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出处】
《荀子·劝学》。
【注释】
①已:停止。
【译文】
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赏析与启迪】
荀子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恒心和毅力,是人获得知识的重要保证。如果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对待学习,或者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知识就像环环相扣的链条,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前面的环节中断后,后面的环节自然无法延续。即使回头再去弥补以前学过的知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
造成学习停滞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原因是,有的人通过学习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够用了。另一种原因是,有的人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产生了挫败感,觉得自己已经无力学习了。
无论是取得成绩还是遇到困难,都不能动摇学习的信念,更不能不求上进、放弃学习。抱定持之以恒的求学态度,知识通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对你们未来的人生一定有所帮助。
学不可以已。推荐。爱诗词网。【原文】学不可以已①。【出处】《荀子·劝学》。【注释】①已:停止。【译文】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赏析与启迪】荀子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那就是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恒心和毅力,是人获得知识的重要保证。如果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对待学习,或者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知识就像环环相扣的链条,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前面的环节中断后,后面的环节自然无法延续。即使回头再去弥补以前学过的知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造成学习停滞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原因是,有的人通过学习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已经够用了。另一种原因是,有的人在学习中遇到了困难,产生了挫败感,觉得自己已经无力学习了。无论是取得成绩还是遇到困难,都不能动摇学习的信念,更不能不求上进、放弃学习。抱定持之以恒的求学态度,知识通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对你们未来的人生一定有所帮助。
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爱诗词网。爱诗词网 - 诗词大全_古诗词名句赏析 古诗词网提供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诗词鉴赏,古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尽在爱诗词网。
双眸剪秋水。推荐。爱诗词网。“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形象·歌女”类的诗句。她那双明亮的眼睛如同澄净的秋水,她那纤细的十指好似刚刚剥开的春葱,又白又嫩。诗人将弹筝女的眼睛比作“秋水”,将十指比作“春葱”,自然而贴切,生动而形象。注:眸,指眼睛。白居易“筝”“全唐诗”第5134页。繁体:“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的意思,全詩,出處,解釋,賞析“雙眸剪秋水,十指剝春蔥”是關於描寫“人物摹寫·人物形象·歌女”類的詩句。她那雙明亮的眼睛如同澄凈的秋水,她那纖細的十指好似剛剛剝開的春蔥,又白又嫩。詩人將彈箏女的眼睛比作“秋水”,將十指比作“春蔥”,自然而貼切,生動而形象。註:眸,指眼睛。白居易“箏”“全唐詩”第5134頁。拼音:“ShuangMouJianQiuShui,ShiZhiBaoChunCong”DeYiSai,QuanShi,ChuChu,JieShi,ShangXi“ShuangMouJianQiuShui,ShiZhiBaoChunCong”ShiGuanYuMiaoXie“RenWuMoXie·RenWuXingXiang·GeNv”LeiDeShiGou。TaNaShuangMingLiangDeYanJingRuTongChengJingDeQiuShui,TaNaQianXiDeShiZhiHaoShiGangGangBaoKaiDeChunCong,YouBaiYouNen。ShiRenJiangDanZhengNvDeYanJingBiZuo“QiuShui”,JiangShiZhiBiZuo“ChunCong”,ZiRanErTieQie,ShengDongErXingXiang。Zhu:Mou,ZhiYanJing。BaiJuYi“Zheng”“QuanTangShi”Di5134Xie。
