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智天皇(626—671),日本第38代天皇,大化革新的领导者,日本古代律令制国家的奠基人之一。
天智天皇生于推古34年(626),父舒明天皇,母舒明天皇之皇后宝皇女。幼名葛城皇子,及长改称中大兄,弟大海人皇子(后为天武天皇)。
中大兄的幼少时期,东亚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强大的唐朝封建帝国政治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威远布。朝鲜半岛上与日本相邻的新罗国努力学习唐朝先进社会制度,实力逐渐超过高句丽和百济。在此形势冲击下,建筑在部民占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落后的日本,也正处于激烈的转变中。通过学习大陆的先进文化和农业技术,日本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发展,氏姓制度和部民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贵族恣情争夺土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接连不断。阶级斗争的激化迫使部分统治者要改变旧的统治方式,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掌握朝廷实权的大贵族代表苏我氏却主要想提高他个人地位,而不希望进一步加强天皇权力。苏我马子作为大臣,历仕敏达、用明、崇峻、推古四代天皇,是用明天皇以下三代的外戚,专擅朝政五十余年。马子死(626)后,其子虾夷因袭其职,专政跋扈,肆无忌惮。因此,苏我氏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障碍,成为有志于革新的贵族和皇室的最大威胁。
双方斗争的焦点集中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舒明天皇除了和皇后宝皇女生了中大兄和大海人两皇子外,在此之前,还和皇妃法提郎媛(苏我马子之女)生了古人大兄皇子。舒明天皇在位13年(629—641),死时中大兄只有16岁,而古人大兄已是20岁的成年了。就母系和年龄来说,古人大兄具有继承皇位的有利条件。但是,皇后宝皇女力图让亲生子中大兄继承皇位,她把中大兄的幼名葛城皇子改称“中大兄”,就意味着他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舒明天皇死后,又让他在葬仪上宣读悼词,进一步明确表示他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此外,隐然保持势力的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由于天皇人选问题的困难,以致不得不权且由皇后宝皇女登基,是为皇极天皇。此后皇位继承斗争更加尖锐。皇极2年(643),苏我虾夷以健康状况不佳为由,让位于其子苏我入鹿。苏我入鹿为给古人大兄将来继承皇位清除障碍,于同年11月捏造罪名迫使山背大兄自杀,并灭族。这个事件,给宫廷各氏族以极大震动,许多人产生危机感,反对苏我氏擅权气氛日浓。中大兄尤其如此,因为山背大兄一死,与古人大兄争夺皇位最有势力的对手就只有他了。
这个时期,一些著名遣唐留学生如南渊清安、高向玄理及僧旻等都已陆续归国。他们在唐留学二、三十年,亲自看到唐王朝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所做的努力,亲身体验到唐代中国的稳定和富强,因而对日本奴隶制社会之积弊、政治腐败、国家落后十分不满。他们热切要求学习唐朝先进制度,改造日本社会现实,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此,他们或开设私塾,招收皇室和贵族子弟进行教育,或著书立说,积极宣传中国先进的封建文化和律令制度。中大兄和中臣镰足曾先后受教于南渊清安和僧旻等人,接受封建启蒙教育,为其实现政治革新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臣镰足就学于僧旻期间,僧旻曾对他说:“在我的学堂中,最优秀的学生固然是苏我入鹿,但你的相貌却胜过他,希望你十分自重。”暗示中臣镰足要负起打倒苏我氏,改造国家的重任。在僧旻的积极启发下,中臣镰足积极主动地接近中大兄,并结成了政治联盟。
从此,中大兄和中臣镰足开始筹划革新方案。根据中臣镰足的秘策,首先利用苏我氏内部的矛盾,由中臣镰足作媒,让中大兄纳苏我虾夷之弟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之女远智娘为妃,把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从苏我氏中分化出来,使他参加革新阵营。因为他是苏我氏中负责财政事务的最有势力的人物,把他争取到革新阵营,就为夺取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还争取一些有势力的氏族支持革新事业或保持中立。最后,中大兄等决定利用皇极四年(645)6月12日,苏我入鹿出席天皇在太极殿接见朝鲜三国入贡使者仪式的机会发难。由于准备周到,政变一举成功。苏我入鹿被刺身亡,其父虾夷见事败,于翌日焚宅自杀。政权转归中大兄手中。
14日皇极天皇退位,中大兄依中臣镰足之见,让皇极天皇的胞弟轻皇子即位,称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中大兄以皇太子身分掌握朝廷实权,同时任命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为右大臣,中臣镰足为内臣,高向玄理和僧旻为国博士,作新政权的顾问。新政权成立第五天,天皇和皇太子号集群臣宣誓,“自今以后,君无二政,臣无二朝”,“天复地载,帝道唯一”。(《日本书纪》)这和圣德太子改革追求的政治目标完全一致。8月,新政权首先向东国等皇室直辖领地派遣国司,编造户籍和校量田地。同时设钟匮听取民众意见,为革新政治进行准备。12月,从飞鸟迁都难波(今大阪)。翌年正月颁发革新诏书,进行以唐朝律令制度为楷模、以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为目标的政治改革。
