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辛弃疾

水龙吟 辛弃疾朗读

宋·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江淮流域一带,春秋战国时代属楚国。〔遥岑(cn)〕远山。〔季鹰〕张翰,字季鹰,晋朝吴郡(今苏州市)人。曾在洛阳做官,看见秋风起,想念家乡的鲈鱼脍和莼菜,就辞官回家。〔刘郎〕指刘备。汉朝末年,一个名叫许汜的,有“国士”之名,刘备批评他说:“如今天下大乱,希望你能忧国忘家,替社会做些事。你却只管买房置田,说些没有价值的废话。”〔树犹如此〕东晋时,大将军桓温率部北伐,在路上看见自己从前种的柳树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想到时光易逝,叹息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当时作者应叶衡之聘,担任帅府属官。到这一年为止,作者到南宋已经整整十二年了。建康,对于辛弃疾是个容易勾起旧情的地方。他首次南下晋见高宗是在建康,擒到叛徒张安国献给南宋朝廷也是在建康。后来又到建康任过通判之职。这次他因叶衡的赏荐,重到建康。重游旧地,他看到江山依旧而人事日非,心情无法平静。他的才能、建议,始终没有引起南宋朝廷的重视,他的抗金救国的雄心大志没有被人理解,好友叶衡举荐他来到建康,而叶衡又被朝廷调到临安去了。辛弃疾登上赏心亭,远眺祖国河山,勾起了他满腹的苦水,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的上阕,从写天地河山入手。先写天,次写长江流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时属秋天,天高气爽,可以极目远眺。作者站在赏心亭上,纵目远眺千里大江,水天浩茫,秋意无边。起句气势宏浑,笼照全篇,包容了山水空阔壮丽的境界。“水随”一句分写江水,笔调奔放,见出作者胸襟的阔大。接着,作者写远山。“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远远望去,大江北面的远山,就象那美人头上碧色的玉簪和螺形的发髻,是那么妩媚,那么诱人!可是,眼前那美丽的祖国山河,此刻却只能引起人们的忧愁和遗恨而已。一句“献愁供恨”,就把眼前的娱人美景添上了一层灰暗的情调,隐含“伤心人别有怀抱”之意。这里作者对国事的“愁”和对敌人、对投降派的“恨”,是全篇词的主旨所在,是作者感情波浪的总根源。上阕的最后写了人。“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夕阳正斜挂在城楼的箭垛上,一只离群的孤雁却一声声凄然地叫着飞去。“落日”,已使人有迟暮之感,“断鸿”,又使人产生孤凄的意绪。对于一个流落在异乡的远方游子来说,本来心里就有无限的伤感,再加上面对这般的环境,感情的寂寞和痛苦就更加沉重了。作者归家无路,报国无门,心情激愤,想压抑又压抑不住,于是“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看金刀,拍栏杆,杀敌激情按捺不住,但朝廷中的昏君奸臣正热衷于投降偏安,又有谁能理解爱国志士此时的心境?悲慨之意,毕现于字里行间。

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写天,写得气象广大;写水,写得视野辽阔;写山,写得有愁有恨,群山生情。这里作者的写景,不是纯客观地写自然景物,而是融进了作者深挚之情的主观化之景。写了融情之景以后,又很自然无迹地转入写人情人事。描写的视角越来越集中,感情的渲染越来越浓烈。

词的下阕,接连用了三个典故,以抒写自己的感怀。他鄙视象西晋时的那个张季鹰,贪图家乡的鲈鱼脍和莼菜羹,而弃官不仕;他也蔑视三国时那个只知求田问舍的许汜,这种人若见到当时胸怀雄才大略的刘备,岂不要羞愧死!怀才不遇,往往会使人消沉。但作者把不遇于时看作是短暂的,表白了自己仍怀有远大的抱负。但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他南归已有十二年了,时光流逝了,生命消失了,恢复失地却还是遥遥无期,赏心亭畔的树木也都长大了,睹物伤情,能不感慨系之!“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感慨之极,不禁失声痛哭了,但是又有谁人请来多情的姑娘,为英雄拭干那忧国伤时的热泪呢?这里呼应着上阕末“无人会”的感叹,豪气浓情一时并集,使人领会到作者报国无门的悲愤情绪之深。

《白雨斋词话》说:“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雄大和沉郁的特点,在这首词中得到了最为明显的体现。上阕写到大江景色,是那么富有气势,而远远近近的山河天地,也正表现了作者重重迭迭的忧愁怅恨。下阕抒写的那种不快意的感情,是那么的激愤深沉,而作者面对这样那样的选择,正是表现了他这样那样的苦衷,但作者没有为身为家的私心,反映出的是作者为国忘家的崇高思想境界。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也送行人老。”詩句出處:《虞美人》;是宋朝詩人晁補之的作品。
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

()

典源出处《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干)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Ying)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

()