论雅俗共赏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论雅俗共赏。推荐。爱诗词网。论雅俗共赏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可是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成语不知道起于什么时代,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原来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我们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的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和“民”这两个等级的分界不像先前的严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着,上下着。而上去的比下来的多,士人流落民间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却渐渐多起来。王侯将相早就没有种了,读书人到了这时候也没有种了;只要家里能够勉强供给一些,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是个“读书种子”;去参加那些公开的考试,考中了就有官做,至少也落个绅士。这种进展经过唐末跟五代的长期的变乱加了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术的发达,学校多起来了,士人也多起来了,士人的地位加强,责任也加重了。这些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人既然很多,大家是这样,也就不觉其寒尘;不但不觉其寒尘,还要重新估定价值,至少也得调整那旧来的标准与尺度。“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这里并非打倒旧标准,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会到或迁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让大家打成一片。当然,所谓“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觉的看来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中唐的时期,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安史乱后,和尚的口语记录更其流行,于是乎有了“语录”这个名称,“语录”就成为一种着述体了。到了宋朝,道学家讲学,更广泛的留下了许多语录;他们用语录,也还是为了求真与化俗,还是为了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一面是如实和直接的意思。禅家认为第一义是不可说的。语言文字都不能表达那无限的可能,所以是虚妄的。然而实际上语言文字究竟是不免要用的一种“方便”,记录文字自然越近实际的、直接的说话越好。在另一面这“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容易懂,也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功效,更能获得广大的群众。道学主要的是中国的正统的思想,道学家用了语录做工具,大大的增强了这种新的文体的地位,语录就成为一种传统了。比语录体稍稍晚些,还出现了一种宋朝叫做“笔记”的东西。这种作品记述有趣味的杂事,范围很宽,一方面发表作者自己的意见,所谓议论,也就是批评,这些批评往往也很有趣味。作者写这种书,只当做对客闲谈,并非一本正经,虽然以文言为主,可是很接近说话。这也是给大家看的,看了可以当做“谈助”,增加趣味。宋朝的笔记最发达,当时盛行,流传下来的也很多。目录家将这种笔记归在“小说”项下,近代书店汇印这些笔记,更直题为“笔记小说”;中国古代所谓“小说”,原是指记述杂事的趣味作品而言的。那里我们得特别提到唐朝的“传奇”。“传奇”据说可以见出作者的“史才、诗笔、议论”,是唐朝士子在投考进士以前用来送给一些大人先生看,介绍自己,求他们给自己宣传的。其中不外乎灵怪、艳情、剑侠三类故事,显然是以供给“谈助”,引起趣味为主。无论照传统的意念,或现代的意念,这些“传奇”无疑的是小说,一方面也和笔记的写作态度有相类之处。照陈寅恪先生的意见,这种“传奇”大概起于民间,文士是仿作,文字里多口语化的地方。陈先生并且说唐朝的古文运动就是从这儿开始。他指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的《毛颖传》,正是仿“传奇”而作。我们看韩愈的“气盛言宜”的理论和他的参差错落的文句,也正是多多少少在口语化。他们门下的“好难”“好易”两派,似乎原来也都是在试验如何口语化。可是“好难”的一派过分强调了自己,过分想出奇制胜,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终于被人看做“诡”和“怪”而失败,于是宋朝的欧阳修继承了“好易”的一派的努力而奠定了古文的基础。——以上说的种种,都是安史乱后几百年间自然的趋势,就是那雅俗共赏的趋势。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据记载梅和苏都说过“以俗为雅”这句话,可是不大靠得住;黄山谷却在《再次杨明叔韵》一诗的“引”里郑重的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说是“举一纲而张万目”。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但是加上“以故为新”,路就曲折起来,那是雅人自赏,黄山谷所以终于不好懂了。不过黄山谷虽然不好懂,宋诗却终于回到了“做诗如说话”的路,这“如说话”,的确是条大路。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别瞧黄山谷的有些诗不好懂,他的一些小词可够俗的,柳耆卿更是个通俗的词人。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一方面从晚唐和尚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的“俗文学”。