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政治文献汇编类史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等子篇目。其中,《虞书》是传说时代五帝之一虞舜在位时的政治文献汇编,《夏书》是传说中夏代的政治文献汇编,《商书》和《周书》则为商代和周代的政治文献汇编。以此类推,《周书》的着作年代大致可以确定为周代,《虞书》、《夏书》、《商书》的着作年代,或为西周史官、或为春秋史官、或为战国史官对五帝时期以及夏商时期政治事件的追述。
关于《尚书》的书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尚”与“上”互为通假,那么所谓“尚书”,即是指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第二种说法是,“尚”即“崇尚”之意,那么所谓“尚书”,即指是可为后人崇尚的典籍;第三种说法是,“尚”即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或展平,那么所谓“尚书”,即是解密的王家文档或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结合该书内容来看,以上三种说法均可成立。
据有关资料显示,《尚书》流传于世的,前后共有三个版本。其一为秦朝博士伏生版,称《今文尚书》;其二为孔子的后人西汉孔安国版,称《古文尚书》;其三为东晋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内史(相当于今省财政厅长)梅赜(zé)版,称《伪古文尚书》。一般认为,秦朝博士伏生版《今文尚书》中的《周书》,从《牧誓》到《吕刑》,该十六篇为西周的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官对西周史料的追述,《虞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史官编写的古史资料。而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梅赜伪造的,但也存在争议,此不赘述。
关于《尚书》的成书、面世、聚散和真伪,有着极其曲折而传奇的故事。相传,最早的《尚书》版本,系春秋末孔子汇集古代文献编订而成的。孔子晚年因有感于礼崩乐坏,世事浇漓,人心不古,于是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以期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他将上古时期从尧、舜、禹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遴选后,挑出其中100篇编辑成《书》,并用它作为自己私学的教材,教育学生。
据称,孔子编订该书的要旨有二:第一,使帝王明白仁君治民的道理。春秋之世,圣王遁迹,暴君迭出,人民群众苦于虐政,备受煎熬。为拯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孔子作《书》经,希望人君发扬尧、舜、禹、汤、文、武的光荣传统,对人民群众百姓仁慈一些;第二,让臣子明白贤臣辅佐君王的道理。自周室东迁之后,各地方政权中人臣事君心不在焉,乱臣贼子迭出,弑君犯上的事屡见不鲜。为拯救危世,感化当世人臣,孔子作《书》经,记述上古贤臣辅佐君王的事迹,作为臣子学习的榜样。
就这样,该书自春秋一直流传到战国,一向平安无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令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着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焚毁。这次焚书事件给《诗》、《书》的流传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西汉立国之后,鼓吹“以儒术治天下”,于是大张旗鼓地收集民间遗漏的《诗》、《书》残本,可是收效甚微。事有凑巧,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南)有个叫伏胜的老头,本系孔门弟子轌(xuě)子贱先生的后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朝廷设博士70人“以备顾问”,伏胜即为其中一。前213年,秦始皇颁布焚书令,伏胜已经退休在家了,大约是出于对上古典籍的尊崇,他便冒着生命危险,暗地将《书》经藏在自家墙壁的夹层内。
时间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伏胜听说朝廷正大张旗鼓在民间寻摸遗漏的《诗》、《书》,于是打夹壁搜出藏书,一看只剩《书》经29篇了。这时的伏胜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于是朝廷便派后起之秀、年轻学者晁错前往济南郡让伏胜一对一口头传授。完事后,晁错便带着笔记和原典返回首都洛阳,随后将它们整理一番,朝廷准予公布于众。因为晁错的笔记是用当时的大白话写的,所以这个版本的《书》以及其注疏就被后人称作《今文尚书》。
说话间,到了西汉景帝三年,即前154年。这一年远在山东曲阜的鲁恭王刘余想扩建自己的府邸,因为鲁王的府邸就紧挨着孔府,于是他就和孔府的现主人——孔子的嫡系后代孔安国商量,让他腾出点儿地方。结果一拆不打紧,据称发现了一部《书》经,系用先秦六国文字书写,想必是孔子当年造房子给藏在里面以备不测的。
朝廷得知这个事后,就命孔安国对该书进行翻译、校对、整理,定名为《古文尚书》。该版本除包括《今文尚书》的29篇以外,其中还多出了16篇。就在孔安国先生将这个《古文尚书》编订完毕,恭恭敬敬地献给朝廷的时候,遇到了两汉后宫里常见的大事件——巫蛊事件,不知怎么地,把孔安国给牵连上了。结果,他老先生以及这本皇皇巨着,也给晾在一边了。这个《古文尚书》始终没能转正,只在民间下里巴人之中流传。
说话间,又到了西晋时期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开幕。战乱中,甭管是《今文尚书》也好,《古文尚书》也罢,统统散失了,不知去向。时间一晃又是两百年。到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不知打哪里弄来一部据说比《古文尚书》还要古老的《古文尚书》,献给朝廷。梅赜先生版的《古文尚书》不仅包括伏胜先生版的《今文尚书》29篇,而且比孔安国先生版的《古文尚书》多出14篇,共58篇。就这么地,梅版《古文尚书》就非常吊诡地流传于世,一晃就是一千多年。据称,人们现在看到的《尚书》版本,就是后世学者根据梅先生的版本,再参照其他文献编定而成的。
当然,东晋以降,后世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版的《尚书》产生过疑问,但是没有一言九鼎的证据,也扳不倒人家。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坚信,东晋以来的《古文尚书》大体保留了汉代两版《尚书》的脉络。理由是,梅赜版的《古文尚书》,可能是他根据秦汉以后其他典籍中所传的零星断简增补而成的。
自西汉以来,《尚书》一直被历代帝王将相视为经时济世的哲学经典,它既是帝王们的枕边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的必修课。就文学而言,《尚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已经萌芽。据《左传》等书记载,在《尚书》之前,还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上古时代的政论性散文典籍存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书都没有传承下来,因此上咱们但凡谈到先秦散文,《尚书》即为不二之源头。
总观《尚书》诸篇文章,其结构已经较为完整,谋篇布局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便可以看作是对《尚书》散文技巧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都明显地受《尚书》文风、文字的影响。例如,南朝梁时学者刘勰先生在其大作《文心雕龙》中,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这便是该书的魅力所在。