革新诏书和此后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废除皇室子代民和各地屯仓,以及各级贵族的部曲和各地田庄,将土地人民收归国有,成为天皇专制下的“公地公民”。任命皇族、贵族为国家官吏,给与冠位和俸给,大夫以上官吏给食封。2.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行政机构。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由国家任命官吏取代地方贵族统治。制定官制和冠位制,划定京师、畿内,整顿完善军事、交通制度。3.建立户籍和租税帐簿,实行班田收授法。4.改革税制,废止赋役,实行租庸调法。近年学界有人对大化革新诏的信凭性产生怀疑,因为人们发现大化革新诏并不是诏书原文,而是书记的编者根据以后的律令窜改的。革新诏书可能经过后人的修订和加工,但它的主要内容是不容否认的,这从《日本书纪》以外的其它文献史料、金石文以及近年发掘难波宫遗迹的情况来看,大体上可以得到证实。
革新诏书颁发以后,新政权开始了全面、积极的改革活动。为了推进革新事业,中大兄率先将自己领地内的领民524人、屯仓181处献给天皇。这不仅是归属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否定旧制度的举动,这些私地、私民脱离作为大贵族的皇太子家族之手,完全转归天皇专制的国家统治机构。大化三年(647),改冠位为十三阶,两年后又改为十九阶,并仿唐朝官制设置八省百官。白雉三年(652),实行班田制,同时编制了户籍。对于社会旧有陋习也极力加以排除,如奖励薄葬、禁止殉死等等。
大化革新在日本古代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它建立了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和古代文化的发展,为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中大兄在革新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革新措施触犯了贵族的传统利益,必然引起一部分人的抵制和反抗。苏我田口臣川堀、物部朴井连椎子等守旧贵族和隐居于吉野山中的古人大兄相勾结,阴谋反叛活动。结果阴谋败露,古人大兄被诛。随着新政权的巩固和革新事业的推进,革新阵营内部的矛盾日益表面化。大化五年(649),有人告密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有谋反嫌疑,中大兄立刻出动军队围攻,迫使他自杀。白雉四年(653),中大兄和孝德天皇因迁都问题发生分歧,结果造成革新阵营的分裂,中大兄率群臣百官迁回旧都飞鸟。孝德天皇继续留在难波,翌年孤愤而死。在这以前,作为大化新政特别顾问之一的僧旻已经死去,另一顾问高向玄理则出使唐朝,不久客死异国。由于革新阵营重要人物的相继死亡和分裂,革新事业的进展大大迟缓下来。孝德天皇死后,中大兄仍未即位,让其母皇极女帝重祚,是为齐明天皇。
齐明年间,大兴土木,建筑宫殿,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使劳动人民怨声载道。保守派乘机加紧活动,逐渐聚集在孝德天皇遗子有间皇子周围,图谋不轨。中大兄虽然镇压了有间皇子,但政局仍旧动荡不安。这时期,日本的盟国百济由于遭到新罗和唐朝的联合进攻而灭亡。中大兄为了转移国内日益增长着的不满情绪,并获得进入朝鲜半岛的立足点,不惜以国运作赌,决定派大军渡海复兴百济。齐明七年(661)正月,67岁高龄的齐明天皇和中大兄亲自督军远征。七月,齐明天皇逝于九州筑前朝仓宫。中大兄称制,继续指挥战事。天智二年(663),日军在白村江战役中全军复殁,复兴百济的计划彻底失败。
保守派乘机编造谣言,制造混乱,对中大兄施加压力。民众在他们煽动下,不满情绪更加高涨。由于失去民众支持,中大兄感到力量单薄,于是一面加强西部防务,一面调整内政,企图对保守派实行怀柔政策。战败第二年(664)颁发诏书,宣布“增换冠位阶名及氏上、民部,家部等事”(《日本书纪》),冠位增为二十六阶,将地方中小氏族势力纳入朝廷官制,以牺牲部分革新成果为代价,暂时渡过难关。
天智六年(667),迁都近江大津宫。翌年,中大兄正式即位,是为天智天皇,立大海人为皇太弟。是年,天智天皇命中臣镰足等编篡法令,即成为此后律令制度基础的《近江令》。天智8年(669),中臣镰足病逝,天智天皇追赠一等大织冠和大臣位,赐姓藤原,以表彰其功绩。翌年,编制成最早的全国户籍,即“庚午年籍”,成为国家管理和课税的根本依据。
中大兄即位以后,进取精神大为减弱,整日追逐享受。“朝廷无事游览是好”。大海人始终是天智天皇革新事业的有力支持者,他对天智天皇的一些倒退措施和即位后的奢侈逸乐,表示强烈不满。二人之间嫌隙日渐扩大。天智10年(671)初,天智天皇改组政府,任命他所宠爱的大友皇子为太政大臣,把大海人排斥在政权之外。按当时惯例,只有皇族以及最有势力的中央大贵族出身的后妃所生皇子,才有继承皇位资格。天智天皇却把出身低微的宫人所生的大友皇子立为皇储,自然冒着很大风险。同年12月,天智天皇病逝,终年46岁,葬于山城国宇都郡(今京都市东山区山科町),称山科陵。
天智天皇死后,大海人征集军队,消灭了近江朝庭,于673年即位为天武天皇。天智天皇开创而没有完成的革新事业,由天武天皇继承并最终付诸实现。
