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释】
选自《论语·子路》第十七章。
欲:想。
速:快。
达:到达。
不达:指达不到目的。
【赏析】
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鲁国邑名)的长官,他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治理好政事。孔子回答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意思是:办事不要企图很快成功,不要贪小利。想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就成不了大事。
孔子认为,施行仁政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达目的。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才能战胜残暴,消除杀戮,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子夏行政以后,希望尽快见到成效,有急躁的表现,所以孔子向他提出告诫。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人们必须尊重这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主观提速,反而达不到目的。寓言“揠苗助长”的故事里,那个心急的农夫不但没能帮助禾苗快速生长,反而适得其反,禾苗很快就枯死了。孔子懂得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所以他说,办事想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成不了大事。
无欲速无见小利。推荐。爱诗词网。【名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注释】选自《论语·子路》第十七章。欲:想。速:快。达:到达。不达:指达不到目的。【赏析】孔子的弟子子夏做了莒父(鲁国邑名)的长官,他向孔子询问,怎样才能治理好政事。孔子回答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意思是:办事不要企图很快成功,不要贪小利。想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就成不了大事。孔子认为,施行仁政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事业,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达目的。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才能战胜残暴,消除杀戮,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子夏行政以后,希望尽快见到成效,有急躁的表现,所以孔子向他提出告诫。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人们必须尊重这个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主观提速,反而达不到目的。寓言“揠苗助长”的故事里,那个心急的农夫不但没能帮助禾苗快速生长,反而适得其反,禾苗很快就枯死了。孔子懂得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所以他说,办事想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成不了大事。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东望都门信马归。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君臣相顾泪成行,沿着京城的方向信马由疆。
吴丝蜀桐张高秋。推荐。爱诗词网。“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是关于描写“绘景状物·音乐舞蹈·箜篌”类的诗句。在秋高气爽的季节中,李凭演奏箜篌。乐声在空山中回旋,行云也因为倾听乐声而停留不动了。诗句用夸张手法写出演奏者的高超技巧。注:箜篌(kōnghóu),古代乐器,用拨弹之,似瑟。吴丝蜀桐,吴地所产的丝和蜀地所产的桐,二者是制乐器的良材。此处指箜篌。张,张弦演奏。高秋,秋高气爽。李贺“李凭箜篌引”“全唐诗”第4392页。繁体:“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是關於描寫“繪景狀物·音樂舞蹈·箜篌”類的詩句。在秋高氣爽的季節中,李憑演奏箜篌。樂聲在空山中回旋,行雲也因為傾聽樂聲而停留不動瞭。詩句用誇張手法寫出演奏者的高超技巧。註:箜篌(kōnghóu),古代樂器,用撥彈之,似瑟。吳絲蜀桐,吳地所產的絲和蜀地所產的桐,二者是制樂器的良材。此處指箜篌。張,張弦演奏。高秋,秋高氣爽。李賀“李憑箜篌引”“全唐詩”第4392頁。拼音:“WuSiShuTongZhangGaoQiu,KongShanNingYunTuiBuLiu”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WuSiShuTongZhangGaoQiu,KongShanNingYunTuiBuLiu”ShiGuanYuMiaoXie“HuiJingZhuangWu·YinLeWuDao·KongHou”LeiDeShiGou。ZaiQiuGaoQiShuangDeJiJieZhong,LiPingYanZouKongHou。LeShengZaiKongShanZhongHuiXuan,HangYunYeYinWeiQingTingLeShengErTingLiuBuDongLe。ShiGouYongKuaZhangShouFaXieChuYanZouZheDeGaoChaoJiQiao。Zhu:KongHou(kōnghóu),GuDaiLeQi,YongBoDanZhi,ShiSe。WuSiShuTong,WuDeSuoChanDeSiHeShuDeSuoChanDeTong,ErZheShiZhiLeQiDeLiangCai。CiChuZhiKongHou。Zhang,ZhangXianYanZou。GaoQiu,QiuGaoQiShuang。LiHe“LiPingKongHouYin”“QuanTangShi”Di4392Xie。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推荐。