时间进入到21世纪,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据称该批竹简曾经长期流散于境外,后为清华校友于境外购得回捐母校。随后,经过两年多的保护性清理和研究,最终确定该批竹简共为2388枚,其中发现了失传2000多年的战国版《尚书》。
据有关专家介绍,该版“尚书”已整理出六十余篇文献,其中《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9篇,不为传世版《尚书》所载。例如,《保训》讲述了周文王临终前对武王的遗训,其中提到尧、舜和商朝先祖上甲微的传说,这篇文献从秦始皇焚书以后,便告于湮没,其中包含的圣道思想,很有孔子《尚书》的意旨。另外,专家将竹简版《咸有一德》篇与传世《尚书》之《咸有一德》篇进行比对后发现,二者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这就说明,传世《尚书》之《咸有一德》篇系梅赜伪造。
相同的例子还见于《说命》篇。传世版《尚书》之《说命》篇由三篇组成,记载了武丁与大臣傅说的相关事迹。竹简版《尚书》也有《说命》篇,题为《傅说之命》,也由三篇组成。其中部分内容与《国语·楚语》的引文完全一致,证明是先秦时期《说命》篇的原貌。这就说明,传世《尚书》之《说命》篇系梅赜伪造。
尚书又被称为。推荐。爱诗词网。前言《尚书》又称《书》或《书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政治文献汇编类史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等子篇目。其中,《虞书》是传说时代五帝之一虞舜在位时的政治文献汇编,《夏书》是传说中夏代的政治文献汇编,《商书》和《周书》则为商代和周代的政治文献汇编。以此类推,《周书》的着作年代大致可以确定为周代,《虞书》、《夏书》、《商书》的着作年代,或为西周史官、或为春秋史官、或为战国史官对五帝时期以及夏商时期政治事件的追述。关于《尚书》的书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尚”与“上”互为通假,那么所谓“尚书”,即是指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第二种说法是,“尚”即“崇尚”之意,那么所谓“尚书”,即指是可为后人崇尚的典籍;第三种说法是,“尚”即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或展平,那么所谓“尚书”,即是解密的王家文档或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结合该书内容来看,以上三种说法均可成立。据有关资料显示,《尚书》流传于世的,前后共有三个版本。其一为秦朝博士伏生版,称《今文尚书》;其二为孔子的后人西汉孔安国版,称《古文尚书》;其三为东晋豫章(即今江西南昌)内史(相当于今省财政厅长)梅赜(zé)版,称《伪古文尚书》。一般认为,秦朝博士伏生版《今文尚书》中的《周书》,从《牧誓》到《吕刑》,该十六篇为西周的真实史料,《文侯之命》、《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官对西周史料的追述,《虞书》中的《尧典》、《皋陶谟》、《禹贡》反而是战国史官编写的古史资料。而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梅赜伪造的,但也存在争议,此不赘述。关于《尚书》的成书、面世、聚散和真伪,有着极其曲折而传奇的故事。相传,最早的《尚书》版本,系春秋末孔子汇集古代文献编订而成的。孔子晚年因有感于礼崩乐坏,世事浇漓,人心不古,于是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以期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他将上古时期从尧、舜、禹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遴选后,挑出其中100篇编辑成《书》,并用它作为自己私学的教材,教育学生。据称,孔子编订该书的要旨有二:第一,使帝王明白仁君治民的道理。春秋之世,圣王遁迹,暴君迭出,人民群众苦于虐政,备受煎熬。为拯救危世,感化当世人君,孔子作《书》经,希望人君发扬尧、舜、禹、汤、文、武的光荣传统,对人民群众百姓仁慈一些;第二,让臣子明白贤臣辅佐君王的道理。自周室东迁之后,各地方政权中人臣事君心不在焉,乱臣贼子迭出,弑君犯上的事屡见不鲜。为拯救危世,感化当世人臣,孔子作《书》经,记述上古贤臣辅佐君王的事迹,作为臣子学习的榜样。就这样,该书自春秋一直流传到战国,一向平安无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挟书令》,令凡是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着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焚毁。这次焚书事件给《诗》、《书》的流传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西汉立国之后,鼓吹“以儒术治天下”,于是大张旗鼓地收集民间遗漏的《诗》、《书》残本,可是收效甚微。事有凑巧,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南)有个叫伏胜的老头,本系孔门弟子轌(xuě)子贱先生的后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朝廷设博士70人“以备顾问”,伏胜即为其中一。前213年,秦始皇颁布焚书令,伏胜已经退休在家了,大约是出于对上古典籍的尊崇,他便冒着生命危险,暗地将《书》经藏在自家墙壁的夹层内。时间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伏胜听说朝廷正大张旗鼓在民间寻摸遗漏的《诗》、《书》,于是打夹壁搜出藏书,一看只剩《书》经29篇了。这时的伏胜已经是九十多岁的高龄老人,于是朝廷便派后起之秀、年轻学者晁错前往济南郡让伏胜一对一口头传授。完事后,晁错便带着笔记和原典返回首都洛阳,随后将它们整理一番,朝廷准予公布于众。因为晁错的笔记是用当时的大白话写的,所以这个版本的《书》以及其注疏就被后人称作《今文尚书》。说话间,到了西汉景帝三年,即前154年。这一年远在山东曲阜的鲁恭王刘余想扩建自己的府邸,因为鲁王的府邸就紧挨着孔府,于是他就和孔府的现主人——孔子的嫡系后代孔安国商量,让他腾出点儿地方。结果一拆不打紧,据称发现了一部《书》经,系用先秦六国文字书写,想必是孔子当年造房子给藏在里面以备不测的。朝廷得知这个事后,就命孔安国对该书进行翻译、校对、整理,定名为《古文尚书》。该版本除包括《今文尚书》的29篇以外,其中还多出了16篇。就在孔安国先生将这个《古文尚书》编订完毕,恭恭敬敬地献给朝廷的时候,遇到了两汉后宫里常见的大事件——巫蛊事件,不知怎么地,把孔安国给牵连上了。结果,他老先生以及这本皇皇巨着,也给晾在一边了。这个《古文尚书》始终没能转正,只在民间下里巴人之中流传。说话间,又到了西晋时期永嘉年间,五胡乱华开幕。战乱中,甭管是《今文尚书》也好,《古文尚书》也罢,统统散失了,不知去向。时间一晃又是两百年。到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不知打哪里弄来一部据说比《古文尚书》还要古老的《古文尚书》,献给朝廷。梅赜先生版的《古文尚书》不仅包括伏胜先生版的《今文尚书》29篇,而且比孔安国先生版的《古文尚书》多出14篇,共58篇。就这么地,梅版《古文尚书》就非常吊诡地流传于世,一晃就是一千多年。据称,人们现在看到的《尚书》版本,就是后世学者根据梅先生的版本,再参照其他文献编定而成的。当然,东晋以降,后世的许多学者都对梅赜版的《尚书》产生过疑问,但是没有一言九鼎的证据,也扳不倒人家。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坚信,东晋以来的《古文尚书》大体保留了汉代两版《尚书》的脉络。理由是,梅赜版的《古文尚书》,可能是他根据秦汉以后其他典籍中所传的零星断简增补而成的。自西汉以来,《尚书》一直被历代帝王将相视为经时济世的哲学经典,它既是帝王们的枕边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的必修课。