道邊,挾彈誰傢兒?”③邊境。《鹽鐵論·利議》:“思念北邊之未安。”④指邊防。《宋書·裴松之傳》:“裴松之廊廟之才,不宜久屍邊務。”(廊廟:指朝廷。屍:主管。)⑤靠近;接壤。《史記·高祖本紀》:“齊邊楚。”是:①正確。與“非”相對。《論語·陽貨》:“偃之言是也。”②肯定;認為正確。《墨子·尚同上》:“國君之所是,必皆是之。”③糾正;訂正。《禮記·月令》:“是察阿黨,則罪無有掩蔽。”(察:審察。)④表示判斷,是。《史記·刺客列傳》:“此必是豫讓也。”⑤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此”、“這”。《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⑥連詞。相當於“於是”。《管子·君臣上》:“非茲,是無以理人;非茲,是無以生財。”⑦助詞。用以前置賓語。《左傳·襄公十四年》:“唯餘馬首是瞻。”[是以]因此;所以。《韓非子·喻老》:“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是故]因此。《孟子·梁惠王下》:“唯仁者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國是]國傢大計。梁啟超《戊戌政變記·譚嗣同傳》:“定國是之詔既下。”醉:①酒醉。《詩經·小雅·賓之初筵》:“賓既醉止,載號載呶(náo)。”(止:語氣詞。呶:喧鬧。)《韓非子·說林上》:“醉寐而亡其裘。”②極端愛好。《莊子·應帝王》:“列子見之而心醉。”宋之問《送趙六貞固詩》:“心醉東郊柳。”鄉:(一)①行政區劃名。1.古代鄉的建制,大小不一。周代一萬二千五百傢為鄉,漢代十亭為鄉。《周禮·地官·大司徒》:“五州為鄉。”(州:二千五百傢為州。)《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裡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大率:大概。)2.唐、宋以來為縣以下的行政區劃。《宋史·袁燮傳》:“合保為都,合都為鄉,合鄉為縣。”(保:十傢為保,五十傢為大保。)②城鎮以外的地方,指農村。翁卷《鄉村四月》:“鄉村四月閑人少。”③傢鄉,指自己的傢庭世代居住的地方。賀知章《回鄉偶書》:“鄉音無改鬢毛衰。”④地方;地區。曹鄴《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孤飛入齊鄉。”(齊:州名。)⑤境界。許渾《與裴三十秀才自越西歸望亭阻凍登虎丘山寺精舍》:“酒鄉逢客病,詩境遇僧閑。”⑥通“享(xiǎng)”、“饗(饗)”。享受。《漢書·文帝紀》:“夫以朕之不德,而專鄉獨美其福,百姓不與(yù)焉。”(夫:句首助詞。專:獨。與:參與。)⑦通“響(xiǎng)”。回聲。《漢書·天文志》:“猶景之象形,鄉之應聲。”(二)xiàng①窗戶。《儀禮·土虞禮》:“啟牖鄉如初。”(牖yǒu:窗戶。)②同“向”。朝著;面向。《荀子·大略》:“父南鄉而立。”《史記·魏公子列傳》:“侯生果北鄉自剄。”(自剄:自殺。)又方位;方向。《荀子·賦篇》:“天地易位,四時易鄉。”《韓非子·內儲說上》:“夫矢來有純鄉。”③同“向”。趨向;向往。《墨子·耕樁》:“夫倍義而鄉祿者,我常聞之矣。”(倍:通“背”。違背。)《荀子·大略》:“天下鄉善矣。”④接近;將近。《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後》:“鄉晨,傅絝襪。”(傅:通“附”,著,穿。絝:套褲。)⑤同“向”。從前。《孟子·告子上》:“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荀子·儒效》:“鄉有天下,今無天下。”⑥剛才。《論語·顏淵》:“鄉也吾見於夫子而問知。”(知:智。)《史記·高祖本紀》:“鄉者夫人嬰兒皆似君。”⑦同“向”。表示事後的假設,可譯為“假如”、“如果”。《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鄉使秦緩其開罰,薄賦斂……則世世必安矣。”《漢書·五行志下》:“鄉亡桓公,星遂至地,中國其良絕矣。”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推荐。爱诗词网。坎坎①伐檀②兮,置③之河之干④兮。河水清且涟⑤漪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⑦兮?不狩不猎⑧,胡瞻尔庭有县⑨貆⑩兮?彼君子兮,不素餐B11兮!(《诗经·伐檀》)注释①坎坎:用斧子伐木的声音。②檀:乔木,可以造车。③置:放。④干:河岸。⑤涟:水面波纹。⑥猗(yī):表赞叹的语气词。⑦廛(chán):一个成年男子居住和耕种的土地。⑧狩猎:狩,大型的集体围猎;猎,单人打猎。⑨县:通“悬”。⑩貆(huán):兽名,形似小猪而肥壮。⑪素餐:白白吃饭。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把它放在河之岸。河水清清起波澜。不耕种来不收割,为何夺走我粮食三百担?从不见你去打猎,为何有獾子在你院中悬?你们这些老爷们,别再不劳而获吃白饭!感悟这是何种世道?锦衣玉食者不劳而获、巧取豪夺、恬不知耻;终日劳作者劳而不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劳动者们已不再沉默,他们发出愤怒的吼声。这吼声让食人者胆战心惊,让劳动者看到希望。
《第二性——女人》