这些除元杂剧和后来的传奇也算是“词余”以外,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简直没有地位;也就是说这些小说和戏剧在过去的文学传统里多半没有地位,有些有点地位,也不是正经地位。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拥而上,固然逼得原来的雅士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可是这些俗士需要摆脱的更多。他们在学习,在享受,也在蜕变,这样渐渐适应那雅化的传统,于是乎新旧打成一片,传统多多少少变了质继续下去。前面说过的文体和诗风的种种改变,就是新旧双方调整的过程,结果迁就的渐渐不觉其为迁就,学习的也渐渐习惯成了自然,传统的确稍稍变了质,但是还是文言或雅言为主,就算跟民众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至于词曲,算是新起于俗间,实在以音乐为重,文辞原是无关轻重的;“雅俗共赏”,正是那音乐的作用。后来雅士们也曾分别将那些文辞雅化,但是因为音乐性太重,使他们不能完成那种雅化,所以词曲终于不能达到诗的地位。而曲一直配合着音乐,雅化更难,地位也就更低,还低于词一等。可是词曲到了雅化的时期,那“共赏”的人却就雅多而俗少了。真正“雅俗共赏”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词,元朝的散曲和杂剧,还有平话和章回小说以及皮簧戏等。皮簧戏也是音乐为主,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戏词,所以雅化难以下手,虽然一二十年来这雅化也已经试着在开始。平话和章回小说,传统里本来没有,雅化没有合式的榜样,进行就不易。《三国演义》虽然用了文言,却是俗化的文言,接近口语的文言,后来的《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等就都用白话了。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雅化的传统里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经的地位。雅化程度的深浅,决定这种地位的高低或有没有,一方面也决定“雅欲共赏”的范围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所谓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在传统里没有地位或只有低地位的作品,只算是玩艺儿;然而这些才接近民众,接近民众却还能教“雅俗共赏”,雅和俗究竟有共通的地方,不是不相理会的两橛的。单就玩艺儿而论,“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赏”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我们想起了“有目共赏”这句话。孟子说过“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有目”是反过来说,“共赏”还是陶诗“共欣赏”的意思。子都的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别,自然也就能“共赏”了。孟子接着说:“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但是这不相远似乎只限于一些具体的、常识的、现实的事物和趣味。譬如北平罢,故宫和颐和园,包括建筑,风景和陈列的工艺品,似乎是“雅俗共赏”的,天桥在雅人的眼中似乎就有些太俗了。说到文章,俗人所能“赏”的也只是常识的,现实的。后汉的王充出身是俗人,他多多少少代表俗人说话,反对难懂而不切实用的辞赋,却赞美公文能手。公文这东西关系雅俗的现实利益,始终是不曾完全雅化了的。再说后来的小说和戏剧,有的雅人说《西厢记》诲淫,《水浒传》诲盗,这是“高论”。实际上这一部戏剧和这一部小说都是“雅俗共赏”的作品。《西厢记》无视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了传统的忠德,然而“男女”是“人之大欲”之一,“官逼民反”,也是人之常情,梁山泊的英雄正是被压迫的人民所想望的。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这是有关系的,也未尝不是有节制的。“诲淫”“诲盗”只是代表统治者的利益的说话。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个新时代,新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新文化,产生了我们的知识阶级。这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于是乎有了白话正宗的新文学,词曲和小说戏剧都有了正经的地位。还有种种欧化的新艺术。这种文学和艺术却并不能让小市民来“共赏”,不用说农工大众。于是乎有人指出这是新绅士也就是新雅人的欧化,不管一般人能够了解欣赏与否。他们提倡“大众语”运动。但是时机还没有成熟,结果不显着。抗战以来又有“通俗化”运动,这个运动并已经在开始转向大众化。“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1947年10月26日作。原载1947年11月18日《观察》第3卷第11期)------------------------------------------【导读】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我们知道下里巴人不是乡巴佬,是传唱广泛的通俗歌曲;阳春白雪不是春雪,是曲高和寡的高雅歌曲。雅和俗之间既然差别大,那么我们挂在嘴边“雅俗共赏”,就值得去论辩一番了。作者说:“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这句话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共赏的人,雅人和俗人怎么会凑在一起?二是共赏的文,这应该是怎样的文?我国古代有很强的贵贱、士庶观念,前者重血统,后者重门第,同席都不可能,更别说“共”赏了。