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朗读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原文与翻译、赏析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鉴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写作于1934年9月25日。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深入华北,并妄图吞并全中国。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继续推行妥协投降政策的同时,大搞求神拜佛,麻醉自己,欺骗人民。上层社会为悲观失望的气氛所笼罩。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慨叹中国民族失去了自信力。针对这种情况,鲁迅写作了本文。在文中,鲁迅指出:对于反动统治阶级而言,“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但是,我们从古至今,“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最后得出结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由于是建立在对矛盾的实事求是的分析的基础上,所以,这样的结论是准确的、深刻的、不容置辩的。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我们会体察到:它的无可辩驳的力量还得益于严整的结构。

文章开头两段由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的三种表现(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引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点明了谬说出台的背景,提出了即将给予批驳的论题。

第三到第八段是文章的主体。其中,三、四、五三个段落与六、七、八三个段落自然形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部,都是按递进的顺序安排层次。前一部分中,鲁迅先指出:就某些中国人而言,“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曾经有过“他信力”。进而又指出:随着国土沦亡,资源丧失和“国联”的袒护日本,“他信力”也失掉了。于是,这些人愈见“玄虚”,转而去求神拜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中国上层统治集团失掉了自信力——又失掉了他信力——现在正发展着自欺力,这几小段的层层递进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后一部分中,鲁迅先用一句“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一笔扫荡了阴霾,从对反动阶级的揭露过渡到对广大中国人民的歌颂。作者先举历史事实,进而又以现实生活中前仆后继地斗争着的人们为例,阐明中国人民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由古而今,由远至近,这两小段的递进的轨迹也是很清楚的。

上述第三到第八段形成的这两个部分中,虽前一部分为揭露,后一部分为颂扬,但其间关系十分紧密,主旨在这两个部分中是一以贯之的。前一部分看似顺着论敌的话,肯定并发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欲擒故纵的布局,为后文的“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的论断蓄势,或曰是对后文的一种衬托。这样,不仅突出了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内容,而且因有伏有起,有退有进,在行文上形成了回旋与波澜。

在最后一段,鲁迅总结出:“要论中国人”,必须看本质,看他的“筋骨和脊梁”。“地底下”,即指正在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战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劳动人民。这个结尾,是文章内容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它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收住了全文。

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我们不仅会为其所述之理所折服,而且也必会为其所含之情所打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批判并不是理性的激情,而是激情的理性。”本文在巨大的逻辑力量中包容着感情的炽火,它的通篇体现着“激情的理性”。“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个以反问句拟制的、带有论辩色彩的标题,已表现出鲁迅的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在正文写作中,更是“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爱憎分明,毫不含糊。“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这两段话不仅因要言不烦地概括了丰厚的内容,饱含着事实的血肉,而成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有力论据,而且酣畅淋漓地抒写出了对从古至今的“中国的脊梁”的衷心礼赞,洋溢着激越的、振奋的声音。排比句式的运用,更是在造成和谐的节奏与旋律的同时,加重了气势,强化了感情,给人一种必须要尽情倾泻、欲罢不能之感。文章在写“失掉自信力”的那部分中国人时,用的是辛辣的讽刺笔调,在批判中浓缩着斥责、卑视之情。文章中的事、理、情水乳交融,因而文章具有撼人心灵之力。

展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我们会感觉到,从总体上说,它的风格是明朗畅晓的。但在有些地方(例如结尾一段),却又是含蓄的,有弦外之音,表现出一种深沉蕴藉之美。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短文,也足可作为这种最可宝贵的性格的有力印证。它们表明:鲁迅的精神,充分体现和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僧尼孽海

明刊本《僧尼孽海》正文书影

()

《浣溪沙》·欧阳修

欧阳修

()

