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的火焰

复仇的火焰朗读

《复仇的火焰(节选)》原文与翻译、赏析

闻捷



草坪的火光冲向天上,

河边的歌声激荡地流向远方,

参加婚礼的小伙子和姑娘,

正在用歌声挑逗对方。



有人诉说失恋的苦恼,

有人赞美热恋的幸福和力量,

有人表达理想中的情人,

有人追求心爱的对象。



有的歌声像一泓泉水,

有的歌声好似连绵起伏的山岗,

有的歌声如婉转的鸟语,

有的歌声散发着花香。



纵然你有一万双耳朵,

也辨不出歌声的高山和大洋,

还是走进主人的帐篷去吧!

倾听两个年轻人的对唱。



姑娘:

深深感谢主人的赏光,

邀请我欢度这难忘的晚上,

请让我用歌声表达衷心的谢意,

祝贺幸福的新郎和新娘;



祝你们未来的生活美满,

祝你们共同建设自己的家乡,

祝你们并肩战斗威名远扬,

祝你们成为牧人的榜样。



青年:

深深感谢主人的赏光,

邀请我欢度这幸福的晚上,

也许是主人特意赐给我的艳福,

使我遇见称心的姑娘;



你的歌好像和煦的风,

吹得我的心在胸中不住摇晃,

你的歌又好像金黄的太阳,

晒得我的心火样滚烫。



姑娘:

你这冒失的小伙子啊!

难道是在深山老林里生长?

你怎么不向新婚的夫妇祝贺?

怎么一点礼节也不讲?



你不要紧紧缠着我啊!

从我身上得不到任何希望,

姑娘遇见懂得礼节的小伙子,

才亮开嗓门和他对唱。



青年:

你这黄毛的丫头子哟!

怎么敢口吐利箭把人刺伤?

你若是一个懂得礼节的姑娘,

怎么会在人前这么轻狂?



你不要狠狠盯着我哟!

有本领就用歌声来和我较量,

小伙子不怕丫头子来挑衅,

这帐篷就是应战的战场。



姑娘:

这是森林里一棵白杨,

静静地等待着清风来和我对唱,

我的叶儿不知落了多少次,

清风从不敢走近我的身旁。



白骝马想赶上枣骝马,

除非西边云海里升起了太阳,

你有胆量就坐到我身边来,

比比谁的歌声最响亮!



青年:

太阳月亮光芒不一样,

赤金黄铜蕴藏在不同地方,

如果没有遇见顽强的对手,

怎能显得出百灵鸟会唱?



什么节日我都没有放过,

还没有见过一个会唱的姑娘,

巴里坤还有人能唱过我吗?*

我连想也没有这样想。



姑娘:

为什么千里雪山金晃晃?

为什么万年冰川解冻向东淌?

为什么苍翠的松林落孔雀?

为什么满湖绿水闪银光?



青年:

因为万里晴空出太阳,

因为东风吹来百花齐开放,

因为吉祥的彩云罩松林,

因为一轮满月挂天上。



姑娘:

为什么天山南北歌声响?

为什么山上山下红旗迎风扬?

为什么巴里坤花开满地红?

为什么驼铃日夜响叮当?



青年:

因为草原有了共产党,

因为平叛大军战斗天山上,

因为毛主席光辉照天下,

因为政府送来烟茶糖。



姑娘:

为什么哈萨克人喜洋洋?

为什么家家户户炊烟升天上?

为什么每一顶帐篷耀眼明?

为什么牛儿羊儿满山岗?



青年:

因为牧人再也不流浪,

因为盆盆罐罐里面有余粮,

因为绣花的衣裙挂满墙,

因为牧人重建新家乡。



姑娘:

为什么汽车奔驰日夜忙?

为什么乌鲁木齐机器震天响?

为什么喀什城太阳永不落?

为什么南疆北疆在变样?



青年:

因为支援建设运输忙,

因为城里城外在办工厂,

因为新建的电站放金光,

因为全民建设新新疆。



姑娘:

你的歌像奔腾的大河,

汹涌的声势震得我心里发慌,

猛烈的浪头击中我的头脑,

我嘴边的歌全忘光;



乡亲们倾听我俩对唱,

掌声把狭小的帐篷震得摇晃,

参加过千万次赛歌的人啊!