天智天皇在晚年虽然有些倒退举动,但他的一生是前进的一生。他以武力从苏我氏手中夺回政权,学习唐朝封建制度制定律令,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建立了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推动了日本历史的发展。天智天皇因而在日本古代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天智天皇。推荐。爱诗词网。天智天皇(626—671),日本第38代天皇,大化革新的领导者,日本古代律令制国家的奠基人之一。天智天皇生于推古34年(626),父舒明天皇,母舒明天皇之皇后宝皇女。幼名葛城皇子,及长改称中大兄,弟大海人皇子(后为天武天皇)。中大兄的幼少时期,东亚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强大的唐朝封建帝国政治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威远布。朝鲜半岛上与日本相邻的新罗国努力学习唐朝先进社会制度,实力逐渐超过高句丽和百济。在此形势冲击下,建筑在部民占有制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落后的日本,也正处于激烈的转变中。通过学习大陆的先进文化和农业技术,日本的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快发展,氏姓制度和部民制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贵族恣情争夺土地,人民反抗压迫的斗争接连不断。阶级斗争的激化迫使部分统治者要改变旧的统治方式,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掌握朝廷实权的大贵族代表苏我氏却主要想提高他个人地位,而不希望进一步加强天皇权力。苏我马子作为大臣,历仕敏达、用明、崇峻、推古四代天皇,是用明天皇以下三代的外戚,专擅朝政五十余年。马子死(626)后,其子虾夷因袭其职,专政跋扈,肆无忌惮。因此,苏我氏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障碍,成为有志于革新的贵族和皇室的最大威胁。双方斗争的焦点集中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舒明天皇除了和皇后宝皇女生了中大兄和大海人两皇子外,在此之前,还和皇妃法提郎媛(苏我马子之女)生了古人大兄皇子。舒明天皇在位13年(629—641),死时中大兄只有16岁,而古人大兄已是20岁的成年了。就母系和年龄来说,古人大兄具有继承皇位的有利条件。但是,皇后宝皇女力图让亲生子中大兄继承皇位,她把中大兄的幼名葛城皇子改称“中大兄”,就意味着他有继承皇位的资格。舒明天皇死后,又让他在葬仪上宣读悼词,进一步明确表示他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此外,隐然保持势力的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也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由于天皇人选问题的困难,以致不得不权且由皇后宝皇女登基,是为皇极天皇。此后皇位继承斗争更加尖锐。皇极2年(643),苏我虾夷以健康状况不佳为由,让位于其子苏我入鹿。苏我入鹿为给古人大兄将来继承皇位清除障碍,于同年11月捏造罪名迫使山背大兄自杀,并灭族。这个事件,给宫廷各氏族以极大震动,许多人产生危机感,反对苏我氏擅权气氛日浓。中大兄尤其如此,因为山背大兄一死,与古人大兄争夺皇位最有势力的对手就只有他了。这个时期,一些著名遣唐留学生如南渊清安、高向玄理及僧旻等都已陆续归国。他们在唐留学二、三十年,亲自看到唐王朝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所做的努力,亲身体验到唐代中国的稳定和富强,因而对日本奴隶制社会之积弊、政治腐败、国家落后十分不满。他们热切要求学习唐朝先进制度,改造日本社会现实,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此,他们或开设私塾,招收皇室和贵族子弟进行教育,或著书立说,积极宣传中国先进的封建文化和律令制度。中大兄和中臣镰足曾先后受教于南渊清安和僧旻等人,接受封建启蒙教育,为其实现政治革新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中臣镰足就学于僧旻期间,僧旻曾对他说:“在我的学堂中,最优秀的学生固然是苏我入鹿,但你的相貌却胜过他,希望你十分自重。”暗示中臣镰足要负起打倒苏我氏,改造国家的重任。在僧旻的积极启发下,中臣镰足积极主动地接近中大兄,并结成了政治联盟。从此,中大兄和中臣镰足开始筹划革新方案。根据中臣镰足的秘策,首先利用苏我氏内部的矛盾,由中臣镰足作媒,让中大兄纳苏我虾夷之弟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之女远智娘为妃,把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从苏我氏中分化出来,使他参加革新阵营。因为他是苏我氏中负责财政事务的最有势力的人物,把他争取到革新阵营,就为夺取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与此同时,还争取一些有势力的氏族支持革新事业或保持中立。最后,中大兄等决定利用皇极四年(645)6月12日,苏我入鹿出席天皇在太极殿接见朝鲜三国入贡使者仪式的机会发难。由于准备周到,政变一举成功。苏我入鹿被刺身亡,其父虾夷见事败,于翌日焚宅自杀。政权转归中大兄手中。14日皇极天皇退位,中大兄依中臣镰足之见,让皇极天皇的胞弟轻皇子即位,称孝德天皇,建年号大化。中大兄以皇太子身分掌握朝廷实权,同时任命阿倍内麻吕为左大臣,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为右大臣,中臣镰足为内臣,高向玄理和僧旻为国博士,作新政权的顾问。新政权成立第五天,天皇和皇太子号集群臣宣誓,“自今以后,君无二政,臣无二朝”,“天复地载,帝道唯一”。(《日本书纪》)这和圣德太子改革追求的政治目标完全一致。8月,新政权首先向东国等皇室直辖领地派遣国司,编造户籍和校量田地。同时设钟匮听取民众意见,为革新政治进行准备。12月,从飞鸟迁都难波(今大阪)。翌年正月颁发革新诏书,进行以唐朝律令制度为楷模、以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为目标的政治改革。