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原文与赏析
梁惠王①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②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④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因此魏惠王又称为梁惠王。②河:黄河。河内、河东当时都属于魏国的领土。③曳(yè)兵而走:曳,拖、拉;兵,兵器;走,逃亡、逃跑。④直:只。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治理国家,算是尽心尽力了。河内闹饥荒,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调运到河内来赈灾。河东闹饥荒,也是这样处理。考察邻国的政事,好像它们的国君为了百姓没有我这么用心。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有所减少,我的百姓也没有有所增加,为什么?”
孟子对答道:“大王您喜欢战争,请允许我用战争来比喻。咚咚咚,进攻的战鼓敲响了,双方的士兵举起兵器相互厮杀起来,其中有些士兵就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往后逃跑了。有的逃跑了一百步停住了,有的逃跑了五十步停住了。那些逃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士兵胆小,可以吗?”
梁惠王说:“不可以。逃跑了五十步、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但是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这就对了:您治理国家,比邻国稍微好一点,但是还只是维持着让百姓没有因为饥荒而挨饿,还远远没有达到薄税轻赋、让百姓“养生丧死无憾”、乐教乐孝、与民同乐、远归近附的仁政和王道啊!)
感悟
五十步笑百步,大哥别笑二哥。美国老是拿我国的人权说事。我国确实在人权方面存在着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然而美国在人权方面也不是处处理想、毫无问题啊,如种族歧视依然存在、无家可归的绝对贫困流浪人口有几十万、吸毒贩毒及枪杀案绵延不断、虐囚现象时有发生、艾滋病愈演愈烈、民主背后是金钱的游戏等等。
客观地讲,美国并不是民主国家的唯一样板,但是美国的确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世界民主的进展。
五十步笑百步。推荐。爱诗词网。《五十步笑百步》原文与赏析梁惠王①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②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④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注释①梁惠王:即魏惠王。魏惠王六年(公元前364年),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村)迁至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南),因此魏惠王又称为梁惠王。②河:黄河。河内、河东当时都属于魏国的领土。③曳(yè)兵而走:曳,拖、拉;兵,兵器;走,逃亡、逃跑。④直:只。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治理国家,算是尽心尽力了。河内闹饥荒,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去,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调运到河内来赈灾。河东闹饥荒,也是这样处理。考察邻国的政事,好像它们的国君为了百姓没有我这么用心。可是邻国的百姓并没有有所减少,我的百姓也没有有所增加,为什么?”孟子对答道:“大王您喜欢战争,请允许我用战争来比喻。咚咚咚,进攻的战鼓敲响了,双方的士兵举起兵器相互厮杀起来,其中有些士兵就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往后逃跑了。有的逃跑了一百步停住了,有的逃跑了五十步停住了。那些逃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逃跑了一百步的士兵胆小,可以吗?”梁惠王说:“不可以。逃跑了五十步、只是没有逃跑一百步罢了,但是也是逃跑啊。”(孟子说,这就对了:您治理国家,比邻国稍微好一点,但是还只是维持着让百姓没有因为饥荒而挨饿,还远远没有达到薄税轻赋、让百姓“养生丧死无憾”、乐教乐孝、与民同乐、远归近附的仁政和王道啊!)感悟五十步笑百步,大哥别笑二哥。美国老是拿我国的人权说事。我国确实在人权方面存在着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然而美国在人权方面也不是处处理想、毫无问题啊,如种族歧视依然存在、无家可归的绝对贫困流浪人口有几十万、吸毒贩毒及枪杀案绵延不断、虐囚现象时有发生、艾滋病愈演愈烈、民主背后是金钱的游戏等等。