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尚温时斩华雄

酒尚温时斩华雄朗读

三国诗词《温酒斩华雄》原文|译文|赏析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释词】

①辕门:将帅军营或官署外的大门。画鼓:用颜色涂饰外表的军中战鼓。《渊鉴类函》引《卫公兵法》:“夫军城及屯营行军在处,日出日没时,挝鼓一干槌(三百三十槌为一通)。鼓音止,角音动,吹十二声为一叠。角声止,鼓音动。以此三角三鼓而昏明毕。”

②盏:浅而小的杯子杜甫《酬孟云卿》:“宁辞酒盏空。”停盏,放下酒杯。

③尚:还。

【赏析】

董卓部将华雄率军压境,十八路诸侯讨董联军,派出数员上将出阵交战,都被华雄斩首。众诸侯大惊。在这危急关口,关羽挺身而出,请战华雄,显示了神武的英雄性格。这首诗就是赞美关羽的神勇。

“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刻画关羽英雄史的首篇,从此,揭开了关羽传奇而神勇的战斗乐章,可谓:“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关羽斩华雄最精彩那一笔是写一杯酒。关羽请战,犹如巨石投湖,引起波涟荡漾。他的卑微的地位,触发新老诸侯不同的情绪和态度,激烈的争吵,厉声的喝骂,好言的劝告,最后落到曹操为关羽壮行祝酒。关羽却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对华雄斩将给各路诸侯造成的威慑和紧张,对请战时引起的内部的歧视和争论,都置若罔闻,把一场严酷的厮杀说得何等轻松,大有手到擒来的气概。关羽出战后“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又一次气氛的烘托,积之愈厚,出之愈猛。“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多么神速,多么英武,好一派大将风度。小说这段精彩的文字,凝缩到诗中:“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译注】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洗衣服的村女们回来了;荷叶左右晃动,打鱼的小船穿过荷丛,顺水而下。浣:洗。莲:荷。上下句均为因果倒装的句式,这样更增加了诗的真实性和韵味,富有音乐美。意境清新,对仗工整,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林中喧声闹语,行人欢步;水上草叶纷披,舟船穿行。亦用以形容乡村安宁祥和的生活情景。[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今天的李坑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场景了……水乡的诗意也许只在我们这些看客浮光掠影的匆匆行走中才得以洋溢,而这里的年青一代,也许仅仅是为了将来不用尽日泡在水中用力摔打着衣服,不用终日播种捕鱼,纷纷离开了这里,到外面去寻找他们眼里更精彩的一切去了。(袖袖《乡关何处——婺源记游》)【鉴赏】竹林中听得一阵喧闹之声,那是浣纱的女子成群结队地归去。看那池塘中莲花微微一颤,是晚归的渔舟悄然而下。诗句描绘了日暮时分人们陆续离开山中的情景。诗人并没有直接看到他人的离去,而是调动各种感官展开联想:先是听觉捕捉到了竹林中的喧闹声,便明白这是浣纱女结伴归去;再是视觉觉察到池塘中莲花的轻轻颤动,便想到这是渔舟在池塘里渐渐飘远。这种别具匠心的写法,使得诗人和其他人不但没有照面,反而像是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读来令人感到其他人的活动不仅没有对山中的宁静产生破坏,反而凸显了山中傍晚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平和。【全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赏析】诗歌。作者王维。选自《王右丞集》。王维晚年信奉佛教,在蓝田辋川别墅过着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描写了初秋傍晚雨后山村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山居隐逸生活的喜悦之情。本诗的写作特色在于景物描绘。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常是“以画法为诗法”的。他精心选取了最富特征的几个镜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运用朴实无华的素描笔法突出地表现,形成了明净的意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中动词的对举,也别具情韵。此诗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十分中肯。

()