革新诏书和此后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废除皇室子代民和各地屯仓,以及各级贵族的部曲和各地田庄,将土地人民收归国有,成为天皇专制下的“公地公民”。任命皇族、贵族为国家官吏,给与冠位和俸给,大夫以上官吏给食封。2.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行政机构。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由国家任命官吏取代地方贵族统治。制定官制和冠位制,划定京师、畿内,整顿完善军事、交通制度。3.建立户籍和租税帐簿,实行班田收授法。4.改革税制,废止赋役,实行租庸调法。近年学界有人对大化革新诏的信凭性产生怀疑,因为人们发现大化革新诏并不是诏书原文,而是书记的编者根据以后的律令窜改的。革新诏书可能经过后人的修订和加工,但它的主要内容是不容否认的,这从《日本书纪》以外的其它文献史料、金石文以及近年发掘难波宫遗迹的情况来看,大体上可以得到证实。革新诏书颁发以后,新政权开始了全面、积极的改革活动。为了推进革新事业,中大兄率先将自己领地内的领民524人、屯仓181处献给天皇。这不仅是归属形式上的改变,而是否定旧制度的举动,这些私地、私民脱离作为大贵族的皇太子家族之手,完全转归天皇专制的国家统治机构。大化三年(647),改冠位为十三阶,两年后又改为十九阶,并仿唐朝官制设置八省百官。白雉三年(652),实行班田制,同时编制了户籍。对于社会旧有陋习也极力加以排除,如奖励薄葬、禁止殉死等等。大化革新在日本古代历史上有重要意义。它建立了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和古代文化的发展,为日本向封建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中大兄在革新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革新措施触犯了贵族的传统利益,必然引起一部分人的抵制和反抗。苏我田口臣川堀、物部朴井连椎子等守旧贵族和隐居于吉野山中的古人大兄相勾结,阴谋反叛活动。结果阴谋败露,古人大兄被诛。随着新政权的巩固和革新事业的推进,革新阵营内部的矛盾日益表面化。大化五年(649),有人告密苏我仓山田石川麻吕有谋反嫌疑,中大兄立刻出动军队围攻,迫使他自杀。白雉四年(653),中大兄和孝德天皇因迁都问题发生分歧,结果造成革新阵营的分裂,中大兄率群臣百官迁回旧都飞鸟。孝德天皇继续留在难波,翌年孤愤而死。在这以前,作为大化新政特别顾问之一的僧旻已经死去,另一顾问高向玄理则出使唐朝,不久客死异国。由于革新阵营重要人物的相继死亡和分裂,革新事业的进展大大迟缓下来。孝德天皇死后,中大兄仍未即位,让其母皇极女帝重祚,是为齐明天皇。齐明年间,大兴土木,建筑宫殿,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使劳动人民怨声载道。保守派乘机加紧活动,逐渐聚集在孝德天皇遗子有间皇子周围,图谋不轨。中大兄虽然镇压了有间皇子,但政局仍旧动荡不安。这时期,日本的盟国百济由于遭到新罗和唐朝的联合进攻而灭亡。中大兄为了转移国内日益增长着的不满情绪,并获得进入朝鲜半岛的立足点,不惜以国运作赌,决定派大军渡海复兴百济。齐明七年(661)正月,67岁高龄的齐明天皇和中大兄亲自督军远征。七月,齐明天皇逝于九州筑前朝仓宫。中大兄称制,继续指挥战事。天智二年(663),日军在白村江战役中全军复殁,复兴百济的计划彻底失败。保守派乘机编造谣言,制造混乱,对中大兄施加压力。民众在他们煽动下,不满情绪更加高涨。由于失去民众支持,中大兄感到力量单薄,于是一面加强西部防务,一面调整内政,企图对保守派实行怀柔政策。战败第二年(664)颁发诏书,宣布“增换冠位阶名及氏上、民部,家部等事”(《日本书纪》),冠位增为二十六阶,将地方中小氏族势力纳入朝廷官制,以牺牲部分革新成果为代价,暂时渡过难关。天智六年(667),迁都近江大津宫。翌年,中大兄正式即位,是为天智天皇,立大海人为皇太弟。是年,天智天皇命中臣镰足等编篡法令,即成为此后律令制度基础的《近江令》。天智8年(669),中臣镰足病逝,天智天皇追赠一等大织冠和大臣位,赐姓藤原,以表彰其功绩。翌年,编制成最早的全国户籍,即“庚午年籍”,成为国家管理和课税的根本依据。中大兄即位以后,进取精神大为减弱,整日追逐享受。“朝廷无事游览是好”。大海人始终是天智天皇革新事业的有力支持者,他对天智天皇的一些倒退措施和即位后的奢侈逸乐,表示强烈不满。二人之间嫌隙日渐扩大。天智10年(671)初,天智天皇改组政府,任命他所宠爱的大友皇子为太政大臣,把大海人排斥在政权之外。按当时惯例,只有皇族以及最有势力的中央大贵族出身的后妃所生皇子,才有继承皇位资格。天智天皇却把出身低微的宫人所生的大友皇子立为皇储,自然冒着很大风险。同年12月,天智天皇病逝,终年46岁,葬于山城国宇都郡(今京都市东山区山科町),称山科陵。天智天皇死后,大海人征集军队,消灭了近江朝庭,于673年即位为天武天皇。天智天皇开创而没有完成的革新事业,由天武天皇继承并最终付诸实现。天智天皇在晚年虽然有些倒退举动,但他的一生是前进的一生。他以武力从苏我氏手中夺回政权,学习唐朝封建制度制定律令,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大张旗鼓地进行改革,建立了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推动了日本历史的发展。天智天皇因而在日本古代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推荐。爱诗词网。原意为即使是智慧高超的人,考虑问题也总有不够周到之处。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相晏子正在吃饭,君主景公差遣使者来。晏子分一半饭食招待使者,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后,向景公说了这件事。景公惊叹道:“晏子家这样贫困,我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景公差遣吏人把千金和市租送给晏子,请他用来供养宾客。