法国西蒙·波娃著。作者是法国现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女学者。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是她最著名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巨著一问世,即刻轰动一时,称之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书原分前后两集。中译本是原书的第二集《今日妇女之生活》,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本除序言(1、2)外分3部,每部若干章,共36万余字。
第二性女人。推荐。爱诗词网。《第二性——女人》法国西蒙·波娃著。作者是法国现代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极有学问的女学者。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第二性》是她最著名的代表著作之一。这部巨著一问世,即刻轰动一时,称之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书原分前后两集。中译本是原书的第二集《今日妇女之生活》,由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中文本除序言(1、2)外分3部,每部若干章,共36万余字。在本书中,作者以十分坦城的态度,大胆、严肃而深入地探讨了妇女的人生和地位,论述妇女为何会成为次于男人的第二性,考察了女性心理成长的过程,提出妇女如何获得自由、独立的人格尊严的设想。作者认为“今日女人虽然不是男人的奴隶,却永远是男人的依赖者,这两种不同性别的人类从来没有平等共享过这个世界”。本书第1部主要论述妇女形成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过程。作者认为女人之所以成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是由于人类文化整体的作用,才使女人成为“第二性”的地位,作者通过对女人童年、少年时期和性爱、欲望等方面的分析,评述了人类文化传统的影响。第2部论述了妇女在婚后、家庭、社交、成年、老年的不同时期的处境和性格的生成,深入地分析了妇女受到不平等待遇而造成的种种不公正的束缚。第3部主要论述妇女在爱情、职业、事业等方面的矛盾心理现象,自卑感产生的原因及妇女应有的尊严。综观全书,颇有新见,启示原出,但是作者仅从心理分析,女人的自我不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来解释今日西方妇女的不平等地位,是难以真正找到妇女解放的道路,亦反映出作者阶级意识的局限性。本书文笔优美,论述细腻,耐人寻味。
谦卦。推荐。爱诗词网。(下艮上坤)《谦》:亨。君子有终。《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六二:鸣谦,贞吉。《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六四:无不利,谦。《象》曰:“‘无不利谦’,不违则也。”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注释〕 谦:卦名,象征谦虚、谦卑。 有终:有善终,有美好的结果。 天道下济:指日光往下照射,风朝下吹,雨向下降落。 地道卑:地的位置在天之下。上行:地气上升。 亏:损。盈:满。天道亏盈:指太阳到正午后开始倾斜,月满后渐亏。益:增益。谦:这里指低下者。(天道)益谦:指日从低位上升,月由缺渐圆。 变:毁。流:由上往下运动,增益低处,如泥、水降落到低洼处。 恶(wù)盈而好(hào)谦:憎恶盈满而喜好谦卑。 逾:逾越。 地中有山:谦卦上坤下艮,坤作地,而艮表山,地高于山,所以说“地中有山”,意为山本高而自立于卑微。 裒(póu):取出。益:增补。 称物平施:称量财物的多寡而平均施舍于人。 牧:放牧,此处指约束、管理的意思。自牧:自我约束。 鸣:名声在外,有声望。鸣谦:即名谦,有名而谦,意为有美誉名声而不傲。 中心得:即心得中,言心得中正之道。 劳:(有)功劳。劳谦:意为居功不傲而谦虚有余。 (xuān):明智。一说同“挥”,举止、行动,释为挥手、摆手而表谦虚之义。 以:因为。 用:以。利用:有利于。 不服:指不服王命之人。〔鉴赏〕 谦卦的卦象是下艮(象征山)上坤(象征地),本来山高地低,现在山在地下,表示高大者自居于下位,是谦虚的表现。谦卦的卦名、卦象、卦辞和大多数爻辞,乃至《彖传》和《象传》的解释,都直接而明确地赞扬谦虚,一卦各个组成部分如此高度集中于一个抽象的概念,这在六十四卦中是罕见的。此外,谦卦的卦辞和六爻爻辞都言吉利,其中有一个“亨”,三个“吉”,三个“利”,如此大吉大利,在六十四卦中也是唯有此卦。谦卦的前三爻都为吉,据有高位的人,谦虚谨慎,能够度过任何艰险。他们遵循正道,虽有声誉,又有功劳,但居功不傲,万民敬服,结果都是吉利而有善终。后三爻稍次,但也无不利,小至一举一动,大到出兵征伐,都因虚怀若谷,克尽职守,遵循准则,而最后得到好的结果。由此可见,在远古时代谦的观念已经在中华民族的思想中占据十分突出的地位,在他们看来,谦虚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人们求成功所必须的美德。在《周易》中,谦决不是故作姿态,也不只是事关个人礼貌这一类的小节。谦卦赋予它许多重要的涵义,其中主要有:第一,态度温和,恭敬,不粗暴,这是“初六”爻辞中“谦谦君子”所包含的意义。第二,“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即限制特权,实行平等。