我今晚怎么失去了主张?



青年:

帐篷里只有两位首长,

我的姑娘哟你不要心里发慌,

我原来认为你是一匹骏马,

谁知你却是一只绵羊;



骏马能躲过牧人的追捕,

软弱的绵羊逃不脱牧人手掌,

现在帐篷的门已经大大敞开了,

回家的早被月儿照亮。



姑娘:

你不要这么得意洋洋,

不要笑我是败兵你是胜将,

我刚才的歌只不过是条绳套,

你就是我要捕捉的笨羊;



我刚才故意说心里发慌,

嘴里的歌却多过草原的牛羊,

帐篷的门是为你回家而敞开,

月儿为你才把道路照亮。



青年:

你是个多么骄傲的姑娘,

好像把天山托在自己的手上,

你的歌又是多么动人心弦,

仿佛唱得星星满天飞翔;



你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

没长毛的小兔不知雄鹰什么样,

赶快收起你那傲慢的神气吧!

有学识的人不自我标榜。



姑娘:

你的歌像天上的月亮,

你的光已把姑娘的心儿照亮,

漂亮人就是披一件破毡衣,

我也会送他多情的目光;



大河的流水来自山泉,

我的歌生长在哈萨克的心上,

请问众人的智慧谁能相比?

为什么我不该自我夸奖?



青年:

我的嘴像是被纸封住,

我的歌像是枯涸的河流一样,

众人的智慧没有人能战胜,

你的歌声哟充满力量;



我已闻到玫瑰的清香,

我已听到夜莺在胜利地歌唱,

我现在捧上一颗爱慕的心,

但愿你能对它望一望。



姑娘:

多少棵树木才能聚成林?

多少条河流才能汇成海洋?

多少年苦练才能成个好歌手?

愿你的歌声永远激荡;



冰冻的道路怎么跑马?

人群里怎么把知心的话来讲?

小伙子快快地到河边等着我,

在那绿树成荫的地方。



【注释】巴里坤:长诗的故事发生的地方。

【赏析】在当代的叙事长诗中,《复仇的火焰》因其构思宏伟,结构严谨、色彩明丽、风情浓郁而占有重要地位。

《复仇的火焰》原计划写三部,第一部《动荡的年代》,1959年出版;第二部《叛乱的草原》,1962年出版;第三部《觉醒的人们》只发表了部分章节。诗人希望通过这首长诗,记载“解放初期聚居在巴里坤草原的哈萨克人从怀疑、反对到拥护共产党的历史过程”,记载“帝国主义者和民族反动派的幻梦和末路。”(《复仇的火焰》第一部《后记》)这个创作意图在已发表的二卷诗中基本完成。《复仇的火焰》以解放初发生在巴里坤草原的叛乱事件的始末为线索,在广阔复杂的生活背景上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了西北边疆人民壮丽的生活画卷,揭露了帝国主义及国内反动派分裂祖国的阴谋,展示了牧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觉醒解放的过程,歌颂了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诗人告诉我们,任何民族与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联系在一起才会有光明前途。

全诗结构宏伟,情节跌荡起伏,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历史背景,诗人紧紧抓住主线,有条不紊,驾驭自如,各种情感调度从容,变化错落有致,在这样的长篇大作中确属难得。金戈铁马的高原征战生活,神奇瑰丽的草原风光,新鲜别致的民族风俗,欢腾热烈的盛大婚礼,优美动人的深情抒发,痛苦孤寂的心灵哀号,……所有这些从诗人激情灌注的笔下滔滔涌出,有张有驰,形成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是叙事长诗成功的标志,《复仇的火焰》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全诗给人留下生动鲜明印象的人物就有20多个,青年牧民巴哈尔、苏丽亚、叶尔纳,解放军师长任锐,哈萨克干部沙尔拜,智慧老人布鲁巴,帝国主义者麦克南,反动头人阿尔布满金,叛匪首领忽斯满等等都描写得相当出色。在一首诗中出现如此众多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在当代诗坛上绝无仅有。这个生动丰满的人物画廊像一面历史的镜子,映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这其中最成功的形象是青年牧民巴哈尔。这个哈萨克牧民的儿子善良纯洁、勤劳勇敢,他“两道浓眉有如盛夏的乌云,乌云下面亮着闪电”,“他那神奇的枪法百发百中,嘹亮的歌喉震荡山川”,他是草原人民骄傲的一只年轻的鹰。在草原上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他一时被敌人蒙蔽,走上了与人民为敌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感召下,在亲人的呼唤下,巴哈尔经过痛苦的内心斗争,终于明辨了是非,回到了祖国和民族的怀抱。这个形象有血有肉,诗人细致描绘了他性格的矛盾和复杂性,挖掘深入,真实可信,富于典型意义。闻捷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多方面运用了烘托、对比、白描、景物映衬等艺术手法,使得人物形象生动可爱,这是长诗具有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的重要原因。