【诗句】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出处】唐·李白《春思》【译注】罗帷,丝织的帐子。这是思妇在向春风发问:我与你春风素不相识,你为何要进入我的闺房?表现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鉴赏】原诗中的燕:古时燕国地方,今河北、辽宁一带。诗中用“燕草”来喻指那个秦妇所思念的丈夫,他很可能是从军到燕地去戍守边防。秦:指古时秦国地方,今陕西一带。怀归:思念家乡的父母妻儿。罗帷:丝织的帷幕。古时人家堂前所挂的帷幕。这首诗写一个秦地妇女怀念远行的丈夫,感情真挚动人。末两句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语意天真巧妙。望风怀想,倍增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怀。现今人们引用此两句诗,或从字面上来取义,表示对于意外的幸福感到惊喜。【全诗】《春思》.[唐].李白.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注释1】①燕草二句:意谓我心如秦桑,思君日久;君心若燕草,相思才萌。燕北地气寒冷,生草迟,当秦地桑绿枝低的时候,燕草方生。此处是借眼前景物作兴。燕,丈夫戍边处。秦,妻子居处。②断肠:这里指喜极而泣。【注释2】①春思:春日之思。“春”字语带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天,也喻指男女双方的爱情。②燕草:燕地的春草。宋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故见春草而思归。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一带。乃唐王朝东北边境。③秦:今陕西一带。④罗帏:质地轻软的丝织罗帏。卢照邻《长安古意》:“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翻译】燕草碧如丝,燕地寒野草细如青丝,秦桑低绿枝。三秦暖桑树低垂绿枝。当君怀归日,当良人及春怀归之日,是妾断肠时。却是妾柔肠寸断之时。春风不相识,春风吹闺房却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怎么能轻率进入罗帏?【题解】这是一首思妇诗。诗中描写一位留居秦中的少妇,面对明媚的春光,思念远在边塞的丈夫,流露出少妇忠贞的情感。【赏析】这是一首热烈而又温柔的古相思曲。诗歌开始即以燕草、秦桑起兴,通过对燕、秦两地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描绘,表现思妇天涯此时浓厚的相思之情。“燕草如碧丝”是思妇对丈夫服役地境况的虚想;这一虚想本身就包含着思妇的一片深情。试想,在古代,交通、气象均不发达,如果没有一千次、一万次对燕地冷暖的密切关注,没有“万户捣衣声”的秋夜唤起的刻骨相思,没有“一夜絮征袍”的针眼织进的绵密深情,何以有燕草状如碧丝的准确推想?紧承首句,作者的笔触突然又从远到近,从“燕草”转到“秦桑”,不仅突出了所思的遥遥不可期突出了思妇春思的凄苦,而且“燕草”、“秦桑”的场景转换,也使这首叙写春愁闺怨的诗作铅华去尽,走出了闺房、庭院的狭小天地,在空间上拓宽了诗歌抒情的深度厚度,显示了李白诗歌豪迈飘逸的独特风格。另外,选取“秦桑”这一与古代妇女劳作密切相关的典型景物,也显得别具匠心。时当暮春或初夏,这时候绿肥红瘦,正是落花季节,桑叶肥硕,已使绿枝不胜重负。由此我们不难想起《诗经·氓》中以桑之荣枯比弃妇容颜、际遇变迁,浮沉的著名比喻。杜牧有一首《叹花诗》云:“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当然,这是写一位晚归者的追悔与懊恼,而“秦桑低绿枝”则是望归者的自况与感伤,暗寓着备受冷落的思妇的深切期盼。两相对照,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象征意义。有了前面比兴句的铺垫,第三、四句的抒情便显得水到渠成,呼之欲出。“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可谓痛极之语。天涯同时,而景物两异,正是“天长路远思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的煎熬,使少妇颇尝“摧心肝”的痛苦,于是情不自禁,作哀怨语。绝少温柔敦厚,言情大胆率直。五、六句是前面所抒情感的进一步发展。少妇思夫,肝肠寸断,于是眼前的一切都为之黯然失色。“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春风,在古典诗词中常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然而少妇对此却颇不领情,反而怨其多事,撩人情思。春风化雨,复苏万物,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使少妇嫉妒不已,懊恼不已,而且,长期的空闺独守生活,使少妇不愿面对这姹紫嫣红的季节,孤寂、幽黯的心灵无法承认、接受眼前世界的大红大绿,故而发出“春风不相识”的慨叹。敦煌曲子词《鹊踏技》“叵耐灵鹊多漫语,送喜何曾有凭据”,与此可谓异曲同工,都是痴人痴语,无理而妙,表现了思妇的失望和哀伤情绪。李白曾作诗《寄内》:“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颇能体察、理解古代妇女的不幸遭遇。在李白集中,这种描写“太常妻”们寂寞生活的作品占有不少分量,显示了一代诗人既豪放不羁又儿女情长的丰富精神世界。

()

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之曰采蘋。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宫中亦自以为不及。

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绮窗》七赋。

()

