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生梦蝶

庄生梦蝶朗读

《庄周·庄生梦蝶》注释,意译与解说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逍遥游》

【注释】

①蘧蘧(ju)然:惊疑不定的样子。②物化:庄子哲学用语,指变幻、幻化,为物我界限消解的一种状态。

【意译】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生动活泼翩翩飞舞着的一只胡蝶。自己觉得快乐自适,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间醒过来,惊奇地觉得自己还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胡蝶呢,还是胡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和胡蝶必定是有所分别的。上述的变幻就叫做“物化”。

【解说】

梦境似是而非,若有若无,有一种飘忽不定的神秘感。因为有了这梦,人们便对人生也产生了许多疑惑。庄子在本则寓言的前面曾对人生与梦有一段绝妙的议论,他借长悟子的口说,当人在梦中,却不知道做梦,有时梦中还在作梦,醒了以后才知道是作梦。只有非常清醒的人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梦,可是愚人却以为清醒,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后来魏源用诗句概括说:“梦觉小生死,死生大梦觉”。为什么他们都有这种人生如梦的感叹呢?这实在是因为人生中偶然事件太多。人生的变化,也常常是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恰如同梦幻一般。这自然是出于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消极感叹,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庄子这异常丰富奇特的想象能力,以及这细腻的对自我和人生的深切体悟力,是他把现实世界与主观幻想世界沟通了起来。在庄周与胡蝶的互相梦变的过多思虑中,物我融一的主题得到了充分体现。庄子冀求通过这种物我消融,达到消除一切根源于自我意识的痛苦和烦恼。然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乃在于人有了自我意识,因此他才能够使自己从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中分离出来,成为与自然界相对峙的独立存在。而庄子却要求通过“物化”,又重新化去人与自然的对峙界限,泯灭自我,再度回归到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之中。然而,这样固然消除了人的一切痛苦和烦恼,而人又到哪里去了呢?

【相关名言】

一个人抛弃了自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抛弃了生命,便完全消灭了自己的存在。

——法国·卢梭

对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美国艾伯特·爱因斯坦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梦的朋友

幻想的姐妹

()

题解

()

《人生礼赞——青年人的心对歌者说的话》

朗费罗

()

【诗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出处】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意思】漆黑的夜晚宿雁惊起高飞,敌人悄悄地逃跑。这首诗写雪夜追敌,显示了将士的果敢、善战和环境的艰苦。单(chan)于:匈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此指敌军统帅【全诗】《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鉴赏】一、二句点明敌军战败溃退,趁着黑夜逃跑的具体时间和情景。“雁飞高”,从侧面写敌人逃跑,因其惊起了栖息的雁群而飞向高空。这个“遁”字,把他们逃跑时的狼狈相勾勒得十分形象。同时,也是诗人有意地将敌人比作惊飞的雁群,用以表示蔑视之意。三、四句歌颂这场伏击战的指挥者的胆识与韬略。将军一声令下,率领轻骑追歼敌人,刹时间,大雪迎风扑面,将士们手中的弓刀上落满了一层雪花。其实,诗中所写仅是战斗的开始,并非是战争的高潮。而诗人却抓住一刹那间最富于表现力的“特写镜头”,加以集中概括,把当时的战争氛围突出地表现了出来。那种更激烈、更壮观的厮杀场景,却留在人们的联想之中。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确实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人的艺术魅力。【赏析】这一首是写将军雪夜围敌、乘胜追击的情景。由于指挥英明,将士奋勇,已将敌人团团围住,迫使敌人企图突围逃跑。月黑之夜,惊醒了栖睡的雁群,夜雁高飞的现象引起了将军的警觉,果断作出决定,单于要遁逃,立即派轻骑追击。就在乘胜追敌中,天下大雪,纷纷扬扬的白雪落满了出征将士的弓和刀。这是一幅多么雄壮的雪夜歼敌图景啊!必胜信心,顽强战斗,豪情满怀,沉雄气韵,边塞壮士保家卫国的飞扬神采跃然眼前。

()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聂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聂政末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发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买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牛马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生者不见其父可得死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政形体于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金。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爱一女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政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刺韩王。

聂政的事迹,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有记载,他作为“士为知己者死”的无畏侠士而名垂青史,为了回报严仲子的知遇之恩,他到韩国替严仲子杀死了韩相侠累,在《史记》中,他还将韩哀侯杀死。严仲子靠聂政结束了和韩相侠累的争端,这样,聂政也就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

()

点击:林斤澜《春风》原文

古往今来,描写春风的名篇佳作不可胜数。林斤澜知难而为,也写春风,能在文学史上站住脚吗?读完全文,疑虑顿消,拍案叫绝:它有独特的风采,既能吸引读者,也无愧于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