就文学而言,《尚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已经萌芽。据《左传》等书记载,在《尚书》之前,还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上古时代的政论性散文典籍存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书都没有传承下来,因此上咱们但凡谈到先秦散文,《尚书》即为不二之源头。总观《尚书》诸篇文章,其结构已经较为完整,谋篇布局也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后来春秋战国时期散文勃兴,便可以看作是对《尚书》散文技巧的继承和发展。秦汉以后,各个朝代的制诰、诏令、章奏,都明显地受《尚书》文风、文字的影响。例如,南朝梁时学者刘勰先生在其大作《文心雕龙》中,论述诏策、檄移、章表、奏启、议对、书记等文体时,也都溯源到《尚书》,这便是该书的魅力所在。时间进入到21世纪,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据称该批竹简曾经长期流散于境外,后为清华校友于境外购得回捐母校。随后,经过两年多的保护性清理和研究,最终确定该批竹简共为2388枚,其中发现了失传2000多年的战国版《尚书》。据有关专家介绍,该版“尚书”已整理出六十余篇文献,其中《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縢》、《皇门》、《祭公》和《楚居》9篇,不为传世版《尚书》所载。例如,《保训》讲述了周文王临终前对武王的遗训,其中提到尧、舜和商朝先祖上甲微的传说,这篇文献从秦始皇焚书以后,便告于湮没,其中包含的圣道思想,很有孔子《尚书》的意旨。另外,专家将竹简版《咸有一德》篇与传世《尚书》之《咸有一德》篇进行比对后发现,二者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这就说明,传世《尚书》之《咸有一德》篇系梅赜伪造。相同的例子还见于《说命》篇。传世版《尚书》之《说命》篇由三篇组成,记载了武丁与大臣傅说的相关事迹。竹简版《尚书》也有《说命》篇,题为《傅说之命》,也由三篇组成。其中部分内容与《国语·楚语》的引文完全一致,证明是先秦时期《说命》篇的原貌。这就说明,传世《尚书》之《说命》篇系梅赜伪造。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策马前途须努力。推荐。爱诗词网。“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砥砺教化·百折不馁”类的诗句。诗句写不要象失意潦倒的人那样长嘘短叹,而要快马加鞭,冲破重重障碍,奋力向前。表现出诗人刚强的性格及刻苦奋进的精神。如今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注:龙钟,潦倒貌。李涉“岳阳别张祜”“全唐诗”第5427页。繁体:“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是關於描寫“諭理警世·砥礪教化·百折不餒”類的詩句。詩句寫不要象失意潦倒的人那樣長噓短嘆,而要快馬加鞭,沖破重重障礙,奮力向前。表現出詩人剛強的性格及刻苦奮進的精神。如今仍然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註:龍鐘,潦倒貌。李涉“嶽陽別張祜”“全唐詩”第5427頁。拼音:“CeMaQianTuXuNuLi,MoXueLongZhongXuTanXi”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CeMaQianTuXuNuLi,MoXueLongZhongXuTanXi”ShiGuanYuMiaoXie“YuLiJingShi·DiLiJiaoHua·BaiSheBuNei”LeiDeShiGou。ShiGouXieBuYaoXiangShiYiLaoDaoDeRenNaYangChangShiDuanTan,ErYaoKuaiMaJiaBian,ChongPoChongChongZhangAi,FenLiXiangQian。BiaoXianChuShiRenGangJiangDeXingGeJiKeKuFenJinDeJingShen。RuJinRengRanYouZhaoShenKeDeJiaoYoYiYi。Zhu:LongZhong,LaoDaoMao。LiShe“YueYangBieZhangHu”“QuanTangShi”Di5427Xie。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推荐。爱诗词网。坎坎①伐檀②兮,置③之河之干④兮。河水清且涟⑤漪⑥。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⑦兮?不狩不猎⑧,胡瞻尔庭有县⑨貆⑩兮?彼君子兮,不素餐B11兮!(《诗经·伐檀》)注释①坎坎:用斧子伐木的声音。②檀:乔木,可以造车。③置:放。④干:河岸。⑤涟:水面波纹。⑥猗(yī):表赞叹的语气词。⑦廛(chán):一个成年男子居住和耕种的土地。⑧狩猎:狩,大型的集体围猎;猎,单人打猎。⑨县:通“悬”。⑩貆(huán):兽名,形似小猪而肥壮。⑪素餐:白白吃饭。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把它放在河之岸。河水清清起波澜。不耕种来不收割,为何夺走我粮食三百担?从不见你去打猎,为何有獾子在你院中悬?你们这些老爷们,别再不劳而获吃白饭!感悟这是何种世道?锦衣玉食者不劳而获、巧取豪夺、恬不知耻;终日劳作者劳而不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劳动者们已不再沉默,他们发出愤怒的吼声。这吼声让食人者胆战心惊,让劳动者看到希望。
浑沌之死。推荐。爱诗词网。《庄子》南海之帝为倏②,北海之帝为忽③,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④相与⑤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⑥。倏与忽谋⑦报浑沌之德⑧,曰:“人皆有七窍⑨,以视、听、食、息⑩,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11)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注释】①选自《庄子·应帝王》。浑沌:天地未开辟前模糊一团的状态,文中指中央之帝。②〔倏(shū)〕极快地。这里是南海之帝的名字。③〔忽〕短暂的。这里是北海之帝的名字。④〔时〕常常。⑤〔相与〕相会,在一起。⑥〔甚善〕非常和善。⑦〔谋〕商量。⑧〔德〕恩情。⑨〔七窍〕眼、耳、口、鼻七个孔。⑩〔息〕呼吸。(11)〔日〕每天。【译文】南海的大帝叫倏,北海的大帝叫忽,中央大帝叫浑沌。倏与忽常常相约在浑沌住处见面,浑沌对待二人非常和善。倏与忽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善待之情,说:“人有眼、耳、口、鼻七个孔,用来看、听、吃、呼吸,单单浑沌没有,我们尝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于是每天凿一个孔,凿了七天浑沌就死了。字数:458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245页.