爱诗词网。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浪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物,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我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食指的名字对许多人是陌生的,但他的确是一位有特殊重要地位的诗人。他的诗在六十年代末就以手抄的形式在青年中辗转,滋润了一颗颗失血的心。而且他的诗还启发了后来《今天》的那些诗人。这里选的作品,就是他早年写的。虽算不上准确意义上的“朦胧诗”,但它们却是启发朦胧诗的先导,是功不可没的。这首诗是诗人写在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的。当时的祖国阴云密布,邪恶的力量砅崖转石。整整一代青年被迫离开生养他们的北京,就要到遥远的边疆抛洒那盲目的热血了。诗人是清醒的,他将痛苦的别情发而为诗,紧紧围绕在“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一特定的时空,抒发了当时许多人共有而不能表达的彻骨之痛。诗中用了一些细节,是异常生动传神的。如火车开动的一刹,“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物,/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这既是视觉的印象,又是心理的感受。还有“我”的心感到了难忍的绞痛,是对亲人的爱和留恋使然。但如果这样说,就不能更细微更深入地传达痛苦的体验。诗人说“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接着由“线”联想开去,“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的手中”,真是言辞剀切,热血灼人。诗歌中的描写,一定要具体细微,这样不仅是为了逼真,而是只有准确的细微的事物才容易被读者领悟,激发他一道进入诗的情感系统中去。最后两节,诗人选择了真实的场景。一是“我”挥手向北京告别,一是“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不能放开“我的最后的北京”,此将情感推向高潮,成为历史想象力的定格,永远在我们心灵的视线中了。这就使全诗丰满而完整。这首诗在艺术上并没有对传统诗歌进行大幅度的超越,它的胜利乃在情真与细节的苦心提炼上。别林斯基在论普希金的抒情诗时说:“艺术并不容纳抽象的哲学思想,更不容纳理性的思想:它只容纳‘诗的思想’,而这‘诗的思想’——它不是三段论法,不是教条,不是箴言,而是活的热情,是‘真情’!”食指的诗正是这种真情的产物。当动荡的年代过去,浮泛喧嚣的“理想之歌”已零落成尘泥,但这种由心血滴注的诗却日益显出了它的光彩。生命不灭,真情的诗也不会熄灭。未经过动荡年代的读者,请庄重地对待这“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吧!
戴震难师。推荐。爱诗词网。清·段玉裁先生是年②乃能言,盖③聪明蕴蓄④者久矣。就傅⑤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⑦之曰:“此朱文公⑧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⑨矣?”曰:“几⑩二千年矣。”“然则(11)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12)应,曰:“此非常儿也(13)。”【注释】①本文选自《戴东原先生年谱》。戴震(1724年—1777年),清代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特召为纂(zuàn)修官,后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庶吉士。博闻强记,于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刻研究。段玉裁(1735年—1815年),清代文字学家、经学家。字若膺(yīng),号茂(mào)堂,江苏金坛人。戴震的学生。难,问难,难倒。②〔是年〕这里指1733年,戴震十岁。③〔盖〕表推测,大概。④〔蕴蓄〕蕴藏,积蓄。⑤〔就傅〕跟随老师。⑥〔何以〕倒装句,以何,凭什么。⑦〔应〕回答说。⑧〔朱文公〕即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博识群书,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等多有研究。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的博识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影响很大。⑨〔相去几何时〕相隔多少时间。⑩〔几(jī)〕差不多。(11)〔然则〕既然这样。(12)〔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13)〔此非常儿也〕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译文】戴震10岁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蕴藏、积蓄得太久。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下来。老师教《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凭什么知道这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述,又怎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由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文公说的。”(他)马上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朱文公怎么知道这些?”老师无法回答,说:“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孩子啊。”字数:1064知识来源:何小宛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47-448页.