他从历史中找到了唐朝安史之乱这个特殊时期,认为门第的垮台、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宋朝印刷术的发达,加速了社会等级的流通,进入上层的士人的部分民间生活方式和态度,被接受并影响了原来上层者的趣味,雅俗在一起就是“自然而然的趋势”了。共赏的文呢?我国古代书面语和口语区别很大,前者庄重典雅,后者通俗易懂。要雅俗共赏,书面语必须和口语互相靠近。作者认为唐时的宗教如佛教禅宗、道教为争取群众而“化俗”是融合的开始,化俗的方式是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宋人的“笔记小说”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口语化的趋向影响了古文和诗,它们“自然而然”地趋向了“雅俗共赏”。此后的词、曲、杂剧、戏文等,原本诞生于民间,走的是“雅化”或文人化的道路,也是趋向了“雅俗共赏”。还需要辨明雅和俗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关系不清楚,对“雅俗共赏”的理解还是模糊的。作者提出,“雅俗共赏”以雅为主,要化俗为雅、俗不伤雅,这是雅俗双方互相学习、迁就的过程。雅化是文学的传统,雅化越深,地位越高,反之亦然;但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而这“共赏”者,以俗人为主。那么就可以这样来理解:既要努力提高作品的文学地位,又要尽可能地扩大“共赏”者的范围,就意味着雅俗的融合应该有能被双方欣赏品味所接受的原则。这个原则就是人之常情:作品应该表达出一般人通有的感情。作者在文中梳理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特征,目的是为新时代的文学创作指明方向:既要注重雅化——追求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也要重视化俗——文字通俗易懂,符合时代精神和群众的审美需求。
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
——《尹文子》
黄公好谦卑。推荐。爱诗词网。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以其美也,常谦辞毁之,以为丑恶。丑恶之名远布,年过而一国无聘者。卫有鳏夫,失时,冒娶之,果国色。然后曰:“黄公好谦,故毁其子,妹必美。”于是争礼之,亦国色也。国色,实也;丑恶,名也。此违名而得实也。——《尹文子》【意译】齐国有位黄公,喜欢谦卑。他有两个女儿,都是天姿国色。因为她们长得美,黄公常常很谦卑地对人说自己的女儿生得丑,大家也就都以为他女儿长得丑。后来,丑陋的名声到处传播,使两个女儿过了出嫁的年纪还呆在家里,全国没有一个人敢来求亲。卫国有个光棍,错过了婚娶时机,就冒险娶了黄公的长女,结果发现非但不丑,反而是国色天香。然后人们说:“黄公这个人好谦卑,所以说自己女儿丑,因此小女儿肯定也很漂亮。”于是远近的人都争着来求亲,结果发现也是国色。黄公女儿漂亮,是实情,丑陋,是名声。这实际上是违背名声而得到实情的一例。【解说】谦虚,是中国古代圣贤推崇的美德之一。先秦诸子中,《老子》最讲究谦退,虚无。因为老子认为万物之源的“道”是虚状的,但虚状的道却能发挥无穷的作用来,可见老子讲虚无,含有无穷的创造因素。应用于人生上,虚、谦、退,一方面呼吁“不争”,以消除社会争端,另一方面,要人们凝炼内在的生命,给予人的主体以无限的精神空间。与老子本体论、人生观角度讲谦不同,孔子讲谦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导弟子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长处,加速自己的道德完成。至于《礼记》所载言论,往往泛化为一种行为准则,比如“美则称人,过则称己”,“自卑而尊人”等等,都是脱离了具体条件,将“谦卑”作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要人们尊奉。世界上没有真正无条件的真理,或者说一切无条件的都不真。上帝是无条件的存在,也是虚伪的存在。谦卑一旦成为抽象的道德律令,也就虚伪得像黄公一样讨厌。谦卑、谦虚作为一种道德准则,其真意应在于提供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精神机制,它的根据和条件是个体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由于人们的认识都受到特定时空的限制,都带有片面性,甚至是根本的荒谬,就不能仅仅鼓吹“固执己见”,而应该能够容纳,允许与自己不同乃至敌对的见解的存在,这就需要“谦虚”,——虚己以待人,这样的谦虚也许才真正有意义和价值。如果从谦虚的问题看此则寓言,也就超越了寓言作者对于“名”、“实”关系的譬喻。【相关名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人道恶盈而好谦——《易·谦卦》人各有能有不能。——左丘明
【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处】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思】春天洛阳的夜晚,不知是从谁家传来吹玉笛的乐音?这带有哀调的乐音随着春风而到处散布着。同时,今天晚上也听到了“折柳”的乐曲,每当听到这种哀怨的歌曲时,有谁不会产生思乡的愁情呢?“折柳”是送别曲,又古人于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所以借“折柳”为离别的代称。【鉴赏1】折柳:古人习惯折柳赠别。笛调中有一首叫做“折杨柳”的曲子语译这两句诗是: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两句诗是大诗人李白描写怀乡情切的名句,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追念故园的情怀。【鉴赏2】“折柳”是指乐府横吹曲《折杨柳》。诗人并不言今夜听到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折杨柳》本就多抒发离情别绪。“柳”与“留”谐音,故亲友送别,多折柳相赠。