【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意思】太阳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跟靛蓝一样。江花:江边的花。蓝:靛蓝,一种深蓝色的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鉴赏1】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比火还红润;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就像湛蓝的蓝草。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这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江南春景图。词人选取“春江”作为江南春景的代表,描写了江花之艳红,江水之碧绿,色泽明亮清新。“日出”与“春来”是互文成义,上句有“春”,下句有“日”。一“出”一“来”,为宁静秀美的江南风景平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最后以反问句结尾,点出“忆江南”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鉴赏2】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简直比火还要红艳;当春天来到时,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南水乡花草繁盛,这首词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情趣无限。【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江南等地阳光明媚,花红水碧的春景。[例]富春江最富于春天的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就咏叹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富春江水蓝得透明,两岸的红杜鹃花烂漫。(碧野《跋涉者的脚印》)二、用以比喻面貌焕然一新,形势大好。[例]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诗】《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释】1.谙(音an):熟悉。2.胜:超过。蓝:植物名,蓼科,一年生草木,茎高二三尺,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叶可制染料,俗称靛青。【译】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红胜火焰;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鉴赏导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早年,白居易常在杭州、苏州做官,那里如画的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他回到洛阳,回忆江南的风景时写下了这三首词。【鉴赏】起句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写那里的风景美好如画,是诗人当年亲身体验和感受过的,因为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具体写江南景色。太阳出来后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绿色的江水微波粼粼,像一条彩练在晃动。这里,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相映衬,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想起如此的美景,诗人在结尾由衷地吟出:能不忆江南?在这首写景抒情词中,诗人不但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江南之春的瑰丽图画,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无限怀念的美好情感。【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原作共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每首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首之间又密切相关,脉络相通,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作者以追忆的情怀生动描绘和热情赞美了江南的迷人春色,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词人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这不是一般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式的人云亦云,而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忆恋之情,是昔日审美意识的复活,是满怀激动和喜悦的赞颂,因为“风景旧曾谙”。这就是说,那江南风景,不是听说或凭想象而来,而是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的结果。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越,旅居苏、杭。江南的奇山秀水,苏、杭的旖旎风光,给这个北方少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穆宗长庆二年(822)至敬宗宝历二年(826),白居易又先后出任杭州、苏州刺史。这位酷爱自然的诗人,政事之余,经常优游于寺庙林泉之中,陶醉于湖光山色之间,曾写有《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白云泉》等歌咏江南风光的名篇。宝历二年秋,他因眼疾而废郡事,回到洛阳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直到六十七岁的暮年,他依然对“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念念不忘,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忆江南》。因此,“风景旧曾谙”,可谓言之凿凿,既落实了“江南好”的“好”字,又点明了“忆江南”的“忆”字,并为下面的写景作了铺垫。前两句泛忆江南,写得比较概括。接下去具体描写江南的美好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真是运笔如神,写景如画!寥寥数语,便尽收江南春色。春天的清晨,鲜花开遍了江畔,红艳艳的一片,在旭日照耀下,似喷火蒸霞,红得更加显目;春来水绿,江流泛碧,在江花、红日的映照下,更加清碧如蓝。作者以江为中心,以“江花”、“江水”为主要意象,以“日出”、“春来”为背景,经过心营意造、从而织染出一幅阔大绚丽的江南春色图,给人以亲临其境、陶醉其中的美感,从而成了赞美江南风景的名句。这两句所以写得好,首先是由于作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富于特征的景物。江南春景,可忆者甚多,要用两句话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选择和集中,以便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选择什么呢?江南水乡,“江水”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性景物;春暖花开,花是春天的象征,而且江南又多鲜花。于是作者就选取“江花”、“江水”这两个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次,作者在描绘江南春色时采取了同色相烘染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把江南春色写得鲜艳夺目,精彩绝伦。“日出”与“春来”,都是带有色彩的动态形象,都为江南风景增色添彩。春花本已红艳,在红日照耀下,更红得胜过火焰,因同色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天是绿的使者,它染绿了江南大地,也把那江水染得愈加碧绿如蓝,因同色滃染而加深了色彩的浓度。“红胜火”的江花与“绿如蓝”的江水,互为背景,异色相衬,使整个画面更为绚丽夺目,层次分明。再次,作者不仅写景如画,而且画中寓以深挚的感情;不仅写出了江南春景的色彩、精神和灵魂,也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予词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写出了词人心灵中的江南之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人描绘出如诗如画江南春景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喊出“能不忆江南”的心声。这样结尾,不仅照应了“江南好”的开头,充分抒发了他的忆恋之情,而且空灵含蓄,余音袅袅,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更激起万千江南游子的眷恋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采用映衬、比喻的手法。[3]语言浅显、生动。[4]色彩明丽,层次丰富。