一人家贫而不善饮,每出,止啖糟饼二枚,即有酣状。适遇友人问曰:“尔晨饮耶?”曰:“非也,食糟饼耳。”归以语妻,妻曰:“便说饮酒,也妆些门面。”夫颔之。及出,遇此友,问如前,以吃酒对。友诘之曰:“热吃乎?冷吃乎?”答曰:“是熯的。”友笑曰:“仍是糟饼。”既归,而妻知,咎曰:“酒如何说熯?径云热饮。”夫曰:“已晓矣!”再遇此友,不待问,即夸云:“我今番的酒是热吃的。”友问曰:“尔吃几何?”伸指曰:“两个。”

()

【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意思】又一次为友人送行,那萋萋的芳草呀,也意蕴着别离的深情。【全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得“题”的意思。【鉴赏】白居易的这首诗因四个方面的原因而闻名。一是为他青年时期作品。他的《江南送北客,因凭寄徐州兄弟书》是现存白氏作品中最早的一首,该诗题下作者原注:“时年十五。”而这首作于贞元三年(787),时年十六。二是此诗为应考之作。按科场规定,应试作品限定题目,前加“赋得”二字。这种命题作文,不仅不是作者有感而发,而且体式上的规矩严格,不容易产生佳作,应制诗得以传世的可谓凤毛麟角,而此诗居然在白居易大量作品中,居于显要地位,一直为后世所乐道。三是白居易因此诗而一举成名,由此步入诗坛。据载,白居易自江南入京,晋谒名士顾况。顾况见他年轻,打趣地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可是当读到投献诗文中的“野火烧不尽”二句,大为激赏:“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并为之延誉,遂声名大振(见唐代张固《幽闲鼓吹》与宋代尤袤《全唐诗话》),竟至产生轰动效应。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叙白谒顾事如前述)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诗名动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论价,日日如是。”四是此诗原意以古原草写别情,本无惊人之处,只是按《楚辞·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加以衍生而已,可是前四句的“咏草”却不同凡响,无怪乎顾况大为赏识。后世欣赏这首诗,也可以说大多数人已不着眼于写别情,而注目于咏草,由咏草获得哲理性启示。诗人原以草为喻,写景抒情,构成意境,本无意于说理,可是恰恰道出了哲理。这种“理语”仍是景语或情语。因为理融于形,如盐入于水,因而不使人觉得抽象概念,反觉得隽永有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原上草,郊原上的草,覆盖面很广。离离,茂盛貌。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绿草如茵的芳甸,也就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诗人由起句的景语一下子探入其内在规律,继之以“一岁一枯荣”的理语。由“荣”想到其“枯”,并点明“枯”能转化为现在的“荣”。一年生植物野草,虽然有荣、枯的变化,可是植根于大地,有着强劲的生命力,虽枯仍会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递进一层,从不畏外界凌虐的角度,进一步说明野草的旺盛生命力。野火,秋冬草枯时放哨火。原为古代刀耕火耨时代的习俗。实为烧掉枯的叶茎,既芟锄芜杂,又消灭害虫卵,且可为肥料,都是为了日后草的萌发、生长。这里将“野火”视为焚毁草的力量。野火一烧,成燎原之势,火烈威猛,对于枯草来说,必然是“烧尽”。说“烧不尽”,是“春风吹又生”,因埋于地下的根仍在,从草的生命方面看,是不得“尽”的。枯、荣,写草的茎叶变化;尽、生,写草的体与根关系。草,虽枯仍能荣,虽尽还会生,草生命力的顽强可见。缘草不畏自然界的秋霜冬雪,不怕外力的纵火燃烧,始终能生能荣,且呈“离离”之势,使人可以联想到一切有根柢有生命力的事物,总是能战胜外力,永葆青春的。这首诗诗人意在以春草萋萋喻别情凄凄,一表草盛以示情深,一表草又生以喻情不绝。可是在流传过程中,人们往往将诗的前四句提取出来备加赞扬,津津乐道生命不绝、事物无穷的道理。尤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更为人常常摘出引用,以说明论点。从对《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的鉴赏来说,前四句与后四句是浑成一体的,而且前四句是为后四句服务的,可是从文学鉴赏的复杂性说,也不排斥截取诗的一部分由原意而引申新义的做法,因此这首抒情诗的部分可以视为哲理性的诗句。

()

《圣经·旧约》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古希伯来人

()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