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蛇

螳螂捕蛇朗读

清·蒲松龄1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2。寻途登觇3,见巨蛇围如碗4,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5,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用刺刀攫其首6,攧不可去7。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1蒲松龄(1640-1751):号留仙,清代著名短篇小说家。有《聊斋志异》等。本文与下文均选自此集。2厉:猛烈。3觇(chan):偷视。4围:指蛇的粗细。5殊无:一点也没有。6刺刀:指螳螂的粗大似镰刀的前足。攫(jue):抓。7攧(dian)跌、摔打。

【析点】微不足道的小小螳螂与凶残的庞然大物巨蛇相搏,已属奇观,而后者竟战死在前者“手”下,更是不可思议的奇迹。

螳螂战巨蛇的场面可谓惊心动魄。作者为写这一仗的惊险残酷,先写巨蛇的凶猛。这蛇,体雄硕,“围如碗”;力大而性烈,“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就是那“似有物捉制之”的“反侧倾跌之状”,不也显出它凶暴而灵活善搏的气势么?然而,作者写巨蛇之势之威之力,恰恰反衬出螳螂用“刺刀”“攫”蛇头“攧不可去”的勇猛与顽强精神

螳螂将巨蛇战败或许是一个偶然现象,然而偶然常出于必然。因强者也有弱处,只要弱者善于勇于发挥己之强处,以挟制强者的弱处,也会由劣势转为优势,直至战胜强者。蒲老先生这一则颇具艺术表现力与逻辑思辩的故事,所寓之理也正在此吧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处】唐·杜甫《偶题》。【意思】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事业,但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心里明白。文章:诗和文章。千古事: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寸心:内心。【意思2】寸心:内心。此联的意思是:写文章是流传千古的大事情,文章的优劣成败作者自己心里完全清楚。后用来说明文人应该有一种自知之明的心态。【用法例释】用以说明写诗作文或创作其他作品,能够立身扬名,传之后世,但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例1]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为是“千古事”,所以必须认真严肃,同时由于改得好或改得不好只有“寸心知”,所以写作品的人和改作品的人之间,必须要有一种善意的、平等的、互相切磋求教的态度和关系。(夏衍《生活·题材·创作》)[例2]他先后去崂山二十多次,爬了几十座主要的山头,常常从日出画到日落,共得画稿百余幅。《崂山写生画展》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绘画又何尝不是如此?(纪宇《海之旋律》)

()

玄奘西游是唐朝中外交流的重要事件。玄奘姓陈,名祎,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早年就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学习。627年8月,他从长安出发,经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安西),出了玉门关,只带了一匹在这条路上走过10多次的老马就闯进了沙漠,逐渐走出了西突厥的控制范围。628年的夏末进入南亚次大陆。他先在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住了很久,以后屡渡恒河,遍访佛教史上的古迹。摩揭陀是他居留最久的地方,境内很多佛教遗迹。烂陀寺(印度伽雅城西北)是佛教的最高学府,他进寺学习。住持戒贤是著名的佛学家,因年老久不讲学,这时为了玄奘,破例连续讲了15个月。玄奘在这里学了5年,成为第一流的佛教学者。玄奘为了精益求精,又出门旅行数年,到处寻师访友。641年,玄奘重回烂陀寺。戒日王为玄奘举行大会,请他讲学,到会的僧俗有六、七千人,他精辟的议论,使听众深为敬佩,获得了很高声誉。643年的春天,玄奘辞别了戒日王,带了675部经论,走上了回国的道路。645年,玄奘结束了历时19年,跋涉5万余里的伟大行程,回到长安,受到热烈欢迎。玄奘译经19年,共译经74部,丰富了祖国的文化,保留了古印度的珍贵典籍。他还把秦王破阵乐和老子的《道德经》介绍到印度。他还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这本书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110个和传闻的28个城邦、地区、国家的历史和地理,成为今天研究中古时代中西交通和中亚、西亚、南亚历史地理的宝贵资料。

()