春如江水绿如蓝。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意思】太阳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跟靛蓝一样。江花:江边的花。蓝:靛蓝,一种深蓝色的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鉴赏1】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映照得比火还红润;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就像湛蓝的蓝草。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这两句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明媚动人的江南春景图。词人选取“春江”作为江南春景的代表,描写了江花之艳红,江水之碧绿,色泽明亮清新。“日出”与“春来”是互文成义,上句有“春”,下句有“日”。一“出”一“来”,为宁静秀美的江南风景平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最后以反问句结尾,点出“忆江南”的主题,表达自己的怀念与向往之情。【鉴赏2】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的花朵,简直比火还要红艳;当春天来到时,江里的水,青绿得就像是蓝色的一样。江南水乡花草繁盛,这首词以红花、绿水来描写江南的美景,色彩鲜明艳丽,情趣无限。【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江南等地阳光明媚,花红水碧的春景。[例]富春江最富于春天的色彩。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就咏叹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富春江水蓝得透明,两岸的红杜鹃花烂漫。(碧野《跋涉者的脚印》)二、用以比喻面貌焕然一新,形势大好。[例]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郭沫若《科学的春天》)【全诗】《忆江南三首·其一》.[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释】1.谙(音an):熟悉。2.胜:超过。蓝:植物名,蓼科,一年生草木,茎高二三尺,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叶可制染料,俗称靛青。【译】江南风景真美!那秀丽的景色早就熟谙。日出时,江边鲜艳的花儿,红胜火焰;春来时,清澈的江水碧绿如蓝。这般令人陶醉的景色,能不使人忆念?【鉴赏导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词,共有三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早年,白居易常在杭州、苏州做官,那里如画的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晚年,他回到洛阳,回忆江南的风景时写下了这三首词。【鉴赏】起句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写那里的风景美好如画,是诗人当年亲身体验和感受过的,因为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具体写江南景色。太阳出来后江边的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来临,绿色的江水微波粼粼,像一条彩练在晃动。这里,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相映衬,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想起如此的美景,诗人在结尾由衷地吟出:能不忆江南?在这首写景抒情词中,诗人不但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艳的江南之春的瑰丽图画,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无限怀念的美好情感。【赏析】白居易的《忆江南》,原作共三首,分写江南春色、杭州秋景和苏州胜事。每首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首之间又密切相关,脉络相通,构成有机的整体。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作者以追忆的情怀生动描绘和热情赞美了江南的迷人春色,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词人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这不是一般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式的人云亦云,而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忆恋之情,是昔日审美意识的复活,是满怀激动和喜悦的赞颂,因为“风景旧曾谙”。这就是说,那江南风景,不是听说或凭想象而来,而是亲眼目睹并切身感受的结果。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越,旅居苏、杭。江南的奇山秀水,苏、杭的旖旎风光,给这个北方少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穆宗长庆二年(822)至敬宗宝历二年(826),白居易又先后出任杭州、苏州刺史。这位酷爱自然的诗人,政事之余,经常优游于寺庙林泉之中,陶醉于湖光山色之间,曾写有《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白云泉》等歌咏江南风光的名篇。宝历二年秋,他因眼疾而废郡事,回到洛阳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直到六十七岁的暮年,他依然对“旧曾谙”的江南风景念念不忘,写下了这首景美情深的《忆江南》。因此,“风景旧曾谙”,可谓言之凿凿,既落实了“江南好”的“好”字,又点明了“忆江南”的“忆”字,并为下面的写景作了铺垫。前两句泛忆江南,写得比较概括。接下去具体描写江南的美好春色:“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真是运笔如神,写景如画!寥寥数语,便尽收江南春色。春天的清晨,鲜花开遍了江畔,红艳艳的一片,在旭日照耀下,似喷火蒸霞,红得更加显目;春来水绿,江流泛碧,在江花、红日的映照下,更加清碧如蓝。作者以江为中心,以“江花”、“江水”为主要意象,以“日出”、“春来”为背景,经过心营意造、从而织染出一幅阔大绚丽的江南春色图,给人以亲临其境、陶醉其中的美感,从而成了赞美江南风景的名句。这两句所以写得好,首先是由于作者选择了最有代表性、最富于特征的景物。