【诗句】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出处】唐·杜甫《八阵图》。【译注】首句概说诸葛亮有盖世之功业,辅佐刘备创立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接着又具体说他创制“八阵图”更加成就了他的威名。江水奔流而八阵图的垒石屹然不移。遗恨啊,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失计于刘备急于吞并东吴。这首怀古绝句,将议论融于诗中,把怀古与述怀结为一体,在绵绵的遗恨中,渗透了无限抑郁之情。注:八阵图,指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其遗迹在夔州西南永安宫前平沙上。聚石成堆,纵横棋布,夏时水没不见,冬时水退仍然出现。【全诗】《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全诗鉴赏】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初到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所作的一首吊古怀人、咏叹诸葛亮功绩之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第一句说诸葛亮辅佐刘备从无到有,创建蜀国,形成蜀、魏、吴鼎足而立,三分天下的局面,其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政治才能,功盖一时,在三国之中无人能与之相比。第二句写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又据苏轼《东坡志林》:“诸葛亮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相去二丈。自山上俯视,八行为六十四蕝,蕝正圜不见凹凸处,及就视,皆卵石,漫漫不可辨。”因创制八阵图,诸葛亮名声更为显赫。如成都武侯祠一副对联云:“躬耕南阳名成八阵,应召西蜀计压群雄。”(佚名)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第一句写八阵图的神奇特征。据《荆州图记》:“永安宫南一里渚下平碛上,有孔明八阵图,聚细石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复依然如故。”又据刘禹锡《嘉话录》:“三蜀雪消之际,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诸葛小石,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迄今不动。”八阵图的坚定不移正是诸葛亮对蜀汉政权和统一大业忠贞坚定,如磐石般不可动摇之象征。第二句写诸葛亮的“遗恨”,就是刘备为报关羽之仇,起数十万大军伐吴,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魏的根本战略,以致统一大业夭折,成了千古遗恨!这首诗叙议结合,全诗四句三转,从“功盖三国”一转“八阵图”;二转“石不转”,暗喻时间流逝而诸葛亮功勋长存;三转“遗恨”,步步深入,跌宕有致。怀古述怀,议论抒情,浑然一体,给人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全诗点评】八阵是指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据说诸葛亮在四川奉节的江滩上,为阻挡孙吴军队用石头堆成相生相克的奇阵。八阵纵横棋布,夏时涨水被淹没,冬时北退仍然出现。反映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诗的前两句颂诸葛亮的业绩。先从总的方面写诸葛亮实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卓越功绩,再从创造八阵的具体内容方面说明诸葛亮的声名更加卓著。这两句对仗精巧工整,自然妥贴,既是对诸葛亮功绩的赞颂,又为下面凭吊作铺垫。三、四句是诗人结合眼前的八阵图抒发感慨。“江流石不转”感叹时光流逝,但也表现出诸葛亮的英名将与他布成的石头一样丝毫不会受影响。“遗恨失吞吴”是批判刘备伐吴失计。联吴抗曹是诸葛亮的根本策略,却因刘备为关羽报仇,贸然伐吴,以致大败,最后被魏所灭,统一大业中途夭折,成了千古遗恨。杜甫写了诸葛亮的遗恨,为诸葛亮惋惜,同时也渗透了自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这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抒情色彩浓郁,把怀古和抒怀融为一体,给人以余意不尽的感觉。【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到夔州凭吊古迹而作此诗,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首二句赞扬诸葛亮的丰功伟绩。上句高屋建瓴,概括了诸葛亮的历史功绩;下句用具体实例,点明诗题,赞扬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此二句对仗精工,概括凝练,自然妥帖。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言石堆六百年来,依旧岿然不动,就写出了这一遗迹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征。此句有双关意:表面写“石不转”,实写“心不转”,表现了诸葛对蜀汉的忠贞不二,对统一大业的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摇也。故“八阵图”乃是诸葛亮留下千秋遗憾惋惜的一个象征。末句言刘备吞吴失策,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致使统一大业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这也透露出诗人“伤己垂暮无成”的抑郁情怀。

()

谢冰莹《爱晚亭》原文

()

人物传记汇编。八十卷。本书不著编撰人,亦无序跋,以故难详其源。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华书局刊行。

过去学者认为,该书系由原清国史馆所修《大臣列传稿本》选录辑成。近据王钟翰先生考证,其稿本来源主要有三:一、清国史馆《大臣列传稿本》,是书未刊,现已散佚;二、《满汉名臣传》,乾嘉之际依据国史馆重辑的大臣列传刊刻成编;三、《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同治中李桓辑。其中,可以肯定抄自《大臣列传稿本》的六百余篇,钞自《满汉名臣传》及其与《国朝耆献类征初编》重见的四百二十六篇,抄自《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的一千二百七十八篇,另有一千一百九十篇查无下落,据估计应出自《大臣列传稿本》的散佚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