客观地讲,美国并不是民主国家的唯一样板,但是美国的确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世界民主的进展。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策马前途须努力。推荐。爱诗词网。“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是关于描写“谕理警世·砥砺教化·百折不馁”类的诗句。诗句写不要象失意潦倒的人那样长嘘短叹,而要快马加鞭,冲破重重障碍,奋力向前。表现出诗人刚强的性格及刻苦奋进的精神。如今仍然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注:龙钟,潦倒貌。李涉“岳阳别张祜”“全唐诗”第5427页。繁体:“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是關於描寫“諭理警世·砥礪教化·百折不餒”類的詩句。詩句寫不要象失意潦倒的人那樣長噓短嘆,而要快馬加鞭,沖破重重障礙,奮力向前。表現出詩人剛強的性格及刻苦奮進的精神。如今仍然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註:龍鐘,潦倒貌。李涉“嶽陽別張祜”“全唐詩”第5427頁。拼音:“CeMaQianTuXuNuLi,MoXueLongZhongXuTanXi”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CeMaQianTuXuNuLi,MoXueLongZhongXuTanXi”ShiGuanYuMiaoXie“YuLiJingShi·DiLiJiaoHua·BaiSheBuNei”LeiDeShiGou。ShiGouXieBuYaoXiangShiYiLaoDaoDeRenNaYangChangShiDuanTan,ErYaoKuaiMaJiaBian,ChongPoChongChongZhangAi,FenLiXiangQian。BiaoXianChuShiRenGangJiangDeXingGeJiKeKuFenJinDeJingShen。RuJinRengRanYouZhaoShenKeDeJiaoYoYiYi。Zhu:LongZhong,LaoDaoMao。LiShe“YueYangBieZhangHu”“QuanTangShi”Di5427Xie。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推荐。爱诗词网。始为布衣时,贫无行[2],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3],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4]。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5],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6],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7],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8]。”于是信孰视之[9],俯出下,蒲伏[10]。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段意】写韩信早年穷困潦倒的三件事。一是从人寄食,在南昌亭长家住久,为亭长妻所厌,怒而离去。二是在城下垂钓,得漂母分食,方免饥馁。三是被淮阴屠中少年欺侮,从其胯下爬过,为市人讥笑。字数:378注释[1]淮阴:秦县名,故城在今江苏清江东南。[2]行(xing):德行,善行。全句谓韩信贫穷,又没有好德行,故下句说不得推选为吏。可知自战国以来,即有乡里推选有德行者为吏之法。[3]治生商贾(gu):倒装句,即以商贾之道治生。商贾:商人的统称。[4]蓐(ru)食:在床上吃饭。蓐:草垫子。[5]母:古代对年长妇女的尊称。漂:漂洗。[6]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通称,也用作对青年人的尊称,相当于叫“公子”。[7]若:你。[8]袴:通“胯”。[9]孰:通“熟”。[10]蒲伏:同“匍匐”,俯伏在地上。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岭外音书断。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意思】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全诗】《渡汉江》.[唐].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注释】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全诗鉴赏】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翃)金昌绪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点评】“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