晏子谢绝不接受。景公再三地送,晏子再三地谢绝不接受。晏子说:“我家不贫困。君主给我的俸禄,不但够我周济家族,而且足够我交游之用,还可以救济百姓,君主赐给我的俸禄是丰厚的!我的家不贫困。我听说,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转而施舍给人民,这是代替君主职位,忠臣不会这样做的;接受了君主所给的丰厚资财,而不施舍给人民,这就成了筐箧中的储存,讲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进取财物于君,退得罪了士人,人死后财物转移给其他的人,这是主持守藏物资,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十緵(八十缕为緵)布、一豆(古食器)的食物足够中、晚年享用。”景公对晏子说:“以前我的先君齐桓公,把一定数量的土地和附着的人口赐封给管仲,管仲没有推辞就接受了,你为什么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考虑起来,管仲虽是聪明人,或有所失;而我虽然愚昧,或有所得。所以我不敢接受您的赏赐。”现常用“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借以表明听取各方面人的意见的重要,也劝诫自以为聪明的人要多加谨慎。也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不薄今人爱古人。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五》。【意思】我不轻薄今人,同时也爱慕古人,只要他们有清新明丽的词句,我就亲近他们。薄:鄙薄,轻视。为邻:接近。【用法例释】一、用以形容喜欢古今好的词语、好的文艺作品或优秀文学艺术家。[例]我自己虽不作诗,但我从幼年起就爱读诗;不但爱读古人的诗词,也爱读今人的诗词,正如诗翁杜甫所咏叹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辞丽句必为邻。”只要是“清辞丽句”,不论古往今来,我一概爱读。(廖沫沙《暴雨飚风总不移》)二、用以形容既尊重前人的成果也重视今人的成就,学习古今优秀的东西。[例]艺术家需要广泛吸收前人的艺术美创造的经验,把前人艺术美创造经验中同自己的气质、趣味相适应的东西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艺术美创造的特殊风貌,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从“转益多师”中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的。“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陆一帆等《青年美学向导》)【全诗】《戏为六绝句·其五》.[唐].杜甫.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赏析】这是杜甫阐明自己艺术见解的诗句。今人爱慕古人,凡有清词丽句,而必认真学习,我杜甫怎敢轻易小视这些善于向古人学习的人呢?作者强调向古人的优秀诗句学习,观点是正确的。注:今人,指庾信、四杰等近代作家。必为邻,意为离不开、少不了。
【诗句】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出处】唐·王维《伊州歌》【意思】夜夜对着清风明月苦苦想念离家的亲人,亲人从军在外到处征战已十年有余。亲人啊,离家时我再三嘱咐你:归雁来的时候要常常往家里寄书信。【鉴赏】回想十年前送别从戎远征的丈夫的情景,千叮咛万嘱咐:当大雁南归时,可要多多寄来书信啊!这里采用逆婉的手法,追忆往事,更加深刻而细腻地表现了眼前的相思之苦。【全诗】《伊州歌》.[唐].王维.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鉴赏】读这首绝句,如听一个军属叙家常,话苦衷,没有什么难解的地方。但是要深入理解它、体味它,还得有点人生体验,要知道点时俗、时风。曹丕《燕歌行》有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鸿雁辞归燕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秋天从北方飞到南方。由北到南,所以说“归”。“雁初归”,指去年初秋时节。初秋时节,大雁回家寻求温暖,而自己的丈夫却在这个时候离开温暖的家从军远去。去年“离别”之时,是怎样的一番哀怨,可想而知。所谓:“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现在,又到了“雁初归”之时,是该写封信去问问了。谢朓《玉阶怨》云:“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萤火虫在秋夜最为触目,它那闪闪烁烁的萤光在夜长人静时最容易勾引起少妇凄凉寂寞飘忽不定的感叹。头两句展现了思妇从去年初秋到今年初秋的痛苦与思念。由“雁初归”和“萤巳飞”构成了一个以日以夜,情意绵绵的、惆怅的感性世界,使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而秋夜“裁缝”的已不是妇女的“罗衣”而是战士的“征衣”了。唐代实行府兵制,战士多为农夫,而农夫又多是一些新婚不久的青年。战士所需寒衣,得由家人亲自裁缝寄出。所以,一到秋天,天气转寒,为战士赶制寒衣,就成了牵动着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李白《子夜秋歌》有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可是,现在从军战士的音信断绝,消息杳无,裁缝好了的寒衣还不知道寄往何处?青年夫妻天各一方,锦书难托,相会无期,这是怎样一幕令人心碎的人生悲剧呵!就语言艺术而言,整首诗取语质实,但能曲尽人情。这不就是司空图说的“性情所至,妙不可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的上乘之作么!
