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马致远

秋思马致远朗读

《《秋思》马致远》原文|翻译|赏析|释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一首散曲,短短二十八个字,却被称为“秋思之祖”。在元人散曲中,恐怕没有任何一首有它的名气大。

曲的前三句,一口气罗列了九个名词,也就是九种事物。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联系,但却构成了一幅极为悲凉莽苍的秋景。枯藤缠着光秃秃的老树,上面站着一只闭着眼、缩着脖子、铁铸也似的乌鸦。老树的旁边,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流水,一座小桥横跨在小河上,旁边,有一户孤零零的人家。一条杳无人迹的古道,逶迤地伸向看不到尽头的远方。瑟瑟的秋风中,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踽踽独行,走向未知的远方。这一些事物组合在一起,已经悲凉得让人有一点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个时候,作者再补一句“夕阳西下”,这又是一个让人悲凉的时间。在这样的烘托之下,最后道出“断肠人在天涯”,确实是把“秋思”写绝了。

这种修辞手法,在元人的散曲作品中还经常会见到,比如白朴也有一首〔越调·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昏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与马致远《秋思》不仅意境相似,连修辞手法、用语等都十分相似。其实白朴这首《秋思》也是堪称名作的,不过被马致远抢去了风头。

马致远这首散曲,《全元散曲》又收入“无名氏”作品之中,所以有人以为它并不是马致远所作,而是出自民间的无名曲家。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元人散曲中,我们看到了如此优美的作品。

()

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朗读
()

猜你喜欢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处】唐·杜甫《蜀相》。【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í):黄莺。【赏析】碧草掩映着台阶,也不过自为春色。隔着花叶传来黄鹂的啼啭,也只是空有好音。这里描写的是诸葛丞相祠堂的景色。碧草萋萋,本是一派迷人的景色。黄鹂婉转,也容易惹人兴味无穷。然而虽有碧草、黄鹂为祠堂增色,可诸葛亮人早已不在,且此地缺少对诸葛亮瞻仰的游人,所以诗人怅惘、凄婉之情油然而生。“自”、“空”两个虚字下得极妙。【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庭院、树林等地草树碧绿,鸟儿自鸣,十分静寂。[例]何妨模糊一点,就将墓园内的这片土地视为诸葛亮魂归之处吧。这片土地确实太清寂。虽然除了我还有几位游客,也冲淡不了这清寂的氛围。杜甫咏成都武侯祠的“映阶碧柳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可成为这里的写照。(韦翰《汉江行》)【全诗】《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鉴赏】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初到成都前去南郊武侯祠瞻仰诸葛亮时所作。首联:“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以自问自答方式起兴,点出武侯祠所在地在锦官城外南郊之地,再以“柏森森”以状祠堂之蓊蓊郁郁。之所以选写“柏树”,相传为诸葛亮手植。这是写远望之景。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诗人来到祠堂,既不写文臣武将之塑像,也不写楹联之精美,仅突出“映阶碧草”和“隔叶黄鹂”两意象,意思是说诸葛亮已成古人,现在只有阶下的春草自绿,树丛中的黄鹂徒然发出好听的叫声。“自”与“空”写出了在明丽春光中的一片寂寞荒凉之感,深化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感物怀人之情。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均有同感!全诗措词肃穆,沉郁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堪称千古绝唱!

()

(节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

()

“也送行人老。”詩句出處:《虞美人》;是宋朝詩人晁補之的作品。
原桑飛盡霜空杳。霜夜愁難曉。油燈野店怯黃昏。窮途不減酒杯深。故人心。羊山古道行人少。也送行人老。

()

【名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与译文]彩笺,用来题诗或写信的彩色精美信笺。尺素,书写用的白色生绢,长约尺许,故称尺素。这里“彩笺”、“尺素”都是书信的代称。兼提二者,是表示寄情达意的殷切。两句的意思是,我想寄信给你诉说内心的思念和愁苦,可是你一去杳无音讯,而天地是这样的广阔,谁知你如今究竟在哪里呢?这两句词,表达了居家的思妇望远怀人而又难通音问的惆怅情绪,造语工巧,文字秀美。

()

【诗句】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出处】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意思】邻近的人听到此曲多叹息,远客听罢思念家乡皆泪垂。世人只知听曲儿不知欣赏,筚篥声像在狂飙中独来往。【全诗】《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唐].李颀.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鉴赏】李颀是一位顾曲高手。在一首他人听之皆垂泪的音乐中,他却品味出了音乐的美感。“枯桑老柏寒飗”以下十句,即写诗人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安万善所奏觱篥之声,像风吹枯桑老柏沙沙作响,还像九只雏凤鸣叫啾啾啼;好似龙吟虎啸同时都爆发,又如秋天万籁与百泉齐奏。阔叶落叶的枯桑,细叶常绿的老柏,二者在寒风中发出的声响不同,可见诗人听觉的敏锐与下笔的细致。九雏鸣凤,典出汉乐府《陇西行》“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常形容琴声细杂清越。而诗人加一“乱”字,则将觱篥之乐的细杂清越更加突显出来。此四句正面描摹变化多端的觱篥之声,接下来四句又以生动形象的比拟来写变调。此时乐调忽然转为沉郁慷慨的《渔阳掺挝》之曲,一瞬时,原来风声劲疾的天地之间,换作了一幅黄云萧条白日暗的景象。不一会,乐声又作一转,仿佛听到了杨柳吐绿,袅袅弄晴,一派明媚春光,就像上林苑的似锦繁花,映入眼中,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一般。至此,李颀不禁感叹安万善的觱篥技艺之高,在这冬夜的高堂,排列起明亮的蜡烛,喝一杯美酒,听一曲安万善的觱篥,此乐何如!诗歌至此完美地结束。

()

【诗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出处】唐·王维《渭川田家》。【译注】村庄处处披满夕阳余辉,牛羊沿着深巷纷纷回归。【全诗】《渭川田家》[唐].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作者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渭河流域农村农家薄暮景致。面对农家安闲的生活,诗人顿生羡慕之情。全诗共十句,用笔似信手拈来,却形象之极,读来眼前如一段电影画面在徐徐滑过。“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用的是一组远景镜头对这幅农家晚归图刻画了一个总的背景。温暖的夕阳笼罩着小小的村庄,仿佛给小村披上了一层暖暖的柔纱,远远地可以看见有人赶着牛羊归来,隐入小巷深处。镜头慢慢地推近,便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望着远方,等着放牧的孙儿归来。接着镜头平移,我们看到绿油油的麦苗正在抽穗,而蚕儿成眠桑叶已经稀疏。这时,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鸡的啼叫,田埂上,农夫们扛着锄头回来了,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着絮絮闲话。而不远处,一位诗人正看着他们,惆怅地摇头感慨。诗人为何会油然而生惆怅之心呢?这得联系诗人写作这首诗的背景。王维早年在政治上接近张九龄,倾向进步,但自开元二十四年(736)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后,王维深感在政治上无依无傍,进退两难。在这种心绪下,他信步来到田野,看到这样一幅农家晚归图,看到农家的生活是如此安然闲逸,而自己在仕途上却是坎坷波折,身心俱疲,不由得又陡生羡慕之心,退隐之念。《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诗中反反复复地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诗人巧妙地化用《式微》篇名入诗,来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念,表现含蓄但又蕴味深远。全诗前八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最后以“式微”暗扣第二句“穷巷牛羊归”的“归”字,首尾呼应,情景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