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朗读

三国诗词《张飞威震长坂坡》原文|译文|赏析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释词】

①杀气:凶恶的气势。杜甫《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诗:“孤云随杀气,飞鸟避辕门。”

②横枪立马:形容气势强盛,凌厉逼人。

③独退:独,一个人;退,退兵。

【赏析】

张飞是《三国演义》中塑造的十分成功的典型人物。他的性格像是带着一团光亮的火,一出场,读者就被他粗豪的言语、憨直的举止吸引住了。尤其勇猛,更是他鲜明的性格特征。其实,张飞的外貌描写,在数十万字的大书中是极其简略的,平时看去“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暴怒起来:“圆睁环眼,咬碎钢牙”,“声若巨雷,势若奔马”。虽字句很少,但以形传神,极为动人。这首诗就抓住这些特点:“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刻画了他威震长坂坡,独退曹家兵的气概。

曹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一会曹军众将来到,“见飞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又恐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张飞圆睁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这场面一边是单枪匹马,一边是兵多将广;一边是气势逼人,一边是仓皇失措;一边是横矛立马,一边是裹足不前;一边是厉声大喝,一边是闻声丧胆。在这如此强烈的对比之下,越发显得张飞勇猛过人,势不可挡。尤其是张飞那三声大喝,更具特色,一喝“曹军闻之,尽皆股栗”;二喝曹操“颇有退心”,“后军阵脚移动”;三喝致使曹操身边大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这就是张飞“独退曹家百万兵”。

《三国演义》嘉靖本与毛氏本都有此诗,但有一字之差。原诗“独退曹公百万兵”,毛氏本将“曹公”改为“曹家”。“曹公”之称有尊重之意,“曹家”便去掉了尊重的感情色彩,可见,毛宗岗一字之改也要体现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孟子》

孟子曰:“民为贵

()

【诗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出处】唐·白居易《琵琶行》【意思】这当中哪一个哭得最悲酸?江州司马的眼泪啊,湿透了青衫!司马:官名。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唐代属文官八、九品,品服用青色。比喻极度悲伤。【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更湿。”‖她经不起打击,遇事总是~。【全诗赏析】《琵琶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琵琶女。诗中描写她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演奏家,因此整个诗中的思想感情,都是围绕着音乐的演奏来表现的。音乐是人物出场的引子,是倾诉衷肠的手段,又是引起另一失意者沦落之感的媒介。因此,整个诗的情节安排和进展,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情的表露,都是结合着和伴随着铮铮然的乐曲进行的。浓烈的音乐气氛,对音乐的生动描写,是该诗艺术上的突出特色。从构思上说,它的情节安排和进展,环环相扣,紧密相接。全诗从诗人“浔阳江头夜送客”发端,在秋风萧瑟的送别场面中,作者特别点出了“举酒欲饮无管弦”的遗憾。这既暗示了主人乃是一个深嗜音乐者,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铺垫。“忽闻水上琵琶声”,在“千呼万唤”的殷勤召唤下,琵琶女出场了。诗人正面描写了她弹奏乐曲的情景,用诗的语言来形容繁音促节的乐声,用乐声的疾徐起伏揭示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她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琵琶女的乐声和凄苦的自诉深深地打动了诗人,而诗人的同情和诉说竟又反转来激起了琵琶女更为凄苦、激荡的感情。而白居易的泪湿青衫,不单是由于他的多情,更主要的还在于诗人心中有忧国忧民的政治苦闷,这种感情比起任何单纯的个人不幸来说,更为深沉、激越。《琵琶行》的高度艺术技巧,还突出地表现在作者熟练地驾驭语言的能力上,尤其是在对音乐的描绘上。为了把无形的、动人的乐声传达给读者,诗人运用了许多新鲜、贴切的比喻来形容乐曲的声响和急缓不定的音乐旋律,从而令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特别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语,既形容了声响的轻重交错,又给人一种清脆圆润、和谐悦耳之感。除了对乐声的直接描摹,诗中还着意描写了演奏者的情态、动作,以及听乐者的感受,从而表现了难以捕捉的音乐形象,传达了乐曲的感情。而这又是直接为表现和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服务的。

()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

【诗句】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出处】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译注】千山万壑树木参天,到处响起杜鹃的叫声。壑:山谷,一说此指山岭。两句互文见义,很有气势,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耳目应接不暇之状。诗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写山林风光,读来使人恍若置身其间。【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林树木参天,处处鸟鸣的景象。[例]累了,枕一堆落叶,赏“万壑树参天”,听“千山响杜鹃”,览“两边山木合”,品“终日子规啼”,一种亘古永恒博大精深之血液在大自然的生命体里涌流,循环往复,荣枯交替,四季如歌。(杨秀平《大森林,一首亘古的歌》)【全诗】《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赏析】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赠别佳作。诗的立意不在惜别,而是劝勉;不是由眼前景物写起,而是由遥写李使君即将赴任之梓州写起,描绘其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与淳朴的风土人情,气韵生动,使人神往,劝勉友人勤政爱民,寄于厚望,写得有声有色,别开生面。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

首联“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由逆笔写起,大气磅礴:千山万壑,处处是参天大树,杜鹃的啼鸣。后世诗评家誉之为律诗发端的范例。颔联则又由细处承接:“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一夜大雨后,山间溪泉百道,由山下远望,如同挂在树梢上一般。写得雄奇秀美,清新鲜活,堪称千古绝唱。正如清冒春荣评这二联四句所云:“而一气赴之,尤为龙腾虎跃之笔。”(《葚原诗说》)王士禛亦云,此二联“兴来神往,天然入妙,不可凑泊”(《古夫于亭杂录》)。

()

春梦琐言

1950年高罗佩刊印本《春梦琐言》序书影

()

(明)孙应鳌

天鸡初鸣海乌泣①,翔阳弭节六龙集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