清风明月苦相思。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出处】唐·王维《伊州歌》【意思】夜夜对着清风明月苦苦想念离家的亲人,亲人从军在外到处征战已十年有余。亲人啊,离家时我再三嘱咐你:归雁来的时候要常常往家里寄书信。【鉴赏】回想十年前送别从戎远征的丈夫的情景,千叮咛万嘱咐:当大雁南归时,可要多多寄来书信啊!这里采用逆婉的手法,追忆往事,更加深刻而细腻地表现了眼前的相思之苦。【全诗】《伊州歌》.[唐].王维.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鉴赏】读这首绝句,如听一个军属叙家常,话苦衷,没有什么难解的地方。但是要深入理解它、体味它,还得有点人生体验,要知道点时俗、时风。曹丕《燕歌行》有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鸿雁辞归燕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秋天从北方飞到南方。由北到南,所以说“归”。“雁初归”,指去年初秋时节。初秋时节,大雁回家寻求温暖,而自己的丈夫却在这个时候离开温暖的家从军远去。去年“离别”之时,是怎样的一番哀怨,可想而知。所谓:“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现在,又到了“雁初归”之时,是该写封信去问问了。谢朓《玉阶怨》云:“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萤火虫在秋夜最为触目,它那闪闪烁烁的萤光在夜长人静时最容易勾引起少妇凄凉寂寞飘忽不定的感叹。头两句展现了思妇从去年初秋到今年初秋的痛苦与思念。由“雁初归”和“萤巳飞”构成了一个以日以夜,情意绵绵的、惆怅的感性世界,使人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而秋夜“裁缝”的已不是妇女的“罗衣”而是战士的“征衣”了。唐代实行府兵制,战士多为农夫,而农夫又多是一些新婚不久的青年。战士所需寒衣,得由家人亲自裁缝寄出。所以,一到秋天,天气转寒,为战士赶制寒衣,就成了牵动着千家万户的一件大事。李白《子夜秋歌》有云:“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可是,现在从军战士的音信断绝,消息杳无,裁缝好了的寒衣还不知道寄往何处?青年夫妻天各一方,锦书难托,相会无期,这是怎样一幕令人心碎的人生悲剧呵!就语言艺术而言,整首诗取语质实,但能曲尽人情。这不就是司空图说的“性情所至,妙不可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的上乘之作么!
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
《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
许地山 落花生。推荐。爱诗词网。点击进入:许地山《落花生》原文《落花生》是老作家许地山1921年所写的一篇著名的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这篇作品以平实清新的笔触,从花生的常见而有用,说到做人的道理,颇有哲理意味,寄寓着对现实人生的感触。文章开头就说出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觉得“让它荒芜着怪可惜”,便提议“辟来做花生园罢”。姊弟们一听“都很喜欢”表示对这一提议的赞成和拥护。接着作者只用“买种底买种,动土底动土,灌园底灌园”三个整齐的短句,形象、简洁的概括了种花生的全过程。最后写几个月后花生“居然收获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成果时的欢快、喜悦、兴奋之情。以后就写全家过收获节时的愉快的情景。尽管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母亲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平时难得出场的父亲也参加了。这可以看出过收获节的重要和意义。在父亲的启示下,孩子们争说花生的好处。在大家谈的基础上,父亲开始谈花生的真正用处:把它和水果比较,它只是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这写了花生的内在之美。接着父亲又向孩子们说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并借“我”的体会,进一步形象地道出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个主题是多么深刻、多么富有哲理意味,又发人深省。最后以“父亲底话现在还印在我心版上”结束全文,含意极其深远。后来作者便以“落华生”为笔名,以时时警策自己。《落花生》的立意很深刻,同时也非常巧妙。它托物言志,深入浅出,言近旨远,使人深受教育与启发。文章用朴实无华的笔调,毫无铺张地叙述童年生活的一个小小片断。从种花生写起,然后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处处扣紧题旨。文章主题是阐述关于做人的道理,所以种、收、吃花生都是略写,只用简洁的文字把这些过程记叙清楚。议花生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由吃花生很自然地引入议花生,并在赞美花生的时候,引出做人的人生哲理,点明题旨“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指“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言简意深。表明作者在竞逐高官厚禄、争名夺利、钻营成风的社会恶习下,洁身自好,不慕虚名的思想境界。这种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笔法,看似信笔所至,实际上结构相当严谨。有人说:“散文,朴素最美”。诚哉斯言。《落花生》是在迷人的朴素之中,展示那惊人的优美。它的语言清新自然,朴实含蓄。既没有冗长的叙述,也没有铺张的描写,作者只用一支白描的笔,娓娓地叙谈故事,勾勒了几个人物,写了人物的对话,人物的对话又具有独特的个性。母亲温和善良、勤劳朴实。姐弟们天真活泼,幼稚单纯。父亲循循善诱,慈爱严正。虽然每个人的话都只三言两语,但都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这种朴素的语言,是真正的美在一种极其和谐自然的形式中的流露,是朴素与优美的辩证统一。这样的语言风格与平淡而又深刻的立意非常谐调。这体现了老作家许地山作品的艺术风格。这也就是《落花生》问世六十余年一直为人们所喜爱的主要原因。