江南春景,可忆者甚多,要用两句话概括而形象地描绘出来,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选择和集中,以便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选择什么呢?江南水乡,“江水”是这个地区的代表性景物;春暖花开,花是春天的象征,而且江南又多鲜花。于是作者就选取“江花”、“江水”这两个最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写,起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其次,作者在描绘江南春色时采取了同色相烘染和异色相映衬的手法,把江南春色写得鲜艳夺目,精彩绝伦。“日出”与“春来”,都是带有色彩的动态形象,都为江南风景增色添彩。春花本已红艳,在红日照耀下,更红得胜过火焰,因同色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天是绿的使者,它染绿了江南大地,也把那江水染得愈加碧绿如蓝,因同色滃染而加深了色彩的浓度。“红胜火”的江花与“绿如蓝”的江水,互为背景,异色相衬,使整个画面更为绚丽夺目,层次分明。再次,作者不仅写景如画,而且画中寓以深挚的感情;不仅写出了江南春景的色彩、精神和灵魂,也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予词人的集中而饱满的感受,写出了词人心灵中的江南之春,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人描绘出如诗如画江南春景之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喊出“能不忆江南”的心声。这样结尾,不仅照应了“江南好”的开头,充分抒发了他的忆恋之情,而且空灵含蓄,余音袅袅,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更激起万千江南游子的眷恋情怀。【鉴赏要点】[1]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采用映衬、比喻的手法。[3]语言浅显、生动。[4]色彩明丽,层次丰富。
【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又一次为友人送行,那萋萋的芳草呀,也意蕴着别离的深情。【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得“题”的意思。【鉴赏】白居易的这首诗因四个方面的原因而闻名。一是为他青年时期作品。他的《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是现存白氏作品中最早的一首,该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年十五。”而这首作于贞元三年(787),时年十六。二是此诗为应考之作。按科场规定,应试作品限定题目,前加“赋得”二字。这种命题作文,不仅不是作者有感而发,而且体式上的规矩严格,不容易产生佳作,应制诗得以传世的可谓凤毛麟角,而此诗居然在白居易大量作品中,居于显要地位,一直为后世所乐道。三是白居易因此诗而一举成名,由此步入诗坛。据载,白居易自江南入京,晋谒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打趣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可是当读到投献诗文中的“野火烧不尽”二句,大为激赏:“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并为之延誉,遂声名大振(见唐代张固《幽闲鼓吹》与宋代尤袤《全唐诗话》),竟至产生轰动效应。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叙白谒顾事如前述)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诗名动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论价,日日如是。”四是此诗原意以古原草写别情,本无惊人之处,只是按《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加以衍生而已,可是前四句的“咏草”却不同凡响,无怪乎顾况大为赏识。后世欣赏这首诗,也可以说大多数人已不着眼于写别情,而注目于咏草,由咏草获得哲理性启示。诗人原以草为喻,写景抒情,构成意境,本无意于说理,可是恰恰道出了哲理。这种“理语”仍是景语或情语。因为理融于形,如盐入于水,因而不使人觉得抽象概念,反觉得隽永有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上草,郊原上的草,覆盖面很广。离离,茂盛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绿草如茵的芳甸,也就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诗人由起句的景语一下子探入其内在规律,继之以“一岁一枯荣”的理语。由“荣”想到其“枯”,并点明“枯”能转化为现在的“荣”。一年生植物野草,虽然有荣、枯的变化,可是植根于大地,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虽枯仍会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递进一层,从不畏外界凌虐的角度,进一步说明野草的旺盛生命力。野火,秋冬草枯时放哨火。原为古代刀耕火耨时代的习俗。实为烧掉枯的叶茎,既芟锄芜杂,又消灭害虫卵,且可为肥料,都是为了日后草的萌发、生长。这里将“野火”视为焚毁草的力量。野火一烧,成燎原之势,火烈威猛,对于枯草来说,必然是“烧尽”。说“烧不尽”,是“春风吹又生”,因埋于地下的根仍在,从草的生命方面看,是不得“尽”的。枯、荣,写草的茎叶变化;尽、生,写草的体与根关系。草,虽枯仍能荣,虽尽还会生,草生命力的顽强可见。缘草不畏自然界的秋霜冬雪,不怕外力的纵火燃烧,始终能生能荣,且呈“离离”之势,使人可以联想到一切有根柢有生命力的事物,总是能战胜外力,永葆青春的。这首诗诗人意在以春草萋萋喻别情凄凄,一表草盛以示情深,一表草又生以喻情不绝。可是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往往将诗的前四句提取出来备加赞扬,津津乐道生命不绝、事物无穷的道理。尤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为人常常摘出引用,以说明论点。从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鉴赏来说,前四句与后四句是浑成一体的,而且前四句是为后四句服务的,可是从文学鉴赏的复杂性说,也不排斥截取诗的一部分由原意而引申新义的做法,因此这首抒情诗的部分可以视为哲理性的诗句。
芳草萋萋满别情。推荐。爱诗词网。【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又一次为友人送行,那萋萋的芳草呀,也意蕴着别离的深情。【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得“题”的意思。【鉴赏】白居易的这首诗因四个方面的原因而闻名。一是为他青年时期作品。他的《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是现存白氏作品中最早的一首,该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年十五。”而这首作于贞元三年(787),时年十六。二是此诗为应考之作。按科场规定,应试作品限定题目,前加“赋得”二字。这种命题作文,不仅不是作者有感而发,而且体式上的规矩严格,不容易产生佳作,应制诗得以传世的可谓凤毛麟角,而此诗居然在白居易大量作品中,居于显要地位,一直为后世所乐道。三是白居易因此诗而一举成名,由此步入诗坛。据载,白居易自江南入京,晋谒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打趣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可是当读到投献诗文中的“野火烧不尽”二句,大为激赏:“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并为之延誉,遂声名大振(见唐代张固《幽闲鼓吹》与宋代尤袤《全唐诗话》),竟至产生轰动效应。