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即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
他专为他的同类——人类中的怯弱者——设想,用废墟荒坟来衬托华屋,用时光来冲淡苦痛和血痕;日日斟出一怀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为度,递给人间,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他必须使一切也欲生;他还没有灭尽人类的勇气。
淡淡的血痕中。推荐。爱诗词网。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即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暗暗地使生物衰亡,却不敢长存一切尸体;暗暗地使人类流血,却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暗暗地使人类受苦,却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他专为他的同类——人类中的怯弱者——设想,用废墟荒坟来衬托华屋,用时光来冲淡苦痛和血痕;日日斟出一怀微甘的苦酒,不太少,不太多,以能微醉为度,递给人间,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他必须使一切也欲生;他还没有灭尽人类的勇气。几片废墟和几个荒坟散在地上,映以淡淡的血痕,人们都在其间咀爵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但是不肯吐弃,以为究竟胜于空虚,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以作咀嚼着人我的渺茫的悲苦的辩解,而且悚息着静待新的悲苦的到来。新的,这就使他们恐惧,而又渴欲相遇。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这样。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将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造物主,怯弱者,羞惭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变色。一九二六年四月八日。【析】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鲁迅说:“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这里所说的“段祺瑞政府枪击民众,”是指发生在1926年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惨案发生后,鲁迅怀着满腔的悲愤,接连写了一批檄文,声讨反动统治者的血腥罪行;并于4月8日创作了这篇散文诗,把现实斗争的热切感应融入历史哲学的深沉思考,转化为饱含激情和哲理、意蕴更为深广的艺术象征,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在这篇散文诗中,鲁迅刻划了面对死难烈士的血痕表现出截然不同态度的三种人物形象——“造物主”和他的“良民”,以及“叛逆的猛士”,并使之形成鲜明的对照,以显示形象画面的象征意蕴。文章一开头便直接了当地指出:“目前的造物主,还是一个怯弱者。”表现在:他“暗暗地”使“天变地异”,使“生物衰亡”,使“人类流血”和“受苦”。这一连四个“暗暗地”便有力揭露“造物主”在制造天地间的不幸和灾难时的虚弱表现。而一连四个与“暗暗地……”相对应的“不敢毁灭一个这地球”,“不敢长存一切尸体”,“不敢使血色永远鲜秾”,“不敢使人类永远记得”,更深入地揭示了这个“造物主”的怯弱性——制造罪恶却不敢彰显,践踏人类又恐惧人类的觉醒。他还施展阴谋手段,对“人类中的怯弱者”进行欺骗和麻醉。既用“废墟荒坟来衬托华屋”,使人们更贪生怕死;又用“时光来冲淡苦痛和血痕”,使人们能够苟且偷生;特别是用“日日斟出”的一杯“以微醉为度”的“微甘的苦酒”,“使饮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醒,也如醉,若有知,若无知,也欲死,也欲生,”在浑浑噩噩中苟活下去。这些把戏,造就了半死不活的灰色人生,达到了他那暗暗地使人类衰老而不敢灭尽人类的卑怯目的。至于“人类中的怯弱者”,也就“微醉”于“造物主”赏赐的“微甘的苦酒”而苟活着。处在“造物主”专门设计的灰色人间,面对烈士的血痕和散在地上的荒坟,他们或许健忘,或许麻木,没有悲伤和愤怒,更不敢“轻举妄动”,只是毫无表情地品尝着自己或别人所受的渺茫淡漠的悲苦,不仅舍不得“吐弃”,以为有这些东西咀嚼“毕竟胜于空虚”,而且自称为“天之僇民”——天生就是罪人,受苦原是本份,把它作为“咀嚼着人我的渺茫悲苦的辩解”,以求自我安慰。对于未来,他们听从命运的安排,虽然因为不知道“造物主”设计的“新的悲苦”是什么而恐惧不安,却又出于“有胜于无”的心理动机而“渴欲”得到“新的悲苦”,以供咀嚼。他们就这样安分守己,无声无息地苟活下去。“这都是造物主的良民。他就需要这样。”作者痛心而尖锐地揭示了他们与“造物主”的同一性关系。他们是“造物主”造就的“良民”,怯弱的“造物主”就需要这样怯弱的人间同类,使现存的一切周而复始地维持下去。