【名句】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语出清代顾嗣协《杂兴》诗。骏马能够越过艰险之地,但耕种田地却不如黄牛;坚车能够运载重物,但渡江过河就不如舟船了。比喻人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键是要正确使用。
骏马能历险。推荐。爱诗词网。【名句】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语出清代顾嗣协《杂兴》诗。骏马能够越过艰险之地,但耕种田地却不如黄牛;坚车能够运载重物,但渡江过河就不如舟船了。比喻人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关键是要正确使用。
【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处】唐·祖咏《望蓟门》。【意思】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作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注:终君,人名。【应用】投笔吏,汉代班超本来做抄书吏,扔下笔去参军,立功边疆。请长缨,汉代终军请求用长缨(绳子)把南越王捆到宫殿上。少年时不如班超投笔从戎,安定西域;今日却要效法终军请缨杀敌,创立奇功。语出唐·祖咏《望蓟门》:“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指为国从戎。◇敌寇侵陵,他们“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慷慨赴难,视死如归。(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全诗】《望蓟门》.[唐].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释】①唐时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设幽州,为边关重镇,开元、天宝时,在这儿经常与契丹发生战争。本诗即写幽州地理形势及战争气氛,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立功边关的愿望。诗写得颇有气势,可见盛唐气象。蓟门,原指春秋战国时的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②燕台:即幽州台,又名黄金台,在北京金台路附近,相传燕昭王曾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贤士。③笳鼓:少数民族的军乐器。汉将营:借指唐军营。④三边:指幽、并、凉三州,均在边境。危旌:高挑的旗帜。⑤沙场:战场。烽火:古代报警的火。⑥拥:环抱。蓟城:蓟县城,即幽州城。⑦请长缨:投军报国。缨,绳索。《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题解】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鉴赏】题中“蓟门”,为唐时防御契丹的重镇,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本篇是诗人初至边塞时所作。“燕台一望客心惊”,起手便极为突兀,极富概括性,既点明了题旨的“望”,又表现了望的总体印象“惊”,全诗的境界即从这一望一惊生发开来。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黄金台,这里代指蓟门重地。这一“望”,当不限于“望”某一地某一景,而是以一种极目纵览的眼光,写边塞重镇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总体感受。所以只这一“望”,就让人感到其气势的不凡了。“客心惊”则写出诗人初到边塞的特定感受。这一个“惊”字极为逼真,又极为巧妙,不仅含有大开眼界的意味,而且更为下文一系列值得大惊的热烈兴奋场面打下伏笔,接下去五句都是对一“望”一“惊”的具体描写。首先诗人的目光落在了“汉将营”上。汉将营中,笳声阵阵,战鼓喧喧,一派生机勃勃、紧张操练的景象,其气氛的热烈、军纪的严整,已先令诗人一惊。这一句是从听觉形象上写诗人之惊的,下面两句则从视觉形象上下笔。“万里寒光生积雪”,北国大地,万里雪封,一片寒光,这奇寒、奇雪该是何等壮阔的景象。读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诗句,已觉其境界之开阔,但比起这万里寒光、万里积雪来就略逊一筹了。这里的积雪不是一星半点,也不是满山满地,而是万里寒光闪烁,怎能不叫人大为震惊,大开眼界!这是俯视中的景色,“三边曙色动危旌”则是仰视中之景。三边,指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之地;危旌,指战旗。这一句写朦胧曙色中,到处一片寂静,唯独鲜艳的战旗在高空中飞扬。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一大一小的映衬,使诗境格外庄严肃穆,格外壮观。在这字里行间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振奋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五、六两句,则从边塞重镇的特定环境落笔。蓟门位于抵御契丹入侵的前线,一旦烽火点燃,其攻可深入胡地,守则有海畔云山为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这一“连”一“拥”两字,生动地写出了蓟门能攻能守的地势,其境界的开阔,格调的高昂,已将诗人之望与惊推向了高潮。于是,最后两句就很自然地逼出了堪称全诗精魂之笔,即由望而直抒胸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里,前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比喻自己从军的决心,后句用终军请缨缚番王来朝表示自己欲建奇功的抱负。这里虽连用两典,却毫无板滞堆砌之嫌,读来反而有一种音调铿锵、字字千钧之感,使全诗在高亢的音调中结束。这首诗由“望”而“惊”开篇,通过不同角度,写望中所见,从不同层次展示“惊”的心理过程,最终落到从军出塞上,真可谓大笔起,大笔收,在惊心动魄中出场,又在慷慨从容中落幕,使这首诗具有格调高昂、意象雄伟、气势磅礴的显著特点。