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叙白谒顾事如前述)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诗名动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论价,日日如是。”四是此诗原意以古原草写别情,本无惊人之处,只是按《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加以衍生而已,可是前四句的“咏草”却不同凡响,无怪乎顾况大为赏识。后世欣赏这首诗,也可以说大多数人已不着眼于写别情,而注目于咏草,由咏草获得哲理性启示。诗人原以草为喻,写景抒情,构成意境,本无意于说理,可是恰恰道出了哲理。这种“理语”仍是景语或情语。因为理融于形,如盐入于水,因而不使人觉得抽象概念,反觉得隽永有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上草,郊原上的草,覆盖面很广。离离,茂盛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绿草如茵的芳甸,也就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诗人由起句的景语一下子探入其内在规律,继之以“一岁一枯荣”的理语。由“荣”想到其“枯”,并点明“枯”能转化为现在的“荣”。一年生植物野草,虽然有荣、枯的变化,可是植根于大地,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虽枯仍会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递进一层,从不畏外界凌虐的角度,进一步说明野草的旺盛生命力。野火,秋冬草枯时放哨火。原为古代刀耕火耨时代的习俗。实为烧掉枯的叶茎,既芟锄芜杂,又消灭害虫卵,且可为肥料,都是为了日后草的萌发、生长。这里将“野火”视为焚毁草的力量。野火一烧,成燎原之势,火烈威猛,对于枯草来说,必然是“烧尽”。说“烧不尽”,是“春风吹又生”,因埋于地下的根仍在,从草的生命方面看,是不得“尽”的。枯、荣,写草的茎叶变化;尽、生,写草的体与根关系。草,虽枯仍能荣,虽尽还会生,草生命力的顽强可见。缘草不畏自然界的秋霜冬雪,不怕外力的纵火燃烧,始终能生能荣,且呈“离离”之势,使人可以联想到一切有根柢有生命力的事物,总是能战胜外力,永葆青春的。这首诗诗人意在以春草萋萋喻别情凄凄,一表草盛以示情深,一表草又生以喻情不绝。可是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往往将诗的前四句提取出来备加赞扬,津津乐道生命不绝、事物无穷的道理。尤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为人常常摘出引用,以说明论点。从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鉴赏来说,前四句与后四句是浑成一体的,而且前四句是为后四句服务的,可是从文学鉴赏的复杂性说,也不排斥截取诗的一部分由原意而引申新义的做法,因此这首抒情诗的部分可以视为哲理性的诗句。
【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处】唐·杜甫《赠花卿》。【意思】这样好听的曲子只应该天上才有,人间能听得到几回?【鉴赏】像这样美妙动听的曲子,应该只有天上才有,人间能里能够听到几回呢?花卿:是一名歌妓,作者以这两句诗赞美她歌声的美妙悦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两句诗时常用来赞美他人歌声的悦耳动听,或是演奏得神妙动人。【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歌曲、乐曲或其他音响悦耳动听,美妙绝伦。[例1]周信芳与梅兰芳合演《二堂舍子》(《宝莲灯》剧中的一折)。有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江晓《“麒老牌”——京剧革新家周信芳》)[例2]“交响石壁”,不知迷恋了多少游客如醉如痴地在那里侧耳静听。它左无声,右无音,唯有走到那一米宽凹进去的金黄色花纹跟前,才会交响齐鸣,琴弦悠扬,宛转动听,令人惊叹叫绝。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曾国操《令人叫绝的交响石壁》)二、用以比喻奇怪罕闻的话语论调。[例]面对现今的“人民公仆”的所作所为,再向我们百姓提什么“焦裕禄精神”,听起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魏助增《这“烦”有理》)【全诗】《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注释】①花卿:花敬定,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生活豪奢,号跋扈将军。②锦城:锦官城,指成都。纷纷:杂乱貌。《管子·枢言》:“纷纷乎若乱丝,遗遗乎若有从治。”③江:锦江。【鉴赏1】
这是一首讽刺跋扈武将花敬定的诗,揭露了他骄横豪奢的生活。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感宫中乐曲流传蜀中而作此诗。杨慎《升庵诗话》云:“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云:“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二人之言是可取的。首句采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转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描绘了管弦乐交错融会,达到了柔和美妙的境界。次句采用同样的手法,描写那宴会厅中悠扬婉转的音流,飞出雕花镂窗,荡漾在锦江之上,飘浮在白云之间。两个“半”字,空灵活脱,极有情趣。此二句实写,下二句转入虚写。“天上”,使人想到仙界,也使人想到帝王的九重宫阙。这美妙的音乐本来自宫中,却在“人间”能够听到,在跋扈将军花敬定的府上能够听到。这里运用双关语,言外有二层意思:“天上”的音乐怎么会流传蜀中?这不是安史之乱造成梨园子弟流落四方的结果吗?“天上”的音乐“人间”众生怎么能享受?花敬定竟然恣意享受“天上”仙乐,岂非僭越大不敬吗?此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乃婉转含蓄之讽诗也。仇兆鳌云:“此诗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王昌龄)无以过之。”亦可见此诗之高妙也。【鉴赏2】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四月,梓州剌史段子璋反叛,攻占了锦城并自称梁王。在平定叛乱的战斗中,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表现非常勇猛。但胜利回来后,他恃功自傲,整天饮酒作乐。还僭用天子音乐,不可一世。崔光远因此被罢官。杜甫这时也在蜀,所以作了这首似谀实讽的诗,赠给花敬定。锦官城中天天丝管交奏,乐声繁复悠扬。这一定是您在庆祝平定段子璋的胜利。听啊,那美妙动人的音乐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一半随江风在锦江上荡漾,一半冉冉升入云霄。唉,这样美妙无比的曲子只应该在天上才有啊,这人世间又能耳闻几回呢?【鉴赏3】这首诗似褒实贬,采用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表面上赞扬花的得胜归来,鼓乐升平,实际上却讽刺了花的骄恣奢靡。首联告诉我们花敬定平叛回来后的所作所为,但并不直接描述他如何的寻欢作乐,而是通过丝管之声的不绝于耳来表现他的骄奢无度。尾联表面看是在赞美花卿堂上丝管的非凡、乐曲的美妙,实际上是在暗示花不应该享用天子的礼乐。尾联将乐曲的美好赞誉到了极度,寓讽于谀,其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思考】这首诗是杜甫写给花敬定的。花的骄奢淫逸是多方面的,为什么诗人只选取音乐这个角度来写?