因此,“折柳”二字便不仅仅指曲名,它还代表着送别的场景,能够引起人们对送别亲人场面的回忆,也就能够唤起蕴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情。当时李白作客洛阳,夜闻笛声,引起思家之情。作者禁不住设想,这天下所有离乡在外之人,但凡听到这《折杨柳》之笛声,莫不引起思念故乡之情。诗歌言浅意深,很容易引起游子们的共鸣。后人多用此句表示思乡之情。【译注】谁家的笛声暗暗飞扬,随着春风飘散整个洛阳城。今夜听到笛子吹奏的《折杨柳》曲,哪个人不产生思乡之情呢?玉笛:笛子。洛城: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折柳:《折杨柳》曲,多叙离情别绪。故园:故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笛声或其他歌声乐曲清越凄婉,悠悠传扬,引起人的思乡怀人之情。[例]我初次远离家乡,远离慈母,只身一人,举目无亲,触景生情,倒有几分悲凉感。正好此时耳旁忽有一阵笛声飞过,不由引发起我的思乡之情,随着笛声我也低吟起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程树榛《母校假山忆趣》)【全诗】《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①洛城:河南洛阳。②折柳:《折杨柳》,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译文】是谁人吹起了玉笛?在这静静的暗夜里荡漾,随着那无影无形的春风,洒遍了古城洛阳。今夜笛中的曲调,恰是抒写离情的《折杨柳》,呵!谁能不思念自己的故乡。【解题】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春。时李白作客洛阳,因夜闻笛声而引起思家之情。洛城:洛阳城,今河南洛阳。诗中写闻笛之感受,柔和优美,散逸潇洒。晚年写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用意相似,但章法不同:本诗顺叙,着力在前二句,条理通畅自然;彼诗倒叙,着力在后二句,含蓄深沉。【点评】
先从笛声写起,想象乐曲随春风洒满了夜幕笼罩下的洛阳。玉笛吹奏的是充满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自始至终沉浸在乐曲声里的作者,在优美音乐的感召下陶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中。它没有一般思乡之作的低沉、忧郁,而给人一种洒脱、俊逸之感,但思乡之情虽不渲染,却留给读者去体味。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鉴赏1】
此夜曲中闻折柳全诗。推荐。爱诗词网。【诗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处】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思】春天洛阳的夜晚,不知是从谁家传来吹玉笛的乐音?这带有哀调的乐音随着春风而到处散布着。同时,今天晚上也听到了“折柳”的乐曲,每当听到这种哀怨的歌曲时,有谁不会产生思乡的愁情呢?“折柳”是送别曲,又古人于送别时有折柳枝相赠的习俗,所以借“折柳”为离别的代称。【鉴赏1】折柳:古人习惯折柳赠别。笛调中有一首叫做“折杨柳”的曲子语译这两句诗是:在这样的夜里,听到有人用笛吹奏着“折杨柳”的曲子,那充满伤感、思念的声音,又有谁听了不会油然兴起怀乡之情呢?沦落异乡的浪子,原本就思念故园,何况又在寂寞的深夜里,听到伤感的曲调,自然更加深了怀乡情愁。“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两句诗是大诗人李白描写怀乡情切的名句,后人也常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追念故园的情怀。【鉴赏2】“折柳”是指乐府横吹曲《折杨柳》。诗人并不言今夜听到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折杨柳》本就多抒发离情别绪。“柳”与“留”谐音,故亲友送别,多折柳相赠。因此,“折柳”二字便不仅仅指曲名,它还代表着送别的场景,能够引起人们对送别亲人场面的回忆,也就能够唤起蕴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情。当时李白作客洛阳,夜闻笛声,引起思家之情。作者禁不住设想,这天下所有离乡在外之人,但凡听到这《折杨柳》之笛声,莫不引起思念故乡之情。诗歌言浅意深,很容易引起游子们的共鸣。后人多用此句表示思乡之情。【译注】谁家的笛声暗暗飞扬,随着春风飘散整个洛阳城。今夜听到笛子吹奏的《折杨柳》曲,哪个人不产生思乡之情呢?玉笛:笛子。洛城:洛阳城,今河南省洛阳市。折柳:《折杨柳》曲,多叙离情别绪。故园:故乡。【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笛声或其他歌声乐曲清越凄婉,悠悠传扬,引起人的思乡怀人之情。[例]我初次远离家乡,远离慈母,只身一人,举目无亲,触景生情,倒有几分悲凉感。正好此时耳旁忽有一阵笛声飞过,不由引发起我的思乡之情,随着笛声我也低吟起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程树榛《母校假山忆趣》)【全诗】《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注释】①洛城:河南洛阳。②折柳:《折杨柳》,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译文】是谁人吹起了玉笛?在这静静的暗夜里荡漾,随着那无影无形的春风,洒遍了古城洛阳。今夜笛中的曲调,恰是抒写离情的《折杨柳》,呵!谁能不思念自己的故乡。【解题】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春。时李白作客洛阳,因夜闻笛声而引起思家之情。洛城:洛阳城,今河南洛阳。诗中写闻笛之感受,柔和优美,散逸潇洒。晚年写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用意相似,但章法不同:本诗顺叙,着力在前二句,条理通畅自然;彼诗倒叙,着力在后二句,含蓄深沉。