少小虽非投笔吏。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出处】唐·祖咏《望蓟门》。【意思】诗人年少时虽未能象东汉班超少时投笔从戎而立功西域,但眼望三边战势,仍是雄心勃勃,欲学汉代书生终军向皇帝请发长缨,缚南越王来朝那样为国建功,报效国家。作者巧用两个典故,表明自己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注:终君,人名。【应用】投笔吏,汉代班超本来做抄书吏,扔下笔去参军,立功边疆。请长缨,汉代终军请求用长缨(绳子)把南越王捆到宫殿上。少年时不如班超投笔从戎,安定西域;今日却要效法终军请缨杀敌,创立奇功。语出唐·祖咏《望蓟门》:“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指为国从戎。◇敌寇侵陵,他们“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慷慨赴难,视死如归。(何晓明《百年忧患——知识分子命运与中国现代化进程》)【全诗】《望蓟门》.[唐].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释】①唐时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设幽州,为边关重镇,开元、天宝时,在这儿经常与契丹发生战争。本诗即写幽州地理形势及战争气氛,同时表达了作者希望立功边关的愿望。诗写得颇有气势,可见盛唐气象。蓟门,原指春秋战国时的蓟城,在今广安门一带。②燕台:即幽州台,又名黄金台,在北京金台路附近,相传燕昭王曾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贤士。③笳鼓:少数民族的军乐器。汉将营:借指唐军营。④三边:指幽、并、凉三州,均在边境。危旌:高挑的旗帜。⑤沙场:战场。烽火:古代报警的火。⑥拥:环抱。蓟城:蓟县城,即幽州城。⑦请长缨:投军报国。缨,绳索。《汉书·终军传》“(汉武帝)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题解】唐代的范阳道,以今北京西南的幽州为中心,统率十六州,为东北边防重镇。它主要的防御对象是契丹。玄宗开元二年,即以并州长史薛讷为同紫薇黄门三品,将兵御契丹;二十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斩契丹王屈烈及可突干。这首诗的写作时期,大约在这二十年之间,其时祖咏当系游宦范阳。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鉴赏】题中“蓟门”,为唐时防御契丹的重镇,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本篇是诗人初至边塞时所作。“燕台一望客心惊”,起手便极为突兀,极富概括性,既点明了题旨的“望”,又表现了望的总体印象“惊”,全诗的境界即从这一望一惊生发开来。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黄金台,这里代指蓟门重地。这一“望”,当不限于“望”某一地某一景,而是以一种极目纵览的眼光,写边塞重镇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总体感受。所以只这一“望”,就让人感到其气势的不凡了。“客心惊”则写出诗人初到边塞的特定感受。这一个“惊”字极为逼真,又极为巧妙,不仅含有大开眼界的意味,而且更为下文一系列值得大惊的热烈兴奋场面打下伏笔,接下去五句都是对一“望”一“惊”的具体描写。首先诗人的目光落在了“汉将营”上。汉将营中,笳声阵阵,战鼓喧喧,一派生机勃勃、紧张操练的景象,其气氛的热烈、军纪的严整,已先令诗人一惊。这一句是从听觉形象上写诗人之惊的,下面两句则从视觉形象上下笔。“万里寒光生积雪”,北国大地,万里雪封,一片寒光,这奇寒、奇雪该是何等壮阔的景象。读王维“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诗句,已觉其境界之开阔,但比起这万里寒光、万里积雪来就略逊一筹了。这里的积雪不是一星半点,也不是满山满地,而是万里寒光闪烁,怎能不叫人大为震惊,大开眼界!这是俯视中的景色,“三边曙色动危旌”则是仰视中之景。三边,指古代幽州、并州、凉州之地;危旌,指战旗。这一句写朦胧曙色中,到处一片寂静,唯独鲜艳的战旗在高空中飞扬。这一动一静的对比,一大一小的映衬,使诗境格外庄严肃穆,格外壮观。在这字里行间能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振奋的精神和高昂的情绪。五、六两句,则从边塞重镇的特定环境落笔。蓟门位于抵御契丹入侵的前线,一旦烽火点燃,其攻可深入胡地,守则有海畔云山为天然屏障,其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天生的军事要塞。这一“连”一“拥”两字,生动地写出了蓟门能攻能守的地势,其境界的开阔,格调的高昂,已将诗人之望与惊推向了高潮。于是,最后两句就很自然地逼出了堪称全诗精魂之笔,即由望而直抒胸臆:“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这里,前句用班超投笔从戎、封定远侯比喻自己从军的决心,后句用终军请缨缚番王来朝表示自己欲建奇功的抱负。这里虽连用两典,却毫无板滞堆砌之嫌,读来反而有一种音调铿锵、字字千钧之感,使全诗在高亢的音调中结束。这首诗由“望”而“惊”开篇,通过不同角度,写望中所见,从不同层次展示“惊”的心理过程,最终落到从军出塞上,真可谓大笔起,大笔收,在惊心动魄中出场,又在慷慨从容中落幕,使这首诗具有格调高昂、意象雄伟、气势磅礴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