然而,“造物主”并不能阻止“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作为“叛逆的猛士”,他与怯弱的“造物主”及其“良民”截然不同,他毫不畏惧地屹立在人间,“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绝不被造化刻意衬托的“华屋”所迷惑;“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绝不被时光的流逝所冲淡;“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绝不被血腥屠杀所吓倒;“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绝不被一时挫折而丧失斗志和信心。这一气呵成的四个“一切”,充分显示了叛逆猛士清醒、深沉、刚强、坚韧、乐观的精神特征。“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自觉地与之针锋相对,以不妥协的态度奋起抗争,“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绝不容许现存的似人非人的世道继续维持下去了,表现出最坚定、最彻底的反叛精神和战斗意志。由于“叛逆的猛士”的出现,怯弱的造物主及其良民更为黯然失色,不能不“羞惭了”,“于是伏藏”,再也不是怯弱的造物主所维护的旧观了!这一结尾充分显示出叛逆猛士的高大形象和精神威力,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在《淡淡的血痕中》,上述三种形象既显示了各自的精神特征,又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无论是怯弱的“造物主”及其“良民”,还是“叛逆的猛士”,都不是生活的实写,而是艺术的象征,都具有相当广泛的概括性和相当丰富的象征意义。从原作揭示的形象特征来说,“造物主”原意为人类和自然的缔造者,鲁迅在文中着重揭露和鞭挞其怯弱性,并深刻揭示他的“怯弱”带着掩饰罪恶、麻痹民众、维护现存秩序的特点;因此,与其说他是当时反动统治者的化身,不如说他是人们所说的主宰自然和人间的神秘力量——“天帝”的象征,是人间反动统治者的主宰和现存秩序的维护者。作者谴责他的怯弱性,实际隐含着对人间暴君和现存秩序深恶痛绝的强烈感情。至于“人类中的怯弱者”,固然是昏睡国民的真实写照,但也是一切苟活者的艺术象征。他们是怯弱的“造物主”造就的良民,安分守己,苟且偷生,客观上成为“造物主”的附庸,与“造物主”一道维持着似人非人的世界。鲁迅对怯弱者苟活者的批判和否定,既饱含着“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也隐含着“促其惊醒”的焦灼意愿。通过否定怯弱的造物主及其良民,作品更突出了“叛逆的猛士”的清醒、刚毅、勇猛、坚韧的形象特征和反叛、抗争的战斗精神。“叛逆的猛士”,固然是当时觉醒、战斗的进步青年的艺术塑像,但还泛指一切旧世界旧秩序的叛逆者,包括“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的觉醒者、先驱者、战斗者。他是与“造物主的良民”完全不同的新人,充分体现了鲁迅心目中的“新人”的完美人格,寄托了鲁迅的战斗精神和理想愿望。因而,鲁迅以铿锵有力的语调,激昂浑厚的旋律,向“叛逆的猛士”唱出了心中最热烈最深情的赞歌。综上所述,鲜明的对照,广义的象征,凸现了形象画面的内涵,扩大了这篇散文诗的容量,使这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二十天,感应现实斗争的战斗作品,融铸了鲁迅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沉思考,对众生相的深刻剖析和分明而强烈的大爱大憎,把人们由现实惨案激起的震惊、悲愤引向更为深广的思索,从而具有了超越时空界限、令人百读不厌的审美意义。字数:2958作者:林薇知识来源:张效民主编.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第267-269页.
巧缘艳史。推荐。爱诗词网。巧缘艳史民国排印奉《巧缘艳史》正文书影民国排印本《巧缘艳史》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又名《巧缘浪史》。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实为“江海主人编”,其真实姓名不详。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仅存民国排印本。日本鬼磨子书房、台北“中国古艳稀品丛刊”影印民国排印本,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印民国排印本。宋朝江南名士黄上卿,考中三甲,放了河南安阳县正堂。夫人病亡后,就到扬州娶了蔡监生之女为妻。新婚之夜,上卿见新人姿容绝世,国色无双,夫妻如鱼得水,曲尽一团恩情。回家后,凡家中大小事情均由蔡氏掌管,自己择日上任而去。两月后,蔡氏打听得华严寺十分热闹,就打扮得如花似玉,与随身使女爱莲乘轿来到寺内朝佛游玩。正巧被在寺中卖珠客曹悦心撞见。悦心年轻貌美,一见蔡氏,惊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一路随轿来到黄府,打听到家里实情。