第三,“卑以自守”,即谦让,不争雄为首,不锋芒毕露。第四,“鸣谦”,即不急于表现自己,有美德不自矜,有美誉不自诩,有才华不自吹,讲述自己的品性和业绩始终保持低调。第五,“劳谦”,即不自满,既是由于有远大的目标,也是意识到成绩、功劳是依靠众人之力获得的。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谦这一观念中不自满、不自足的意义,《彖传》就是由此把握、发挥谦的观念的,进一步把它规定为万事万物最具生命力的状态,维护这种状态是宇宙运动变化的普遍法则。在它看来,世界是生生不息的万化之流,宇宙的生命力就表现在有无限广阔的运行空间和无穷的发展前途。谦就保证了这样的空间和前途。在人类看来,天在上,所以最广阔的运行空间是在它的下方;地在下,上方是它的发展空间。所以《彖传》说“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这里“下济”和“地道卑”的用语同老子的崇拜下位的思想十分相似,但是同老子的贵柔守雌理念毫不相干,其本意是讲天地之道都是谋求最广阔的发展空间。《彖传》的思想是,谦使人“卑以自守”就不会自满自大、故步自封、停滞不前,从而为人们打开了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彖传》还根据《周易》的物极必反的哲学来看待天地万物的运行过程,评价谦的作用。正是以否极泰来、泰极否来的眼光看,极盛就意味着将要走向衰落,而新生事物却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因此在《彖传》的世界图式中天地之道总是不利于“盈”、即“满”的方面,而有利于“谦”、即“不满”的方面。它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它把天地之道解释为以下为根本,着眼于下,倾向于下,特别重视新生事物,特别关注尚未完满的方面。把希望寄托于有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的方面。这样,谦就不只是一种个人美德,而是宇宙普遍法则的一种作用。在《彖传》中它已经突破伦理学的范畴,进入哲学的范畴。必须注意的是,《周易》推崇的谦的观念决不意味着自卑、退缩和无所作为。可能正是由于考虑到人们会从消极的方面理解谦的观念,《彖传》有意识地渲染低调的谦的神奇功用。它说天道“下济”却“光明”,“地道卑”却“上行”。谦不仅是一种崇高品质的表现,而且是同宏伟的抱负、不懈的追求、伟大的事业相联系的,并且终将获得巨大的成功,在精神上所达到的境界和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就是普通人难以逾越的,所以《彖传》说:“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退缩和无所作为是决不会有这样的结果的。谦卦把乾卦的自强不息的阳刚与坤卦的厚德载物的柔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谦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知足长乐”的思想在中国人中有很大的影响,虽然讲“知足”主要是为了克服人们的贪婪心理和反对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享受,但是有保守倾向的人往往以“知足”的古训来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辩解。但是,在中国古人思想中占有崇高地位的《周易》的谦的观念要求人们在精神上永远不自满,在任何时候都不满足于现状,不满足于自己在道德修养和事业上已经取得的进步,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抵消了“知足”思想的消极作用,使人们能够始终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处】唐·王维《终南山》。【译注】白云四处缭绕,回头望去,合成一片;青青的山雾迷迷蒙蒙,走到跟前又看不见了。青霭(ǎi):山上青青的雾气。【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白云飘绕,雾气氤氲的景色。[例]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鉴赏】回头望去,山中那飘忽不定的白色云朵和青色雾霭仿佛连成一片,不露丝毫的缝隙。然而走近它们直至置身其中,倏忽间却似乎都已散尽,不留任何痕迹。诗句互文见义,从诗人自身的动作与视角出发,极写云雾的灵动与飘逸:回头看时四望如一,待到想要与之亲近,却又消失得了无踪迹。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飘摇云气,让人觉得此刻仿佛不是诗人在山间行走,而是山岚在相互追逐嬉闹,不时与诗人擦肩而过。而这种神秘而朦胧的感受又使得终南山的无边景致在云霭的缭绕中显得更加明丽多姿,引人入胜。【全诗】《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鉴赏】这是诗人一首十分著名的写景名篇,在唐诗中描写山水景色气象之大,莫过此篇。诗的前三联直接写终南山景色。首联描写山之高大:“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的主峰,在眉县南,佛坪北。这里代指终南山。