【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译注】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洗衣服的村女们回来了;荷叶左右晃动,打鱼的小船穿过荷丛,顺水而下。浣:洗。莲:荷。上下句均为因果倒装的句式,这样更增加了诗的真实性和韵味,富有音乐美。意境清新,对仗工整,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林中喧声闹语,行人欢步;水上草叶纷披,舟船穿行。亦用以形容乡村安宁祥和的生活情景。[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今天的李坑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场景了……水乡的诗意也许只在我们这些看客浮光掠影的匆匆行走中才得以洋溢,而这里的年青一代,也许仅仅是为了将来不用尽日泡在水中用力摔打着衣服,不用终日播种捕鱼,纷纷离开了这里,到外面去寻找他们眼里更精彩的一切去了。(袖袖《乡关何处——婺源记游》)【鉴赏】竹林中听得一阵喧闹之声,那是浣纱的女子成群结队地归去。看那池塘中莲花微微一颤,是晚归的渔舟悄然而下。诗句描绘了日暮时分人们陆续离开山中的情景。诗人并没有直接看到他人的离去,而是调动各种感官展开联想:先是听觉捕捉到了竹林中的喧闹声,便明白这是浣纱女结伴归去;再是视觉觉察到池塘中莲花的轻轻颤动,便想到这是渔舟在池塘里渐渐飘远。这种别具匠心的写法,使得诗人和其他人不但没有照面,反而像是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读来令人感到其他人的活动不仅没有对山中的宁静产生破坏,反而凸显了山中傍晚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平和。【全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赏析】诗歌。作者王维。选自《王右丞集》。王维晚年信奉佛教,在蓝田辋川别墅过着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描写了初秋傍晚雨后山村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山居隐逸生活的喜悦之情。本诗的写作特色在于景物描绘。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常是“以画法为诗法”的。他精心选取了最富特征的几个镜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运用朴实无华的素描笔法突出地表现,形成了明净的意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中动词的对举,也别具情韵。此诗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十分中肯。
竹喧归浣女。推荐。爱诗词网。【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出处】唐·王维《山居秋暝》。【译注】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洗衣服的村女们回来了;荷叶左右晃动,打鱼的小船穿过荷丛,顺水而下。浣:洗。莲:荷。上下句均为因果倒装的句式,这样更增加了诗的真实性和韵味,富有音乐美。意境清新,对仗工整,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林中喧声闹语,行人欢步;水上草叶纷披,舟船穿行。亦用以形容乡村安宁祥和的生活情景。[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今天的李坑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场景了……水乡的诗意也许只在我们这些看客浮光掠影的匆匆行走中才得以洋溢,而这里的年青一代,也许仅仅是为了将来不用尽日泡在水中用力摔打着衣服,不用终日播种捕鱼,纷纷离开了这里,到外面去寻找他们眼里更精彩的一切去了。(袖袖《乡关何处——婺源记游》)【鉴赏】竹林中听得一阵喧闹之声,那是浣纱的女子成群结队地归去。看那池塘中莲花微微一颤,是晚归的渔舟悄然而下。诗句描绘了日暮时分人们陆续离开山中的情景。诗人并没有直接看到他人的离去,而是调动各种感官展开联想:先是听觉捕捉到了竹林中的喧闹声,便明白这是浣纱女结伴归去;再是视觉觉察到池塘中莲花的轻轻颤动,便想到这是渔舟在池塘里渐渐飘远。这种别具匠心的写法,使得诗人和其他人不但没有照面,反而像是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读来令人感到其他人的活动不仅没有对山中的宁静产生破坏,反而凸显了山中傍晚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平和。【全诗】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赏析】诗歌。作者王维。选自《王右丞集》。王维晚年信奉佛教,在蓝田辋川别墅过着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这首诗描写了初秋傍晚雨后山村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山居隐逸生活的喜悦之情。本诗的写作特色在于景物描绘。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常是“以画法为诗法”的。他精心选取了最富特征的几个镜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运用朴实无华的素描笔法突出地表现,形成了明净的意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中动词的对举,也别具情韵。此诗被苏轼评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十分中肯。