回寺一夜痴想。最后装作卖婆到蔡府卖珠。夫人在挑拣时,悦心故意将一串好珠撒落在地,借口天晚,明日来寻。夫人怕珠少说不清楚,就留宿悦心。悦心百般挑逗,两人遂做巫山之梦。事后,夫人串通爱莲,悦心黄昏即入黄家,三人月下花前饮酒,十分有趣。从此朝欢暮乐,朝藏夕出,无人知晓。本城衙行生理邬利,年三十方娶妻。妻玉奴柔顺聪明,夫妻二人十分眷恋。一日同到岳家拜寿,邬利先回。玉奴回家途中遇大雨,到寺中躲避,被悟明、悟净两个和尚撞见,假献殷勤,强抱入室凌辱。玉奴无奈,只得屈从,忍辱偷生。玉奴的丈夫邬利因不见妻子回家,往岳家接迎又不见人影,遂发生争吵,告到县衙。事关人命,县太爷只得先把邬利下狱。一夜玉奴为寺中老和尚侍宿,因思家心切,一味小心顺从,以求放归。并立下重誓,保证不说出老和尚之事。于是老和尚清晨悄悄打开山门,放了玉奴。那悦心与夫人朝欢暮乐,不觉二载。一日闻听老爷转升,将要回家取家眷赴任。夫人拿出十多封银子交给悦心,暂时分手,再想良策。黄上卿荣归回家,忙忙碌碌过了十余日。那天上午,上卿见床顶上有一块干唾,怀疑蔡氏有外遇,于是逼诱爱莲说出内情。于是先到华严寺,将曹悦心以往所做的事访查得八九不离十,然后报官假说失盗,大盗藏在寺里。县公准备派人到寺搜查,此时玉奴来到县前,将前事一一说明。县公大怒,即到华严寺,搜得三个和尚、三个妇人和一个卖珠客。在审讯中,玉奴特地为老和尚开脱。县公问明情况,判老和尚还俗,悟明、悟净问斩,曹悦心以盗银罪充军。本县差人孙昌,年轻无妻,经同事冯管介绍,娶了容貌标致的青年寡妇花玉兰为妻,如鱼得水。过了半年光景,孙昌常去走差,在家也不像初婚那样情意绵绵,玉兰心上不甚满意。再加上孙昌常吃醉酒撒酒疯,无故打骂玉兰,使玉兰心中冷落了几分。一日玉兰在后门汲水时,因力不济失手将桶落在井中。正在为难之时,得邻家浪子吴仁帮助。以后吴仁常来帮助打水,意欲勾搭玉兰。一次吴仁来时恰遇大雨,又值孙昌走差在外,玉兰就邀吴仁进屋小坐,后又一同吃酒谈笑。双方意通情通,自此夜夜同床,时时共笑。不久,双双来到西子湖畔住下。那孙昌回家,不见玉兰,但家中银物一些不少,疑惑不止。此事被城中一光棍杨禄知晓,假作玉兰表叔来勒索孙昌。未成,就写下状词告孙昌谋杀妻子,尸迹无存等情。知县见人命关天,就将孙昌下了狱。而吴仁与玉兰到杭后坐吃山空,又无生意可做。迫于生计,玉兰沦为妓女,打扮迎客。嫖客纷纷,车马不绝。不久官差冯管往都院下文,来到杭州,发现了玉兰的踪迹,报告官府,将她捉拿归案,孙昌才得以无罪释放。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释义】床前是明月之光,真像是一片白霜,抬头仰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点评】远离家乡的游子,时时思念故乡。【译注】床前洒满月光,怀疑是地上的霜。抬起头望见明月,低下头不禁思念起故乡来。举:抬起。【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夜思乡之情。[例]晚饭后我跑到院子里,我不是赏月,而是借助这大而明亮的月亮散发我的思乡之情。这时我对李白的“静夜思”一首诗才有更深的体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不自觉的流出了思乡之泪。(九庆《在美国打工》)【鉴赏1】这首诗是描写秋夜望月思乡情意,语意浅显,感人至深,是李白最被后人传诵的一首诗。这四句诗语译如下:秋天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我还以为是地上的寒霜;抬起头来凝望着山边的月亮,不禁又低下头来思念起故乡。飘泊异乡的游子,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常喜欢吟诵这首诗,思乡情怀不觉油然而生。【鉴赏2】月白霜清的深秋,当银辉洒向床前,诗人恍惚觉得,那皎洁的月光,好似皑皑的浓霜铺地。这错觉是诗人夜不能寐的写照,分外明亮的月光,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使诗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低下头来沉浸在对往事的回想之中。“举”、“低”两个相反动作,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四句诗,短小清新,明白如话,但却蕴含深意。
注:首句《全唐诗》作“床前看月光”,三句作“举头望山月”。【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解1】此诗作年不详。“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从“月光”与“霜”之类比中,点出羁旅异乡之苦,朦胧飘忽。各本李集均作“看月光”,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及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均作“明月光”,疑为士祯所臆改。“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两句,以“举头”,“低头”传出游子思乡之神情与心态。“望山月”,《唐宋诗醇》作“望明月”。沈德潜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唐诗别裁》卷一九)。