【点评】先从笛声写起,想象乐曲随春风洒满了夜幕笼罩下的洛阳。玉笛吹奏的是充满离情别绪的《折杨柳》,自始至终沉浸在乐曲声里的作者,在优美音乐的感召下陶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中。它没有一般思乡之作的低沉、忧郁,而给人一种洒脱、俊逸之感,但思乡之情虽不渲染,却留给读者去体味。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鉴赏1】这是一个醇香的夜晚,渐熄了万家灯火,寂灭了日间喧闹,轻风骀荡,带来了一阵婉转悠扬的笛声,在婉转悠扬中,还有一份深隐的凄清与哀伤。这笛声随风飞遍东都洛城的每一个角落。或许,有一个地方,有一位诗人,正被这不知何处飘来的笛声打动了、感动着。此刻,他再也无法入眠,揽衣出户,在月色的清辉中放飞自己的思乡之情,一如笛声的飞扬与悠扬。引起他一怀愁绪的,正是这样一首凄清的《折杨柳》的曲子!这是一首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人离别时,正是从路边折取长长的、柔柔的柳枝相送,以示离别之情。柳枝的绵长一如离人的依念之情,又如惹人思绪的带刺蔷薇:“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在这样的时刻,在这样的夜晚,这样满含离怀愁绪、略带凄清与哀伤的曲子,怎能不撩人情怀、惹人产生不尽的思乡之情呢!所以诗人才说:“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情到浓处的自然之语,不带丝毫斧斫的痕迹,正如笛声吹奏技艺的纯熟,是那样随意地挥洒!此时,诗人正沉浸在浓浓的乡思之中,心潮澎湃,而笛声的吹奏者或许正致力于发抒自己当下的心绪感受,并未曾想到他的心绪会打动、感染着另一个地方的痴情听众。这位痴情听众又将他的情绪蔓延开去,认为这首曲子会打动更多的、甚至是全部的旅人的心——“何人不起故园情”!这是一种情感的推移,更是肺腑之语!【鉴赏2】这是一首闻悠扬动人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的诗。前二句写,春夜里,东都洛阳,万家灯火渐灭,白日喧嚣已静,忽然一阵凄清婉转的笛声,不知从谁家飞出,飞遍了整个洛城。“暗”字见出吹笛人的不可知;“飞”字见出笛声的清妙空灵;“散”“满”二字,用了夸饰的手法,见出笛音飘飞的广、远,仿佛整个洛城都已听见。后二句写,静夜之中谛听,乃知为《折杨柳》之曲,此曲饱含离愁,诗人内心能不激荡起故园之情?此诗紧扣一“闻”字,又以“折柳”关联诗意,生思乡之情,真妙合无间矣。此诗与上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相较,一为先闻笛而后有情,一是先有情而后闻笛;一为因物而动情,一是因情而感物。二诗用意略同,却章法迥异,给人感受不同:此篇有一唱三叹之妙,上篇有含蓄不尽之趣也。
【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七月七日晚上在长生殿里,夜深人静时立誓悄悄:【译注】七月七日长生殿上,夜半无人时我俩窃窃私语,暗立誓盟。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内,是祭神的宫殿,又名集灵台。【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男女幽会,窃窃私语的情状。[例]尤其像唐明皇和杨贵妃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恋爱生活,也曾被人羡慕。(邓拓《中国古代的妇女节》)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推荐。爱诗词网。【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翻译】七月七日晚上在长生殿里,夜深人静时立誓悄悄:【译注】七月七日长生殿上,夜半无人时我俩窃窃私语,暗立誓盟。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内,是祭神的宫殿,又名集灵台。【用法例释】用以形容男女幽会,窃窃私语的情状。[例]尤其像唐明皇和杨贵妃那样,“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恋爱生活,也曾被人羡慕。(邓拓《中国古代的妇女节》)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出处】唐·李白《渡荆门送别》【译注】山峦随着平原郊野的伸展而渐渐消失,江水滔滔,流入广阔的原野。大荒:辽阔的原野。【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峦低缓或逐渐消失,代之以宽广的平野,江水在平原上壮阔奔流。[例]船出了西陵峡,山势慢慢地平衍下去,到了南津关,天地忽然开朗,险要的山势突然消失。李白诗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形容得再好不过的。(谢国桢《锦城游记》)【全诗】《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释】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隔长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海楼:海市蜃楼。【鉴赏1】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足迹遍大半个中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山河壮丽的名篇佳作。这首诗是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时写的。诗题虽曰“送别”,其实是“留别”故乡之作。李白少有奇才,倜傥任侠。二十岁时就漫游蜀中,登峨眉、青城诸山。然后于二十五岁出蜀东下,经巴渝,去三峡,渡荆门而东入于楚。荆门,即荆门山,位于湖北荆门县的长江南岸,自古有楚蜀咽喉之称,渡荆门,蜀地山川已不复见了,诗人的眼前是望不到边的开阔旷远的楚地。