闻捷是个主情的诗人,即使在叙事诗中也至始至终激情灌注,《复仇的火焰》全诗热情如火,其中的那些华采篇章(如这里节选的这一节)尽可以视为抒情诗的佳作。抒情、写景、叙事在诗中有机结合,互相对比,互相映衬,使全诗的主题获得充分的表达。闻捷热爱草原和那些纯朴可爱的牧民,他善写草原风光,他的诗情与草原、牧民的生活血肉相连。《复仇的火焰》激情奔放地描绘了草原风光和牧人生活,地方风土色彩极为鲜明,这充分地证明,是天山脚下的草原和牧民的乳汁养育了这位热爱草原和牧民的诗人,《复仇的火焰》是时代和人民的生活激流中涌出的一排巨浪。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出处】唐·李白《怨情》。【译注】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全诗】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注释】①卷珠帘:是指闺中女子在卷帘盼望所思今的人归来。②深坐:久坐。颦蛾眉:皱眉头。这句写久等不归的失望情态。【翻译】美人儿卷起珠帘等待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赏析】有一位哲人说过:“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古代的闺怨诗诉说的就是这种铭心刻骨的爱情痛苦。李白此首闺怨小诗,通过一个幽居闺房的美人独坐帘下、深坐孤寂的情形,于工笔刻画中层层揭示美人由思而待、由待而哭、由哭而怨的心态活动过程,含蓄而细腻地展示了她内心复杂难言的爱情痛楚。首句,“美人”点明主人之身份,“卷珠帘”这一动作展示了美人闺中独守、百无聊赖而有所待的思春心态。“珠帘”两字,点出美人所处环境——寂寞幽深的闺房,为下句“深坐”伏笔。次句“深坐颦蛾眉”,此“深”字,写出了坐待时间的长久、心境的孤寂。“颦蛾眉”三字,刻画美人外貌神态,透露怨苦之情。第三句“但见泪痕湿”,如电影特写镜头,把焦点集中照射美人脸庞,美人内心的痛苦,通过脸上的“泪痕湿”和盘托出。诗的前三句,通过“卷珠帘”的动作,“坐”而“颦”的沉思,“泪痕湿”的表现,一层深一层地展示美人心态发展的轨迹,将她心中的怨恨,可以说已全部写尽,诗至此似可结束。可是结句却说“不知心恨谁?”这一问,使诗情陡起回澜。是啊,她的痛苦该怨谁呢?似乎她本人也不知道。主人公遭遇的悲剧性也就愈深一层。是什么原因造成她独守空闺?以问收束全诗,使诗情有弦外之音,扩大了诗的容量,让短短四句小诗蕴藏了含蓄深婉的魅力。李白的绝句小诗常常深有此种情韵!

()