信为传诵千古之思乡名曲。【题解2】唐诗篇名。五绝。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六。为诗人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亦收录此作。全诗共四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一个典型的生活细节,生动入微地刻画游子的思乡之情。信口而成,不工而工,清新隽永,妙造自然,充分体现出李白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味。明人钟惺评曰:“忽然妙境,目中口中凑泊不得,所谓不用意得之者。”(《唐诗归》)清代沈德潜亦云:“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唐诗别裁》卷一九)是妙绝古今、广传人口的思乡名作。【导读入境】一个作客他乡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白天也思乡,可夜深人静之时思乡更强烈,何况是月明之时。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李白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情与景:清秋之夜,诗人作客异地他乡。庭院寂寥,寒夜难熬,翻来覆去难以入梦。诗人将目光移向床前,咦,床前怎么这么亮?莫非是地上铺了白霜。定下神,再仔细看,原来是皎洁的月光从窗户射入。诗人抬头望明月,月儿圆圆人不圆。不禁低头又陷入沉思,想亲人,思故乡。【赏析】看着门前明亮的月光,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白的浓霜,抬头来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却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自己的故乡。秋月明亮而清冷,最容易触动孤身远客的思乡情怀。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又到“低头”,几个简单的动作生动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内容简单却又让人体味无穷。后人常用此诗表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鉴赏】这首诗不知是什么时期的作品,也不知所思之故乡在哪里,但它却因乡情浓郁感人而成为千古名句。诗的写法和风格都有可说之点。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但它却前后失粘,平仄也多有不合,因此还是应将之看成是诗人不受约束,天然随性的创作,不能拘泥于形式,其实这正是李白的作品特征。其次,绝句的要求是尽可能不重复字词,除非是有意反复修辞,但本篇二十个字就有六个字重复,特别是两用“明月”,这也是诗人不拘的特点。标题有“思”字,内容中又见“思”字,今人所讲究的写作要藏字,也让李白见笑了。从风格上看,这首诗很美。诗中只有月光如霜,只有抬头望、低头思,但却将思绪牵缠写得朦胧不定,极具含蓄之美。沈德潜评论说:“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不说尽正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境界。由此想到李白另一首极尽含蓄之美的五言绝句《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还是望月,还是只望而不言,为什么久久望月不言?我们只能感到那望眼深情动人,可能是一个闺中女子的相思,其他就一概不知了。李白虽有感情奔放、痛快淋漓的诗歌风格,但也有这样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小品。可见“大诗人”必须是风格多样造就的,没有丰富和多样,怎能冠以“大”呢?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处】唐·李白《静夜思》【释义】床前是明月之光,真像是一片白霜,抬头仰望明月,低头思念故乡。【点评】远离家乡的游子,时时思念故乡。【译注】床前洒满月光,怀疑是地上的霜。抬起头望见明月,低下头不禁思念起故乡来。举:抬起。【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夜思乡之情。[例]晚饭后我跑到院子里,我不是赏月,而是借助这大而明亮的月亮散发我的思乡之情。这时我对李白的“静夜思”一首诗才有更深的体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不自觉的流出了思乡之泪。(九庆《在美国打工》)【鉴赏1】这首诗是描写秋夜望月思乡情意,语意浅显,感人至深,是李白最被后人传诵的一首诗。这四句诗语译如下:秋天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我的床前,我还以为是地上的寒霜;抬起头来凝望着山边的月亮,不禁又低下头来思念起故乡。飘泊异乡的游子,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常喜欢吟诵这首诗,思乡情怀不觉油然而生。