此曲只应天上有。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处】唐·杜甫《赠花卿》。【意思】这样好听的曲子只应该天上才有,人间能听得到几回?【鉴赏】像这样美妙动听的曲子,应该只有天上才有,人间能里能够听到几回呢?花卿:是一名歌妓,作者以这两句诗赞美她歌声的美妙悦耳。“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两句诗时常用来赞美他人歌声的悦耳动听,或是演奏得神妙动人。【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歌曲、乐曲或其他音响悦耳动听,美妙绝伦。[例1]周信芳与梅兰芳合演《二堂舍子》(《宝莲灯》剧中的一折)。有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江晓《“麒老牌”——京剧革新家周信芳》)[例2]“交响石壁”,不知迷恋了多少游客如醉如痴地在那里侧耳静听。它左无声,右无音,唯有走到那一米宽凹进去的金黄色花纹跟前,才会交响齐鸣,琴弦悠扬,宛转动听,令人惊叹叫绝。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曾国操《令人叫绝的交响石壁》)二、用以比喻奇怪罕闻的话语论调。[例]面对现今的“人民公仆”的所作所为,再向我们百姓提什么“焦裕禄精神”,听起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魏助增《这“烦”有理》)【全诗】《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注释】①花卿:花敬定,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生活豪奢,号跋扈将军。②锦城:锦官城,指成都。纷纷:杂乱貌。《管子·枢言》:“纷纷乎若乱丝,遗遗乎若有从治。”③江:锦江。【鉴赏1】这是一首讽刺跋扈武将花敬定的诗,揭露了他骄横豪奢的生活。肃宗上元二年(761),杜甫感宫中乐曲流传蜀中而作此诗。杨慎《升庵诗话》云:“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云:“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二人之言是可取的。首句采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转为视觉,化无形为有形,描绘了管弦乐交错融会,达到了柔和美妙的境界。次句采用同样的手法,描写那宴会厅中悠扬婉转的音流,飞出雕花镂窗,荡漾在锦江之上,飘浮在白云之间。两个“半”字,空灵活脱,极有情趣。此二句实写,下二句转入虚写。“天上”,使人想到仙界,也使人想到帝王的九重宫阙。这美妙的音乐本来自宫中,却在“人间”能够听到,在跋扈将军花敬定的府上能够听到。这里运用双关语,言外有二层意思:“天上”的音乐怎么会流传蜀中?这不是安史之乱造成梨园子弟流落四方的结果吗?“天上”的音乐“人间”众生怎么能享受?花敬定竟然恣意享受“天上”仙乐,岂非僭越大不敬吗?此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乃婉转含蓄之讽诗也。仇兆鳌云:“此诗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王昌龄)无以过之。”亦可见此诗之高妙也。【鉴赏2】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四月,梓州剌史段子璋反叛,攻占了锦城并自称梁王。在平定叛乱的战斗中,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表现非常勇猛。但胜利回来后,他恃功自傲,整天饮酒作乐。还僭用天子音乐,不可一世。崔光远因此被罢官。杜甫这时也在蜀,所以作了这首似谀实讽的诗,赠给花敬定。锦官城中天天丝管交奏,乐声繁复悠扬。这一定是您在庆祝平定段子璋的胜利。听啊,那美妙动人的音乐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一半随江风在锦江上荡漾,一半冉冉升入云霄。唉,这样美妙无比的曲子只应该在天上才有啊,这人世间又能耳闻几回呢?【鉴赏3】这首诗似褒实贬,采用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表面上赞扬花的得胜归来,鼓乐升平,实际上却讽刺了花的骄恣奢靡。首联告诉我们花敬定平叛回来后的所作所为,但并不直接描述他如何的寻欢作乐,而是通过丝管之声的不绝于耳来表现他的骄奢无度。尾联表面看是在赞美花卿堂上丝管的非凡、乐曲的美妙,实际上是在暗示花不应该享用天子的礼乐。尾联将乐曲的美好赞誉到了极度,寓讽于谀,其弦外之音意味深长。【思考】这首诗是杜甫写给花敬定的。花的骄奢淫逸是多方面的,为什么诗人只选取音乐这个角度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