【名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出处】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注】请你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别的情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别意:别情,离别时产生的情意。【例释】用以形容离别引起的愁情绵延不断。[例]一向以豪放达观著称的李白,也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名句,离别时忧愁怅惘的情感,如同东流之水,源远流长,绵绵不断。(赵丽宏《别情》)【原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①金陵:即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别:留诗赠别。②金陵子弟:指金陵的年轻人。尽觞(shang):干杯。【鉴赏】杨花飘絮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独坐小酌。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这里,柳絮濛濛,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柳花香。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该用多少笔墨来表现!只“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情调,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不费半分气力,脱口而出,纯任直观。于此,不能不佩服李白的才华。“风吹柳花满店香”时,店中简直就是柳花的世界。柳花本来无所谓香,这里何以用一个“香”字呢?一则“心清闻妙香”,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同时又暗暗勾出下文的酒香。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实在也惟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帖。首句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能舍此而去呢?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清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唐诗别裁集》)。因为诗人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所以诗中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表现了诗人青壮年时代丰采华茂、风流潇洒的情怀。

()

【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处】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译注】白帝:即白帝城(于今四川奉节白帝山)。江陵:诗作者李白乘舟而下的目的地(今湖北江陵县)。白帝山上的白帝城隐现于彩云之间,早晨,从白帝山脚乘舟顺流而下,迢遥千里的江陵一日便可到达。轻舟疾速而行,两岸猿声不绝于耳,万山重峦似乎一瞬而过!诗写长江三峡乘舟速度之快的突出感受,同时也借以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喜悦之情及对美好江山的赞美。【鉴赏】清晨,我告别高耸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虽距离此地千里之遥,但船行一日便到了。长江两岸的猿,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而船却顺流直下,如脱弦之箭,在猿的叫声中已穿过万重青山。此诗作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当时李白流放夜郎,半道遇赦,从白帝城返舟东下江陵。舟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两岸猿的鸣叫声也混为一片,舟行之快速可想而知。诗歌以轻舟瞬息千里的速度表现出诗人遇赦后的欢快心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全诗】《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释1】①白帝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山上。②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③啼不住:指猿声此落彼起,连续不断。【诗大意】早晨离开了耸入彩云之间的白帝城,距离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便可到达。在两岸的猿声还没有停歇的时候,我所乘坐的轻舟已经掠过了万重山峦。【注释2】(1)题名又作《白帝下江陵》《下江陵》。早发:清晨出发。白帝城:曾名鱼复。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东汉初,公孙述据此而建城。传说殿前井内曾有白龙飞出,因而自称白帝,山称白帝山,城为白帝城。山峻城高,上入云霄,下俯长江。乾元二年(759)三月,关内大旱,肃宗下诏大赦,这次李白也在大赦之列,故在白帝城掉转船头,东还江陵,特作此诗。(2)“朝辞”句:白帝城地势高峻,返舟这天早晨,又是一个晴日,故说离开白帝城,如彩云之间。(3)“千里”句:源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峦叠嶂,隐天遮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古时相传距白帝城一千二百里(实际仅六百余里)。(4)“两岸”句:源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轻舟:载得轻、行得快的船。【赏析心得】肃宗乾元二年(759)暮春三月,正当李白迂回沿溯,饱受逆水行舟之苦,感叹行路之难,好不容易到达奉节白帝城时,忽闻赦书,自己获得自由了,真是悲极而喜,一下子年轻了四十岁,重又成了出蜀时的李生,意气风发、神采飞扬。以致误导多少人,错把夕阳当朝阳,认为此诗是李白年轻时的杰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心情爽,天公也作美。第二天清晨是个好日子,他掉转船头,辞别白帝,张帆起航,从满天彩云中出发。一江春水浩浩荡荡,一叶扁舟载着诗人飞流东下,日暮就返回了江陵。“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后两句,进一步描写了从白帝城返回江陵这段航程的愉快情景。与三朝三暮过黄牛苦旅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急水轻舟,下行如飞,两岸美景,目不暇接,不知不觉,万山已过,真是一泻而下,一日千里。尤其是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顿使全诗精神飞越。本来是“猿啼三声泪沾裳”,如今悲猿却一反常态,转悲为喜,为诗人获得自由而欢欣鼓舞。诗人站立船头,精神抖擞,浪遏飞舟,归心似箭;两岸猿声欢啼不住空谷传响,夹河相送。此情此景、胸怀舒展,饱经坎坷的诗人,一生能有几回?笔者大约十岁左右就能背诵这首诗。但那时总认为是李白年轻时写的,豪迈飞扬,好不神气!至今才知道,诗人写这首诗时,已是年近花甲的白发老人了。我真为古人高兴。他虽然壮志未酬,但从此获得新生,焕发青春,一切可以从头再来啊!有人说,李白无暮年,笔者举双手赞成,因为此诗即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鉴赏】“安史之乱”期间,永王李璘在江南起兵,准备北上抗击叛军。李白被招致其幕府。不久永王被唐肃宗所杀,李白受牵连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被判流放夜郎。李白去夜郎是逆长江而上,第二年途经三峡到达夔州(今奉节),就遇赦得回。这首诗写于遇赦归途中,描写下江陵的舟行情景,以轻松的笔调,表达出愉快的心情,可谓绝唱。白帝城在奉节县。它建筑在高山之上,濒临长江,距瞿塘峡很近。郦道元《水经注》中有一段记录:“有时朝辞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诗人写此诗时已经离开夔州,船行在江中。中途回望,只见群山高耸入云天,早上告别了的白帝城,已经看不见了。天气晴朗,五彩缤纷的云霞辉映在刚才走过的地方。“彩云间”三字不仅形象鲜明,而且暗示了水流湍急,舟行速,地势高,距离远,天气好,心情舒畅。李白“早发白帝城”,江陵还没有到。所以诗中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文字上看是沿用《水经注》旧说,但用这样夸张的语句来表达极度兴奋的心情是非常传神的。此诗在表现舟行迅疾中,把两岸风物带出,使人如闻如见。船在江中流驶如飞,在岸边山上不断的猿声中,轻舟已飞驰过了万重山。第三四句还有言外之意:尽管两岸猿猴苦苦地啼叫,可是我,轻舟如箭,已经越过了一切艰难险阻,前途开阔,人脱劫难,心情无比轻松。其诗句也如江流奔泻,不可遏止,极尽浪漫飘渺之美。明人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评此诗说:“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