【鉴赏2】月白霜清的深秋,当银辉洒向床前,诗人恍惚觉得,那皎洁的月光,好似皑皑的浓霜铺地。这错觉是诗人夜不能寐的写照,分外明亮的月光,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使诗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低下头来沉浸在对往事的回想之中。“举”、“低”两个相反动作,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四句诗,短小清新,明白如话,但却蕴含深意。注:首句《全唐诗》作“床前看月光”,三句作“举头望山月”。【全诗】《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解1】此诗作年不详。“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从“月光”与“霜”之类比中,点出羁旅异乡之苦,朦胧飘忽。各本李集均作“看月光”,王士祯《唐人万首绝句选》及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均作“明月光”,疑为士祯所臆改。“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两句,以“举头”,“低头”传出游子思乡之神情与心态。“望山月”,《唐宋诗醇》作“望明月”。沈德潜评此诗曰:“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唐诗别裁》卷一九)。信为传诵千古之思乡名曲。【题解2】唐诗篇名。五绝。李白作。见《李太白全集》卷六。为诗人自制乐府诗题,《乐府诗集·新乐府辞》亦收录此作。全诗共四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通过一个典型的生活细节,生动入微地刻画游子的思乡之情。信口而成,不工而工,清新隽永,妙造自然,充分体现出李白诗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味。明人钟惺评曰:“忽然妙境,目中口中凑泊不得,所谓不用意得之者。”(《唐诗归》)清代沈德潜亦云:“旅中情思,虽说明却不说尽。”(《唐诗别裁》卷一九)是妙绝古今、广传人口的思乡名作。【导读入境】一个作客他乡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体会:白天也思乡,可夜深人静之时思乡更强烈,何况是月明之时。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李白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情与景:清秋之夜,诗人作客异地他乡。庭院寂寥,寒夜难熬,翻来覆去难以入梦。诗人将目光移向床前,咦,床前怎么这么亮?莫非是地上铺了白霜。定下神,再仔细看,原来是皎洁的月光从窗户射入。诗人抬头望明月,月儿圆圆人不圆。不禁低头又陷入沉思,想亲人,思故乡。【赏析】看着门前明亮的月光,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白的浓霜,抬头来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却不由得低下头来思念自己的故乡。秋月明亮而清冷,最容易触动孤身远客的思乡情怀。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又到“低头”,几个简单的动作生动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内容简单却又让人体味无穷。后人常用此诗表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鉴赏】这首诗不知是什么时期的作品,也不知所思之故乡在哪里,但它却因乡情浓郁感人而成为千古名句。诗的写法和风格都有可说之点。从形式上看,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但它却前后失粘,平仄也多有不合,因此还是应将之看成是诗人不受约束,天然随性的创作,不能拘泥于形式,其实这正是李白的作品特征。其次,绝句的要求是尽可能不重复字词,除非是有意反复修辞,但本篇二十个字就有六个字重复,特别是两用“明月”,这也是诗人不拘的特点。标题有“思”字,内容中又见“思”字,今人所讲究的写作要藏字,也让李白见笑了。从风格上看,这首诗很美。诗中只有月光如霜,只有抬头望、低头思,但却将思绪牵缠写得朦胧不定,极具含蓄之美。沈德潜评论说:“百千旅情,虽说明却不说尽。”不说尽正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境界。由此想到李白另一首极尽含蓄之美的五言绝句《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还是望月,还是只望而不言,为什么久久望月不言?我们只能感到那望眼深情动人,可能是一个闺中女子的相思,其他就一概不知了。李白虽有感情奔放、痛快淋漓的诗歌风格,但也有这样含蓄深沉耐人寻味的小品。可见“大诗人”必须是风格多样造就的,没有丰富和多样,怎能冠以“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