置身于此,对于诗人来说,不啻一种自身的解放,是诗人自我的超越。而这种解放感、超越感又使他的心胸更加阔大,激情更加昂扬。极目远眺,平野无边,而视线自平野的尽头慢慢收回,只觉征帆顺水而流,山渐渐后退、隐没,随平野而尽,再度举目,看大江东去,平野无尽,江亦无尽。这寥阔、壮美的景象使诗人情不自禁地脱口吟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佳句。诗人的身、心,也逐平野、随大江而达于高远辽阔的境界之中了。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之壮语也。”这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诗人自蜀入楚,对平原旷野的感受是新奇的。这种新奇感又是他和所见蜀地山川相比较而表现出来的。蜀之山川以奇险著称,自秦入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出川入楚,“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长江东去荆门,迂回蜿蜒,水流缓慢,晚上,江面平静得可俯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似明镜自天外飞来:日间,仰望辽阔的楚天,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奇观,这美景,在黄犬吠日的蜀中是难得一见的。年轻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呵!如果说颔联是全景的话,那么,这颈联则是诗人从日、月、江、天四个方面,有机地组合成两组特写,对颔联的全景镜头做了细致的具体的补充,楚地风光、楚天景象也显得更加寥阔,更加壮美。而这里所流露出的诗人的轻松惬意的心境,和上边所表现出的高远开阔的境界正相配合。诗人的感情丰富,还表现在诗中所抒写的去国怀乡的依恋之情上。李白青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他读书在戴天山,游历于峨眉山、青城山,隐居于岷山之阳,对蜀地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执著的感情。这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固然有游于四方的欢乐,可是一旦离乡而去,也不免对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产生依依的眷恋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说自己恋乡,而说故乡之水不舍昼夜地一路送行,这样写不仅别有情趣,而且越发显得诗人恋乡之情真挚深厚,与故乡的山水,与故乡的亲人难舍难分。尾联的水送行舟和诗题“送别”紧紧相扣,使全诗别具一格。明丽杲如初日,结二语得象外于圜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王夫之《唐诗评选》)丁龙友曰:“胡元瑞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壮语也。子美诗‘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语,骨力过之。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卷十五)【鉴赏2】故乡让诗人难舍难分,故乡水竟成了万里送别的朋友,真是想象优美而奇特的诗篇。李白在蜀中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整整20年时光。25岁离开,“仗剑远游”。这首诗就是出蜀后到达荆门时所写的开始远游的感受。首联说离家乡已经很远,到了当年的楚国境内了。两句在全诗中没有深意,只叙而已,但“远”字遥呼着尾联的“故乡水”和“万里”;颔联写景壮阔,向来被称为名句。两句所写,有阔大的空间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写出了乘船沿江而下,经过无数的山山水水,穿过断岸千尺、高耸入云的三峡,最后来到“极目楚天舒”的江汉平原,崇山峻岭一下消失,唯有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气势不减,但已变成浩荡开阔的“大江”的全部景观;颈联想象奇特而美妙,将月亮比作天上的一面圆镜,它还飞落而下,掉进了长江里,其实那只是水中的月影而已。江面上升起浓淡相间的水雾,那真似海市蜃楼出现了。诗人的感觉独特,这样表达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不过想象最奇特的还在尾联,诗题为《渡荆门送别》,谁给谁送别呢?诗人是送人还是被送?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根本不能索解。因此唐诗专家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集》)。怎么能随便删去“送别”二字呢?原来沈德潜犯了智者之失,二字是绝不能删的,因为是故乡水在远送诗人。长江从蜀中流出,尽管已到万里之外的荆门,但她还在依依不舍地送别,多可爱的故乡水呀!将水人格化,赋予她深情,实是诗人的乡情,是对生活了20年的故乡难舍之情的转移。有了这一转移,诗歌的生命一下就灵动飞腾了。李白早期就是这样感物,这样造语的,后来的不凡于是便有根了。