柳敬亭说书。推荐。爱诗词网。张岱南京柳麻子,黧黑,满面疤癗(1),悠悠忽忽(2),土木形骸(3)。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4),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5),王月生(6)、柳麻子是也。余听其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7),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8)干净,并不唠叨。央(9)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内无人,蓦(10)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声。闲中著色,细微至此。主人必屏息静坐,倾耳听之,彼方掉舌(11),稍见下人呫哔(12)耳语,听者欠伸有倦色,辄(13)不言,故不得强(14)。每至丙夜(15),拭桌剪灯(16),素瓷静递(17),款款言之。其疾徐轻重,吞吐抑扬,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说书之耳而使之谛听,不怕其不舌(18)死也。柳麻子貌奇丑,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静,直与王月生同其婉娈(19),故其行情正等。〔注释〕(1)癗(lei):皮肤上肿起的小疙瘩。(2)悠悠忽忽:形容悠闲游荡。(3)土木形骸:形容呆板,象泥塑木雕一样。(4)书帕:指钱财礼物。书帕原先是明代官场中的一种明为赠送礼物,实为行贿的方式。最早所送的只一书一帕,故称书帕。下定:先将书银送去预定节目。(5)一时:同一时期。行(hang)情人:非常叫座的艺人。(6)王月生;当时南京的著名歌妓。(7)白文:只说不唱的说书,即评话。(8)找截:补充和删节。(9)夬(boguai):似是吆喝声。(10)蓦(mo):猛然间。(11)掉舌:转动舌尖,指开口说书。(12)呫哗(chebi):低声细语。(13)辄:就。(14)故:就。强:勉强。(15)丙夜:半夜三更。(16)剪灯:剪灯花。(17)素瓷:指洁白雅净的瓷杯。(18)(ze):“”的本字,咬啮。舌:咬舌:这里是羞愧欲死的意思。(19)婉娈(luan):美好。〔鉴赏〕柳敬亭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说书艺人,因为自幼面麻,人称柳麻子。他为人能辨善恶,重义侠,好替人排难解纷,说书则不拘成规定本,尤爱说《隋唐》、《水浒》中的英雄好汉。明亡以后,更借说书抒发激楚悲愤之情。当时的著名文人如吴伟业、黄宗羲、周容等,都曾以他的生平事迹写过文章。张岱的这篇散文先从介绍柳麻子的形象入手。这里,作者毫不避讳柳敬亭面貌的缺憾,其用意,正是为了反衬他说书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的神采。这种欲扬先抑的写法,不仅避免了行文的平淡呆板,而且显示出人物平中有奇的特点。紧接着,文章交代出柳敬亭说书受人欢迎的情形——“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南京一时有两行情人,王月生、柳麻子是也。”这是铺垫,是为下文描写他的说书技巧,渲染出足够的气氛。第二段是文章的主要部分,集中写柳敬亭卓越的说书艺术和表演技巧。可分几层笔墨。先是写作者自己听柳敬亭说“景阳岗武松打虎”白文的亲身经验和感受。作者指出柳麻子所说的“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好比先设一个悬念,有心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注意。这样使文章有起伏开合的变化,然后再从容交代出柳敬亭说“武松”的特色:细腻之处,描写刻画、微入毫发;收束之处,干净利落。筋节关键之处,音调高昂犹如巨钟轰鸣,吆喝喊叫起来,声势大得要震坍房屋;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平常之处,能够巧妙地加以描绘渲染。象武松到客店沽酒,本无多少精采可言,柳敬亭却说他一声大吼,连空缸空坛子都嗡嗡震响。这就叫做“闲中著色”,把人物说活了。交代到这里,文章对柳敬亭说书本领的刻画形容,似乎已经淋漓尽致了。但是,作者却巧妙地将笔锋一转,变换角度,补叙出柳敬亭说书时对听众、环境的严格要求。一方面,说明他所以能在说书艺术上取得卓越的成就,在于他对这一艺术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揭示出他人微而心高,狷介奇特的性格。经过这一层的交代描写,本来面貌丑陋的柳麻子在读者的心目中开始活跃起来。这时,作者再重新把读者带到一个特定的艺术氛围之中——夜半三更,灯明几净,有人悄悄地递上白瓷茶碗。于是,人们已经熟悉了的柳敬亭以缓慢而从容的声音开始说书了。他的声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入情入理,入筋入骨。作者认为,如果揪住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要他们来好好听一听,不怕他们不羞愧到咬断自己的舌头!当然,这一断言未免有点夸张,但是有谁读到这里会对张岱的这一夸张说法产生怀疑,发生动摇呢?!柳敬亭确实容貌丑,但是他说书时口齿伶俐俏皮,眼神流转灵动,衣服素雅大方,简直跟风姿绰约的王月生同样美好动人。所以,他们的声价也恰恰相等。最后这一段的描写与开头的文字相照应,作者有意再将柳敬亭与王月生相比,文情摇曳生姿,余韵不尽,令人回味。这篇杂记的语言文字具有较明显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是晚明小品散文中的精品佳构。它写柳敬亭从两个方面落笔,一是说书的柳敬亭,一是柳敬亭的说书。二者交叉并行、相辅相成,将柳敬亭的人物形象和他说书时的情形有机地融合成一个完满的艺术整体,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甚至连柳敬亭口中的武松形象亦可闻可见,跃然纸上。这些都表现了作者张岱极高的文字再现技巧。字数:2132作者:关道雄知识来源:吴功正执行主编.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第1341-13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