【诗句】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译注】戍鼓:城门楼有戍兵把守,夜间定时击鼓,鼓后进入戒严时刻,不许人行走了。句意:城门楼静夜的更鼓,已禁止行人的来往。在秋天的边境上,我听到一阵雁声。【全诗】《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注释】舍(shè)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戍(shù)鼓:戍楼上的更鼓。边秋:边关的秋天。况乃:况且,何况。【赏析】这是一首思念亲弟的诗。用笔亲意浓浓,哀婉悲切。杜甫客居秦州,是时史思明叛军陷汴州,河南、山东处于战乱中,诸弟流离分散,音信断绝,忧虑思念,故作此诗。首联撇开“月夜”,起笔突兀,“戍鼓”路断,点战乱也;“一雁”声哀,点离散也。此联描绘了一幅荒凉冷寂的边塞图,极力渲染悲凉氛围,为后文铺垫。颔联对仗,扣住“月夜”二字写景:露白清清泠泠,寒气侵人;见景思亲,还是故乡的月亮最明。此明点时令,暗点“忆”字,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此联巧用倒句,乃千古传诵名句,真个是“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王得臣《塵史》),化平板为神奇矣。以上二联写景,皆伤怀之景,虽不忆弟,而字字忆弟,句句关情。颈联写思念亲人:遭逢战乱,仰望清泠泠的月亮,想到弟兄的离散,由离散而想到无家可归,由无家可归而想到生死难料,能不肝肠寸断、伤心哀恸乎?尾联进一步抒发思念忧虑之情:亲人离散,寄信常常不达,况战争频仍,前路茫茫,生死难料,何时才能罢兵呢?结联真含蓄蕴藉、忧虑至深之辞也。此诗抒发国难家愁,极为沉痛哀切,亦沉郁顿挫之诗也。此诗层次清晰,首尾呼应,起承转合,用笔圆熟,似一气呵成,真匠心独运之作也。

()

【诗句】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出处】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鉴赏】梦李白:李白曾因参加过永王李璘的幕府工作,在七五八年被判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放还。杜甫当时大概是在秦州,得知李白被流放的消息,作此诗怀念老友。原诗中有江南瘴疠地:唐朝时特别是西南地区多流行疾病南方的湿热气候北方人很不习惯,认为是瘴疠之地。逐客:被放逐者,指李白长相忆:即经常思念。枫林青:设想李白魂来时,经过江南一带青青的枫树林关塞黑:设想李白魂返时,经过秦陇的关塞。何以有羽翼:设想李白的魂魄来去自由,是因为他有翅膀。但是现在李白已身落罗网,怎么还能飞来同我梦中相聚呢?颜色:指李白的音容笑貌。“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两句意为:长江水深浪阔,水中多蛟龙,祝李白的魂魄能安全回去,不要被蛟龙攫住。杜甫对李白的友情十分真挚,他怀念李白的诗有多首。李白获罪,被流放夜郎,使杜甫十分思念以致积想成梦。“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问的是梦里的情况,表达的是无限真挚的友情。后人常引用以表达自己对挚友陷入不幸处境的慰问。【全诗】《梦李白二首·其一》.[唐].杜甫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赏析】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被捕入狱。后保释出狱,于乾元元年(758)春天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后至巫山,在759年春夏之交,遇赦放还。此时杜甫客居秦州,只知李白流放而不知遇赦,天涯苦忆,积想成梦,表达了对友人悲苦命运的深切关怀,对那些迫害李白的恶势力进行了有力的鞭挞。诗的开篇,即以“死别”与“生别”对比,极言“生别”比“死别”还痛苦。因为“死别”仅“吞声”一哭,痛苦自了;而“生别”却令人“常侧侧”,久思不断。特别是友人遭人生之大不幸,被“逐客”“江南瘴疠地”,又长久无消息,相思之苦更是与日俱增。接着,写梦忆李白。但诗人不说自己作梦,而是说李白明白“我”对他的“长相忆”,主动入梦。这种逆转写法,更衬托出他们二人知之甚深,友谊笃厚。“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写诗人梦中恍惚之感:你在流放之中,怎么有了“羽翼”来到我身边呢?“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莫非你真的死了,眼前的你不是生者之魂!唉,真是路远难测啊!先写见面之喜,转而生疑,疑而生深深的忧虑和恐惧,逼真地展现了诗人的梦幻心理,同时折射出对李白的无限思虑!“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写诗人梦中对李白的关切:你来时要穿越南方青葱的千里枫林,归去时又要跨越黑沉沉的万里关塞,真是难得你的一片深情啊!“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残月满屋,诗人梦醒,仍觉李白憔悴容颜依在。“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写诗人对李白的告诫与祝愿:长江水深浪阔,中多蛟龙,但愿李白的魂能安然归去,不要被蛟龙攫去。这里喻李白不要再被恶人残害。这首诗先叙梦前李白的流放;次叙梦中相见,忽疑其是,忽疑其非,紧扣“梦”字,扑朔迷离;再写梦后的叮嘱,情深意切,至情至义,感人肺腑。

()

援拟入情,乐府神韵。(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卷十五)

【诗例】

()

“雲漢復霜棱。”詩句出處:《登薊城西北樓送崔著作融入都》;是唐朝詩人陳子昂的作品。
薊樓望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