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横亘八百余里。诗人站在山上,抬头看,说它“近天都”,言其高;远望山的尽头“连海隅”,言其远。看似夸张,实是诗人亲眼所见所感。颔联写近景,写诗人的感同身受。“回望”与“入看”交互为用,诗人置身白云缭绕的山中,回头望,分向两旁的白云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继续前行,雾霭又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即。十个字极写山峰高峻,烟云变幻,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如清张谦宜所云:“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斋诗谈》)颈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山势之状尽收眼底。由于山间之阳光的强弱有无的变化,显现出千岩万壑的千姿万态,可谓尺幅具万里之势。“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前二句承“近天都”写山之高,后二句承“接海隅”写山之大,极尽山势变幻之妙,“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沈德潜语),凡登山之人,此乃人人所见之景,却道不出,而由王维笔端画出。末联写见山远而人寡,诗人运用笔断而意连的国画技法,点缀出一个振衣千仞的人物与一个淳朴的樵子的对话,进行点染,使整篇境界全出。从而使前三联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升华为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妙境。正如沈德潜所云:“今玩其语言”,“非寻常写景可比”,“手笔不在杜陵下”(《唐诗别裁集》)。
白云回望合。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出处】唐·王维《终南山》。【译注】白云四处缭绕,回头望去,合成一片;青青的山雾迷迷蒙蒙,走到跟前又看不见了。青霭(ǎi):山上青青的雾气。【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白云飘绕,雾气氤氲的景色。[例]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台湾湿度很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鉴赏】回头望去,山中那飘忽不定的白色云朵和青色雾霭仿佛连成一片,不露丝毫的缝隙。然而走近它们直至置身其中,倏忽间却似乎都已散尽,不留任何痕迹。诗句互文见义,从诗人自身的动作与视角出发,极写云雾的灵动与飘逸:回头看时四望如一,待到想要与之亲近,却又消失得了无踪迹。面对可望而不可即的飘摇云气,让人觉得此刻仿佛不是诗人在山间行走,而是山岚在相互追逐嬉闹,不时与诗人擦肩而过。而这种神秘而朦胧的感受又使得终南山的无边景致在云霭的缭绕中显得更加明丽多姿,引人入胜。【全诗】《终南山》[唐].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全诗鉴赏】这是诗人一首十分著名的写景名篇,在唐诗中描写山水景色气象之大,莫过此篇。诗的前三联直接写终南山景色。首联描写山之高大:“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太乙,又称太一、太白,终南山的主峰,在眉县南,佛坪北。这里代指终南山。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横亘八百余里。诗人站在山上,抬头看,说它“近天都”,言其高;远望山的尽头“连海隅”,言其远。看似夸张,实是诗人亲眼所见所感。颔联写近景,写诗人的感同身受。“回望”与“入看”交互为用,诗人置身白云缭绕的山中,回头望,分向两旁的白云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继续前行,雾霭又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即。十个字极写山峰高峻,烟云变幻,移步换形,极富含蕴。如清张谦宜所云:“看山得三昧,尽此十字中。”(《斋诗谈》)颈联写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山势之状尽收眼底。由于山间之阳光的强弱有无的变化,显现出千岩万壑的千姿万态,可谓尺幅具万里之势。“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前二句承“近天都”写山之高,后二句承“接海隅”写山之大,极尽山势变幻之妙,“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沈德潜语),凡登山之人,此乃人人所见之景,却道不出,而由王维笔端画出。末联写见山远而人寡,诗人运用笔断而意连的国画技法,点缀出一个振衣千仞的人物与一个淳朴的樵子的对话,进行点染,使整篇境界全出。从而使前三联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升华为人与大自然相融合的妙境。正如沈德潜所云:“今玩其语言”,“非寻常写景可比”,“手笔不在杜陵下”(《唐诗别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