《瓯北诗话》

本书为清代赵翼(号瓯北)所撰的诗话,12卷。前10卷评论唐、宋、元、明、清10家,计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各一卷,陆游二卷(附年谱),元好问、高启合一卷,吴伟业、查慎行各一卷。后2卷是续诗话,论韦应物、杜牧、王安石、黄庭坚诸人诗及诗格诗体。赵翼是乾隆年间著名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并称“江右三大家”。他的诗论,观点极为鲜明,即反对“荣古虐今”,力主“争新”、“独创”。他的论诗绝句:“词客争新角短长,迭开风气递登场;自身已有初、中、晚,安得千秋尚汉唐?”这与另几首都表现了一定的发展观点和追求创造的精神。再就本书的体制看,把他同一朝代的吴伟业、查慎行与李、杜相提并论,这是相当胆大的,与崇尚汉唐、“劝人不读唐以后书”的复古派迥然不同。他评诗,内容与形式并重,要这两方面都能创新才能成家。他既反对一味摹倣古人,认为这不过是“拾人牙后”、“抱柱守株”的“优孟”而已;同时也反对那些只在词句上“争难斗险、使人骇目”的形式主义倾向,认为元、白的诗触景生情,用眼前语、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因而较胜于韩、孟,“世徒以‘轻、俗’訾之,此不知诗者也!”也批评了那些把黄庭坚捧在苏轼之上,以及说苏轼超过陆游的人,因为陆游的诗具有丰富的爱国内容,而苏轼在“乌台诗案”后写诗往往回避现实。苏、黄的优劣表现在写作方法上,苏随物赋形、信笔挥洒的熟练技巧,较之黄庭坚的“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是略胜一筹的。他批评江西诗派“无一字无来历”,“宁不工而不肯不典,宁不切而不肯不奥,故往往意为词累,而性情反为所掩”,可说是一针见血的高论。但作者囿于时代局限,书中不免有一些封建糟粕,有待于读者的扬弃。霍松林、胡主佑根据寿考堂、湛贻堂等《瓯北全集》本作了校点,列入“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1981年再版。

()

记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1)

()

【诗句】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出处】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译注】长安的夜空高挂一片明月,千家万户传出捣衣的声音。捣衣:把衣服放在石上,用棒反复捶击以去污,然后再漂洗。另外,古代制衣,先将布匹放在砧上用棒捣平捣软,以便制作,这个过程也叫捣衣。【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月色的映照下,人们于水边捣洗衣物的情景。[例]那些悬挂在波光和月色中的石码头上,捣衣声啌啌地响成一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巷后面也颇有点诗意。(陆文夫《梦中的天地》)【鉴赏】一片月光映照着长安城,千家万户,到处都传来捣衣声。捣:读作dao。古代妇女洗衣都用木棒,一面洗,一面打,叫做“捣衣”。现在较偏远的乡村还是有人在溪边捣衣。原诗是描写深闺妇女思念远方的丈夫。如果单独看这二句诗,在美丽的月光下,家家传来捣衣声,画面宁静祥和而动人。【全诗】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鉴赏】《子夜吴歌》为六朝乐府旧题。据载,古代有一个叫子夜的女子造为此曲,因是吴声,故名。李白有四首同题诗作,这里选的是第三首,写征夫妻子秋天对丈夫的思念。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秋凉之夜,月华辉洒,砧声阵阵,寒风习习,真是一幅充满秋意的绝妙图景。然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平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情而冠以“玉关”,令人联想到遥远的边塞,益觉此情之深长;句首着一“总是”,将前三句目中所见、耳中所闻和肌肤所感囊括净尽,极力突出此情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诗写到这里,整个气氛渲染已足,作者大笔一挥:“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向往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既是诗人的愿望,也是征妇的心声。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

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1)

()

【名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出处】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译注】请你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别的情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别意:别情,离别时产生的情意。【例释】用以形容离别引起的愁情绵延不断。[例]一向以豪放达观著称的李白,也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名句,离别时忧愁怅惘的情感,如同东流之水,源远流长,绵绵不断。(赵丽宏《别情》)【原文】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注释】①金陵:即今南京。酒肆:酒店。留别:留诗赠别。②金陵子弟:指金陵的年轻人。尽觞(shang):干杯。【鉴赏】杨花飘絮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独坐小酌。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这里,柳絮濛濛,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柳花香。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该用多少笔墨来表现!只“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情调,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不费半分气力,脱口而出,纯任直观。于此,不能不佩服李白的才华。“风吹柳花满店香”时,店中简直就是柳花的世界。柳花本来无所谓香,这里何以用一个“香”字呢?一则“心清闻妙香”,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同时又暗暗勾出下文的酒香。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实在也惟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帖。首句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能舍此而去呢?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清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唐诗别裁集》)。因为诗人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所以诗中把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表现了诗人青壮年时代丰采华茂、风流潇洒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