山随平野尽。推荐。爱诗词网。【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出处】唐·李白《渡荆门送别》【译注】山峦随着平原郊野的伸展而渐渐消失,江水滔滔,流入广阔的原野。大荒:辽阔的原野。【用法例释】用以形容山峦低缓或逐渐消失,代之以宽广的平野,江水在平原上壮阔奔流。[例]船出了西陵峡,山势慢慢地平衍下去,到了南津关,天地忽然开朗,险要的山势突然消失。李白诗云:“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是形容得再好不过的。(谢国桢《锦城游记》)【全诗】《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注释】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长江南岸,隔长江与虎牙山对峙,战国时属于楚国。海楼:海市蜃楼。【鉴赏1】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足迹遍大半个中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许许多多赞美山河壮丽的名篇佳作。这首诗是开元十三年(725)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渡荆门时写的。诗题虽曰“送别”,其实是“留别”故乡之作。李白少有奇才,倜傥任侠。二十岁时就漫游蜀中,登峨眉、青城诸山。然后于二十五岁出蜀东下,经巴渝,去三峡,渡荆门而东入于楚。荆门,即荆门山,位于湖北荆门县的长江南岸,自古有楚蜀咽喉之称,渡荆门,蜀地山川已不复见了,诗人的眼前是望不到边的开阔旷远的楚地。置身于此,对于诗人来说,不啻一种自身的解放,是诗人自我的超越。而这种解放感、超越感又使他的心胸更加阔大,激情更加昂扬。极目远眺,平野无边,而视线自平野的尽头慢慢收回,只觉征帆顺水而流,山渐渐后退、隐没,随平野而尽,再度举目,看大江东去,平野无尽,江亦无尽。这寥阔、壮美的景象使诗人情不自禁地脱口吟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佳句。诗人的身、心,也逐平野、随大江而达于高远辽阔的境界之中了。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四:“‘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之壮语也。”这评价是恰如其分的。诗人自蜀入楚,对平原旷野的感受是新奇的。这种新奇感又是他和所见蜀地山川相比较而表现出来的。蜀之山川以奇险著称,自秦入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出川入楚,“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江水》)长江东去荆门,迂回蜿蜒,水流缓慢,晚上,江面平静得可俯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似明镜自天外飞来:日间,仰望辽阔的楚天,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奇观,这美景,在黄犬吠日的蜀中是难得一见的。年轻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呵!如果说颔联是全景的话,那么,这颈联则是诗人从日、月、江、天四个方面,有机地组合成两组特写,对颔联的全景镜头做了细致的具体的补充,楚地风光、楚天景象也显得更加寥阔,更加壮美。而这里所流露出的诗人的轻松惬意的心境,和上边所表现出的高远开阔的境界正相配合。诗人的感情丰富,还表现在诗中所抒写的去国怀乡的依恋之情上。李白青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他读书在戴天山,游历于峨眉山、青城山,隐居于岷山之阳,对蜀地的山山水水,有着深厚执著的感情。这次“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固然有游于四方的欢乐,可是一旦离乡而去,也不免对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产生依依的眷恋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说自己恋乡,而说故乡之水不舍昼夜地一路送行,这样写不仅别有情趣,而且越发显得诗人恋乡之情真挚深厚,与故乡的山水,与故乡的亲人难舍难分。尾联的水送行舟和诗题“送别”紧紧相扣,使全诗别具一格。明丽杲如初日,结二语得象外于圜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王夫之《唐诗评选》)丁龙友曰:“胡元瑞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此太白壮语也。子美诗‘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语,骨力过之。予谓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卷十五)【鉴赏2】故乡让诗人难舍难分,故乡水竟成了万里送别的朋友,真是想象优美而奇特的诗篇。李白在蜀中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整整20年时光。25岁离开,“仗剑远游”。这首诗就是出蜀后到达荆门时所写的开始远游的感受。首联说离家乡已经很远,到了当年的楚国境内了。两句在全诗中没有深意,只叙而已,但“远”字遥呼着尾联的“故乡水”和“万里”;颔联写景壮阔,向来被称为名句。两句所写,有阔大的空间立体感和漫长时间的行进感,写出了乘船沿江而下,经过无数的山山水水,穿过断岸千尺、高耸入云的三峡,最后来到“极目楚天舒”的江汉平原,崇山峻岭一下消失,唯有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气势不减,但已变成浩荡开阔的“大江”的全部景观;颈联想象奇特而美妙,将月亮比作天上的一面圆镜,它还飞落而下,掉进了长江里,其实那只是水中的月影而已。江面上升起浓淡相间的水雾,那真似海市蜃楼出现了。诗人的感觉独特,这样表达最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不过想象最奇特的还在尾联,诗题为《渡荆门送别》,谁给谁送别呢?诗人是送人还是被送?从诗歌的内容来看,根本不能索解。因此唐诗专家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集》)。怎么能随便删去“送别”二字呢?原来沈德潜犯了智者之失,二字是绝不能删的,因为是故乡水在远送诗人。长江从蜀中流出,尽管已到万里之外的荆门,但她还在依依不舍地送别,多可爱的故乡水呀!将水人格化,赋予她深情,实是诗人的乡情,是对生活了20年的故乡难舍之情的转移。有了这一转移,诗歌的生命一下就灵动飞腾了。李白早期就是这样感物,这样造语的,后来的不凡于是便有根了。