【诗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出处】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意思】何时才会在眼前突然见到千万间的房屋呢?只要天下穷人都有房屋居住,就是唯独我的房屋残破不堪,甚至我因此而冻死,我也会感到心满意足的。这两句诗充分表现杜甫忧怀万民、关爱社会的伟大情怀。这一篇永垂不朽的文学作品,蕴蓄着诗人的仁心爱意与高洁情怀,真可说是一字一泪,真情感人。【全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赏析】细品诗意,诗人如果不是十分穷困,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穷困,也不会不听招呼地抱走那么些不值钱的茅草。这一二段,实为结尾的伏笔。不因穷困,何至有此!正因为“四海穷困”的现实,才产生“广厦万千庇寒士”的崇高愿望。“自叹息”一句为前两段的归总。诗境是说杜甫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会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回到家中。“倚杖”,当然又照应了前面的“老无力”:“自叹息”表明这种遭遇只能自己叹息,未能引起别人的同情和求得官府的帮助,则当时世风的浅薄,就意在言外了。这里一个“自”字,用得多么沉重!而“叹息”的内容,这里没有明言。但当杜甫自己在无处安身且得不到帮助时,分明会联想到处境类似的无数穷人。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再下八句为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这是全诗的高潮。正应了“屋漏偏遭连夜雨”的古话。狂风过后,必有大雨。这场大雨把杜甫推向了痛苦的深渊。他先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昏暗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自己暗淡愁苦的心境。那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昏暗的天穹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气温也骤然降下来了。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块一样,那不懂事的孩子横躺竖卧,早把被里子蹬破了。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人,是写不出这些深切感受来的。这样写,也是为下两句屋破雨漏及其后果蓄势。照理说八月的天气并不算冷。但由于气温骤降,布被破旧,大雨漏得床头没有一点干处,又连续不断地下了一夜,漏了一夜,所以,杜甫感觉特别冷。再下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凄凉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破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整夜漏湿,怎能入睡呢?“何由彻”与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明了杜甫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这种心情,又是“床头屋漏”、“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痛苦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最后六句为第四段,写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杜甫将自己的困境推己及人,表现了博大的襟怀。怎样才能盖得大厦千万间,庇护天下所有的穷苦百姓,使他们欢天喜地地在风雨中安稳如山!唉!眼前何时才能耸现这么多房屋,到那时即使我一家人的陋室破了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感到无限的满足!本段前三句前后是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蝉联一贯,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贴切地表现了杜甫从痛苦的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激情和火热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吟之不足,继而“呜呼”叹之。这就是结尾三句:只要天下的穷人都有了房屋,我自己的房屋破了受冻死都满足,崇高的思想表现到极至!全诗重点描述杜甫本身的痛苦,但当我们读完最后一段时,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述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述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疮痍、人民的灾难。他不仅是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叹息和失眠,而且清醒地大声疾呼,希望有人出来为千百万穷人谋福利。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广大读者的心灵,并产生着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